第02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2006.10.22

合集下载

光学分析法导论课件

光学分析法导论课件
光学分析法件
• 光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光学分析法的 • 光学分析法的数据理与分析 • 光学分析法的用例
01
光学分析法介
光学分析法的定 义
光学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光与物质相互 作用,通过测量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 特性来分析物质的方法。
它利用了光的吸收、反射、散射、透 射等特性,以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后 产生的光谱信息,来对物质进行定性 和定量分析。
干涉条件
干涉图样
干涉图样是干涉现象的直观表现,其 形状取决于光波的波长、相位差和振 动方向。
相干光波的频率相同、有恒定的相位 差、有相同的振动方向。
光的衍射
01
02
03
衍射现象
光波在遇到障碍物或通过 孔洞时,会绕过障碍物或 穿过孔洞,产生偏离直线 传播的现象。
衍射分类
根据产生衍射现象的原因, 可以分为菲涅尔衍射和夫 琅禾费衍射。
03
利用分类算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分类和识别,以实现物质鉴别和
含量测定等功能。
图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图像增强
通过对比度增强、滤波等技术改善图像质量,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和可辨识度。
图像分割
将图像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或对象,以便于提取感兴趣的目标或特 征。
特征提取与识别
从图像中提取出目标物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并利用分类 算法进行识别和分类。
光学显微镜 用于观察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
流式细胞术 用于细胞分选、计数和表型分析。
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 术
用于大范围的环境监测和污染源调查。
光学传感器
用于实时监测水质和空气质量。
荧光光谱法
用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用于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

02光学分析法导论

02光学分析法导论

0.1 cm 10cm
103 cm
105 cm
x射 线
紫外 光
红外 光
微 波
无线 电波



光学分析法导论
二、光学分析法分类
光谱法:
光学分析法中的重点
光学分析法
非光谱法
光学分析法导论
• 1.光谱法 • 光谱法是基于物质与辐射能作用时, 测量由物质内部发生量子化的能级之间
的跃迁而产生的发射、吸收或散射辐射
光学分析法导论
f
入 射 狭缝 准 直 镜
棱镜
棱 镜
物 镜
焦 面
出 射 狭缝
棱镜的分光作用是利用不同波长的光在同一 介质中具有不同折射率而进行的。
光学分析法导论
光学特性
表征:色散率、分辨率、集光本领。
分辨率R:指将两条靠得很近的谱线分开的能力 色散率:指对不同波长的光被棱镜分开的能力。它又分 为角色散率和线色散率 角色散率dθ /dλ :两条波长相差dλ 的光被棱镜色散 后所分开的角度为dθ ,则棱镜的角色散率为: dθ /dλ 。它主要与棱镜的材料和几何形状有关。 线色散率dl/dλ :它表示两条谱线在焦面上被分开的距 离l对波长λ 的变化率
光学分析法导论
所用仪器
基本组成:光源(辐射源)、单色器、试样
池、检测器和信号显示系统等。 现在大多附有计算机通过专用软件控制。
光学分析法导论
光源
作用:发射或提供被物质吸收散射的光
发射光谱仪试样本身就是一个发射体光源
原子吸收光谱法:空心阴极灯(阴极用待分
析的元素的金属构成) 紫外可见:??、红外:??
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

2-现代仪器分析-光分析导论

2-现代仪器分析-光分析导论

包括微波和射频区,通常称作波谱区。 包括微波和射频区,通常称作波谱区。
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
第二节 光分析法的分类
光学分析法可以分为光谱法和非光谱法 光谱法是基于物质与辐射能作用时, 光谱法是基于物质与辐射能作用时,测量由物质内部 是基于物质与辐射能作用时 发生量子化的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发射、吸收或 发生量子化的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发射、 散射辐射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 散射辐射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 波长和强度 非光谱法是基于物质与辐射相互作用时, 非光谱法是基于物质与辐射相互作用时,测量辐射的 是基于物质与辐射相互作用时 某些性质 如折射、散射、干涉、 性质, 某些性质,如折射、散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变化 的分析方法。 的分析方法。
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
(二)微粒性 量子理论: 量子理论:电磁辐射是在空间高速运动的光量子流 光子流) (光子流) 每个光子的能量用E来表征,单位eV或 , 每个光子的能量用 来表征,单位 或J, 来表征 1eV=1.60×10-19 J = × 普朗克方程将电磁辐射的波动性和微粒性联系起来: 普朗克方程将电磁辐射的波动性和微粒性联系起来: 将电磁辐射的波动性和微粒性联系起来 E=hν=hc/λ 其中, 为谱朗克常量 为谱朗克常量, 其中,h为谱朗克常量,6.63×10-34 J·s 或4.136×10× ×
波数σ是 内波的数目,单位为cm 波数 是1cm 内波的数目,单位为 -1 。 σ = 1/ λ 波速υ是电磁辐射传播的速度, = ; 波速 是电磁辐射传播的速度, υ= λν;在真空中所有 是电磁辐射传播的速度 电磁辐射的传播速度相同,都等于光速。 电磁辐射的传播速度相同,都等于光速。 c = λν=2.99792×1010cm·s-1 = × 波动性用于解释折射、衍射、干涉和散射等波动现象。 波动性用于解释折射、衍射、干涉和散射等波动现象。

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光学分析方法: 利用光电转换或其它电子器件测定“辐射与物质
相互作用”之后的辐射强度等光学特性,进行物质的 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历史上,此相互作用只是局限于电磁辐射与物质 的作用,这也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现在,光 谱方法已扩展到其它各种形式的能量与物质的相互作 用,如声波、粒子束(离子和电子)等与物质的作用 。
凹面光栅线色散率可用下式表示:
dl nr
d d cos
中阶梯光栅(echelle grating) 1949年,由G. R.Harrison提出的一种特殊光栅,
它与平面闪耀光栅相似。
normal
d
与平面反射光栅的结构区别: 阶梯宽度(宽边, t)大于高度(短边,s)或者说,t/s>1; 使用刻槽的短边,而不是长边,因而入射角大; 刻槽数量少或者说光栅常数 d 很大,通常为300条/mm。
1/1 1/1
1/()
频率不同的正弦波叠加得不同频率的非正弦波; 更多的正弦波叠加可形成方波
2)光波的衍射(Diffraction)
平行光束
单缝衍射
双缝衍射
衍射:当一束平行光通过窄的开口如狭缝时发生弯曲的现象。
3) 光的干涉(Coherent interference) 4) 光的传输(Transmission) 5) 光的反射(Reflection) 6) 光的折射(Refraction) 7)光的偏振(Polarization) 8)光的散射(Scattering)
?天空为什么呈蓝色?
拉曼散射(Raman):(非弹性碰撞,方向及波长均改变) 光照导致的分子内振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分子极化过程。分子极化
率越大,Raman散射越强。
2. 光的粒子性 当物质发射电磁辐射或者电磁辐射被物质吸收时,

光学分析法导论

光学分析法导论

第二节 光学分析法旳分类
二、光谱法
2)按电磁辐射本质分类
原子光谱(涉及离子光谱)——由原子或离子外层电子 旳跃迁产生,具有明显 旳线光谱特征
分子光谱——由分子中电子能级及分子旳振动、转动能 级旳跃迁产生,大多具有带光谱特征
第二节 光学分析法旳分类
二、光谱法
3)按辐射能传递方式分类 发射光谱——处于激发态旳原子分子或离子由高 能级跃迁回低能级或基态发射出相应旳光谱
第三节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一、原子光谱
主量子数( n ):描述核外电子是在那个电子壳层上运动。 n = 1、 2、 3、 4、 5、 6、7、••••••••
符号 K、L、M、N、O、P、Q、••••••••
角量子数( l ):描述核外电子云旳形状。
l = 0、1、 2、 3、 4、••••••••
第三节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一、原子光谱
主量子数(n):
n =1、 2、 3、 4、 5、 6、7、••••••••
总角量子数(L):
L= l,
对于2个价电子: L = ( l1+ l2)、 ( l1+ l2-1)、•••、 ( l1- l2)
总自旋量子数(S):对于N个价电子:N/2, N /2 -1, N /2 -2,..,1/2,0
>2.5*105
X一射线 0.005-10nm 2.5*105 -1.2*102
高能辐射区
远紫外 10200nm 1.2*102-6.2
近紫外 200
可见光 400
近红外 0.782.5
中红外 2.550
远红外 501000m 2.5*10-2-1.2*10-4
中能辐射区
微波 0.1100cm 1.2*10-4-1.2*10-7

2.光学分析法-导论

2.光学分析法-导论

§ 2~1 电磁辐射
一、电磁辐射的性质——波粒二象性
(1)波动性
用频率、波长、波数表示。 频率()—每秒钟电磁场振荡的次数,Hz
波长()—电磁波相邻两个同位相点间的距离,
cm、m、nm
波数()—1 cm内波的数目,cm-1
=1/
波速(v)—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真空中等于光速c c= =3×1010cm· s-1
原子 价电子组态
n
L
S
光谱项
J
光谱支项
多重性
简并度
3s1
Na 3p
1
3
3 4
0
1 0
½
½ 0
3 2S
3P 4 1S
2
½
½ 0
32S1/2
32P1/2 41S0

双 双 单
2
2 4 1
3/2 32P3/2
4s2
2
Zn 4s14p1 4 1
43P2 43P1
43P0 41P1
三 三
三 单
5 3
1 3
1
4 3P
(5) 光谱项与光谱支项
• 当n, L, S三个量子数确定之后,原子能级就 基本确定了。
• 用n、L、S三个量子数描述原子的能级称为 光谱项: n2S+1L • L与S相互作用,可产生2S+1个能级稍微不同 的分裂,是产生光谱多重线的原因。 M=2S+1叫做谱线的多重性 • 习惯上将多重性为1、2、3的光谱项分别称 为单重态、双重态、三重态。
符合以上条件的跃迁,跃迁概率大,谱线较强, 禁阻跃迁强度很弱。
例:Hg:
• 184.96 nm 61S0→61P1 L=1, S=0, J=1 符合 • 253.65 nm 61S0→63P1 L=1, S=1, J=-1(因 S≠0) 禁阻

仪器分析 光学分析法导论课件

仪器分析 光学分析法导论课件

光学分析法
PPT学习交流
3
光学分析法
热能
M + 能量 电能
M*
(基态)
光能(hν) (激发态)
M + h
选择吸收
选择发射
光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建立在物质发射的
电磁辐射或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基础上的各种 分析方法的统称。
根据物质吸收或者发射电磁辐射的不同就可以对
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可见光学分析法主要是
单位:eV或J(1eV = 1.602×10-19J,1J = 6.241×1018eV)
电磁辐射的粒子性就是将辐射看作是不连续的能量微
粒,即光子或光量子。物质以一份份能量的形式发射或吸
收光,这些能量是一个特殊的能量单位的倍数。这个能量
单位称为光子或光量子。虽然对于不同的电磁辐射来说光
子的能量大小不同,但是如果光子的能量除以电磁辐射的
PPT学习交流
31
PPT学习交流
32
发射光谱仪不需要外加辐射源
吸收光谱仪仪器部件在一条直线上,荧光、 散射则辐射源与检测器成90°角。
PPT学习交流
33
2-3-1. 光 源
对光源的要求: 强度大(分析灵敏度高)、稳定(分析重现性好)。
PPT学习交流
34
连续 光源
紫外光 可见光 红外光
H2灯 D2灯 W灯 氙灯
PPT学习交流
光波动说的创始人惠更斯
8
麦克斯韦证明光是 一种电磁波,于是光 的波动学说更战胜了 粒子学说,在相当长 时期占据统治地位;
PPT学习交流
9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光 子学说解释光电效应得到 成功,并进一步被其它实 验证实,迫使人们在承认 光是波的同时又承认光是 由一定能量和动量的粒子 (光子)所组成。光具有 波动和微粒的双重性质, 就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其波粒二象性可以被波动 力学统一起来。

《光学分析法导论全》PPT课件

《光学分析法导论全》PPT课件

精选PPT
15
精选PPT
16
2.吸收光谱
辐射通过气态、液态或透明的 固态物质时,物质的原子、离子 或分子将吸收与其内能变化相对 应的频率而由低能态或基态过渡 到较高能态。
这种由于物质对于辐射的选择 性吸收而得到的光谱称为吸收光 谱。(见表2-3)
精选PPT
17
吸收光谱分类
原子吸收光谱 ——暗线光谱 峰窄 0.x nm
2-3-2 光谱法
按辐射本质分类
1.原子光谱
2.分子光谱
按辐射获得方式的不同分类
1.发射光谱
2.吸收光谱
3.拉曼光谱
精选PPT
8
光学分析法
非光谱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
比 浊 法
折 射 法
圆 二 色 性 法
X 射 线 衍 射 法
光 谱
原 子 发 射 光 谱
强度相等的两条谱线,一条谱 线的衍射极大正好落在另一条谱 线的衍射极小上。
精选PPT
29
2. 光栅
光栅也称衍射光栅。是利用多缝衍射原理使光发生色 散(分解为光谱)的光学元件。它是一块刻有大量平行 等宽、等距狭缝(刻线)的平面玻璃或金属片。光栅的 狭缝数量很大,一般每毫米几十至几千条。
平面光栅:
精选PPT
10
2. 分子光谱
——分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光 谱。
分子总能量 E分子=E电+E振+E转 ( P 91) △ E分子= △ E电+ △ E振+ △ E转
△ E电——分子中外层电子能级跃迁引起的
能量改变 1-20ev
△ E振——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平衡 位置上作相对振动引起的能量改变

第2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第2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第2章光学分析法导论光学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

在分析过程中,通过光的吸收、散射、反射等性质来获得样品的信息。

本章将介绍光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应用。

1.光学分析法原理光学分析法是利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来获得样品信息的方法。

其中最基本的原理是光的吸收、散射和发射。

当光通过物质时,会与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光的振动矢量和频率发生改变。

通过测量光的吸收、散射或发射,可以得到物质的各种信息。

2.光的吸收法光的吸收法是通过测量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来确定样品中其中一种物质的含量。

该方法常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物中的金属离子含量。

测量方法包括光度法、比色法、比较法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光度法,即通过测量光的强度来确定样品中物质的含量。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吸收光谱图来确定样品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和种类。

3.光的发射法光的发射法是通过测量样品发光的强度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性质。

发射光谱的特点是样品发射出符合波长的光,通常用于分析无机化合物中的金属元素。

常用的方法包括原子发射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

其中原子发射光谱法是在样品被激发时,各种金属元素自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测量光的强度来确定金属元素的含量。

荧光光谱法则是通过将样品激发到荧光状态,然后测量样品散射出的荧光光强度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性质。

4.光的散射法光的散射法是通过测量光的散射强度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性质。

散射光谱的特点是样品散射出具有不同波长的光,通常用于分析颗粒物质的大小、浓度和形状等。

常用的方法包括拉曼光谱法和动态光散射法。

拉曼光谱法是通过测量样品散射光中与入射光具有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拉曼散射光来确定样品的成分。

动态光散射法则是通过测量样品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分布来估算样品颗粒的大小和浓度。

5.光学分析法的应用光学分析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材料科学中,可以通过测量光的吸收、发射和散射来研究材料的光学性质、结构和相变等。

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反射:光通过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两种介质的介面时会产 生反射;
干涉 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 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 域互相间隔,此现象叫干涉;
衍射 光绕过物体而弯曲地向它后面传播的现象; 偏振 只在一个固定方向有振动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
光分析法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表征、表 面分析等方面具有其他方法不可区代的地位。
波谷的数目。单位: S-1 (Hz) γ=1/T
波长λ: 相邻两极大值或极小值之间的距离。 波长的单位: cm µm nm Å λ=c / γ
波数δ:每厘米内波的数目,即单位距离中极大值的数 目。单位:cm-1 δ=1/ λ
波速v:波在一秒钟内通过的距离。 v=λ/T=λγ
2、电磁辐射的粒子性
电磁辐射是在空间高速运动的光量子(或称光子) 流。可以用光子具有的能量表征。单位为eV或J, 1eV=1.60×10-19J。 光子能量与光波频率有关,普朗克方程将电磁辐射 的波动性和微粒性联系在一起:
一、光学分析法的分类
光学分析法可分为光谱法和非光谱法两大类. 1、光谱法
基于物质与辐射能作用时,分子发生能级 跃迁而产生的发射、吸收或散射的波长或 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
按产生光谱的基本粒子不同
原子光谱 光谱
分子光谱 (1)原子光谱
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变化产生的,表现形式 为线光谱。 原子光谱(线性光谱):最常见的三种
; h:普朗克常数
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微粒性(波粒二相性)
1、电磁辐射的波动性
电磁波是横波(找一个图建立超链接,见上课稿) 可以用波长λ、频率γ、速度v、波数δ、能量等来
表示其特性。 周期T: 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通过空间某一固定点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一、教学内容
1、电磁辐射及电磁波谱的概念、特性及相关物理量
2、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及相关的光谱学
3、光学分析法的分类及特点
4、光学分析法的基本仪器
二、重点与难点
1、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的性质
2、各物理量的相互换算
3、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的机制
三、教学目标
1、牢固掌握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的概念及性质
2、熟练掌握电磁辐射各种物理量之间的换算
3、清楚理解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光谱
4、清晰光学分析法分类的线索
5、掌握光谱法的基本仪器部件
四、教学学时
2学时
第一节电磁辐射
一、电磁辐射的性质
以电磁辐射为分析信号的分析方法在广义上都称为光学分析法。

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等都是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

图2-1 电磁波示意图
1、波动性
按照经典物理学的观点,电磁辐射是在空间传播着的交变电磁场,称之为电磁波。

电磁波可以用频率(υ)、波长(λ)和波数(δ)等波参数来表征。

频率υ定义为ls内电磁场振荡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频率与辐射传播的介质无关,对于一个确定的电磁辐射,它是一个不变的特征量。

波长λ是电磁波相邻两个同位相点之间的距离,常用的单位有厘米
(cm),微米(μm,10-6m),纳米(nm,10-9m)。

波长与频率的乘积就是电磁辐射传播的速度。

在真空中,电磁辐射的速度与频率无关,并达到最大值,精确测量的数值是2.99792×1010cm·s-1。

这一速度称作光速,用符号c表示。

于是有:
c=υλ(2-1)在介质中,电磁辐射的电磁场与构成介质的原子或分子的外层电子相互作用,使其传播速度减小。

介质不同,传播速度不同,因而波长亦不相同。

在不加说明的情况下,辐射的波长指的是在真空中的波长,此时它具有确定的数值。

辐射在空气中的速度与光速差别很小,故式(2-1)也适用于空气。

波数δ是lcm内波的数目,单位为cm-1。

当波长以cm为单位时,波数与波长的关系为:
1
(2-2)
δ=
λ
电磁辐射的波动性表现为电磁辐射的衍射和干涉现象。

2、微粒性
根据量子理论,电磁辐射是在空间高速运动的光量子(或称光子)流。

可以用每个光子所具有的能量来表征。

普朗克方程将电磁辐射的波动性和微粒性联系在一起。

c
=υ=(2-3)
E h h
λ
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它等于6.63×10-34焦耳·秒(J·s)。

显而易见,辐射的频率越高(波长越小)光子的能量就越高。

一个X射线的光子(λ=10-8cm)所具有的能量比热钨丝发出的光子(λ=10-4cm)大约高l万倍。

光子的能量常以电子伏特(eV)为单位表示
1eV=1.6×10-19J
电磁辐射是具有波动性和微粒性的物质运动形式。

所以,频率、波长、波数和光子的能量都可以用作表征电磁辐射的特征参数。

一般常用的参数是波长。

二、电磁波谱
电磁辐射按照波长(或频率、波数、能量)大小的顺序排列就得到电磁波谱。

电磁波谱一般分成如表2-1所示的一些不同的波长区域,不同的波长区域对应着物质不同类型能级的跃迁。

图2-2 电磁波能量示意图
表2-1和图2-2中的波谱区只是一个粗略的划分,各种文献中的界线并不是完全相同。

根据能量的高低,电磁波谱又可分为三个部分。

(1)高能辐射区:包括γ射线区和X射线区。

γ射线能量最高,它来源于核能级的跃迁。

X射线来源于原子内层电子能级的跃迁.高能辐射的粒子性比较突出。

(2)中能辐射区:包括紫外区、可见区和红外区。

这一部分的辐射来源于原子外层电子能级的跃迁,分子价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以及分子振动能级和转能动级的跃迁。

由于对这部分辐射的研究和应用要使用一些共同的光学试验技术,如用透镜聚焦、用棱镜或光栅分光等,故又称此光谱区为光学光谱区。

(3)低能辐射区:包括微波区和射频区,通常称为波谱区。

微波和射频
波的能量很低,它们对应于分子的转动能级、电子自旋及核自旋能级的跃迁。

三、电磁辐射的特性:
(1)吸收(absorption ):物质选择性吸收特定频率的辐射能,并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
原子、离子、分子吸收或发射光的能量完全等于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即:
10E E E hv ∆=-=
(2) 发射(emission ):高能级的原子、离子、分子将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
(3) 散射( Scattering ):丁铎尔散射和分子散射;
(4) 折射( Refraction ):折射是光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5) 反射( Reflection )
(6) 干涉( Coherent interference ):干涉现象;
(7) 衍射( Diffraction ):光绕过物体而弯曲地向他后面传播的现象;
平行光 单缝衍射 双缝衍射
图2-4 电磁辐射的衍射
(8) 偏振( Polarization ):只在一个固定方向有振动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

第二节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一、原子光谱
原子光谱主要是由于核外电子能级发生变化而产生的辐射或吸收而产生的光谱。

原子光谱一般为由若干条强度不同的谱线和暗区相间而成的光谱。

如,图2-3原子光谱。

图2-3 原子光谱示意图
原子光谱依其产生的机制可分为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1、原子发射光谱
在通常温度下,物质的气态原子绝大部分处于基态。

向基态原子提供一定的能量(热能、电能等),可将其激发到较高的能级上,使之处于激发态。

但是激发态的原子很不稳定,一般约在10-8s内返回基态或较低能态而发射出特征谱线,产生发射光谱。

原子发射光谱是线光谱。

各种元素都有自己特征的发射光谱。

2、原子吸收光谱
当光辐射通过原子蒸气时,原子将吸收与其原子能级变化相应频率的谱线,由基态或低能态过渡到较高能态。

这种选择性的吸收可得到该原子特征的吸收光谱。

如果辐射源为连续光源,则某原子的吸收光谱为分布在连续发射光谱背景上的数目有限、位置确定的一些暗线。

由于气态原子一般都处于基态,原子吸收光谱大都是共振吸收线,谱线比较简单。

3、原子荧光光谱
物质的气态原子吸收一定频率的光辐射,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一般情况下,激发态原子通过与周围粒子碰撞将激发能转变成热能而迅速回到基态,此谓之无辐射跃迁。

在一些情况下,激发态原子也可以通过辐射跃迁回到基态或较低的能态,这样产生的二次光辐射叫作原子荧光。

形成的光谱叫做原子荧光光谱。

由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所产生的与激发波长相同的荧光叫作共振荧光,与激发光波长不同的荧光叫作非共振荧光。

二、分子光谱
分子光谱则是由于分子中电子能级及分子的振动、分子的转动能级的变化而产生的光谱。

分子光谱一般为由几个光带和暗区相间而成的光谱。

如图2-4紫外光谱,或在一定范围内,各种波长的光都有,连续不断,无明显的谱线和谱带,如图2-5红外光谱。

2-4 紫外吸收光谱图图2-5 红外吸收光谱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