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国宝熊猫》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国宝熊猫》标准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国宝熊猫》标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0cbfd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f.png)
2024年中班科学《国宝熊猫》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可爱动物》第三节《国宝熊猫》。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国宝熊猫分布、生活习性、外貌特征、食性以及在我国珍稀动物保护中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解国宝熊猫分布、生活习性、外貌特征和食性。
2. 认识到保护国宝熊猫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3. 提高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国宝熊猫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国宝熊猫外貌特征、食性和保护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国宝熊猫图片、视频、模型、食物道具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国宝熊猫图片、视频,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国宝熊猫基本知识(10分钟)(1)介绍国宝熊猫分布、生活习性、外貌特征和食性。
(2)讲解国宝熊猫在我国珍稀动物保护中地位。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国宝熊猫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讨论,让孩子们描述国宝熊猫特点。
(2)展示国宝熊猫食物道具,让孩子们判断哪些是它们食料。
5. 互动环节(10分钟)(1)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扮演国宝熊猫,进行互动游戏,增强对熊猫特点理解。
(2)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国宝熊猫,提高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国宝熊猫》2. 内容:(1)国宝熊猫分布、生活习性、外貌特征、食性。
(2)保护国宝熊猫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国宝熊猫外貌特征。
(2)简述保护国宝熊猫方法。
2. 答案:(1)国宝熊猫外貌特征:黑白相间毛色,圆滚滚体型,短而圆胖四肢,黑眼圈等。
(2)保护方法:加强环境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熊猫栖息地破坏;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共同关爱国宝熊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实践情景、例题讲解和互动环节,让孩子们掌握国宝熊猫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环保意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https://img.taocdn.com/s3/m/e085da9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19.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国宝熊猫的生活环境和食物;2.能够理解熊猫的保护意义;3.能够感受并表达对熊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帮助幼儿了解国宝熊猫的生活环境和食物;2.培养幼儿对熊猫的喜欢之情;3.引导幼儿理解熊猫的保护意义。
教学难点1.让幼儿自主思考熊猫的特点,并理解熊猫保护意义;2.培养幼儿对熊猫的喜欢之情。
教学准备1.熊猫图片、熊猫玩具;2.熊猫生态环境图片,竹子等熊猫喜爱的食物图片;3.快乐学习教育机构《童趣科学》幼儿科普类视频。
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5分钟)在班级内展示一些熊猫的图片和熊猫玩具,让幼儿们自由欣赏并畅所欲言,引导他们讲出自己所能想到的有关熊猫的一切内容。
2.引入新知(10分钟)播放《童趣科学》幼儿科普类视频,讲解熊猫的生活环境和喜爱的食物等有关知识,同时在播放过程中引导幼儿们仔细观看视频内容,并对于视频内容进行简单疑问解析。
3.操作探究(20分钟)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白板上手绘熊猫的形象,早熟的幼儿可以将自己所绘的熊猫动态秀展示给同班小朋友欣赏。
在自主动手的过程当中,了解熊猫的特点,并理解熊猫保护意义,感受和表达对熊猫的喜爱之情。
4.拓展延伸(10分钟)呈现熊猫生态环境图片和竹子等熊猫喜爱的食物图片,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对于这些图片内容进行简单的阐述、描述和分析,了解熊猫的自然环境,加深他们对于熊猫的保护意义的认识。
5.小结课堂(5分钟)通过对教学进行总结,从熊猫中班科学教学中发现、理解、感知的内容,总结出一些重要的学习收获,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激励。
教后反思1.本节课本着幼儿的兴趣,以视频播放为入手,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熊猫的生活环境,引导孩子们在游戏、讨论、手绘中了解或体验熊猫的生活,深化学习效果。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发现,幼儿在求知、探究中更容易学会知识,勇于探志、探究求知、动手实践。
因此,老师应该更多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灵活性和活力,以此来更好地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f53963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5.png)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动物》第二节,详细内容围绕国宝熊猫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生长环境以及保护意义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宝熊猫的基本知识,认识其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国宝熊猫的生长环境和保护意义。
教学重点:国宝熊猫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国宝熊猫图片、视频、PPT、模型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国宝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熊猫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①教师通过展示国宝熊猫的图片和视频,详细讲解其生活习性、外貌特征、生长环境等知识。
②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国宝熊猫的保护意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国宝熊猫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用画笔、彩泥等学具制作国宝熊猫的手工作品。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国宝熊猫的生长环境和保护措施,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国宝熊猫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生长环境、保护意义等关键词。
2. 相关图片、视频和模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国宝熊猫知多少(1)简述国宝熊猫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2)谈谈你对国宝熊猫保护意义的认识。
2. 答案:(1)国宝熊猫生活在大熊猫栖息地,主要以竹子为食,具有黑白相间的毛色,体型圆胖,可爱至极。
(2)国宝熊猫是我国的珍稀动物,保护它们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具和学具,让学生了解了国宝熊猫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34d8fa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3.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动物》第三节《国宝熊猫》。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了解熊猫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保护熊猫。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
2. 认识到熊猫是我国国宝,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3. 提高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熊猫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熊猫的外形特征,认识熊猫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熊猫玩具、熊猫图片、熊猫生活习性的视频、黑板、粉笔。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熊猫玩具和图片,引导幼儿关注熊猫,激发他们对熊猫的兴趣。
2. 讲解(10分钟)(1)介绍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
(2)讲解熊猫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以及保护熊猫的意义。
3. 实践(10分钟)(1)播放熊猫生活习性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2)组织幼儿进行熊猫手工制作,加深对熊猫的认识。
4. 例题讲解(10分钟)例题1:熊猫为什么是黑白色的?例题2:熊猫的主要食物是什么?例题3: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熊猫?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熊猫形象,并分享给同伴。
六、板书设计1. 熊猫的外形特征2. 熊猫的生活习性3. 熊猫在我国的重要地位4. 保护熊猫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熊猫形象,并简单介绍熊猫的特点。
答案示例:我画的这只熊猫正在吃竹子。
它有着黑白相间的毛皮,圆圆的脸上有两个黑眼圈,非常可爱。
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我们要保护它们。
2. 课后与家长一起查找关于熊猫的资料,了解更多的熊猫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讲解、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对熊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和指导。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https://img.taocdn.com/s3/m/a0ce17c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6.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要求,以《国宝熊猫》为主题,选取教材《可爱的动物》中第三章“我国的珍稀动物”第一节“国宝熊猫”为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熊猫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性、外貌特征以及保护意义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宝熊猫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提高学生对我国珍稀动物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国宝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熊猫图片、视频、PPT、观察记录表、画纸、彩笔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熊猫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生对国宝熊猫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熊猫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观察熊猫图片,记录熊猫的特点,并进行分享。
4. 讨论环节(15分钟)教师提出关于熊猫保护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 实践活动(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我为熊猫设计家园”的活动,培养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国宝熊猫2. 板书内容:(1)生存环境:森林、竹林(2)生活习性:食竹、爱睡觉、善于攀爬(3)外貌特征:黑白相间、圆滚滚的体型、大眼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心中的国宝熊猫请学生画一幅关于国宝熊猫的画,并简单描述自己画的熊猫。
2. 答案示例:画中的熊猫在翠绿的竹林里悠闲地吃着竹子,圆滚滚的体型、黑白相间的毛皮和大眼睛都表现得栩栩如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中班科学《国宝熊猫》精品教案
![中班科学《国宝熊猫》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8a273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0.png)
中班科学《国宝熊猫》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国宝熊猫》。
教学内容包括:1. 熊猫的基本特征:外形、生活习性、生长环境等;2. 熊猫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3. 熊猫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3章第2节《可爱的熊猫》。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熊猫的基本特征,认识国宝熊猫,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2. 通过学习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提高幼儿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2. 教学重点:熊猫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熊猫玩具、熊猫图片、熊猫视频、地球仪等;2. 学具:画纸、水彩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熊猫玩具,引导幼儿描述熊猫的外形特征;(2)播放熊猫视频,让幼儿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地球仪向幼儿介绍熊猫的分布地区;(2)讲解熊猫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水彩笔画出自己心中的熊猫;(2)用彩泥制作熊猫模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国宝熊猫》2. 内容:熊猫的基本特征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熊猫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熊猫的外形特征;(2)简述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3)谈谈你对熊猫保护的认识。
2. 答案:(1)熊猫的外形特征:体型肥胖,黑白相间,有圆溜溜的黑眼圈等;(2)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生活在海拔15003500米的山区,以竹子为主食,喜欢单独活动等;(3)熊猫保护的认识: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文化价值,我们要加强保护,让熊猫在大自然中繁衍生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熊猫,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确保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熊猫,增强幼儿对熊猫的认识和热爱。
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b4694d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3.png)
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可爱的动物》章节,详细内容为“国宝熊猫”。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生长环境等,培养幼儿对国宝熊猫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2. 学会观察和描述熊猫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幼儿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熊猫图片、熊猫视频、黑板、粉笔。
学具:画纸、彩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熊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询问幼儿是否认识这种动物。
让幼儿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熊猫的了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熊猫图片和视频,讲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生长环境等,让幼儿对熊猫有更深入的认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1)熊猫吃什么食物?(2)熊猫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3)熊猫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4. 课堂讨论(5分钟)(1)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熊猫?(2)保护熊猫的意义是什么?六、板书设计1. 熊猫的生活习性2. 熊猫的外貌特征3. 保护熊猫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熊猫的画。
作业要求:用彩笔和水彩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熊猫,注意画出熊猫的特点。
答案:略。
2. 写一篇关于熊猫的短文。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国宝熊猫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熊猫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课后辅导。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熊猫,增强幼儿对熊猫的喜爱之情。
同时,鼓励幼儿参加保护熊猫的公益活动,提高幼儿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生动性4. 课堂讨论的组织和引导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https://img.taocdn.com/s3/m/3c07e74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7.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指导纲要,结合教材《幼儿探索》第3册“可爱的动物”章节设计。
详细内容围绕国宝熊猫的生态习性、生活环境和保护意义展开,通过实物观察、图片展示、互动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对熊猫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熊猫,了解其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之情。
2. 通过观察、探索和互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明白保护熊猫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熊猫玩具、熊猫图片、视频资料、黑板、粉笔。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熊猫玩具,让幼儿说说对熊猫的认识。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了解到的关于熊猫的知识。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熊猫图片,详细讲解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
结合视频资料,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熊猫的生活。
3.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熊猫找家”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合作意识。
引导幼儿讨论熊猫为什么会成为国宝,了解保护熊猫的重要性。
4.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幅保护熊猫的宣传画。
每组派代表展示作品,分享创作思路。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保护熊猫的意义。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动物保护,做一个有爱心的小公民。
六、板书设计1. 熊猫的外形特征:黑白相间,圆滚滚的身材,短而圆的耳朵,黑眼圈。
2. 熊猫的生活习性:吃竹子,喜欢睡觉,善于爬树。
3. 保护熊猫:不乱丢垃圾,保护环境,关爱动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幅保护熊猫的宣传画。
2. 答案要求:画面中包含熊猫、竹子、太阳等元素,表达出保护熊猫、爱护环境的主题。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aecb65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1.png)
(3)小组讨论:如何保护熊猫?
3.实践活动:
(1)让学生用彩泥制作熊猫,培养动手能力。
(2)学生扮演熊猫,进行角色扮演,增强体验。
4.例题讲解:展示一道关于熊猫的选择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熊猫的简答题,巩固所学内容。
5.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大家互相欣赏、交流。
三、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解析:学生在实践活动环节对熊猫的了解不够深入
1.教师在课后反思时,应分析学生在实践活动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如对熊猫的了解不够深入、动手能力较弱等。
2.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拓展延伸活动:
(1)开展“我心中的熊猫”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演讲等形式,表达对熊猫的关爱。
(2)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熊猫基地,让学生近距离观察熊猫,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3)鼓励学生参加保护熊猫的公益活动,如捐款、志愿服务等,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讲解熊猫的特点时,语言要生动形象,语调要富有感染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在强调保护熊猫的重要性时,语气要严肃,以引起学生对环保的重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保护熊猫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国宝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熊猫图片、视频、模型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熊猫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熊猫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内容:
(1)观看熊猫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学方法方面:课堂提问较为成功,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在讲解熊猫保护重要性时,语言表达不够生动,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今后,应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感染力。
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cc6c04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5.png)
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中班科学教材《国宝熊猫》一章。
本章节主要介绍国宝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分布区域以及保护现状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宝熊猫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宝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分布区域以及保护现状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国宝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分布区域以及保护现状等方面的知识。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张国宝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熊猫的特点。
2. 知识讲解:利用PPT讲解国宝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分布区域以及保护现状等方面的知识。
3. 例题讲解:展示一些关于熊猫的例题,如熊猫为什么喜欢吃竹子?熊猫是如何保护自己的?等,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关于熊猫的题目,并回答其他组的问题。
5. 表达分享: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所学到的关于熊猫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国宝熊猫1. 外形特征:黑白相间,圆头圆脑,大眼睛,小耳朵。
2. 生活习性:素食为主,善于攀爬,懒洋洋,爱睡觉。
3. 分布区域:四川、甘肃、陕西等地的高山森林。
4. 保护现状:濒临灭绝,需要人类关爱和保护。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绘制一幅国宝熊猫的图画,并写上熊猫的特点。
2. 调查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对熊猫的认识,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3. 写一篇关于熊猫的小短文,表达自己对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国宝熊猫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在保护意识的培养方面,部分学生仍需加强。
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大全.doc
![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大全.doc](https://img.taocdn.com/s3/m/1304591c941ea76e59fa04e7.png)
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大全篇一: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可爱的熊猫活动目标:1、观察熊猫的外形特点,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
2、了解动物、兽类、野兽、熊猫的关系,学习归类,并学习用比喻、形容词来描述熊猫的形态。
3、知道熊猫是我国独有的野生动物,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活动准备1、熊猫以及竹子的图片,关于熊猫的视频资料。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中国地图一张。
活动过程:1、通过猜谜活动,引出熊猫,引发幼儿对熊猫的兴趣。
教师:听一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谜语: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当粮食,竹林里安家。
2、观看幼儿用书,感知像猫的外形特征。
教师:你知道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熊猫长的是什么样子? 他们喜欢吃什么?让幼儿和同伴自由交谈。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并将熊猫的图像贴在相应区域“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并随幼儿讲述,出示竹子图,教师及时补充,突出熊猫是杂食动物。
3、观看熊猫视频资料,感知讲述熊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教师提,帮助幼儿从上到下的讲述熊猫的外形特征。
教师:熊猫的头上有什么?身体是怎样的?身上有什么?熊猫的身上和身下有什么?引导幼儿自然的表述自己的观看感受,有序的梳理熊猫的形态。
表达自己对熊猫的喜爱,讲述熊猫性情温和、憨厚、胖嘟嘟的样子,十分逗人喜爱,以及熊猫走路、爬树慢悠悠的姿态。
教师:你知道熊猫喜欢生活在哪些地方?它们是怎么生活的?4、知道熊猫是我们珍爱的国宝。
教师:熊猫为什么是我们中国的动物宝贝?(熊猫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动物,熊猫的数量很少,熊猫生出来的宝宝很小,只有150克,妈妈每次只生1-2只,两年后离开妈妈生活,寿命只有20-30年等。
)教师:熊猫被全世界人们喜爱,是我们国家珍贵的一级保护动物,我国除了在各地的动物园有熊猫展览馆外,还把它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一些有好国家,你知道我们送给哪些国家的朋友观赏吗?5、欣赏教师朗诵儿歌《大熊猫》,感知可爱的大熊猫形象。
篇二:《国宝大熊猫》教案《国宝-- 大熊猫》教案一、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b2e554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a.png)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中班科学教材第三章《可爱的动物》第二节《国宝熊猫》。
本节课将详细介绍国宝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意义,旨在让幼儿了解和认识这一珍稀动物,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国宝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地区。
2.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尤其是珍稀动物的情感。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国宝熊猫的保护意义和如何保护。
教学重点:国宝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地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国宝熊猫图片、视频、模型;黑板、粉笔。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国宝熊猫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并引导他们说出熊猫的特征。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讲解国宝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地区。
(2)介绍国宝熊猫的保护意义和如何保护。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国宝熊猫的图片,让幼儿回答相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国宝熊猫。
5. 小组展示(5分钟)每组选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幼儿给予评价。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国宝熊猫,并写出保护国宝熊猫的方法。
2. 答案示例:画出国宝熊猫的外形特征,下方写出保护方法,如:不乱扔垃圾、不破坏熊猫的生活环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国宝熊猫的认知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国宝熊猫,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幼儿对国宝熊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也让幼儿认识到保护国宝熊猫的重要性,为今后的环保教育奠定了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讲解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讲解1. 以故事形式引入国宝熊猫,增加趣味性。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30ce95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7.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动物》,详细内容为“国宝熊猫”。
通过该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熊猫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2.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保护熊猫的意义,培养幼儿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熊猫图片、熊猫玩具、熊猫生活习性的视频。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调色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熊猫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熊猫的了解。
2. 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展示熊猫生活习性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2)讲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3. 实践活动(10分钟)(1)组织幼儿分组,每组合作完成一幅关于熊猫的画作。
(2)鼓励幼儿用彩笔、水粉等材料,表现熊猫的特点。
4.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熊猫图片,提出问题:“熊猫为什么是国宝?”5.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画纸,让幼儿根据所学内容,绘制熊猫。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介绍作品中的熊猫。
(2)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熊猫。
六、板书设计1. 熊猫的外形特征:黑白相间、圆滚滚的身材、短小的四肢、圆脸、大眼睛。
2. 熊猫的生活习性:吃竹子、爱睡觉、喜欢爬树、善于游泳。
3. 熊猫的分布区域: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国宝熊猫,并介绍它的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现幼儿对熊猫的兴趣浓厚,但在保护熊猫的意义方面,还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参观动物园,了解其他国宝动物,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
![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https://img.taocdn.com/s3/m/1f391f6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0f.png)
《国宝熊猫》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熊猫,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我国大熊猫的保护情况。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国宝熊猫的喜爱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熊猫,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理解熊猫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1.课件:熊猫图片、熊猫生活习性视频等。
2.玩具熊猫模型。
3.环保宣传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玩具熊猫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点?(二)基本环节1.认识熊猫(1)观看熊猫图片,让幼儿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
(2)教师提问:熊猫是什么颜色的?它的身体有哪些部分组成?它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2.了解熊猫生活习性(1)观看熊猫生活习性视频,让幼儿了解熊猫的生活环境、食物等。
(2)教师提问: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喜欢吃什么?3.熊猫保护(1)教师讲解我国大熊猫的保护情况,让幼儿了解熊猫的濒危现状。
(2)教师提问:为什么我们要保护熊猫?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熊猫?4.环保行动(1)教师发放环保宣传资料,让幼儿了解环保知识。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环保行动,如捡拾垃圾、种植花草等。
2.教师提问: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你们觉得保护熊猫重要吗?五、作业1.回家后,跟家长分享今天学习的熊猫知识。
2.用画笔画一幅关于熊猫的画,下节课展示给同学们看。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对熊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幼儿对熊猫的保护意识不够强烈,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教育。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认识熊猫:通过实物玩具熊猫模型和图片,让幼儿直观感受熊猫的可爱形象,教师引导幼儿描述熊猫的外形特征。
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
![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https://img.taocdn.com/s3/m/fd39086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8.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国宝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生活环境。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国宝熊猫的外形特征:圆滚滚的身材、黑白相间的毛色、大大的黑眼圈、短短的尾巴。
2. 国宝熊猫的生活习性:喜欢吃竹子、善于爬树、懒洋洋的性格。
3. 国宝熊猫的生活环境:生活在高山密林中,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国宝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生活环境。
难点: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国宝熊猫的特点,并能够动手制作熊猫玩具。
四、教学准备:1. 熊猫图片若干、视频资料。
2. 熊猫玩具或熊猫手工作品。
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4. 熊猫知识问答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熊猫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熊猫的名称,并讨论熊猫的外形特点。
2. 基本知识学习:通过视频资料,让幼儿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3. 实践活动:让幼儿动手制作熊猫玩具或熊猫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知识问答:发放熊猫知识问答卡片,让幼儿回答问题,检验学习效果。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谈谈对熊猫的认识,引导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
6. 作品展示:将幼儿制作的熊猫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欣赏。
7.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有关熊猫的资料,增加对熊猫的了解。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熊猫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估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他们能否按照指导完成熊猫制作。
3. 收集幼儿在知识问答环节的回答卡,分析他们的回答准确性,了解他们对熊猫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4.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对熊猫知识的学习情况和兴趣表现。
七、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熊猫主题的班级展览,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熊猫作品,并分享创作灵感。
2. 开展熊猫环保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熊猫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精彩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精彩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aabc9b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9.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精彩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国宝熊猫》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动物》第三节《国宝熊猫》。
本节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国宝熊猫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保护意义等方面展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国宝熊猫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国宝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国宝熊猫的生理特征,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国宝熊猫图片、视频、模型、相关书籍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国宝熊猫的图片、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熊猫的特点。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熊猫的了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国宝熊猫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结合图片、模型等教具,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熊猫。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问,检验幼儿对熊猫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实践(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熊猫找家”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幼儿动手制作熊猫手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提出思考问题,激发幼儿对熊猫保护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国宝熊猫》2. 主要内容:生理特征:体型、毛色、食性等。
生活习性:分布、繁殖、活动规律等。
保护意义:稀有动物、生态环境、人类责任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国宝熊猫,并简单介绍它的特点。
2. 答案要求:正确描绘国宝熊猫的形象,至少说出三个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国宝熊猫的相关知识,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1f7988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3.png)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国宝熊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可爱的动物》章节中的“国宝熊猫”一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国宝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了解熊猫的食物和生存环境;探讨保护熊猫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描述出国宝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知道熊猫的食物和生存环境。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国宝熊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保护国宝熊猫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国宝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了解熊猫的食物和生存环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国宝熊猫的图片、视频、模型;黑板、粉笔。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国宝熊猫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熊猫的特点。
(2)教师播放熊猫的视频,让幼儿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
2. 新课导入(1)教师通过讲解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引导幼儿认识国宝熊猫。
(2)教师展示熊猫的食物和生存环境,让幼儿了解熊猫的生活需求。
3.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熊猫的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其外形特征。
(2)教师提问:“熊猫为什么是国宝?”引导幼儿思考保护熊猫的重要性。
4.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国宝熊猫。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保护熊猫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国宝熊猫2. 内容:(1)外形特征:黑白相间,圆圆的脸,短短的腿,可爱的样子。
(2)生活习性:吃竹子,喜欢安静,善于攀爬。
(3)分布情况: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4)保护措施:加强环境保护,禁止猎杀,建立自然保护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国宝熊猫的画,并标注其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模型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认识国宝熊猫,提高了幼儿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
![中班科学教案《国宝熊猫》](https://img.taocdn.com/s3/m/f0efd0e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a.png)
《国宝熊猫》一、教学目标1.了解熊猫的基本特征,知道熊猫是我国的国宝。
2.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熊猫,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关注熊猫的保护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1.图片:熊猫、熊猫生活环境、熊猫的食物等。
2.视频资料:熊猫的日常生活、熊猫的趣事等。
3.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熊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熊猫的名字。
2.邀请幼儿谈谈对熊猫的印象。
(二)基本环节1.认识熊猫(1)教师播放熊猫视频资料,让幼儿了解熊猫的日常生活。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外貌特征,如黑白相间的毛色、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圈等。
(3)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熊猫趣事。
2.了解熊猫的生活环境(1)教师出示熊猫生活环境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事物。
(2)教师讲解熊猫生活在四川、陕西等地的高山森林中,喜欢吃竹子、苹果等。
(3)教师邀请幼儿谈谈如何保护熊猫的生活环境。
3.关注熊猫的保护问题(1)教师讲解熊猫的濒危情况,让幼儿了解保护熊猫的重要性。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熊猫,如不乱扔垃圾、不捕猎动物等。
(3)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保护熊猫行动。
4.制作熊猫手工作品(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熊猫手工作品。
(2)教师指导幼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完成作品。
(3)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1.教师邀请幼儿谈谈本次活动的收获。
2.教师布置作业: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了解更多关于熊猫的知识。
3.教师鼓励幼儿关注大自然,关爱动物,提高环保意识。
五、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熊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讨论保护熊猫的问题上,幼儿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
在制作手工作品的过程中,幼儿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国宝熊猫中班科学教案范文
![国宝熊猫中班科学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c745fb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3.png)
国宝熊猫中班科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特征以及生活环境。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特征以及生活环境。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熊猫图片、视频、熊猫玩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熊猫的视频,引起幼儿对熊猫的兴趣。
2. 基本环节:(1)介绍熊猫:展示熊猫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熊猫的特征,如黑眼圈、毛茸茸等。
(2)了解熊猫生活环境:让幼儿观察图片,说出熊猫生活的地方,如森林、山区等。
(3)了解熊猫生活习性:让幼儿观察图片,说出熊猫喜欢的食物(竹子)、活动时间(白天睡觉,晚上活动)等。
(4)讨论:让幼儿思考熊猫为什么喜欢生活在山区,以及熊猫对环境的影响。
3. 巩固环节:通过熊猫玩具,让幼儿模拟熊猫的生活场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总结环节:让幼儿说出今天学到的关于熊猫的知识,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画一画自己喜欢的熊猫,并简单描述熊猫的特征。
2.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观察真实熊猫,加深对熊猫的了解。
六、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熊猫图片和视频,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熊猫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讨论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幼儿思考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3. 实践操作法:通过模拟熊猫的生活场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结果评价:评价幼儿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幼儿对熊猫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熊猫的视频,引起幼儿对熊猫的兴趣。
2. 展示熊猫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熊猫的特征。
3. 让幼儿观察熊猫生活环境的图片,了解熊猫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科学《国宝熊猫》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
(2)知道熊猫是生活在深山竹林里爱吃剑竹的动物。
活动准备:
幼儿去动物园看过大熊猫,与幼儿共同收集熊猫的玩具或照片,熊猫吃竹子的图片一张或录象带一盘。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小朋友很喜欢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出示熊猫玩具)
(1)提问:你们喜欢熊猫吗?为什么?
(2)提问: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3)提问:它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大熊猫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提问:你们知道大熊猫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叫国宝大熊猫)它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它是我国的特有的动物,很早就生活在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很少,我们都要爱护它。
)
3.教师用关爱的情感与幼儿共同小结:大熊猫形态可爱,动作有趣,性情温和,是我们喜爱的动物,它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可现在却越来越少,它的生存面临的危险很多,我们都要关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