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
十三种构图法
![十三种构图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8947196bd97f192279e986.png)
1、垂直式构图能充分显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
常用于表现万木争荣的森林参天大树、险峻的山石、飞泻的瀑布、摩天大楼、以及竖直线形组成的其它画面2、水平线构图具有平静、安宁、舒透、稳定等特点。
常用于表现平静如镜的湖面、微波荡漾的水平,一望无际的平川、广阔平坦的原野、辽廓无垠的草原等。
3、X构图和十字形构图X: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点,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
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十:画面上的景物、影调或色彩的变化呈正交十字型出现的构图形成。
此构图能剩余较多的窨,因而能容纳较多的背景和陪体,使观者祖母自然向十字交叉部位集中。
多用于有稳定排列组合的物体,或者拍摄有规律的运动物体等。
4、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面几何构成来安排景物,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
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灵活的特点。
5、S形构图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
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
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
6、斜线式构图可分为立体式斜垂线和平式斜横线两种。
常表面运动、流动、倾斜、动荡、失衡、紧张、危险、一泻千里等场面。
也有的画面利用斜线指特定物体,起到一个固定导向的作用。
7、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
缺点:呆板,缺少变化。
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
8、变化式构图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的余地。
富于韵味和情趣。
常用于山水小景、体育运动、艺术摄影、幽默照片等。
9、对角线构图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
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例如聚光灯照射主体)10、向心式构图和放射式构图向:主体处于中心位置,而四周景物呈现朝中心集中的构图形式,能将人的视线强烈引向主体中心,并起到聚集的作用。
绘画的构图名词解释
![绘画的构图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26dd4a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7f.png)
“构图”是一个外来语,原意为组合、构成,是一个专用的美术术语。
在美术创作中,构图一般是指在平面的空间中安排和处理表现对象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和局部的形象组成画面整体,以表现构思中预想的艺术形象和审美效果。
构图是美术传达的第一步,还是对构思的检验和修正(这在前面“预成练习”中已涉及)。
在中国传统画论中,构图称为“章法”或“布局”,并被认为是“画之总要”。
还应指出的是,构图还是绘画特有的艺术语言之一,是绘画美的构成要素之一。
不同的构图形式会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意向性和审美气氛。
一般说,构图涉及各种形式法则,其基本原理主要是对变化统一法则的应用,由此产生对比、均衡、同一、节奏、韵律、数比等等构图的基本规律。
同时,构图还涉及许多表现因素,如透视法则,平面构成法则,空间法则,色、形、线的对比与呼应,人物形象之间的呼应关系,画面的动态关系等等。
恰当运用和处理这些因素,才能构成所需的艺术整体。
构图知识点总结
![构图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0b2385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a.png)
构图知识点总结构图知识点总结:1. 三分法则三分法则是构图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将画面分为九个等份,摄影师将焦点放在这九个点的其中之一,或将主题置于这九个点的交叉处,以便让画面更加平衡和美观。
这种构图方法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将画面中的元素组织得更加有吸引力。
2. 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指通过将画面中的元素按照对称原则进行排列,使得画面中的元素能够左右对称。
对称构图能够营造出一种平衡的感觉,让画面更加稳定和美观。
3.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另一种常用的构图方法,它将画面按照黄金比例进行分割,使得画面中的元素更加和谐和美观。
使用黄金分割构图能够使画面更加引人注目,吸引观众的视线。
4. 前景、中景和背景在构图中,摄影师需要注意画面中的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安排,使得三者能够协调一致,使得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深度感。
通过合理的安排前景、中景和背景,摄影师能够创造出更加丰富和生动的画面。
5. 空间构图空间构图是指通过摄影角度和构图方式来营造画面中的空间感。
通过空间构图,摄影师能够将画面中的元素进行合理的排列,使得画面更加开阔和富有变化。
这种构图方法能够使得画面更加有吸引力和观赏性。
6. 对比构图对比构图是指通过将画面中的元素进行对比,使得画面更具有冲击力和表现力。
对比构图能够突出画面中的主题,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使得画面更加有力度和张力。
7. 构图要注意的细节在构图中,摄影师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避免将主题放在画面的中央,避免将元素与边框平行,避免元素之间出现的重复等。
这些细节能够帮助摄影师拍摄出更有吸引力和美感的照片。
总之,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摄影师拍摄出更加有艺术感和表现力的照片。
通过合理的构图,摄影师能够创造出更加有吸引力和观赏性的作品,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因此,摄影师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构图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拍摄更加优秀的作品。
摄影常用构图方法
![摄影常用构图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f06dd2287c24028915fc39e.png)
摄影常用构图方法一、点类构图1.变化式构图。
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
常用于山水小景、体育运动、艺术摄影、幽默照片等等。
2.三角形构图。
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
3.对称式构图。
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
4.椭圆形构图。
可以形成强烈的整体感,并能产生旋转、运动、收缩等视觉效果。
常用于表现不需特别强调的主体,而着重表现场面或渲染气氛的画面内容。
二、线形构图5.S形构图。
曲线构图的首选,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
能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
6.X形构图。
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视线引向中心,或由中心发散四周。
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7.十字形构图。
能剩余较多的空间容纳背景和陪体,将视线引向交叉部位,多用于有稳定排列组合的物体,或者拍摄有规律的运动物体等。
8.垂直式构图。
能充分体现景物的高大和深度。
常用于表现万木争荣的森林、参天大树、险峻的山石、飞泻的瀑布、摩天大楼等竖直线形组成的景物。
9.对角线构图。
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10.斜线式构图。
分为立式斜垂线和平式斜横线。
常表现运动、流动、倾斜、动荡、失衡、紧张、危险、一泻千里等场面,也可以利用斜线指向固定趣味中心。
11.向心式构图。
主体位于中心位置,四周景物朝中心集中,将视线强烈引向主体中心,并起到聚集的作用。
有时可产生压迫中心,局促沉重的感觉。
12.放射式构图。
以主体为中心,景物向四周呈入射状。
可将注意力引向主体,又有开扩、舒展、扩散的作用。
常用于需要突出主体,场面复杂的场合,也能使表现对象在复杂场合产生特殊效果。
13.水平线构图。
具有平静、安宁、舒适、稳定等特点。
14.交叉线构图。
景物呈斜线交叉布局形式,景物的交叉点可以在画面以内,也可以在画面以外。
构图的概念名词解释是什么
![构图的概念名词解释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772214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8.png)
构图的概念名词解释是什么导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各种各样的图像,无论是漫画、广告还是照片。
然而,有些图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有些则容易被我们忽视。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构图。
那么,什么是构图?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构图的概念与意义。
一、构图的定义构图是一种组织图像元素的方式,通过选择、安排和组合各种元素来达到传达信息或表现意图的目标。
构图在视觉艺术、摄影、绘画以及设计等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个好的构图可以使得图像更加吸引人,让观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图像所传递的信息。
二、构图的要素1. 视觉平面:构图是在一个二维的视觉平面上进行的,平面内各个元素的排布和组合将直接影响观者的感知。
因此,对于构图而言,平面的大小和形状都是需要考虑的要素之一。
2. 元素的选择和安排:构图中的元素包括线条、形状、颜色、纹理、空间以及光线等。
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图像。
在构图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元素,并将它们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 重点与平衡:在构图中,我们需要确定一个或多个重点,使得观者的目光能够聚焦在其中,从而引导他们对图像的理解和欣赏。
同时,为了保持视觉的平衡,我们还需要在图像各部分之间进行适当的分配和安排。
三、构图的原则1. 对角线原则:对角线原则是构图中常用的原则之一。
将图像平面对角线划分为两条相等或不等的线段,将元素安排在这些线段上或者与之平行或垂直的线段上,可以使得图像更加有层次感和动感。
2. 黄金分割原则:黄金分割原则是根据数学规律得出的一种构图原则。
根据该原则,将图像平面按照特定比例(约为1:1.618)分为两部分,可以使得构图更加和谐、美观。
这种比例被视为是自然界最具吸引力的比例之一。
3. 对称与不对称:对称和不对称都是构图中常用的手法。
对称构图将元素按照中轴线对称排列,可以呈现出一种平衡和稳定感。
而不对称构图则通过将元素安排在视觉平面的不同位置来创造出一种动感和活力。
十种构图方法详解
![十种构图方法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8da69a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a.png)
十种构图方法详解十种构图方法详解1、平行构图:平行是一种最基本的构图形式,也是构图中最常用到的形式,它可以使作品具有统一性,简便明快。
在构图时,采用平行构图时,可以让作品表现出宽阔的感觉,同时也能够突出画面的主体物。
平行构图中,通常以水平、垂直或斜线来连接组成构图,比如可以将画面中的物体沿水平、垂直或斜线等形式连接成一定的构图。
2、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一种具有规律性的构图方式,它是根据构图中的物体两边所形成的对称,使画面具有统一性并呈现出结构化感。
对称构图可以使作品具有完整性,也能够更好地表现出画面的对比度,对于把握画面细节的能力会更强。
3、三角构图:三角构图是构图中最常用的形式之一,它是通过将画面中的主要物体组合成三角形的构图形式。
三角构图可以让作品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也可以使作品看起来更加立体,而且可以通过不同大小的三角形来表现出更多的变化。
4、圆形构图:圆形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它可以让作品具有圆滑流畅的感觉,而且也可以把画面中的物体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圆形构图中,可以使用的形式有圆形、椭圆形等,以及上下左右的组合等,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变化。
5、节点构图:节点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它是把画面中的物体以节点的形式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可以让作品具有立体性,同时也能够表现出画面的变化。
节点构图中,可以使用的形式有直线、曲线、圆等形式,以及上下左右的组合等,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变化。
6、五线构图:五线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它是根据画面中的物体的位置绘制五条线,使画面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这五条线也能够把画面中的物体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7、横向构图:横向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它是把画面中的物体沿着横向的方向组合起来,使画面具有宽阔的感觉,同时也可以把画面中的物体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8、纵向构图:纵向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它是把画面中的物体沿着纵向的方向组合起来,使画面具有高度的感觉,同时也可以把画面中的物体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13种构图方式
![13种构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fe2c52b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4.png)
13种构图方式构图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照片的视觉效果和表达方式。
在摄影中,有许多不同的构图方式可以用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照片效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13种常见的构图方式,并探讨它们在摄影中的应用。
1. 中心构图。
中心构图是将主题放置在照片的中心位置的一种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使主题成为照片的焦点,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中心构图通常用于拍摄对称的场景或主题,如建筑物或风景照片。
2. 黄金分割构图。
黄金分割构图是将照片分为三个部分,主题位于其中一个黄金分割点上的一种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使照片看起来更加平衡和和谐,吸引观众的目光。
3. 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是将主题放置在照片的对角线上的一种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增加照片的动感和层次感,使照片更加有趣。
4. 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是将照片分为九个相等的部分,主题位于其中一个交叉点上的一种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使照片看起来更加平衡和谐,吸引观众的目光。
5. 纵向构图。
纵向构图是将照片的长边放置在垂直方向上的一种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适合拍摄高大的主题,如建筑物或树木。
6. 横向构图。
横向构图是将照片的长边放置在水平方向上的一种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适合拍摄宽广的场景,如风景照片或人物肖像。
7. 剪影构图。
剪影构图是将主题置于明亮的背景之前,使主题成为黑色轮廓的一种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创造出神秘和梦幻的效果。
8. 窄景深构图。
窄景深构图是利用大光圈拍摄,使主题清晰而背景模糊的一种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使主题脱颖而出,吸引观众的目光。
9. 宽景深构图。
宽景深构图是利用小光圈拍摄,使整个画面都清晰的一种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适合拍摄需要展现细节的场景,如风景照片或静物照片。
10. 纵向构图。
纵向构图是将照片的长边放置在垂直方向上的一种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适合拍摄高大的主题,如建筑物或树木。
11. 空间构图。
空间构图是利用主题和背景之间的空间关系来构图的一种方式。
构图的作用
![构图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19dbf7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3.png)
构图的作用构图是指在艺术创作中,通过人为的安排和设计画面中各种元素的位置、形态、大小和颜色等来达到一种有意义、有秩序、有美感的整体画面效果的技巧和方法。
构图在绘画、摄影、设计、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广泛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构图可以强调主题或表达意图。
通过选择特定的元素和布局方式,艺术家可以使画面中的某些元素突出,引起观者的注意,从而将视线集中于主题上。
例如,在一幅画中,艺术家可以使用对比色彩和鲜明的形状来突出表现主题的重要性或特殊性。
构图也可以通过有效地利用线条、光影等元素来引导观者的目光,传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
其次,构图可以创造平衡和节奏。
在一个画面中,艺术家通过对各个元素的位置、形态和大小的安排,使整个画面达到均衡和谐的效果。
平衡的构图可以让观者感受到稳定和和谐,而不会感到不舒服或不平衡。
同时,艺术家可以利用重复、对称、渐变等方式创造节奏感,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构图可以创造深度和空间感。
通过控制图像中的透视、视角和比例等因素,艺术家可以使画面产生一种三维的感觉,给观者以空间距离的感受。
艺术家可以运用近大远小、遮挡等手法,创造景深和层次感,使画面更加具有立体感和视觉上的深度。
最后,构图可以帮助观者理解和感受艺术作品。
艺术家通过构图的安排和设计,可以使画面中的各个元素之间产生一定的关联和联系,构建出一个有机结构和连贯性的整体。
观者通过观察和理解构图中的各个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解读艺术作品的主题、内容和意义。
总之,构图在艺术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强调主题和表达意图,创造平衡和节奏,还可以创建深度和空间感,帮助观者理解和感受艺术作品。
通过合理运用构图技巧和方法,艺术家可以创造出独特、生动、有意义的画面效果,引发观者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构图的名词解释
![构图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bd6289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1.png)
构图的名词解释构图是一种视觉艺术的技巧,通过合理的安排元素的位置、大小、形状、颜色等因素,来创造出一幅有吸引力和有意义的图像。
它是摄影、绘画、设计和电影等艺术形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帮助艺术家传达情感、故事和意图。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解释构图的概念和技巧。
一、构图的视觉层面构图的视觉层面主要关注如何通过元素的空间关系来创造视觉效果。
在传统绘画和摄影中,常用的视觉构图法包括:1. 对称构图:将元素在图像中心对称排列,给人以稳定、平衡的感觉。
这种构图常用于表现庄重、庄严的主题,如古建筑、宗教仪式等。
2. 边缘构图:利用元素在图像边缘的位置营造张力和活力。
这种构图方法适合表现动态、游动感强的主题,如奔跑的动物、奔流的河水等。
3. 黄金分割构图:将图像划分为与黄金比例相符的部分,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这种构图法常用于拍摄景观、人像等照片。
4. 对角线构图:利用对角线元素的运动感和张力,来增强图像的动态效果。
这种构图方法适用于捕捉运动、展示紧张场面的摄影作品。
二、构图的情感表达除了视觉上的效果,构图还可以帮助艺术家传达情感和意图。
不同的构图方式可以通过元素的位置、大小、形状等细节来表达不同的情绪和主题。
1. 强调构图:通过放大或突出某一元素,使其成为画面中的重点,来表达该元素的重要性和吸引力。
这种构图方法常用于突出人物、动物等主体形象。
2. 虚实构图:通过合理运用透视、遮挡等技巧,使画面中同时存在虚幻和实在的元素,营造神秘、浪漫、超现实的氛围。
这种构图方法适用于创造梦幻、幻想等主题作品。
3. 对比构图:通过对比明暗、颜色、形状等元素的差异,加强画面中的对照效果,以突出主题或表达冲突、矛盾的情感。
这种构图方法适用于表现对立、矛盾的题材。
三、构图的故事叙述构图在电影、动画和漫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理的构图安排,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故事情节。
1. 镜头语言:电影和动画中常用的构图技巧和镜头语言可以帮助观众聚焦于主要角色或元素,同时引导观众的情绪。
常见构图方法
![常见构图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e0bf6d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7.png)
常见构图方法常见构图方法_________________构图是指摄影师通过移动相机的位置和角度,以及选择特定的视野,来确定拍摄对象的位置和摆放方式,从而使画面更具有表现力。
构图是摄影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影响影像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中阐述构图的常用方法。
一、单一视角法单一视角法是最常用的构图方式之一,即只选择一个视角进行拍摄,不改变相机的位置或角度。
单一视角法常用于拍摄人物、建筑、风景等,它能够准确地把握住拍摄对象的特征,使得画面显得简单而不失气势。
二、远景近景法远景近景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构图方式,即将远处的风光与近处的物体相结合,以便以不同的角度来表现风光的宏大与物体的细节。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表现出大场面的气势,同时也能够让画面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平面分割法平面分割法是一种基于平面理论的构图方式,也叫做“三分法”,即将图像分成上下三部分,或者左右三部分。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画面显得有层次感,而且能够将重点引出来,使画面具有良好的表现力。
四、重心法重心法是一种以重心或中心为出发点的构图方式,即将相机以重心或中心为中心进行旋转或错位,以便将重点引出来,使画面具有一定的张力和表现力。
重心法通常用于拍摄风光或人物。
五、对角线法对角线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构图方式,即将图像分割成两个对角的部分,并将重点对准其中一条对角线上。
这样就可以使画面具有一定的张力,使得画面显得生动而有表现力。
总之,上述就是常见的几种构图方式,它们都可以有效地表现出影像的表现力和气势。
然而,在构图时,要根据不同的影像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才能够得到理想的效果。
构图的基本原理
![构图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dcec19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6.png)
构图的基本原理
构图的基本原理是指通过相机的视角和物体的位置、形态、颜色等元素的组织和安排,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表现力的画面。
构图的目的是打造一个引人入胜、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像,同时能够有效传达出摄影师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以下是构图的几个基本原则:
1. 整体构图:在画面的组成上,应该注重整体效果,将各个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平衡的画面。
摄影师可以运用对称、井然有序的排列方式,或者运用对比、错落有致的元素布局,来营造出鲜明的整体效果。
2. 平衡:视觉上的平衡是构图中很重要的原则之一。
摄影师可以运用对称、对比、垂直或水平线条的组合等方式,在画面中营造出平衡的感觉,使整个画面显得稳定、协调。
3. 焦点:焦点是图像中最为突出、吸引眼球的部分,摄影师可以通过对焦、调整景深等手法,将主题或重点部分放在画面的合适位置,使其更容易被观众注意到。
4. 利用透视:通过利用透视效果,摄影师可以创造出深度感和空间感,提高画面的层次和立体感。
透视可以通过前景和背景的对比、线条的延伸等手法来实现。
5. 重复和节奏:构图中的元素重复和节奏可以增加画面的和谐感和动感。
摄影师可以通过反复出现的形状、颜色或模式,或者通过一系列的线条、比例或节奏的排列,打造出有吸引力的画面效果。
6. 负空间:负空间即画面中没有实体物体的空白区域,可以用来强调主题或给画面增加层次感。
通过将主题放在负空间中,
摄影师可以创造出一种独特而引人注目的效果。
以上原则是构图中常用的几个基本原则,但并不是每个构图中都需要同时应用。
根据具体主题和拍摄目的,摄影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些原则来构建独特且富有表现力的画面。
构图
![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fdcb4b73763231126edb1185.png)
"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2、目的:
(1)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画面中某一被选择的物体上来。 (2)通过构图的处理使画面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使其内 容鲜明突出地去影响观众的感受。
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 弃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繁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 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完 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以增强艺术效果。
创作一
幅风景画,你 是如何安排天、 地、物的?
构图是灵活多变的
构图作为艺术创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艺术 形式的发展一样,不断被新的意识概念的转变引申到更加 广泛的表现空间。是以作者表达自己的艺术个性为目的的 手段。因此,如何有效灵活地学习,了解掌握构图经验, 并在实践中应用和创新是最终目的。
练习:连连看
水平线构图 斜线构图 曲线构图 垂直线构图 三角形构图
活力、动感 柔和、优美 严肃、宁静 开阔、深远 稳定、牢固
思考:
构图就是打形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不完整,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构图是艺术家为了 表现一定的思想、意境、情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运用审美的原则安排和处理形象、符号的位置关系,使 其组成有说服力的艺术整体。如今构图的概念已不再是 单纯对视觉要素进行变化组合,而是一种思维的过程。 构图除了立形还是立意的过程。
五、空间分割
把主体形象安排在画面的优势区,画面上的优势区见下各图:
画面通常由主体,陪体,环境(分前景和背景),和空白组成。画面 的布局就是研究如何使各种画面成分占有合理的位置,同时使之有主有次, 相互关联地构成一个整体。
主体:主体即指画面的主要对象,是画面内容和结构的重心。其它景物 都围绕他来配置。结构画面首先要确立主体。
构图的几种形式
![构图的几种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de2147ca5fbfc77da269b1d8.png)
3)黑白关系(素描关系)
无论单色画还是彩色画面,都存在明暗 关系的平衡和黑、白、灰层次; 一般情况下,对比最强烈的位置就是画 面的主体位置; 尽管画面有高、中、低调,但做为构成 要素的明暗关系必须达到平衡,否则画 面会出现中心不稳或产生喧宾夺主之感
4)疏密关系
画面疏密的组织直接影响到画面效果; 只有学会取舍提炼才能达到构图的平衡; 如密集的主体需要空白加以突出,整洁 的主体要靠密集的环境衬托。
6.3)构图是第一感觉的重点
在未看清画面内容时,构图的形式起着 吸引观众的作用
构图太偏容易产生失重感
构图太小显得画面过于空旷
构图太满则会引起拥挤、膨胀之感
合适的构图会产生恰当和谐之感
构图的实际运用
要求庄严、肃穆的空间最理想的就是中 轴对称的一点透视较为理想。 这种构图一般都是横长的构图,画面效 果给人气势磅礴的感觉。
1)画面的尺度
选择怎样的画幅,要由表现内容决定; 纵向空间的内容要选择竖幅构图; 水平空间的则要选择横幅; 表现角度的不同也会制约画幅的因素; 画面的近景,中景,远景之间侧重点不 同也会左右画面的尺度。
2)画面主体物
一般规律,主体物及重点表现内容会处 在画面的视觉中心; 但视觉中心未必是画面的中心; 有时主体物在画面中心反而感觉呆板, 于是有时候要有意识地偏移画面中心;
构 图 的 几 种 形 式
什么是构图?
构图是绘画的要素之一,是指对画面的 经营、安排、布置,怎样能够突出主体, 处理好空间的层次与节奏。它通过变化 多端的形式,更加突出作品的内涵,以 更鲜明的视觉效果表达着艺术家的精心 设计。 中国古代绘画中叫“经营位置”或“布 局”。 构图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画面效果。
九种常见的摄影构图方式
![九种常见的摄影构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df4e9cf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5.png)
九种常见的摄影构图方式
1、三分法构图
也叫九宫格、黄金分割线、井字形构图,操作十分简单方便。
相机一般都会提供三分法辅助线,将主体放在两横两竖线或四个交叉点上,操作简单便捷,不懂摄影的人估计都知道三分法。
在拍摄水平线、地平线时常用三分法。
2、中央构图
老式相机的对焦点少,一般将主体放在中间,同时人们习惯将拍摄主体放在中间拍摄,一是平衡,二是突出主体。
3、对角线构图
水平线垂直线让人觉得稳重平衡,当线条倾斜后会让人感觉生动有趣,同时引导视线。
对角线是倾斜构图中的代表。
非常适合拍摄建筑、人物等,表现建筑高大,人物高挑,大长腿等。
4、对称式构图
对称构图的主要特点就是画面平衡、稳定,常见于建筑,特别是古建筑;同时在镜面倒影中也是运用最多的地方。
5、三角形构图
三角形给人以平稳的印象,比较适合拍摄建筑、山峰等题材。
6、曲线构图
曲线构图可以延伸引导视线,容纳更多景物,有空间透视感。
多用于道路河流、人物肢体等题材的拍摄。
7、引导线构图
如同其名,引导视线,汇聚焦点,增强空间感。
8、框架式构图
利用门窗、树枝等作为框架,有画中画的效果,同时可以引导视线。
9、极简构图
极简构图原则上不算构图法则,极简是将画面杂物尽可能剔除,精简画面,让主体无比突出,一般来说很容易拍出大片。
构图示意图11种(附图)
![构图示意图11种(附图)](https://img.taocdn.com/s3/m/f0b7416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3.png)
一、构图示意图1.平衡式构图2.对角线构图3.井字构图4.垂直式构图5.曲线构图6.框架式构图7.斜线式构图8.放射式构图9.三角形构图10. 交叉线构图11. X形构图二、构图简介1.圆形构图2.三角形构图3.S形构图4.L形构图5.对角线构图6.框式构图三、数码资源网/search.asp?word=%C9%E3%D3%B0%B9%B9%CD%BC&field=21、图解摄影构图技术2、摄影小百科丛书摄影构图3、摄影家参考丛书摄影构图的最佳选择4、摄影构图纵横谈5、摄影构图与表现方法6、摄影构图学7、摄影构图8、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系列教材摄影构图1.平衡式构图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
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平衡式构图示例平衡式构图示例2.对角线构图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
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对角线构图示例对角线构图示例3.九宫格构图也叫井字构图将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放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
“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
一般认为,右上方的交叉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方的交叉点。
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种构图格式较为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的特点。
井字构图示例4.垂直式构图能充分显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
常用于表现万木争荣的森林参天大树、险峻的山石、飞泻的瀑布、摩天大楼,以及竖直线形组成的其他画面。
垂直式构图示例垂直式构图示例5.曲线构图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
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
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
曲线构图示例6.框架式构图用景物的框架做前景,能增加画面的纵向对比和装饰效果,使照片产生深度感。
构图的注意事项
![构图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d537a0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f.png)
构图的注意事项构图是指在摄影、绘画以及其他视觉艺术中,根据主题和目的把画面元素进行合理有机的组织和安排的过程。
构图的好坏直接影响作品的表现力和视觉效果。
下面我将从角度、线条、平衡、对比、重点和节奏等方面进行说明构图的注意事项。
首先,角度是构图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
通过选择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给作品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常见的角度包括低角度、高角度、仰角和俯角等。
低角度可以增强被摄主体的力量感和威严感,适合拍摄高大的建筑物或人物;高角度可以呈现一种俯瞰的感觉,适合表现广阔的景观或场景;仰角可以突出天空和高大的物体,给人以一种向上仰望的视觉效果;俯角可以表现一个被拍摄主体被人俯视的感觉,适合拍摄小物体或拍摄小动物。
其次,线条在构图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线条可以分为水平线条、垂直线条、对角线条和曲线等。
水平线条可以表达稳定和平静的感觉,适合拍摄大海或平稳的场景;垂直线条可以表现威严和力量感,适合拍摄高大的建筑物或人物;对角线条可以给画面增加一种动感和层次感,适合拍摄运动场景或快速行进的物体;曲线可以给作品带来柔和和优美的感觉,适合拍摄自然景观或人物。
平衡是构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另一个要素。
平衡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
对称平衡是指将画面分为两部分,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
对称平衡可以给人一种稳定和谐的感觉,适合拍摄静物或团体照片;不对称平衡是指将画面分为两部分,左右或上下的分布不均衡。
不对称平衡可以给画面带来一种轻重缓急的感觉,适合拍摄运动场景或人物。
对比是构图中的重要要素之一。
对比可以表现出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异,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
对比可以分为明暗对比、色彩对比、大小对比和形状对比等。
明暗对比可以通过明暗的变化来突出被拍摄主体,增加画面的层次感;色彩对比可以通过颜色的对比来增强视觉效果,例如拍摄红色花朵在绿叶中的对比;大小对比可以通过大和小的对比来突出画面中的主体,例如拍摄大树和小鸟;形状对比可以通过不同形状的对比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例如拍摄方形建筑物和圆形雕塑。
摄影课堂││构图
![摄影课堂││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ed13539bd15abe23482f4dd3.png)
1.多样。就是要求画面富有变化而不呆板,符合视觉上 美的要求,丰富而多样化。首先是物体形状的多样化,同 样的物体,可按不同的侧面和距离的远近进行安排,使之 产生不同的形态变化,而不显得单调;其次还包括光线、 影调、色彩、背景等因素,利用光线产生的阴阳面和投影 的变化,利用背景进行衬托
4、摄影构图的特点
❖ 一、摄影构图的镜头性
摄影画面是通过镜头所见的景物,在使用镜头获取影像时就应 当考虑画面构图。摄影镜头能够给构图带来不同的效果,例如不同的 镜头焦距,视角不同,影像了画面取景范围与透视效果。另外,摄影 器材的科学性,使所得画面更为真实,具有准确的透视和影调效果、 清晰的影像及细节表现。
❖ 二、摄影构图的现场性
这也使摄影更具有“纪实”特点。摄影画面必须以实际景物为 依据,现场面对被摄景物进行创作,感光材料一经曝光,景物效果就 被基本固定了。
❖ 三、摄影构图的瞬间性
精彩的瞬间往往是摄影作品成功的关键,摄影画面在 拍摄的瞬间即固定,因此,抓住适当的时机极为重要,应 当善于发现和捕捉,并需要对事态发展具有一定的预见能 力,有时还需要长时间的耐心等待。
陪体的使用不应抢夺主体的视觉地位。如果陪体不能为作品增光 添色,则尽量不用。
❖ 三、环境
主体所处的环境,是主体以外的人物、景物以及空间的总和,包 括前景和后景。
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1)表现时间、空间特点。 (2)帮助叙事,表现情感,说明主题。 (3)表现主体人物性格、心理。 (4)营造景物气氛。 环境处理一般应尽量简化,以使主体得到良好的衬托。
20种构图方法
![20种构图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560639af524ccbff12184b1.png)
摄影构图的20种方式1.平衡式构图: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
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2.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
缺点:呆板、缺少变化。
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
3.变化式构图: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的余地。
富于韵味和情趣。
常用于山水小景、体育运动、艺术摄影、幽默照片等。
4.对角线构图: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
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例如聚光灯照射主体)。
5.交叉线构图:景物呈斜线交叉布局形式,景物的交叉点可以在画面以内,也可以在外。
前者有类似十字型构图的特点,后者类似斜线构图的特点,能充分利用画面空间,并把视线引向交叉中心,也可引向画面以外。
具有活泼轻松、舒展含蓄的特点。
6.椭圆型构图:可以形成强烈的整体感,并能产生旋转、运动、收缩等视觉效果。
常用于表现不需特别强调的的主体,而着重表现场面或渲染气氛的画面内容。
7.X形构图: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
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8.对分式构图:将画面左右或上下一分为二,形成左右呼应或上下呼应,表现的空间比较宽阔。
其中画面的一半是主体,另一半是陪体。
常用于表现人物、运动、动物、建筑等题材。
9.小品式构图:通过近摄等手段,并根据思想把本来不足为奇的小景物变成富有情趣、寓意深刻的幽默画面的一种构图方式。
具有自由想象、不拘一格的特点。
本构图没有一定的章法。
10.紧凑式构图:将景物主体以特写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满画面,具有紧凑、细腻、微观等特点。
常用于人物肖像、显微摄影,或者表现局部细节。
对刻画人物的面部往往能达到传神的境地,令人难忘。
构图是什么意思
![构图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d6d6743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c.png)
构图是什么意思绘画时,根据主题和题材的要求,把所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形成一幅和谐完整的画面,这就是构图。
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结构配置方法。
它是造型艺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获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构图这个名字来源于西方艺术,西方绘画中有一门课程叫构图。
国画理论中构图的名称不叫构图,叫布局,或者说商务位。
也就是说,摄影的构图是由美术构图转化而来的,我们可以简单地称之为取景。
无论是国画中的布局,还是摄影中的取景,都只是涉及到构图的一部分,而不能包含构图的全部意义。
因此,统一使用“成分”一词更科学、更准确。
研究构图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研究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好三维空间——高、宽、深之间的关系,以突出主题,增强艺术的感染力。
构图处理是否得当,是否新颖,是否简洁,对于摄影艺术作品的成败关系很大。
其实,一个成功的摄影艺术作品首先是构图的成功。
一篇成功的作文,能使作品内容逻辑清晰,重点明确,主题突出,赏心悦目。
反而会影响工作的效果。
没有章法,没有层次,整个作品不知所措。
构图是指形象的局部与整体之间、形象空间之间的特定结构和形式,是在一定的空间内创造出来的。
简而言之,构图是造型艺术的形式结构,包括所有造型因素和手段的总和。
在各种造型艺术中,构图称呼有别,例如绘画的“构图”,设计的“构成”,建设的“法式”与“布局”,摄影的“取景”,书法的“间架”与“布白”等均指构图。
构图概念其内涵丰富,它包括:1.艺术形象空间位置的确定。
2.空间中艺术形象的确定。
3.艺术形象本身各部分、主体形象和伴随形象之间的组合关系和分离形式。
4.艺术形象与空间的结合与分离。
5.艺术形象产生的视觉冲击和力量。
6.运用的形式美法则和产生的美感。
构图表现了作品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的一致性,体现了思想感情和艺术形式的统一,是艺术家人格力量和艺术水平的直接体现,也往往是艺术作品的思想美和形式艺术之所在。
因此,构图能力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构图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画面上的线状物体和画框平行垂直,显得呆板不自然。
15.画面中出现明显的几何体如正方形,圆等,显得突兀。
16.物体的边缘线出现在画框四个角,刚好卡在那,位置尴尬。
17.物体边缘刚好卡在画框边缘,画面很尴尬。
18.出现正“x”型态,以及一些很正的形状都最好避讳不然很丑。
爱德华本性的善良
爱德华对爱的憧憬
爱德华与金的关系
等等
提取设计元素
如,
爱德华冰冷的剪刀手
爱德华凌乱的发型
爱德华无法拥抱金的画面等等St来自p 3.梳理Logic(逻辑)
以批判性思维不断思考
要表达的是哪一个概念
这一个概念可以通过哪些视觉元素呈现
视觉元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如何通过构图组织概念表达
下面同学们通过案例结合Step1-3,了解成熟的作品的构图方式:
三、切割
画框可以看做是切割画面的剪刀。
完整形象-
非完整形象-有道观众去联想画外的部分
四、构图与被画对象
画面中社区怎么样的物象对画面构图的样式(结构)和构图的感觉会产生影响。一幅画面以线性为主,视觉上会产生灵动的特点
以面为主的画面在视觉上造成实在、饱满的特点,面型画面在空间组织上通过重叠推移容易形成层次
不稳会产生动感或动态的画面,以引起视觉上的快速反应。(潘天寿擅长造险)
注:一般物象在天空中由于地球引力,总是往下掉,不会向上飞,画面上的物体不可能被地球吸引下去,担任在看画时还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与感受画面中的形象,所以画面上方的形象有下垂之感,下方的形象受框的影响会产生一种阻力。
六、构图与明暗关系
(二)每个点不仅是画面中的黄金分割点,还代表了每个区域的正空间
满版
3/4版
1/2版
Situation 1
Situation 2
1/4版
Tip: 1/4版的空间会很难保持平衡,同学们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平衡整体画面
(三)中心点
中心点占据画面的中心区域,可自控画面平衡,同学们在使用中心点构图时,不要将其视为一个点,而是一个面。
19.三分法的边缘地带出现太多质感刻画和突出的色彩对比,容易造成第四点会出现的效果。
20.场景中出现人物的大白脸正侧面,让人觉得有拼贴感。
21.场景中的陈设太干净,显得假,适度做旧不仅可以破型还可以带来故事感。
九、重构构图认知
5个点与1个原则
4个黄金分割点+ 1个中心点
(一)四个黄金分割点代表了4个区域,4个区域组成了整幅画面
创作方法如下:挖掘Context→提炼Concept & Element→梳理Logic,从达成构图与概念的平衡
下面以电影《剪刀手爱德华》为例(因为,大家对电影作品的Context更为了解)
Step 1.挖掘Context(背景)
在创作作品之前,我们必须了解我们自己的创作主题,了解自己创作的故事背景,清楚自己要通过设计表达的内容有哪些与众不同的亮点。
由于正负空间各占一半,运动感及压迫感极强,所以在处理图面时,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解决方法1:将正负空间统一,不分主次
解决方法2:将正空间填满至负空间黄金分割线位置
解决方案3:在负空间加入平衡点,使其转化为3/4版面
解决方案4:使用曲线,调和空间平衡
1/4版
在1/4版中
不幸的是
仅剩的一个黄金分割点
需要独自平衡画面
佩格发现爱德华后,将他带回家,并没仔细考虑自己的行为,她只希望给爱德华一个家。但佩格的女邻居们,那些爱好调情、窥探、以及搬弄是非的人们却并不这么想。爱德华的出现,给她们百无聊赖的生活增添了新鲜的刺激,所以大家都对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友好甚至亲昵。当他展露出用剪刀手修剪植物、设计发型的才华,全镇的人几乎都为他癫狂了,把他当成了明星一样的宠儿。然而这样的爱德华也有自己的痛苦,他爱上了佩格的女儿、漂亮脱俗的金。金早已有了男友吉姆,而且对这位家庭新成员一直有抵触情绪。
点是以站画面的大小比例来判断的,以点为主的画面容易造成一种装饰感,又和画面自身形成一种对比,形式感强烈。
五、错觉与心理
1.构图与透视
构图中的空间样式从不同的透视样式中形成。
一点透视
两点透视
散点透视
视平线以上、视平线一下和多视平线
俯视、仰视、中视平线等样式
2.空间关系造成的心理感觉
将画面看做是立体的容器,深与浅、多与少的形式与内容结合会产生各种感觉。一个人在教室和许多人在教室会产生不同的孤独感与拥挤感。
庆幸的是
仅剩的一个黄金分割点
此时转化为戏剧冲突点
同学们可自由利用负空间
为戏剧冲突营造环境氛围
无论以上任何构图形式
都需时刻把握画面的平衡
当需要构图形式十分极端时
亦不用慌张,均可归纳于以上形式
但,要通过画面视觉元素的调配控制好画面平衡
十、构图与概念的平衡
以上内容是构图形式上的探讨,以下讲述的是作品的内在逻辑——即,什么样的作品适合用什么样的构图形式,这才是最难的
画面是与人发生关系的另一种空间,在一张头像(侧面的)画面上,五官一端留白少些就会感到闷气,相反大面积留白会造成空灵的感觉。
被画对象与画面的远近关系会产生远疏近亲的心理作用。蛇和狗
3.构图的重心造成的心理感觉
任何物体都有重心,重心不稳就会跌倒,画面也是同样。各种画面,受“重力”在何处、轻重安排是否均衡的影响,人们会有各种感受。一般人求平衡,稳能造成心理上的安定,但是稳和不稳都是人的感受。
那年的圣诞节,小镇上开始飘起了第一场白雪,爱德华站在院中高高的架子上,为金做出了天使一样的冰雕,冰屑飞扬,飘成了雪,金在雪花中翩翩起舞。爱德华无法用剪刀手拥抱他的爱人,只好用自己的创作去向她倾诉。但就在此时,误会达到了最高。因为无意间划伤了金的手,爱德华被本来就讨厌自己的吉姆赶走,接着,他救了金的弟弟凯文,却又被大家当成罪魁祸首。
比如,《剪刀出了各种东西,最后还造出了机器人爱德华。发明家对这件作品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传授爱德华人类的礼仪和诗歌,告知他该何时微笑,何时沉默。然而,没有等到给自己的孩子安上双手,发明家就因为突发疾病去世了,留下已有人类心智却残留着一双剪刀手的爱德华独自生活。
明与暗的形象互相衬托,与组织中分量的轻重、深浅形象的过渡呼应。另外,明暗对画面的主次关系起作用,通过阴影吧复杂的形状化为统一,通过明暗强度把复杂的形状化为统一,通过明暗强度对比突出主要内容,通过明暗改变,调整画面的轻重、形状及虚实的变化。
七、经典构图方法
1.黄金分割分割画面
如图,人物在中间占画面1/3的位置
全镇居民对这样的爱德华误会越来越深,他们都要求驱逐爱德华,这个地方再也不是爱德华的乐园,被孤立的爱德华只能逃回古堡之中,永远隐藏在不为人知的角落,修剪他的植物、冰雪和爱情。
Step 2.提炼Concept(概念)& Element(设计元素)
通过了解电影背景,同学们可以
提炼设计概念
如,
爱德华遭遇的不公
在画面的中心区域,即一个长≈宽的区域,它适合成为同学们传递承载概念的视觉焦点,强化画面主题感
1
关于平衡原则,同学们在构图时有2点需要时刻谨记:
一、作品的构图平衡
4个分割点同时是4个平衡控制点,当平衡控制点控制的图面区域呈现为负空间,画面便由平衡呈现动态。
3/4版
1/2版
Situation 1
Situation 2
构图
一、画框
横长方形、竖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
扇形、团形、斗方
漫画、卡通画、连环画
二、位置
中国画把构图成为经营位置,摄影中称为取景
就是研究把形象如何合理地安排在画内的什么位置。上下左右中
物象和人一样需要空间,需要呼吸,物象朝向的方向,一般默认为画面的前方,需要留取更多的空间。一幅画中有几个或几组物象时,拜访变化中要注意呼应、均衡、协调的关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横平竖直没有东西打破,所谓的“僵局”,画面死板。
2.画面一半一半过于对称,看着难受,不自然。
3.重心太偏,画面不平衡,动荡不稳定,不安。
4.画面主体物和衬托物都在三分法的外框,画面内框没有内容,呈现盆地感。
5.画面太碎,分割太平均,各个面块面积等大,缺乏构成感。
作品1
主视觉占3/4版,强调爱德华与金相爱却无法相拥的关系
作品2
综上,一个好的作品
首先要有能打动人的概念
作品要有明确的创作方向
构图与概念表达达成平衡
即,一致性
所以,构图的出发点不是构图的美观性
而是,如何依据主题与概念安排视觉元素
另外,不要死抠斐波那契螺旋线1.618:1
艺术就是个大概,意思到了即可
6.画面太平,到处都设置成看点,眼花缭乱没有主体。
7.主体物太大,画面拥挤。
8.主体物太小,看不清想表达什么
9.两个主题,画面冲突打架不和谐,到底想表达什么不明确,没有立场,混乱无章。
10.画面没有层次和秩序,乱。
11.画面松散没有组织,衬托物与视觉中心毫无关联,东一个西一个。
12.画面太密不透气,让人紧张,看着累。
9.善用留白
营造干净简练、安静清洁的视觉氛围
10.V字形构图
V字形构图来自斜交叉构图,亦能发展出S形构图,Z字形构图,三角构图,画面富有新意和趣味。
(来源:《
八、反例
(作者:程御迦
链接:https:///question/40161985/answer/113890975
来源:知乎
2.黄金螺旋
在矩形中按照黄金比例率旋进渐进无限分割,切点的连线形成对数螺旋线。
3.中心构图/对称构图
4.满构图/近景构图
5.对角线构图
突出画面的戏剧性与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