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设环境保护案例

合集下载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案例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案例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案例》一、概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早已被人们熟知,它提醒着我们环保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而这种理念的践行也在世界各地产生了许多成功的案例。

本文将就此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并结合实际案例,探寻如何在实践中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赢局面。

二、案例一:冰岛的清洁能源利用冰岛是一个富含火山活动的国家,而这种地质特点给冰岛带来了清洁能源的宝藏。

冰岛充分利用地热和水力资源,将其转化为电力和热能,为国家的能源供应提供了重要支持。

冰岛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法规,对工业排放和资源开发进行严格管控,致力于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增长。

可以说,冰岛在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路上给了世界一个成功的案例。

三、案例二: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一直面临着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挑战。

然而,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大力开展生态修复、推进绿色发展等多项政策举措,取得了显著成绩。

我国在扶持绿色科技企业、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不仅推动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也加速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举措为世界展示了我国在践行绿水青山理念上的积极探索和努力。

四、案例三:挪威的环保旅游挪威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美丽风景的国家,而且挪威人民对环境保护也非常重视。

在挪威,人们利用国家自然资源,积极发展环保旅游业,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挪威的峡湾、雪山等自然景观成为旅游者向往的目的地,而且在开发旅游业时也严格控制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这种绿色旅游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国家创造了经济利益,同时也保护了国家宝贵的自然遗产。

五、总结与展望以上三个案例充分展示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多种方式和丰硕成果。

这些案例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最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案例

中国最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案例

中国最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案例
1. 北京五环内将建成6个生态廊道
为了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近日发布了《北京市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1-2035)》。

规划提出,五环内将建成长约90公里、面积约8000公顷的6个生态廊道,连接生态公园、自然保护区、水库、生态景观片区等绿色资源,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态网络,构建中国特色城市生态环境体系。

2. 湖北一批生态环保项目落地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日前公布了一批生态环保重点项目清单,包括湖北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程、洪湖生态保护修复和旅游开发等项目。

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效保护湖北省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3. 四川省出台严格的土地利用管理规定
为加强土地利用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四川省出台了《四川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四川省土地利用管理条例》。

新规定规定,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实行建设用地“压减增”、农村建设用地“升级提质”、有效利用闲置用地等措施,保障耕地环境质量和农业生产安全。

此外,新规还明确制定优化城乡供地体系、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等具体措施。

4. 上海自贸区发布新政保护生态环境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发布了《关于推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绿色发展的实
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生态环保,推动绿色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优化排污许可证管理、加大环保检查力度、推进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等。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促进上海自贸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

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

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
背景介绍
某高速公路是一条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交通干道,为了提高道路 的生态环境和行车舒适度,实施了绿化工程。
实施过程
在道路两侧种植了观赏植物和绿篱,并配置了景观小品和灯光设施 ,同时加强了道路的排水和防护设施。
效果评估
绿化工程完成后,道路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行车舒适度也得 到了提高,同时还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和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绿化改造完成后,农村道路的环境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居民的生 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同时还为农村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公路环境保护措施
减少污染源
减少尾气排放
推广使用高效低污染的车 辆,减少尾气排放是公路 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
限制交通流量
通过拥堵收费、限制通行 等措施,限制交通流量, 减少车辆在公路上的行驶 时间。
优化运输方式
鼓励公共交通、低碳出行 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私 人车辆的使用。
优化道路设计
绿色通道建设
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环境条件如气候、土壤和水分等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为 公路绿化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促进生态平衡
公路绿化能够促进生态平衡,提供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和繁殖场 所,保护生物多样性。
改善行车环境
公路绿化能够改善行车环境,提供安全、舒适和愉悦的行车体验 。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案例一:某高速公路的绿化工程
公路绿化的意义
公路绿化不仅可以改善道路交通环境,提高交通安全性能,还可以保护生态环 境,促进旅游发展。
公路绿化的历史与现状
公路绿化的历史
公路绿化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美国家,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 的重视和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绿化逐渐得到普及和发 展。

山东绿色低碳公路案例分享(3篇)

山东绿色低碳公路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传统的公路建设模式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山东省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分享山东省绿色低碳公路的典型案例,以期为我国公路建设提供借鉴。

二、山东绿色低碳公路案例1. 案例一: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全长307公里,是山东省境内的一条重要高速公路。

在改扩建过程中,山东省注重绿色低碳理念,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

(1)优化设计方案:在保证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前提下,合理规划线路走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绿色施工:采用环保型施工材料,严格控制施工现场扬尘,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生态修复:在施工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与修复,对受损植被进行恢复,确保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4)节能减排:推广使用节能环保设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案例二:青兰高速绿色公路建设青兰高速全长300公里,是连接山东省与陕西省的重要交通干线。

在建设过程中,青兰高速以绿色低碳为宗旨,打造了一条生态环保、节能降耗的绿色公路。

(1)绿色设计: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采用环保型建筑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生态景观:结合周边自然景观,打造绿色生态景观带,提高高速公路的观赏价值。

(3)智能交通: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高速公路的智能化管理,降低能源消耗。

(4)绿色出行:鼓励绿色出行方式,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3. 案例三:威海市绿色公路建设威海市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将绿色公路建设融入城市发展规划,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绿色公路。

(1)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等环保设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绿色出行:推广新能源汽车,建设充电桩、充电站等配套设施,鼓励绿色出行。

(3)生态保护: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注重生态保护与修复,确保高速公路与自然景观和谐共生。

建设工程中的施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案例

建设工程中的施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案例

建设工程中的施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案例在当今社会,建设工程的施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并实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个建设工程领域中的案例,这些案例中采取了一系列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措施,为施工行业迈向绿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案例一:节能减排在建筑施工中的实践在建筑施工中,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一些企业开始积极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

例如,一家建筑公司在新项目中采用了节能型建筑材料,如高效隔热材料和太阳能板。

此外,他们还安装了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例如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以大幅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还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案例二:污水处理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污水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保护问题。

为了降低施工活动对水源造成的污染,一些建筑公司开始在项目中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

例如,一家城市地铁建设公司在地铁隧道施工中使用了生物滤池和化学沉淀污水处理系统,有效去除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重金属。

同时,他们还对废水进行细致的监测和分析,确保处理的水质符合国家标准,不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案例三:生态修复与植被保护在道路建设中的实践在道路建设中,一些施工单位开始注重生态修复和植被保护,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他们在施工前制定了详细的生态修复方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进行土地整治、进行植被保护、进行水土保持等。

此外,他们还注重对生态系统恢复的长期监测,并对施工后的道路进行定期养护和管理,确保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中的施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是建筑行业不可忽视的问题。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看出,一些企业和施工单位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为建设工程的绿色发展做出了努力。

未来,我们希望更多的企业和施工单位能够加入到建设工程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中,共同推动绿色建设的进程,为我们的城市创造一个更加美丽和可持续的未来。

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案例

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案例

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案例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案例一、引言工程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其建设过程中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进行了规范和强化。

本文将介绍几个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案例。

二、案例一:《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最重要的环境保护法律之一。

该法律明确了在工程建设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以确保工程建设不对环境造成破坏。

以某城市的一个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计划建设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在项目启动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项目方组织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通过对项目附近的环境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估了项目对土壤、水源、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并制定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三、案例二:《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另一个重要法律。

该法律旨在加强对大气污染的防治,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

以某工业园区为例,该园区中有多家工厂同时排放大量废气。

为了防止大气污染,园区管理部门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了严格的排放监控和管理措施。

他们安装了废气排放监测设备,定期检测和记录废气排放情况,并要求企业严格控制排放浓度,减少对空气质量的不良影响。

这种监控和管理方式有效地减少了大气污染。

四、案例三:《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针对水污染问题出台的具有重要实施意义的法律。

该法律旨在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以某河流治理工程为例,该工程旨在恢复河流水质,保护河流生态环境。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水污染防治法》,项目方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

他们建立了废水处理厂,对生产废水进行集中处理,确保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

同时,他们还参与了河流清理行动,减少了固体废物对河流的污染。

保护区内生态保护走廊事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保护区内生态保护走廊事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保护区内生态保护走廊事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保护区内生态保护走廊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手段,旨在连接和维护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它是通过划定一条或一系列廊道,将不同的生态环境有机地连接起来,以便物种能够自由迁移、交流和繁衍。

生态保护走廊的建立基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深入了解和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求的认识。

保护区内生态保护走廊通过将分散的保护区连结起来,形成一个维度横跨的生态网络,从而增强了生态系统对外界的交换和影响抵御能力。

这样的走廊可以包括山谷、河流、森林、湿地等多种生态环境,以确保不同物种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命周期和繁衍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生态保护走廊能够协助保护区进行生态修复和候鸟迁徙等重要生态过程,提供了物种栖息地的连续性和多样性。

在保护区内生态保护走廊的规划和落实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生态地理信息、生物多样性特征和自然地貌等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地划定走廊的位置和长度,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走廊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在实践中,许多地区已经采取了保护区内生态保护走廊的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保护区内生态保护走廊的事例,包括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取得的成果。

通过对这些事例的研究和总结,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保护区内生态保护走廊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为今后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织方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第一部分是引言,用来引入话题并概述文章的内容。

第二部分是正文,将介绍保护区内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生态保护走廊的定义与作用。

第三部分是结论,将介绍保护区内生态保护走廊的事例以及这些事例的启示与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逐个展开这些部分的内容,详细介绍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目的:本文旨在通过介绍保护区内生态保护走廊的实际事例,探讨其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市政道路建设范文参考案例

市政道路建设范文参考案例

市政道路建设范文参考案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政道路建设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

如何科学规划、高效建设市政道路,对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一个市政道路建设项目为案例,介绍其建设过程和相关经验。

一、项目背景该市政道路建设项目位于某市市中心区域,总长度约10公里。

该区域的交通状况日益恶化,拥堵问题突出,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市政府决定启动该道路建设项目。

二、项目规划在项目规划阶段,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规划团队,通过调研和论证,制定了详细的项目规划方案。

根据该市交通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该项目的规划目标确定为: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改善道路交通组织,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要求。

三、工程设计在工程设计阶段,市政府委托专业设计院进行详细的工程设计。

设计团队充分考虑道路功能、交通流量、交通组织等因素,制定了全面、科学的道路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中,考虑到市中心区域道路狭窄的特点,融入了多元化的交通方式,如公交车道、自行车道、人行道等,以满足不同出行需求。

四、施工管理在施工管理阶段,市政府成立了专业的施工管理团队,进行全程的施工监管。

在招投标过程中,要求各施工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并定期对施工企业进行质量检查和工期监测。

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五、验收交付道路建设完成后,市政府组织专业机构进行验收,确保道路的质量和功能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合格后,市政府将启动道路的交付程序,同时建立相关日常维护和管理机制,保证道路的长期正常使用。

六、效果评估根据道路建设项目完成后的实际效果,市政府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效果评估。

评估主要从道路通畅度、交通事故率、周边环境改善等方面进行考察。

通过评估结果,市政府可以了解道路建设项目的实际效果,为后续的道路建设项目提供参考。

七、经验总结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1. 充分调研和规划:在市政道路建设项目之前,市政府应该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规划研究,以确保项目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典型案例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典型案例

广东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典型案例包括:
1. 湛江市徐闻县海安镇水井村:这里积极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并建设起垃圾处理、污水治理、道路硬化等设施,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水井村还积极探索“村级经济合作社+农户+游客”模式,推动村庄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打造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2. 梅州市蕉岭县南磜镇白马村:这里注重乡村自然环境保护,打造出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

同时,通过开展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内道路建设等工程,白马村实现从“环境差”到“环境美”的华丽转身,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以上案例表明,广东在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注重村庄环境的整治和生态保护,并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等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同时,也体现出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每个村庄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差异化发展。

绿色施工工程案例(3篇)

绿色施工工程案例(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绿云高架路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是绍兴市重要的交通干线之一。

该工程全长约10公里,采用全预制拼装桥梁技术和道路拆除固废资源化全利用技术,旨在降低对周边环境和市民生活的影响,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二、绿色施工措施1. 全预制拼装桥梁技术绿云高架路采用全预制拼装桥梁技术,将桥梁构件在工厂内预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拼装。

这种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2)降低施工现场扬尘、噪音等污染;(3)提高桥梁质量,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2. 道路拆除固废资源化全利用技术在道路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废弃材料等固废,采用资源化全利用技术进行处理。

具体措施如下:(1)建筑垃圾再生填料:将拆除产生的工程渣土进行加工改良,作为道路填料,提高路基稳定性;(2)泥浆干化稳定土: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进行干化处理,制成稳定土,用于路基施工;(3)其他废弃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通过回收、加工后重新利用。

三、绿色施工成果1. 环境保护通过绿色施工措施,绿云高架路施工现场的扬尘、噪音等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降低了施工对周边环境和市民生活的影响。

2. 资源节约采用绿色施工技术,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资源消耗。

据统计,绿云高架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

3. 经济效益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为业主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总结绿云高架路工程作为绿色施工工程的典型案例,充分体现了我国在绿色建筑、绿色施工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成果。

通过采用全预制拼装桥梁技术和道路拆除固废资源化全利用技术,实现了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为我国绿色建筑事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第2篇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缓解这一问题,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地铁站附近建设了一体化地下停车库工程。

该项目采用绿色施工技术,有效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示范。

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1.河南郑州绿化带违法建设案:郑州市绿化带建设违规侵占了约1100亩耕地和草原。

法院判决责令停止违法建设,恢复原貌,并赔偿被侵占土地的农民。

2. 黄河污染案:河南省一家化工企业违规排污导致黄河污染。

法院判决企业停产整治,赔偿污染损失,并承担国家环保部门抽检费用。

3. 江西铜厂污染案:江西省铜厂违规排污导致当地水体和土壤受到污染。

法院判决企业停产整改,赔偿污染损失,恢复受损环境。

4. 四川盆地气候变化案:四川省一家煤矿企业违规开采导致当地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

法院判决企业停产整改,赔偿损失,并承担恢复生态环境的费用。

5. 北京市大气污染案:北京市一家钢铁企业违规排放大气污染物导致环境污染。

法院判决企业停产整改,赔偿损失,并承担改善空气质量的费用。

6. 云南垃圾围城案:云南省一家垃圾处理企业违规处理垃圾导致当地环境污染和居民健康受到威胁。

法院判决企业停产整改,赔偿损失,并承担恢复环境的费用。

7. 神华集团煤矿开采案:山西省神华集团违规开采煤炭导致当地水源和土地受到破坏。

法院判决企业停产整改,赔偿损失,并承担恢复生态环境的费用。

8. 安徽鱼塘污染案:安徽省一家养鱼企业违规排放废水导致当地水体受到污染。

法院判决企业停产整改,赔偿损失,并承担恢复水环境的费用。

9. 广东潮汕水污染案:广东省一家化工企业违规排放废水导致当地水体受到污染。

法院判决企业停产整改,赔偿损失,并承担恢复水环境的费用。

10. 上海垃圾围城案:上海市一家垃圾处理企业违规处理垃圾导致当地环境污染和居民健康受到威胁。

法院判决企业停产整改,赔偿损失,并承担恢复环境的费用。

路面工程绿色低碳施工案例

路面工程绿色低碳施工案例

路面工程绿色低碳施工案例一、工程背景。

在某个小县城,要新修一条连接县城和周边几个村庄的公路。

以前这种工程啊,可能就是一股脑儿按照传统方法来,不过现在大家都讲究绿色低碳啦,这个工程也不例外。

二、绿色低碳措施在这个工程中的体现。

1. 材料方面。

再生材料的使用。

工程团队就像一群超级节约的小能手。

他们发现县城周边有一些废弃的混凝土块,这些原本是建筑垃圾,只能在角落里吃灰。

但是呢,施工团队可不会放过这些“宝贝”。

他们把废弃混凝土块收集起来,经过特殊的加工处理,变成了再生骨料。

这些再生骨料就像重生的小战士,被重新应用到路面基层的铺设中。

这样做,不仅减少了对天然石料的开采,保护了山里的石头小伙伴,还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呢。

据不完全统计,再生骨料的使用量占基层材料总量的30%左右,这可真是一笔不小的节约。

环保型沥青的采用。

在铺设路面的沥青选择上,也很有讲究。

传统沥青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释放一些不太友好的气体,就像一个爱抽烟的老烟枪,对环境和施工人员的健康都有点小危害。

于是,施工团队选用了一种新型的环保型沥青。

这种沥青就像是一个清新的小天使,它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很少,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它的耐久性还很不错。

在炎热的夏天,普通沥青路面可能会因为高温变得软趴趴的,而这种环保型沥青路面却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减少了后期维修的次数,这也是一种低碳的体现呢,毕竟维修少了,设备和材料的消耗就少了。

2. 施工工艺方面。

温拌沥青技术。

以前在铺设沥青路面的时候,那可是个大火炉似的场景。

热拌沥青需要很高的温度,就像在烤一个超级大的蛋糕,要把烤箱温度开得很高很高。

这样不仅消耗大量的能源,还会因为高温产生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

但是这个工程就不一样啦,他们采用了温拌沥青技术。

这种技术就像是给烤箱装了一个智能温度调节器。

温拌沥青技术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沥青的搅拌和铺设,能降低能源消耗30% 50%左右呢。

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和有害气体也少了很多,施工现场的空气都变得清新了不少,就像从烟雾缭绕的战场变成了一个小清新的花园。

路堤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案例分享共建绿色生态城市

路堤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案例分享共建绿色生态城市

路堤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案例分享共建绿色生态城市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路堤施工成为一个常见的环境工程项目。

在进行路堤施工时,环境保护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旨在减少对周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共同建设绿色生态城市。

本文将分享一些路堤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案例,供大家参考。

案例一:水土保持在路堤施工中,水土保持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环境保护工作。

一种常见的措施是通过搭设挡土墙、挖掘沉淀池等方式来防止水土流失。

例如,在某市道路拓宽工程中,施工人员采取了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建立排水系统、铺设防护网、种植护坡植被等,有效地减少了施工对土壤的破坏。

案例二:噪音控制路堤施工中常伴随着噪音问题,特别是对周边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

为了减少噪音对环境及居民的干扰,施工方需要采取有效措施。

例如,在某高速公路改建工程中,施工人员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了隔音墙,调整了施工设备的工作时间,并使用低噪音设备,有效控制了施工噪音,保障了周边环境的安宁。

案例三:废弃物处理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土方渣土、建筑垃圾等。

妥善处理废弃物,是保护环境的重要环节。

某市一座高架桥的施工中,施工方采取了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的方式处理废弃物。

他们建立了废弃物收集点,分类堆放废弃物,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回收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案例四:植被恢复路堤施工往往伴随着土地破坏和植被破坏的问题。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施工方需要进行植被恢复工作。

例如,在某高速公路路堤施工完成后,施工方对施工区周边的破坏植被进行了修复。

他们采用了种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植物,恢复了施工区域的自然植被,使其更好地融入周边环境。

案例五:环境监测路堤施工结束后,环境监测是评估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

某市一座新建的路堤施工后,施工方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环境监测工作。

他们通过对空气质量、噪音、水质等指标进行监测,以确保施工后的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为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提供了科学依据。

生态文明案例汇总

生态文明案例汇总

生态文明案例汇总
1.中国绿色长城:中国绿色长城是由中国国家林业局倡导的一个森林保护和生态修复项目,旨在通过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2. 荷兰阿姆斯特丹市的共享路:阿姆斯特丹市在城市交通规划
中采用了共享路的概念,即将城市道路的使用权共享给多种交通方式,包括骑行、步行、公交等,以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缓解交通拥堵和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3. 美国奥斯汀市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奥斯汀市采用了地下水循
环系统,将城市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回收利用,用于灌溉城市公园、高尔夫球场和农田,从而节约城市用水和减少废水排放。

4. 瑞典斯德哥尔摩市的可持续城市规划:斯德哥尔摩市在城市
规划中注重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采用了多种措施,包括城市绿化、公共交通、可持续建筑等,使城市成为世界上最具可持续性的城市之一。

5. 日本京都市的碳中和计划:京都市制定了碳中和计划,旨在
到2050年将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到零,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
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广能源节约、改善交通等。

6. 澳大利亚悉尼的雨水收集系统:悉尼市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将城市屋顶上的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公园、花园和农田,从而节约城市用水和减少洪涝灾害。

7. 新加坡的城市绿化:新加坡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绿化,通过植
树造林、绿化屋顶和墙壁等措施,使城市成为世界上最具绿化的城市之一。

路基防护与加固安全案例

路基防护与加固安全案例

路基防护与加固安全案例路基防护与加固安全是道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保障道路的安全运行。

下面列举了10个路基防护与加固安全的实际案例:1. 路基防护与加固案例一:在山区建设公路时,由于地质条件复杂,路基容易发生滑坡。

为了增强路基的稳定性,采用了土工格栅加固技术。

通过在路基上搭建土工格栅,并与土石混合物进行填充,形成一个稳定的土工格栅结构,有效防止了滑坡的发生。

2. 路基防护与加固案例二:在河流两岸修建道路时,为了防止河水冲刷路基,采用了砂袋加固技术。

通过将大量的砂袋堆放在路基下方,并与路基进行固定,形成一个具有抵抗冲刷的防护层,保护了路基的稳定性。

3. 路基防护与加固案例三:在软土地区修建高速公路时,为了增强路基的承载能力,采用了加筋土墙技术。

通过在路基两侧挖掘出土墙槽,然后在槽中安装钢筋,并与土壤进行填充,形成一个具有较高承载能力的加筋土墙结构,提高了路基的稳定性。

4. 路基防护与加固案例四:在沙漠地区修建公路时,为了防止沙丘的侵蚀,采用了沙袋加固技术。

通过在路基周围堆放大量的沙袋,并与路基进行固定,形成一个具有防护作用的沙袋层,有效防止了沙丘对路基的侵蚀。

5. 路基防护与加固案例五:在地震频发地区修建公路时,为了增强路基的抗震能力,采用了加固桩技术。

通过在路基中设置一定间距的加固桩,并与路基进行连接,形成一个具有抗震作用的加固桩系统,提高了路基的抗震能力。

6. 路基防护与加固案例六:在软弱地基上修建公路时,为了增加路基的稳定性,采用了土石加固技术。

通过在路基上铺设一层厚度较大的土石混合物,并与路基进行压实,形成一个具有较高稳定性的路基结构,提高了路基的承载能力。

7. 路基防护与加固案例七:在沿海地区修建公路时,为了防止海水侵蚀路基,采用了海堤加固技术。

通过在路基两侧建造海堤,并与路基进行连接,形成一个具有防护作用的海堤结构,保护了路基的安全。

8. 路基防护与加固案例八:在高寒地区修建公路时,为了防止冰雪对路基的破坏,采用了冰雪防护技术。

一级建造师中的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实务案例

一级建造师中的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实务案例

一级建造师中的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实务案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与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实务成为一级建造师需要关注和应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案例,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的实际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一级建造师在实践中提供参考和借鉴。

案例一:建筑施工期间的噪音污染控制在某城市的一个高层住宅小区施工现场,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噪音严重扰民,给周围居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一级建造师需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噪音污染。

解决方案:1. 合理规划施工时间:尽量将施工时间安排在居民休息时间段之外,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2. 喷淋降噪:对于噪音较大的设备和操作,可以在周围设置喷淋系统,通过喷水来减少噪音的传播。

3. 隔音设施的安装:在施工现场周围建立临时围挡,并安装隔音设施,如隔音板、隔音棉等,减少噪音向居民区传播。

4. 限制工地内机械设备使用:对于产生噪音较大的机械设备,如振动锤等,可以限制在白天进行使用,晚上禁止使用。

案例二:建筑施工期间的粉尘控制在某工地的土方开挖工程中,大量的粉尘在施工现场扩散,给附近居民的健康和生活环境带来了威胁。

一级建造师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施工期间的粉尘污染。

解决方案:1. 环境保护设施的设置: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喷雾设备,并喷洒适量的水雾,有效控制粉尘的扩散。

2. 覆盖与封闭:对于土方开挖施工,可以使用防尘网对扬尘区域进行封闭覆盖,减少粉尘的产生和传播。

3. 粉尘防护用具的配备:施工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具,降低吸入粉尘的风险。

4. 清洁保洁工作:增加清洁保洁工作量,对施工现场及周边道路进行频繁清洁,及时清除粉尘。

案例三:建筑施工期间的水污染防控在某建筑工地的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水泥与水混合后的废水直接排入附近的河流中,导致水体被严重污染。

一级建造师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建筑施工期间的水污染。

解决方案:1. 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建立临时废水处理设施,对排放的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确保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公路建设期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应用(案例—且末)

公路建设期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应用(案例—且末)

公路建设期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应用摘要:本文概述了修建公路存在的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一些问题,依托依托国道315线依吞布拉克——若羌公路改建工程和若羌——且末段公路改建工程为案例,分析了修建公路的生态影响并提出了环保措施。

1.前言1.1研究意义我国公路建设中环境问题以往把环境问题只进行末端治理,而在公路规划中,多偏重于经济效益和技术可行性的研究,对环境保护方面的社会效益研究不够,对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没有充分研究,造成一些本可避免的不良环境影响。

鉴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大力开展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公路建设活动必将对西部地区的环境,特别是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和污染,若不注意会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伤害。

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情的发生,把环境问题解决在行动之前,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今后的规划决策中,在公路建设的前期规划阶段,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因素予以考虑。

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尤其如此。

建设公路要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在生态脆弱区、环境敏感区,公路的建设应与生态保护、生态恢复工作同步进行。

公路作为主体工程从前期工作开始就不可忽视对环境的影响,在设计阶段就应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妥善处理好主体工程与环保之间的关系。

公路的新建,促进了区域的发展。

然而,修建公路将占用土地,破坏植被,可能影响自然地貌、原始景观,以及区域内文物、遗迹、自然水系等。

路体本身分割所在地动植物数代生存的空间,影响种群繁衍及动、植物多样性等。

这些将给公路通过区域生态环境、景观资源、视觉环境等造成很大影响。

公路工程路线长、面广,在施工期与营运期对沿线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声环境、环境空气、水环境以及水土流失等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国外的研究进展国外公路工程环境影响研究是以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为指导党的。

美国在1969年的《国家环境政策法》(National Environmental Act)中首次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s)。

国内外绿道经典案例分析 ppt课件

国内外绿道经典案例分析  ppt课件

深圳
深圳绿道
从2010年起,广东将用3年左右时间,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建成 全长约1690km的区域绿道,连接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 区,串联200多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 滨水公园和历史文化遗迹等场所,直接服务人口约2565万人,能增 加约30万个就业机会。
深圳绿道总体规划
5号绿道由光明森林公园进入深圳市域范围内,由北向南延伸至 银湖森林接入2号绿道,全长约62km,连接了光明森林公园、大水坑 水库、茜坑水库、横坑水库、石樟坑水库、银湖山郊野公园等多处景 观优质地区。5号线在光明森林公园处预留了与东莞的城际交接面。
深圳城市绿道与社区绿道
城市绿道分为滨海风情绿道、山海风光绿道、滨河休闲绿道、 都市活力绿道四种类型,共25条线路,总长度约500km。 其中以2条滨海风情绿道为线索,可以凸显城市滨海特质;以16 条山海风光绿道为纽带,可以沟通山海、强化山-海-城市特色体验; 以6条滨河休闲绿道脉络,可以提升城市生态与环境品质;1条都市 活力绿道为脉络,可以展现都市活力,倡导绿色生活理念。 社区绿道以城市组团为基本单位进行组织,总体布局遵循 整体性、可达性、多样性的规划原则,所谓整体性,即要求社区绿 道接入全市绿道网络(包括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并尽可能的串 联起区内主要河滨、林荫道路、公园、广场、街头绿地、文物古迹、 标志性城市节点、商业步行街等公共空间,与都市生活建立紧密联 系。
深圳绿道空间布局结构
全市绿道层级划分 全市绿道网分为区域绿道、城市绿 道和社区绿道3个层次。 区域绿道是连接城市与城市,对区 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支撑系统建设具 有重大意义的绿道。 城市绿道是连接城市内重要功能组 团,对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的绿道。 社区绿道则连接区级公园、小游园 和街头绿地,主要为附近居民提供服 务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例题及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例题及答案

公路建设项目模拟试题:一、某地拟建一公路,全长116.8KM,项目沿线经过5个镇,10个村,2个工业区。

所选路线跨越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跨过一条河流和两座山,周边还包括超高压变电站。

沿线某些路段有道路,将道路进行拓宽,标准路幅宽75CM主道双向八车道,两侧加设辅道和人行道,新增立交、跨线8座(2座全互通、3座半互通、2座跨线、1座环行回头匝道)、跨河桥梁1座、隧道300M;改造现有立交、跨线4座,保留立交、跨线2座。

项目沿线最近的村庄距拟建公路300M,建设过程中拆迁房屋121288平方米,临时建筑19344平方米,征地面积13万亩。

全程弃土点10个,取土点11个,有高填方段3000Mo项目总投资45亿元。

项目选制址区气候冬夏季有明显差异,夏季气候湿润多雨,冬季干旱、风沙大;降雨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雨季7~8月份。

问题:1、项目噪音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2、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3、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与内容?4、该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5、本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重点是什么?参考答案:1、项目噪音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答:本项目噪音评价范围取道路两侧500M由于项目沿线较远处才有声敏感点,项目噪音评价范围应适当放宽到敏感区附近,可取道路中线线两侧500M范围内。

2、项目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答:本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1)生态环境影响:施工可能导致沿途生物量减少(尤其是自然保护区段),改变地形地貌,并造成景观影响(尤其是沿途风景旅游区段) 。

(2)水土流失:取土点、弃土点、桥梁基础作业、水库旁路基建设、房屋拆迁等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并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3)水环境影响:施工人员产生的施工废水、桥梁施工、水土流失等可能对水质造成负面影响,在途径水源保护区路段施工时需特别注意。

(4)声环境影响:建设拆迁等施工噪声会对施工区周围居民区等声敏感点造成影响。

建设美丽中国的案例展示

建设美丽中国的案例展示

建设美丽中国的案例展示咱今天就来聊聊建设美丽中国的那些超棒案例哈!# 塞罕坝——从荒原沙地到绿色林海。

你能想象吗?曾经有这么个地方,那就是一片大荒原,风沙一起,那沙子就跟不要钱似的到处乱窜,周边的老百姓苦不堪言啊!这地方就是塞罕坝。

但是呢,一群勇敢的林业工人就不信这个邪!他们下定决心要把这片荒地变成绿洲。

那过程可不容易啊,就跟在石头上种庄稼似的难。

冬天那风刮得跟刀子似的,夏天又热得要命,蚊虫还特别多。

可这些林业工人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棵一棵地种树。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塞罕坝现在变成啥样啦?那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大森林啊!树木多得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森林覆盖率从以前的不到12%提高到现在的80%多。

这不仅挡住了风沙,让周边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还成了很多野生动物的乐园。

以前连个鸟窝都少见,现在各种鸟儿、小动物都在这儿安了家。

塞罕坝就像一个超级大的绿色空调,调节着气候,让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格外清新。

这就是塞罕坝的神奇变身,从一个“不毛之地”变成了“人间仙境”,厉害吧!# 浙江安吉余村——从矿山村庄到生态旅游名村。

余村这个地方啊,以前可是靠着矿山吃饭的。

那时候,村里到处都是矿山,机器轰鸣,尘土飞扬。

虽然经济是有点发展起来了,可环境那叫一个糟啊!河水变得黑乎乎的,空气里都是灰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并没有跟着提高。

后来,余村人意识到,这样下去可不行啊,不能光为了赚钱把自己的家园给毁了。

于是,他们决定关掉矿山,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这一转啊,就转出了一片新天地。

余村开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把以前那些废弃的矿山变成了特色景点。

现在你去余村看看,青山绿水,环境美得不像话。

村里还搞起了农家乐、民宿,吸引了好多游客。

游客们来到这儿,既能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又能体验到乡村生活的乐趣。

余村的老百姓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在矿山里辛苦干活,靠着旅游和特色产业,收入比以前还高了呢!余村就这样从一个脏兮兮的矿山村庄变成了人人向往的生态旅游名村,这变化是不是让人眼前一亮啊!# 深圳——从落后小渔村到现代化生态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建设之环境保护案例案例一国道213思小勐养高速公路工程案例1题目拟建思小高速公路是我国西南通往南亚大陆的国际通道的主要路段,有一段线路必须经过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在自然保护区内的里程为18.522km,其中有4.722km的路段所在区域经调整后由核心区划为实验区。

路域环境中发育着热带雨林等珍贵植被类型,生长着山白兰等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栖息有亚洲象等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本项目线路总长97.8km,设计行车速度60 km/h,路基宽度22.5m,全程有互通式立交6处,分离式立交3处,跨河大桥57座(11 602.88 m),中桥143座(9 752.5 m),小桥38座(1 149m),单洞长隧道16道(10 080 m),涵洞132道(1 149m),服务区3处,收费站8处。

该公路征用土地8.1万亩,土石方数量3 801.441×7 0059.817km3, 项目总投资38亿元。

该项目穿越多个村庄,K40+150经过普文河。

2施工期的环境影响①噪声:公路地基处理、路基填筑、桥梁施工、路面施工等机械运行噪声;②环境空气:路基施工、道路施工引起的扬尘;路面施工产生的沥青烟。

③水环境:施工机械的含油污水;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桥梁施工对水体的污染;雨水对建筑材料堆放的冲刷对水体的污染。

④生态环境:路基施工使植被遭到破坏,农田、林地被占用,地表裸露,增加水土流失,工程占地将减少当地的耕地、林地、园地等面积;施工对自然保护区、植被及野生动植物的不利影响。

⑤社会环境:居民搬迁;交通不便。

3运营期的环境影响①噪声:汽车运行产生的噪声②空气环境:汽车尾气;路面扬尘③水环境:路面的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危险品运输泄漏事故对水体的污染④生态环境:植被未完全恢复,水土流失依然存在,公路阻隔影响动物栖息环境。

⑤社会环境:4本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按生态环境: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植被、珍稀植物、珍稀动物、野生动物通道等;水环境:重点为K40+50普文河水质,服务区、收费站处污水排放;社会环境:受拆迁影响的居民生活质量、土地利用、城镇规划;声环境、环境空气:居民点、学校等。

5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与方法一、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1)自然环境调查: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等。

(2)生态系统调查:自然保护区及沿途评价范围内动、植物种(特别是珍稀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生活习性、生境条件、繁殖和迁徙行为的规律;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特点、结构及环境服务功能;与其他生态系统关系及生态限制因素等。

(3)区域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资源利用现状等。

(4)敏感保护目标调查。

(5)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环境规划调查。

(6)区域生态环境历史变迁情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自然灾害等。

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包括:(1)收集现有资料。

(2)收集各级政府部门有关土地利用、自然资源、自然保护区、珍稀和濒危物种保护的规划或规定、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规划、生态功能规划及国内国际确认的有特殊意义的栖息地和珍稀、濒危物种等资料,并熟悉国际有关规定等资料。

(3)野外调查。

(4)收集遥感资料,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并进行野外定位验证。

(5)访问专家,解决调查和评价种高度专业化的问题和疑难问题。

(6)采取定位或半定位观测。

如候鸟迁徙等。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区域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区域敏感保护目标,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区域生态环境历史变迁情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自然灾害等。

6本项目评价工作重点和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评价重点:①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详细调查沿线生态现状②本项目实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③提出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本项目需经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界内,与现行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相冲突。

环境影响评价时,为了执行相关法律,在路线布设确实无法避开的前提条件下,由公路建设的业主单位提出申请,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同意,对其功能区划分调整为实验区并同意建设后,该公路项目方可穿越。

因此,该项目在评价期间是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

7确定本项目生态环境敏感目标(1)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所在区域是由原来的核心区划归为实验区的,发育着热带雨林等珍贵植被类型,生长着山白兰等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栖息有亚洲象等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2)天然植被保存较好的区域(3)珍希植物(含狭域特有种)(4)珍稀动物,如亚洲象等8.生态环境保护应采取的措施对减少环境影响的措施分别从设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三个时段提出。

1)在设计期贯彻“环保选线”理念,进行路线方案优化,经过论证最终选择对自然保扩区影响小的方案。

同时对公路沿线陆域范围内的野生保护植物进行调查,记录受保护植物的名称、保护级别、类别、分布地理位置、分布数量。

对受保护动物亚洲象应调查活动栖息场所,特别是活动或饮水路线等,为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2)施工期,依据现场调查结果,提出生态监理制度。

对受保护植物提出移栽保护或保护遗传因子的措施,使被保护的野生植物在施工期的影响减低到最低限度。

增设动物通道或增加桥隧比例的措施,从而减少对动物的阻隔。

3)营运期,在自然保护区路段设禁呜措施,对公路路侧坡面、中央分隔带、互通立交区、服务与管理区、取弃土场等处的绿化或植被恢复措施,并强调在植被恢复时只能选用当地植物,以保证生态安全。

案例二地铁施工环境保护方案1工程概况本标段为一站两区间。

【长乐公园】站为地下3层单柱双跨结构,车站总长144.9m,顶板覆土1.9-4.1m。

车站两端设盾构始发井。

车站附属为四个出入口、两组风亭。

区间线路始于咸宁路北端,采用盾构法+浅埋暗挖法施工,左线长946.08m、右线长949.831m,其中暗挖段左线长182.087m,右线长189.259m,区间覆土8-12m。

沿线下穿互助路人行天桥、理工大人行天桥,线路在F5地裂缝处理段起点附近与互助路立交桥并行,最终到达长乐公园站,区间设置一处联络通道。

区间线路始于长乐公园北端,区间采用盾构法+浅埋暗挖法施工,左线长841.309m,右线长836.951m。

其中暗挖长约44m,区间覆土10.8-21.6m。

沿金花北路向北,沿线下穿长乐公园人行天桥、西安工业大学人行天桥、东二环长乐桥、金花饭店等,区间设置一处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

区间在YDK30+726.935处设置活塞风井一处,正线部分兼作盾构接收井。

活塞风井采用竖井开挖,正线盾构接收井采用明挖法施工,正线外活塞风道部分及活塞风井至通化门站区间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

2编制目的由于本工程地处西安市内,并且线路与市内主要交通干道东二环并行,沿线建(构)筑物较多。

加之工程量较大、周期长,所以施工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减小地铁施工与周围环境的冲突,使我部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得以保护,特制定此方案。

3环境保护体系环境保护工作直接关系到市容市貌及我施工单位的企业形象,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全面执行ISO14001环境保护体系标准,系统地采用和实施一系列环境保护管理手段,以期得到最优化的结果。

在施工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颁发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根据客观存在的粉尘、污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等环境因素,实施全过程污染预防控制,尽可能减少或防止不利的环境影响。

以“预防为主,加强宣传,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改进工艺,节约资源”为原则,为企业争取最佳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并设立专职环保管理员,切实做好日常的环保管理工作。

具体的环境保护体系运行示意图及环境保护责任保证体系4施工现场环保工作计划1、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有关环保的法令、法规和条例。

建立施工现场环保自我保证体系如图2所示,做到责任落实到个人。

2、加强环保宣传工作,提高全员环保意识。

现场采取图片、表扬、评优、奖励等多种形式进行环保宣传,并将环保知识的普及工作落实到每位施工人员身上。

3、在施工前做好各类市政管线调查,施工中做好保护,防止施工破坏管线。

市政管线的迁移和保护按法规要求进行,履行报批手续付费。

同时采取措施并建立应急程序、做好应急准备,避免停水、停电等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可及时响应。

4、调查周边环境的生态情况,了解本地的气象、地质情况及水文条件。

5、严格履行各类用地手续,按划定的施工场地组织施工,不乱占地,不多占地。

6、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施工场地的恢复要求和具体的实施时间表,保证施工结束后及时撤场、尽快恢复。

7、在施工场地周围出安民告示,以求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和配合。

并考虑施工照明灯的悬挂高度和方向,以免影响居民夜间休息。

8、合理布置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在施工工地场界处设实体围栏,不得在围栏外堆放物料、废料。

把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减到最低。

5施工现场环保工作制度1、积极全面开展工作,加强施工现场环保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由技术、生产、材料、机械等部门组成的环保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兼职环保员一人。

环境保护体系启动、运行。

2、对上岗的施工人员实行环保达标上岗前培训制度,做到凡是上岗人员均通过环保培训。

3、现场建立环保义务监督岗制度,保证及时反馈信息,对环保做得不周之处及时提出整正改方案,积极改进并完善环保措施。

4、制定防止大气污染,防止水污染和防止施工噪声污染的具体制度。

5、不定期组织工地的业务人员学习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有关环保的法令、法规、条例,使每个人都了解西安市文明工地的要求和内容。

6、施工现场要经常采取多种形式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施工队进场集体进行环保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未通过环保考核者,不得上岗。

7、场建立环保义务监督岗制度,保证及时反馈信息,对环保做得不周之处及时提出整正改方案,积极改进并完善环保措施。

8、实行奖罚、曝光制度。

6主要环境影响控制保护措施环保保证体系有效运转,各级环保员切实做好本职工作,随时进行信息反馈,每月召开例会,由专职环保员总结信息,集体解决落实,保障信息网络和自我保证体系的运作。

主要环境影响控制保护具体措施如下:6.1、防噪声扰民控制措施施工期间主要的噪声来源是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等,采取的控制措施为:1、施工场界噪声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922-90)的要求控制。

2、采取措施,保证在各施工阶段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和工法。

并且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低噪声的机具。

3、在施工现场,对主要噪声源如旋挖钻、装载机、卷扬机等采用有效的吸声、隔音材料施做封闭隔声或隔声屏,使其对居民的干扰降至规定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