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_双重计量
基于双重计量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
基于双重计量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是财务会计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具有高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主要用于衡量企业的财务业绩和经营状况,是财务报告的基础。
本文将基于双重计量的视角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
一、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基本原则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是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采用一系列定量指标进行衡量的过程。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基本原则包括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原则、费用匹配原则等。
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应该从经济实质出发,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计量;谨慎性原则是指在确定收入和支出时,应该尽可能地使企业利润减少,负债和损失增加;费用匹配原则是指企业应该将费用分摊到与该费用相关联的期间内,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在财务会计计量模式中,存在双重计量模式,即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双重计量。
原始凭证是一种记录经济业务的会计凭证,它是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基础。
原始凭证要求准确记录企业经济业务的真实情况,保障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记账凭证是在原始凭证的基础上编制的会计凭证,它是企业内部会计记录过程中的基础。
记账凭证的整理和编制过程中,需要符合会计规范和原则,保障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探讨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问题
探讨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问题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准则被广泛的运用到市场经济中来,而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可谓是吸人眼球,公允价值的运用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
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却遭遇了许多的困难与障碍,特别是在会计中的应用更是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如何解决公允价值应用所带来的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问题、实现传统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创新成为国内外会计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本文从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出现的问题、解决的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做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公允价值;应用;现状;前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的中一些价值的估量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而在所有的价值中,公允价值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然,公允价值在历史上的地位却忽高忽低,经历了一个从回避到重新引入的过程。
在企业管理中,财务历来是被重视的一个部分,公允价值被纳入《企业会计准则》,同时,在一定的计量属性的基础再将公允价值进行了扩充。
一个准确的公允价值能够帮助使用者更好的将整个企业纳入社会环境中进行考量,从而使使企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
然而公允价值在我国却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如何有效的规范和利用公允价值,是当今社会不得不重视的一个课题。
一、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现状与前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经属于了社会主义社会国家,但还仅仅是初级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基本上确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制度,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够完善,许多影响市场经济制度的因素仍然存在,相关的会计准则中,已经明确规定在某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公允价值,但是由于一部分负债或资产还缺乏很好的活跃市场,导致市场中难以取得完备的信息。
就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的应用情况来看,仍然不是很乐观。
尽管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情况不是很乐观,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促使公允价值的发展,在现在市场中,要想取得有效的信息,越来越离不开公允价值。
当前市场下会计双重计量模式构建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公允价值被引入会计准则即伴随着广泛的争议,这一点无论是国内准则还是国际准则都是如此。
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公众对于公允价值的质疑声越来越大,有人认为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的帮凶,甚至有人认为其是罪魁祸首。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杜金富在《中国金融会计学会2010学术年会》致辞中指出:尽管国际财务准则不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但是金融危机也暴露出公允价值准则的一些缺陷。
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的逐步开放,跟踪并研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变得非常迫切,探讨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刻不容缓。
一、国内外有关会计计量属性研究概况当前,对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国内外学者都有着不同的观点。
Franklin Allen(2007)等认为流动性定价在金融危机中起着重要作用,资产价格可能反映的是交易量决定的可获得市场价格,而不是反映资产未来收益,故利用市场价格评估机构的财务状况是不可取的。
Plantin(2004)等指出历史成本计量会导致低效率,但是公允价值计量则会由于反馈效应引起价格波动和次优选择,且在资产到期日越长、流动性越差的情形下越明显。
O'Hara(1993)重点研究了公允价值计量对贷款到期的影响,并认为这一会计制度提高了到期贷款的长期利率,从而诱使贷款者转向短期贷款。
这反过来又降低了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功能,并导致过度清算。
Burkhardt和Strausz(2006)认为,公允价值计量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加快了资产流动及风险转移。
James Cataldo和Morris McInnes(2009)认为,以权益投资者的企业价值评估为视角,对投资者提供信息的最佳方式是公允价值单独披露。
李明(2007)认为选择了决策有用论下的财务目标,从理论上讲就必然会较多地采用公允价值;而选择了受托责任目标,就必然会较多地采用历史成本法。
任世驰、李继阳(2010)指出公允价值计量与按“目标导向”路径构建的当代会计理论在会计本质(信息系统)、会计目标(决策有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和可靠)等各个方面是冲突、矛盾的。
最新-双重计量在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运用 精品
双重计量在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运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业的不断发达,单一的会计计量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于是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相结合的双重计量模式成为时代发展的选择。
本文首先提出影响会计计量模式的各种因素,然后分析了历史成本及公允价值计量各自的特点并探讨了这两种模式的局限性,最后提出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是双重计量。
关键词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双重计量;必然选择长期以来,历史成本都是会计计量的主要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的不断发达,通货膨胀以及越来越多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历史成本计量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适用,于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
在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不断趋同的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逐步得到应用和完善,当然无论哪一种计量模式都不是完美的,只有将这两种计量模式结合起来才能相辅相成。
因此未来的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主要计量模式将是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相结合的双重计量模式。
本文首先提出可能影响会计计量模式的各种因素,然后分析了历史成本及公允价值计量各自的特点并探讨了这两种模式的局限性,最后提出双重计量是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
一、影响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因素一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框架的起点,对会计计量的选择起到根本性的导向作用,要达到的会计目标不同,所选择的会计计量模式就不同。
目前,有关会计目标理论主要存在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两种学派。
受托责任学派强调的是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它认为历史成本是以资产或负债取得时的交易价格并经交易双方认可为基础,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因此主张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而决策有用学派是在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化的历史经济背景下发展的,倾向于目的性基础,主张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择优,方便为管理当局及其他投资者提供相关且有用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对象不同的会计核算对象所采用的会计计量模式不同。
对于大多数非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负债而言,选用历史成本计量能保证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而对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以及一些存在活跃市场的非金融资产、企业兼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样才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动态的财务信息。
我国会计计量模式
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研究--双重会计计量模式摘要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影响贸易的各种壁垒正在大幅度削减,贸易自由化进程逐步加快;国际资本市场,战略联盟和跨过并购的发展,使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更加便捷,这种大趋势推动着经济领域中,包括会计标准在内的各种会计制度、标准的国际趋同,信息资源正在被更广泛的区域、更多的群体所分享,日益成为一件世界性的公共产品。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国际的通用商业语言,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决定了它是否可以相互互比、真实公允,对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下面我主要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对会计计量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分析影响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利益因素,经济环境因素和技术发展因素等。
再对会计计量模式进行综合比较,从而得出双重会计计量模式的独特优越性。
通过探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优缺点,得出我国当前应该选择多元化的双重会计计量模式,也就是会计计量单位和会计计量属性都应该实现多元化,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
最后对我国会计计量的多元化提出自己的建议,并且得出结论,在选择会计计量模式时,要适合我国经济环境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能更好的实现企业目标。
关键词:会计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历史成本;双重会计计量文献综述〈〈试论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发展〉〉(王芬琳,2009),文章指出由于物价变动,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技术的冲击,使得传统会计计量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物价变动情况下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研究〉〉(张培莉,2010),一书中认为物价变动下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无法满足会计目标。
为此对一些会计项目进行调整,也可以改变计量结构,采用物价变动会计计量模式。
在我国物价变动客观存在的情况下,为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实行物价变动会计是有必要的。
〈〈论会计目标和会计计量模式的多元化研究〉〉(刘心勇,2009),该书认为不同会计计量属性的选用取决于不同的会计目标,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会计目标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浅析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
、
入 了全 球经济;乌克兰、俄罗斯中央集权 ,市场 经济传 统 比较 弱 ,长 期推行计划经济,采用 “ 休 克疗 法”后宏 观经济政策难 以协调 ,改革引起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就中国的社会制度而 言, 会 计信息首先要考虑 国家需要是改革模 式所关注的 问题 。当前 我 国的经济颇具 “ 杂糅 ”的特 点 ,这也是我 国会计 目标双重性 的主要原因 ,因此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 的并存是最佳 的选 择。 综合前文所述 ,表 明了中国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 的客观性 和必要性 ,而这些年来我 国科技 的进步 ,会计人 员素质 的升高 则使得公允价值计量 的使用成 为可 能。国家 不断加大对教育 的 投入 ,会计人员 知识 结构 ,学历水平 ,整体素质均在不 断的提 高 。提 高的能力 ,使得会计人 员可 以更好 的对公 允价值进行理 解 ,研 究分析其 具体使用 。综上所述 可见, . 双重计量模式—— 以公允价值为辅 、 历史成本为主是中国当前情况下 的现实选择 。 三 、我 国财务会计计量模式未来发展趋势 ( 一)多属性计量模式在相当长时期内的并存发展趋势 从 上文 的分析中我们 已经 知道多属性计量模 式在中国并存 的事实, 同时与中 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可 以知道,这样并存的 状 态还 会在 很长 的时间持续 。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用的是“ 渐 近 疗法 ”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体为 国有经济 ,推进其它多种 所有制模式协调发展的改革 ,而且特大型 国有垄断公司 的改革 直难 以真正的推动 ,能源、金融等行业垄断 民营资本依 旧难 以进入 。如此改革虽然有利于我 国整个经济体系的平稳运转 , 然而肯定会导致多重体制 的问题 。如此多重体制 的产生也使得 我国财务会计 的计量应 当采用 的是多属性 多元 的计量模式 , 目 前公有制最需要 的是通过历史 的成本所衡量 的会计信息 ,同时 以公允价值为计量 的会计信息更被其它所有制所重视 。当前经 济体制 以国有经济 为主导 ,由此 ,我 国财务会计计量模式也肯 定是 以公允价值计量为辅,历 史成 本计量为主二者并存 。 ( 二 )多属性计量模式最终 向现值计量单一模 式转变 的发 展趋势 第一 ,中国的经济 体制 改革尽管速度 不快 ,然 而却 一直在 坚定 不移 的前进着 。随着 资本市 场的高度 发达 ,改革的完成, 全球 一体 化经 济的形成 ,作为签 订公平契约的重要前提 ,公允
基于双重计量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
基于双重计量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财务会计计量模式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计量方法和原则。
在财务会计领域,计量模式的选择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财务会计计量模式成为了财务会计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基于双重计量理论,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
一、双重计量理论的概念和原理双重计量理论是指在会计领域中,由于会计信息的本质和特点,需要同时运用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两种计量方法。
历史成本计量是指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以反映企业历史交易的实际情况。
而公允价值计量则是指以市场价格或合理价格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以反映其当期的公允价值。
双重计量理论认为,在特定情况下,这两种计量方法都具有其适用的条件和优势,因此需要在实践中综合考虑两者的运用。
双重计量理论的提出源于对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方法的批判。
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信息滞后性和不足的问题,不能完全反映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
而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则更强调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能更好地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
双重计量理论主张在实践中综合考虑两种计量方法,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会计信息需求。
二、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基于双重计量理论,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必然选择。
在实际的财务会计工作中,企业需要根据资产和负债的不同性质和特点,灵活运用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以确保财务报表能够准确和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具体而言,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应充分考虑资产和负债的性质和特点。
不同的资产和负债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变动特点和市场流动性,因此在计量时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
对于长期持有且市场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可以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方法,反映其长期投资价值;而对于短期交易性较强的资产,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反映其当期市场价值。
对双重计量模式的思考
东方企业文化·商业文化 2011年3月75对双重计量模式的思考孙 婷(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南昌,330013)摘 要: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历史成本是财务会计报表的主要计量属性。
随着通货膨胀以及越来越多的金融工具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已经开始不再适用,公允价值进入财务报表成为必然。
无论哪一种计量模式都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相互互补,相辅相成。
关键词: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 双重计量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3—0075—01 一、双重计量模式的产生历史成本是指过去交易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是以购买资产或清偿债务的历史价格为基础。
历史成本计量是指会计事项和交易以取得之初的金额进行计量,它反映的是过去的交易价格。
这种计量模式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避免财务报表弄虚作假。
由于历史成本只反映企业过去交易的信息而忽视了现在或未来的信息,所以,当存在通货膨胀时就可能会出现虚增利润的现象。
其次,对于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如果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则不能准确反映他们真实的价值,可能会造成这类资产和负债的不真实性,使报表使用者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对决策者而言,历史的信息是无用的,能够预测未来的信息才是有用的。
于是,公允价值便开始在财务报表中运用。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的交易市场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公允价值计量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并能够反映市场价格变动。
对于公允价值的确定,如果存在活跃的市场,就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来确定。
如果没有活跃的市场,就该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的当前公允价值。
如果前两者都不满足的话,就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从以上可以看出,公允价值也存在着自己的局限性。
首先从公允价值的定义上来看,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比较苛刻,“公平”、“熟悉情况”、“自愿”这三个条件在市场上都很难满足。
会计计量模式的现实选择
会计计量模式的现实选择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在学术界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时代不同,最优选择也不同。
本文通过分析计量模式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国际国内会计计量模式历史发展的概述,提出双重计量模式是我国当前现实的选择。
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澎教授曾提出:“财务会计正处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是保持财务会计的传统特色,忠实地用货币金额提供企业以过去交易和事项为基础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历史图像?还是要扭曲财务会计以记录和报告过去为主的本质,把它改变为另一门学科——企业财务预测?”这种选择是在宏观方面的考虑,其也可以具体为对于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上,即会计是应该采用可靠性更强的历史成本还是相关性更强的公允价值。
一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比较(一)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或物资时实际支付的现金或等价物。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一项交易在发生时是按实际价格入账,只要以后相关资产或是负债不发生变化,则不需要进行后续计量,对企业持有的资源和义务始终保持其初始价值。
历史成本计量之所以长期以来一直能够处于基础地位,是因为它反映了客观事实,并且具有可验证性,即历史成本向投资者及债权人提供的信息更真实可信。
但是,由于历史成本不涉及后续计量,忽视了对经济事项动态的描述,其所提供的财务数据与不断变化的市场价格脱节,导致账面价值与企业实际价值相差很大,报表使用者没有办法根据会计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评价,从而影响其投资决策。
(二)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清偿债务的金额。
随着对资产本质认识越来越深入,会计学采纳经济学的观点,将资产定义为“未来的经济利益”,相应的资产计量也越来越多地考虑到公允价值,因为提供当前以及未来的价值比过去的价格对投资者来说更有意义。
特别是通货膨胀高涨的今天,以及衍生金融工具大量使用和投资性房地产的普遍,公允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
不过公允价值是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而不断变动的,不可避免地在带有主观随意性,因此其计量的可靠性受到质疑。
基于双重计量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
基于双重计量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的日益竞争激烈,财务会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在财务会计中,计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这个背景下,基于双重计量来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对基于双重计量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进行探讨。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报告时所采用的计量标准和方法。
在当今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财务会计计量模式往往只能反映企业的静态状态,无法很好地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
而基于双重计量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则可以更好地满足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对于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
基于双重计量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传统的财务会计计量模式往往只能反映企业在某一时间点的财务状况,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的业务活动和未来发展态势。
而基于双重计量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动态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提高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这对于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等各方利益相关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进行投资决策和风险评估。
基于双重计量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经营策略,以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传统的财务会计计量模式往往无法充分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而基于双重计量的财务会计计量模式则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双重会计计量与财务会计报告制度
双重会计计量与财务会计报告制度作者:葛云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06期摘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并列为可供选择的计量属性,多项具体准则涉及到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取代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趋势日益显著。
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看,应进行双重计量,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并不是取代历史成本计量,而是希望以公允价值计量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笔者以制度变迁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目前的财务会计报告制度与双重计量不相适应的问题,设计并论证了双重会计计量与财务会计报告制度。
关键词:会计计量双重计量公允价值一、财务会计计量与会计计量模式(一)制度变迁依赖于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三者的作用产权是基础,只有产权明晰才能对人们形成激励,而国家是明确划定产权、设计制度的关键,社会共同的意识形态是人们尊重产权、遵守制度的前提。
当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失衡,制度就有了发生变迁的内在动机。
当制度变迁带来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制度变迁得以实现;反之,制度变迁将受到阻碍。
我们将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应用到会计计量和报告制度上可以发现:第一,产权是财务会计计量和报告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财产权力导致股份公司两权分离,产生了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为了维护产权,出现了经理人定期向股东提供会计信息这种制度安排。
由于产权人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决策相关性要求,会计计量从以历史成本为主转向以公允价值为主。
第二,财政部代表国家制定会计制度,主导会计制度变迁。
如果其制定的制度是有效率的,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绩效;反之,无效率的制度将阻碍经济发展。
判断财务会计报告制度是否有效,主要看其是否推动信息不完全市场向信息完全市场转化。
(二)财务会计从传统会计中分化出来财务会计在20世纪30年代从传统会计中分化出来,成为对外报告会计,但其沿袭了传统会计中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与工业革命以来以股份公司制企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形态相适应。
当前比较有争议的问题是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问题。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_双重计量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厦门大学会计系 361005)【摘要】本文认为双重计量模式,即历史成本计量(含摊余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选择。
本文指出三点:首先,在财务会计中,双重计量是必然的选择;其次,本文对两种计量属性的特点作了详细分析;最后,通过I A S B 制定的I FRS 9发现了双重计量模式,特别是公允价值会计改进的曙光。
【关键词】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历史与时代的选择如果把会计视为一个既服务于市场又服务于企业的工具,那么,每当市场经济发生变革,立足企业并面向市场的财务会计都会进行相应的变革,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规律。
例如,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柯立芝总统实施政府不干预政策,使得市场经济自由化走到了极端。
企业“自主管理”使会计变得无序,企业对外的财务报表充满了欺诈。
以致当时美国火柴大王克鲁吉把这种财务欺诈说成是“保密”,并吹嘘其成功的秘诀竟是“保密(secrecy ),更保密(more secrecy )和进一步保密(and even more secrecy )”①,当时美国曾出现虚假的经济繁荣和审计无用,结果导致了1929-1933年的空前经济大危机。
这场经济大萧条表明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经济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能“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
由于不受任何干预,上市公司为欺骗投资人而制造假帐和提供虚假报表是非常普遍的。
以“罗斯福新政”为标志,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才挽救了这场危机。
为了重建资本市场,美国先后颁布了1933年的“证券法”和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并组建了监管资本市场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
基于资本市场的监管需要(其目的是保护投资人的利益),上市公司必须向市场传递真实而公允财务信息。
在SEC 的支持下,产生了对财务报表进行约束的机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公认会计原则(G AAP )”,使企业向市场参与者传递的财务信息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并予以规范化。
基于双重计量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
基于双重计量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对货币和非货币交易进行计量的方式和方法。
财务会计的计量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选择合适的计量模式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非常重要。
由于不同的计量模式可能存在不同的缺点和问题,导致了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变得复杂而困难。
本文将从双重计量的角度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
双重计量是指在一个计量模式中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方法,即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
历史成本计量是指以交易时的成本作为基础进行计量的方法,主要适用于长期持有的资产和负债。
公允价值计量是指根据市场价格或其他可观测市场数据进行计量的方法,主要适用于短期持有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双重计量的选择是必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双重计量能够综合考虑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优势。
历史成本计量能够提供稳定和可比性的计量结果,而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提供更及时和准确的计量结果。
通过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它们的优势,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双重计量能够使财务报表更具信息量和可读性。
由于不同的计量方法可能导致不同的计量结果,通过同时披露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计量结果,可以使用户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提高财务报表的信息量和可读性。
基于双重计量的财务会计计量模式是一种必然选择。
双重计量能够综合考虑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优势,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双重计量能够使财务报表更具信息量和可读性,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风险披露。
在选择财务会计计量模式时,应该考虑采用双重计量的方式,以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和可信度。
基于双重计量模式的财务报表改进探讨
广西财经学院 易 纯
2008 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席卷全球ꎬ 对各国经济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ꎬ 基于该背景ꎬ 在全球范围内的 金融和会计界也展开了一场关于公允价值和其计量问题的论战ꎮ 中国新会计准则自 2006 年也引入了公允价值 计量ꎬ 接轨国际计量准则ꎮ 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引入与我国传统的以历史成本计量的方法两者并存ꎬ 还存在 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ꎬ 尽双 重计量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ꎬ 还未有定论ꎮ 因此ꎬ 本文基于以往研究及探索ꎬ 对我国财务报表的列报改进提 出新的建议ꎮ
(二) 列报改进旧探索中的不足
1������ 列报改进中旧探索没有将会计恒等式 “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直接地反映出来ꎮ 旧探索打破了复 式记账传统ꎬ 而复式记账也是有益的ꎮ 并且以往的财务报表都是按照固定的项目列示ꎬ 但是按照改进的报表的 特点来看ꎬ 各报表项目会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分类ꎬ 这样可能会掺杂管理者的主观思想和不同的职业判断ꎬ 导致行业内的财务报表编制依据、 口径不同ꎬ 不能做清晰比对ꎮ 这不仅加大了信息使用者的使用难度ꎬ 而且增 强了管理层的道德风险ꎬ 甚至不利于外部的审计和监督ꎮ
������81������
基于双重计量模式的财务报表改进探讨
对财务报表的最大关注是现金流量ꎬ 而双重计量模式更能真实、 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ꎬ 使财报信息使用 者对企业的现状做出准确的评估ꎮ
如此说来ꎬ 公允价值被引入新会计计量方法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ꎬ 也是金融创新的产物ꎬ 不管它的可靠 性是否差ꎬ 取得成本是否过高ꎬ 它必将存在并会得以发展ꎮ 并且ꎬ 财务会计的具体对象是在现代市场上形成 的ꎬ 即影响一个主体企业的资源ꎬ 资源的主权及其变化的交易、 事项与合同契约ꎬ 这是客观存在的ꎮ 而想要在 财务报表中进行确认ꎬ 就必须依靠数字的描述进行综合计量ꎬ 不是计量选择交易事项与合同是否应予确认ꎬ 而 是确认不同的对象ꎬ 应选择与之相关的计量属性ꎮ 综上所述ꎬ 也只有将公允价值计量和准确的数字描述结合起 来ꎬ 才能够达到为使用者提供最有效信息的财务报表列报目标ꎬ 针对不同的对象选择与其相关的计量属性ꎬ 才 能获取更多有用的财务信息ꎮ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双重计量探讨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双重计量探讨作者:宋娟来源:《财会学习》2016年第19期摘要:在财务会计核算中,会计计量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财务会计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时候,要想使会计信息客观真实,就要使用科学的计量模式,其中双重计量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财务会计;会计计量模式;双重计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其中的财务会计方面是众多建筑企业所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财务会计来说,其中的计量模式也是他们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财务会计的发展史中,无论是哪种计量方式,只要是单一的会计计量模式都无法适应我们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所以,财务会计计量模式针对双重计量模式进行一系列的探讨,对于提高财务会计的发展和提升财务会计在计量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为何使用双重计量模式在我国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新时代下,我国的财务会计计量模式也应与时俱进,选用适合当今时代的计量模式,以往单一的会计计量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时代,所以双重计量模式是最好的选择,下文就主要探讨为何要选择双重计量。
首先,单一的会计计量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与现在这个社会的需求。
虽然历史计量有着非常可靠的性能,并且使用了这么多年也经得起考验,但是历史计量已经没有办法对于现在的金融危机进行很好的检测并预防。
这个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会计计量也要不断的进步,才能使我们国家可以更好的发展。
其次,历史计量模式与我国目前最新推出的财务报表制度存在冲突,投资者使用历史计量模式能够得到有效的信息,但是两者存在冲突,使得这种计量模式并不能持续进行。
如果要使用的话对于信息方面可能会产生一些虚假信息,这对于国家及个人两方面都是有损害的。
[1]二、双重计量是财务会计计量模式中的必要选择双重计量在其内容上有着很好的灵活性,对于企业、单位等一些经济上往来的账目可以有一个具体的监督考核,对成本及其价值问题中可以进行有针对的选择,对于资金和投资方面也有着精确的计量。
基于双重计量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
基于双重计量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财务会计计量模式是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计量,将其转化为财务报表信息。
这些财务报表信息对于企业内部管理决策和对外披露与监管都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财务会计的目标和约束条件的不同,单一的计量模式难以满足财务会计的需求。
基于双重计量的财务会计计量模式成为必然选择。
双重计量是指在财务会计计量过程中采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计量方法,从而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效果。
传统计量方法主要侧重于可核实性和确认性,以收入型和费用型为核心;而增值计量方法则重视价值变动性和潜在性,强调资产负债表的变动。
双重计量的主要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双重计量能够综合考虑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多样性。
由于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效果,单一的计量方法无法满足计量的要求。
在计量收入时,传统计量方法通常采用实现原则,将收入确认为实现交易之日的现金流入。
而在增值计量方法中,收入的确认更多地考虑了经济利益的实现,采用了预期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方法。
这样,通过采用双重计量,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
双重计量能够提高财务报表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披露的重要信息,对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而财务报表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有效性的关键。
双重计量通过充分考虑经济活动的本质和效果,能够更全面地展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提高财务报表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双重计量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需要。
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差异性,不同类型企业的计量需求也不同。
传统计量方法主要适用于交易性企业,而增值计量方法则更适用于持有和转让性企业。
通过采用双重计量,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计量需求,提高财务会计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双重计量能够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财务信息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双重计量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
基于双重计量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财务会计计量模式是财务会计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它关乎着公司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在选择财务会计计量模式时,通常会遵循一种双重计量的原则,即同时考虑历史成本和现值两种计量方法。
双重计量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成为了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双重计量的概念、原理以及其在财务会计计量模式中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观点。
一、双重计量的概念和原理双重计量是指在财务会计计量中同时运用历史成本和现值两种计量方法。
历史成本计量方法是指按照交易发生时所发生的成本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即使在资产价值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也不会对其计量进行调整。
而现值计量方法则是指按照资产和负债现在的价值对其进行计量,即使在交易发生时的成本已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也要对其进行调整。
双重计量强调两种计量方法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以期能够更好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双重计量的原理在于兼顾历史成本和现值两种计量方法的优劣,并在不同情况下进行选择和运用。
历史成本计量方法强调了成本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适用于那些在短期内不发生大幅波动的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计量,如土地、建筑等。
而现值计量方法强调了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适用于那些在短期内可能发生大幅波动的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计量,如股票、债券等。
在财务会计计量中,双重计量的原理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以期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二、双重计量在财务会计计量模式中的重要性在财务会计计量中,双重计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双重计量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通过历史成本计量方法和现值计量方法的双重运用,可以使公司更全面地了解其资产和负债的情况,从而更准确地披露其财务报告。
双重计量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和金融波动。
通过及时调整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可以使公司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从而更灵活地应对市场风险和金融波动。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
作者: 葛家澍[1];窦家春[1];陈朝琳[1]
作者机构: [1]厦门大学会计系,361005
出版物刊名: 会计研究
页码: 7-12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2期
主题词: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摘要:本文认为双重计量模式,即历史成本计量(含摊余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选择。
本文指出三点:首先,在财务会计中,双重计量是必然的选择;其次,本文对两种计量属性的特点作了详细分析:最后.通过IASB制定的IFRS9发现了双重计量模式,特别是公允价值会计改进的曙光。
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
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
孙淑萍
【期刊名称】《经济论坛》
【年(卷),期】2018(000)002
【摘要】会计计量模式选择,对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具有直接影响,选择良好的计量管理方式,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以双重计量模式的基本理论为突破口,探究现代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的优势,为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提供更有效的资产管理方式.
【总页数】3页(P118-120)
【作者】孙淑萍
【作者单位】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探究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 [J], 张雨;
2.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双重计量探讨 [J], 宋娟
3.谈双重计量是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 [J], 刘利芬
4.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 [J], 王延峰
5.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 [J], 乔鹏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厦门大学会计系 361005)【摘要】本文认为双重计量模式,即历史成本计量(含摊余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选择。
本文指出三点:首先,在财务会计中,双重计量是必然的选择;其次,本文对两种计量属性的特点作了详细分析;最后,通过I A S B制定的I FRS9发现了双重计量模式,特别是公允价值会计改进的曙光。
【关键词】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历史与时代的选择如果把会计视为一个既服务于市场又服务于企业的工具,那么,每当市场经济发生变革,立足企业并面向市场的财务会计都会进行相应的变革,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规律。
例如,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柯立芝总统实施政府不干预政策,使得市场经济自由化走到了极端。
企业“自主管理”使会计变得无序,企业对外的财务报表充满了欺诈。
以致当时美国火柴大王克鲁吉把这种财务欺诈说成是“保密”,并吹嘘其成功的秘诀竟是“保密(secrecy),更保密(more secrecy)和进一步保密(and even more secrecy)”①,当时美国曾出现虚假的经济繁荣和审计无用,结果导致了1929-1933年的空前经济大危机。
这场经济大萧条表明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经济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能“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
由于不受任何干预,上市公司为欺骗投资人而制造假帐和提供虚假报表是非常普遍的。
以“罗斯福新政”为标志,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才挽救了这场危机。
为了重建资本市场,美国先后颁布了1933年的“证券法”和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并组建了监管资本市场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基于资本市场的监管需要(其目的是保护投资人的利益),上市公司必须向市场传递真实而公允财务信息。
在SEC的支持下,产生了对财务报表进行约束的机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公认会计原则(G AAP)”,使企业向市场参与者传递的财务信息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并予以规范化。
有鉴于大危机前,企业对会计弄虚作假的深刻教训,为了保证投资人能获得可靠又相关的信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且要求计量应建立在“可稽核的、客观的证据”(veritable,objective Evidence)的基础之上成为最佳的选择②。
凡是要进行一场改革,总要制造舆论。
而舆论对改革的支持,往往对顺利实施改革起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促进作用,推行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G AAP也是如此。
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推行按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公允的改革,就十分需要理论的支持。
著名会计学家佩顿和利特尔顿于1940年合写了经典会计名著《公司会计准则导论》(An I ntr oducti on t o Cor porate Accounting Standards)在这两个问题上就给予了很大的理论支持。
什么是“成本”(cost)?两位作者写道:“成本是会计中基础性数据,……实际上是‘价格积数’(p rice-aggregate),因此,它同样可运用于已取得的资产。
”由于价格积数是基于交易双方的共同判断,所以“独立的交易双①②参阅:G.J.Previts&B. D.Merino.A H ist ory of Accounting in America.1979.p.234参见W. A.Pat on&L. A.L ittlet on.1940.1997.An intr oducti on t o Cor porate Accounting Standards・Ⅱconcep ts方在自利驱动下同时采取行动的结果,才能证实成本数字是双方共同接受的‘价值’”。
可以说,“由独立双方在不受限制的谈判中所达成的(购入资产)的成本价格,通常是对现金价值的公允表述”(Pat on&L ittlet on,1940/1970)。
两位作者在书中明确指出“已入账的货币可以持续反映实际成本(即历史成本)这一假定被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广为接受。
……换言之,会计假定了一个稳定的计量单位。
该书在强调历史成本为会计主要(或稳定)计量属性的同时,又反复强调以成本为基础的会计信息必须建立在可稽核的具有客观证据的基础上。
他们认为,会计之所以成为一门科学,就因为“会计在一定程度上处理的是客观确定的事实”。
这样,历史成本用作财务会计的基本计量属性,不仅为会计与审计实务界所普遍接受,而且得到会计与审计理论界的高度支持。
在《公司会计准则导论》问世前三年,著名的审计学家蒙哥马利(Robert H.Montgomery)在1937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 I A,即现在A I CP A)的《主席报告》(Report of the President)中就强调审计师的责任是努力探求和说明企业的真相(This urge t o find and tell the truth)③。
世界上一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走向自己的反面。
在20世纪20年代,如上所述,美国的市场经济的极端放任(极端自由化),导致会计数据与信息的虚假,它损害了无数投资人的利益,导致了经济的萧条和资本市场的崩溃,使美国政府从此觉醒。
以罗斯福总统为代表的改革派,断然采取了一系列扑灭这场经济灾难的“新政”。
其措施之一,是在严格监管的条件下重建美国的资本市场,坚决抛弃柯立芝对市场的不干预政策,逐步形成有管制(即有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
弄虚作假的公司会计也通过G AAP和独立的审计加以约束和梳理。
其目的就是引导上市公司必须向市场传递真实而公允的信息,即向市场参与者提供透明的信息,坚决杜绝过去以所谓在“保密”的幌子下散布欺骗投资人的虚假信息,从而误导投资人的那种破坏市场公平公正的行为。
会计和审计界之所以选择以历史成本为主要的计量属性,其根本原因就是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客观,其数据可以稽核!由此可见,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被有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所取代后,历史成本之所以成为财务会计与报表的主要计量属性,是真实的财务会计取代过去弄虚作假会计的必然选择。
对财务报表要求“真实和公允”是旨在保证投资人在投资决策时有可靠的信息支持,从而保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④它也是二十年代美国企业会计基于自由放任而使会计虚假泛滥,为经济大萧条推波助澜得到的深刻教训。
这一教训,貌似趋向保守,但却把会计信息引向正确的发展道路———坚持反映企业经济真实,坚持在编制会计报告中恪守诚信。
怎样才能反映真实和恪守诚信?当时的会计理论家指出,只有以已确定的,即已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为依据(它必须也一般具有可稽核的客观的交易证据),按照交易双方共同协商的成交价格(一般应为交易完成的市场价格)来计量并确认资产、负债和其他会计要素,才能做到这一点。
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但已经是事实,过去的事实应不易篡改。
历史成本代表过去的市场价格,但它是由交易双方基于各自的利益所共同商定的,所以不代表交易任何一方的主观利益和期望,这就排除了主观估计的可能(至少主观估计———如折旧和坏账备抵是典型的需要估计的会计事项———降到最低限度)。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自从历史成本成为财务会计的主要(当然不是唯一)的计量属性以来,历经1938年至1979年约四十多年,伴随并服务于美国经济的复苏到繁荣,对经济发展一直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由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发生了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历史成本计量有可能导致企业虚假的账面利润,因而受到各方的批评与指责。
当时,历史成本在财务报表中的计量地位,确实岌岌可危!但美国FAS B却巧妙地把财务报表发展为财务报告,用表内确认和表外披露相结合的方式,消除了历史成本的困境,使历史成本的地位化险为夷。
此后,它继续为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可信赖的信息保证,至今又三十年。
在历史成本成为财务会计特别是财务报表的主要计量属性的过程中,除通货膨胀受到较多的指责外,在其他时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经常批评它的缺点。
对强调决策有用性的一些人看来,历史信息似乎是无用的信息,能够预测未来的信息才是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面向过去,确实是历史信息的特点和局限性,但这一特点和局限性并不意味着历史信息对决策无用,至少,正如FAS B在第1号概念公告中指出③④见Robert H.Montgomery.1937.Report of the President.A I A.Year Book,4002001年朱镕基同志提出“不做假帐”的要求,目的同样是为了稳定我国资本市场。
的,历史信息具有反馈和预测功能⑤。
会计选择是无所不在的,采用何种计量属性是最重要的一种会计选择,这一选择关系到财务会计所生成的信息是否符合财务报告的目标(评估经理层的受托责任和对投资信贷决策的有用性)和是否体现最基本的信息质量特征(如实反映和相关性)。
财务会计选择历史成本为其主要计量属性是财务会计形成发展近80年来的历史选择。
没有一种计量属性是完美无缺的,因而没有一种计量属性能够完美地计量一切要素。
但相比较而言,历史成本(含历史收入)作为反映一个企业实际的资本耗费,资本的流动和通过现金收回增值的资本,其是最能如实地描绘该企业经济活动和经济业绩的财务轨迹,从而传递的是真实而公允的信息。
尽管历史信息不能向使用者提供无根据的预期数据,但能有根据地告诉使用者有关企业重要的已发生的财务事实。
历史成本计量的这一优点,是其他计量属性难以取代的。
历史成本之所以能长久立足于财务会计计量领域而不至像过去的“现行成本”(current cost)仅在物价变动时期昙花一现,必有其存在的深刻原因。
原因其实很简单,主要由于它能如实反映一家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其成败的历史,基本上体现财务会计与财务报表真实而公允的要求,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一般不会对这种计量属性提供的信息产生信任危机(除非企业违反了会计的诚信职业道德,篡改真实的数据,编造虚假的信息,有意欺诈报表的使用者)。
我们这样来评估历史成本计量,不是美化这一计量属性而似乎无视方兴未艾的计量属性和公允价值的存在。
历史成本这一计量属性反映的主要是企业已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并在账面上一直保持金额不变(即一般不进行后续调整)。
这既显示它的优点,也暴露它的缺点。
市场经济是动态经济,服务于市场经济的财务会计不能无视市场的变动而陷入僵化。
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少有两个方面使得历史成本穷于应付:一是不少市场参与者在决策时更希望求助于预测信息,而对历史信息不感兴趣。
尽管真实的信息对所有决策者都有用,而相关的信息未必有助于每个决策者,但相关而并不可靠的信息仍然受某些决策者所偏爱。
二是金融创新引起企业投资结构与融资手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少企业的投资,尤其是金融企业的投资是买入大量的衍生金融工具,或者通过发行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