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代谢异常及降脂药物作用机制

合集下载

降脂灵胶囊的功能主治

降脂灵胶囊的功能主治

降脂灵胶囊的功能主治副标题:胶囊简介降脂灵胶囊是一种用于降低血脂的药物,采用中药材配方制成的胶囊。

降脂灵胶囊主要通过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脂浓度来达到降脂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降脂灵胶囊的功能主治。

副标题:功能作用降脂灵胶囊具有以下功能作用:1. 降低血脂浓度降脂灵胶囊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有效改善血脂异常。

2. 调节血脂代谢降脂灵胶囊中的成分具有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可以促进脂肪酸氧化和胆固醇合成的平衡,从而维持正常的血脂代谢。

3.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脂灵胶囊中的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血栓作用,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

副标题:主治适应症降脂灵胶囊主要适用于以下症状和疾病:1. 血脂异常降脂灵胶囊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高血脂的药物,适用于血脂异常导致的各种症状和疾病,如血脂升高、血脂异常性肝病等。

2. 动脉粥样硬化降脂灵胶囊中的成分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 心血管疾病降脂灵胶囊中的成分具有保护心血管健康的作用,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4. 肥胖降脂灵胶囊中的成分能够调节脂肪代谢,适用于肥胖症患者,有助于减轻体重、改善体脂肪分布。

5. 肝功能异常降脂灵胶囊中的成分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适用于肝脏功能异常以及因血脂异常引起的肝病。

副标题:用法用量根据医生的指导,一般成人每次口服2-4粒,一日3次。

具体用法用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调整,可根据病情改变剂量和用药频次。

副标题:不良反应降脂灵胶囊一般耐受性较好,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轻微或过敏反应,如恶心、胃痛、腹泻等。

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副标题:禁忌症降脂灵胶囊禁用于以下情况:•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青少年患者谨慎使用。

副标题:注意事项在使用降脂灵胶囊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2.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3.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患者慎用;4.如果同时使用其他药物,应告知医生,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5.本品只能经医生指导使用,不可用于他用;6.所有药物必须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高血脂的药物治疗和血脂调控计划

高血脂的药物治疗和血脂调控计划

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建立信任关系
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使患者能更好地理解病情并配合治疗。
增进病情了解
医患沟通可以帮助患者全面了解病情,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治疗选择。
促进治疗效果
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利于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定期复查的必要性
定期监测血脂水平
高血脂是一个慢性、潜在的健康隐患。定期监测血脂水平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3
注意饮食控制
在服药期间应保持健康饮食习惯,适当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
4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坚持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作息,有助于提高药物疗效。
血脂调控的整体方案
全面诊断
通过检查血脂指标、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全面评估高血脂的潜在原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饮食调理
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低脂、高纤维、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膳食计划,控制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减少副作用
适当调整药物剂量,能够降低单一药物的副作用风险,提高患者耐受性。
协同作用
某些药物联合使用可产生协同效应,促进降脂效果,提升治疗效果。
长期用药的注意事项
1
定期监测指标
需要定期检查血脂指标、肝肾功能等,及时发现并处理用药副作用。
2
合理调整剂量
根据个人实际反应情况,与医生商议适当调整药物剂量,确保疗效与安全性。
饮食调理的具体建议
1
平衡饮食
包括富含纤维的谷物、蔬菜和
2
控制饮食
合理安排进食时间和量,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控制卡路里和糖分摄入。
3
注重烹饪方式
尽量采用蒸、煮或烘烤等较为健康的烹饪方式,减少油炸等高温高脂的烹饪方法。

血脂代谢与降脂药物

血脂代谢与降脂药物

TC≥6.19mmol/L 或 LDL-C ≥4.14mmol/L
低危 低危
中危 高危
低危
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 素≥1 高血压,或其他危险因素 ≥3 冠心病及其等危症
中危
高危 极高危
极高危:缺血性心血管病合并: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脂异常患者开始治疗标准值及治疗目标 值mg/dl(mmol/L)
危险等级
脂蛋白的结构
胆固醇 磷 脂
载脂蛋白
C 胆固醇酯 甘油三酯
E
B-100
血脂异常的原因 原发性血脂异常 继发性血脂异常
药物性 β阻滞剂 利尿剂 糖皮质 激素
遗传 因素
饮食 因素
生活 方式 不良
糖 尿病
甲状腺 机能 减低
肾病
肝胆疾病 胰腺炎 长期 过量饮酒
血脂异常的分类

高胆固醇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TC) 水平增高 混合型高脂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TC)与甘油三酯(TG)水平增高 高甘油三酯血症: 血清甘油三酯 (TG) 水平增高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血清HDL-C水平减低
现有他汀降低 LDL-C 水平 30%- 40% 所需剂量(标准剂量)*
药物 剂量(mg/d) LDL-C降低(%)
阿托伐他汀
洛伐他汀 普伐他汀 辛伐他汀 氟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10
40 40 20-40 40-80 5-10
39
31 34 35-41 25-35 39-45
* 估计LDL-C降低数据来自各药说明书
贝特类 烟酸及其衍生物
降胆固醇药物
他汀类(1)
作用机制:竞争性抑制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HMG-COA还原酶),使肝脏内源性 胆固醇合成减少。 降脂效果:主要降低TC、LDL-C,兼降TG,轻度 升高HDL-C 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现代中药血脂康(主要成分为洛伐他汀)

血脂异常及血脂调节药物

血脂异常及血脂调节药物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乳糜微粒(CM)
E
D
C
B
A
F
应用超速离心法将脂蛋白分为六大类:
脂蛋白分类
02
脂蛋白的临床意义
血脂异常的WHO分型法
WHO以临检表型为基础,根据血浆中各类脂蛋白的含量不同,建议将血脂异常分为五个表型,其中Ⅱ型又分为Ⅱa和Ⅱb两个亚型。
血脂异常的WHO分型法
WHO以临检表型为基础,根据血浆中各类脂蛋白的含量不同,建议将血脂异常分为五个表型,其中Ⅱ型又分为Ⅱa和Ⅱb两个亚型。
04
他汀类--代谢与排泄
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包括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继发于肾病、糖尿病的高胆固醇血症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C
B
A
他汀类药物是降低LDL-C的首选药,其适应证为:
他汀类--适应证
02
他汀类--不良反应
肌病
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一种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是横纹肌溶解*。患者肌肉组织受到破坏,释放出大量的肌红蛋白,血肌酸,磷酸激酶(CPK)含量明显升高(高于正常值的10倍),肌红蛋白经肾脏排出体外,严重情况下,导致肾衰竭甚至死亡。
血脂异常及血脂调节药物
左利伟
2022 - 2023

心血管疾病(CVD),其中最主要的是冠心病(CHD)和缺血性卒中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血中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水平的增高是CVD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我国队列研究,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1
2
他汀类--不良反应
对内分泌的影响
胆固醇合成的抑制可以减少体内类固醇激素的分泌。但使用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西立伐他汀时,均没有使类固醇激素,雄激素,雌激素等有明显改变。但在使用影响激素水平的药品时,应谨慎使用他汀类药物,因为它们有潜在的影响激素水平的危险。

现代脂质三联治疗

现代脂质三联治疗
药物相互作用
现代脂质三联治疗涉及的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特别是与抗凝药物、降压药物等。因此,在治疗前应详细 询问患者的用药史,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注意事项
在使用脂质三联治疗时,需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同时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脂、肝功能等指标,以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副作用识别与处理建议
脂质三联治疗的核心策略是针对不同患者的脂质代谢异常类型和程度,制定个体 化的治疗方案,旨在实现脂质代谢的全面优化和心血管健康的长期保障。
脂质代谢与疾病关系
01
脂质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代谢异常,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动
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降脂治疗可以降低LDL-C水平,
03
现代脂质三联治疗药物介绍
他汀类药物
药物作用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降脂药物,主 要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 减少胆固醇合成,从而降低血清
胆固醇水平。
常用药物
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阿托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
适应症
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冠心 病等心血管疾病。
贝特类药物
药物作用
贝特类药物是一类降脂药物,主要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 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促进脂肪酸氧化和胆固醇 排泄,从而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
现代脂质三联治疗
• 引言 • 脂质三联治疗原理及作用机制 • 现代脂质三联治疗药物介绍 • 临床应用及适应症分析 • 安全性评估与副作用管理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脂质三联治疗概述
脂质三联治疗是指通过联合应用降脂药物、改善脂质代谢的药物以及针对脂质代 谢异常相关疾病的特异性治疗,达到全面调控脂质代谢、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 目的。

降血脂的药什么原理

降血脂的药什么原理

降血脂的药什么原理降血脂的药物是指用于降低人体血液中脂质水平的药物。

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通常指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高。

长期高脂血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控制血脂水平对于维护健康至关重要。

降血脂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抑制胆固醇合成:胆固醇合成是体内胆固醇来源的主要途径,CYP7A1和HMG-CoA还原酶是促进胆固醇生物合成的两个关键酶。

那些能够抑制上述两个酶的药物就可以减少体内胆固醇合成。

常用的降血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罗伐他汀)、福泮类药物等,它们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从而降低胆固醇的合成。

2. 增加胆酸排泄:胆酸是胆固醇的代谢产物,它通过与胆固醇结合形成胆汁酸盐,进入肠道后帮助消化脂肪和吸收脂溶性维生素。

肝脏合成和分泌的胆酸在肠道被重吸收。

某些药物如胆酸螯合剂(如乙酰水杨酸、胺硫酮)可以与胆酸结合形成不被吸收的复合物,然后通过粪便排泄,从而降低体内胆酸水平,刺激肝脏合成新的胆酸,消耗胆固醇,降低血脂。

3. 促进脂质氧化和酯化:脂质氧化酶可以将甘油三酯氧化为酯,然后通过酯化酶的作用形成磷脂。

而一些药物如维生素C和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阻止脂质的氧化过程,从而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水平。

4. 促进甘油三酯水解:肝脏中的细胞脂酶是一种重要的甘油三酯水解酶,它能够将甘油三酯水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

一些药物如贝特类药物可以激活细胞脂酶的活性,促进甘油三酯的水解,减少脂肪积累,从而降低血脂。

5. 抑制胆固醇吸收:肠道是体内胆固醇吸收最主要的地方,胆固醇主要通过NPC1L1转运蛋白进入肠细胞,然后再通过ABCG5/8转运蛋白被排泄到粪便中。

一些药物如克来碘酸、伏立康等可以抑制NPC1L1转运蛋白的活性,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低血脂。

降血脂药物的应用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包括血脂水平、肝肾功能、血糖水平等因素进行选择。

高血脂治疗药物选择及依折麦布、依洛尤单抗、非诺贝特、阿昔莫司等新型降脂药理机制、药代动力学和注意事项

高血脂治疗药物选择及依折麦布、依洛尤单抗、非诺贝特、阿昔莫司等新型降脂药理机制、药代动力学和注意事项

血脂对心脑血管影响、高血脂治疗药物选择及依折麦布、依洛尤单抗、非诺贝特、阿昔莫司等新型降脂药物药理机制、药代动力学和注意事项血脂对心脑血管影响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为主心血管疾病是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ASCVD 的致病危险因素。

患者的胆固醇水平与其发生心梗、脑梗的风险密切相关,胆固醇越高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越大。

高血脂治疗药物选择总胆固醇超过 7.2 mmol/L 或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 4.9 mmol/L,未来发生心脑血管病风险明显增高,并且指出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到 2.6 mmol/L 以下。

治疗药物首选中等强度他汀,胆固醇不能达标时可联合应用依折麦布或者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等。

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者已经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需更积极降治疗。

当他汀类药物不能使患者LDL-C 达标时,可以联合使用非他汀类降脂药物,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或PCSK9 抑制剂。

对超高危患者,当基线LDL-C 较高,预计他汀类药物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不能使患者LDL-C 达标时,可考虑直接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PCSK9 抑制剂,以保证患者LDL-C 早期快速达标。

新型降脂药比较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代表:依折麦布①药理机制主要通过抑制小肠对胆固醇吸收来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

依折麦布的分子靶点为甾醇载体 Niemann-Pick C1-like 1,这种载体与胆固醇和植物甾醇的肠内吸收有关。

依折麦布附着在小肠绒毛上皮的刷状缘,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从而减少小肠中胆固醇向肝脏转运,使得肝脏胆固醇贮量降低从而增加血液中胆固醇的清除。

②药代动力学依折麦布及依折麦布-葡萄糖苷酸结合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 99.7% 及 88%~92% 。

依折麦布主要在小肠和肝脏与葡萄糖苷酸结合,并随后由胆汁及肾脏排出。

从粪便和尿液中分别约可回收服用放射性的 78% 和 11% 。

③使用注意事项轻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用药剂量,不推荐用于中度和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

降脂药的种类及作用原理

降脂药的种类及作用原理

降脂药的种类及作用原理1.他汀类药物又称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常用的有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崛起的一类降血脂药物。

作用原理: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减少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反馈性上调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加速了循环中极低密度脂蛋白残粒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血浆浓度。

同时也中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和降低甘油三酯血浆浓度。

主要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对轻、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有疗效。

2.贝特类药物又称氯贝丁酯类和苯氧乙酸类和纤维酸类,常用的有氯贝丁酯、苯扎贝特、非诺贝特、吉非贝齐等。

作用原理:这类药物增加脂蛋白活力,使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分解代谢加速。

主要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

3.烟酸及烟酸衍生物类药物属B族维生素,有烟酸、阿昔莫司等。

烟酸毒性和不良反应很大,原为二类药物已被降为三类药物。

而阿昔莫司,其结构和作用与烟酸类似,但无烟酸的不良反应,而降脂作用比烟酸强20倍。

作用原理:这类药物可能与抑制脂肪组织的分解和减少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可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

烟酸还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机制不清。

4.胆酸螯合树脂类药物又称胆酸隔置剂,有考来烯胺(消胆胺)、考来替泊、降胆灵、降胆葡胺等,为国外较早使用的降血脂药物,但是由于其较多的不良反应,在国内市场不多见。

作用原理:这类药物通过阻滞胆酸或胆固醇从肠道吸收,使其随粪便排出,使肝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含量减少。

通过肝细胞自身调节机制加速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分解代谢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

仅适用于单纯高胆固醇血症。

5.鱼油制剂Omeg a-3脂肪酸,有二十五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作用原理:这类药物可能通过抑制肝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起作用,有轻度降低甘油三酯和开高高密度脂蛋白作用,主要适用于轻度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对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无影响。

《降血脂药物》课件

《降血脂药物》课件

02
国内降血脂药物研发情况
国内降血脂药物研发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需加强创新和研发力度。
1
2
3
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等新型降血脂药物。
新型降血脂药物的种类
新型降血脂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调节脂肪代谢等机制发挥降血脂作用。
新型降血脂药物的作用机制
新型降血脂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仍需长期临床观察和验证。
心血管疾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应选择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以减少糖尿病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
老年患者应选择副作用较小的降脂药物,如普罗布考、依折麦布等,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老年患者
患者耐受性
不同患者对不同药物的耐受性不同,应个体化选择药物,避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详细描述
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和相关指标的检测,以确保降血脂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及时与医生沟通。
总结词
05
CHAPTER
降血脂药物的研发进展
03
国内外研发差距
国内降血脂药物研发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需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01
全球降血脂药物市场现状
全球降血脂药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总结词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降血脂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来降低胆固醇水平,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该类药物主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也有一定提升作用。
详细描述
用于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同时也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总结词
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苯扎贝特等,主要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同时也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该类药物对于患有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中药对代谢综合征的干预效果及机制研究

中药对代谢综合征的干预效果及机制研究

中药对代谢综合征的干预效果及机制研究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异常血脂。

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与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近年来,中药在治疗代谢综合征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潜力,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中药对代谢综合征的干预效果1. 降血糖效果中药在降血糖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许多中药成分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如黄芪、黄连、苦瓜等。

这些中药成分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肝糖原的分解,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2. 降血压效果中药中许多药物具有降血压的作用,如天麻、夏枯草、丹参等。

这些药物可以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担,从而降低血压。

3. 降血脂效果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脂水平往往升高,容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可以降低血脂,如山楂、茶叶、人参等。

这些成分可以促进脂肪代谢,调节脂蛋白的合成和分解,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低血脂。

4. 减肥效果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表现,中药在减肥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

一些中药成分可以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合成,降低体重和体脂含量,改善患者的肥胖状况。

二、中药对代谢综合征的干预机制1. 调节胰岛素分泌中药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来降低血糖。

一些中药成分可以促进岛素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帮助患者降低血糖水平。

2. 抗氧化作用代谢综合征患者体内的氧自由基水平往往较高,容易导致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

中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

3. 调节脂质代谢中药可以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来降低血脂。

一些中药成分可以影响脂肪的合成和分解,调节体内脂蛋白的代谢,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和吸收,从而降低血脂。

4. 抑制炎症反应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体内常伴有炎症反应,炎症因子的过度分泌可能诱发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

中药中的一些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炎症状态。

血脂异常与调节药物

血脂异常与调节药物

血脂异常与调脂药物
血脂与血脂异常
降脂药分类介绍
降脂药的联合应用
高脂血症: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
定义
脂质异常血症(Dyslipidemia)
HDL-C水平降低
中性脂肪
甘油三酯 (TG)
胆固醇 (TC)
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
参与能量代谢
参与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胆汁酸
载脂蛋白Apo
脂蛋白
脂蛋白的组成
药 物 名
商品名
常 规 剂 量
洛伐他汀(lovastatin)
美降之
罗华宁
洛特
洛之特
血脂康
10-80mg/d, 每晚顿服
辛伐他汀(simvastatin)
舒降之
5-80mg/d , 每晚顿服
普伐他汀(pravastatin)
普拉固
美百乐镇
10-40mg/d, 每晚顿服。
氟伐他汀(fluvastatin)
实验项目
参考范围(mmol/L)
注意事项
临床意义
胆固醇TC/CHOL
<5.2
及时送检空腹
增高: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肾病综合征、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脂肪肝、重症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低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降低:见于严重的肝实质病变,如急性肝坏死、肝硬化;肝外疾患,如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恶性肿瘤和营养不良
烟酸有速释型和缓释型两种剂型。速释型不良反应明显,一般难以耐受。缓释型烟酸不良反应较轻。
【禁忌症】绝对禁忌:慢性肝病、严重痛风 相对禁忌:溃疡病、肝毒性、高尿酸血症
贝特类
降脂机制:
贝特类
1.↑脂蛋白脂酶活性,促进TG分解2.↓肝合成与分泌VLDL3.↑HDL

常用降血脂药物

常用降血脂药物

常用降血脂药物有哪些?降血脂药物分类:降血脂药物主要有:贝特类、他汀类、胆汁酸隔离剂、烟酸类。

贝特类药物对三酰甘油有明显降低作用,如非诺贝特(立平脂)、吉非贝齐(诺衡)和苯扎贝特(必降脂)(1)降脂药的作用机制:降血脂药物是目前治疗高脂血症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主要作用机制有如下几个方面:①阻止胆酸和胆固醇从肠道吸收,促进胆酸和胆固醇随粪便排出;②抑制胆固醇的体内合成和促进胆固醇的转化;③促进细胞膜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加速脂蛋白分解;④激活脂蛋白代谢酶类,促进三酰甘油的水解;⑤阻止其他脂质的体内合成,或促进其他脂质代谢。

某一种降血脂药的作用机制可以是上述机制中的一种,也可能具有多种降血脂机制。

(2)降血脂药物分类:降血脂药物主要有:贝特类、他汀类、胆汁酸隔离剂、烟酸类。

贝特类药物对三酰甘油有明显降低作用,如非诺贝特(立平脂)、吉非贝齐(诺衡)和苯扎贝特(必降脂)等;他汀类药物对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有明显降低作用,如洛伐他汀(美降脂)、辛伐他汀(舒降脂)、普伐他汀(普拉固)、富伐他汀(来适可)和阿托伐他汀(力普妥)等;胆汁酸隔离剂和烟酸类药物现已较少应用。

此外,还有中药制剂,如红衄制剂(脂必妥、血脂康)等。

目前应用最广、疗效最为确定的是他汀类药物。

(3)常用降血脂药物的用法简介如下1)降总胆固醇药①考来烯胺:商品名消胆胺,口服,每次4~5g,每日1~6次;②考来替:商品名降胆宁,口服,每次10g,每日2次;③普罗布考:商品名丙丁酚,El服,每次0.5g,每日2次;④弹性酶:口服,每次0.5g,每日3次。

2)主要降总胆固醇兼降三酰甘油药:①洛伐他汀:商品名美降脂、乐瓦停、洛之达、洛特,每日晚饭后服10~80mg;②普伐他汀:商品名普拉固、美百乐镇、帕瓦停,每日晚饭后服10~40mg;③辛伐他汀:商品名舒降脂,塞瓦停每日晚饭后服5~40mg;④富伐他汀:每日晚饭后服20~80mg;⑤血脂康:口服,每次O.6g,每日2次。

2024血脂异常药物治疗新进展

2024血脂异常药物治疗新进展

2024血脂异常药物治疗新进展血脂异常可以是血浆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入甘油三酷(TG)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或上述异常指标的混合物。

换句话说,它们构成了与脂质谱相关的代谢紊乱。

血脂异常患病率在过去几年中有所增加,而且往往是心血管疾病的起点。

高脂血症极大地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需要适当关注。

然而,由千特定药物和营养药物的应用,饮食方式的改变和锻炼,我们有能力纠正血脂异常,从而降低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常规降脂疗法面临的困境和研发新降脂药物迫切性常规降脂疗法(LLT)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降低胆固醇水平的基础。

LLT包括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P S K9)抑制剂。

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选择性抑制经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来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从而限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

对62项试验进行的荼萃分析显示,他汀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如肌肉问题(肌痛、肌病或横纹肌溶解入肝肾功能障碍等或限制他汀类药物的应用[1]。

在进行最大耐受剂量的他汀治疗后,如果LDL-C仍未达标,则可与依折麦布联合使用。

依折麦布通过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而起作用,其有效性取决于尼曼-匹克1(Niemann-Pick1-like)样蛋白的存在[2]。

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可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改善心血管预后[3]。

然而,GOUD研究显示,仅21%(基线LDL-C> 2.6 mmol/L)和33.9%(基线LDL-C: 1.8~2.56 mmol/L)的常规LLTs患者在2年时LDL-C < 1.8 mmol/L.更重要的是,仅10%(基线LDL-C:2.6 mmol/L) 和11.9%(基线LDL-C1.8~2.56 mmol/L)的患者在2年时达到LDL-C 水平<1.4mmol/L [4]。

除传统LLT的副作用外,遗传因素和LDL受体产生减少[5-7]等也是阻碍应用LLT患者胆固醇水平达标的重要原因。

《降血脂药物》课件

《降血脂药物》课件

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
联合用药的原则
当单一降血脂药物无法控制血脂水平 时,可考虑联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降血 脂药物。联合用药时应遵循安全、有 效、经济、合理的原则。
药物相互作用
监测与调整
联合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脂 水平、肝肾功能、肌酶等指标,根据 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联合用药时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 用,特别是与他汀类药物的联合使用 ,可能会增加肌病和肝毒性的风险。
03
降血脂药物的合理使用与注意 事项
降血脂药物的合理使用
降血脂药物的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和作用强度,降血 脂药物可分为他汀类、贝特类、
烟酸类等。
适应症与禁忌症
使用降血脂药物前应评估患者的血 脂水平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注 意药物的禁忌症,如肝肾功能不全 、妊娠期妇女等。
剂量与疗程
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心血管疾病 风险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用药剂量 和疗程,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降血脂药物的作用机制
总结词
降血脂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合成、促进其代谢和排泄等机制,发 挥降低血脂的作用。
详细描述
降血脂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减少胆固醇的合成;抑制甘油 三酯的合成,促进其代谢和排泄;以及促进脂蛋白的代谢等机制,降低血液中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
贝特类药物
总结词
贝特类药物主要适用于甘油三酯水平较高的患者,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 激活受体(PPAR),促进脂肪酸氧化和代谢。
详细描述
贝特类药物包括非诺贝特、苯扎贝特等,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促进脂肪酸氧化和代谢,从而降低甘油三酯水平。贝特类药物对于 降低甘油三酯效果显著,同时也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

降血脂药的作用与注意事项说明书

降血脂药的作用与注意事项说明书

降血脂药的作用与注意事项说明书一、作用:降血脂药是一类用于调节血脂水平的药物,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其作用:1. 抑制胆固醇合成:降血脂药可以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酶活性,从而减少胆固醇的生成,进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2. 促进胆固醇代谢:部分降血脂药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分解,加速其从体内排出,以达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3. 增加胆酸排出:降血脂药还可以增加胆酸的排泄,从而减少胆酸的重吸收,促进胆固醇代谢,起到降脂的效果。

4. 抑制胆固醇吸收:某些降血脂药可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减少胆固醇进入血液,从而起到有效控制血脂的作用。

5. 其他作用:降血脂药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可以进一步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二、注意事项:使用降血脂药需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地达到降脂的效果:1. 用量与时间:按照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降血脂药,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剂量。

注意准时服药,不能断药或者随意更改用药时间。

2. 饮食调理:降血脂药是辅助调节血脂的药物,同时需要结合合理的饮食调理。

限制高脂、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饮食中应以低脂、高纤维为主。

3. 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降血脂药的同时,需注意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部分降血脂药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导致药物浓度升高或降低。

在使用其他药物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4. 肝功能监测:使用部分降血脂药时,需监测肝功能指标,以及定期进行肝脏超声等检查,以排除药物对肝脏的不良影响。

5. 副作用及不良反应:降血脂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肌肉疼痛、乏力、消化道不适等。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6. 孕期与哺乳期禁用:降血脂药在孕期和哺乳期禁用,因其对胎儿及婴儿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7. 过敏史及禁忌症:在使用降血脂药之前,应详细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有过敏史以及其他慢性病史,以避免可能的禁忌症。

8. 过量使用:降血脂药的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

血脂代谢及其调节课件

血脂代谢及其调节课件

血脂的生理功能
总结词
详细描述
02 血脂的调节机制
血脂的调节方式
01
02
饮食调节
运动调节
03 药物调节
脂蛋白代谢的调节
高密度脂蛋白(HDL):可以 将胆固醇从组织转运到肝脏进 行代谢,从而降低血脂水平。
低密度脂蛋白(LDL):可以 将胆固醇从肝脏转运到组织, 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脂 蛋白。
高血脂症的危害与并发症
总结词
高血脂症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之一,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脑梗塞等疾病的发生。
VS
详细描述
长期的高血脂症会导致脂质在动脉内壁沉 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血管狭 窄、血流不畅,引发冠心病、脑梗塞等疾 病。此外,高血脂症还可能引发脂肪肝、 胰腺炎等并发症。降低血脂水平是预防和 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主 要功能是运输内源性脂肪。
细胞内脂质代谢的调节
脂肪酸合成与分解 胆固醇合成与排泄
03 高血脂症及其危害
高血脂症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高血脂二
详细描述
高血脂症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饮食、代谢、药物和环境 等因素,发病机制涉及脂质合成、转运和代谢等多个环节。
目录
• 血脂代谢概述 • 血脂的调节机制 • 高血脂症及其危害 • 血脂代谢异常与疾病 • 血脂调节药物与治疗 • 健康生活方式与血脂管理
01 血脂代谢概述
血脂的定义与组成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血脂是血液中脂类物质的总称,主要 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等。其 中,胆固醇又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04 血脂代谢异常与疾病

降脂药的作用与原理

降脂药的作用与原理

降脂药的作用与原理降脂药是用于降低血液中脂质水平的药物,通常用于治疗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含量异常升高的一种疾病。

高血脂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高血脂症是由于体内的代谢异常导致的,而继发性高血脂症是由其他病因引起的,例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降脂药的作用是通过不同的机制来降低血液中脂质的水平,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等相关风险。

一类常见的降脂药是他汀类药物,其作用原理是通过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

他汀类药物作用于体内的脱氢酶酶系,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从而降低机体内新鲜胆固醇的合成,促使细胞对外提取胆固醇并转为酯化形式,使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降低。

同时,他汀类药物还可以通过提高肝脏上清胆固醇受体的表达,增强胆固醇的内源转运,增加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介导的清除,进一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另一类常用的降脂药是烟酸类药物。

烟酸是维生素B3的一种形式,其具有降低血浆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

烟酸的机制主要是通过磷酸皮酸途径,抑制脂肪对甘油的合成,从而使体内脂肪酸转向酮体生成。

此外,烟酸还可以抑制脂肪细胞内脂肪酸酯化酶的活性,减少脂肪酸进入循环,从而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水平。

同时,烟酸还可以通过促进肝脏合成和释放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进一步改善血脂水平。

除了他汀类药物和烟酸类药物,还有一些常见的降脂药物,例如胆酸螯合剂、纤维酸衍生物和EZetimibe等。

胆酸螯合剂作用于肠道,通过与肠道中的胆酸结合,形成无法被吸收的复合物,从而降低肝脏内胆固醇的浓度,促使胆固醇转向胆汁酸的合成,增加其排泄。

纤维酸衍生物可以阻断肠道对乳糖的转运过程,并且能够通过与胆固醇酯化物结合,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低血脂水平。

EZetimibe主要通过抑制肠道中胆固醇的吸收来发挥作用。

EZetimibe结合肠道的受体Nieman-Pick C1-like1(NPC1L1)蛋白,阻断肠道对胆固醇的摄取,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降脂灵片的功能主治与作用及禁忌

降脂灵片的功能主治与作用及禁忌

降脂灵片的功能主治与作用及禁忌一、功能主治与作用降脂灵片是一种用于降低血脂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中药制剂。

下面列举了它的功能主治与作用:1.降血脂:降脂灵片中的有效成分可以调节体内血脂代谢,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的水平,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2.改善血液循环:降脂灵片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微血管灵敏度,改善血管的弹性和扩张性,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提高心脑血管系统的功能。

3.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脂灵片具有降低血脂和改善血液循环的功能,可以预防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4.促进脂肪代谢:降脂灵片可以促进脂肪代谢,加速脂肪分解和氧化,降低体脂肪含量,有助于体重控制和减肥。

5.改善代谢综合征:降脂灵片对代谢综合征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改善血糖、血脂和血压的水平,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6.抗氧化作用:降脂灵片中含有一些天然的抗氧化剂,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血管壁的损伤,保护心脑血管系统的健康。

二、禁忌使用降脂灵片的人群需要注意以下禁忌情况:1.孕妇禁用:由于降脂灵片中的成分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孕妇在妊娠期间应禁止使用。

2.哺乳期禁用:降脂灵片中的成分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对婴儿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哺乳期妇女应禁止使用。

3.过敏体质:对降脂灵片中的任何成分过敏的人应慎重使用,必要时应咨询医生。

4.肝肾功能不全:降脂灵片中的药物成分需要通过肝肾来代谢和排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降脂灵片。

5.心脏病患者:有严重心脏病(如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脂灵片。

6.年幼儿童:降脂灵片对于年幼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进行充分研究,因此应避免使用。

7.其他情况:在患有严重疾病(如肝炎、肾炎等)或正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的人群中,应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使用降脂灵片。

综上所述,降脂灵片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功能主治与作用。

洛伐他汀的作用机制及应用

洛伐他汀的作用机制及应用

洛伐他汀的作用机制及应用洛伐他汀(Lovastatin)是一种降血脂药物,属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s)的一员,也被称为他汀类药物。

洛伐他汀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以降低胆固醇的合成而发挥降血脂作用。

洛伐他汀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和高脂血症等血脂异常引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

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途径的速率限制酶,它参与甲羟戊酸(HMG-CoA)转化为胆固醇的关键步骤。

洛伐他汀与HMG-CoA还原酶结合,抑制其活性,从而降低胆固醇的合成。

在体内,洛伐他汀首先被肠道吸收,然后经过肝脏代谢,形成其活性代谢物羟基洛伐他汀(hydroxylovastatin)。

羟基洛伐他汀与HMG-CoA还原酶结合的亲和力较强,可以有效地抑制酶的活性,进而降低胆固醇的合成。

洛伐他汀还可以通过促使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增加,加速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清除,进一步降低血液中的LDL-C水平。

洛伐他汀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和高脂血症等引发的相关疾病,其中包括:1.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洛伐他汀可以作为单药或联合其他药物(如贝特类降脂药)进行治疗,用于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2. 混合型高血脂:混合型高血脂是指血液中同时存在高总胆固醇、高LDL-C和高甘油三酯的一种血脂异常症状。

洛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血脂异常的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3. 冠心病:冠心病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一种心脏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冠状动脉狭窄和斑块形成。

洛伐他汀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从而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洛伐他汀还可以降低血液中的纤溶活性物质、炎症因子等,减少动脉壁的炎症反应,提高斑块稳定性,预防动脉栓塞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汀类(2)
不良反应:
大多数人对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良好,副作用通常 较轻且短暂。
常见不良反应有:头痛、失眠、抑郁、以及消化不 良、腹泻、腹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 0.5%-2%的病例发生肝脏转氨酶升高。 严重不良反应:肌痛、肌炎和横纹肌溶解
禁忌症: 胆汁郁积和活动性肝病,妊娠。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依折麦布(Ezetimibe)
调脂药的主要作用机制
阻止胆酸或胆固醇的吸收,促进从粪便排出。 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促进胆固醇的转化。 促进LDL受体表达,加速脂蛋白分解。 激活脂蛋白代谢酶类,促进甘油三酯水解。 阻止其他脂质的合成,促进其他脂质的代谢。
调脂药的分类
降TC/降TC及兼降TG
✓ 他汀类(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 ✓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 ✓ 树脂(胆酸螯合物) ✓ 普罗布考
他汀类药物常用剂量和最大剂量
阿托伐他汀 辛伐他汀 洛伐他汀 普伐他汀 氟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常用剂量
(mg/日) 10 最大剂量* 80
(mg/日)
20
20 10-20 40
5-10
80
80
40
80
20
国产血脂康:1.2g/日(含洛伐他汀10mg) *根据我国SFDA批准的各产品说明书
他汀类药物降低TC和LDL-C的作用虽与药物剂量有相关性, 但不是呈直线相关关系。当他汀类药物的剂量增大1倍时, 其降低TC的幅度仅增加5%,降低LDL-C的幅度增加7%。
唯一的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单药治疗(10mg/d) LDL-C约降低
18%
与他汀类合用对LDL-C, HDL-C
和TG 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未见有临床意义的药物间药代动
力学的相互作用
安全、耐受性良好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他汀类
VLDL
IDL
LDL
LDL-R
Synthesis
胆系排泄
50% 31%
食物胆固醇
副反应:
潮红,瘙痒,皮肤干燥,十二指肠溃疡,痛风,
空腹 血 糖升高, ALT/AST 升高,高黑棘皮病,
作用: 少,
脲类,他汀类
抗脂肪分解,VLDL合成减少,肝胆固醇合成减 药物相互作用:ß-阻滞剂,非甾体类镇痛药, 磺
联合用药: 树脂类,贝特类
研究:
CDP, CLAS, FATS
烟酸衍生物——乐脂平(无初效反应,可改善糖耐受性,不引
--中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有他汀降低 LDL-C 水平 30%- 40% 所需剂量(标准剂量)*
药物
阿托伐他汀 洛伐他汀 普伐他汀 辛伐他汀 氟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剂量(mg/d) LDL-C降低(%)
10
39
40
31
40
34
20-40
35-41
40-80 5-10
25-35 39-45
* 估计LDL-C降低数据来自各药说明书
烟酸(Niacin)
药物:
烟酸 (100,500mg), 缓释剂 (SR)
剂量:
1.5~3g/日, 分 2-4剂;缓释剂1~2g/日
目标: 15~35%
适应症:
TG 20~50% ,LDL-C5~25%, HDL-C
IV
除 I 型外的所有高脂血症
禁忌证:
慢性肝病,痛风, 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溃疡病
甘 油
脂和脂肪

脂肪组织
甘油三酯分解转 变为甘油和脂肪 酸
的消化吸 收

肝脏
极低密度将甘油和脂肪酸
脂蛋白 重新合成甘油三
酯;糖类物质转
化成甘油三酯
血液中甘油三脂的去路
血管壁细胞
甘油三酯水 解为甘油和 游离脂肪酸
组织细胞
甘油和脂肪 酸氧化分解 释放能量
血管
乳糜 微粒
甘 油 三 酯
极低密 度脂蛋 白
肝脏
血脂代谢异常及 降脂药物的作用
机制
LOGO
【影响脂蛋白代谢的因素】
基因饮食肥胖运动激素年龄
血脂异常的原因
原发性血脂异常
继发性血脂异常
遗传 因素
饮食 因素
生活 方式 不良
糖 尿病
甲状腺 机能 减低
肾病
肝胆疾病 胰腺炎
长期 过量饮酒
药物性 β阻滞剂 利尿剂 糖皮质
药物:
吉非罗齐(300, 500mg), 非诺贝特(100, 200mg), 苯扎贝特 (200, 400mg), 环丙贝特 (100mg),
剂量:
吉非罗齐(1.2g/日,分两剂);非诺贝特100mg tid
400mg qd;
(或 200mg 微粒化 qd);苯扎贝特200mg tid或

环丙贝特 100mg/日;氯贝特2g/日
将甘油和脂 肪酸转化成 糖类物质
血液中胆固醇的来源
外源性
小肠 食物中胆固 醇的吸收 300~500mg
血管 胆 固 醇
内源性
肝脏
自身合成胆 固醇
小肠细胞
自身合成胆 固醇
血液中胆固醇的去路
血管
组织细胞
胆 固
利用胆固醇合

成生物膜、部 低密度
分激素、维生 脂蛋白
素D3等
高密度 脂蛋白
肝脏
胆固醇被加 工成胆汁酸 排出体外
起尿酸代谢变化)
其它
▪ ω-3脂肪酸:主要降低TG和轻度升高
HDL-C, 有深海鱼油、多烯康、 脉络康、鱼油烯康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应考虑的问题
▪ 治疗目标
- 纠正脂蛋白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 并发症
▪ 药物作用机制 ▪ 药物的其他作用 ▪ 联合治疗
【天然药物类】
燕 麦 片
荞 麦 片
山 楂 丸
丙丁酚 (250mg) 1 g/日, 分 2剂
LDL-C, 可能 HDL-C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腹泻,软便,QT间期延长 抑制LDL合成,促进LDL分解,
药物相互作用:ß-阻滞剂, 贝特类
联合用药: 烟酸 (他汀类)
研究:
PQRST
▪ 主要降TG,兼降TC
贝特类(纤维酸衍生物)Fibrates
激素
血脂异常的分类 高胆固醇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TC) 水平增高 混合型高脂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TC)与甘油三酯(TG)水 平增高
高甘油三酯血症:
血清甘油三酯 (TG) 水平增高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血清HDL-C水平减低
血液中甘油三脂的来源
外源性
血管
内源性
小肠 乳糜微粒
食物中油 经淋巴循环
目标:
TG20~50%,LDL-C 5~20% ,HDL-C10~20%
适应症:
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或混合性高脂血症
禁忌证:
严重肾病或肝病
副反应:
胃肠道不适,肌痛,胆石,CK升高
作用:
激活脂蛋白脂酶, 粪固醇分泌 , 肝VLDL合成/分泌 , 激素敏感脂酶 活性增加
药物相互作用:华法令,口服避孕药,他汀类
亚 油 酸
橡 胶 种 子 油
蚕 蛹 油
月 见 草 油
藻 酸 双 酯 钠
绞 股 兰 总 甙 片
主要降TG,兼降TC
✓ 贝特类 ✓ 烟酸及其衍生物
▪ 降胆固醇药物
他汀类(1)
作用机制:竞争性抑制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HMG-COA还原酶),使肝脏内源性 胆固醇合成减少。
降脂效果:主要降低TC、LDL-C,兼降TG,轻度 升高HDL-C。
种类: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 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现代中药血脂康(主要成分为洛伐他汀)
联合用药: 树脂,烟酸,他汀
研究:
CDP, WHO, HHS, BECAIT, VA-HIT
贝特类特点
特点:
✓ 降低TG ✓ 增加有保护作用的HDL-C ✓ 将小而密的LDL转变为大的更有浮力的颗
粒,可有效降低LDL-C ✓ 降低餐后血糖 ✓ 降低纤维蛋白原 ✓ 增加抗凝剂的效力 ✓ 降低血尿酸
19%
INTESTINE
吸收
50% 50%
排泄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依折麦布
胆酸鳌合物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血浆
正常
LDL LDL
LDL
乙酰辅酶A
肝细胞
胆固醇 胆酸

胆酸树脂
LDL LDL
乙酰辅酶A
胆固醇 胆酸
丙丁酚(Probucol)——抗氧化剂普罗布考
药物: 剂量: 目标: 适应症: 副反应: 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