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资源的配置学习资料
卫生资源配置(2)
一、卫生资源配置的总量评价指 标
• 2、人均卫生费用
①人均卫生费用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卫生资源 水平;
• 如:美国: $5635;日本: $2139; 中国: $70.55。
②反映卫生资源在地区之间、人群之间的配置是否 合理。
• 如:城乡之间:城市¥1261.93;农村¥301.61。 • 不同地区之间:浙江¥ 946.92;福建¥ 520.15; 云南¥ 391.33。
一、卫生资源配置的总量评价指 标
• 4、医疗、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之间的资源配 置比例
①同建国初期相比,我国的健康指标有非常大的改 善;(P147)原因是农村工作与预防保健工作开展得 很好; 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随着市场化改革取 得了显著的发展,但健康指标的改善不明显,咎其 原因,资源配置失衡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 ③资源配置失衡的证据:
一、卫生资源配置的总量评价指 标
• 3、门诊和住院之间资源配置的构成
①该指标反映医疗机构内部资源配置状况; ②一般来说,平均每次住院费用远大于每次门诊费 用,但门诊医疗服务数量多于住院服务,因此,从 门诊和住院之间的资源配置来看,两者不一定有很 大差异; ③2004年,全国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117.68 元,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用4283.74元。
(四)疾病模式呈现新特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日益突出。 1、重大传染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 2、重大地方病和其他感染性疾病仍然严重流行。 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社会负担沉重。 4、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五)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期望尚有较大差距。 1、卫生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合理。 2、医疗保障筹资水平较低,保障水平有限。 3、保障公益性的体制和机制尚未建立。
卫生经济学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卫生经济学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卫生经济学是研究如何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学科,它关注的是在有限的资源下,如何实现卫生资源的最大利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卫生经济学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决策者制定合理的卫生政策,提供可行的实施方案,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卫生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等。
在人力资源方面,卫生经济学研究如何合理配置医疗人员和卫生专业人员,根据人口需求和卫生服务的不同,制定合理的医疗人员配备标准,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在物质资源方面,卫生经济学研究如何合理配置医疗设备、药品和医疗器械等,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在财务资源方面,卫生经济学研究如何提高卫生支出的效益,使有限的财务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满足人民的卫生需求。
卫生经济学在资源优化配置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需求与供给的匹配问题。
卫生资源的供给应该与需求相适应,根据人口数量、人口结构、患病率等因素,预测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制定合理的资源配置方案,保证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和可及性。
其次是效益与成本的平衡问题。
在资源配置中,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的效益和成本,选择对人民最有益的方案,避免资源浪费和效益低下的情况发生。
再次是公平与效率的权衡问题。
卫生资源的配置应该体现公平原则,解决医疗资源的不均衡问题,但同时也要考虑效率原则,保证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最后是长期与短期的平衡问题。
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应该注重长期效益,避免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未来的发展需求。
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政府、卫生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卫生政策,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加强卫生服务的监管和管理,提高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
卫生机构应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社会组织和个人要增强健康意识,积极参与卫生活动,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减少对卫生资源的需求。
综上所述,卫生经济学的目标是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第5章 卫生资源规划
(二)形势分析
健康问题分析
主要健康问题分析方法有问题排列法、趋势外推 法、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标准法、专家 评价法等。
实用文档
(二)形势分析
卫生需求分析
①表达需求 ②标准需求 ③认识到的需求 ④相对需求
实用文档
(二)形势分析
卫生资源分析
①现有的卫生资源性质、数量、质量及结构 分布状态。
考核和监测的内容、方法、时间及负责人
实用文档
第三节 区域卫生规划
主要内容: 一、区域卫生规划概述 二、区域卫生规划的特征和意义 三、区域卫生规划编制程序 四、区域卫生资源配置
实用文档
一、区域卫生规划概述
区域卫生规划(regional health planning) 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依据自然生态环 境、社会经济发展、人群健康状况和卫生 服务需求等因素,确定区域内卫生事业的 发展目标、模式、规模和速度,统筹安排、 优化配置卫生资源的过程。
实用文档
(一)准备工作
1.解决认识问题 2.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3.提交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4.方案批准后要成立正式的领导小组与工作小
组,并明确职责分工、对成员进行必要的培 训、落实活动经费等。
实用文档
(二)形势分析
1.形势分析主要内容
社会经济发展现况与趋势 环境状况 人群健康状况 卫生资源配置现况及卫生服务状况
实用文档
(二)形势分析
2.资料收集方法
①查阅常规报告系统 ②进行专题调查 ③借用已有的研究成果 ④查阅居民健康档案 ⑤小型座谈会
实用文档
(二)形势分析
3.形势分析基本思路
当地人群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资源配置问题是什 么?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需从以下3 方面进行分析:
卫生经济学知识点
卫生经济学知识点卫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卫生保健系统中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它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以满足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并实现最佳的健康结果。
以下是一些关于卫生经济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卫生经济学主要研究卫生保健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这包括卫生服务的需求与供给、卫生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卫生服务的成本与效益、医疗卫生机构的经济运行、医疗保险制度、卫生政策的经济分析等方面。
在研究卫生服务的需求时,需要考虑影响人们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因素,如人口特征、健康状况、收入水平、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服务价格等。
而卫生服务的供给则受到医疗技术水平、医务人员数量和质量、医疗机构的规模和布局等因素的制约。
二、卫生资源的配置有效的卫生资源配置是实现卫生保健系统目标的关键。
卫生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分配这些资源,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卫生保健需求,是卫生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常见的卫生资源配置方法包括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
计划配置通常由政府根据卫生规划和政策来进行资源分配,以实现公平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市场配置则依靠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信号和竞争来引导资源的流动。
然而,单纯的计划配置或市场配置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实际中往往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以达到更优的资源配置效果。
三、卫生服务的成本与效益卫生服务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提供卫生服务直接相关的费用,如医疗设备的购置、药品的采购、医务人员的薪酬等。
间接成本则是指由于疾病或卫生服务导致的生产力损失、患者及家属的时间和交通费用等。
效益则可以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通常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来衡量,比较卫生服务的成本和所带来的经济收益。
社会效益则更加广泛,包括提高健康水平、增加劳动生产力、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
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需要考虑时间价值、不确定性等因素,并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卫生资源的配置
《上海市区域卫生规划(2001-2010)》
提出了上海市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标准和主要任 务:千人口床位数控制在5张左右;营利性医疗机 构床位数逐步达到全市总床位数的10%-15%;非 营利性医院可按核定床位数的10%-20%适量设置 特需医疗床位,医生与护士数的配备比例1:2; 床护比1:0.6的标准。强调在控制资源总量的同 时,合理调整资源布局和结构;注重政府调控与 市场配置的有机结合,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基本 与非基本;营利与非营利以及公立与非公立间的 关系,加强卫生的全行业管理。
健康效益组:不同人群/服务矩阵
服务 康促进 预防 调查 急性治疗 持续治疗
无风险
有风险
有症状
急性病
慢性病 /伤残
资源分配的经济学方法
技术 CBA CEA CUA(质量调 整生命年) CUA(伤残调 整生命年) 疾病负担 范围 绝对/ 全部 比较/ 部分 比较/ 部分 比较/ 部分 比较/ 部分 比较/ 部分 效益测量 价值,货币 定义结果 质量调整生命年 伤残调整生命年 质量调整生命年/伤 残调整生命年 最大 每 一 美元 花 费 获 得的效益 每 一 美元 花 费 所 获得的结果 每 一 质量 调 整 生 命年的花费 每 伤 残调 整 生 命 年的花费 总 质 量调 整 生 命 年/伤残调整生命 年 贡献 价值 无 无 无 有 无 需要 资料 大量 有限 大量 有限 有限
卫生资源的配置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 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 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保证医疗卫生事 业内涵发展的关键 * 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是区域卫生规划的主 要内容
卫生资源的配置的定义
指一个国家或政府如何将筹集到的卫生资 源公平且有效率地分配到不同的领域、地区、 部门、项目、人群中去。
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与使用
效率。
03
医疗卫生资源的使用
医疗卫资源配置
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确保 资源利用最大化,避免浪 费和重复建设。
提高诊疗效率
通过改进诊疗流程和技术 手段,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和诊疗时间。
降低医疗成本
医疗质量提升
医疗卫生机构将更加注重医疗质量的提升,通过改进诊疗流程、提 高医护人员专业水平等方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资源共享
随着医疗资源的紧张,医疗机构将更加注重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如 区域医疗中心、医疗联合体等模式的推广。
医疗卫生资源的挑战与机遇
1 2 3
人口老龄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卫生资源将面临更 大的压力,同时也为医疗卫生行业提供了新的发 展机遇。
慢性病防控
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 求不断增加,需要加强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
医疗费用上涨
医疗费用的上涨给患者带来负担,需要加强医疗 费用的管理和控制,保障患者的利益。
医疗卫生资源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提高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 水平和覆盖面。
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确保所有地区和人群都 能获得必要的医疗卫生 服务,不受经济和社会
地位的影响。
效率性原则
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
,避免浪费。
适应性原则
根据人口分布、疾病谱 和经济发展水平,动态 调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
可持续性原则
确保医疗卫生资源的长 期稳定供应,满足未来
医疗需求。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方法
控制医疗费用,降低患者 和医保负担,实现可持续 发展。
卫生资源配置2
任课教师授课教案课程名称《卫生经济学》授课时间11 月14 日—11月18日授课班级15级会计班任课教师周蓉课题第七章卫生资源配置第2.3节课型新授课教学时数 2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目标掌握医师护士等相关医务人员数量配置的计算方式掌握床位数量配置的计算方式主要教学内容1.门诊医师需要数计算公式每全时门诊医师年均应处理门诊人次公式中26为将两周数据换算为全年数值的常数,分子中的X/100为当地居民到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处就诊的比例。
式末加1/10为从事非临床工作医师数。
另加10%从事非日常医疗工作的医师数,指外出专业进修、学术会议、抢险救灾、支边、支贫等活动,以及病事假等。
每全时门诊医师应处理门诊人次计算方法为:每全时门诊医师法定工作日为254日[365-(104+7)=254日]乘以15(日均处理门诊人次)等于3810人次。
2.住院医师需要数计算公式本公式采用每全时住院医师平均分管床位数10张,与全国住院医师平均实际分管9.5张病床数接近。
每床位年均使用床日数,按医院病床使用率达85%计算,则每床年均使用数应为310.25日。
即:每全时住院医生年均负责病床日=10×310.25=3102.5日上式可改写为:住院医师需要数=本地人口年住院天数/每全时住院医师年均负责病床日另加10%从事非日常住院诊疗工作医生数(见门诊医师需要数计算式)。
此10%为1988年世界银行与卫生部协作卫生Ⅰ项目中通过特尔斐调查法取得的数据。
3.主治医师以上医师需要数计算公式主治医师以上医师需要数=住院医师需要数×7/87/8为卫生部规定住院医生与主任、副主任、主任医师之比为8:4:2:1,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与住院医师之比即为7/8。
4.需相应增加医师数的计算城市医疗中心,其医疗服务范围超出地域限制,流入就医病人较多或有一定数量(超出流出数),需相应增加医生数,其计算公式为:每全时住院医生年均负责病床日每全时门诊医生年均诊疗人次5.预防保健专业医师需要计算方法按照人口比例法算出。
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03
医疗卫生资源利用
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
01
02
03
04
优化医疗流程
通过改进医疗流程,减少不必 要的时间和资源浪费,提高医
疗服务的效率。
强化医疗信息化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医疗资源的 分配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
质量和效率。
推广分级诊疗制度
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和复杂程 度,合理分流患者,使医疗资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医疗卫生资源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例如,根据资源的性质,可以分为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根 据资源的用途,可以分为医疗资源、预防保健资源、康复资 源等。
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性
医疗卫生资源是保障人民健康、维护 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
合理配置和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可以提 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满足 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有效 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强化政策法规的执行和监督
制定政策法规后,需要加强其执行和监督,确保各项规定得到有效落实,对违规 行为进行惩处,维护医疗卫生资源的公平、合理和有效利用。
医疗卫生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建 Nhomakorabea健全医疗卫生资源管理体制
通过建立健全医疗卫生资源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形成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的管理 体系。
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加强医疗人才培养
通过加强医疗人才的培养和管 理,提高医疗服务提供者的专
业水平和效率。
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的评估指标
服务量
包括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等,反 映医疗服务的规模和需求。
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比较投入和产出来评估医疗资源 的利用效率,如病床使用率、医生工 作效率等。
医疗质量
卫生资源配置
卫生资源配置应回答的问题
卫
应该生产什么类别和组合的
生
医疗服务或产品
资
源
在用于生产医疗服务和产品
的
时需要哪些类别的卫生资源
稀
缺
性
谁应该得到这些服务和产品
卫生资源 优化配置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 概念
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区域内全部卫生资源在总量、 结构与分布上与居民的健康需要和卫生服务需求相适
应的组合状态。
卫生资源
• 卫生总费用指标分类
筹资来源法 1政府预算卫生支出 2社会卫生支出 3居民个人卫生支出
机构流向法
1医院费用 2门诊机构费用 3药品零售机构费用 4公共卫生机构费用 5卫生行政和医疗保 险管理机构费用 6其他卫生费用
实际使用法
1个人医疗费用 2公共卫生费用 3卫生发展费用 4其他卫生费用
• 卫生信息 • 卫生技术
卫生资源
• 讨论: • 卫生信息、卫生技术都有哪些?如何衡量?
卫生资源配置(health resources allocation)
• 概念
指政府或市场如何使卫生资源公平且有效率地在不同 的领域、地区、部门、项目、人群中分配,从而实现 卫生资源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 原则
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兼顾公平与效率 重点倾斜兼顾全局 坚持按投入产出原则配置卫生资源
2007 年度
北疆, 71.9%
2003-2007南北疆每千人口医生数
北疆
南疆
3.5 2.85
3
3.06
2.75
2.94
2.94
2.5
2
1.6
1.53
1.52
医疗卫生资源的规划与配置方案
医疗卫生资源的规划与配置方案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进步,医疗卫生资源的规划与配置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医疗卫生资源的规划与配置方案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本文将从医疗卫生资源的概念、规划与配置的重要性、现状与问题以及优化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医疗卫生资源的概念和分类医疗卫生资源是指为了满足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而提供的各种资源,包括医疗设施、医疗人员、医疗设备和药品等。
根据资源的不同属性和特点,可以将医疗卫生资源分为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医疗设施和医疗设备。
医疗设施包括医院、诊所、卫生院等医疗机构,而医疗设备则包括各种医疗仪器、设备和药品等。
人力资源则是指医疗卫生领域的专业人员,如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二、医疗卫生资源规划与配置的重要性医疗卫生资源规划与配置是指根据人口的需求和医疗卫生服务的特点,科学合理地确定医疗卫生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布局等方面的问题。
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医疗卫生资源规划与配置可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通过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可以使人们更加方便地获得医疗服务,减少因地域差异而导致的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提高医疗服务的公平性。
其次,医疗卫生资源规划与配置可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合理规划医疗卫生资源,可以使医疗机构更好地配置医疗设备和人力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再次,医疗卫生资源规划与配置可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科学规划医疗卫生资源,可以使医疗机构更好地适应人口变化和医疗需求的变化,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三、医疗卫生资源规划与配置的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规划与配置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医疗卫生资源的布局不合理。
一些地区医疗资源过剩,而另一些地区则医疗资源匮乏,导致了医疗服务的不均衡。
其次,医疗卫生资源的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
社区卫生工作者如何进行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社区卫生工作者如何进行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社区卫生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和健康服务。
在社区卫生工作中,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是至关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到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本文将探讨社区卫生工作者如何进行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了解社区需求社区卫生工作者需要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包括常见疾病类型、发病率、人口结构等。
通过调查和统计数据,可以对社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进而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准确、更合理的卫生服务。
二、建立健康档案社区卫生工作者应建立健康档案,及时记录居民的健康信息和病史,包括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孕产妇等重点人群。
健康档案可以帮助卫生工作者更好地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配置。
三、完善社区卫生机构社区卫生工作者应加强社区卫生机构的建设,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
包括改善诊疗设备、拓宽医疗服务范围、加强医护人员培训等方面。
优良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将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从而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
四、加强健康教育社区卫生工作者应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
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健康知识宣传资料等方式,加强居民对常见疾病的预防和自我管理的认识。
健康教育将有助于降低居民就医需求,减轻卫生资源的压力。
五、开展预防保健工作社区卫生工作者应重视预防保健工作,推广疫苗接种、健康体检等活动。
做好预防工作,能够有效减少社区居民的患病率,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减少对医疗资源的需求。
六、合理调配医务人员社区卫生工作者需要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合理调配医务人员。
对于高发病率的疾病,可以增加相应的医护人员,提供更充足的医疗资源。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人力成本和资源利用率的平衡,避免资源的浪费。
七、加强与上级医疗机构的沟通合作社区卫生工作者需要与上级医疗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行医共体的模式。
通过与上级医疗机构的沟通合作,社区卫生工作者可以及时获得专业的医疗支持和指导,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卫生资源配置
(2)卫生物力资源
• 指医疗部门的基本建设、卫生装备、药品 与卫生材料等物质材料。
– 2007年底,全国卫生机构数达31.5万个,其中: 医院19900个、卫生院4.0万个、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站)2.4万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007 个。与2003年比较,卫生机构增加2.4万个, 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监督机构 和医院有所增加,妇幼保健机构和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变动不大,乡镇卫生院随着乡镇调整继 续减少 。
卫生部门医院、卫生院病床使用率(%)
医院 综合医院 中医医院 口腔医院 肿瘤医院 妇产(科)医院 儿童医院 精神病医院 传染病医院 结核病医院
卫生院 #乡镇卫生院
1985 87.9 87.0 83.9 … 86.2 … 91.6 98.2 76.9 94.0 46.0 46.0
1990 85.6 85.7 73.6 … 96.8 … 88.1 95.3 83.4 86.3 43.4 43.4
内蒙古 Inn Mongolia 120575 102336 50409 27601 2.15 1.18
辽 宁 Liaonin
273374 216457 94321 76796 2.24 1.83
黑龙江 Helongjiang 191945 151916 64895 45542 1.72 1.21
上 海 Shanghai
– 区域卫生服务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一定限度的 动态平衡。
– 卫生资源配置的优化。区域内卫生资源的组合 与分配,达到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好的卫生 服务产出和最高的健康收益的状态。
(二)卫生资源配置的必要性
• “资源稀缺”与“选择” •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资源分配问题 •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如何分配? • 应该生产什么类别和组合的医疗服务或产品? • 在用于生产医疗服务和产品时需要哪些类别的
卫生资源配置课件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远程诊疗、远程教育和远程健康管理等 服务。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制定严格的医疗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患者隐私和数据安全。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和提高保障水平
1 2
完善医保制度
建立健全医保制度,扩大医保覆盖面,提高医保 保障水平。
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加强药品监管,保障药品质量和供应稳定。
医疗服务模式
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如分级诊疗制度,影响卫生资源的配置和使用。
卫生资源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地理可及性
卫生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 情况,影响到居民获取卫 生服务的时间和距离。
经济可及性
卫生服务的价格和居民的 经济能力,影响不同收入 水平人群的卫生服务获取 。
公平性
确保不同地区和不同社会 经济群体的居民都能公平 地获得所需的卫生服务。
3
提高医疗救助水平
加大对贫困患者的救助力度,提高医疗救助水平 。
05
卫生资源配置的实践案例
某地区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和问题分析
总结词
该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存在不均衡、不合理的问题,需要优化。
详细描述
该地区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中心,而农村和边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同时,不同 医疗机构之间的资源配置也存在差异,部分医疗机构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某地区卫生资源配置优化方案和实施效果
总结词
通过制定和实施优化方案,该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得到了改善。
详细描述
该地区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加大财政投入、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等,使得卫 生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合理;同时,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
国际卫生资源配置的经验和启示
2第三节 区域卫生规划的资源配置
( 4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方式
是制定科学的区域卫生规划。
二.卫生资源配置在区域卫 生规划中的地位
( 1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是区域
规划的重点。
( 2 )区域卫生规划对现有卫生 资源进行深入调研、摸清底数,进
行结构和布局的调整;
对所有新增卫生资源,特点是城
市医院的设置和改扩建、病床规模
的扩大、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无 论何种资金渠道,必须按照区域卫
及变化趋势确定配置标准,最高限额不
得超过居民卫生服务实际需要量。在确 定结构和比例时,优化考虑区域内主要 卫生问题。
( 4 )卫生设备的配置必须与卫
生机构层次、功能相适应,提倡应
用适宜技术和常规设备。大型医用 设备要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
严格控制总量,合理布局,资源共
享。
生规划的要求和管理程序,严格审
批。
( 3 )卫生资源的合配置不仅要 满足人群得到基本医疗需求,同时
,也要使优先的卫生资源得到充分
合理的利用,提高卫生服务的效率 和效益。
三.制定区域卫生资源配 置标准的要求
( 1 )省级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地实
际,对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
资源的配置标准做出量化规定。在制 定配置标准时,要根据本省不同区域
节(通过政策来配置卫生资源)。
(三)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原 则
(1)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就是卫生服 务机构以合理的价格、优良的质量提供 有效的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
的卫生资源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医疗保
健需求。
一个是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即具有同样卫
生服务需要的人应当得到同样的卫生服务;
另一个是卫生服务筹资的公平性,即不同支
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主要内容
卫生资源配置概述 卫生资源配置与测算 卫生资源配置的评价
一、卫生资源配置内容
卫生物力配置(机构,床位) 卫生设备配置 卫生人力资源配置 卫生经费 卫生技术
二、卫生机构配置
1、机构配置存在问题 城乡配置上,卫生资源过多集中在城市,
乡村卫生资源相对贫乏。
区域配置上,大中城市卫生机构重叠, 功能交叉,资源利用效率偏低。
以上5部分医师数相加的和,即为该区域医 师需要总数。
1.门诊医师需要数计算公式
门诊医师需要数
人口数×两周患病率×人均两周就诊次数 ×26×需要医疗照顾率×(1-X/100)
= ————————————×(1+1/10)
每全时门诊医师年均应处理 门诊人次
公式中26为将两周数据换算为全年数值的常数, 分子中的X/100为当地居民到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处 就诊的比例。式末加1/10为从事非临床工作医师数。
卫生资源配置 :是决定在何处筹集、组织 和消耗卫生资源的一种决策过程。
三个要素: 什么方式筹资
什么要素组合
多大水平产出
一、基本概念
卫生资源可根据时序分为存量和增量。
存量是指以前所拥有的卫生资源总量; 增量是指即将拥有的卫生资源补充量。
卫生资源的配置应包含两部分内容: 1)卫生资源的增量配置 2)卫生资源的存量调整
最后将1、2、3、4、5五个公式的计算结 果相加,即得出当地医师需要总数。
(二)医师供需平衡状态的评价
按照供需比值来进行评价。供需比值越 接近1,其平衡状态越佳,越远离1,平衡越 差。所以我们将评价标准定为三个等级,等 级比值与床位评价相同。
按本评价方法,选择几个城市和地区 进行供需平衡评估,其结果见表2-2。从中 可看出某些城市医生拥有数已超过需要数, 明显过剩。卫生技术人员的城乡分配不合理 也是客观存在的,就全国总需求而言,医师 不短缺;按需要而言,略有短缺,短缺的地 区是农村。
卫生经济学课件: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2.醫院分級管理的政策導向和大型設 備管理失控也促使城市醫院爭先購買 設備、建新樓、開展新服務,而這些 新增的服務和設施又進一步刺激了無 效需求的增加,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3.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醫療保障制度, 定點醫院全在大醫院,缺乏引導需求 向社區分流的機制,同時,醫療保障 制度也缺乏對衛生服務供需雙方行為 的規範,直接造成衛生資源的浪費。
衛生資源優化配置的要求效率 和效益最佳的前提下,達到衛生資 源的供需平衡,是在效率優先、兼 顧公平以及最優化規劃原則基礎上 把有限的衛生資源配置到最需要、 最能發揮效率、同時最能取得最大 社會效益的地方。
滿足了有效性和經濟 性的衛生資源配置,即所 謂的衛生資源優化配置。
有效性
指衛生機構所提供的衛生服務 確實能解決患者的健康問題,使患 者得到良好的醫療照顧。
(二)衛生資源配置的實際操作原則
1. 衛生資源得到高效利用 2. 供需平衡
1. 衛生資源得到高效利用
這是衛生資源優化配置的前提, 通常指日均門診量、床位使用率等 工作效率指標達到最大負荷,以及 層級結構儘量達到合理。
2. 供需平衡
是指衛生資源的可供量與 居民對衛生資源的需要和需求 量之間達到平衡。
二、對醫療服務提供模式進行研究
醫療服務提供模式指醫療服務提 供的數量、類型和品質以及在不同層 次中的比例。
可能的調整模式
1. 可根據專家評價結果,對各層級醫 療機構就診和住院的病人進行調整, 經過調整,對醫療服務的利用從原 “倒三角”變為了“正三角”。 2. 也可根據國外文獻資料和專家評價 結果調整各層級分配比例,逐級轉診。
這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病程長、 耗費高,很多問題可以在社區解決, 而目前我國衛生資源的配置與其不相 適應,這種資源配置方式將不利於進 一步提高我國居民健康水準。
卫生资源合理配置 - 副本
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和社区卫生服务第一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一、卫生资源1.卫生资源的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医疗仪器设备数、人均卫生费用以及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等等,是衡量该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卫生资源水平的重要指标。
同样,我们可以用卫生资源量与服务人群数的相对比值来表示卫生资源的可获得性,如每千人口的医生数、每千人口医院病床数、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数等。
2.卫生资源的基本形式用。
卫生人力资源是指以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的资源,具体是指那些已经接受或正在接受专业卫生技术教育和训练,因而具有或即将具有某项卫生技术、知识和能力的人员。
卫生人力资源作为医院医疗卫生活动的主体,他们的知识技术、经验和道德情操直接决定着医院的质量和效果。
医疗卫生服务(直接或间接)过程中需要消耗的各种物质资料,包括医疗卫生部门的基本建设、器材设备、药品及卫生材料等,是卫生机构从事卫生活动的物质保证。
平的目的,在卫生保健领域所投入的经济资源。
卫生财力资源是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经济资源,通常以卫生总费用来表示。
按卫生投入渠道划分,卫生总费用包括政府卫生投入、企业的卫生投入、居民个人的卫生投入及海外侨胞的捐赠和投资、世界银行的援助资金。
按卫生投入类别划分,卫生总费用包括卫生基建投资、卫生事业费、医疗保障经费、医学教育和科研经费以及卫生行政机关经费等。
充足的财力资源可以为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提供可靠的保证。
因此,逐步增加卫生投入,提高总卫生费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对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资源在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提,是卫生事业制订计划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协调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有效手段。
此外,卫生资源的形式还有卫生管理、卫生服务能力、卫生政策及卫生法规等无形资源。
目前,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所讨论的卫生资源主要指的是卫生人力资源、卫生物力资源和卫生财力资源,较少涉及信息等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资源配置的工具
经济学评价 * 成本-效益分析 * 成本-效果分析。 * 成本-效用分析 * 疾病负担与受益的能力
疾病负担:
它与成本-效果分析有很大的区别。 疾病负担研究需要识别哪些情况或哪些人 群受疾病的影响最大。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
内容 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卫
生资源配置方式。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 充分发挥计划调节的主导作用,辅以市 场调节为补充的资源配置方式。 优点
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充分发挥计划 调节与市场调节的优点
正确处理好卫生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计 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
* 合理确定计划控制与市场调节的力度、范围和层 次
* 正确处理以计划调节为主和市场调节为辅的关系
* 正确处理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 的关系
* 建立和完善卫生服务市场体系,发挥合理配置 卫生资源的基础作用。
政府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变革
*在资源的配置范围上,从以经济资源配置为主, 转向经济资源与社会资源配置并重。
*在资源配置的手段上,由政府计划统配为主,转 变为更注重运用市场的力量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
区域卫生规划 以提高区域内人 民健康为目的、以资源的合理布局 和有效利用为出发点,以社区服务 和农村卫生、预防保健为重点,优 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合理调整和配置资源的方式)
RHNI =常数+0.5×SMRi-0.5×EDOCCi+0.26×RURPi
目或减少每一美元损失的效益最小的项目
3、卫生服务需要量法: 根据人群健康状 况及其变化趋势所提出的卫生服务需 要量, 再转化为资源需要量.
4、卫生服务需求法: 以卫生服务利用率 作为以满足的有效需求,还需考虑潜在 需求.
5、卫生服务目标法: 首先制订卫生服务 产出量目标,再转化为卫生资源需要量.
6、卫生资源/人口比值法
* 充分认识货币形式的局限性 * 充分认识卫生服务领域的特殊性 * 充分认识卫生资源使用后产品的
特殊性
研究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 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 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保证医疗卫生事
业内涵发展的关键 * 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是区域卫生规划的主
要内容
卫生资源的配置的定义
指一个国家或政府如何将筹集到的卫生资 源公平且有效率地分配到不同的领域、地区、 部门、项目、人群中去。
(又称为选择评价, Options Appraisal )
PBMA方法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定义不同项目及其子项目的服务内容 * 定义不同项目及其子项目的服务目标 * 确定达到目标的某些指标 * 确定项目和子项目的成本 * 识别对边际变化的选择,如增加或减少项目或
子项目的活动 * 识别增加或减少的边际成本的活动 * 识别从每一项选择中获得的效益或损失 * 选择预期每增加一美元所获得的效益最大的项
卫生资源的配置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陈兴宝
卫生资源的基本概念
卫生资源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它是人类开展卫生保健活 动所使用的社会资源;
从狭义上讲,它是指社会在提供卫生服 务的过程中占用或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 称。
衡量卫生资源数量的指标
卫生机构数、医院床位数、卫生技 术人员数、高、精、尖医疗仪器设备数、 人均卫生费用、卫生总费用占GDP(GNP) 比值等。
*在资源配置的投入上,由政府全方位投入为主, 转变为集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
*在资源配置的运作上,由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为主, 转变为政府集中购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在资源配置的规则上,由政府直接干预为主,转 变为政府更多地制定和运用政策法律维护资源配 置的市场秩序。
以区域卫生规划配置卫生资源的方式
需关注的内容:
* 卫生资源的配置总量是否满足人民群众的 医疗服务需要
* 卫生资源的配置结构是否合理 * 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公平与质量分析
卫生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原则 * 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 * 重点倾斜与兼顾全局的原则 * 投入与产出原则
卫生资源配置方式
*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 *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 *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
器材设备、药品及卫生材料等物质材料。
卫生财力资源:指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用于
医疗卫生事业的经济资源,通常用卫生总费用来 表示。
卫生技术资源:科学技术是科学与技术的总称。
卫生信息资源:信息、材料、能源被称为现代
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
卫生资源的主要特点 * 有限性 * 选择性 * 多样性
研究卫生资源时需注意的问题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
内容: 以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决定资源
的分配与组合,以传统的计划经济为基础-又 称宏观配置。 主要表现
统一分配卫生资源,统一安排卫生机构、 发展规模、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
优点:从全局和整体利益出发规划卫生事业发展 规模和配置卫生资源,体现卫生事业整体性和 公平性。
缺点:地区间资源配置不均,利用效率低下。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
内容 运用经济杠杆和价值规律,通过竞
争、价格、供求等市场机制来实现卫生 资源在不同部门、不同级别卫生机构、 不同类型卫生服务项目之间的分配。 优点
能较好地体现效率原则,满足不同 层次人群的卫生保健需要。 缺点
公平性差,不能解决因病致贫问题
卫生资源可获得性指标 卫生资源量与服务人群数的相对比
值,例如每千人口医师数、每千人口护 士数、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每千人口 医院床位数等、
卫生资源的基本形式
卫生人力资源:指以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
量来表示的资源。如医、药、护、技以及卫生管 理人员的学历、年龄、性别、职称和职务的构成。
卫生物力资源:指医疗卫生部门的基本建设,
式中: SMR 标准化死亡率,以此决定健康需要 EDOCC教育-职业普查变量,权重为0.5,表示地 区的社会经济状况。 RURP 农村-城市指数,即不居住在人口为1000 人以上大社区的比例,权重为0.26。
2、项目预算边际分析(Program Budgeting Marginal Analysis, PB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