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于“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
“三农”发展八大措施解决八大问题
92 | ECONOMYAgriculture Dialysis三农透析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强农惠农政策体系逐步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重要进展、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农业发展取得了骄人成绩。
“三农”发展面临突出问题应当清醒地看到,虽然“三农”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农业农村发展依然面临突出问题。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持续扩大趋势。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1985年以来,一直呈现逐步扩大趋势。
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1,2005年升至3.22:1,到2008年已达到3.31: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值也首次突破万元,达到了11020元。
2009年、2010年城乡收入差距的绝对值进一步扩大到12022元、13190元。
缺乏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
近年来,无论是财政对“三农”投入总量、增量,还是增幅,都是较高的,但财政支农资金比重总体上处于波动和下降状态,财政支农力度与国家财力的增长状况还不相匹配。
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较大。
近年来我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农村变化相对较慢。
全国还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未达到安全标准,目前还有近300个乡镇4.6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约1000万农村人口用不上电。
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距较大。
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较低,占总人口近2/3的农村人口,占有的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资源“三农”发展 八大措施解决八大问题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 王 宾不到全国的1/3,全国财政对农村文化的投入仅占全国投入的28.2%。
城乡公共服务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
城乡、区域差异十分显著,普遍服务的长效机制仍未建立,社会管理中重城市轻乡村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十分明显。
农民变市民进程缓慢。
户籍制度抬高了农民工进城的门槛,大量农民工不能沉淀在城镇,工业化进程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相脱节,成为严重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
三农政策扶持政策汇编
三农政策扶持政策汇编第一章农业生产支持政策 (3)1.1 农业科技支持 (3)1.2 农业补贴政策 (4)1.3 农业保险制度 (4)第二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4)2.1 土地确权登记 (4)2.2 土地流转政策 (4)2.3 土地整治与保护 (5)第三章农村金融创新与服务 (5)3.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5)3.2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5)3.3 农村金融政策支持 (6)第四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6)4.1 农村交通建设 (6)4.1.1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
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加大农村公路硬化、拓宽改造力度,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水平和服务能力。
(6)4.1.2 推进农村客运发展。
优化农村客运线网布局,提高农村客运服务水平,保障农村居民安全、便捷出行。
(6)4.1.3 发展农村现代物流。
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农村电子商务,提高农村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6)4.2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6)4.2.1 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优先保障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灌溉效率。
(6)4.2.2 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保证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6)4.2.3 加强农村防洪减灾能力建设。
加强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防洪工程建设,提高农村防洪减灾能力。
(7)4.3 农村能源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7)4.3.1 推进农村能源建设。
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工程,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
(7)4.3.2 加强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高农村电力供应能力和质量。
(7)4.3.3 发展农村信息化。
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光纤、宽带网络覆盖,提高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促进农村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
(7)第五章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发展 (7)5.1 农村教育支持政策 (7)5.1.1 增加农村教育投入 (7)5.1.2 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7)5.1.3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7)5.2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8)5.2.1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8)5.2.2 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8)5.2.3 推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8)5.3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 (8)5.3.1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8)5.3.2 丰富农村文化活动 (8)5.3.3 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8)第六章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8)6.1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8)6.1.1 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农村养老保险覆盖全体农村居民,包括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外出务工的农民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
农业政策支持三农行业方案
农业政策支持三农行业方案第1章农业产业发展政策支持 (3)1.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3)1.1.1 政策背景 (3)1.1.2 政策措施 (3)1.2 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政策 (3)1.2.1 政策背景 (3)1.2.2 政策措施 (4)1.3 农业产业链延伸政策 (4)1.3.1 政策背景 (4)1.3.2 政策措施 (4)第2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4)2.1 农村土地确权政策 (4)2.1.1 政策背景 (4)2.1.2 政策措施 (4)2.2 农村土地流转政策 (5)2.2.1 政策背景 (5)2.2.2 政策措施 (5)2.3 农村土地整治政策 (5)2.3.1 政策背景 (5)2.3.2 政策措施 (5)第3章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5)3.1 农业科技研发政策 (5)3.1.1 加大科研投入 (5)3.1.2 建立激励机制 (6)3.1.3 促进产学研结合 (6)3.2 农业技术推广政策 (6)3.2.1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6)3.2.2 强化农业技术培训 (6)3.2.3 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6)3.3 农业信息化建设政策 (6)3.3.1 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6)3.3.2 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6)3.3.3 推动农业大数据应用 (6)3.3.4 建立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7)第4章农业金融支持政策 (7)4.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7)4.1.1 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分析 (7)4.1.2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7)4.1.3 政策措施 (7)4.2 农业信贷政策 (7)4.2.1 农业信贷现状分析 (7)4.2.3 政策措施 (7)4.3 农业保险政策 (8)4.3.1 农业保险现状分析 (8)4.3.2 农业保险政策目标 (8)4.3.3 政策措施 (8)第5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8)5.1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8)5.1.1 背景 (8)5.1.2 目标 (8)5.1.3 政策措施 (9)5.2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9)5.2.1 背景 (9)5.2.2 目标 (9)5.2.3 政策措施 (9)5.3 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9)5.3.1 背景 (9)5.3.2 目标 (9)5.3.3 政策措施 (9)第6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10)6.1 农村环境治理政策 (10)6.1.1 完善农村环境治理体系 (10)6.1.2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政策 (10)6.2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 (10)6.2.1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 (10)6.2.2 农业水土保持政策 (10)6.3 生态农业发展政策 (10)6.3.1 生态农业扶持政策 (11)6.3.2 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政策 (11)第7章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11)7.1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政策 (11)7.1.1 政策背景 (11)7.1.2 政策措施 (11)7.2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政策 (11)7.2.1 政策背景 (11)7.2.2 政策措施 (11)7.3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政策 (12)7.3.1 政策背景 (12)7.3.2 政策措施 (12)第8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12)8.1 农村劳动力培训政策 (12)8.1.1 培训目标 (12)8.1.2 培训内容 (12)8.1.3 培训方式 (13)8.2.1 引进目标 (13)8.2.2 引进对象 (13)8.2.3 政策措施 (13)8.3 农村就业创业政策 (13)8.3.1 就业政策 (13)8.3.2 创业政策 (13)第10章农业政策监管与评估 (14)10.1 农业政策执行监管 (14)10.1.1 监管体系构建 (14)10.1.2 监管措施及手段 (14)10.1.3 监管结果运用 (14)10.2 农业政策效果评估 (14)10.2.1 评估体系构建 (14)10.2.2 评估方法及手段 (14)10.2.3 评估结果运用 (15)10.3 农业政策调整与优化建议 (15)10.3.1 政策调整方向 (15)10.3.2 政策优化措施 (15)10.3.3 政策实施保障 (15)第1章农业产业发展政策支持1.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1.1.1 政策背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旨在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三农经济发展的政策解读
三农经济发展的政策解读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
如何有效推动三农经济的发展,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三农经济发展的政策进行解读。
首先,扶贫脱贫是当前国家的重要政策之一。
农村贫困人口是国家脱贫攻坚的重点对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政策,包括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
通过建立健全的扶贫机制,不断完善扶贫政策,让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
其次,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推动三农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政府鼓励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业由传统种植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增强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政府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
再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也是促进三农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
政府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确权登记等措施,完善土地制度,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完善对于促进三农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扶持农村小额贷款、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使农民可以适应市场需求,增强自身竞争力。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农产品市场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另一方面,政府还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政府还应鼓励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社的建设,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增强农业的竞争力。
三农高质量发展短板整改措施
三农高质量发展短板整改措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议题。
农业、农村和农民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和难点。
为了实现三农高质量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整改措施,以解决三农领域存在的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一、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三农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我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整改措施。
首先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通过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培育一批高产、高效、高抗、高质的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灌溉、农机化、农产品加工等设施的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
再次是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和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二、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三农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我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整改措施。
首先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通过加大对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其次是加强乡村产业发展,培育一批乡村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再次是加强乡村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的宜居宜业水平,吸引城市居民和外来投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是三农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关键环节。
为了推动农民增收,我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整改措施。
首先是加强农业扶贫攻坚,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政策,通过发放扶贫资金、发展扶贫产业、提供扶贫服务等措施,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
其次是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和就业创业,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扩大农民的就业创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再次是加强农民社会保障,建立健全农民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三农政策支持方案
三农政策支持方案第1章总论 (3)1.1 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分析 (3)1.1.1 农业生产现状 (3)1.1.2 农村经济现状 (4)1.1.3 农民收入现状 (4)1.1.4 农村社会事业现状 (4)1.2 农业农村政策支持体系构建 (4)1.2.1 农业支持政策 (4)1.2.2 农村经济支持政策 (4)1.2.3 农民收入支持政策 (4)1.2.4 农村社会事业支持政策 (4)第2章土地政策支持 (4)2.1 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 (5)2.2 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 (5)2.3 农村土地征收与补偿机制 (5)第3章财政支持政策 (6)3.1 财政投入与农业产业发展 (6)3.1.1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6)3.1.2 优化财政投入结构 (6)3.1.3 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6)3.2 农业补贴政策优化 (6)3.2.1 完善农业补贴制度 (6)3.2.2 优化农业补贴方式 (6)3.2.3 强化农业补贴监管 (6)3.3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6)3.3.1 加强农村金融政策支持 (6)3.3.2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 (7)3.3.3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7)3.3.4 加强农村金融监管 (7)第4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7)4.1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7)4.1.1 加大投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保障 (7)4.1.2 优化规划,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平 (7)4.1.3 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效率 (7)4.2 农村交通物流体系建设 (7)4.2.1 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 (8)4.2.2 构建农村物流网络体系 (8)4.2.3 推动农村电商发展 (8)4.3 农村信息化建设 (8)4.3.1 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8)4.3.2 推广农业信息化技术 (8)第5章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8)5.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8)5.1.1 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8)5.1.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9)5.1.3 优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 (9)5.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9)5.2.1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9)5.2.2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9)5.2.3 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技术 (9)5.3 农业转基因技术安全管理 (9)5.3.1 建立健全农业转基因技术安全管理体系 (9)5.3.2 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与监管 (9)5.3.3 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科普宣传与培训 (9)第6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10)6.1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10)6.1.1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10)6.1.2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10)6.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10)6.2.1 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体系 (10)6.2.2 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10)6.2.3 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 (10)6.3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与激励 (10)6.3.1 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10)6.3.2 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机制 (10)6.3.3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11)第7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1)7.1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11)7.1.1 政策目标 (11)7.1.2 政策措施 (11)7.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11)7.2.1 政策目标 (11)7.2.2 政策措施 (11)7.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1)7.3.1 政策目标 (11)7.3.2 政策措施 (11)第8章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12)8.1 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12)8.1.1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建设 (12)8.1.2 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 (12)8.2 农业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12)8.2.1 农业水资源节约与利用 (12)8.2.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2)8.3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推广 (12)8.3.2 休闲观光农业模式 (13)8.3.3 绿色防控农业模式 (13)8.3.4 精准农业模式 (13)第9章农村扶贫开发 (13)9.1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13)9.1.1 交通设施建设 (13)9.1.2 水利设施建设 (13)9.1.3 能源设施建设 (13)9.2 贫困地区产业发展 (14)9.2.1 特色产业发展 (14)9.2.2 产业扶贫项目 (14)9.2.3 乡村旅游发展 (14)9.3 贫困地区教育卫生事业发展 (14)9.3.1 教育事业发展 (14)9.3.2 卫生事业发展 (14)9.3.3 文化事业发展 (14)第10章政策实施与监测评估 (15)10.1 政策实施机制与保障措施 (15)10.1.1 实施机制 (15)10.1.2 保障措施 (15)10.2 政策监测与效果评估 (15)10.2.1 监测机制 (15)10.2.2 效果评估 (15)10.3 政策调整与优化建议 (15)10.3.1 政策调整 (15)10.3.2 优化建议 (15)第1章总论1.1 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优势。
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
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等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为此,目前的许多国家都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国家的重点发展领域,实施了一系列的三农政策。
下面,本人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国三农领域的重点工作措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农业发展1.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以提高粮食产量、增加质量为主要目标,推进农业现代化。
通过实施“粮食生产增产五年”等政策,推广高效农业技术,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产粮工程的有效推进。
2.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加强农业部门的监管职责,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加强对农药、化肥、兽药等农业生产用品的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有保障。
3.积极发展农村新型产业。
推广有竞争力的新型经营模式,发展都市型农业、旅游型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兴产业。
同时,对传统的农业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
二、农村社会建设1.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村级组织的基层建设、关爱农民等能力,树立优秀村干部典型,创造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
2.推进农村金融服务。
努力解决农民的资金问题,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同时,加强农村金融产品的研发,为农民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3.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质量,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三、农民收入提高1.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鼓励农民从事非农业产业,如工业、服务业等,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将农民利益与城市社会利益融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加强农业保险和社会保障。
为农民提供稳定的社会保障和经济补贴,帮助农民享受社保福利。
同时,开展农业保险的推广和普及,为农民提供保障,减轻自然灾害对农民收入造成的损失。
3.加强教育培训。
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全面提升农民劳动力素质,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三农扶贫政策及措施汇编
三农扶贫政策及措施汇编第一章农业产业发展政策 (3)1.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3)1.2 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政策 (3)1.3 农业产业扶持政策 (4)第二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4)2.1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 (4)2.2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 (5)2.3 农村能源和通信设施 (5)第三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5)3.1 农村土地确权政策 (5)3.2 农村土地流转政策 (6)3.3 土地整治与节约集约利用 (6)第四章农村金融创新与服务 (7)4.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7)4.2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7)4.3 农村金融扶贫政策 (8)第五章农村教育扶贫政策 (8)5.1 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政策 (8)5.2 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 (8)5.3 农村教育资助政策 (9)第六章农村健康扶贫政策 (9)6.1 农村医疗保障政策 (9)6.1.1 建立健全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加大补贴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参保率,实现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
(9)6.1.2 推进城乡医疗救助一体化。
整合城乡医疗救助资源,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力度,保证贫困人口得到及时救治。
(9)6.1.3 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提升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保证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
(9)6.1.4 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效率,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9)6.2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 (9)6.2.1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9)6.2.2 开展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农村居民提供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0)6.2.3 加强农村妇女、儿童健康管理。
关注农村妇女、儿童健康问题,提高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水平。
(10)6.2.4 强化农村重大疾病防控。
加强农村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
三农政策解读与解读策略指南
三农政策解读与解读策略指南第1章三农政策概述 (4)1.1 农村经济发展政策 (4)1.2 农业现代化政策 (4)1.3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政策 (5)第2章农村土地政策 (5)2.1 土地承包与流转政策 (5)2.1.1 政策概述 (5)2.1.2 政策内容 (5)2.2 土地征收与补偿政策 (5)2.2.1 政策概述 (5)2.2.2 政策内容 (5)2.3 土地整治与保护政策 (6)2.3.1 政策概述 (6)2.3.2 政策内容 (6)第3章农业产业发展政策 (6)3.1 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 (6)3.1.1 价格支持政策的目标 (6)3.1.2 价格支持政策的手段 (6)3.1.3 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效果 (7)3.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7)3.2.1 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7)3.2.2 产业结构调整的手段 (7)3.2.3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效果 (7)3.3 农业科技推广与培训政策 (7)3.3.1 科技推广与培训的目标 (7)3.3.2 科技推广与培训的手段 (8)3.3.3 科技推广与培训政策的实施效果 (8)第4章农村金融政策 (8)4.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8)4.1.1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 (8)4.1.2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8)4.1.3 加强农村金融政策宣传和普及 (8)4.2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8)4.2.1 推广农村信贷产品 (8)4.2.2 发展农村保险市场 (9)4.2.3 摸索多元化农村金融产品 (9)4.3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 (9)4.3.1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9)4.3.2 加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9)4.3.3 提高农村金融风险应对能力 (9)第5章农村社会保障政策 (9)5.1.1 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10)5.1.2 养老保险筹资方式 (10)5.1.3 养老保险待遇 (10)5.1.4 养老保险制度衔接 (10)5.2 农村医疗保险政策 (10)5.2.1 医疗保险覆盖范围 (10)5.2.2 医疗保险筹资方式 (10)5.2.3 医疗保险待遇 (10)5.2.4 医疗保险制度衔接 (10)5.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10)5.3.1 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11)5.3.2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11)5.3.3 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11)5.3.4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管理 (11)第6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11)6.1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1)6.1.1 政策目标 (11)6.1.2 政策措施 (11)6.2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11)6.2.1 政策目标 (12)6.2.2 政策措施 (12)6.3 农村能源与环保设施建设 (12)6.3.1 政策目标 (12)6.3.2 政策措施 (12)第7章农村教育与人才培养政策 (12)7.1 农村基础教育政策 (12)7.1.1 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布局。
我国财政支持“三农”政策
我国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建设农业,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的要求,这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突破和创新,而且是有效解决“三农”指导思想的重大创新和转变,对于制定实施新时期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做好新时期财政支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指明财政支农的方向。
长期以来,国家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供给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和农村扶贫开发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且逐步形成了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三农”问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对于财政支农工作来讲,就是要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针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从城乡协调、社会经济协调、人与自然协调、地区协调的大局、全局出发,以人为本,围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深化农村全面改革三大任务,积极调整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逐步转变财政支农方式,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努力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一、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历史沿革和基本发展趋势财政支持“三农”政策是国家财政通过分配和再分配手段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一系列政策的总和。
财政支农政策的制定实施受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制度、国家财力和不同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任务,带有鲜明的特征。
(一)财政支农政策的历史演变。
从新成立起,财政支农政策随着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8)。
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当时国家财力还比较薄弱,为了稳固新生的政权,国家逐步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以保证化的推进。
三农政策支持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三农政策支持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第一章支持农业生产能力提升 (2)1.1 粮食生产支持措施 (2)1.2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2)1.3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发展 (3)1.4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3)第二章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3)2.1 特色产业发展支持 (3)2.2 农业多功能性拓展 (3)2.3 优势产区布局与扶持 (3)2.4 农业产业链延伸 (4)第三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4)3.1 土地流转政策支持 (4)3.2 农村土地征收与补偿 (4)3.3 土地整治与节约集约利用 (5)3.4 农村土地市场体系建设 (5)第四章农村金融创新与服务 (5)4.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5)4.2 农业信贷与保险支持 (6)4.3 农村股权融资与债券发行 (6)4.4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 (6)第五章农村人才培养与引进 (6)5.1 农业人才培养政策 (6)5.2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7)5.3 农村创新创业人才支持 (7)5.4 农村人才引进与流动 (7)第六章农村基础设施改善 (7)6.1 农村交通物流体系建设 (7)6.2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8)6.3 农村能源与通信设施改善 (8)6.4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8)第七章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9)7.1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9)7.1.1 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投入 (9)7.1.2 完善农村教育资助政策 (9)7.2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改善 (9)7.2.1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9)7.2.2 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9)7.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9)7.3.1 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9)7.3.2 加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9)7.4 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9)7.4.1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10)7.4.2 推动农村体育事业发展 (10)第八章农村扶贫与脱贫攻坚 (10)8.1 农村扶贫政策支持 (10)8.2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 (10)8.3 易地扶贫搬迁与后续扶持 (10)8.4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10)第九章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11)9.1 家庭农场与合作社扶持 (11)9.1.1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11)9.1.2 优化金融服务 (11)9.1.3 技术培训与推广 (11)9.2 农业企业政策支持 (11)9.2.1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1)9.2.2 鼓励企业创新 (11)9.2.3 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11)9.3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 (11)9.3.1 完善农业信息服务 (12)9.3.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2)9.3.3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12)9.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12)9.4.1 强化人才支撑 (12)9.4.2 推进土地流转 (12)9.4.3 激发内生动力 (12)第十章农村综合改革与政策试点 (12)10.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12)10.2 农村治理体系建设 (12)10.3 农村综合执法改革 (13)10.4 农业政策试点与创新实践 (13)第一章支持农业生产能力提升1.1 粮食生产支持措施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三农政策方法
三农政策方法三农政策方法一、前言三农问题是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涉及到广大农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发展。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本文旨在介绍三农政策的方法。
二、土地政策1.保障耕地质量中国政府实行耕地保护制度,保障耕地质量。
对于被破坏或者退化的土地,要进行修复和恢复。
2.扩大土地规模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中国政府鼓励土地流转和扩大规模经营。
同时,要保障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
3.加强土地管理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健全土地登记、评估、交易等机制。
同时加强对违法用地行为的打击力度。
三、种植业政策1.提高种植业效益中国政府通过科技创新、推广新品种等方式提高种植业效益。
同时加强对种植业市场信息的监测和预警。
2.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
同时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
3.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发放补贴、建立合作社等方式提高农民收入。
同时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的支持。
四、畜牧业政策1.提高畜牧业效益中国政府通过科技创新、推广新品种等方式提高畜牧业效益。
同时加强对畜牧业市场信息的监测和预警。
2.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
同时加强对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
3.保障养殖环境保障养殖环境,加强对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
同时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五、农村金融政策1.拓宽融资渠道中国政府鼓励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地区,拓宽融资渠道,为农民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2.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促进金融机构与农民之间的合作。
同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风险防范。
3.推动金融创新推动金融创新,发展农村金融市场。
同时加强对农民金融知识的普及和培训。
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水利等方面。
同时推广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改善生活条件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包括饮水安全、卫生环境等方面。
同时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
九个中央一号文件
从新世纪以来9个一号文件看中国“三农”从2004年至今,中央已经先后发出了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到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9个一号文件突出农业“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
专家认为,从9个一号文件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到,我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更加完善,加快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更加明晰,现代农业发展的脉搏更加有力,“三农”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已经到来。
从“支农”到“强农惠农富农”——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更加完善今年的一号文件在“三农”政策体系上,明确提出“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提出强农惠农三大指向还是首次”,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分析说,过去我们一直提“支农”,后来提“支农惠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科学地表述为“强农惠农”,这次一号文件又提升到“强农惠农富农”。
这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方针的细化实化,是强化农业基础、惠及农村发展、富裕农民生活的精炼表述和精辟概括。
9年来,我国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更加完善,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新趋势、新气象。
2006年,我国在全国取消农业税,延续了2600年的按地亩向农民征税的制度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全国农民每年减轻负担1335亿元;实行农业生产补贴,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四补贴”的支出达到1406亿元;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在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先行放开的基础上,2004年我们果断决定全部放开粮食购销,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农产品市场化改革迈出决定性步伐……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积累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宝贵经验,而且初步形成了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起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
在9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支持下,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思路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强农惠农富农的长效机制,我国农业生产的“怪圈”开始被打破,粮食生产取得历史罕见的“八连增”,农民收入实现了连续八年快速增长。
中国三农政策
中国三农政策
中国三农政策是指中国政府针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和基础设
施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近年来,中国三农政策持续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激发了农
民的创造力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农业方面,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机械化和规
模化经营,实施土地托管、政策性保险等措施,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和品质,保障了农产品供给和食品安全。
在农民方面,政府出台一系列农民利益保障措施,如农村卫生医疗、
养老保险等,提高了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同时,政府积极落实扶贫
政策,推进精准扶贫,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农村方面,政府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农村美丽环境建设力度,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和吸引力。
当然,中国三农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在一些地区,土
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也存在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也面临着难度和挑战。
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在今后的发展中继续加以解决。
总体而言,中国三农政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府作为主管
单位,在推进中国三农政策方面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向: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和社会化的原则,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加大技
术创新和科技服务支撑,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
为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品质、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推动三农经济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推动三农经济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三农经济协同发展一直是我国扶贫开发和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如何有效推动三农经济协同发展,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全面发展,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从政策和实践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三农经济协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应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动技术向农民延伸。
政府应增加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其次,要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的农产品市场保障体系,优化农产品流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政府可以采取补贴政策,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另外,要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
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从单一种植向多元化经营转变,增加农民收入。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和农民合作,共同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此外,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品质。
政府可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再者,要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
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政府可以建立职业培训基地,组织专业培训师团队,为农民提供系统、全面的职业培训服务。
此外,要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鼓励农民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政府可以出台激励政策,支持农民种植绿色农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再者,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推动金融服务向农村延伸,满足农业农村发展对资金需求。
政府可以出台金融扶持政策,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促进金融资源有效配置。
此外,要加强农村社会治理。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促进农村社会秩序稳定,凝聚农村发展合力。
三农发展政策解读方案
三农发展政策解读方案第一章引言 (3)1.1 政策背景 (3)1.2 政策目标 (3)第二章农业现代化 (4)2.1 精准农业发展战略 (4)2.1.1 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业生产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2.1.2 推广精准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
(4)2.1.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
(4)2.1.4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4)2.2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4)2.2.1 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4)2.2.2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抗病抗逆能力。
(4)2.2.3 发展生物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4)2.2.4 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4)2.3 农业产业升级与优化 (4)2.3.1 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2.3.2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4)2.3.3 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2.3.4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发挥地区优势,实现农业差异化发展。
(4)第三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5)3.1 农村交通物流体系建设 (5)3.2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5)3.3 农村能源与信息化建设 (5)第四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6)4.1 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 (6)4.1.1 土地确权 (6)4.1.2 土地流转 (6)4.2 土地整治与节约集约利用 (6)4.2.1 土地整治 (6)4.2.2 节约集约利用 (7)4.3 农村土地市场体系建设 (7)4.3.1 土地市场体系构建 (7)4.3.2 土地市场政策支持 (7)第五章农村金融创新 (7)5.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7)5.1.1 优化农村金融机构布局 (7)5.1.2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 (8)5.1.3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 (8)5.2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8)5.2.1 农村信贷产品创新 (8)5.2.3 农村金融科技应用 (8)5.2.4 农村金融与其他领域融合 (8)5.3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 (8)5.3.1 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8)5.3.2 加强农村金融风险防范 (9)5.3.3 健全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9)第六章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9)6.1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9)6.1.1 制度目标 (9)6.1.2 制度内容 (9)6.1.3 制度实施 (9)6.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9)6.2.1 制度目标 (10)6.2.2 制度内容 (10)6.2.3 制度实施 (10)6.3 农村社会救助与福利制度 (10)6.3.1 制度目标 (10)6.3.2 制度内容 (10)6.3.3 制度实施 (10)第七章农村扶贫开发 (11)7.1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11)7.1.1 交通基础设施 (11)7.1.2 水利基础设施 (11)7.1.3 能源基础设施 (11)7.2 产业扶贫与就业扶贫 (11)7.2.1 产业扶贫 (11)7.2.2 就业扶贫 (11)7.3 教育扶贫与卫生健康扶贫 (12)7.3.1 教育扶贫 (12)7.3.2 卫生健康扶贫 (12)第八章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12)8.1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12)8.1.1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12)8.1.2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 (12)8.1.3 保护农村生物多样性 (12)8.1.4 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意识 (12)8.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13)8.2.1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13)8.2.2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13)8.2.3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13)8.2.4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13)8.3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推广 (13)8.3.1 循环农业模式 (13)8.3.3 生态观光农业模式 (13)8.3.4 精准农业模式 (13)第九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4)9.1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4)9.2 村民自治与民主管理 (14)9.3 农村风廉政建设 (14)第十章政策实施与保障措施 (15)10.1 政策宣传与培训 (15)10.2 政策监督与评估 (15)10.3 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15)10.4 政策协调与协同推进 (15)第一章引言1.1 政策背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有关三农时事政治
有关农业的时事政治(一)中央有关“三农”的重大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应为重头戏,近年来中央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论断和新政策主要有:1.第一个重大论断: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中(2004年1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1号文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1号文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1号文件,发展现代农业;08年1号文件,加强农业基础建设;2009年1号文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2010年一号文件,统筹城乡发展);2.第二个重大论断:统筹城乡发展3.第三个重大论断:多予,少取,放活方针4.第四个重大论断:工业反哺农业,xx支持农村5.第五个重大论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6.第六个重大论断:走xx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7.第七个重大论断: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新政策主要有:三个公共调整,公共财政,设施等;三个取消: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四项补贴,粮食生产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其它补贴,一个最低保护收购价。
两个重点转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六小工程等)和社会事业(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农民培训等)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两个主要用于,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
一号文件对今年农村工作安排:提出“一个首要任务”、“四项工作要求”、“五大有力举措”,体现了‘扩大内需,保增长,保稳定’的总要求。
(二)时事政治主要考核考生是否关注民生国情,是否关注社会的发展等。
而考核内容应为近几年的时政热点问题,特别是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时政新闻要关注,也要关注陕西省的时政要闻。
二、学习要讲究方法与技巧学习时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短时备考,要注意学习中要有主线,主要的知识要常梳理,然后再补充内容进行细化,并不需要死记硬背,很多题目都是客观的选择题,只要看过知识点便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适时模拟、自我考核临近考试时,要对自己进行2到3次的模拟考试,来验证自己复习的效果,又可以起到查漏补缺的效果,最后将会以最佳的状态迎接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关于“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从2004年到2011年,连续下发了 8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
确立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三农”实际的政策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下面,对这些“三农”政策措施,我从十一个方面做一个简单梳理,不到指出,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两减免政策所谓两减免政策,即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对农业征税的制度,这对于过去一段时期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政权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税收的作用逐步消退,反而制约了农业发展,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而且征收的成本高,与国际通行的政策不相符合,目前国际上除越南等少数国家征收农业税以外,其他国家都不征收农业税。
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传统农业将受到以孟山都、先锋等为代表的西方高科技现代农业的巨大冲击。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加大了农村税费改革的力度,基本目标是彻底免征农业税,建立城乡一体化税收体制。
从2000年开始,国家首先在安徽实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3年开始全国推开,逐步降低农业税,同时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
到2006年,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
两减免政策切实减轻了我国广大农民的负担,带来了我国的农村体制和政策的重大变化,为逐步与国际接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第一个政策,就是两减免的政策,是中央出台的发展“三农”政策措施的开端,也标志着我国几千年来交皇粮国税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二、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一直以来,我国的粮食补贴,主要是补在粮食的流通环节,也就是补贴在粮食的收购环节,补在国有粮食企业(包括粮食近出口企业),实践证明其效果并不好。
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政策,就是把粮食补贴和流通环节脱钩,彻底改变多年来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城市消费者,补贴企业的做法。
把粮食的补贴转入生产过程中,由暗补变明补,由间接补贴变为直接补贴,使农民成为国家农业补贴的直接受益者。
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我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农民说种地不交税还给钱这是天大的好事。
这项政策影响大,涉及面广,农民群众非常关心,下面我放补贴的具体操作问题,结合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简单介绍一下:(一)直接补贴方式国务院文件规定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一是按以前交的农业税的计税面积补贴;二是按计税常产来补贴,就是测算农业税的时候,按粮食经常的产量来补贴;三是按照粮食的种植面积补贴。
湖北省今年的补贴方式是按2010年粮食实际种植面积实行补贴。
(二)操作方法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计算依据、补贴标准、补贴金额逐级落实到每个农户,并张榜公布,接受农民的监督。
(三)兑现方式由乡镇财政所负责通过纳税大厅定时打到农户的一卡通上,直接对补到农户,不准乡村干部代领代发直接补贴资金。
(四)兑现期限国家规定当年的直补资金,要尽可能在春播之前兑付一部分,全部的补贴资金应该在上半年基本兑现到农户,坚决杜绝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现象的发生。
湖北省规定,各县(市、区)根据全县(市、区)统一的补贴标准,于3月31日前一次性兑现到农户。
三、良种补贴政策为了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我国从2002年开始,组织实施良种推广补贴项目,良种就是优良的品种,就是种子。
2002年,中央财政首先开始对高油大豆良种推广补贴,每亩补贴10元。
2003年,补贴高油大豆良种和优质专用小麦良种,都是每亩补贴10元。
2004年,良种补贴进一步扩大到大豆、小麦、玉米、水稻四个大众粮食作物品种。
大豆每亩补贴10元,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及内蒙等省市;小麦每亩补贴10元,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地区,比方说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黑龙江等等地方;玉每亩补贴10元,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地区;优质水稻补贴范围是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七个省,原则上早稻每亩是补贴10元,南方的一级稻和东北的粳稻每亩是补贴15元。
其中水稻是根据种植面积据实补贴,就是种了多少水稻,就根据补贴标准补贴多少,没有面积的控制。
2005年国家继续实施良种推广补贴项目,进一步支持粮食主产区农民,种植优质专用粮食品种,提高种粮效益,良种推广补贴项目,重点安排在三个粮食主产省,兼顾非主产省的主产区,继续安排高油大豆、优质专用小麦、专用玉米、水稻补贴。
小麦重点是补贴优质强筋和弱筋品种,兼顾优质高中筋和中筋品种,玉米重点补贴青熟玉米,大豆继续补贴高油品种,水稻据实补贴。
农作物良种补贴由农业部和财政部制定补贴方案,下达补贴资金到有关省份。
良种补贴的方式,由地方农业部门通过招投标,确定供种的单位,根据品种、种子的数量和质量、价格等作为主要的标底进行投标。
种子补贴既可以通过供种单位补贴及以体现补贴后的优惠价格将良种直销给农户,也可直补到农户,项目资金使用,遵循“政策公开、农民受益、合同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控制种子价格,确保补贴资金按时发放到农民手中。
2011年,湖北省出台的良种补贴标准是:早稻10元/亩,中、晚稻15元/亩,小麦、玉米、油菜、花生(包括花生良繁基地)10元/亩,马铃薯原种100元/亩。
四、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九五”计划阶段,全国就出现大型拖拉机日益老化,保有量不断减少,农民生产能力不断削弱等现象,特别是东北三省大型拖拉机深耕深翻土地不断减少,土壤板结、土质退化等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稳定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水平,中国财政在1998年至2000年的三年间,每年投入了两千万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内蒙古和新疆等七个省区,实施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更新补贴项目。
2001年2002年中央财政设立了“农业机械装备结构调整补助经费”,资金规模仍为每年两千万元,补助范围在原来7个省的基础上增加了陕西和湖北两个省。
2003年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原项目更名为“新型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按照资金突出重点的原则,重点补贴南方水稻主产省的水稻栽插收获机械,北方牧业大省的牧草收获机械及饲草料加工机械,以及部分地区的玉米收获机械,油菜收获机械。
补贴范围也由原来的9个省扩大到11个省,增加了湖南和重庆两个省市,中央财政投资规模保持了上年的两千万的水平。
这项政策,由农业部和财政部出台农机具购置补贴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各省组织项目申报。
这里对这项政策作几点说明:(一)补贴机具主要是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四大粮食作物所需要的用机,像拖拉机、顺风机、免耕精良播种机、水稻插秧机、收获机、秸秆综合利用机等。
各省具体补贴的机具自定。
(二)补贴标准中央财政资金补贴不超过机具单价的30%,最高补贴额不超过3万元来。
具体补贴标准也是由各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决定。
(三)补贴办法按照“公开、公正、农民直接受益”的原则,补贴办法实行“五制”:(1)购买实行招投标制。
确定适合当地条件的农机具型号、价格和供应厂商。
(2)补贴实行集中支付制。
(3)受益实行公示制。
(4)管理实行监督制。
(5)成效实行考核制。
确保补贴资金百分之百补贴到农民手中。
五、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格制度2004年,我国全面开放粮食收购市场和价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为了加强对粮食的宏观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不至于在粮价波动时,造成粮价伤农,国家规定对部分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2011年出台的粮食最低价是:三等白小麦、红小麦和混合麦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95元、93元和93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5元、7元和7元。
三等早籼稻谷、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02元、107元、128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9元、10元、23元。
六、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2003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一路攀升,抵消了农产品价格提高带给农民的好处,而且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不时发生,农民对此反映强烈。
因此,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生产资料的管理力度,努力平定农资价格。
出台的措施有:(一)认真落实支持化肥生产的税收和价格优惠政策,恢复尿素生产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先征后返50%的政策,保证化肥生产企业的能源、原材料供应。
(二)物价部门加强对化肥出厂价和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幅度,降低化肥终端零售价格,真正让利于民。
(三)农业、工商、质检部门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的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四)严格控制批零价格差,削减流通环节农资利润。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条就是有关物价的。
在当前全球粮价高涨的大背景下,如何阻隔国际粮价暴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以及消减我国北方小麦主产区干旱等不利生产预期成为国家头等大事,保持物价总体水平稳定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
七、实行最严格的保护耕地制度耕地是农民最根本的生产资料。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又处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人地增减的矛盾不断加剧。
近年来,由于建设用地增加,实行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据统计, 1996年底全国有19.5亿亩耕地,到2003年就减少到18.39亿亩,7年间净减少耕地面积达到1亿亩。
耕地连年减少,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影响。
2003年10月,国务院召开了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在会上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把“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国策真正落到实处。
同年12月24日,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守住耕地、基本农田这道红线绝不能逾越。
2004年国务院先后发出了关于土地出让金使用、禁止占用基本农田植树、尽快恢复撂荒地生产、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等五项紧急通知,构成了新阶段“三农”政策中土地的核心内容。
主要包括:(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保护区落实到村组、农户和地块。
(二)严肃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坚持纠正违规擅自设立开发区和扩大开发区面积的现象,对清理出的开发区具备耕种条件的,一定要种上庄稼,并禁止在基本农田挖鱼塘、栽种树木。
(三)加强土地整理,合理开发土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抓紧落实确定一定比例的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支持农业土地开发的政策,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例。
(四)保护基本农田做到“五个不准”一是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和搞林粮兼作,以及超标建设农田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