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合集下载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7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7

“一战”后到 再度受挫, 解放前夕 凋谢、萎缩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 土重来
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的推动作用,“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不仅 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层人民的共同要求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如何认识“黄金时代”?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 侵略;抵制日货运动
状元张謇有主张, “实业救国”办纱厂。 荣氏兄弟办企业, 生产面粉和棉纺。 民族工业步履艰, “三座大山”压身上, 简单产品无力造, 日用品前总带“洋”。 “三座大山”不推翻, 民族工业无希望。
❖ 1.在近代,被称为状元实业家的是 A.张謇 B.周学熙 C.荣宗敬 D.荣德生
❖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C.北洋军阀的分裂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 试车了。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它为什么这样引
人注目?因为纱厂的创办人张謇,是5年前夺魁的状元
。那时,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 ,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的羡慕和尊敬,而工商 业却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业”。一个状元竟然“舍 本逐末”,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怎能不引起轰动 呢?更使人感到疑惑的是当时投资办厂的风险是非常大 的。许多人都赔了血本,不敢再提办厂之事,张謇却反 其道而行之,难道这个状元在办实业方面也比别人技高 一筹吗?人们将信将疑。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经济和社会生活7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历史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件

历史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件

历史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件ppt2023-10-30contents •引言•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民族工业的萎缩与困境•民族工业的复兴与转型•结论与启示目录01引言历史背景19世纪末,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民族工业得以初步发展。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民族工业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工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清朝末期,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遭受外国资本的冲击,民族工业开始萌芽。

民族工业发展历程概述19世纪末,中国开始出现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损失惨重。

20世纪初,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开始走向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工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02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的推动洋务运动是清朝时期一次重要的改革运动,旨在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推动国家现代化。

洋务运动为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了技术和资金支持。

民族工业的起源在洋务运动的刺激下,中国开始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

一些民间企业家开始投资兴办工业企业,如纺织厂、钢铁厂等,初步形成了民族工业的格局。

洋务运动与民族工业的起源民族工业的发展机遇随着清朝末期的开放和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些发展机遇。

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家开始扩大投资,兴办更多的工业企业,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民族工业的初步成果在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阶段,中国的工业企业逐渐壮大,开始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一些本土品牌如“同仁堂”、“瑞蚨祥”等也开始崭露头角,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03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西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民族工业的发展背景西方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开始引进西方技术和管理方式,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概念辨析“民族资本”“外国资本”与“官僚资本”⑴“民族资本”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拥有的资本,一般是中小资本。

⑵“外国资本”则是相对于本国民族资本而言的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

⑶“官僚资本”是指统治者凭借国家权力获得的资本,这种资本通常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近代的经济结构经济形态产生条件发展概况历史影响自然经济封建土地制度;封建政治制度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新中国成立后被消灭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为主要表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消亡凭借其政治特权和经济实力,长期占据优势地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经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在中日甲午战争后覆灭是清政府的一次自救运动;只学技术,不变制度;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发展曲折,1953~1956年间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和动力官僚资本主义经济1927年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而形成,抗战期间迅速膨胀,新中国成立后被人民政府没收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严重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相互关系自然经济在其他经济发展中不断走向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生存,具有革命性,同时又具有依赖性和妥协性;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夺考点一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1.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⑴列强侵略:瓦解着中国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课件ppt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课件ppt
同仁堂药店, 五粮液名酒, 张裕葡萄酒,
项目
一战前
一战后
棉纺厂数目 纱锭数目 缫丝厂数目 面粉厂数目
22个 70余万枚 170多家 40多家
64个 222余万枚 430多家 120多家
动脑筋:
这个时期中国民族 工业发展较快的原 因是什么?
19课 知识点总结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国经济的掠夺
(3)近代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 ① 时 间: 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前 ② 原 因: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
国主义的侵略,加上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12/12/2020
(1)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2)行业集中(轻工业)且地区发展 不平衡(沿海沿江地区) (3)整体水平落后
“实业救国”
(1)目 的: 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发展本国的工商业 。
(2)结 果: 被列强的“倾销”所吞并。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发 展过程:
(1)近代民族工业的萌芽
① 时 间: 从洋务运动到清末
② 原 因: 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推动
12/12/2020
(2)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① 时 间: 一战期间 ② 原 因: 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
资本主义的压迫 (2)发展上不平衡
从行业上 集中于轻工业 从地区上 集中于沿江沿海大城市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 民族资本家开 办的企业主要集 中在哪些行业?
请在图 中方格内填 出近代民族 工业比较发 达的城市名 称
天津 上海
武汉 杭州 广州
活动与探究:
请列举你所知道的中国近代的著名 的国货品牌或民族企业。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PPT课件7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PPT课件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52、如果你还认为自己还年轻,还可以蹉跎岁月的话,你终将一事无成,老来叹息。 53、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 54、好好管教自己,不要管别人。 55、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当你面对失败而优柔寡断,当动摇自信而怨天尤人,当你错失机遇而自暴自弃的时候你是否会思考:我的自信心呢?其实,自信心就在我们的心中。 56、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57、暗自伤心,不如立即行动。 58、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59、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60、成功的关键在于相信自己有成功的能力。 61、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 62、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63、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越努力,越幸运。 64、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65、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66、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67、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68、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大师,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69、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就会消失。——罗夫· 华多· 爱默生 70、伟人与常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珍惜时间。 71、什么叫作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菲里浦斯 72、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73、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 74、你把周围的人看作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你把周围的人看作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 75、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76、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77、命好不如习惯好。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78、人是可以快乐地生活的,只是我们自己选择了复杂,选择了叹息! 79、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距离成功不远了。 80、智者用无上心智和双手为自己开辟独有的天空,搭建生命的舞台。 8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82、如果我们有着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如果我们有着凄惨的思想,我们就会凄惨。 83、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84、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85、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俾斯麦 8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87、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能克服任何恐惧。因为,请记住,除了在脑海中,恐惧无处藏身。——戴尔· 卡耐基 88、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89、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意时。 90、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91、宁愿做过了后悔,也不要错过了后悔。 92、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93、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 94、人生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上帝不会给你一张返程的票。 95、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失败的反应。 96、害怕时,把心思放在必须做的事情上,如果曾经彻底准备,便不会害怕。——戴尔· 卡耐基 97、我们心中的恐惧,永远比真正的危险巨大的多。 98、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99、两个人共尝一个痛苦只有半个痛苦,两个人共享一个欢乐却有两个欢乐。 100、时光不回头,当下最重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B 反映了当时上海(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经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学考链接】
D 3.下图所示天津两个不同时期的票证反映了( )
A.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一步展开 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改变 D.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变化:从单一服饰到多元化服饰。
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
专题小结
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 生活;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的反映。
外向性、开放性
一、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鸦片战争后 1840-1911
主要表现
物质生活
·“洋布”“洋装”渐入城市百姓生活。 ·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通商口岸、大城市)。 ·欧式洋房、中西合璧豪宅。 ·轮船招商局、唐胥铁路。
辛亥革命前后 1911-1949
物质生活
主要表现
·出现中西合璧的服装(中山装、旗袍)
B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高考链接】
2.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
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
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主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 迁》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7.20近代中国民族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7.20近代中国民族

专题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线索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线索2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诞生;经历了中日甲午战争后、一战期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发展陷入绝境。

线索3 近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鸦片战争后,随着中西方文明碰撞和交汇,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社交礼仪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呈现中西合璧的特点。

线索4 近代交通、通信及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以来,交通和通信工具及大众传媒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呈现出近代化、大众化的特点。

第20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理知识体系背史论术语(1)机器创造出的文明随列强的“坚船利炮”向世界各地扩散。

固守古老文明的中国在列强军事打击、商品倾销的巨大冲击中败下阵来。

(2)鸦片战争后,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3)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但“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自主学习——主干梳理·依托教材·高于教材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原因:列强利用获得的特权,扩大对华________等。

[知识拓展] 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前提条件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航运、铁重要因素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的经济联系历史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主要原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2.表现(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____________的衰败标志着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从19世纪60年代起,解体速度加快。

(适用新教材)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7中国近现代经济的转型与社会的变迁

(适用新教材)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7中国近现代经济的转型与社会的变迁
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课件
第七讲 中国近现代经济的转型与社会的变迁
知识结构
线索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逐渐走上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 线索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意识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封建的陈规陋习逐渐被抛弃,社会节奏加快,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 新习俗、新风尚、新观念层出不穷。
4.演变 (1)北洋政府:北洋军阀统治期间,政府大借外债,兴办了一些近代企业,进一 步壮大了官僚资本。 (2)国民政府: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的垄断力量,通过巧取豪夺,官僚资本 进一步膨胀。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将其改造成国营企 业,使人民政权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三、民族资本 1.背景: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本国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夹缝中 发展。 2.发展:诞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 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3.影响: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推动了 民主革命的发展。
二、官僚资本 1.背景:清朝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一些当权人物掀起了以“自强”“求富” 为目标的洋务新政。 2.内容:为了自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官办的军事工业;为了求富,洋务派开 办了一批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另外,还创办学校,建成海军。 3.评价: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但是,在封建制度基础上的修修补补,失 败是必然的。
主题线索
主题:以工业化为核心的近代化既是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 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内容,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 变化。 线索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洋务运动是中国早 期现代化的尝试;随后,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在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 帝国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1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20社会生活的变化_83

1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20社会生活的变化_83
有线电话开始架,远隔千里能说话。
文化生活也变化,照相电影和印刷。
上海《申报》最有名,商务印书规模大。
国民政府始觉悟,改变落后旧习俗。
剪辫易服废缠足,鞠躬握手换礼服。
取消“老爷”和“大人”,改口称“君”和“先生”。
社会习俗趋平等,文明发展向前进。
师生行为及二次设计
教师组织交流指导
青龙山中学八年级历史(学科)问题训练单
(2)礼节变化:用文明简单的、礼,代替
礼。
(3)称谓变化:用“”、“君”代替“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
三、完成练习册,记忆今天所学内容。
巧计历史
1、用歌诀记忆中国近代史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三座大山压在肩,工业从轻不上前,
沿海地区有发展,内地薄弱让人怜。
2、用歌诀记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转变
19世纪变化大,轮船火车跑天下。
班级
姓名
时间
2010年月日
一、一读课文,在文中用以下符号和文字标注知识点:
时间:____地点:~~~人物:事件:=
二、读19课课文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洋务运动时期民族工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
→一战期间进入“”→一战后开始萧条→抗战期间大批民族工业→国民党发动内战民族工业山穷水尽→新中国成立
3、出版业: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的文化出版机构。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1、原因:后,国民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一系列法令。
师生行为及二次设计
将组内的疑难问题提出,班内交流解决
生理解题意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
教师巡视检查
个别指导,收集信息
2、表现:
(1)装束变化:颁布了、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用新式代替过去的。

第六单元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及社会生活的变化(19-20课)

第六单元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及社会生活的变化(19-20课)
时间: 1912年3月 人物:孙中山 废除“老爷”“大人”等称谓, 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民间 以“先生”或“某君”相称。 如:高太尉、五柳先生等。 意义: 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 内容:
(5)废跪拜
跪拜礼
握手礼
鞠躬礼
亲吻礼
吻手礼
合十礼
拥抱礼
碰鼻礼
天津
武汉
上海 杭州
广州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1)总体上比较落后
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的压迫
(2)发展上不平衡
从行业上 ——集中于轻工业 从地区上 ——集中于沿江、沿海大城市
(3)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合作探究
有人说张謇是一位“失败 的英雄”,为什么?
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 开讨论,稍后由小组组长发表本小 组的讨论意见。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横山县第二中学 冯海龙
自学指导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状元实业家 提出“ ”的口 号,创办的企业有 等。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萌芽阶段:时间: 运动到 末; 原因:受到 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 (2)“黄金时代”:时间:“ ”期间; 原因: “一战”期间, 国家忙于战争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 的掠夺。 (3)衰微阶段:时间: 后;原因: 经 济势力卷土重来。 (4)发展特征:①在 三座大山的夹缝 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 的 。 ②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轻 部门。 ③ 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 大城市 。
1897年创办了上海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 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4、社会习俗的变化
(1)剪发辫
现 代 发 型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PPT课件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PPT课件
创办企业: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人称状元实 业家
发展状况:一战期间较好,一战后北吞并。
感谢您的阅读!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欢迎下载!
大 生 纱 厂
(1853-1926)江苏南通人, 1894年4月,参加会试,考 取一甲一名进士(状元) , 创建大生集团,主营纺织 和面粉。
自主学习(二)
阅读课本101到102页,圈出下列问题答 案,做好批注,并尝试记忆,5分钟后提问。
时间
发展情况
原因
洋务运动到 清朝末年 第一次世界 大战期间
一战后
民族工业的萌芽,发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展缓慢
1、洋务运动 2、受封建制度的阻碍
黄金时代
内因:辛亥革命成功 外因:列强暂时放松了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艰难曲折
材料一: 中国民 族资本 主义企 业分布 图
地区分布 特点:
沿海、 沿江多, 内地少
纺织业 面粉业
材料: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
工业所占比重图
特点:轻工业多、 重工业少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1)进程:发展艰难曲折
(2)程度:发展不平衡(行业:集中于轻 工业;地区: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 (3)水平:总体上比较落后

19 20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及社会生活的变化

19 20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及社会生活的变化

文 化 生 活 变 迁
近 代 交 通 通 讯
社 会 习 俗 变 化
火车、 轮船、 有线电报、电话 照相、 电影、 媒体、出版机构 剪辫、易服、废 止缠足、改礼节
一、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国的出现
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和火车,到19世纪 晚期,轮船和火车才传到中国。
(1)轮船、火车等传入中国
1897年,英国 商人修建了一条从 吴淞口到上海的铁 路,称为淞沪铁路。 这是在中国出现的 第一条正式运营的 铁路。
中山装
清朝衣服
民国旗袍
清朝旗袍
孙中山和中山装 清朝官服
清末民女
民国少女
改礼节
跪拜礼 鞠躬、握手礼
老爷、大人
先生、君
从社会习俗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 民国初年精神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互相 尊重
课堂小结
火车:1876年,淞沪铁路中国第一条正式 投入运营的铁路。 轮船:19世纪70年代以后 1.近代交通通讯的出现 有线电报:19世纪70年代以后
②报纸《申报》(1872年)的创;★
③商务印书馆(1897年)——历史最长、规模最大 的文化出版机构。★
★辛亥革命(1911年)后剪辫、易服、废 3.社会习俗的变化 止缠足、废除跪拜礼。
①照相、电影(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1905)
2.文化生活的变迁
教育家,他的“实业救国”主张 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感。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主要发展阶段 洋务运动到清末 (19世纪60、70年代— —20世纪初期) 一战期间 1914-1918 阶段特征
出现了一些民 族工业萌芽
原因
甲午战后,“实业救国” 浪潮的刺激和洋务运动 的推动;

专题六: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六: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六: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朱能【专题导读】19世纪60年代,在遭受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后,为了应对内忧外患,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内的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发起洋务运动,中国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

19世纪70年代前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推动下,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二是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发展动力。

甲午战争后,列强大量输出资本,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有识之士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清政府为了应付严重的财政危机,也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因此,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成长中的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分别领导了旨在中国实现制度变革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民国政府推行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政策;民众爱国热情的高涨;西方列强因忙于一战而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上述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史称“短暂的春天”。

随着民族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都不断壮大,日益显示出它们在改造中国社会方面的巨大力量。

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27—1936年,国民政府基本统一全国,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政策,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再度有了长足发展。

与此同时,国家资本对民族资本的控制也在不断强化。

抗日战争爆发后,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的压榨,使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而走向萎缩。

抗战胜利后,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官僚资本的残酷挤压,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方法导引】1.对基本的历史概念进行分类理解。

如从资本属性看,有“外国资本”“国家(官僚)资本”和“私人资本”等概念;从企业属性看,有“外国资本主义工业”和“民族工业”,后者又包括了“洋务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等概念;从阶级属性看,有“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等概念。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和社会生活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和社会生活
C、北伐战争的开始 D、南昌起义爆发
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历史背 景的电视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情 景是 A.在城市看电影 B.有钱人家拍照片 C.市民穿新式礼服
D.成年男子留长辫
“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斛。” 这首诗主要反映了中国近代
A、饮食习俗的西洋化
B、文化娱乐的大众化
三、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后)
辛亥革命后军警 为行人剪辫子
溥仪剪辫装
剪辫
清朝官服
长袍马褂
孙中山和中山装
翎顶补服.长袍马褂
新式礼服
蒋 介 石 结 婚 照
传统旗袍
改良旗袍
废缠足
跪拜
老爷.大人
鞠躬.握手
先生.君
辛亥革命前后这些礼节、称呼的变化表明 了什么? 国民的人格平等观念已逐渐取代了传统 的封建等级观念。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颁布不均匀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 他不可能看到 A.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 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黄埔江上,汽车穿梭于 南京路口 C.《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 片 D.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用欧元购买“洋 油”和“洋布”
外国 93.0%
中国 24.4% 外国 75.6%
1913年
1919年
依据相关历史知识,从下面三幅历史图片中不 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都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B.都是近代实业家创办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都是轻工企业,发展道路非常艰难曲折 D.它们需要的原材料和生产的产品都可以利用 火车、轮船运输
A、自然经济繁荣
B、资本主义萌芽初现

【小学课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优质PPT课件5

【小学课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优质PPT课件5
(1)进程:发展艰难曲折
(2)程度:发展不平衡(行业:集中于轻 工业;地区: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 (3)水平:总体上比较落后
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 主义的压迫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思维拓展
1、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中 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国家要独立,民族要独立;要扫 除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障碍等)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展缓慢
1、洋务运动 2、受封建制度的阻碍
黄金时代
创办企业: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人称状元实 业家
发展状况:一战期间较好,一战后北吞并。
大 生 纱 厂
(1853-1926)江苏南通人, 1894年4月,参加会试,考 取一甲一名进士(状元) , 创建大生集团,主营纺织 和面粉。
自主学习(二)
阅读课本101到102页,圈出下列问题答 案,做好批注,并尝试记忆,5分钟后提问。
思想上:为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 会基础,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社会生活:近代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以纺织面粉 为大宗,极大方便人们生活。
……
4、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从以上3个故事当 中,大生纱厂与荣氏 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 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什 么特点?(主要集中 在什么地方,从事什 么方面的工作?)他 们发展过程中遇到哪 些共同的困难?
97.有三个人是我的朋友爱我的人.恨我的人.以及对我冷漠的人。 爱我的人教我温柔;恨我的人教我谨慎;对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J·E·丁格] 98.过去的事已经一去不复返。聪明的人是考虑现在和未来,根本无暇去想过去的事。――[英国哲学家培根] 99.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只是为了寻找全新的景色,也为了拥有全新的眼光。――[马塞尔·普劳斯特] 100.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美好的事物,然而能看到这些美好事物的人,事实上是少之又少。――[罗丹] 101.称赞不但对人的感情,而且对人的理智也发生巨大的作用,在这种令人愉快的影响之下,我觉得更加聪明了,各种想法,以异常的速度接连涌入我的脑际。――[托尔斯泰] 102.人生过程的景观一直在变化,向前跨进,就看到与初始不同的景观,再上前去,又是另一番新的气候――。[叔本华] 103.为何我们如此汲汲于名利,如果一个人和他的同伴保持不一样的速度,或许他耳中听到的是不同的旋律,让他随他所听到的旋律走,无论快慢或远近。――[梭罗] 104.我们最容易不吝惜的是时间,而我们应该最担心的也是时间;因为没有时间的话,我们在世界上什么也不能做。――[威廉·彭] 105.人类的悲剧,就是想延长自己的寿命。我们往往只憧憬地平线那端的神奇【违禁词,被屏蔽】,而忘了去欣赏今天窗外正在盛开的玫瑰花。――[戴尔·卡内基] 106.休息并非无所事事,夏日炎炎时躺在树底下的草地,听着潺潺的水声,看着飘过的白云,亦非浪费时间。――[约翰·罗伯克] 107.没有人会只因年龄而衰老,我们是因放弃我们的理想而衰老。年龄会使皮肤老化,而放弃热情却会使灵魂老化。――[撒母耳·厄尔曼] 108.快乐和智能的区别在于:自认最快乐的人实际上就是最快乐的,但自认为最明智的人一般而言却是最愚蠢的。――[卡雷贝·C·科尔顿] 109.每个人皆有连自己都不清楚的潜在能力。无论是谁,在千钧一发之际,往往能轻易解决从前认为极不可能解决的事。――[戴尔·卡内基] 110.每天安静地坐十五分钟·倾听你的气息,感觉它,感觉你自己,并且试着什么都不想。――[艾瑞克·佛洛姆] 111.你知道何谓沮丧---就是你用一辈子工夫,在公司或任何领域里往上攀爬,却在抵达最高处的同时,发现自己爬错了墙头。--[坎伯] 112.「伟大」这个名词未必非出现在规模很大的事情不可;生活中微小之处,照样可以伟大。――[布鲁克斯] 113.人生的目的有二:先是获得你想要的;然后是享受你所获得的。只有最明智的人类做到第二点。――[罗根·皮沙尔·史密斯] 114.要经常听.时常想.时时学习,才是真正的生活方式。对任何事既不抱希望,也不肯学习的人,没有生存的资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
题点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条件不包括
() A.先进的技术的传入B.商品市场的扩大
C.劳动力市场的形成D.一定数量货币财富的积累
2.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着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

这座城市应该是() A.苏州B.重庆
C.上海D.北京
题点2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设想你是一位19世纪60年代投资企业家,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创办的企业是()
A.机器制造B.面粉、纺织等
C.农业D.军事工业
4.右图是20世纪初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

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A.重义轻利思想
B.维新图强思想
C.实业救国思想
D.中庸自保思想
5.中日甲午战争前后(1873~191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上升趋势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
B.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强化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加强
6.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正常现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缺少必要的资金B.缺乏先进的投资方式
C.劳动力素质较低D.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外国
7.《解放日报》1946年7月8日载文感叹:“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

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

……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

”这种现象说明了() A.上海人民生活现代化了
B.美国货汹涌而入,充斥了中国市场
C.上海人生活水平高,全部用美国货
D.上海成为美国的殖民地
题点3社会生活的变迁
8.(2011·天津高考)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A.1898~1900年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D.1928~1937年
9.(2011·广东高考)下图所示为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0.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20世纪)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B机)。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11.下列哪一因素对图示主题影响不大()
A.欧美工业文明的传入
B.南京临时政府法令影响
C.社会经济发展,现代传媒的宣传
D.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缓慢变化
12.2012年5月30日,日本极右政客石原慎太郎大放狂言,称如
果在钓鱼岛问题上软弱,日本终将成为中国五星红旗上的第六
星。

半小时后这一消息已传遍了中国大部分地区。

人们获知这
一让人气愤消息的途径主要是()
①报刊杂志②电影③电视④互联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二、非选择题
13.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交往,经历了从区域性向世界性发展的漫长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世纪外来的殖民势力还不能够对明朝施加多大的影响。

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势不可挡地进入了正在开拓的世界市场。

中国的茶叶、生丝、丝绸、瓷器由西班牙大帆船从菲律宾运往美洲,由荷兰、葡萄牙的商队运往欧洲。

世界生产的近一半白银流入了中国。

——《世界古代史·下册》材料二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

推其原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蓗(xi,五倍)。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16世纪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什么地位?有何依据?(不得摘抄
材料原句)
(2)据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存在着什么问题?据材料二和所学知
识,分析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

14.服装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是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

探究一服装与古代政治
“乾天在上,衣象,衣上阖而圆,有阳奇象。

坤在地下,裳象,裳下两股,有阳偶象。

上衣下裳,不可颠倒,使人知尊卑上下,不可乱,则民志定,天下治也。

”(1)依据材料概括古代穿着服装的主要史实。

结合所学,指出这样穿着服装的作用。

探究二服装与民国社会生活
1912年登出民国新服制草案:“国务院现已将民国服制议定,大别为三:(一)西式礼服,(二)公服,(三)常服。

礼服纯仿美制;公服专以仿西式制用……。


1912年10月3日,“男女礼服服制”公布,……第十二条,关于大礼服及常礼服之用料,如本国有相当之毛织品时,得适用之。

孙中山的临时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服制。

这些服制除了少数几个还留有一点封建等级主义的遗毒之外,大多数服制都以职业分工作为制定的标准。

(2)阅读材料,概括民国时期服装的特点。

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探究三服装与新中国的发展
(3)服装是社会变迁的一种特殊载体。

阅读下表,结合所学,任选其中一个阶段,概括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从建国50年服装的发展变化中你得出了哪些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服装发展简表
答案
1.D2.C3.B4.C5.B6.D7.B8.C9.A10.B
11.D12.B
13.(1)地位:优势地位(或出超地位)。

依据:中国的商品占据世界市场;白银流入中国。

(2)问题:外国商品大量进入中国(或外贸入超)。

原因: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或国门大开、不平等条约影响),机器生产的商品质优价廉等。

14.(1)史实:穿着服装不可颠倒,要遵守制度;有强烈的等级观念。

作用:规定社会成员之间的君臣庶民、尊卑长幼的关系。

巩固统治。

(任意一点)
(2)特点:①采用西式;②要用国产衣料;③要打破封建等级制度。

原因: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服饰改革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
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爱国主义精神的驱使。

(任意三点)
(3)基本情况:50年代经济恢复和发展,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60年代经济建设有成功有失误。

70年代经济总体出现衰退,但也有所发展。

80年代,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

90年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任意一点)
认识:
政治从更始到极权、到宽松、再到开明。

经济从恢复到停滞、到调整、再到快速发展。

中西文化从隔绝到交流、再到融合。

中国科技从落后到片面发展、到全面进步、再到与国际竞争。

中国人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过程(任意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