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教学
趣味讲解小学数学教案
![趣味讲解小学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35d65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b.png)
趣味讲解小学数学教案
目标:通过趣味的方式让学生喜欢数学,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引入一个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比如,可以讲述一个小动物家族里面数学问题的故事,让学生猜猜动物家族里谁最喜欢数学。
2. 学习:选择一个基础且有趣的数学知识点进行讲解,比如加减法。
让学生通过一些趣味的游戏或活动来加深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比如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练习加减法。
3. 实践:给学生一些练习题或小任务,让他们动手实践所学的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或挑战,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4. 总结:在课堂结束时,对学生进行总结和回顾,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可以通过一些趣味的问题或小测验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5. 拓展: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额外的挑战或拓展题目,让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总结:通过趣味讲解小学数学,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
希望大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乐趣!。
数学趣味性教学课堂实践(3篇)
![数学趣味性教学课堂实践(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24cb1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f.png)
第1篇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抽象复杂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将趣味性教学融入到数学课堂中。
本文将结合具体实践,探讨如何将趣味性教学应用于数学课堂。
二、趣味性教学的设计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情境教学是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水果分享”的情境: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2个苹果,他们要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苹果分成5份,从而引出分数的概念。
2. 游戏教学,寓教于乐游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趣味性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数学知识设计各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准备一些面值不同的人民币卡片,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店员,进行购物活动。
通过游戏,学生可以轻松掌握人民币的面值、换算等知识。
3. 情境探究,培养能力情境探究是趣味性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主动探究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面积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平面图形,如书本、桌面等,思考如何测量这些图形的面积。
通过探究,学生可以加深对面积概念的理解。
4. 互动交流,激发思维互动交流是趣味性教学的关键。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方程的解法”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如何用方程表示‘苹果比橘子多2个’?”让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通过互动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方程的解法。
三、实践案例1. 案例一:教学“分数的加减法”教师创设一个“分数蛋糕”的情境,将蛋糕切成若干份,让学生代表不同的分数。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数的加减操作,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案例二: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宝藏寻宝”游戏,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作为“宝藏”,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活动,找到“宝藏”。
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通用
![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dbd5c03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6.png)
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通用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通用,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通用1教学目标:1)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逻辑思考能力。
2)让他们学会通过思考与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
教学难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准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预测提问环节所需要的'使用的时间。
多媒体课件,火柴棒,小奖品。
教学过程:课前先向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生活例子。
讲一个小故事,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
通过小故事起到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火柴游戏,层层导入:同学们还想知道知道数学更多有趣的故事吗?今天我们来一起玩一个与数学有关的趣味游戏好吗?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演示摆法。
1、下图是用24根火柴杆排成1大1小两个正方形,只能移动其中的4根火柴,要使其变成3个正方形,你会吗?2、六角星变菱形用18根火柴摆1个六角星(见图)。
请你移动其中的6根火柴,使六角星变成6个面积相等的菱形。
你知道应该怎么移动吗?3、用12根火柴杆,组成4个连靠在一起的单位正方形,如下图。
游戏要求:(1)试试看,移动3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2)恢复原状,再试试看,移动4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答对进行适当的奖励),并进行分析,然后逐渐深入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小学课堂趣味数学教案
![小学课堂趣味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59728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c.png)
小学课堂趣味数学教案
适用年级:小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通过趣味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思维发散能力。
教学内容:
1. 数学拼图游戏: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份数学拼图,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拼图完成。
2. 数学填词游戏:老师出一个数学题,学生组成小组填写答案,同时填写完整的题目会出
现一句有趣的句子。
教学步骤:
1. 引入活动:让学生看一段关于趣味数学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 分组游戏:将学生分组,分发数学拼图给每组,规定时间内完成。
3. 整理成果:让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让其他组评价,并进行奖励。
4. 数学填词:以填词游戏的形式继续活动,鼓励学生的团队合作。
教学方法:
1. 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 互动教学:老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评价:
1. 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思维发散能力。
2. 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活跃,积极思考,达到了教学目标。
扩展活动:
1. 数学实验:学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实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 数学绘画: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反思:
1.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更吸引学生参与。
2. 在分组活动中要合理安排小组成员,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
通过趣味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导入方式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导入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fb4a38c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2.png)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导入方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导入是一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趣味性的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手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导入可以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情趣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下面就浅谈一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导入的方式。
一、游戏导入游戏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导入数学课堂,如小学数学中常用的抢答游戏、擦掉黑板游戏等,这些游戏会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在教学整数时可以设计一个“小老虎过河”的游戏,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河,然后给学生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模拟老虎和羊对过河的情况,利用整数的加减法来表示老虎和羊在河的两岸的位置,这样不仅仅是一个游戏,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计算能力。
二、故事导入故事是孩子们喜欢的媒介,而且小学生喜欢幻想、爱听故事,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来引入数学课堂。
比如在教学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情节中充满了分数的元素,引发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到分数的实际概念。
通过故事导入,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三、图片导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图片来引入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几何图形时,通过一些美丽的图片来引入,如五彩斑斓的花朵、多姿多彩的图案等,引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探索。
通过图片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四、实物导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实物来引入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分数时,教师可以拿一块蛋糕来进行示范,让学生观察蛋糕的大小和被切割的形状,从而引发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实物导入,能够让学生在实际中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实际认识和理解。
五、歌曲导入歌曲是小学生喜欢的一种媒介,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歌曲来引入数学课堂。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趣味教学法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趣味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7af1eba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6.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上,如何通过趣味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呢?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趣味教学法。
通过将数学知识与有趣的游戏相结合,学生们能够愉快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游戏任务,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数学谜题或智力题,学生们通过解题来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二、操作性教学操作性教学是指通过实际操作来进行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五年级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实验性的教学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实际的物体或教具,通过让学生们亲自操作,来进行有关几何图形的学习。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情景模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是指通过创造真实或虚构的情景,让学生们在其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五年级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模拟任务,让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例如,通过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们计算商品的价格和找零;或者模拟旅行场景,让学生们计算路程和时间。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四、竞赛活动竞赛活动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的好方式。
在五年级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或个人竞赛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题目,学生们通过竞赛来解答。
这样的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可以巩固和应用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
五、故事化教学故事化教学是一种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数学教学的方法。
在五年级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编写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故事,引导学生们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来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通过一个有关比例的故事,让学生们理解比例的概念和应用。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们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总结起来,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趣味教学法包括游戏化教学、操作性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竞赛活动和故事化教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中的趣味数学教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中的趣味数学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24d8bec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a.png)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中的趣味数学教学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堂中,趣味数学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创造趣味的数学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中常用的趣味数学教学方法,并探讨其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
首先,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常用的趣味数学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游戏,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
例如,通过玩数字拼图游戏,学生可以学习数字的顺序和大小;通过玩数学卡片游戏,学生可以提高运算能力。
这些游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其次,实践性教学也是一种有效的趣味数学教学方法。
通过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进行实地观察,让他们找到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并归类;在学习数的概念时,可以组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实践性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体验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另外,故事化教学也是一种常用的趣味数学教学方法。
通过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情节中,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编写有趣的数学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可以编写关于小动物们比赛跳远的故事,通过故事中的比赛过程来引导学生学习长度的概念;可以编写关于小朋友们分享糖果的故事,通过故事中的分享过程来引导学生学习分数的概念。
通过故事化教学,学生可以在情境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最后,团体游戏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趣味数学教学方法。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竞赛和游戏,如数学竞猜、数学趣味挑战赛等。
通过团体游戏,学生可以互相之间进行合作和竞争,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同时,通过这些游戏,学生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趣味化课堂游戏,让小学数学教学更高效
![趣味化课堂游戏,让小学数学教学更高效](https://img.taocdn.com/s3/m/9028906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d.png)
趣味化课堂游戏,让小学数学教学更高效趣味化课堂游戏是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内容和游戏元素,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中,从而增加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下面将介绍一些趣味化课堂游戏,让小学数学教学更高效。
一、数学运算小游戏数学运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通过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1. 数学接力赛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排成一列,每人手持一块小黑板,黑板上写着一个数学题,例如加法、减法、乘法或除法。
比赛开始后,第一个学生站起来解答自己的题目,解答正确则可以传递黑板给下一个同学,依次类推。
最后完成赛跑的小组将是获胜者。
2. 数学抢答游戏在课堂上设置数学抢答游戏环节,把问题做成卡片,在教室的不同地点放置问题卡片,学生们分组,每组选一名代表在规定时间内抢答尽可能多的问题。
时间到后,老师核对答案,最多正确答案的小组将获得胜利。
将一张数字拼图卡片分成若干块,学生们按照老师的指令拼起来,在拼图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二、数学趣味化实验游戏实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增加学习的乐趣。
1. 数学实验展示设计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实验项目,如角的度量、图形的性质等,让学生们参与通过实验过程来理解数学知识。
利用一些模拟工具或软件,进行一些数学实验的模拟,让学生们亲自操作,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三、数学思维拓展游戏数学思维拓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设计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推理游戏,让学生通过推理来解决问题,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设计一些解密游戏,让学生通过解密的过程来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要提醒老师在设计趣味化课堂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游戏的内容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不能只追求好玩,忽视了学习的目的。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1b3fa6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9.png)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且充满挑战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多时候数学可能会变得枯燥无味。
通过采用趣味教学法,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享受学习数学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
一、游戏化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速理解数学概念。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接力比赛,让他们在快乐竞赛中巩固数学知识;也可以设计一些数学益智游戏,比如数独、数学填字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解题能力。
游戏化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故事化教学故事是吸引孩子注意力和想象力的利器,故事化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生动。
在教学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时,可以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性和应用;在教学分数的加减乘除时,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分数的兴趣,并引发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故事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活动,可以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在教学面积和体积时,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中进行实地测量和计算,让他们亲自体验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教学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用纸板或橡皮泥手工制作各种图形,通过亲自制作来感受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动手能力。
四、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数学课堂注入更多趣味和活力。
在教学数学公式和定理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来展示相关的数学图形和运算过程,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和记忆数学公式和定理;在教学数学游戏和竞赛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实时展示和排名,增加竞赛的趣味性和紧张感。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导入方式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导入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7fde35c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8.png)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导入方式数学是一门需要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学科,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课堂往往显得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趣味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导入方式进行探讨。
一、利用故事情境导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营造一个有趣的情境,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
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加法的内容,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来导入。
教师可以讲述“小明去超市买水果,他买了3个苹果和2个梨,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呢?”这样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加法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二、游戏式导入利用游戏的方式导入数学课堂,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趣味导入方式。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实践和体验数学知识。
在教学小学二年级的乘法时,可以设计一个“数学接力赛”游戏,让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一系列乘法题目,以此来巩固和加深他们对乘法的理解。
三、实物示范导入在教学小学数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示范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或观察一些实际的情景和例子,以此来导入数学知识。
在教学小学三年级的面积概念时,可以准备一些方形、矩形等几何图形的模型,让学生通过比较模型的大小,了解面积概念。
四、趣味竞赛导入五、音乐舞蹈导入结合音乐和舞蹈,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趣味导入方式。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歌曲或舞蹈,让学生在音乐和舞蹈的氛围中,接触数学知识。
在教学小学五年级的图形和坐标时,可以选用一些与图形相关的音乐,或是设计一些与坐标相关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在音乐和舞蹈中,感受图形和坐标的魅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们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趣味导入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小学数学趣味性课堂教学的加强措施
![小学数学趣味性课堂教学的加强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143a1d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a.png)
小学数学趣味性课堂教学的加强措施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环节,而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趣味性和多样性。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趣味性课堂教学的加强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培养教师的趣味性教学意识要加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教学,首先需要培养教师的趣味性教学意识。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和兴趣。
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趣味性教学意识,注重培养自己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创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有关趣味数学教学的培训和研讨活动来提升自己的趣味性教学意识。
可以观摩一些优秀教师的趣味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其趣味性教学的经验和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趣味性教学资源。
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可以逐渐培养出一种对数学教学充满激情和创新的态度,从而带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多样化教学内容和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精心挑选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数学谜题等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融入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在学习加减法的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加减法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呈现生动有趣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视听的刺激下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数学趣味性比赛和活动为了进一步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教学,可以在学校组织一些数学趣味性比赛和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比赛和活动可以是团体的,也可以是个人的,既可以是课内比赛,也可以是课外活动。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导入方式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导入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6666170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a.png)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导入方式一、游戏化导入游戏化导入是一种常见的趣味导入方式,因为游戏通常都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数学游戏,比如数学接力赛、数学拼图等。
通过这些小游戏,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在学习加减法时,可以设计一个双人对抗的接力游戏,让学生通过不断的计算来锻炼他们的计算能力。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习效果。
二、故事引入故事引入是另一种很有效的趣味导入方式。
故事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能够让数学知识更加具体化。
在故事中融入一些数学内容,比如通过故事讲述几何图形的变化过程,或者通过故事引出数学问题等,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学习面积时,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农场的故事,让学生通过计算农场各种地块的面积来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更容易记忆和掌握。
三、实例引入在数学课堂中,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入数学知识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趣味导入方式。
因为学生通常能够轻松地将学到的知识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在学习分数时,可以通过实际的事例来引导学生,比如分享食物、比赛成绩等,让学生能够在实际中理解分数的含义和运用。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加自然地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而且也更容易产生兴趣。
四、互动引入互动引入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通过互动的形式来引入数学知识。
比如在课堂中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或者让学生在黑板上亲自操作解题过程等。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同时也让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五、媒体引入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
在数学课堂中,通过利用多媒体来引入数学知识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趣味导入方式。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和动画,并通过投影仪进行展示。
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施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c8dfa4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4.png)
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施策略一、注重情境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化教学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
当教授几何知识时,可以通过制作简单的几何模型,让学生观察并进行操作,从而增强学生对几何形状的认识。
在教授量的时候,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教具的重量、长度等,并让学生估算和测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量的概念。
情境化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是趣味性教学的一种重要实施策略。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数学游戏,如数学拼图、数学卡片游戏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游戏的方式,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数学知识,并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教师可以设计数学竞赛,让学生分组比赛,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游戏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趣味性教学的实施策略之一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
在教学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同心圆的探究,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观察并总结同心圆的特点。
在教学图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线段和圆规画出相似图形,让学生发现相似图形的特点。
通过数学探究,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多媒体教学是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生动丰富的数学知识。
在教学平面图形的知识时,可以播放关于平面图形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在教学数学游戏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各种数学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生动直观地展示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六、实施微课教学微课教学是趣味性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
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来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
通过微课教学,教师可以制作有趣的教学视频,结合动画、配音等形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和生动。
小学数学趣味性课堂教学的加强措施
![小学数学趣味性课堂教学的加强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d8b0a2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0.png)
小学数学趣味性课堂教学的加强措施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以下是一些加强小学数学趣味性课堂教学的措施。
1.开设数学活动课程:开设数学活动课程,如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数学故事等,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设置足够的实验环节:在课堂上加入一些实验环节,如数学模型制作、实际问题的解决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实用性。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动画、视频等,展示数学知识和解题过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
5.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解答问题,在课堂上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6.融入数学历史和文化:在教学中融入数学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增加学科的魅力和深度。
7.设置数学思维训练环节:在课堂中加入一些数学思维训练的题目和活动,如数学逻辑推理、数学问题解决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8.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活动,如数学奥赛、数学角逐赛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9.与生活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实际问题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实际意义,增加学习动力和兴趣。
10.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的合理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论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论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086da7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1.png)
论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趣味性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兴趣和乐趣的教学方法,它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趣味性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主动参与学习,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游戏引入、故事情境、趣味题目三个方面,探讨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
一、游戏引入
在教学开始的阶段,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入数学内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在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
教师先出一次排队,学生们观察,然后再出第二次排队,让学生比较两次排队的长度,看看哪一次队伍更长。
这样,学生们既能玩游戏,又能学习数的大小比较。
游戏引入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感到好奇,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故事情境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构建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故事的同时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讲述小明和小红去超市购物的故事,然后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问题进行计算。
这样,学生在参与情境故事中的增加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趣味题目
在每节课的巩固练习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题目,让学生在解题中感受到乐趣。
教学面积时,可以设计一个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面积的知识进行计算。
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图形卡片,学生们根据卡片上的长和宽画出相应的图形,然后计算出每个图形的面积。
这样,学生在游戏中既能巩固面积的知识,又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关于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49164b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4.png)
关于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一、趣味性教学的概念和特点趣味性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参与为目标的教学活动。
它以充满趣味性的方法和形式为媒介,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设计、趣味化内容等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趣味性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创设情境:趣味性教学注重创造一个具有情境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2. 游戏化设计:趣味性教学善于利用游戏形式设计教学活动,通过竞赛、游戏、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3. 趣味化内容:趣味性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有趣的内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4. 激发创造力:趣味性教学追求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5. 全面发展:趣味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全面发展。
二、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1. 情境教学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创设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探索和发现。
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设计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发现规律和特性。
2. 游戏化设计:利用游戏化设计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学习整数运算时,可以设计一个整数运算比赛,学生分为两个小组进行竞赛,通过比赛学习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3. 趣味化内容: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相关的题材进行讲解和练习。
在学习时间单位转换时,可以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距离、时间等,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4. 创造性思维训练:趣味性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法,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5. 个性化评价:趣味性教学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个性化评价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和表现,激发学生的潜力和积极性。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活动方案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2952c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d.png)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活动方案一、活动简介数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但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数学课堂可能会显得比较枯燥无味。
因此,运用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愉悦地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本文将介绍几项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活动方案,包括数学游戏、数学趣味故事、数学趣味比赛等,希望能够为小学老师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参考。
二、活动方案1. 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数学教学方式,适合用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数学游戏:等差数列游戏所需材料:数字牌(0-9)游戏规则:将数字牌放在桌子上,要求学生按照某种规律依次取牌(如每次可以从数字牌中取出三个数,使这三个数构成一个等差数列),直到取完为止。
游戏的规则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数学知识程度来设定。
故事填空游戏所需材料:故事卡片、填空卡片游戏规则:老师讲述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其中穿插着一些空缺的部分,让学生使用填空卡片进行填写。
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加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数学趣味故事数学趣味故事是一种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通过故事介绍数学知识,让学生们在阅读故事的同时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学趣味故事:一道有趣的几何题故事梗概:一只小蜗牛爬上了一个三角形的山坡,问它经过哪些路径才能够爬到山坡最高点。
汉诺塔故事梗概:有三根柱子,其中第一根柱子上有三个盘子,盘子大小不一,大盘子在下面,小盘子在上面。
要求将所有盘子移到第三根柱子上,且每次只能移动一个盘子并且不能将大盘子放在小盘子上面。
3. 数学趣味比赛数学趣味比赛是一种很好的互动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学趣味比赛:数字拼图比赛比赛内容: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些数字拼图,通过拼图使数字符合我们给出的要求。
数字顺序比赛比赛内容:给出一些数字,学生们需要按照题目要求的顺序将这些数字进行排列。
三、总结以上介绍的数学趣味教学活动方案旨在让小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活动
![小学生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c3a65ea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6.png)
小学生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活动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推理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有时可能显得枯燥乏味。
然而,通过引入趣味活动来辅助数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趣味活动,旨在丰富数学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1. 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款数学益智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此外,数学拼图、数独等智力游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数学实验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实验活动能够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比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测量实验,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长度、面积等概念。
此外,利用一些易获得的物品进行数学实验,如使用积木和磁铁探索几何形状和力的作用,都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3. 数学绘画通过与绘画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并且在绘画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图形绘制美丽的图案,通过绘画中的数学元素来巩固几何学习的内容。
此外,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绘画,让他们根据数学题目的要求进行创作,这样既能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又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数学趣味竞赛举办数学趣味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提高他们的应对压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可以组织数学知识问答比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充分展示他们所学的知识。
在竞赛中加入一些趣味环节,如数学谜语、数学趣味题等,可以使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5. 数学实践活动为了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
例如,带领学生到超市进行购物活动,让他们通过计算商品价格、找零等实际操作来应用数学知识。
此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和统计,让他们亲自收集数据并用图表显示,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统计思维。
趣味化课堂游戏,让小学数学教学更高效
![趣味化课堂游戏,让小学数学教学更高效](https://img.taocdn.com/s3/m/7dfcacb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3.png)
趣味化课堂游戏,让小学数学教学更高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引入趣味化的课堂游戏。
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介绍几种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化课堂游戏。
1. 算术速算游戏在课堂上进行算术速算游戏,可以让学生通过竞赛的方式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可以选择两名学生进行对抗,产生健康的竞争氛围。
老师可以出两位数或三位数的计算题,比如加法、减法、乘法等,要求学生尽快算出结果,第一个答对的学生得到积分。
游戏结束后,可以根据积分进行排名和表彰。
2. 数学拼图游戏数学拼图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拼图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道数学题和对应的图形。
学生需要根据题目意思,在规定时间内将拼图卡片正确地组合在一起。
游戏结束后,可以检查学生的答案,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3. 数学迷宫游戏数学迷宫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迷宫题目,学生需要根据题目提示,在规定时间内找到正确的通路。
题目可以涉及加减乘除、等式解答等内容。
学生可以单独或分组进行游戏,根据完成的时间和正确率来评定胜负。
4. 数学版猜字谜游戏数学版猜字谜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术语和概念的理解。
老师可以以数学术语为线索,设计一些数学题目,学生需要根据题目意思猜出正确答案。
可以选择学生自愿参与或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竞赛,根据答对的数量和时间进行排名和表彰。
5. 数学趣味问答游戏数学趣味问答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老师可以编写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学生需要通过思考和推理找出正确答案。
可以选择学生单独回答或以小组形式进行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奖励答对的学生或小组。
在进行这些趣味化的课堂游戏时,老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 游戏的难易程度要适当,既要让学生感到挑战,又不能过于困难导致学习兴趣的丧失。
2. 游戏的规则要简单明了,学生能够理解和遵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为了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通常会引入趣味性教学。
小学数学阶段是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加强数学认识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趣味性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小学时期加强学生对数学的推理能力、思维能力、综合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趣味教学,恰好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中来。
教师在教学中,要使用正确的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开展趣味教学,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1.做好趣味氛围导入
小学生的思维开阔,在数学开始阶段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
因此教师要做好课堂的导入,一开始就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学习。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趣味的学习与情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若是在教学的开始学生就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那么整节课的课堂氛围就非常的浓厚,数学的教学效率也会很高。
尤其是小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特别强在上课途中很容易受到其他的影
响,因此,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学习疲惫的时候,开展小游戏、猜谜语、讲故事等活动,保持整节课的氛围浓厚。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时,为了提升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在教学的开始就要学生手工裁剪三角形和四边形,对比一下三角形和四边形有什么区别,在两个三角形拼接之后产生的是什么样的图形。
这样学生经过实际的体验之后就会对三角形和四边形有深刻的认识。
2.趣味故事课堂教学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趣味故事来激发学生兴趣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数学本身非常有趣,教师只要进行合理的引导利用有趣生动的教学方式来感染学生,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要改变让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数学知识的方法,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实施趣味性教学。
小学生对于故事的喜爱程度非常高,趣味故事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始终保持着集中的注意力。
例如,教师为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休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是将军并不相信一休的聪明,于是决定使用一种方法来考察一下。
将军府的一个人对着一休说,昨天晚上招待客人时碗少客多,客人们除了吃饭用的碗之外,汤碗和菜碗都是共用的,饭碗每人一个,汤碗三人一个,菜碗两人一个,一共用了220个碗,那么一共来了多少个客人
呢?”学生发现一休能够解决问题之后,都纷纷地赶紧解决这个难题,来和一休比比到底是谁聪明,这样学生在学习这个数学知识点的时候,学习欲望会非常强烈。
3.趣味游戏课堂教学法
小学数学大力提倡趣味游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小学生对游戏的兴趣非常高,而游戏开展也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和智力,因此在教学时使用趣味游戏教学方法,能够达到双赢的目的。
尤其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学生在参与数学游戏时会提升主体地位,成为教学的主流,提高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师要依据数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地设置数学游戏,保持游戏的趣味性和活泼性,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
在进行游戏设置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班容量,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体验数学游戏过程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魅力,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例如在数学学习观察物体时,就可以采用趣味游戏的方法,和学生们一起猜谜语。
“左边一片,右边一片,都能摸得着,却是看不见,这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之后就会发现老师说的是耳朵,这样教师就接着提问,“为什么我们能够看见别人的耳朵,但是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个长方体,你们看一下如何才能看到长方体更多的面儿?”学生发现最多只能
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之后教师接着引导,“我们看到的长方体的三个面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就会和周围的同学们,组合在一起积极的讨论一个数学问题。
使用猜谜语的游戏方法,来提升数学趣味性,可以让学生在欢乐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4.多媒体趣味课堂教学法
小学数学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开展趣味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
多媒体对于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有很好的效果,因为多媒体并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极大地丰富了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展示了数学的多样性和精彩性,适应了学生探索数学的天性。
由于小学生对于生活的接触较少,在面对丰富多样的数学教材知识时,会产生理解上的困惑。
而多媒体技术和课堂结合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数学的容量。
例如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教师首先让两个同学拿着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玩具,让他们比较一下谁拿的面积大。
同学们有的说长方形面积大,有的说平行四边形面积大,之后教师就可以在多媒体上,利用画板功能,将一个看似差不多的长方体和平行四边形切割、移动、组合,进行实际的重叠比较。
这样在多媒体的帮助之下,学生就不难发现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再遇到类似问题时也可以通过裁剪拼接转移,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生生互动,在和多媒体互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教学已经成为新课标的要求,因此教师要认真地研究趣味性教学的方法,依据小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提升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新沂市新华小学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