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产业发展指引

合集下载

东莞水乡片区规划及房地产市场研究

东莞水乡片区规划及房地产市场研究

四、策略总纲
五、策略分解
宏观市场:各大银行银根紧缩,放款艰难;调控政策谣言四起,局势不明
房贷收紧,部分银行首付利率提高30% 目前东莞依旧延续13年底以来房贷紧张的局面,首套房的房贷利率普遍上浮10%左右。针对 不同的楼盘的情况,工行上浮5-10%,农行上浮10%,中行上浮5-10%,建行上浮10-30%, 邮政、建行停止了部分楼盘的房贷业务;而针对二套房所有银行利率都上浮20%以上;
宏观市场:三打两建,扫黄打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跨区域高端客户的流失
三打两建,旨在净化房地产市场环境 近日,《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三打”专项行动方案》出炉,《方案》显示,非法垄断
房屋建筑招投标、假冒伪劣建材产品、房地产领域的“保护伞”等被列为重点打击对象。严查
房地产开发企业、经纪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对辖区内的房地产经纪分支机构进行了分批 抽样现场检查。此举对东莞房地产市场造成重大冲击,影响客户在莞的置业信心。 扫黄影响城市形象,外区域高端客户流失 “东莞”成敏感区,高端外溢客户有可能流失“扫黄”整治工作开展,给东莞城市形象带来 非常巨大的负面影响,“东莞”成为敏感的话题区域,深圳等外区域置业的高端客户有可能转 变置业区域。 本地服务业经济受创,影响置业预期地雷式排查整顿,已经对东莞第三产业的正常经营产生 副作用。酒店、餐饮、娱乐、美容服务等行业近期内营业额大幅度下降,部门店面直接关门歇 业,服务业的产业链条出现断层,经济波动有可能会影响东莞部分购房者的置业预期;
供应 成交 供应 成交 供应 成交 供应 成交 供应 成交 供应 成交 供应 成交 供应 成交 供应 成交 供应 成交 供应 成交 供应
305
360 295 261 290
一月
二月
三月

东莞绿色建筑工作指引-东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东莞绿色建筑工作指引-东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东莞绿色建筑工作指引-东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东莞市发展绿色建筑工作指引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财政部住建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省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3〕49号)、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我市绿色建筑的通知》(东府办〔2012〕143号)等政策文件的要求,制定我市发展绿色建筑工作指引。

一、工作目标(一)新建绿色建筑。

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不少于220万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强力推进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和运营管理,纳入市建筑能耗实时监测系统,对高能耗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基本原则(一)加快发展,突出重点。

加快发展我市城镇绿色建筑,重点推动政府财政投资建筑、保障性住房、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城市发展新区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进高能耗的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建出拟达到的星级标准要求(详见附表)。

2、抓好城市发展新区绿色建筑项目(1)要求松山湖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区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

制定园区发展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建立相应指标体系。

根据用地类型、功能分区、资源条件、开发强度、可再生能源应用条件等划分不同绿色建筑等级区,合理制定绿色建筑星级标准及技术导则。

重点落实松山湖大学创新城、台湾高科技园、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等新建项目按绿色建筑标准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2)将东莞生态园区、南城国际商务区(含宏图总部基地以及周边部分片区)建设成为国家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区。

要求示范区按绿色、生态、低碳理念完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建筑、市政、能源等专项规划,并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示范区内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国家、省绿色建筑标准。

浅谈东莞城市过去、现在和未来

浅谈东莞城市过去、现在和未来

浅谈东莞城市过去、现在和未来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过去几十年东莞市的发展历程和规划特征,解析现阶段东莞市自然环境、资源分布、人文环境等各方面的特征和问题,提出东莞市未来规划的统筹收储、工业提质、优化生态三个主要的方向。

1.过去的东莞东莞历史演变经历发源、兴盛、转折、崛起四大阶段。

农村萌芽阶段(1980年代初至1990年代初):东莞外资工业率先在广泛的农村地区发展起来,乡村逐步向城镇化发展。

但总体呈现“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的景象。

解放初期东莞工业类别以地方民族工业为主,包括炮竹、烟花、竹木器制品等手工作坊及街道工业。

早期工业都是从街道工业起家,绝大多数工厂混杂在居住区内,随着城市的发展,问题逐渐增多。

城镇跳跃阶段(1990年代初至1990年代末):东莞外向型工业实现飞跃,工业体系加速成形。

在基础设施和交通主干道建设的影响下,镇街产业集群和园区经济逐步兴起,东莞城市化呈现以镇为组团的分散布局。

城市起飞阶段(2000年至2011年):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东莞工业化转型升级。

强化城市中心区成为东莞城市化重心。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的出台和落地建设,使城市中心区逐步壮大,并呈现东进南拓的发展趋势。

组团统筹阶段(2012年至今):近年来,经济发展强化了镇街之间的分工合作和城市联系,城镇组团化发展日趋明显。

2012年,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正式启动建设,组团式发展成果初显。

2014年,东莞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

《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提出以经济区理念统筹推动组团式发展,构建“一中心四组团“的城市格局,推动城市空间从分散到集聚、从多组团到大组团、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

从规划角度来看1978年前是一心两副的空间结构,一心指莞城城区,两副指石龙、太平, 1978-1990年表现出双轴南拓的特征,沿广深铁路、107国道,“人”字形发展。

1985年设县级市,往西向广州发展。

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

第一部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常态化机制加快推进“三旧”改造的意见》、《关于加强“三旧”改造常态化全流程管理的通知》,科学、有序地指导石碣镇未来五年的“三旧”改造工作,充分发挥“三旧”改造对于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作用,保障东莞建设“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制定本规划。

第2条改造原则政府主导、规划管控、成片改造、计划实施。

第3条意义与作用本规划是石碣镇辖区范围内“三旧”改造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改造单元批次计划申报、改造单元前期研究报告编制、改造单元规划编制的依据,各项改造行为,不得违反本规划。

第4条规划依据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第5条规划范围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石碣镇全镇域,总面积36.2平方公里。

第6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5年-2020年。

第二章改造功能指引第7条功能区划定各样改造行为应符合本功能指引的要求,用地规划原则上不得违反本功能指引的安排。

根据《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共划定5大功能片区,包括:中心片区、滨江综合片区,产业集聚片区,新城市中心片区,南部滨江居住片区。

中心片区细分为中心商务区、中心综合片区、新维工业园、滨江居住组团;滨江综合片区细分为北部滨江居住组团与滨江综合组团;产业集聚区细分为高科技产业园、民营产业园、都市工业园;第8条中心商务片区功能指引商业、行政、文化中心,主要发展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综合商业等功能。

第9条中心综合片区功能指引高档居住、商业商贸、教育医疗、文化休闲等功能为主,是中心区的居住综合配套区。

第10条新维工业片区功能指引发展都市型工业,集居住、商业服务、设计研发、电子信息业、创意家居业等集聚的新型产业区。

第11条滨江居住组团功能指引宜居社区,以现代居住、滨水环境营造、生活配套设施等功能为主。

第12条高科技产业区以电子信息产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高科技产业、高附加值产业等功能为主,是石碣镇高新产业基地。

东莞产业园发展趋势

东莞产业园发展趋势

东莞产业园发展趋势东莞产业园是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莞市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随着东莞市加快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东莞产业园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速度也愈加迅猛。

本文将从东莞产业园发展的趋势、发展的影响、政府的支持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东莞产业园发展的趋势1. 特色化和专业化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日益竞争,东莞产业园需要从传统的生产加工转变为研发创新、高附加值的产业园。

未来,东莞产业园将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高附加值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2. 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东莞产业园需要注重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发展。

未来,东莞产业园将推动绿色生产、低碳经济和循环利用,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争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实现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3. 跨区域合作与创新联动。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东莞产业园将加强与周边城市产业园区的合作与联动,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联动效应,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同时,东莞产业园将积极借助科技和创新资源,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创新驱动和技术引领,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二、东莞产业园发展的影响1. 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东莞产业园的发展将带动经济的增长,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民生福祉。

2. 加速城市化进程。

东莞产业园的发展将吸引大量人口流入,加速城市化进程,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改善城市环境和居住条件。

3.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

东莞产业园的发展将吸引创新要素和高端人才流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整个地区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4. 增强区域竞争力。

东莞产业园的发展将带动周边城市产业园区的发展,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联动效应,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第一节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23 第二节 加大环境修复治理力度 .......................................................... 25 第三节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28 第四节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30 第五章 建设现代城乡 ·················· 32 第一节 建设水乡新城 ....................................................................... 32 第二节 建设特色镇村 ....................................................................... 34
第三节 完善城镇功能 ....................................................................... 36 第四节 协调镇域发展 ....................................................................... 38 第六章 构建产业新体系 ················· 41
第一节 加强莞穗合作 ....................................................................... 64 第二节 加强深莞惠合作 .................................................................... 65 第三节 加强与港澳台合作.................................................................66 第四节 加强国际合作 ....................................................................... 68 第九章 增进社会福祉 ·················· 70

发展战略-东莞水乡片统筹发展概念规划1128547954

发展战略-东莞水乡片统筹发展概念规划1128547954

道滘镇
“中国曲艺之乡” “中国 民间艺术之乡” “游泳之 乡” “美食之乡”
麻涌镇 “曲艺之乡” 望牛墩镇 “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水乡片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表
国家级:龙舟制作技艺 中堂镇 省级:龙舟景
市级:“百岁牌”制作技艺
洪梅镇 市级:盲佬话、开灯习俗
道滘镇
市级:民间舞蹈麒麟引凤、粤 曲、放河莲花、道滘裹蒸粽
35.00
33.43 (13.78)
5.84
63.70
河道总长 水域占总面 水网密度 (km) 积百分比 (km/ km2)
225.0
28.7%
1.85
205.1
41.2% (17%)
2.52
74.2
11.1%
1.41
505.0
24%
1.90
东莞水乡片在珠三角水域面积最大,河网密 度也居于前列。
现状河网水域面积约63.70 平方公里,占水乡片总 面积24%,占全市水域面积的18%; 干流及一级支流总长度约238公里,宽10米以上河流 长度约505公里; 河网总密度约1.90公里/平方公里。
注:以上均为2010年数据;2011年水乡片核心区GDP为336.2亿元。
二、水乡片的特点
(三)村级经济规模小,集中度高,扶贫村数量多。
核心区共76个村,2010年平均可支 配财政收入1730万元,剔除潢涌村后仅 1348万元,低于全市平均的2196万元。 村级可支配收入集聚程度非常高,中堂 镇的潢涌村可支配收入占全镇54.97%, 洪梅镇的前三位村可支配收入占全镇 62.08%。
镇名 中堂 望牛墩 麻涌 道滘 洪梅
取值 范围
CR3 CR5 CR3 CR5 CR3 CR5 CR3 CR5 CR3 CR5

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

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
-3-
减 1.34 平方公里、道滘镇减 1.09 平方公里、洪梅镇减 0.48 平方公里、 石龙镇减 0.43 平方公里、 石碣镇减 1.04 平方公里、 高埗镇减 0.81 平方公里、万江街道减 1.40 平方公里、沙田镇 虎门港减 2.11 平方公里(附表 1) 。 第十二条 减量途径 水乡经济区主要减少并复垦以下建设用地: (1)黑烟囱和 无证无照等违法排污企业用地、违法用地; (2)外围低效或零 散工业用地; (3)空心且没有特色的村庄。 (详见图 09 水乡经 济区减量建设用地分布图) 第十三条 减量实施机制 (1)镇街改造更新类建设用地需捆绑一定比例的减量复 垦用地; (2)镇街新增类建设用地需捆绑一定比例的减量复垦 用地; (3)统筹发展区新增建设用地需须捆绑一定比例的减量 复垦用地。
-9-
镇生活区、工业发展区等地区。规划建设发展区 239.9 平方公 里,占总土地面积的 47.0%。 (2)控制要求: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优先落实发展 项目、优先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第三十条 弹性引导区 (1)指限制建设区域,包括乡村居民点、轻柔产业区和 现状生态环境敏感、建设混杂、高污染高能耗等地区。规划弹 性引导区 72.6 平方公里,占总土地的 14.2%。 (2)控制要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弹性选择空间 分布, 通过整理减少现状建设用地, 引导低高度、 低强度开发。 区内现有乡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原则保留,严格控制村庄扩张; 其它建设用地根据规划逐步拆除复垦或更新改造。更新改造鼓 励连片集中,根据建筑质量与区位条件等因素采取环境整治、 功能臵换、拆除重建、拆除复绿等多种方式,鼓励产业转型升 级和发展文化创意、旅游服务等轻柔产业。 (详见图 05 水乡经 济区空间分区管制图) 第六节 功能布局 第三十一条 总体布局 以水乡新城为核心,以区域发展轴和功能联系带为基本骨 架,形成“组团集聚、轴带强心、圈层布局”的空间结构。 (详 见图 06 水乡经济区规划结构图) (1)组团集聚 以组团模式组织新城、生活、乡村、工业以及轻柔产业等 功能,强化城镇空间集聚、紧凑、有序发展。 (2)轴带强心 强化珠三角东岸区域发展轴和穗莞惠区域发展轴,加强东

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产业发展指引

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产业发展指引

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产业发展指引东莞水乡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是一个以水为特色的发展经济区。

作为一个水乡,东莞水乡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水乡文化,具有发展旅游、水产养殖和水上运动等产业的潜力。

为了促进东莞水乡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有一套科学有效的产业发展指引。

首先,要发展旅游产业。

东莞水乡具有独特的水乡风情和水上资源,可以打造精品水乡旅游景区,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

可以在水乡建设古街、古巷等特色建筑,提供传统的水乡美食和手工艺品,举办水上艺术演出和庙会等活动,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此外,还可以开展水上运动项目,如划船、漂流、钓鱼等,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其次,要发展水产养殖产业。

东莞水乡拥有丰富的水资源,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

可以建设现代化的水产养殖基地,引进高品质的水生物种类,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和管理技术,生产出优质的水产品。

可以统一品牌形象,推广水乡特色产品,打造具有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品牌。

此外,还可以研发和推广水产加工技术,延长水产品的保鲜期,提高附加值,拓展销售渠道。

再次,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东莞水乡拥有独特的水乡文化和历史传统,可以将这些资源应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

可以成立专门的文创机构,培育和孵化文创企业,推动水乡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可以开设水乡文化主题展览和文化体验活动,举办水乡文化艺术展演和手工艺品展销会,推动水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此外,还可以开展游学、实习和培训等活动,吸引文化创意人才,提升水乡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

最后,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支持水乡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

要完善水乡的交通网络,修建道路、码头和桥梁,方便游客和货物的运输。

要建设水乡的环境设施,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水乡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要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医疗、教育和社区服务等,提升居民和产业发展的生活品质。

总之,东莞水乡作为一个以水为特色的发展经济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打造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打造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打造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2.10•【字号】东府〔2021〕1号•【施行日期】2021.0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打造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东府〔2021〕1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为加快打造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激发经济增长潜力,有效推动增长动力接续转换,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结合东莞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和市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动力源,以激发激活产业、企业、科技、投资、市场和平台新动能为主题主线,通过人才、数字、品牌的持续赋能,不断优化新动能发展环境,全力打造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新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强劲澎湃的新动能,推动“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主要目标一年扎实起步。

到2021年底,初步建立起全市企业发展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打造新动能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一致行动;加快引进一批重特大产业项目,全市内外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200亿元;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软件与信息服务、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半导体等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优势传统产业高端化、终端化、品牌化成效初显,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加快成长;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东莞成功迈入万亿GDP俱乐部。

三年初见成效。

到2023年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效提高,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以上。

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产业发展指引

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产业发展指引

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产业发展指引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位于广东省东莞市。

该区以水乡风情为特色,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具备发展旅游业、农业、水产业等特色产业的巨大潜力。

为了促进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以下的产业发展指引。

一、旅游业1.开展精品民宿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通过建设具有特色的民宿,提供独特的住宿体验,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加强周边旅游资源的整合,提供旅游线路和服务的规划和推广,吸引更多游客来到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

2.推动水上旅游项目的发展。

利用水资源,开展水上旅游项目,如游船观光、划船、垂钓等。

通过丰富多样的水上娱乐活动,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推动水乡旅游业的繁荣。

二、农业1.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

利用水乡的自然环境和土壤条件,发展优质农产品,如水稻、蔬菜、水果等。

提倡绿色种植和有机农业,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控,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健康。

2.推动农业旅游融合。

将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开展农业观光和采摘活动,吸引城市居民走进农田,亲身参与农业生产。

通过农业旅游,提高农民的收入,推动乡村振兴。

三、水产业1.发展水产养殖业。

利用水乡的水资源,发展淡水养殖和水产养殖业,如蛙类、鱼类、虾类等。

通过科学养殖技术和管理,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在保护水质的前提下,推动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水产品加工和销售。

发展水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业务,延长产品的保鲜期和附加值,提高水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加强水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推动水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现代服务业1.培育特色民宿服务业。

支持民间投资者开发特色民宿,提供优质的住宿和旅游服务,推动民宿服务业的发展。

2.加强文化创意产业。

利用水乡的独特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如传统手工艺品、水乡民俗文化展示等,提高水乡特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结起来,要发展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产业,需要通过旅游业、农业、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措施。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东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2013-2030年)》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东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2013-2030年)》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东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2013-2030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5.03.02
•【字号】东府办〔2015〕22号
•【施行日期】2015.03.0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东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2013-2030年)》的通知
东府办〔2015〕22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广东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2013-2030年)》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广东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2013-2030年)(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3月2日。

土地1.5级开发模式的大湾区实践与相关思考

土地1.5级开发模式的大湾区实践与相关思考

土地1.5级开发模式的大湾区实践与相关思考发布时间:2022-10-08T03:08:27.603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9期作者:苏海宇李欣怡[导读] 在国家进一步强调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和改变土地出让方式的背景下,全国大规模的新城新区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启动缺乏动力等问题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

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广东省东莞市 523000摘要:在国家进一步强调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和改变土地出让方式的背景下,全国大规模的新城新区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启动缺乏动力等问题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

2013年深圳前海管理局创新性地提出了土地1.5级开发模式,并形成了多个项目样本。

本文围绕土地1.5级开发,从内涵、案例、特征等多方面对该土地开发模式进行全面解读与剖析,并对各市探索推广土地1.5级开发模式提出相关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土地1.5级开发;土地开发模式;土地预热;深圳前海过去十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快速建设,全国各省市为抢占特别政策资源,规划建设高铁新城、城市新区、自贸区等战略地区成为了共同的选择。

据国务院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当前全国县以上规划新城新区已超过3500个(冯奎,2016)。

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对城市发展带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盲目扩张规模、发展动力不足、“空城”“鬼城”频现等突出问题。

相关研究显示全国至少389个新区呈现出“鬼城”特征(龙瀛,2016)。

新城新区的建设,由于政府大面积的预控用地限制了土地的短期效益,不利于城市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基层矛盾的解决。

如何缩短建设时长、拉动区域价值和人气聚集速度的问题,成为新城新区开发的一大痛点。

近年,各地开始创新土地利用手段,寻求新城新区土地高效利用的路径,深圳前海首先提出的土地1.5级开发模式则是一种有效的尝试与探索,值得关注。

1、土地1.5级开发的内涵 1.1 概念与定义在土地开发方面,目前普遍采用的是“1级”和“2级”开发,前者是指政府实施或者授权其他单位实施,对确定的存量国有土地、拟征用和农转用土地,统一组织进行征地、农转用、拆迁和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为;后者是指土地使用者从土地市场取得土地使用权后,直接对土地进行开发建设的行为。

人大常委会主任到我镇调研的汇报材料 4300字

人大常委会主任到我镇调研的汇报材料 4300字

三一文库()〔人大常委会主任到我镇调研的汇报材料 4300字〕构建和谐城镇创新履职思维——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到我镇调研汇报材料(20xx年7月12日)尊敬的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近年来,我镇人大不断探索与创新工作模式,本着发掘更多的优秀人大代表,建立更好的意见表达与互动沟通机制,认真倾听民声民意,从而更好地提升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真正实现从?管制?理念向?服务?理念的转变,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现把工作汇报如下:一、近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我镇人大工作在区人大常委会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围绕区人大工作要点,积极组织本联组代表开展活动,提高代表的履职水平,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一)以“早、广、严、细”四个字抓好换届选举工作。

换届选举是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

按照区关于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部署要求和《宪法》、《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我镇紧紧围绕精心组织,工作部署?早?,实地调研,宣传发动面?广?,依法办事,程序要求?严?,周密安排,任务落实?细?的工作要点,充分发扬民主、切实 1保障选民和代表的民主权利,顺利选出了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有较强执行代表职务能力的区人大代表24名,镇人大代表59名。

新一届当选的代表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代表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

当选的是代表来自各条战线、各个岗位的优秀分子,在群众中拥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其中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等非党政干部的区、镇代表比例分别高达91.3%和86.44%,比上届比例大幅提高;二是妇女代表人数显著增加。

区、镇女代表人数分别为7名和16 名,分别占30.43%和27.11%,显示了我镇广大妇女同志参政议政能力的增强;三是党外人士比例明显提高。

区、镇代表中非中共党员比例分别为39.13%和32.2%,为非党人士参政议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充分体现了民主性;四是年龄结构和学历水平更加优化。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4.01•【字号】东府〔2014〕46号•【施行日期】2014.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东府〔2014〕46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业经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2014年4月1日东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扎实推进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攻坚之年。

全市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和稳中提质的发展方针,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深化体制改革,着力加快转型升级,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环境、建平台、上项目,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

2014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增长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出口总额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5%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5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58.7%;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5%和35%;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为1.94%;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15%;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2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25%;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下降2%、2%、5%和13%;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7.8%。

东莞产业分析报告

东莞产业分析报告

东莞产业分析报告1. 引言本文是一份对东莞市产业发展的分析报告,旨在通过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提供对东莞市产业发展的全面了解。

2. 产业结构东莞市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制造业基地,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发达的制造业。

在东莞市的产业结构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产业领域:2.1 电子制造业东莞市是中国乃至世界电子产品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众多的电子制造企业在这里落户,涵盖了从电子元件生产到电子产品组装的全产业链。

东莞市的电子制造业具有技术先进、产能庞大、市场竞争力强等特点。

2.2 纺织服装业东莞市的纺织服装业是该地区的传统产业之一。

许多纺织和服装制造企业在这里集聚,涵盖了从纺纱、织造到成衣加工的全产业链。

东莞市的纺织服装业具有规模化生产、高效率和灵活性等优势。

2.3 机械制造业机械制造业在东莞市的产业结构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这个领域包括了各类机械设备的制造、加工和维修等环节,涵盖了汽车制造、机床制造、工程机械制造等多个细分行业。

东莞市的机械制造业以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为核心竞争力。

2.4 塑料制品业塑料制品业是东莞市的新兴产业之一。

这个领域包括了各类塑料制品的生产和加工,涵盖了塑料包装、塑料制品定制等多个细分行业。

东莞市的塑料制品业以创新设计和高品质产品为特点。

3. 经济发展情况东莞市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势头。

以下是对东莞市经济发展情况的概述:3.1 GDP增长近年来,东莞市的GDP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这主要得益于电子制造业、纺织服装业和机械制造业的持续发展以及新兴产业的崛起。

东莞市的GDP增长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福利。

3.2 外贸出口东莞市是中国重要的外贸出口基地之一。

众多制造业企业的存在使得东莞市的出口规模居于全国前列。

这些出口产品主要包括电子产品、纺织品和机械设备等。

外贸出口的增加为东莞市带来了丰厚的外汇收入。

3.3 技术创新为了适应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东莞市大力推动技术创新。

环评范围、环评的流程及相关法规

环评范围、环评的流程及相关法规

环保局通过验收
建设项目环评
请自觉去了解: (有助于拓展业务知识) 东环办【2016】7号文,《关于印发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 文件建设项目名录(2016年本)的通知》,里面规定了市局审批的和分局 审批的项目及类别。 东发改【2015】165号文,《关于印发《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产业发展 指引》的通知》,里面详细的列出了水乡片区(石龙镇、万江街道、中堂 镇、望牛墩镇、麻涌镇、石碣镇、高埗镇、道滘镇、洪梅镇、沙田镇以及 虎门港等 10 个镇街和 1 个港区)鼓励和禁止发展的产业。 东莞环评审批工作指导意见(2014),里面列出了各项审批要求和部分敏 感区域的准入要求。 东环【2014】190号文,<关于印发《东莞市建设项目差别化环保准入实施 意见》的通知>。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批程序
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告书 报告表
专家评审
发给审批决定书
不批准
环保局审批
批准
发给审批文件 申办人委托有资质环保专业公司编制治理方案
企业 负责部分 政府部门 负部分 小型及工艺成熟 大型或复杂工艺
委托专业机构对方案评估
申办人与环保专业公司签订工程合同 环保局发给申报验收的表格与程序指引 申请验收
建设项目环评
请自觉去了解:(有助于拓展业务知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15年6月1日) 新《环保法》(2015年1月1日) 新《环评法》(2016年9月1日)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改版
1、环评的范围
2、环评的报批程序
3、东莞环评的相关法规
建设项目环评
为客户提供编制环评报告服务 小知识:

东莞市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东莞市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东莞市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一、总体思路
经过大量的应用实践,我市已经形成以“资源示范型、先进制造型、
服务型、可持续发展型”为主要特点的产业结构。

今后,我市将紧贴国家
发展战略,坚持以“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平衡发展”为着力点,深入
实施“十三五”规划,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产业结
构优化升级,提高质量与效益,实现产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融合发展,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重大开发项目的实施,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转型升级
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提升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

加快“五大”产
业布局,加强关键原材料、中间货物和重要装备的开发利用;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深圳先进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4)》和《深圳智能制
造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4)》的实施,积极开拓科技服务、新材料、
精密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行业,培育新兴产业新动力;推进区域资源优化
配置,集中优势资源,优化分布式新能源,拓展“绿色制造”新机遇,实
现由流水线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

2、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区域教育事业单位编制总量控制方法初探

区域教育事业单位编制总量控制方法初探

区域教育事业单位编制总量控制方法初探
刘昊旻;陈正光;刘林
【期刊名称】《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24)006
【摘要】针对安徽省教育事业单位编制总量控制的策略问题,以省内五个典型城市2004-2007年四年的数据为切入点,通过熵值法对各种影响教育事业单位编制总量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逐步回归法对因素进行客观筛选,建立预测模型,提供一种解决编制总量控制的方法.
【总页数】5页(P57-61)
【作者】刘昊旻;陈正光;刘林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合肥,23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5
【相关文献】
1.基于总量控制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动态平衡机制研究——对温州市本级26家事业单位的实证调研 [J], 温州市编办
2.山东区域产业发展指引编制方法初探——以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产业发展指引为例 [J], 刘东波;冯杰;
3.县区级教育财务会计分析报告编制方法初探 [J], 傅耀盛
4.区域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初探:以河南为例 [J], 李春发
5.教育课程编制(DACUM)方法初探 [J], 屠恒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产业发展指引(2015 年本)为贯彻实施《广东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 年)》和《广东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2013-2030 年)》,引导社会投资方向,加快推进水乡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探索水乡经济区生态文明发展新路子,根据国家、省、市产业政策,结合水乡经济区发展实际,制订本指引。

市、镇项目审批主管部门在执行办理项目程序时,须依据本指引予以审查。

本指引为2015 年本,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水乡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修订。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的总目标,坚持环境引领和绿色崛起的理念,以高端新兴、节能环保、生态低碳为导向,对水乡经济区新增产业投资项目按照禁止、鼓励和允许三类进行管理,并严格设置新增产业投资项目的准入条件,强化功能分区控制,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二、分类指引本指引所指新增产业投资项目,包括新建产业项目和现有产业项目的增资扩产。

对新增产业投资项目的管理措施分为鼓励发展、禁止发展和允许发展三种类型。

(一)鼓励发展的产业鼓励发展的产业,主要指符合水乡产业发展方向、有利于水乡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链完善提升,单位产出率高、税收贡献大、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现代服务型和生态环保型产业。

鼓励发展的产业投资项目,享受国家和省有关优惠政策,并通过市相关配套扶持优惠政策,培育其加快发展、做强做大。

鼓励发展的产业包括以下20 个行业的重点领域:1. 科技研发服务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科技成果推广,企业共性技术工程中心、技术中心、专业“孵化器”、“加速器”等。

2.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演艺制作、动漫、游戏等网络创意产品制作,广播影视制作,文化中心、文化室,电影院线,创意工作室,系统软件、专业软件、文化娱乐软件,媒介产品等。

3. 设计咨询服务业工业设计、时装设计、建筑设计,管理咨询、工程咨询、社会经济咨询,会展服务,品牌策划,知识产权服务,技术检测、产品认证服务、标准制定服务等。

4. 生态休闲旅游业休闲度假旅游、农耕体验旅游、亲水生态观光旅游、文化体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商务旅游、美食旅游、工业科技旅游、游艇旅游等。

5. 健康服务业健康管理、养生养老、康复预防、医疗培训等。

6. 商贸会展业交易中心、专业市场、商贸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社区商业等。

7. 现代物流业港口物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增值物流服务,物流仓储结算中心、物流配送中心、进出口产品交易平台等。

8. 电子商务服务业和电子商务销售业B2C P2P、C2P等新模式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总部、后台中心、大数据库、公共仓、配送中心等。

9. 外包服务业科研外包服务,试验实验外包服务,检测外包服务,外包呼叫中心等。

10. 互联网产业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网、接入设备、终端和测试仪表等产品的研发,固定、移动融合的多媒体子系统(IMS)设备等产品的研发,下一代互联网的新型信息传输服务业等。

11. 海洋产业高端滨海旅游业、海洋科技和教育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综合利用业、海洋新能源产业、现代海洋渔业等。

12. 节能环保产业节能技术和装备、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环境治理技术和设备、资源循环利用、环保服务业等。

13. 装备制造业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交通装备制造业、精密机械设备制造业、智能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数码办公设备制造业等。

14. 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物联网、云计算、LED电子信息软件等。

15. 生物医药制造业海洋生物、新型疫苗、生物技术药品、现代中成药、化学药制剂、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等。

16. 新材料产业先进合成材料、精细化工材料,安全改性材料,新型环保节能材料,生物全降解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光学玻璃新材料,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等。

17. 新能源产业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伏配件、光伏发电系统、光伏材料(多晶硅)深加工等太阳能光伏产业,燃料乙醇、生物柴油、集中式生物燃气等生物质能产业,风电等。

18.3D 打印产业电子束自由成形制造技术、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技术、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型技术、石膏3D打印技术、分层实体制造技术、立体平板印刷技术、数字光处理技术等。

19. 大宗粮油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特色食品产业饲料生产,谷物深加工、薯类深加工、蔬菜深加工、水果深加工、坚果深加工、棉麻深加工、花卉深加工、茶叶深加工、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地方特色品牌食品制造业等。

20. 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现代种植业、现代设施农业等。

(二)禁止发展的产业禁止发展的产业是指不符合国家和省、市现有产业指导目录,不符合水乡经济区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不利于生态低碳环保和产业转型升级,工艺技术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污染物排放高、单位能耗高、单位产出效益低的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

禁止发展的产业门类,在水乡经济区全区域内禁止新建项目,现有项目不得扩建。

禁止发展的产业,除包括现行产业指导目录中被列为淘汰类的、国家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禁止发展的、以及省市政府文件明确规定禁止发展的产业以外,还包括以下产业或工艺:——农业畜禽养殖业——采矿业1.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 各类金属矿采选业3. 非金属矿采选业——制造业1. 谷物磨制(指单纯从事面粉、稻谷等主粮的粗加工)2. 非食用植物油加工3. 制糖4. 盐加工5. 白酒制造6. 烟叶复烤、卷烟制造、其他烟草制品加工7. 棉、麻、化纤纺织加工及印染精加工8. 毛条加工、毛纺织、毛染整精加工9. 缫丝加工、绢纺和丝织加工、丝印染精加工10. 废旧纤维纺织品11. 皮革鞣制加工12. 人造板、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生产13. 搪瓷日用品及其他搪瓷制品制造14. 金属表面处理(主要指电镀、镀层、化学抛光、酸洗、氧化、磷化、钝化、喷漆(涂)、喷粉等处理工艺,为水乡经济区鼓励发展产业配套以及电镀环保专业基地内的除外)15. 纸浆制造16. 造纸(包装纸、文化纸、新闻纸、生活用纸及纸板制造)17. 墨水、墨汁制造(化工专业基地除外)18.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人造原油生产、炼焦、核燃料加工19. 无机酸制造,无机碱制造,无机盐制造,有机化学原料制造20. 化肥制造,包括氮肥制造、磷肥制造、钾肥制造、复混肥料制造21. 化学农药制造22. 涂料制造、油墨及类似产品制造、颜料制造、染料制造(化工专业基地除外)23. 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炸药及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化工专业基地除外)24. 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25. 化纤浆粕制造(化工专业基地除外)26. 轮胎翻新加工、再生胶制造(通过规划环评的废旧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专业基地内除外)27. 泡沫塑料制造、塑料人造革、合成革制造28. 水泥制造(含粉磨水泥)、水泥熟料29. 石灰和石膏制造30. 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31. 建筑陶瓷制品制造32. 平板玻璃制造33. 石棉制品制造、云母制品制造34. 耐火陶瓷制品及其他耐火材料制造35. 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36.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7. 炼焦38. 有色金属冶炼39. 印制电路板制造(为水乡经济区鼓励发展产业配套以及环保专业基地内除外)40. 废弃资源及废旧材料回收加工(通过规划环评的废旧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专业基地内除外)41. 铅酸蓄电池42. 燃用煤、水煤浆、重油等高污染燃料以及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火电机组、热电联产机组和供热锅炉,包括配套自备燃煤电站和燃煤锅炉(集中供热项目除外)。

现有电镀、印染、造纸、化工等环保专业基地,不得突破省核定的排放规模,原则上不再新建、扩建。

基地内企业发展问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立沙岛化工专业基地在满足总量控制、项目符合准入条件的情况下,允许发展墨水、墨汁制造、涂料制造、油墨制造、颜料制造、染料制造、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炸药及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等化工类产业;——中堂造纸专业基地原则上不再接受新增和搬迁入园造纸项目,现有造纸企业不得增资扩产;——沙田镇环保专业基地在园区设施完善、实现达标排放、满足总量控制、且项目符合水乡及园区准入条件的前提下,可接纳整合全市现有印染、电镀企业入园,并允许园区内企业增资扩产,但不得接受市外异地搬迁项目,原则上不引进新建项目;——麻涌镇电镀、印染专业基地在园区设施完善、实现达标排放、满足总量控制、且项目符合水乡及园区准入条件的前提下,可接纳整合全市现有印染、电镀企业入园、允许园区内企业增资扩产,并可适当引进为我市企业配套的新建电镀项目,新引进的项目废水排放量要控制在基地环评核定废水排放总量的30%以内,但不得接纳市外异地搬迁项目。

以下两种情况,按“一事一议”方式报市政府研究决定。

——新增经市认定的重大项目必须配套的电镀等污染投资项目,确需在环保基地外设立的;——“两高一低” 产业中通过技术改造、转型升级等手段可大幅度拓展发展前景的个别企业项目。

(三)允许发展的产业不属于鼓励发展和禁止发展的产业为允许发展的产业,允许发展的产业按市场导向,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发展。

三、准入条件对鼓励发展和允许发展的产业,还必须符合准入条件限制,主要包括节能、环保和投资强度等指标准入以及功能分区限制。

对不符合准入条件要求的项目,项目审批部门不予审批、核准、备案。

1. 实行重点指标准入新增产业投资项目,在执行国家和省相关产业政策要求的同时,必须符合以下准入条件的要求:(1)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必须达到现役源“等量替代”标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必须达到现役源“双倍总量替代”标准的要求;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排放必须小于0.0047 吨/ 万元、化学需氧量排放必须小于0.0054 吨/ 万元。

(2)能耗必须符合我市《关于实施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期间(2014-2016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耗控制意见》(东府办〔2014〕79 号)中有关“市级、镇级双红线”要求。

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原则上不得高于“市级红线” 0.585 吨标准煤/ 万元以及所在镇“镇级红线”标准。

(3)单位土地投资强度(自建类项目包括厂房、设备和地价款等,租赁类项目包括物业二次装修、设备和物业的建筑成本等)必须大于200 万元/亩。

2. 实行功能分区限制新增产业投资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广东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 年)》有关功能分区的管控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