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桥

合集下载

铁马寻桥

铁马寻桥
铁马寻桥
——马步要硬,桥手要短
说文解意
《铁马寻桥》,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民初武打电视剧,由元秋、郑 嘉颖、马国明、李诗韵、唐诗咏、林嘉华领衔主演,监制为李添胜。此 剧为2009无线节目巡礼剧集之一。 铁马寻桥,究其深层含义。铁马:即马步要稳,要像钢铁一样坚硬。 习武者,下盘一定要稳,才不会一碰就倒。寻桥:即寻找攻击对手最短 的路径。桥手,指的是南拳中用手的前臂部分攻击防守的手法总称。
Hale Waihona Puke 主题曲《雪下思》MV那副对联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这幅对联本出自 同仁堂,在剧中的 意义倒也相同。即 不管你做了好事还 是坏事,纵使没有 其他人看见,但是 你的存心,老天是 会知道的。 对练武之人来说,武德也 一样。一个真正的高手, 不定是武功最好的。武功 再好,武德差也没用;武 德好,武功差点,通过后 天的努力,还可能成为武 林高手。但武德的缺陷, 是武功不能弥补的。

拳套 寻桥

拳套 寻桥

拳套寻桥咏春拳的第二套拳为「寻桥」,寻桥意即寻找桥手的意思。

「桥」本是指两达地方互通的一种方法,而桥手就是指两个人接触之间的桥梁。

人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要攻击对方,就必须把力打到对方身上,你绝不可能隔空就把对方打下去,固此一定会有接触对方的一刻,这个接触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例如头、肩、肘、膝、手,脚等。

而手的接触就好比一条桥梁把两者连在一起,故美其言为之桥手。

所谓寻桥,并不是指盲目去追摸对方的桥手,而是要学会在桥手相接时作出变化,作出自保,寻找,是要寻找对方攻击的来势方向,从而作出相应的防守,故称之为寻桥。

在练习「小念头」的整个过程中,马步始终也没有移动半步,但是到了练习「寻桥」,便会很着重转马的锻炼。

转马是学会御力的基础,转马要练到稳且快,才能真正达到御力的效果。

例如你把一扇门用力推开,门被你推开的一刻其实也是把你的来力御开的同时。

但是那扇门能否御开你的来力的背后因素其实是在于把门与墙连在一起的接合点是否稳健,若果本身不稳健,不单不能御开反而会倒在地上,那好比转马能否御开对方的来力有着相同的道理,而寻桥里的转马膀手就是这个原理。

在寻桥里,大部份的动作都是以防守为主,其实也是指学会找出与敌方之间的最佳防守位置,也因为只有把这个最佳位置找出来,再把它理解并加以消化及苦练,才能做到真正的连消带打及以打为消等上乘的打法。

因此练习寻桥时,不单要练出快而稳健的转马基础,更要明白对敌位置的一套理论,亦即中线理论及子午线的理论。

有关中线及子午线的理论,不在此谈。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第一节1.1 预备式全身放松双脚靠合立正,两手垂于两侧,眼望水平向前。

1.2 立正抱拳两手握拳提至胸侧,拳心向上,须记放松沉肩。

1.3 二字拑羊马两膝微曲,双脚掌向左右分开成八字脚。

1.4 下交叉耕手双拳变双掌向前交叉下插,掌背向上,左手上右手下。

1.5 上交叉耕手 上臂不动,两前臂提起转作交叉之势于胸前,此时左手内,掌心向内。

咏春拳的介绍

咏春拳的介绍

“咏春拳学”是以近战的辩证理论“无招胜有招”为核心,其基本格头号体系如下:(一)小念头咏春拳是由人体内在的意念支配着有形的肢体作为一个整体,并以双手打法为主体技术,进行快速协调的近体攻防格斗,以取得最大的实效。

“小念头”是锻炼在攻防格斗中主要是用手打人的基本动作,它正如英文的廿产个基本字母一样。

(二)寻桥“寻桥”是以敌我之间双方的对抗与互联当作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去寻求己方肢体在互动的攻防格斗中快速打入取胜之路线。

“小念头”是朝形打定靶,而“寻桥”是追形打活靶。

如从两点之间划条直线,则“寻桥”就是要找这条最短路线。

“寻桥”主要是锻炼简单直接实效的打人技术,好比英文基本字母组成可以使用的字句文章一样,而其结构、章法、层次欲个人而殊。

(三)黐手“黐手”是锻炼攻防格斗中双手的触觉反应和随机应变,因而是“咏春拳学”以近战的辩证理论“无招胜有招”为核心的快速打人取胜之入门锁匙。

(四)木人桩法“木人桩法”主要锻炼平时较少用或较难用其它方法锻炼的打人技术。

(1)锻炼另一种反应,熟练补救自己在步法或手法上已产生的错误(错手),快速改变迂为直地打人取胜。

(2)锻炼脚法,主要有八种实用脚法应用于不同方向,例如中线正身脚,侧身踢腿,踩腿等。

(3)锻炼败形(失形)身法补救,例如被拖失稳劣势下运用。

(4)咏春少用擒拿手(包括错骨),对练难用真力。

(5)攻击要害,例如头部,使动作有拍子节奏感。

还可锻炼消打同时的时间性,角度方向以及其它等等。

(五)标指“标指”是禅理的“标月指”,要穿越手指看月亮,即被人打时要眼光放远。

它是打与被打的辩证法思想。

(1)利用格底手去抗衡桥上手,例如借地下反力从下而上的标指手。

(2)被多人围攻时,不用寻桥追形,而是追手(捉手),牵一人之手去阻挡众人之手。

(3)不用寻桥平时肘底力不打尽的收肘(好比日本剑道斩杀时底力要停顿于某一位置而不使尽),标指要打尽。

(4)在不同角度下不能打直拳时,要打弧线的拳,以迂为直。

咏春

咏春

膀有正错,错非真错;按头屹尾,按尾屹头; (膀手有对错,但错非真错;打头要防下身,打下身要防上身)
中间膀起,有影无形;武欲精通,唯从苦练; (中间膀手,才是最正确的;武技想精通,只有苦练)
先成后化,先化后成;刀切虽齐,墨守成规; (先练成就后精通,先精通才后练成;只有墨守成规)
艺能巧变,将形补位;因缘各就,殊途同归; (技术能巧变,形能补位;虽师出不同,但目的一致)
蓄劲似蛇,发劲似猫;朝形似鸡,阴阳发力; (用三种动物来说明咏春用劲的方法,绝对不是模仿动物的意思,虚实之力要配合好)
不行心意,只用精神;来留去送,甩手直冲; (不要用心神头脑去想招式,只要精神集中,让双手自己出招,来的拳留住,对方之拳若收立刻伸张)
梅花五点,手脚互通;门分内外,线有生死; (前句未解,手脚要互相配合好,打的时候分内门和外门,打的路线有生有死)
岑能咏春的“十二散式”是岑能宗师早年得自于佛山咏春大师张保的真传;从张保系咏春拳三十六式短桥手,经多年的实践,结合自身的心得、体会融会贯通,精拣成十二散式将其纳入岑能咏春拳的训练体系中,流传至今。此十二式为咏春拳之入门基本功,是主要练习下桩功夫及基本手法,学习得好坏对今后熟习咏春拳是否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十二散式虽然是入门基本功,又是实战的应用技术,每一式都包含着数组变化组合,应用时式与式之间还可以相互融通变化无穷,如运用得当亦能
黐手
黐手是咏春拳术高级课程,目的在于训练三套拳术在搏击时的运用技巧,以及训练运用招式技巧并培养桥手巧妙的听角反应及方圆有吸力和有反弹力,从而养成为自然反应的惯性动作。要达到优越的惯性自然反应境界,当然须要严谨地、按部就班地打好基础。黐手练习分为:单黐手、双黐手及自由攻防练习。
岑能咏春拳之十二散式

绵阳寻桥记:老桥河上拦河堰——堰、平梁桥和汀步桥的组合

绵阳寻桥记:老桥河上拦河堰——堰、平梁桥和汀步桥的组合

绵阳寻桥记:⽼桥河上拦河堰——堰、平梁桥和汀步桥的
组合
安昌江⽀流草溪河上⽼桥河河段,新皂镇以西有拦河堰,坝体西北-东南向,70余⽶长,约16⽶宽,全部由条⽯或⽯板砌成,三合⼟勾缝。

中间⽯板平桥,两头汀步桥,既为堰,⼜为桥。

中间⼀半为13孔泄⽔槽,墩台上⽔⽅成半圆弧形,下⽔⽅条⽯成阶梯状,墩台中间搭建⽯板作为桥梁。

泄洪槽两侧坝体各约占四分之⼀长,⽐中间低少许,并于坝顶放置⽅形⼩墩,成为汀步桥。

这样设计具有科学性:在洪⽔季节,中间泄⽔不及时,两侧坝顶即成泄洪补充区,汀步桥于惊涛骇浪之中,成为两岸百姓通⾏的必经之路。

近⼏⼗年,附近公路桥梁建成后,⽼桥河拦河堰的平板桥和汀步桥就进⼊了⾃⽣⾃灭的时代。

另外,垒砌拦河堰的⽯材值得关注:除⼀般的条⽯外,还有很多是来⾃寺庙、坟墓和驿道之上的⽯板。

这些⽯板中,就有⼏种形制的碑座、⽯碑。

⽯碑⼀般覆⾯,仰⾯的⽯碑,部分有雕刻,有⼀仰⾯者露出字径在1尺以上的阴刻“靡” 字。

有⽼⼈在堰上闲聊,介绍稍上游原有⽼⽯桥,故此段河流叫⽼桥河,说到堰,均说是民国修建,所⽤⽯材多从庙⾥拆来,少部分从驿道等处来。

想民国时,并⽆拆庙修堰传统,故修堰时间不可全信。

(李戴于2014年11⽉27⽇)。

佛山武术招式

佛山武术招式

佛山武术是中国武术的一个重要流派,其中包括了多种武术招式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佛山武术招式:
1.
咏春拳:咏春拳是佛山武术中最著名的一种,其特点是近身搏击、短桥窄马、招式灵活多变。

其中著名的招式包括“小念头”、“寻桥”、“标指”等。

2.
侠家拳:侠家拳是佛山武术中的另一流派,其特点是以腿法为主,手法为辅,注重攻击对方的下盘。

其中著名的招式包括“虎鹤双形”、“七星步”等。

3.
蔡李佛拳:蔡李佛拳是由蔡元济、李友山、佛门中人等融合多种武术流派而创的武术流派,其特点是以手法为主,腿法为辅,注重攻防兼备。

其中著名的招式包括“十字手”、“单鞭腿”等。

除了以上几种武术流派外,佛山武术还包括了其他多种流派和技巧,如洪拳、蔡拳、白眉拳等。

每种武术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招式和技巧,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实践才能掌握。

寻桥(图文)

寻桥(图文)

拳套尋橋詠春拳的第二套拳為「尋橋」,尋橋意即尋找橋手的意思。

「橋」本是指兩達地方互通的一種方法,而橋手就是指兩個人接觸之間的橋樑。

人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你要攻擊對方,就必須把力打到對方身上,你絕不可能隔空就把對方打下去,固此一定會有接觸對方的一刻,這個接觸可以有很多種方法,例如頭、肩、肘、膝、手,腳等。

而手的接觸就好比一條橋樑把兩者連在一起,故美其言為之橋手。

所謂尋橋,並不是指盲目去追摸對方的橋手,而是要學會在橋手相接時作出變化,作出自保,尋找,是要尋找對方攻擊的來勢方向,從而作出相應的防守,故稱之為尋橋。

在練習「小念頭」的整個過程中,馬步始終也沒有移動半步,但是到了練習「尋橋」,便會很著重轉馬的鍛鍊。

轉馬是學會御力的基礎,轉馬要練到穩且快,才能真正達到御力的效果。

例如你把一扇門用力推開,門被你推開的一刻其實也是把你的來力御開的同時。

但是那扇門能否御開你的來力的背後因素其實是在於把門與牆連在一起的接合點是否穩健,若果本身不穩健,不單不能御開反而會倒在地上,那好比轉馬能否御開對方的來力有著相同的道理,而尋橋裏的轉馬膀手就是這個原理。

在尋橋裏,大部份的動作都是以防守為主,其實也是指學會找出與敵方之間的最佳防守位置,也因為只有把這個最佳位置找出來,再把它理解並加以消化及苦練,才能做到真正的連消帶打及以打為消等上乘的打法。

因此練習尋橋時,不單要練出快而穩健的轉馬基礎,更要明白對敵位置的一套理論,亦即中線理論及子午線的理論。

有關中線及子午線的理論,不在此談。

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第一節1.1預備式全身放鬆雙腳靠合立正,兩手垂於兩側,眼望水平向前。

1.2立正抱拳兩手握拳提至胸側,拳心向上,須記放鬆沉肩。

1.3二字拑羊馬兩膝微曲,雙腳掌向左右分開成八字腳。

1.4下交叉耕手雙拳變雙掌向前交叉下插,掌背向上,左手上右手下。

1.5 上交叉耕手上臂不動,兩前臂提起轉作交叉之勢於胸前,此時左手內,掌心向內。

咏春拳之寻桥图谱及拳式

咏春拳之寻桥图谱及拳式

咏春拳之寻桥图谱及拳式寻桥1.預備式雙腳靠合立正,兩手垂於兩腿側,眼向前望,舌頂上鄂。

2. 立正抱拳依循上式,兩手從雙腿側提起至胸側,兩手握拳,拳心向上,拳背向下,雙臂稍微用力向後拉。

3. 正身二字拑羊馬依循上式,兩膝微曲,雙腳掌向左右分開(以45度先分開兩腳尖,後分開兩腳跟,腳掌貼著地面,不可離地),挺胸收腹,臀部不可向後突出。

4.下交叉耕手依循上式,雙拳變掌向前交叉下插,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背向上,掌心向下。

5. 上交叉攤手依循上式,上臂不動,曲肘將兩前臂提起,並保持交叉之勢,左手在內,右手在外,掌背向外,而掌心向內。

6. 收拳依循上式,雙掌握拳,一起收回胸側,兩臂微用力向後拉,拳心向上,拳背向下。

7. 左日字衝拳依循上式,將左拳移至胸部中線,尾指向下,拳頭與胸口保持一個拳頭位距離,向前直線衝出,至手臂伸盡時,左拳攤開向前穿,掌心向天,左掌以手腕為軸心,作一內圈手後握拳,將左拳收回胸側。

上述乃一連串動作,中間不要停頓。

8. 右日字衝拳依循上式,將右拳移至胸部中線,尾指向下,拳頭與胸口保持一個拳頭位距離,向前直線衝出,至手臂伸盡時,右拳攤開向前穿,掌心向天,右掌以手腕為軸心,作一內圈手後握拳,將右拳收回胸側。

上述乃一連串動作,中間不要停頓。

9. 正身穿橋依循上式,雙拳變掌,掌心互對,同向前穿與胸齊,當雙掌與胸口距離約有一個拳頭位時,稍停,雙掌遂向前標出,掌心互對,高及頭部。

10. 左右攔手依循上式,雙掌向內回收(使上臂和前臂屈曲成90度角),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心向地,左掌在右肘上,右掌置於左肘下,同時身微向左轉成左側身拑羊馬,面向左方,雙臂不動,再將身向右轉成右側身拑羊馬,面向右方,最後將身轉回左方成左側身拑羊馬,面向左方。

11. 雙伏手、三拍手依循上式,兩手向左右分開,掌心向地,埋肘,將左手反轉成攤手,掌心向天,同時用右掌由外而內輕拍往左肘部曲處,拍時應掌指向前而同時左肘輕往上托,再將右掌向外翻成攤手,掌心向天,左掌隨即由外而內拍往右肘部曲處,拍時掌指亦向前而同時右肘輕往上托,最後重複將左手向外翻成攤手,掌心向天,右掌隨即拍往左肘部曲處。

咏春拳之寻桥图谱及拳式说明

咏春拳之寻桥图谱及拳式说明

咏春拳之寻桥图谱及拳式说明(2010-06-20 18:05:23)转载▼分类:国术-咏春标签:咏春拳体育寻桥1. 預備式雙腳靠合立正,兩手垂於兩腿側,眼向前望,舌頂上鄂。

2. 立正抱拳依循上式,兩手從雙腿側提起至胸側,兩手握拳,拳心向上,拳背向下,雙臂稍微用力向後拉。

3. 正身二字拑羊馬依循上式,兩膝微曲,雙腳掌向左右分開(以45度先分開兩腳尖,後分開兩腳跟,腳掌貼著地面,不可離地),挺胸收腹,臀部不可向後突出。

4.下交叉耕手依循上式,雙拳變掌向前交叉下插,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背向上,掌心向下。

5. 上交叉攤手依循上式,上臂不動,曲肘將兩前臂提起,並保持交叉之勢,左手在內,右手在外,掌背向外,而掌心向內。

6. 收拳依循上式,雙掌握拳,一起收回胸側,兩臂微用力向後拉,拳心向上,拳背向下。

7. 左日字衝拳依循上式,將左拳移至胸部中線,尾指向下,拳頭與胸口保持一個拳頭位距離,向前直線衝出,至手臂伸盡時,左拳攤開向前穿,掌心向天,左掌以手腕為軸心,作一內圈手後握拳,將左拳收回胸側。

上述乃一連串動作,中間不要停頓。

8. 右日字衝拳依循上式,將右拳移至胸部中線,尾指向下,拳頭與胸口保持一個拳頭位距離,向前直線衝出,至手臂伸盡時,右拳攤開向前穿,掌心向天,右掌以手腕為軸心,作一內圈手後握拳,將右拳收回胸側。

上述乃一連串動作,中間不要停頓。

9. 正身穿橋依循上式,雙拳變掌,掌心互對,同向前穿與胸齊,當雙掌與胸口距離約有一個拳頭位時,稍停,雙掌遂向前標出,掌心互對,高及頭部。

10. 左右攔手依循上式,雙掌向內回收(使上臂和前臂屈曲成90度角),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心向地,左掌在右肘上,右掌置於左肘下,同時身微向左轉成左側身拑羊馬,面向左方,雙臂不動,再將身向右轉成右側身拑羊馬,面向右方,最後將身轉回左方成左側身拑羊馬,面向左方。

11. 雙伏手、三拍手依循上式,兩手向左右分開,掌心向地,埋肘,將左手反轉成攤手,掌心向天,同時用右掌由外而內輕拍往左肘部曲處,拍時應掌指向前而同時左肘輕往上托,再將右掌向外翻成攤手,掌心向天,左掌隨即由外而內拍往右肘部曲處,拍時掌指亦向前而同時右肘輕往上托,最後重複將左手向外翻成攤手,掌心向天,右掌隨即拍往左肘部曲處。

咏春拳 寻桥 标指

咏春拳 寻桥 标指

咏春拳寻桥标指目录寻桥一、寻桥的特点及学习方法二、寻桥的套路、动作要领及用法001拍脚钳阳002垂肩垂掌003开钳阳马004垂肩摊掌005抽将台掌006中宫插沙007双柱豹拳008将台豹拳009左日字拳010十字摆指011十字下摆012十字上摆013十字下摆014十字压摆015十字左摆016十字右摆017十字左摆018十字内摆019十字下摆020十字外摆021左日字拳022将台豹拳023右日字拳024十字摆指025十字下摆026十字上摆027十字下摆028十字压摆029十字右摆030十字左摆031十字右摆032十字内摆033十字下摆034十字外摆035右日字拳036将台豹拳037抱中剑掌038抱短剑掌039推中剑掌040抱短剑掌041推长剑掌042怀中抱掌043朝左抱掌044中宫抱掌045朝左抱掌046中宫抱掌047朝左抱掌048左分桥掌049左摊右伏050右摊左伏051左摊右伏052推右上掌053推左上掌054推右上掌055一拳一掌056左边右膀057一拳一掌058左边右膀059一拳一掌060左边右膀061一拳一掌062左推上掌063右推上掌064左推上掌065单抱月掌066左标指掌067正下将掌068右插沙掌069摊掌圈手070将台豹拳071抱中剑掌072抱短剑掌073抱中剑掌074抱短剑掌075推长剑掌076怀中抱掌077朝右抱掌078中宫抱掌079朝右抱掌080中宫抱掌081朝右抱掌082右分桥掌083右摊左伏084左摊右伏085右摊左伏086推左上掌087推右上掌088推左上掌089一拳一掌090朝右左膀091一拳一掌092朝右左膀093一拳一掌094朝右左膀095将台豹拳096推右上掌097推左上掌098推右上掌099单抱月掌100右摆指掌101右标指掌102正捋下掌103左插沙掌104摊掌圈手105将台豹拳106左转吊马107力踢华山108左单拜掌109左方右膀110针弹拳掌111左单拜掌112左方右膀113针弹拳掌114左单拜掌115左方右膀116右单抽拳117钳阳按掌118左下插掌119左摊圈手120将台豹拳121右转吊马122力踢华山123右单拜掌124右方左膀125针弹拳掌126右单拜掌127右方左膀128针弹拳掌129右单拜掌130右方左膀131左单抽拳132钳阳按掌133右插沙掌134右摊圈手135将台豹拳136左边吊马137左撩阴腿138钩针摊手139左方双膀140左弹摊手141左方双膀142左弹摊手143左方双膀144左双捋掌145双标指掌146戏下按掌147双弓背掌148双对指掌149双摆指掌150双长剑掌151左将台拳152偷后踩脚153右方吊马154右撩阴腿155钩针摊手156右边双膀157右弹双摊158右方双膀159右弹摊手160右方双膀161右双捋掌162双标指掌163双下按掌164双弓背掌165双对指掌166双下插指167双摆指掌168双长剑掌169双日字拳170双将台拳171偷弹后踩172抽脚前撩173倫弹踩脚174正左按掌175正右按掌176正左按掌177推右上掌178推左上掌179推右上掌180左日字拳181右日字拳182左日字拳183右插沙掌184左插沙掌185双插沙掌186双拳内扣187双挂拳法188将台豹拳189双下按掌190钳阳内收191钳阳外收192拍脚钳阳193钳阳还原标指一、标指的特点及学习方法二、标指的套路、动作要领及用法001拍脚钳阳002垂肩垂掌003开钳阳马004垂肩双掌005抽将台掌006中宫插沙007双挂豹拳008将台豹拳009左日字拳010十字摆指011十字下摆012十字上摆013十字下摆014十字压摆015十字左摆016十字右摆017十字左摆018十字内摆019十字下摆020十字外摆021左日字拳022将台豹拳023右日字拳024十字摆指025十字下摆026十字上摆027十字下摆028十字压摆029十字右摆030十字左摆031十字右摆032十字内摆033十字下摆034十字外摆035右日字拳036将台豹拳037左单拜掌038击右上肘039回右上肘040击左上肘041回左上肘042击右上肘043回右上肘044上步标指045双摆指掌046双对指掌047双下摆指048双外摆指049双长剑掌050双长桥拳051将台豹拳052偷马将拳053右单拜掌054击左上肘055左回上肘056击右上肘057右回上肘058击左上肘059双标指掌060双摆指掌061双对指掌062鼠下插掌063双外摆指064双长桥掌065双长桥拳066将台豹拳067偷马将拳068左单拜掌069击右中肘070右侧直标071标左阴掌072标右阳掌073黏摸标指074荡捋按掌075左插右收076左摊圈手077将台豹拳078右单拜掌079击左中肘080标左侧掌081标右阴掌082标左阳掌083黏摸标指084荡捋按掌085右插左收086右摊圈手087将台豹拳088左单拜掌089击右下肘090带右下肘091直标侧掌092左标阴掌093右标阳掌094双骑龙掌095双捋按掌096双豹挂拳097将台豹拳098右单拜掌099击左下肘100标左侧掌101标右阴掌102标左阳掌103双骑龙掌104双捋按掌105双豹桂拳106将台豹拳107右耕左拦108左耕右拦109右耕左拦110双捋按掌111双挂豹拳112将台豹拳113左耕右拦114右耕左拦115左耕右拦116双捋按掌117双挂豹拳118将台豹拳119黏摸荡标120黏摸荡标121黏摸荡标122前下捋掌123左骑龙掌124正左横掌125左骑龙掌126正左措掌127左骑龙掌128正左横掌129圈割摆拳130将台豹拳131黏摸荡标132黏摸荡标133黏摸荡标134正前捋掌135右骑龙掌136正右横掌137右骑龙掌138正右横掌139右骑龙掌140正右横掌141圈割握拳142将台豹拳143双推山掌144左沉龙掌145正闩拦掌146左割摊掌147下按底掌148圈手握拳149将台豹拳150双推山掌151右沉龙掌152右闩拦掌153右割摊掌154下按底掌155圈手握拳156将台豹拳157钳阳拜掌158飞鹤展翅159鹤步抱掌160钳阳拜掌161飞鹤展翅162鹤步抱掌163钳阳拜掌164飞鹤展翅165鹤步抱掌166钳阳拜掌167前推山掌168双拳内扣169双挂面拳170将台豹拳171双下按掌172钳阳内收173钳阳外收174拍脚甜阳175钳阳还原二、寻桥的套路、动作要领及用法1.拍脚钳阳双脚并拢,双膝向左右微开,以双脚掌外侧紧钳地面,双脚掌全部着地,提肛收臀,环跳凹陷,沉腰开膝,不能下跪(图1-1)。

咏春拳的由来

咏春拳的由来

咏春拳的由来:咏春拳派创始人,为五枚师太。

相传咏春拳是五枚师太在四川峨嵋山上,见蛇与鹤相斗而悟化出来的一套拳。

这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由于为女流之辈所创的功夫,本应当以温柔婉顺见称的,但却偏偏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技击效果比一般的拳法更为凌厉。

由于咏春拳法属内家功夫,凭籍皮肤敏锐的感觉。

避实击虚,借彼之力、化彼之势。

所以把咏春拳比喻成:静如镜,动如翻江倒海,凌厉无比;又似水银泻地,无孔不入是毫不夸张的。

五枚师太考虑到由于自己本是女性的原故,体力自然较强壮的男性弱,如非能一出手即打败对方,根本就无法再与其纠缠下去。

故此,咏春拳出手凶残狠毒,举手间必置敌于死地,所以以前咏春拳一向授徒有三不准的说法。

五枚师太之后的传人为少数民族苗顺,苗顺传于绿林大侠严二,严二传于其女严咏春。

严咏春传其夫君梁博俦,梁博俦传给其弟子时,由于严咏春已病故,为纪念其妻传技的功劳和发扬光大五枚师太创拳的功绩,故此定名为“咏春拳”。

梁博俦不甘带技老死林泉(梁博俦在习咏春拳之前,已是蔡家拳一代宗师,至于为何改学咏春拳,其中又另有一段传说),逐将其生平所学传授于佛山大花面锦、黄华宝、梁二娣、高佬忠与红船弟子(红船为当时粤剧戏班所用的船,用以运载,四处演出,因其漆以红色故名为红船)。

其中,佛山大花面锦传技于冯少青(冯少青为当时捕快头)、霍保全。

冯、霍二人先后传技于阮奇山,阮奇山因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技成后便成为当时佛山咏春拳泰斗之一,但因梁赞先生设馆授徒,而阮奇山不曾设馆,故其名气略逊色于赞先生。

阮奇山之后又将其生平所钻研心血,悉心传授于师承于另一咏春拳名家张保之弟子──已故广州咏春拳宗师岑能。

而已故米机王(黄泸芳先师),生前师承岑能及岑能之师兄弟黄祯等咏春好手,为岑能宗师众多弟子中,社会影响力较大者之一。

另外一脉为香港咏春拳,其传承为梁博俦传梁兰桂,梁兰桂传黄华宝,黄华宝传梁二娣,梁二娣传梁赞,梁赞传陈华顺,陈华顺传叶问。

香港咏春拳一脉多师承叶问先生,叶问为香港咏春拳宗师,李小龙是其众多弟子中影响较为深远者之一。

寻桥问路看标指

寻桥问路看标指

寻桥问路看标指
寻桥是咏春拳的中级套路。

它以棱形运动路线和方向,结合咏春拳的攻防手法、步法、腿法等进行演练。

它的攻击手法有三推复掌,上、中、下三膀手,以及针步、弹腰、正、侧、内踢腿等,是咏春拳向高级套路过渡的必经阶段。

"寻桥"是以敌我之间双方的对抗与互联当作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去寻求己方肢体在互动的攻防格斗中快速打入取胜之路线。

"寻桥"主要是锻炼简单直接实效的打人技术。

标指是在搏击中处于劣势防守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尽量克服被动的招式和方法。

标指是咏春拳三套拳(小念头、寻桥和标指)中的最后一套。

小念头练习朝形,即正身面向对手;寻桥训练追形,即在双方正在互相移动时如何接触对手;标指要说的则是败形。

盲子失桥文言文翻译

盲子失桥文言文翻译

昔有一盲人,居乡野之中。

其目盲,不能见物,然心性纯良,品行端正。

虽身受残疾之苦,然不怨天尤人,反而心怀感恩,助人为乐。

一日,盲人闻邻村有一座石桥,桥上风景优美,水流潺潺。

盲人闻之,心生向往,欲前往一观。

于是,他携杖出门,踏上了寻桥之路。

盲人行走于田间小道,沿途询问路人,询问石桥所在。

众人皆笑,谓盲人曰:“君乃盲人,如何能见石桥之景?”盲人答曰:“虽目不能见,然心能感知。

我闻石桥之美,愿以心观之,以心感之。

”众人闻言,皆感其志,遂指引盲人前往。

盲人依众人之言,穿过一片田野,来到了一条小溪旁。

小溪之上,有一座石桥,桥上绿树成荫,水流清澈。

盲人闻声,心生喜悦,遂拄杖过桥。

然桥上之路,却因年久失修,摇摇欲坠。

盲人不知桥之危险,竟不知慎,一路向前。

忽然,桥中间有一石块凸起,盲人未觉,脚下一滑,失去了平衡。

盲人从桥上跌落,跌入溪中。

溪水冰冷刺骨,盲人顿时感到寒冷。

他挣扎着想要爬上岸,然而手脚无力,无法摆脱困境。

此时,他方才意识到,这座石桥竟如此危险。

正在此时,桥上有人路过,见状,急忙下来相救。

他伸出手,想要拉盲人上岸。

盲人却紧紧抓住他的手,不愿放手。

他说:“我闻石桥之美,欲以心观之,以心感之。

今日失足,虽身受苦,然心无憾。

”救人者闻言,感动不已。

他明白,盲人虽目不能见,然心灵却如此美好。

于是,他放下手中的活计,与盲人一起,在溪边找到了一块石头,将盲人扶上岸。

盲人上岸后,感慨万分。

他感谢救人者的救命之恩,同时也意识到,世间之美,不仅在于目之所见,更在于心之所感。

从此,他更加珍惜生命,更加关爱他人。

岁月流转,盲人年事已高。

他时常回忆起那段往事,感慨万千。

他认为,人生之路,如同这座石桥,既有平坦之处,也有险峻之地。

只有心怀感恩,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盲人失桥,虽受挫折,然心灵得以升华。

他以一颗感恩之心,感悟人生,感悟世间之美。

这个故事,传遍了乡野,成为了人们传颂的佳话。

咏春拳寻桥套路

咏春拳寻桥套路

咏春拳寻桥套路咏春拳属少林门系,起源于清朝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左右,经过200多年的繁衍,一直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及南洋一带。

由于李小龙自幼学习咏春拳,后来他成为世界武打名星后,咏春拳之名也不胫而走。

随后各大洲许多国家都有咏春拳馆设立,门徒众多,广泛流传。

寻桥是咏春拳的高级套路,又是咏春拳实战的基础,内容有双绞剪、寻桥、拦桥手、单膀手、双膀手、三空手等动作,攻防性强,经常锻炼,对强身壮骨,提高自卫能力,有显著功效。

一、开桩马1、两脚并拢成立正姿势,两眼向前平视(图1—1)。

2、两臂坠肘,屈腕成勾朝前摆出,勾顶向上挺,微屈膝,上体略下坐,两脚尖极力向外打开(图1—2)。

3、以脚掌为轴,两脚跟极力向外打开。

脚尖正对前方,两膝内扣。

同时两勾变拳收至两胸侧,拳心向上成钳羊马步姿势(图1—3)。

要点: 收拳时上体立腰,沉肩,双臂往后拉,拳握入分。

二、双绞剪1、沉肩,两拳变掌,两手腕外侧紧贴胸侧成交叉伸出。

至心窝时,两掌向内翻腕成两腕交叉状,手指伸直斜向下垂,微收肘(图2—1)。

2、以两腕外侧为力点,沉肩收肘,向腹剪打出,两手腕距离腹前约18厘米(图2—2)。

3、两腕向外翻,徒向上提,随即以两腕内侧为力点向前顶出,高与心齐,距心窝约30厘米(图2—3)。

4、两拳变掌,收抱胸前侧(图2—4)。

要点: 两腕交叉要象打开的剪刀,向腹前打出时要向腹前剪出化解。

三、摆指1、左拳微靠胸侧,臂内旋立拳钻着从心窝处沉桥向前打出,高与心齐(图3—1)。

2、左拳变掌,以腕内侧为力点向上顶。

手指向下,中指与心窝齐(图 3—2 )。

3 、以腕外侧为力点,屈腕向下沉,手指向上(图3—3)。

4、以腕内侧为力点,向右摆,掌心向下。

手指微向左(图3—4)。

5 、以腕外侧为力点,向左摆: 手指微向右(图3—5)。

6 、臂外旋,左掌向外翻,掌心向上,腕向内屈,并向下旋,直臂屈指变拳,向后收拳至左胸侧(图3—6)。

要点: 主要锻炼手腕的灵活性,在摆指时手腕部位不要跳动。

咏春拳基本特点

咏春拳基本特点

咏春拳基本特点咏春拳基本特点咏春拳的拳术套路主要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三套拳及木人桩。

基本手法以三傍手为主,还有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桥、粘打。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咏春拳基本特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理论和心法:(1)中线理论:中线者由人体头顶至尾闾(尾龙骨)之线。

若将敌我之中线连接便成一个中线平面。

若配合(朝面追形)我们在进攻和防守方面是绝对的有利。

在进攻方面我们沿着中线配合(朝面追形)向敌方中线攻击,这是敌我最短之距离;同等拳速,拳轨近者当然较快击中。

再者我们若问敌方左或右攻击,对方很容易卸去我们之力。

但若我们向敌方中线攻击,对方则甚难卸力,而且受力较重。

在防守方面我们守中线,配合(朝面追形)及沿着中线平面以分水方法去消解,这也是消法之最短行轨。

(2)朝面追形:与对方朝正面对面者为“朝面”。

若不能“朝面”(如对方面向其他方向)我们之面沿着中线平面追望对方中线之形者是为“追形”。

咏春对敌时尽可能是正面朝敌的。

不论敌方环绕着我走向任何方向我们必定朝面追形向着敌方。

其好处如下:①防守方面:简化敌人向我们进攻的来向。

因为正面之攻击,敌人向我们进攻之来向只限于九路。

九路者即左上、左中、左下、中上、中中、中下、右上、右中、右下。

因此我们对敌人来势较易捉摸。

②进攻方面:配合中线理论,我们较易击中目标及敌人受力较重。

③出手快而影小:双手能同时到达敌人,所以出手时不用转动膊头,因此出手之影(先兆)会很少,而且左右手很易互相兼顾。

(3)埋zheng理论:咏春出手或防守大多数是手zheng紧贴着中线平面的。

好处如下:①巧方面:可抢中线以达最短距离和最重之攻击。

②守方面:一方面埋zheng本身已保护身体若干重要部分,另方面守中线以达最短距离之防守。

(4) 收zheng理论:咏春出手后(不论是攻或守),手和手臂均不再蓄力,手zheng屈曲是为收zheng。

这样除了有利自己同一双手能立刻再作攻击外,在防守方面使敌方难以取我们之关节并守位方面亦会较紧密。

咏春拳基本功

咏春拳基本功

咏春拳基本功
咏春拳基本功
咏春拳基本功只有三个固定套路,它们分别是小念头、寻桥及标指,剩余的`套路都是咏春拳的其他武技基本功。

由于咏春拳讲求反应敏捷,注重技巧而非力量取胜,咏春拳基本功介绍也是由浅入深。

下面为大家分享咏春拳基本功三个固定套路。

咏春拳基本功:小念头
小念头是咏春拳基本功的初级拳套也是第一个套路,咏春拳基本功小念头主要练习摏马稳定,腿部和手部肌肉肌键伸展。

及手部动作之标准位置。

小念头其实就是利用小脑控制全身肌肉放松,松到一点肌肉都不必用。

因为小脑是管全身肌肉协调以及平衡的主要部位。

咏春拳之所以创办正是因为人体早已与生俱来一种潜在力量,能令得学习者不需运用肌肉努力就能击出极重的拳劲。

然而这种力量一般人难以利用大脑掌控,所以徐尚田宗师特别注重小脑的开发。

咏春拳基本功小念头要求有念头正,终生正之意。

全套拳由开马〈二字钳羊马〉起,至全套完结,全身〈除手部动作外〉都不动。

头要正,身要正,马要正。

全身其他肌肉放松。

呼吸自然。

共计108个动作,故又名“一百零八点手”。

咏春拳基本功:寻桥
咏春拳基本功的第二个套路是寻桥,属于中级套路。

用以练习步法及撑脚,配合之前所学习的手法,可以寻找敌人的桥手。

咏春拳基本功:标指
咏春拳基本功第三个套路是标指〈手不出门〉,同属高级套路。

以开马后第一个动作命名,只教授与品格良好及达到标准之入门子弟。

标指主攻,步手身全。

标指圈脚之后,练习脚法。

【咏春拳基本功】。

咏春拳简介

咏春拳简介
其父严二,清乾隆(1735-1795)时期人士,广东人,善南拳,因事为清官员追捕,逃亡至四川大凉山脚,以卖豆腐为生。严二学得德昂族之“五枚竹桩拳法”(未有佐证)。并将其改良,授予严咏春先祖。广东商人梁博俦先生在云贵收集茶叶,路经大凉山脚时,认识了卖豆腐的严二。严将女儿咏春许配与博俦。并授与拳术。 可查历史 始武生黄华宝及船工梁二娣开始,时值太平天国及洪兵起义反清期间,当时(1854年)红船中人李文茂(?-1858)率众反清,导致粤剧全面被禁达15年之久。华宝,二娣从此公开授武。二娣曾习钦州洪兵拳术 (蛇形洪拳、琼花会馆被焚毁后,改称少林拳),孰练六点半棍法,二公传与跌打兼中医师梁赞、梁赞整理后传出。 有两种说法其一是 咏春拳是中国拳术的南拳之一,早年流行于广东、福建各地。此拳初传于福建永春县,为该县严三娘所创,以地名为拳名,故明“咏春拳”,亦有以严氏名咏春,称之为“咏春拳”者。 这现代最流行的中国武术门派,在欧洲得到快速发展。咏春拳术以身体结构、关节活动及流体力学开始研究改进,完全脱离了传统八股的五行八卦及像形神意等玄学虚幻、非科学逻辑性的近似哲学解释。 此拳主要手型为凤眼拳、柳叶掌,拳术套路主要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3套拳及木人桩。基本手法以三傍手为主,还有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桥、粘打。主要步型有四平马、三字马、追马、跪马、独立步等。它是一种集内家拳法和近打于一身的拳术。它立足于实战,具有招式多变、运用灵活、出拳弹性,短桥窄马,擅发寸劲为主要特点,以大闪侧,小俯仰,耕拦摊膀,摸荡捋,审势记牢,曲手留中的手法,以搭、截、沉、标、膀、腕指、黏、摸、熨荡、偷、漏和“二字钳阳马”的身形步法为标志。凭借手桥肌肤灵敏的感觉,发挥寸劲力量的内家拳法。 其二是 据《咏春白鹤拳谱》记载,白鹤拳是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2年)由福建福宁州(现霞浦县)北门外少林举师方种的独生女方七娘所创。 咏春拳之木人桩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桥>>
学习提示:出拳坠腕,入拳抽挣,劲点控桥,撕扯马生。

1.桩头
2.子午拳
3.拜佛穿桥(3次,左右皆然。


4.双拦手担挣(转马3次,左右皆然)
5.分桥托手(转马3次,左右皆然)
6.三穿切掌(3次),转马拂手,拦手追形,下切掌,摊手,内纳手,
收拳(左右皆然)
7.转手膀手,转马飘膀(枕手),纳手冲捶,转马拂手,拦手追形,
下切掌,摊手,内纳手,收拳(左右皆然)
8.鸡翼膀手(枕手),抽撞捶,拦手追形,下切掌,摊手,内纳手,
收拳(左右皆然)
9.转马左右穿心教,迫步膀桥抽挣,合脚双摊掌,收拳(左右皆然)
10.转马侧撑脚,抽手破中掌(两次向左,第三次正身破中),下切掌,
摊手,内纳手,三星捶。

11.收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