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优化白地霉发酵麻疯树饼粕产蛋白质饲料工艺条..
响应面法优化白地霉(Galactomyces candidum)发酵产果胶酶

关键 词 : 白地霉 ; 液 态发 酵 ; 果胶 酶 ; 培养基优化
中图分类号 : T S 2 0 1 . 3 ; T Q9 2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9 2 8 6 ( 2 0 1 7 ) 0 4 — 0 0 2 n o f t h e Fe r me n t a t i o n Co n d i t i o n s o f Ga l a c t o my c e s c a n d i d u m
( C o l l e g e o f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He b e i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 y , B a o d i n g , He i b e i 0 7 1 0 0 1 , C h i n a )
2 6
酿 酒科 技
2 0 l 7 年 第4 - g q ( 总第2 7 4  ̄ q ) ・ L I QU OR — MA KI NG S C I E N C E& T E C H NOL OG Y 2 0 1 7 No . 4 ( T o t . 2 7 4 )
D OI : 1 0 . 1 3 7 4 6 d . n j k j . 2 0 1 6 3 7 6
发 酵温度 3 0℃ , 接 种量 7%, 红枣果胶 添加 量0 . 9%, 硫酸铵 添加量 2%。回 归分析得 到 的优 化发 酵条件
为: 发 酵时 间3 . 6 6d , 发 酵 温度 2 9 . 1 3℃ , 红 枣果胶添加量 0 . 8 9 %, 此 时的酶活是 7 6 4 8 . 7 1 U / mL 。
响应面法优化 白地霉( G a l a c t o m y c e s c a n d i d u m ) 发酵产果胶酶
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麻疯树籽油工艺研究

中图分类 号 : Q6 41 T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0 8 58(0 0 0 o l— 0 l0 —9 7 2 1 )1一 02 5
籽 油适 宜工艺, 以期为酶法提取麻疯树籽 油工艺研究
开发 提 供 借 鉴 。 1 料 与 方 法 材
11材 料 与试 剂 .
麻 疯树 (a o h UCS . 为 大 戟科 麻 疯 树 属 植 Jt p aCl, ) r ' L  ̄
物 , 一种抗 旱耐脊速 生树种 , 是 广泛分 布于热带 和亚 热带地区, 国主要集 中分布在云 贵高原 南部干热地 我 区, 一种多用 途植物 。麻 疯树 果是麻疯 树种籽 , 是 其 种仁 含油量 最高达 6 %, 0 现是制备生物柴油较理想原
fl ws a u t f n y .%,e p rtr 3 , oi—iudrt 5 g mL)t h U d r ol : mo n z me 1 tm ea e 4 ℃ sl l i i 1: ( / o oe 2 u d q ao ,i 3 . n e me
响应面法优化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树叶饲料提高纤维素酶活力的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树叶饲料提高纤维素酶活力的
研究
王巍杰;王胜春;尹丹
【期刊名称】《饲料工业》
【年(卷),期】2012()17
【摘要】以树叶为原料,利用地衣芽孢杆菌发酵产纤维素酶降解树叶中纤维素,提高树叶饲料的利用率。
为优化地衣芽孢杆菌发酵产酶的培养基,选取碳源(玉米面)、氮源(硫酸铵)、K2HPO43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产酶培养基,提高纤维素酶酶活力。
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0.84%,硫酸铵
1.79%,K2HPO40.14%,地衣芽孢杆菌产纤维素酶酶活力为6.73 U。
【总页数】4页(P11-14)
【关键词】地衣芽孢杆菌;纤维素酶;酶活力
【作者】王巍杰;王胜春;尹丹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联合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6
【相关文献】
1.响应面法优化巨大芽孢杆菌产纤维素酶发酵条件 [J], 韩学易;唐自钟;胡云龙;万玉军;王琨;陈虹;陈惠
2.地衣芽孢杆菌L3发酵培养基的响应面法优化 [J], 赵国纬;陆彬;周义彬;夏海洋;林开春
3.产纤维素酶的枯草芽孢杆菌C-11发酵培养基的响应面法优化 [J], 胡斌
4.响应面法优化地衣芽孢杆菌A2发酵培养基 [J], 陈雄;袁金凤;王志;王永泽
5.响应面法优化芽孢杆菌BY-3产纤维素酶发酵培养基 [J], 孟凡旭;马丽;杨伟平;姬生跃;辛海云;曹斌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响应面法优化固态发酵生产花生粕饲料的研究

热榨花生粕( 山东 鲁 花集 团有 限 公 司 提供 ) 麸 皮 水 量 、 发酵 温度 和发 酵 时间 四个 因素 , 采用 4因素 6 水
f 购 于济南 市农贸 市场) 。
1 . 2 试 验菌株
枯 草芽 孢 杆菌 1 . 0 7 6 9 ( 购 自中 国科学 院微 生 物研 1 . 6 花生蛋 白水解度 的测定方 法 究所) 、 米 曲霉 3 . 4 3 8 3 购 自中国科 学 院微 生物研究 所 。 1 . 3 培养 基 1 . 3 . 1 枯草 芽孢杆菌 培养基 牛 肉膏 5 g , 酵母膏 5 g , 蛋 白胨 1 0 g , N a C 1 5 g , p H值
1 0 %的 比例 接人 固体 发酵 培养 基 中 , 混 合 均匀 , 置 于 3 0℃ 、 发酵 时 间为 9 6 h 。 由图 1 可 以看 出 , 随着枯 草 恒 温培养 箱 中静 置培养 。发 酵结束 后 , 将 培养基 置于 芽孢杆 菌接种 比例 的提高 , 花生蛋 白的水 解度逐 渐增
1 . 3 . 3 固体 发酵 培养基 和一定 量 的纯 净水 , 分装入 2 5 0 m l 三角 瓶 , 装 量 为 每
瓶5 0 g , 用6 层 纱布封 口, 1 2 1 o C 灭菌 2 0 mi n 。 1 . 4 液 体种子 的制备 1 . 4 . 1 枯草 芽孢杆 菌种子制 备
2 0 1 4 年第 3 5 卷第 5 期 总第 4 5 8 期
1 材料 与方法 1 . 1 试 验材料
在 单 因素试 验结 果 的基 础上 , 根据 B o x — B e h n k e n
的 中心 组合 试 验设 计原 理 , 选取 菌 种 比例 、 培养 基 含
响应面法优化白霉发酵麻疯树饼粕产蛋白质饲料工艺条..

响应面法优化白地霉发酵麻疯树饼粕产蛋白质饲料工艺条..周剑丽胡建锋陈秀勇牛晓娟邱树毅麻疯树为大戟科麻疯树属植物,是一种抗旱耐脊的速生树种,在我国集中分布在云贵高原南部的干旱地区.随着利用麻疯树果生产生物柴油的扩大化和规模化.其榨油后的饼粕生产量也逐渐增大。
开展对麻疯树饼粕的资源化利用研究,采用微生物发酵麻疯树饼粕生产蛋白质饲料对于弥补我国蛋白质饲料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测定培养基中氨态氮的含量(am-moniacal nitrogen content,ANC)作为考察麻疯树饼粕发酵产蛋白质饲料工艺指标。
在考察温度、时间、pH、接种量、初始加水量及发酵过程中翻曲不翻曲这6个因素对培养基中氨态氮含量的影响后.利用Minitab软件设计Plackett-Burman筛选试验筛选出显著性影响因素。
通过最陡爬坡逼近氨态氮产量最大响应区后,利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显著性影响因素进行优化。
1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麻疯树饼粕。
贵州省兴义康达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粉碎,过40目筛。
菌株,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CICC31256,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1.2培养基PDA斜面培养基;PDA液体培养基。
1.3仪器万能粉碎机、生化培养箱、pHS-3C精密酸度计、烘箱、无菌操作台、722s分光光度计、水浴恒温振荡器、灭菌锅。
1.4试验方法1.4.1菌悬液的制备在无菌操作台中用无菌水将菌种洗脱到PDA液体培养基中,30℃,l50 r/min,培养48 h。
1.4.2麻疯树饼粕固体培养基的制备粉碎麻疯树饼粕.过40目筛,称取一定量麻疯树饼粕粉,加水调制。
0.1 MPa,121.6℃,灭菌20 min。
1.4.3氨态氮的测定甲醛法(王福荣,2006)。
1.4.4可溶性蛋白质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王福荣.2006)。
1.5发酵条件优化用Minitabl5软件设计6因素2水平的Plackett-Burman(PB)筛选试验设计,再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和响应曲面(response surfaee methodology,RSM)分析模块对重要因素的水平进行优化。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烟叶废渣蛋白工艺条件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烟叶废渣蛋白工艺条件作者:廖宽祺丁宁聂立璇姜振锟李林炜卢斌周康熙陈禹舟来源:《福建农业科技》2024年第05期摘要:煙叶废渣提取蛋白是其综合利用途径之一,超声辅助碱提有助于获得更多的烟叶废渣蛋白。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烟叶废渣超声辅助提取蛋白工艺。
结果表明:当缓冲液 pH 为 10、缓冲液体积为 32.77 mL、超声温度为 70.9℃、超声时间为 46.1 min 时,烟叶废渣的蛋白提取量达(19.13±0.21)mg·g−1,相比优化前提高了 140.6%,该工艺能为再造烟叶脱蛋白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烟叶废渣;响应面法;超声提取;废物利用;烟叶蛋白中图分类号:TS4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253−2301(2024)05−0043−06DOI: 10.13651/ki.fjnykj.2024.05.008Optimization of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Process Conditions of Protein from Tobacco Waste Residue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LIAO Kuan-qi1,DING Ning3,NIE Li-xuan2,JIANG Zhen-kun2,LI Lin-wei1, LUBin4,ZHOU Kang-xi2,CHEN Yu-zhou1 *(1. Xiamen Tobacco Industrial Co., Ltd., Xiamen, Fujian 361026, China; 2. China Tobacco Fujian Industrial Co., Ltd.,Xiamen, Fujian 361021, China; 3. Longyan Tobacco Industrial Co., Ltd., Longyan, Fujian 364000, China;4. Xiamen Tongxian Industrial Co.,Ltd., Xiamen, Fujian 361021, China)Abstract: The extraction of protein from tobacco waste residue is one of it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ways. The ultrasonic-assisted alkaline extraction is helpful to obtain more protein from the waste residue tobacco leaves. On the basis of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process of protein from the waste residue of tobacco leav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pH of buffered solution was 10, the volume of buffered solution was 32.77 mL, the ultrasonic temperature was 70.9 °C, and the ultrasonic time was 46.1 min, the protein extraction amount of tobacco leaf waste residue reached (19.13 ± 0.21)mg·g−1, which was140.6 %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optimization. This process could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removing protein from the reconstituted tobacco leaves.Key words: Tobacco waste residue;Response surface method;Ultrasonic extraction;Waste utilization;Tobacco leaf protein烟草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1],除了能制作香烟外,也用于萃取高附加值的烟叶香精[2]。
响应面法优化肉鸡无抗饲料发酵工艺的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肉鸡无抗饲料发酵工艺的研究
杨建松;王露;刘燕;王亚军;王德培
【期刊名称】《饲料工业》
【年(卷),期】2014(35)13
【摘要】为了制备肉鸡生物活性饲料,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对肉鸡饲料进行发酵。
利用响应面法以还原糖含量作为发酵条件的优化指标进行分析。
最终得出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为6.8%,芽孢菌与乳酸菌的比例为2.2:1,外加水量为55.4%,发酵温度范围为20~45℃。
按照优化条件37℃下发酵72h,测得还原糖含量为发酵前的2.97倍,能够制备出较好的肉鸡发酵饲料。
【总页数】5页(P25-29)
【关键词】混菌发酵;发酵饲料;响应面法
【作者】杨建松;王露;刘燕;王亚军;王德培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6
【相关文献】
1.响应面法优化马铃薯渣固态发酵生产奶牛饲料工艺条件研究 [J], 张微微;张永根;刘震;王亮
2.Placket-t Burman设计和响应面法优化残次香蕉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工艺的研究 [J], 马丽卫;杨劲松;张利娟;谭海生
3.响应面法优化混合菌种发酵芭蕉芋酒糟产蛋白饲料工艺研究 [J], 奚晶;吴天祥;武兆发;石海英;徐伟;张文会
4.响应面法优化藜麦秸秆饲料发酵工艺的研究 [J], 余肖飞;郭晓农;张妍;刘子威;张喜闻;徐可新;吴治勇
5.响应面法优化籽瓜皮瓤饲料发酵工艺的研究 [J], 买尔哈巴·艾合买提;杨新平;龙宣杞;杨蓉;张日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响应面法优化大米、高粱、大豆、芝麻混合膨化食品的加工工艺

响应面法优化大米、高粱、大豆、芝麻混合膨化食品的加工工
艺
梁燕;刘新新
【期刊名称】《食品界》
【年(卷),期】2022()7
【摘要】膨化大米零食是美味且价格便宜的谷物食品,但其营养价值相对较差。
高粱富含膳食纤维和低淀粉消化率的碳水化合物,大豆粉富含蛋白质,芝麻粉富含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等。
为了制作美味且营养质量良好的膨化零食,本研究利用正交试验,通过在膨化大米零食中加入高粱粉、大豆粉和芝麻粉生产混合膨化零食。
以膨化率以及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配比。
结果表明:高粱粉15%、大豆粉20%、芝麻分8%为最佳工艺配比。
这三种物质的添加可以用来改变大米膨化零食的营养质量。
【总页数】3页(P120-122)
【作者】梁燕;刘新新
【作者单位】兰州现代职业学院;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响应面法优化碱法提取大米蛋白工艺
2.响应面法优化高粱米淀粉的中性蛋白酶法提取工艺
3.烹饪原料中大豆卵磷脂的研究分析——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大豆
卵磷脂工艺研究及HPLC-ELSD检测大豆卵磷脂含量4.响应面法优化高温芝麻粕蛋白的酶法提取工艺5.响应面法优化芝麻饼粕中芝麻蛋白的提取工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响应面法优化产朊假丝酵母发酵麻疯树饼粕产蛋白饲料工艺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产朊假丝酵母发酵麻疯树饼粕产蛋白饲料工艺研究周剑丽;邱树毅;陈秀勇;胡建锋【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09(000)004【摘要】对产朊假丝酵母发酵麻疯树饼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利用Design Expert7.0软件设计了Piackett-Burman筛选实验,筛选出玉米粉添加量、温度、接种量3个显著性影响因素,经最陡爬坡实验,利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显著性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得出玉米粉添加量为3.3%,温度为30.2℃,接种量为51.2%时,氨基酸态氮最高产量为125.2mg/g.【总页数】5页(P18-22)【作者】周剑丽;邱树毅;陈秀勇;胡建锋【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化工学院,贵州,贵阳,550003;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3;贵州大学,化工学院,贵州,贵阳,550003;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3;贵州大学,化工学院,贵州,贵阳,550003;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3;贵州大学,化工学院,贵州,贵阳,550003;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3【相关文献】1.黄曲霉固态发酵麻疯树饼粕产蛋白酶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J], 吴洁;吴远根;张远;郭云兰;杜亚菲;邱树毅2.黑曲霉固态发酵麻疯树饼粕产蛋白酶及酶学性质研究 [J], 詹深山;吴远根;乐意;吴洁;杜亚菲;邱树毅3.固态发酵麻疯树饼粕产蛋白酶的研究 [J], 吴远根;吴兴娅;吴洁;郭云兰;杜雅菲;邱树毅4.响应面法优化白地霉发酵麻疯树饼粕产蛋白质饲料工艺条件 [J], 周剑丽;胡建锋;陈秀勇;牛晓娟;邱树毅5.产朊假丝酵母改善麻疯树提油饼粕营养效价的研究 [J], 吴远根;王广莉;詹深山;彭湘屏;邱树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响应面优化酶法制备芝麻饼粕ACE抑制肽研究

醇、 乙腈 , 色谱 纯 试 剂 : 德 国默 克 ME R C K公 司 ; 马 尿
酸标 准 品 、 三氟乙酸、 氢氧化钠 : 国药 集 团化 学 试 剂
有 限公 司 。 1 . 2 主 要仪器
验研 究 , 证 明 芝 麻 饼 粕 蛋 白作 为 一 种 优 质 的 蛋 白来
源是 安全 的 。蛋 白质在 人 体 内并 不 是 全部 以单 个 氨 基 酸形 式 被 吸 收 , 而 以小 肽 、 寡肽吸收, 且 吸 收性 比
2 0 1 5年 9月
中国粮油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Ce r e a l s a n d O i l s A s s o c i a t i o n
Vo 1 . 3 0. No . 9
S e p . 2 01 5
研究 利用 响应 面优 化酶法 制备 芝麻 饼粕 A C E抑
高速 台式 冷 冻 离 心 机 : 长 沙 湘 仪 离 心 机 仪 器 有 限公
司; L C 一2 0 A T高 效 液 相 色 谱 系 统 : 日本 岛 津 公 司 ;
Z OB—C 1 8柱 ( 4 . 6 mm ×1 5 0 mm,
1 . 3 试 验方 法
1 . 3 . 1 芝 麻饼 粕 主要成 分分 析 水 分测 定 : 直 接 干燥 法 , G B 5 0 0 9 . 3 _2 0 1 0 ; 灰 分 测定 : 高温灼烧 法 , G B 5 0 0 9 . 4 _2 0 l 0 ; 总 蛋 白测 定 :
凯 氏定 氮法 , G B 5 0 0 9 . 5 _2 0 1 0; 粗 脂肪 测定 : 索 氏抽
麻饼 粕 A C E抑 制肽 的制备 提供 参考 。
响应面法对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响应面法对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刘华;李崇高;黄建初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7(44)6
【摘要】为探讨绿色木霉固态发酵产生纤维素酶的最佳发酵条件,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方法设计实验,选取麸皮与秸秆粉质量比、培养基含水量和初始pH值作为影响因素,以产酶量为响应值建立二次回归方程,并通过响应曲
面分析法分析数据并确定优化条件。
结果显示,在不同条件下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
活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用响应面法在培养温度29℃,硫酸铵添加量为2%时,获得了最适培养基成分为麸皮秸秆粉比例1.37:1,含水率250%(10 g干基),初始
pH6.04,在72 h获得了最大产酶量,酶活为59.72 U·g-1,与基础培养基相比有近20%的提高。
【总页数】6页(P980-985)
【作者】刘华;李崇高;黄建初
【作者单位】广州工商学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3
【相关文献】
1.绿色木霉C-08产纤维素酶的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2.响应面法优化康宁木霉产纤维素酶固态发酵培养基
3.绿色木霉JD-1固态发酵玉米芯产纤维素酶条件优化
4.响应
面法优化康宁木霉产纤维素酶的发酵培养基5.响应面优化转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里氏木霉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培养条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响应面法对核桃粕中蛋白质提取工艺的优化

响应面法对核桃粕中蛋白质提取工艺的优化
安传相;毕远林;裴璞花;马立志
【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17(038)022
【摘要】核桃蛋白是一种营养平衡的蛋白质,其营养价值与动物蛋白相近.采用微波辅助NaOH提取核桃粕中的蛋白质,研究液料比、NaOH浓度、温度、时间各单因素对核桃蛋白提取率影响.在单因素筛选的条件下,利用响应面优化核桃粕中蛋白质的提取工艺,确定较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液料比40:1(mL/g)、NaOH浓度0.08%、提取温度58℃、时间110 min,核桃蛋白提取率高达56.51%.
【总页数】6页(P38-43)
【作者】安传相;毕远林;裴璞花;马立志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阳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贵州省果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响应面法优化菜籽粕中植酸提取工艺研究 [J], 罗仓学;史兰;李振尧
2.响应面法优化核桃粕油脂提取工艺 [J], 赵见军;马玉娟
3.响应面法优化油菜籽粕中硫苷的提取工艺 [J], 王芳;廖亮;赵晓敏;程俊嘉;张姣姣;黄瑜;钟玮迪;曹文利;李丹
4.响应面法优化油茶粕中茶皂素提取工艺 [J], 胡明;王建涛;万茵;刘成梅;聂少平;潘捷科;付桂明
5.响应面法优化玉米胚芽粕中膳食纤维酶解提取工艺 [J], 杨铭铎;王媛;曲彤旭;张美杨;王耀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响应面法优化芝麻粕发酵制备小肽的工艺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芝麻粕发酵制备小肽的工艺研究
王飞;姜舒;杨蔚薇;罗杨海;彭楠;赵述淼;胡咏梅
【期刊名称】《中国油脂》
【年(卷),期】2024(49)4
【摘要】为充分开发并有效利用芝麻粕,以小肽含量为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 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米曲霉发酵芝麻粕制备小肽的工艺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米曲霉发酵芝麻粕制备小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芝麻粕与麸皮质量比9∶1、米曲霉接种量0.01%、发酵温度31.3℃、发酵时间64.24 h、料水比1∶1.18,在
此条件下发酵样品中的小肽含量可达20.04%。
通过米曲霉发酵芝麻粕,可得到富含小肽的产品。
【总页数】5页(P9-12)
【作者】王飞;姜舒;杨蔚薇;罗杨海;彭楠;赵述淼;胡咏梅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北省普林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29;TS201.3
【相关文献】
1.亚麻籽粕抗氧化肽制备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
2.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制备猪血小肽发酵条件的研究
3.响应面优化酶法制备芝麻饼粕ACE抑制肽研究
4.响应面法优化芝麻粕发酵制备芝麻多肽的研究
5.响应面法优化芝麻饼粕中芝麻蛋白的提取工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响应面法优化不同蛋白酶制备麦麸膳食纤维

响应面法优化不同蛋白酶制备麦麸膳食纤维黄纪念;王长虹;孙强;宋国辉;芦鑫;张丽霞【摘要】以麦麸为原料,采用3种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对麦麸蛋白进行水解,制备麦麸膳食纤维.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利用响应面对加酶量、反应时间、反应pH值、反应温度进行优化,确定各酶水解麦麸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纯化麦麸膳食纤维的效果优于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纯化的效果,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136U·mg-1蛋白,pH值8.91,酶解温度59.94℃,酶解时间2.19h,此时水解度达24.13%,膳食纤维纯度93.28%.【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6页(P344-349)【关键词】麦麸;水解度;膳食纤维;响应面分析【作者】黄纪念;王长虹;孙强;宋国辉;芦鑫;张丽霞【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11.4+3膳食纤维是一种被称为“第七营养素”[1],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但对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
研究表明,膳食纤维通过调节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的代谢,影响矿物质的吸收,促进肠道蠕动,增进肠道内有益菌群增殖等生理作用[2]。
因此,它对肠癌、便秘、肥胖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3-5]。
麦麸是面粉加工的主要副产品,含有35%~50%的膳食纤维[6],其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优质的膳食纤维来源[7-8]。
固态发酵麻疯树饼粕产蛋白酶的研究

固态发酵麻疯树饼粕产蛋白酶的研究吴远根1,2,吴兴娅2,吴洁2,郭云兰2,杜雅菲2,邱树毅1,2(1.贵州大学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3;2.贵州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03)摘要:利用白地霉作为发酵菌株,以提油后的麻疯树饼粕作为培养基,采用固态发酵方式生产蛋白酶。
控制培养基湿度为100%,调整培养基初始pH值为6.5~7.5,并添加10%麸皮,在此条件下发酵4d,蛋白酶产量达到最大值(1527U/g干培养基)。
向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乳糖和5%葡萄糖,可以使蛋白酶产量提高3.6倍和1.9倍。
关键词:麻疯树饼粕;固态发酵;蛋白酶中图分类号:TQ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4-5071(2009)03-0027-03Protease production by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using Jatropha curcas seed cake as substrateWU Yuangen1,2,Wu Xingya2,Wu Jie2,GUO Yunlan2,DU Yafei2,QIU Shuyi1,2(1.Guizhou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and Biopharmacy,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550003,China;2.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550003,China)Abstract:The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protease using deoiled Jatropha curcas seed cake as substrate and Geotrichum candidum strain as starter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The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as follows:the moisture of medium100%,initial pH6.5~7.0and supplementation of wheat bran10%.Under these optimum conditions,the maximum protease production(1527U/g of substrate)was obtained after 4d fermentation.Protease production could be increased by3.6-fold and1.9-fold by addition of10%maltose and5%glucose,respectively.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pproach of using deoiled Jatropha curcas seed cake to produce industrial enzyme was feasible,which also could reduce the cost of biodiesel production to some extent.Key words:Jatropha curcas seed cake;solid-state fermentation;protease麻疯树(Jatropha curcas)不但在固土保水、防止土壤石漠化等方面起作用,而且其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油脂(其种仁含油量高达60%),主要成分为油酸(41.3%)、亚油酸(31.4%)和棕榈酸(19.5%),是制备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1]。
响应面优化黑曲霉和酿酒酵母发酵豆粕的条件

响应面优化黑曲霉和酿酒酵母发酵豆粕的条件杨晓婷,徐力,田永强(兰州交通大学研究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以豆粕、麸皮和糖蜜为发酵原料,利用黑曲霉和酿酒酵母复合菌发酵生产饲料蛋白。
首先利用单因素试验优化了豆粕蛋白发酵条件(接种量、温度和发酵时间)和发酵培养基成分(料水比、麸皮和糖蜜添加量),再利用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了发酵条件。
优化结果为:装料量为25g(其中豆粕、麸皮和糖蜜分别为90%、7%和3%),MgSO40.375g,(NH4)2SO40.25g,尿素0.25g,K2HPO40.25g,料水比1∶1,菌液接种量16%,33.2℃发酵86.6h。
优化后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分别为57.59%和53.65%,比优化前分别提高17.42%和24.59%;活菌数达到3.62×109cfu/g;脲酶活性降低了92.41%。
经过优化的复合菌发酵豆粕可以提高豆粕的蛋白含量,有效地降解了抗原蛋白和营养抑制因子,提高了畜禽对豆粕的消化利用率,该发酵工艺可为发酵豆粕工业化生产提供优化依据。
关键词:豆粕;黑曲霉;酿酒酵母;固态发酵;响应面 中图分类号:TS20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 5500(2020)05 0102 07 犇犗犐:10.13817/j.cnki.cyycp.2020.05.015 收稿日期:2020 04 04;修回日期:2020 09 25 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18ZD2NA005);甘肃省省级引导科技创新发展竞争性项目专项(2018ZX 11) 作者简介:杨晓婷(1993 ),女,甘肃省武威人,硕士,助研。
E mail:690769681@qq.com田永强为通讯作者。
E mail:tianyq@mail.lzjtu.cn 豆粕是大豆油脂加工的副产物,蛋白质含量高,必需氨基酸平衡[1],适合于畜禽营养吸收,是一种优质廉价的植物源蛋白饲料,也是饲料行业的主要蛋白来源。
响应面法在马铃薯渣生产菌体蛋白工艺中的应用

响应面法在马铃薯渣生产菌体蛋白工艺中的应用马振贵;马伟超;安建平;杨玲娟;梁红雁【期刊名称】《湖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00)019【摘要】为提高马铃薯渣生产菌体蛋白含量,对其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Pla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了对粗蛋白含量影响显著的因素:含水量、尿素和假丝酵母接种时间.运用Box-Behnken设计以及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确定最优发酵工艺为:含水量63%、尿素3.6%、假丝酵母接种时间3.67 h.在此条件下,粗蛋白含量可达到20.80%,比初始马铃薯渣的蛋白质含量提高了69.33倍.【总页数】4页(P91-94)【作者】马振贵;马伟超;安建平;杨玲娟;梁红雁【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天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甘肃天水741000;天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甘肃天水741000;天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甘肃天水741000;天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甘肃天水7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4【相关文献】1.响应面法优化马铃薯渣固态发酵生产奶牛饲料工艺条件研究 [J], 张微微;张永根;刘震;王亮2.响应面法优化马铃薯渣生料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工艺 [J], 杨敏;虎玉森;杨继涛3.航天诱变复合菌剂发酵生产马铃薯渣菌体蛋白饲料研究 [J], 张宗舟; 张扬; 赵慧4.航天诱变复合菌剂发酵生产马铃薯渣菌体蛋白饲料研究 [J], 张宗舟; 张扬; 赵慧5.响应面法在马铃薯渣生产菌体蛋白工艺中的应用 [J], 马振贵; 马伟超; 安建平; 杨玲娟; 粱红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酱油曲霉发酵芝麻饼粕发酵基质的优化

酱油曲霉发酵芝麻饼粕发酵基质的优化
邵元龙;董英
【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10(22)6
【摘要】采用响应面法对酱油曲霉发酵芝麻饼粕提高抗氧化能力的发酵基质组成进行了优化.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法,评价了麦芽糖、葡萄糖、蔗糖、果糖、麦麸、玉米浆、酵母膏和硫酸铵等8个因素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筛选出麦麸、葡萄糖和硫酸铵为影响芝麻饼粕发酵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3个显著因素,然后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3个关键因素进行了探讨与优化.优化的发酵条件为:葡萄糖、硫酸铵和麦麸添加量分别为:1.87%、1.54%和
2.55%.在该试验条件下,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0.26%,比未发酵的芝麻饼粕高37%.
【总页数】5页(P1088-1092)
【作者】邵元龙;董英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Q939.97
【相关文献】
1.酱油曲霉发酵芝麻饼粕的条件优化 [J], 邵元龙;董英
2.酱油曲霉发酵芝麻饼粕中抗氧化物质提取条件的优化 [J], 邵元龙;董英
3.发酵芝麻饼粕中木脂素提取条件的优化及特征物质的鉴别 [J], 邵元龙;董英
4.米曲霉固态发酵苏麻饼粕产抗氧化肽工艺优化 [J], 龙久铃;朱秋劲;白晶;陈玉芹;杨睿颖;余顺波;叶春
5.米曲霉固态发酵苏麻饼粕产抗氧化肽工艺优化 [J], 龙久铃;朱秋劲;白晶;陈玉芹;杨睿颖;余顺波;叶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响应面法优化黄浆水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工艺参数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黄浆水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工艺参数研究
车颖洁;郝林
【期刊名称】《中国酿造》
【年(卷),期】2016(035)010
【摘要】以大豆黄浆水为原料,选用白地霉、扣囊拟内孢霉、解脂假丝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2∶1∶1∶2)作为发酵菌株发酵黄浆水.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
面设计法,对黄浆水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SCP)的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SCP
产量的因素大小顺序为初始pH、发酵时间、装液量;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碳氮比5、初始pH6、装液量140 mL/250 mL、接种量6%、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42 h;经过优化后的SCP产量达到3.28 g/100 mL.
【总页数】4页(P91-94)
【作者】车颖洁;郝林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920.9
【相关文献】
1.利用豆腐黄浆水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 [J], 陈有为;刘建林
2.响应面法优化黄浆水发酵液制备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J], 王珊珊; 孙晓琦;
马玉洁; 李娜; 周德庆
3.豆干黄浆水发酵条件优化及其作为酸浆豆腐凝固剂的应用研究 [J], 陈斌;杨玥熹;李自成;沈聆清;李娟娟;顾振宇
4.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联合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工艺参数的研究 [J], 郝怀志;白滨;董俊;丁文姣
5.响应面法优化黄浆水絮凝工艺及其代谢组学分析 [J], 王民申;李勇;冯进;李春阳;侯万伟;Oluwole Oluwatoyin Bolanle;Chuon Mony Roth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响应面法优化白地霉发酵麻疯树饼粕产蛋白质饲料工艺条..
周剑丽胡建锋陈秀勇牛晓娟邱树毅
麻疯树为大戟科麻疯树属植物,是一种抗旱耐脊的速生树种,在我国集中分布在云贵高原南部的干旱地区.随着利用麻疯树果生产生物柴油的扩大化和规模化.其榨油后的饼粕生产量也逐渐增大。
开展对麻疯树饼粕的资源化利用研究,采用微生物发酵麻疯树饼粕生产蛋白质饲料对于弥补我国蛋白质饲料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测定培养基中氨态氮的含量(am-moniacal nitrogen content,ANC)作为考察麻疯树饼粕发酵产蛋白质饲料工艺指标。
在考察温度、时间、pH、接种量、初始加水量及发酵过程中翻曲不翻曲这6个因素对培养基中氨态氮含量的影响后.利用Minitab软件设计Plackett-Burman筛选试验筛选出显著性影响因素。
通过最陡爬坡逼近氨态氮产量最大响应区后,利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显著性影响因素进行优化。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麻疯树饼粕。
贵州省兴义康达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粉碎,过40目筛。
菌株,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CICC31256,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1.2培养基PDA斜面培养基;PDA液体培养基。
1.3仪器万能粉碎机、生化培养箱、pHS-3C精密酸度计、烘箱、无菌操作台、722s 分光光度计、水浴恒温振荡器、灭菌锅。
1.4试验方法
1.4.1菌悬液的制备在无菌操作台中用无菌水将菌种洗脱到PDA液体培养基中,30℃,l50 r/min,培养48 h。
1.4.2麻疯树饼粕固体培养基的制备粉碎麻疯树饼粕.过40目筛,称取一定量麻疯树饼粕粉,加水调制。
0.1 MPa,121.6℃,灭菌20 min。
1.4.3氨态氮的测定甲醛法(王福荣,2006)。
1.4.4可溶性蛋白质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王福荣.2006)。
1.5发酵条件优化用Minitabl5软件设计6因素2水平的Plackett-Burman(PB)筛选试验设计,再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和响应曲面(response surfaee methodology,RSM)分析模块对重要因素的水平进行优化。
2结果与分析
2.1单因子试验
2.1.1 最适培养时间分别选择发酵周期为1、2、3、4、5、6 d,30℃下培养,发酵结束后测氨态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见图l。
由图1可知,第1~3天培养基中氨态氮和可溶性蛋白质产量增长最快.第4天培养基中氨态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达最大值.4 d后氨态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趋于平稳.故选择4 d为最适培养时间。
2.1.2最适培养温度分别选择26、28、30、32、34℃作为培养温度,发酵4 d,测培养基中氨态氮含量,见图2。
由图2可知,30℃下,培养基中氨态氮含量较其他组高。
故选择30℃为最适培养温度。
2.1.3最适pH值麻疯树饼粕培养基初始自然pH值为5.8,分别调配初始pH值为5.4、6.2以及自然pH值的培养基,每天取样测培养基中氨态氮含量,结果见图3。
由图3可知,自然pH条件下.氨态氮产量在第3天达到最大值:pH为5.4和6.2条件下,氨态氮产量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
虽然pH值为5.4条件下.氨态氮最高
产量较自然pH条件下略高,但综合考虑实际操作的便捷性及发酵周期,选择自然
pH值为最适pH值。
2.1.4最适初始料水比调制初始加水量分别为50%、70%、90%、ll0%、l30%的培养基,发酵结束取样测培养基中氨态氮含量,结果见图4。
初始加水量为90%和ll0%时.培养基中氨态氮含量均较高。
两者相差不明显,其中初始加水量为90%时,培养基中氨态氮含量最高(为76.62 mg/g),故选择90%为最适初始加水量。
2.1.5 翻曲不翻曲对比翻曲和不翻曲对发酵过程中氨态氮含量的影响.一组试验不翻曲。
对照组每24 h翻曲l次.发酵4 d后测培养基中氨态氮含量,结果见图5。
任何初始加水量的试验组,翻曲较不翻曲培养基中氨态氮含量高,翻曲有利于菌
和培养基的充分接触,增加培养基中的溶氧量.故选择在发酵过程中翻曲。
2.1.6最适接种量分别选择30%、40%、50%、60%、70%(v/m)的接种量,发酵4 d后测培养基中氨态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见图6。
接种量为50%,氨态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其他组高,故选择50%(v/m)为最佳接种量。
2.2 Plackett-Berman设计筛选影响氨态氮产量的显著性因素影响氨态氮产量的因素有培养温度、时间、pH值、接种量、翻曲不翻曲等。
为对这5个因素进行全面考察,选用n=12的Plaekett-Bur-man设计,并设1个空白项作为误差分析项(刘建忠等,2002)。
每个因素取高(+1)低(-1)两个水平。
运用Minitabl5软件分别计算个因素的效应,并对个因素效应进行t检验,选择置信度大于95%的因素作为显著因素进一步考察。
Plackett-Burman设计及试验测得的氨态氮结果见表l。
各因素的系数估计和效应评价见表2。
由表2可知,对白地霉发酵纯麻疯树饼粕产氨态氮有显著影响(置信度大于95%,P<0.05)的因素有温度、初始加水量及翻曲不翻曲,其中,翻曲不翻曲和初始加水量2个因素极显著(P<0.01).且3个因素对产氨态氮呈现出正效应(代文亮等,2007)。
2.3 最陡爬坡(Steepest ascent)试验确定响应面试验因素水平的中心点响应面拟合方程只有在考察的临近区域里才能较好地反映真实情形,所以.应先逼近最大氨态氮产量区域后再建立有效的拟合方程。
根据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的显著因素及效应设定其步长,以试验变化的梯度方向为爬坡方向,进行最陡爬坡试验设
计,能最快、经济地逼近最大氨态氮产量区(Li等,2007)。
由Plaekett-Burman试验结果表明,3个显著性影响因子均呈正效应,应增加(熊智强等,2006)。
由于翻曲不翻曲因素属于定性因素,因而不在中心组合设计中考虑该因素。
因为该因素对产氨态氮起较大的正效应,因而选择整个发酵过程中翻曲。
温度和初始加水量的步长依次取+1、+5。
最陡爬坡试验设计及结果见表3。
最大氨态氮产量区在第3次试验附近,故以试验3的条件为响应面试验因素水平的中心点,响应面试验因素水平见表3。
响应面设计的因素水平设置见表4。
2.4 响应面(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设计确定显著因素的最优水平逼近最大氨态氮产量区后,进行响应面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试验结果拟合建立描述响应量(氨态氮产量)与自变量(影响氨态氮产量的显著性因素)关系的多项式回归模型,运用Minitabl5软件程序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并对拟合方程做显著性检验及方差分析。
再对拟合方程进行规范形分析,寻找回归模型的稳定点.得到最大氨态氮产量时显著因素的最优水平。
2因素5水平的响应面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试验测
得的氨态氮含量结果见表5。
2.4.1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置信度分析由Minitabl5软件拟合得多项式回归模型为:Y=86.52—3.03A—1.52B+2.59AB一7.46A 2-3.68B2。
回归方程系数的估计见表6,方差分析见表7。
由表6和表7可知,回归方程的一次项、二次项系数和均方差较大.交互项的系数和均方差较小.说明两个因素之间交互效应较小。
在α=0.0001水平上.该模型失拟不显著,回归高度显著。
决定系数(R2)=98.63%,表明98.63%的氨态氮产量变化可由此模型解释,与实际情况拟合很好。
该方程为白地霉发酵麻疯树饼粕产蛋白质饲料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模型,因此可用上述模型代替真实试验点对白地霉发酵麻疯树的饼粕产蛋白质饲料进行分析和预测。
温度和初始加水量影响氨态氮产量的响应图和等高线图见图7。
2.4.2显著因素水平的优化运用Minitabl5对回归模型进行规范性分析.寻求最大氨态氮产量的稳定点及对应的因素水平.结合图7给出的回归方程的三维响应面图和等高线图可知,回归模型存在稳定点(0.0,0.01030),对应的A、B实际取值为(30,100),Y的最大估计值为86.5。
即当温度为30℃,初始加水量为l00%时,该模型的预测的最高氨态氮产量为86.5 mg/g,而实际发酵氨态氮产量为85.6 mg /g,进一步说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实际发酵情况。
3 结论
优化后的白地霉发酵麻疯树饼粕产氨态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周期为4 d,自然初始pH值,30℃,接种量为50%(v/m),每24 h翻曲l次,初始加水量为l00%。
摘自《中国饲料》.-2009,(5).-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