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肺部大片阴影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学-胸部影像表现
![医学影像学-胸部影像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8236e722f18583d049645931.png)
五、继发性肺肿瘤 (肺转移瘤)
Metastatic tumor of pulmonary
肺转移瘤
肺部是转移瘤的好发部位。头颈 部、乳腺、消化系统、肾、睾丸、 骨等原发恶性肿瘤均易转移到肺部。
转移途径有血行转移和淋巴道转 移,以血行转移最多见。
三 、 肺结核
病理与临床
临床表现以发热(午后低热)、 盗汗、咳嗽、气急、消瘦为主,可 出现结核中毒症状,有时可出现胸 痛咯血。
症状和体征无特征性。
三 、 肺结核
分类:
1、原发性肺结核(I型)包括原发综合 征和胸内淋巴结结核。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包括急 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粟粒型肺 结核)及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 结核。
病变的形态、密度及范围等方面有限度, 且不能保留影像资料,因而此种方法逐 步被胸部摄片所代替。
透视
方法简单 多体位、 动态观察
不易发现 细小病变 没有永久 记录
胸部摄影
摄片是呼吸系统影像检查最基本的方法。
1、正位:通常为后前位,X线自背部射入。 2、侧位: 患侧胸壁靠片,X线自健侧射入。 3、斜位:常用于显示肋骨腋段的骨折。
度影,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多见于两肺 上叶。
增殖性病变(肉芽肿)中等密度圆形或 类圆形病灶,边缘清楚。
纤维化病变:为吸收好转后遗留改变, CT呈中等偏高密度,形态不规则,粗细不均, 走向紊乱。
钙化病变:为结核后遗留钙质沉着, CT 呈高密度。 CT值100—500HU。
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直径大于1.0cm的类 圆形软组织密度影。
按组织类型分为:① 鳞状细胞癌; ② 小细胞癌;③ 腺癌;④ 大细胞癌。
医学影像-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医学影像-肺炎的影像学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2b4b469bf78a6529657d5345.png)
诊断:ANCA相关性血管炎
女,45岁,咳嗽1年,胸痛3个月
经皮肺穿刺组织病理学--肺癌
非感染性肺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 影像学特征 • 实验室检查 • 组织病理 • 排除其他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
小结
疾病谱和临床谱广诊断和治疗复杂化
感染性?
非感染性?
免疫功能 免疫功能
正常?
低下?
传染性PAP/EP/AIP
胸部正位片
胸部CT
胸部CT
胸部CT
诊断:多发性肌炎
• 女性,31岁, • 活动后气短4年、多关节冯痛1年,加重伴痰中带
血半个月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病史10年 • 查体:呼吸急促,双下肺闻及vecrol罗音 • 动脉血气分析:Ⅰ型呼吸衰竭
胸部CT
胸部CT
胸部CT
胸部CT
辅助检查
• ANA、类风湿因子阴性、 • ANCA阳性 • 结核抗体阴性 • 血沉34mm/h • 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
05.12.12
05.12.19
05.12.28
4月9日
4月11日
再 障 合 并 真 菌 感 染 ( 曲 霉 菌 )
肺炎型:显示肺野小片或大片阴影,可累及多个肺段及肺叶,
急 性 白 血 病 并 白 色 念 珠 菌 感 染
男 37岁,反复咳嗽、咳痰、胸闷1月余体温36.8℃ 右下肺新型隐球菌肺炎
WBC 12.5×109/L,中性比例 78.2%
限制性肺疾病 原发性肺疾病
肺部肿瘤 胸膜疾病
……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 普通型间质性肺炎 (UIP) •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NSIP) •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COP)* • A急性间质性肺炎 (AIP) • 脱屑型间质性肺炎(DIP) ** •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 (RB-ILD) • 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
肺部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肺部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3bb6e85777232f60ddcca1e0.png)
肺气肿 指肺实质过度充气状态。基本病理变化是终末细支气管至外围肺泡腔内的过度充气,体积异常扩张,可有肺泡壁的破裂。按病因、病变性质和范围可分为弥漫性肺气肿、局限阻塞性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和间质性肺气肿,其中以弥漫性肺气肿最常见,主要由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引起,而X线平片发现局限阻塞性肺气肿要排除早期肺癌。 弥漫性肺气肿X线平片表现为:①横膈低平,运动受限,可显示锯齿状附着点,肋膈角钝平;②肺透亮度增高、不均,局部出现肺大泡;③肺血管纹理稀疏、纤细、变直;④深吸气时肺体积变化明显减小;⑤心影窄小,心尖离开膈肌;⑥胸骨后间隙增大;⑦肋骨变平,肋间隙增宽。 高分辨力CT可以显示肺小叶的结构及异常改变,对肺气肿的检出率很高,甚至在肺功能发生异常之前即可发现早期的肺气肿。 肺气肿以病理解剖为基础可分为: 1.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病理特点为小叶中心部分呼吸细支气管及其壁上的肺泡扩张,而小叶周围的肺泡无扩张,早期多见于肺上部。高分辨力CT可见小叶中心部呈0.5~1cm的无壁透明区。病变进展透亮区可以增多,范围扩大,严重时与全小叶型肺气肿不易区分。 2.全小叶型肺气肿 高分辨力CT可见病变累及整个肺小叶,在两肺形成较大范围的无壁低密度区,好发于中下叶,呈弥漫性分布,肺气肿区血管纹理明显减少,多合并肺大泡形成(肺泡壁破裂融合致含气腔隙大于10mm时可称肺大泡,无壁)。 3.间隔旁肺气肿 病变累及小叶边缘部分,多在胸膜下,可沿胸膜、叶间裂及纵隔旁分布,表现为胸膜下的小气泡。常同时伴有较大的胸膜下肺大 4.瘢痕旁肺气肿 病变多发生在肺内慢性炎症、结核或尘肺纤维化病变的周围,表现为局限的低密度区或较小的肺大泡。
肺不张 病理上系不同原因引起的肺泡内含气量减少或完全无气,导致肺泡不能完全张开,肺体积缩小。可由支气管完全阻塞、肺外压迫及肺内瘢痕组织引起。 X线影像上的直接征象有叶间裂移位、向病变肺叶靠拢、病变肺叶体积缩小且密度增高;不全不张时可见病变肺叶内肺血管纹理聚拢。间接征象包括:肺门移位,向病变肺叶靠拢,患侧膈肌抬高,纵隔向患侧移位,邻近肺叶代偿性过度充气,无支气管充气征(仅见于阻塞性),患侧肋间隙变窄,等等。 1.各肺叶不张的表现 右上叶肺不张:上叶体积缩小,肺门升高,右中下叶膨胀代偿,大多数中叶向上向外代偿。右下叶代偿至不张上叶的后方,偶可伸展至其内侧。如右中叶的顺应性良好,则右下叶决不会伸展至不张上叶的外侧。正确诊断右上叶完全不张的要点为:肺门上升,右肺门影变小,右侧肺透亮度加大,其中肺血管稀少。CT表现为右肺上叶支气管层面以上可见缩小的肺叶呈右侧纵隔旁的三角形或窄带状阴影,尖端指向肺门,边缘清楚。 左上叶肺不张:左上叶体积缩小,左下叶向上膨胀至其后方,常伸至肺尖区。另外,左下叶伸至不张上叶的外侧也常见,偶尔左下叶也可向内侧伸延。左肺空间的重新分布使左上叶部分不张的典型的X线表现为左侧肺尖区充气良好,这是由于左下叶过度膨胀所致。从锁骨向下,肺野呈不同形状大片面纱状密度增高,系不张的上叶重叠在下叶的前方所致,左肺门常模糊。舌段支气管起源于尖后和前段支气管开口附近,因此单独的舌叶不张相对少见。 CT表现为在支气管隆突以上层面三角形软组织密度阴影,尖端指向肺门,边缘清楚。 右中叶不张:完全不张时,其继发性X线征象如肺门下移、膈肌抬高及纵隔移位等均不明显。其肋面从胸壁回缩成极薄的薄片,其外侧的空间则被部分上叶及部分下叶所占据,正位胸片易漏诊;内下缘相对较厚,较易显示,且紧贴右心缘,并使其模糊不清,呈“剪影征”。但如重度不张时,右下叶向前膨胀,可使右心缘清晰,不出现“剪影征”。CT表现为中间支气管层面右心缘旁三角形软组织密度阴影,尖端指向外侧,边缘清楚。 两下叶肺不张:下叶体积变小,以下肺韧带为枢纽向后向内移位。随不张程度增加,则斜裂更加朝向外侧,终致在正位胸片上显影。因为下叶不张,下叶肺动脉不显影,致使肺门影变小,此种“小肺门征”可能是诊断下叶肺不张的重要指征。如下叶不张极为严重,下叶在纵隔旁明显变薄,正位片表现为椎旁心脏后方的楔形影,而侧位片通常不能显示。下叶不张的主要表现包括:正侧位胸部内侧后下方的三角形阴影;小肺门征;肺门影向下、内移位;上叶透亮度加大,纹理稀少;水平裂下移或后下移,斜裂向后下移;同侧膈肌稍上升,心脏稍向患侧移位。cT表现为脊柱旁三角形软组织密度阴影.尖端指向肺门,其前外缘锐利。 2.圆形肺不张 或称球形肺不张,为肺不张的少见类型。与胸膜病变有密切关系。本病受累为大叶的一部分,与肺段的解剖无关。为紧靠胸膜的圆形或卵圆形致密影,少数紧贴膈面,通常位于下叶的后部。附近的支气管血管束聚集成束状,而且进入不张内,像彗星尾。手术证明它以胸腔积液为核心,周围绕以不张的肺组织,再向外为增厚的胸膜。X线平片及CT上表现为圆形、椭圆形、分叶或不规则形的病灶,常见于下叶侧、后基底部,一般密度均匀,边缘锐利或模糊,与胸膜呈锐角相交,直径为2.5~5cm,可双侧或多发,有血管集束现象,周围有正常或气肿的肺组织,故与膈肌分界清楚;常伴胸膜增厚、肋膈角变钝、半侧胸腔萎缩或叶间裂移位等。 3.压迫性肺不张 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液气胸可将一侧肺完全压缩,表现为肺门部的均匀软组织密度影。中量积液可使邻近液体的脏层胸膜下产生部分性压迫性肺不张,CT表现为在积液前缘胸膜下,有弧形带状软组织密度影。
肺部阴影的诊断标准
![肺部阴影的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d1ed7b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2.png)
肺部阴影的诊断标准肺部阴影的诊断标准是医学影像学中常见的问题,涉及到许多可能的疾病和情况。
以下是介绍肺部阴影的诊断标准,旨在提供关于肺部阴影诊断标准的全面概述。
一、引言肺部阴影是指在胸部X光或CT等影像学检查中观察到的,不属于正常肺部结构的任何图像。
这些阴影可能代表各种疾病,包括良性和恶性病变,感染和其他非肿瘤性病变。
了解肺部阴影的诊断标准对于医生准确识别和治疗这些病变至关重要。
二、肺部阴影的分类肺部阴影可以根据其形成原因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1. 肿瘤性病变:包括肺癌、转移性肿瘤等。
这些病变通常呈现为圆形或块状阴影,有时边缘有毛刺或分叶。
2. 感染性病变:如肺炎、肺结核等。
这些病变通常呈现为片状或斑片状阴影,边缘模糊,常伴有肺纹理增粗。
3. 炎性病变:如肺脓肿、支气管炎等。
这些病变常表现为片状或斑片状阴影,边缘模糊,常伴有肺纹理增粗。
4. 其他非肿瘤性病变:如肺囊肿、肺大泡等。
这些病变通常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阴影,边缘光滑。
三、诊断标准对于肺部阴影的诊断,医生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标准:1. 位置:阴影的位置对于诊断很重要。
例如,肺癌通常发生在肺的上叶,而肺结核则更常见于下叶。
2. 形状:不同病变的形状各异。
例如,肺癌通常呈现为块状或结节状阴影,而肺炎则常表现为片状或斑片状阴影。
3. 大小:阴影的大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其是良性还是恶性。
通常,良性病变较大,而恶性病变则相对较小。
4. 边缘:病变的边缘情况也可以提供诊断线索。
例如,肺癌的边缘通常是不规则的,而肺囊肿的边缘则相对光滑。
5. 密度:阴影的密度也可以帮助区分不同类型的病变。
例如,肺癌的密度通常是不均匀的,而肺囊肿的密度则相对均匀。
6. 动态观察:对于一些阴影,通过动态观察其变化情况可以有助于诊断。
例如,一些良性病变在抗炎治疗后会缩小或消失,而恶性病变则通常不会。
7. 伴随症状:患者的伴随症状也可以提供诊断线索。
例如,肺癌患者通常有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而肺炎患者则常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影像诊断
![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adc6d813f78a6529647d5353.png)
医学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1、肺结核:是指干酪样病变被纤维组织所包裹而形成的球形病灶。
2、空气支气管征:实变的高密度阴影中显示含气的支气管影。
3、肺大泡:多个肺泡壁破裂形成较大的含气空腔。
4、无壁空洞:为大片致密阴影中多发的边缘不规则的虫蚀装透亮区。
5、支气管肺癌:是指起源于支气管上皮、腺体或细支气管及肺泡上皮的原发性肺内恶性肿瘤,简称肺癌。
6、胸膜凹陷征:邻近胸膜的结节因其内的瘢痕收缩牵拉胸膜。
7、薄壁空洞:壁厚<3mm,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环形。
8、血管纠集征:由于肿瘤内瘢痕组织的牵拉作用,肺癌周围的血管向肿瘤聚集。
9、肺门角:右肺上、下部之间相交形成的钝的夹角。
10、空气半月征:空洞腔内的曲菌球与洞壁间形成的征象。
简答题1、简述早期肺腺癌的CT表现?①分叶征、②毛刺征、③空泡征、④胸膜凹陷征、⑤血管纠集征、⑥棘状突起2、简述支气管扩张典型CT表现?①印戒征、②双轨征、③树芽征及粘液嵌顿3、常见空洞型病变的疾病?①肺癌、②肺结核、③肺脓肿、④韦氏肉芽肿、⑤真菌4、肺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有哪些?①渗出病变、②增殖病变、③纤维病变、④钙化病变、⑤结节与肿块病变、⑥空洞与空腔5、早期肺癌的定义?中央型------病变局限于支气管壁内外围型------病灶直径小于2cm无管外籍结外侵犯,无淋巴结和脏器转移。
6、简述大叶性肺炎的分期?①充血期、②红色肝变期、③灰色肝变期、④消散期7、空洞的表现分类?①虫蚀样空洞、②薄壁空洞、③厚壁空洞8、肺结核影像学分形?①原发性肺结核、②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和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③继发性肺结核、④结核性胸膜炎、⑤其他肺外结核9、胸部影像学检查常用哪些方法?①胸部透视、②支气管造影、③CR、④DR、⑤CT、⑥MRI、(拍片(正、侧位)、高千伏拍片、体层摄影)10、中心型肺癌的X线表现是什么?X线所见分为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两种直接征象:①肺门肿块②支气管腔狭窄或闭塞间接征象:①阻塞性肺气肿②阻塞性肺炎③阻塞性肺不张一、解剖结构、正常影像学表现1、胸部影像学常用的检查方法①胸部透视、②支气管造影、③CR、④DR、⑤CT、⑥MRI、(拍片(正、侧位)、高千伏拍片、体层摄影)23、肺野的定义、划分定义: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透明的区域。
肺部大片阴影影像诊断
![肺部大片阴影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559aa6533c1ec5da50e27093.png)
右中叶肺炎
大片实变,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肺不张
系各种原因所致肺内气体减少和肺体积缩小的改变。 1.阻塞性肺不张:由支气管腔、肺外压迫及肺内瘢 痕组织收缩引起,以支气管阻塞最为多见,包括 支气管腔内阻塞或是腔外压迫。例如:肿瘤、异 物、腔外肿块、淋巴结。 2.非梗阻性肺不张: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的降低而 引起肺的体积缩小。 3. 压迫性肺不张:胸水、肿瘤的压迫。
肺结核空洞
肺结核伴空洞
左肺尖部浸润型肺结核
肺肿瘤
⑴良性:支气管腺瘤、 错构瘤、血管瘤等。 ⑵恶性:原发性(支气 管肺癌)、转移性。
支气管肺癌
⑴组织学分类:鳞癌、未分 化癌(包括大细胞癌和小 细胞癌)、腺癌、肺泡细 胞癌等。 ⑵发生部位:中心型、周围 型。
支气管肺癌主要临床表现
咯血、刺激性咳嗽、胸痛 其中痰中带有少量血丝,间 断性出现,为早期肺癌的 唯一表现。
右上叶肺脓疡
双侧肺脓疡
肺结核
⑴概述:①致病菌:结核杆菌。②途径:为原 发病灶的重新活动及外源性感染。③病理: 可为渗出、干酪、增殖、纤维、空洞等。④ 临床特点:一般为低热、乏力、盗汗、消瘦, 严重者可咯血、胸痛及明显中毒症状,如高 热、咳嗽、痰中带血等。 ⑵影像表现:①范围较大呈肺段、大叶浸润片 状阴影。②密度不均,多形态。③大叶性干 酪样肺炎呈致密肺段大叶实变,在高电压及 体层摄影时可见虫蚀样空洞。对侧或同侧肺 野出现播散灶。
左 上 肺 肺 癌
右上肺肺癌
右上肺癌(肺上沟瘤)
右下叶背段肺癌
同前病例 体层摄影
右下叶背段肺癌
右上叶前段肺癌
小细胞癌
小细胞癌
小细胞癌
鳞癌
鳞癌
腺癌
腺癌
过敏性肺炎
肺部CT影像征象图解
![肺部CT影像征象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e043bb8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2.png)
肺部CT影像征象与疾病诊断
肺部炎症
CT影像中可能出现磨玻璃样改变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等征象,提
示肺部炎症的存在。
肺癌
肺部CT影像中若出现结节、肿块 、支气管阻塞等征象,可能提示
肺癌的可能性。
肺结核
CT影像中若出现肺门淋巴结肿大 、树芽征、磨玻璃样改变等征象
,有助于诊断肺结核。
肺部CT影像征象图解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肺部CT影像基础知识 • 肺部正常CT影像征象 • 肺部常见异常CT影像征象 • 肺部CT影像征象的临床意义 • 肺部CT影像征象的病例分析
01
肺部CT影像基础知识
CT成像原理
X线束从多个方向穿过人体,计算机 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重建,形成断层 图像。
肺栓塞的CT影像征象
血管栓塞征
血管纹理稀疏
肺栓塞时,受累血管在CT影像上表现为血 管腔内充盈缺损或完全闭塞。
肺栓塞导致相应区域的血管纹理稀疏或消 失。
肺梗死灶
胸膜改变
肺栓塞可能导致肺组织缺血坏死,形成肺 梗死灶,CT影像上表现为楔形高密度影。
肺栓塞可能引起胸膜改变,如胸腔积液或 胸膜肥厚等。
04
肺气肿的CT影像征象
肺透亮度增加
肺气肿时,CT影像上可见肺野透亮 度增加,肺纹理变细。
肺体积膨大
肺气肿导致肺体积膨大,可伴有肋骨 聚拢和胸廓扩张。
肺泡间隔破坏
肺气肿时,肺泡间隔破坏,CT影像 上表现为肺泡间隔变薄。
胸膜下肺大泡形成
肺气肿患者胸膜下可形成肺大泡, CT影像上表现为薄壁囊状低密度影 。
表现为胸腔内低密度影。
病例二:肺癌的CT影像征象分析
肺部阴影查房
![肺部阴影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b0d2481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c.png)
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 引起的肺部病变
02 病例汇报
病例本信息
年龄:50岁
职业:教师
现病史:1个月前开始出现 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
无明显诱因
体格检查:体温正常,呼吸 音粗,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
初步诊断:肺炎
患者姓名:张三
性别:男
主诉:咳嗽、胸闷、气短
辅助检查:胸部X线片显示 肺部阴影
既往史:无特殊
定期复查的重 要性:及时发 现病情变化, 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的意义: 了解患者病情 恢复情况,提 供心理支持
复查及随访的 频率:根据病 情严重程度和 治疗效果确定
复查及随访的 内容:包括病 情评估、治疗 效果评估、心 理状况评估等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_
0 5
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糖 皮质激素等药物,缓解呼吸困 难
0 3
监测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 及时发现呼吸困难
0 6
加强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焦 虑和恐惧情绪
发热管理措施
监测体温:定期测量 体温,观察发热情况
物理降温:使用冰袋、 冷毛巾等物理降温方 法
药物降温:根据医生 建议使用退热药物
保持水分:鼓励患者 多喝水,保持水分平 衡
肺部阴影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
肺部阴影的治疗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包括抗感染、抗肿瘤、改 善肺部功能等。
肺部阴影的分类
01
实性阴影:肺部组织密度增加,如肿瘤、 肺炎等
03
空洞性阴影:肺部组织密度降低,如肺结 核、肺脓肿等
02
磨玻璃样阴影:肺部组织密度轻度增加, 如肺结节、肺气肿等
虑情绪
06
医学影像诊断学呼吸系统(全)
![医学影像诊断学呼吸系统(全)](https://img.taocdn.com/s3/m/7bf7b0640b4c2e3f5627633f.png)
增 殖 灶
浸润型肺结核 图片
纤 维 增 殖 灶
III型肺结核
浸 润 型 肺 结 核
虫蚀样空洞
空洞表现
薄壁空洞
厚壁空洞
虫蚀性空洞
干 酪 性 肺 炎
虫蚀性空洞
干 酪 性 肺 炎
肺结核空洞
厚壁空洞
薄壁空洞
结核球X线表现: 肺内干酪样病变被纤维组织包绕而形成,圆形
X线表现
• 部位:好发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 • 性质:多样,可为大小不等的片状模糊阴影或
结节、索条影,空洞形成,可以是渗出、增生、 播散、纤维和空洞等并存。
• 结核球: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直径较小, 单发或多发,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伴钙化, 可有小空洞存在,常有卫星灶。
• 干酪性肺炎:大叶性或片状高密度阴影,高千 伏或体层摄影显示病变中多发虫蚀样空洞,下 肺常有支气管播散病灶。
原发综合征
(2)胸内淋巴结结核
原发病灶吸收后,淋巴结干酪坏死,形成 胸内淋巴结结核
肺门淋巴结核 图片
CT表现 显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原发病
灶表现为小叶性高密度影,可早期发现原 发灶内的干酪坏死
(二) 血源播散型肺结核(Ⅱ型)
分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慢性血行播散型肺 结核 (1)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大量细菌一次或短期进入肺内形成病灶。 病灶细小,易漏诊,两周后出现“粟粒样结 节”, 呈大小、密度、分布“三均匀”的特点,正常肺 纹理常 被遮盖
在实变的高密度影像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 管分支影,称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
肺实变
右中叶实变(肺炎) 图片
CT:支气管气像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征象
(三)结节状阴影
1. 腺泡结节影: φ<1 cm呈类园形,花瓣状 高密度影,边缘较清楚。
肺部疾病影像总结
![肺部疾病影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7eb936ef01dc281e53af077.png)
①哮喘
②其他引起慢性咳嗽、咳痰症状的疾病:如支扩、肺结核、肺癌、特发性肺纤维化等
③其他引起劳力性气促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瓣膜病等
④其他原因导致的呼吸气腔扩大
并发症:呼衰、自发性气胸、肺源性心脏病
支气管哮喘
X线:哮喘发作期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通气状态,缓解期多无常。
②急性心肌梗死
③肺血栓栓塞
④肺大疱
肺栓塞
X线
①肺动脉阻塞征:区域性肺纹理变细、稀疏或消失,肺野透亮度增加
②肺动脉高压征及右心扩大征:右下肺动脉干增宽或伴截断征,肺动脉段膨隆及右心室扩大
③肺组织继发改变:肺野局部片状阴影,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肺不张或膨胀不全④⑤
①冠心病
②肺炎
③主动脉夹层
④表现为胸腔积液的鉴别
③若向肺门淋巴结转移,可见引流淋巴管增粗成条索状阴影伴肺门淋巴结增大
④癌组织坏死与支气管相通后,表现为厚壁、偏心,内缘凹凸不平的癌性空洞
①肺炎
②肺结核
③肺脓肿
④结核性胸膜炎
⑤肺隐球菌病
其他如肺良性肿瘤等
间质性肺疾病
X线:绝大多数ILD病人显示弥漫性浸润性阴影
HRCT:弥漫性结节影,磨玻璃样变,肺泡实变,小叶间隔增厚,胸膜下线、网格影伴囊腔形成蜂窝状改变,常伴牵拉性支扩或肺结构改变
⑤表现为晕厥、休克的鉴别等
肺心病
X线
①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或与气管横径比值>1.07
②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
③中心肺动脉扩张和外周分支纤细,形成“残根”征
④圆锥部显著突出或其高度≥7mm
⑤右心室增大
肺部常见疾病影像诊断34417
![肺部常见疾病影像诊断34417](https://img.taocdn.com/s3/m/20f4ea331eb91a37f0115c13.png)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在x射线上表 现为分布于两肺的 粟粒大小的结节阴 影,其特是“三均 匀” ,即大小均 匀、密度均匀和分 布均匀。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在x射线上 表现为粟粒更大 的多数结节状阴 影。结节病灶的 大小不同,密度 不同,分布不均 匀。
往往肺尖及锁骨 下的病灶为比较硬结 或钙化的病灶,其下 方为结节状增生性病 灶及斑片状渗出性病 灶。病灶主要分布于 两肺的上野和中野。
在患侧可发生胸廓 塌陷、肺门及纵隔 向患侧移位、胸膜 增厚粘连。
由于广泛的肺纤维化可引起支气管 扭曲扩张和肺血管床的破坏,因此可导 致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
结核性胸膜炎(Ⅳ)
结核性胸膜炎可见于原发性结核或继 发性结核,它可以因结核病灶的直接蔓延, 也可因结核菌经淋巴管逆流至胸膜,还可 是弥漫至胸膜的结核菌体蛋白引起的过敏 反应。
{ 基本病变性质
渗出性病变 增殖性病变
变质性病变
结核菌的数量
{ 在肺内的演 变取决于
结核菌的毒力 机体的抵抗力
机体的过敏性
以渗出为主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浆液性 或纤维素性肺泡炎。此种病变发生在病变 早期,或机体的免疫力低下、细菌量多、 毒力强或变态反应较强情况下。
以增生为主的病变则形成具有一定特 征性的结核结节。菌量较少,毒力较低, 或人体抵抗力较强,对结核杆菌产生一定 的免疫力时可发生以增生为主的变化,典 型结核结节的中心是干酪样坏死。
6、过敏性肺炎 8、机遇性感染 10、吸入性肺炎 12、肺炎性假瘤
1、大叶性肺炎
病理变化
大叶性肺炎的致病菌95%为肺炎双球菌。 根据病变的发展可分为四期:①充血期(发病 后12—24小时):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肺 泡腔内有少量渗出液。
胸部健康透视:X光报告解读
![胸部健康透视:X光报告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a6688c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9.png)
胸部健康透视:X光报告解读案例一:正常胸部X光片在正常情况下,胸部X光片显示两侧肺部和胸腔内的器官。
肺部应该是清晰、均匀的透亮度,没有实变、肿块等异常现象。
胸腔内可见心脏、胸导管、主动脉等结构。
案例二:肺炎患者男性,50岁,出现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经过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于是进行了胸部X光检查。
X光片显示右下肺野外带有一片状密度增高阴影,边界模糊,周围有模糊的渗出性改变。
这是典型的肺炎表现,根据病史和X光片,医生诊断为细菌性肺炎,并调整了治疗方案。
案例三:肺结核患者女性,35岁,出现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经过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无改善,遂进行胸部X光检查。
X光片显示左上肺尖后段有一约2cm的圆形肿块,边缘清晰,周围有卫星灶和空洞。
这是典型的肺结核表现,根据病史和X光片,医生诊断为浸润型肺结核,并制定了抗结核治疗方案。
案例四:肺结节患者男性,45岁,体检时发现胸部X光片上有一约5mm的磨玻璃密度影,边界清晰。
经过随访观察,结节逐渐增大,直径达到10mm。
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如CT、PET等,以评估结节的性质。
最终诊断为良性肺结节,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
案例五:心脏增大患者女性,60岁,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经过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心脏增大。
为了进一步评估心脏增大程度和原因,进行了胸部X 光检查。
X光片显示心脏阴影增大,心影边界模糊,肺动脉段突出。
根据病史和X光片,医生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并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胸部X光报告解读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在实际工作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胸部X光报告,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如果您对胸部X光报告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解读胸部X光报告时,有几个重点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这些细节包括:异常阴影的形态、位置、大小和边界,以及伴随的其他影像学特征。
下面,我将结合案例一和案例二,对这些重点细节进行详细补充和说明。
【病例】肺炎型肺癌的影像诊断及鉴别一例
![【病例】肺炎型肺癌的影像诊断及鉴别一例](https://img.taocdn.com/s3/m/b3384cb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6.png)
【病例】肺炎型肺癌的影像诊断及鉴别一例肺炎型肺癌是近年来对以肺炎样为主要影像表现的肺癌的命名,属于弥漫型肺癌的其中一种,也被认为是支气管-肺泡癌的一种类型。
它的影像学表现十分类似肺炎肺实变,二者鉴别困难,极易误诊和漏诊。
下面是炎型肺癌的一些影像学表现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肺炎型肺癌的胸部平片多表现为某一肺段、肺叶的小片状或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密度均匀,边缘模糊不清,有时可见“空气支气管征”,少数病例可见斑点状钙化灶,钙化灶多位于肺实变的边缘处,肺实变多见于两肺中、下部,肺门影一般无明显增浓增大。
图1 胸部正侧位片显示右肺上叶前段可见大片状实变影,密度均匀,边缘不清,肺门未见明显增大增浓。
肺炎型肺癌的CT诊断多表现为实变为按肺段、肺叶分布的高密度影,累及1 个肺叶或肺段的大部分,或相邻肺叶、肺段,可见“空气支气管征”; 部分病人可见特殊CT 征象---枯枝征,是指含气的支气管壁僵直或不规则增厚,管腔不规则狭窄,分支残缺、中断。
增强扫描约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出现“血管造影征”。
“血管造影征”是指在增强扫描时无强化的均匀性实变区内可见明显强化的肺血管分支阴影,且血管分支阴影不规则变细或不同程度扭曲变形,CT 值95 ~128HU。
不过有资料显示“血管造影征”无特异性,需结合其他影像学表现综合判断。
图 2 CT 肺窗和纵隔窗显示右肺上叶前段可见大片状实变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其内可见斑点状钙化灶。
增强扫描病灶轻度强化。
不同类型肺炎型肺癌的影像选择根据肺炎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大多数可分为三类,分别是肺段型肺癌、早期中央型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
患者女,45岁,干咳3月余,三月前胸片,两肺斑片状模糊影,以两下肺明显,病炤边缘界限不清。
经活检为支气管肺泡细胞癌。
图3 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右下肺1例和左上叶1例肺泡细胞癌,其A内见实变及小囊状透亮区图4 支气管肺泡细胞癌肺段或肺叶型肺癌因肿块本身较小或肿块与其远端的阻塞性肺炎混合在一起,X 线平片及CT 检查很容易误诊为肺炎,此时作CT 增强扫描及薄层重建诊断价值较大,能清楚显示相对低密度的肿块及病变肺段的近端支气管狭窄闭塞。
医学影像诊断学
![医学影像诊断学](https://img.taocdn.com/s3/m/625afc5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4.png)
医学影像诊断学1、肺血减少:右心排血受阻而引起的肺内血容量减少2、冠心病定义:指冠状动脉硬化及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变3、胸部X线片上的反“S”征象:发生在右上叶支气管的肺癌,其肺门部肿块与右上叶不张连在一起而成,他们的下缘呈反S状S状。
4、支气管气象:在X线胸片及CT片上,实变的肺组织中见到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
可见于大叶性肺炎和小肺癌中。
5、窗宽:指监视器中最亮灰阶所代表的CT值与最暗灰阶所代表CT值的跨度。
6、窗位:指窗宽上限所代表CT值与下限所代表CT值的中心值。
7、空气支气管征:指由于实变肺组织与含气的支气管相衬托,其内有时可见透亮的支气管影。
8、空洞与空腔:空洞示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后,经引流支气管排除后形成的透亮区。
空腔是指肺内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
9、肺门角:两肺门均可分为上下两部,右肺门上下两部之间相交形成钝的夹角。
10、戒指征:扩张支气管与CT层面垂直时,由扩大的支气管腔与周围正常的血管断面构成。
11、卫星病灶:指结核球有时出现环形或较大的钙化,有时可见空洞,在其周围肺野可见散在的增殖性,纤维性或钙化样病灶。
12、结核球:指干酪性病变被纤维组织所包裹而形成的球形病灶。
好发于上叶的尖后段和下叶的背段,多为单发,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大小多在2-3厘米,密度较高。
填空题1、 X线是伦琴在(1895)年发现的2、 X线特性有(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电离效应)3、CT图像测量中用于表现组织密度的统一计量单位,称为(亨氏单位Hu,CT值在0Hu左右多为水样组织,-1000Hu左右为气体、)4、CT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多方位重组、表面遮蔽显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演示、CT仿真内镜)5、肺门是指肺门部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组织在X线上的总合投影。
6、肺部基本病变包括(渗出与实变、增殖性病变、纤维化、钙化、结节和肿块、空洞与空腔、肺间质改变)7、大叶性肺炎X线表现分期(充血期、实变期、消散期)8、肺结核病分类有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其他肺外结核9、原发综合征包括(原发病灶、淋巴结管炎、肿大的肺门淋巴结)10、急性粟粒型肺结核较典型的“三均匀”即(肺野分部均匀、大小抑制、密度均匀)11、中央型肺癌是指发生于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的肺癌,组织学上主要为(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12、前纵膈肿瘤中多见胸骨后甲状腺、胸腺瘤、畸胎瘤、中纵膈肿瘤以淋巴瘤、支气管囊多见,后纵隔肿瘤以神经源性肿瘤)13、局限性胸腔积液包括(包裹性积液、叶间积液、肺底积液)1、正常心影约大部分位于胸骨中线左侧,少部分位于右侧,心尖指向左前下。
肺部大片密度增高阴影的医学影像鉴别诊断
![肺部大片密度增高阴影的医学影像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08545bcc52d380eb63946d19.png)
肺部大片密度增高阴影的医学影像鉴别诊断目的:探讨以大片密度增高阴影为主要表现肺部疾病的影像特征,提高对本类型肺部疾病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水平。
方法:翻阅分析以往的71例以大片密度增高阴影为主要表现肺部疾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通过专业医师根据影像的特征,进行分类诊断。
通过影像学特征得出的疾病种类与其他渠道确诊的数据进行对比。
结果:通过对大片密度增高阴影为主要表现肺部疾病的影像特征进行分析,能够准确地进行鉴别和诊断相应的病症。
结论:肺部大片密度增高阴影见于多种疾病,通过对其形态、分布、伴随征象及疾病动态变化的分析,可以初步了解其发生的病理学基础和发病机制,结合临床可以缩小拟诊的范围。
标签:密度增高;鉴别诊断;拟诊范围肺部出现大片密度增高阴影的疾病很多,文献已列有数十种,常见的有肺炎、肺不张、胸腔积液、肺脓肿、肺结核、肺癌等。
较为少见的有肺挫伤,肺梗塞,肺段隔离症、吕弗硫氏症、肺霉菌病、肺水肿、费阿米巴病、胸膜肿瘤、吸入性肺炎等。
较为罕见的病症有肺动经脉瘘、坏死性肉芽肿、假性淋巴瘤、肺梅毒等[1]。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影像的特点和相关疾病的对应关系,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近年来由收治的71 例大片密度增高阴影患者,其中男43 例,女29 例,年龄21~72 岁,平均46 岁。
71 例患者均已通过各种检测方法确诊,见表1。
表1参与实验的患者疾病类型分布1.2分析方法整理这71例大片密度增高阴影患者的胸部X 线平片及常规CT影像。
由放射科具有多年经验的3名医师对71例患者的影像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应的特征进行分类。
这些医师事前均不知道诊断结果,他们将分类后的影像结合病理,临床资料,对71名病例进行诊断。
具有大片密度增高阴影的各类疾病的影像学鉴别要点如下:(1)小叶性肺炎是有由于金葡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以及病毒通过呼吸道感染,使得小叶范围突变和支气管壁的炎性浸润。
年老,体弱以及年幼的人群发生小叶性肺炎的几率较高。
医学影像学-肺部疾病
![医学影像学-肺部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05db60dd9ec3d5bbfd0a74ff.png)
HRCT:大小不等的类圆形薄
壁空腔
同济医院
支气管扩张小 结:
1.柱状支气管管腔大于伴行动脉。 2.常合并感染,多囊内液平,囊外渗出。 3.HRCT诊断价值高。 4.结合病史:咳嗽、咳痰及咯血。
5.与肺囊肿鉴别:壁薄,无液平等。
同济医院
(二)肺炎
管 d内压的增高 定义 :终末气道、肺泡及肺间质的炎症。
囊状或蜂窝状影---多个圆形或卵圆形薄壁透亮区,部分可 支气多个早期管壁的破坏 见液平---囊状支气管扩张
同济医院
X线表现---并发症
①肺内炎症:肺纹理增多伴有小斑片状模糊影。
②肺不张:病变区可有肺叶或肺段不张,多见于
中叶及下叶。支 气管扩张、肺部感染、肺不张
常同时存在,互为因果。
③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表现:见于病变广泛而严重
病因和发病机制
同济医院
先天性支气管扩张:遗传、免疫或解剖缺陷者:先天性免疫球蛋白 支气管壁的破坏 缺乏;肺囊性纤维化;纤毛无运动综合征---弥漫性支气管扩张
后天性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壁的破坏---慢性感染 支气管壁的破坏 管内压的增高----支气管内分泌物淤积及长期剧烈咳嗽 管内压的增高 外在性的牵拉---肺纤维化及肺不张
同济医院
支气管扩张---HRCT表现
囊状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远端呈散在或簇状分布的囊 管内压的增高 腔,呈葡萄串样分布,合并感染时腔内可见液平及囊壁增厚 静脉曲张型---支气管管径呈粗细不均的囊状改变,管壁不规
则,呈不规则串珠状扩张
高分辨率CT基本上可取代支气管造影
同济医院
同济医院
同济医院
1、水平裂止于右侧斜裂; 2、左斜裂较右侧陡直;
Lobule:
同济医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上叶肺脓疡
双侧肺脓疡
肺结核
⑴概述:①致病菌:结核杆菌。②途径:为原 发病灶的重新活动及外源性感染。③病理: 可为渗出、干酪、增殖、纤维、空洞等。④ 临床特点:一般为低热、乏力、盗汗、消瘦, 严重者可咯血、胸痛及明显中毒症状,如高 热、咳嗽、痰中带血等。
支气管肺癌
⑴组织学分类:鳞癌、未分 化癌(包括大细胞癌和小 细胞癌)、腺癌、肺泡细 胞癌等。
⑵发生部位:中心型、周围 型。
支气管肺癌主要临床表现
咯血、刺激性咳嗽、胸痛
其中痰中带有少量血丝,间 断性出现,为早期肺癌的 唯一表现。
X线表现
⑴中央型:可见大片阴影同 时肺门阴影肿大。
⑵周围型:发展广泛后可呈 大片阴影,边缘有分叶状, 外围常见有短细或粗壮的 毛刺状改变。
痕组织收缩引起,以支气管阻塞最为多见,包括 支气管腔内阻塞或是腔外压迫。例如:肿瘤、异 物、腔外肿块、淋巴结。 2.非梗阻性肺不张: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的降低而 引起肺的体积缩小。 3. 压迫性肺不张:胸水、肿瘤的压迫。
右上叶不张
左上叶不张
右中叶不张
肺脓肿
⑴概述:①致病菌:常为葡萄球菌、肺炎 球菌及链球菌等。②途径:化脓性物质 的吸入、继发于肺部的炎症呼吸道感染。 好发于右肺上叶后段及下叶背段。
⑵影像表现:①典型的可呈肺段及大叶阴影。 ②其内可见支气管气像,即当实变扩展至肺 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 常形成对比,而在实变的影像中可见到含气 支气管分支影。③抗炎短期吸收。
右中叶肺炎
大片实变,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肺不张
系各种原因所致肺内气体减少和肺体积缩小的改变。 1.阻塞性肺不张:由支气管腔、肺外压迫及肺内瘢
⑵影像表现:两肺沿支气管分布斑片状阴影,可以 融合呈大片影及出现肺气肿等改变。动态变化快。
支气管肺炎
肺段、大叶性炎症
⑴概述:①致病菌:常为肺炎双球菌。②途径: 呼吸道感染。③病理:可为充血期、红色肝 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一般在二周左 右。④临床特点:以青壮年多见,白细胞计 数增高,有高热等。
CT典型表现
空泡征:肿瘤沿肺泡壁及末梢气道呈伏壁式生 长,而保留了正常的肺支架结构所致。多见 于腺癌。
分叶:肺癌组织向周围生长速度不均所致。 胸膜凹陷:靠近胸膜下的肿瘤内瘢痕收缩牵拉
局部胸膜所致。表现为肿块与胸膜源自间有线 状或幕状影。 空洞:肿块生长较快,其中心发生坏死所致, 多为厚壁偏心、内壁不规则。
肺部大片阴影鉴 别诊断
常见:肺炎、肺不张、胸腔积 液、肺脓肿、肺结核、肺癌 少见:肺挫伤、肺梗塞、肺段隔 离症、吕弗硫氏症、肺霉菌病、 肺水肿、肺阿米巴病、胸膜肿瘤、 吸入性肺炎等 罕见:肺动静脉瘘、坏死性肉芽 肿、假性淋巴瘤、肺梅毒等
小叶性肺炎
⑴概述:①致病菌:金葡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 病毒。②途径:呼吸道感染。③病理:分期不明, 为小叶范围实变和支气管壁的炎性浸润。④临床 特点:年龄小或老年人,身体抵抗力差及手术后 的患者等,高热、胸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 白细胞计数升高。
⑵影像表现:①范围较大呈肺段、大叶浸润片 状阴影。②密度不均,多形态。③大叶性干 酪样肺炎呈致密肺段大叶实变,在高电压及 体层摄影时可见虫蚀样空洞。对侧或同侧肺 野出现播散灶。
肺结核空洞
肺结核伴空洞
左肺尖部浸润型肺结核
肺肿瘤
⑴良性:支气管腺瘤、 错构瘤、血管瘤等。 ⑵恶性:原发性(支气 管肺癌)、转移性。
⑵影像表现:①游走性。②未经治疗,一周以内可 以自行消失及其它部位又出现;③表现为片状或 斑片状阴影,密度较淡。
THANK YOU
左 上 肺 肺 癌
右上肺肺癌
右上肺癌(肺上沟瘤)
右下叶背段肺癌
同前病例 体层摄影
右下叶背段肺癌
右上叶前段肺癌
小细胞癌
小细胞癌
小细胞癌
鳞癌
鳞癌
腺癌
腺癌
过敏性肺炎
⑴概述:①致病因素:过敏原,如蛔虫、花粉、药 物等。②途径:呼吸道或血行。③病理:肺泡内 嗜酸细胞浸润及细小支气管粘膜水肿。④临床特 点:低热、乏力,胸部不适,重者引起哮喘,过 敏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