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参考系 和坐标系教案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参考系和坐标系物理教案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参考系和坐标系物理教案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和相对位置。
下面是一个关于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的物理教案,供参考:教学目标:1. 理解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构建和使用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的方法;3. 能够应用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进行物体运动和位置的描述和分析。
教学准备:1. 课本或其他参考资料;2. 黑板或白板;3. 幻灯片或投影仪(可选);4. 模型或实验器材(可选)。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概念(约5分钟)1. 以日常生活或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参考系和坐标系的认识和思考。
2. 介绍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的定义和作用,强调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步骤二:质点参考系的构建和使用(约10分钟)1. 解释质点参考系是以质点为原点建立的参考系,用于描述质点的运动和相对位置。
2. 介绍如何构建和使用质点参考系,包括确定原点位置、选择坐标轴方向和单位等。
步骤三:坐标系的构建和使用(约10分钟)1. 解释坐标系是以点或线为参照物建立的参考系,用于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2. 介绍常见的坐标系,如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等。
3. 演示如何构建和使用坐标系,并进行几个实例的讲解。
步骤四:实例分析与练习(约15分钟)1. 提供几个实际问题或物理题目,要求学生运用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进行分析和解答。
2. 让学生在小组或个人中思考并解答问题,出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步骤五:总结和扩展(约5分钟)1. 总结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的概念、构建方法和应用场景。
2. 引导学生思考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在其他学科和领域中的应用。
扩展活动:1. 进一步探讨其他常见的坐标系,如球坐标系和柱坐标系。
2. 进行物理实验或实例分析,让学生亲自构建和使用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教学评估:1. 检查学生对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的理解,可通过提问、讨论或作业等形式。
2. 观察学生在实例分析和练习中运用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的能力和准确性。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正式版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点的概念.能明确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选取参考系时,要考虑到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3)知道坐标系的概念.能够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2.过程与方法:(1)领悟质点概念的提出和分析、建立的过程(2)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初步掌握科学抽象这种研究方法(3)通过数形结合的学习,认识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体验,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并使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体验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科学抽象,养成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会在研究问题中突出主要矛盾的哲学价值观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坐标系的建立教学策略: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2.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难点:理想化模型——质点的建立,及相应的思想方法教学策略:通过问题的讨论,在原有认知水平上进一步深化拓宽,达到认知的螺旋上升,攻克难点三、教学资源1.演示器材:乒乓拍、乒乓球2.课件:飞机空投,地月系、太阳系运行,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火车运行的模拟动画3.音像文件:“神舟”5号发射、运行、返回过程;鸽子飞行;28届雅典奥运会上张怡宁发球4. 图片资料:学校平面图,神州五号发射控制中心,GPS定位器,汽车、火车过桥、火箭等图片。
5.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
四.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呈现“神舟”5号从发射到返回舱成功回收的主要阶段。
播放神州五号发射升空过程的录像。
讲述:飞船在茫茫太空遨游,如何描述它的运动呢?文学家、艺术家采用形象的手法。
“凌云戏月游银汉,转瞬翔天过太空”,短短一两句话就勾勒出航天飞船的雄姿。
高中物理 第一章《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沿运动直线建立坐标系可解决问题,具体做法是···
学生做练习
板
书
设
计
一、物体和质点
1、质点的概念
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2、对质点的理解
质点是一种理想模型
3、什么条件下物体可以看做质点
二、参考系
1、参考系概念
假定不动,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运动的相对性
(1)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
(2)同一个物体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运动情况会有所不同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几乎没有影响,所以可以把地球看做一个点;而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不能忽视。
阅读教材得出质点的概念
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有质量没有大小、形状的物体。
看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影响,不是根据物体的大小来判断。
学生练习
二、参考系
(3)不矛盾,甲说乘客是运动的,是一路旁的树为参考的;乙说乘客是静止的,是以其他乘客为参考,两个人的说法都对。
阅读教材
参考系选择不同造成的
学生练习
三、坐标系
提出问题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要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该怎样做?
分析讨论
小结: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3)运动是相对的,相对于参考系
三、坐标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
作
业
教
后
札
记
1、质点的概念
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2、对质点的理解
提出问题
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质点?
分析讨论
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
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为物理概念。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经验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提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自然,关心科技,正确方法,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如何选取参考系。
难点: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教学工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物体和质点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2、为什么要引入质点的概念?质点是一种科学的抽象,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
3、什么样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二)参考系关于机械运动,同学们肯定有许多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围绕几个常见的场景进行讨论。
(1)坐火车旅行图片(2)飞机投弹图片(3)地球绕太阳转动图片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你和一位同伴正坐在这辆火车上,铁路边的人看到火车中的乘客是什么情景,而同伴认为你是怎样的。
地面上的人观察跳伞运动员运动是怎样的下落情况,而飞机驾驶员看跳伞运动员是怎样下落的。
地球在绕太阳转动,而我们却没感觉到这又是为什么。
虽然说物体的运动是永恒的,但在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却又总是相对于其它物体而言的,这便是运动的相对性。
高中物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质点的概念,能判断物体是否能看做质点。
2.掌握参考系和坐标系的概念,了解它们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质点的概念,参考系和坐标系的概念。
2.教学难点:判断物体是否能看做质点,坐标系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习的物体运动知识,如:物体运动的描述方法、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等。
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质点的定义和特点。
2.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讨论哪些物体可以看做质点,哪些不能。
第三环节:课堂讲解2.讲解参考系的概念,指出参考系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准,不同的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运动状态。
3.讲解坐标系的概念,介绍常见的坐标系(如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等)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第四环节:案例分析1.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判断物体是否能看做质点,并说明原因。
2.分析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的运动状态,让学生了解参考系对物体运动描述的影响。
3.分析坐标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物体运动轨迹的描述、物理量的测量等。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2.强调判断物体是否能看做质点的原则,以及坐标系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第六环节:作业布置1.请学生结合教材,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运动,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案例分析、课堂小结等环节,让学生全面了解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的概念及作用。
2.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通过作业布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物体运动的描述方法,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2.探讨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如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
教学难点
将一个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
参考系的合理选择.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讲授、讨论、练习
学情分析
作为高一物理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物理学习能力,和基本物理知识储备。作为高一的第一节物理课,要引导学生建立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培养抽象学习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锻炼
设计理念
首先从语言上说,我们会形容小明同学跑步跑得快,可说风驰电掣。那大家还知道那些关于描述运动的词语呢?
那么用照片、图像是不是也可以记录下运动的状态呢?比如说我画一辆小车,大家如何通过作图,让他动起来呢?
当然,刚刚那些的描述方式,都比较笼统,我们如何精确的去描述运动呢,比如要描述你八百米的成绩,大家怎么说?
观看PPT,理解应用
讨论
学生:都没错
学生:一个在车上,一个在路边
学生作答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学生计算
学生作答
学生:x轴
学生:x轴y轴
学生:x轴y轴z轴
很好,我们发现,根据具体的问题,我们有时候需要把运动的物体以整体考虑,看作一个点,又是看作一个点又行不通。
那首先我们看这个点,在我们物理中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对。质点。总结一下,就是,将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该点称为质点。只有能用一点代表物体的运动,才可以将物体看成质点。
那大家可以尝试小组交流总结一下,什么时候可以用质点这样一个物理模型,等效运动的物体。
所以要准确,是不是就要用科学的数据去定量的描述啊?
学生思考讨论问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参考教案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具体事例引出质点的这个理想化的模型.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为物理中的概念.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揭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3.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可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实验并体会比较,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2.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3.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4.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课程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剖析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要描述物体的运动,首先要对实际物体建立一个物理模型,最简单的是质点模型。
由于运动的相对性,描述质点的运动时必须明确所选择的参考系。
为了准确地、定量地描述质点的运动,还要建立坐标系。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础知识,教材逐步展开这些内容,最后介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本节知识是学习后面内容的基础,也是整个力学的基础。
本节课教学重点:1.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要点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
2.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3.如何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
高一物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设计
高一物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设计质点就是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或形状的点,是物理学的一个理想化模型。
在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不起作用,或者所起的作用并不显著而可以忽略不计时,近似地把该物体看作是一个只具有质量而其体积、形状可以忽略不计的理想物体,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教材分析:人们在生活中认识物体是否运动,多是来自于经验的判断。
对两辆并驾齐驱的车,为什么有人说它动,有人说它不动,他们的判断依据是什么许多学生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物理课给大家一个科学的判断依据,就要引入坐标系和参考系。
至于为什么要把实际物体看成质点,把什么物体看成质点,这其中蕴涵着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
学情分析:刚进入高一年级的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教学理念: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2.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3.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1.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要点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
2.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3.如何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
教学难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来把物体看作质点。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
主
备人审核人
授课时
间
年
月日
第1
课时
课
题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重点
1.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
步建立质点概念所采用的
抽象思维方法.
2.在研究具体问题时,
如何选取参考系.
3.如何用数学上的坐标
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
起来建立坐标系.
难点
在什么情况下可
以把物体看作质
点,即将一个实
际的物体抽象为
质点的条件。
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节内容,并引入本节课程内容二、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考点/易错点2质点(mass point)(1)某些情况下,将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2)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忽略次要因素:形状、大小等突出主要方面:具有质量(本质属性)(3)物体能否看作质点是有条件的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问题时可以忽略不计考点/易错点31、坐标系(coordinate system)建立的作用2、坐标系的构成要素:原点、正方向、标度、物理量、单位三、例题精析【例题1】北京时间12月11日15时22分,2009年东亚运动会结束了男子110米跨栏决赛争夺,中国选手刘翔轻松地以13秒66的成绩获得第一,赢得了他复出之后的第三项赛事冠军,关于刘翔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刘翔在跨栏过程中,可以看做质点B.教练为了分析刘翔的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做质点D .是否能将刘翔看做质点,决定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答案】D【解析】 刘翔在跨栏过程中,若只考虑他的速度,无需关注其跨栏动作的细节,可以看做质点.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时,如果作为质点,则其摆臂、跨栏等动作细节将被掩盖,无法研究,所以就不能看做质点.因此,能否将一个物体看做质点,关键是物体自身因素对我们所研究问题的影响, 而不能笼统地说行或不行.【例题2】湖中O 点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 点出发向东行驶4 km ,又向北行驶3 km ,则O 点的观察员对小船位置的报告最为精确的是( )A .小船的位置变化了7 kmB .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7 k mC .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5 kmD .小船的位置在东偏北37°方向,5 km 处【答案】D【解析】小船位置的变化不是取决于其具体的运动路径,而是决定于它的首末位置,即位移,而位移不但有大小还有方向.小船虽然运动了7 km ,但在O 点的观察员看来,它离自己的距离是42+32 km =5 km ,方向要用角度表示,sin θ=35=0.6,所以θ=37°,如下图所示.四、课堂运用【基础】2010年11月12日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潮流”火炬传递活动在广州圆满结束.观察图1-1-1中的旗帜和甲、乙两火炬手所传递的圣火火焰,关于甲、乙两火炬手相对于静止旗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旗杆和甲、乙火炬手在同一地区)( )A .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B .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C .甲火炬手可能运动,乙火炬手向右运动D .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左运动【解析】 旗向左偏,说明有向左吹的风,由甲的火焰向左偏,无法确定甲的运动状态,由于乙的火焰向右偏,所以乙一定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答案】 D【巩固】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做质点处理的是( )A .自转中的地球B .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C.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D.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解析】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不能看做质点,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不能看做质点,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不能看做质点,因为它们各部分的运动状态不尽相同.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可以看做质点.【答案】 D课程小结1质点(mass point)(1)某些情况下,将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2)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忽略次要因素:形状、大小等突出主要方面:具有质量(本质属性)(3)物体能否看作质点是有条件的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问题时可以忽略不计2、坐标系(coordinate system)建立的作用3、坐标系的构成要素:原点、正方向、标度、物理量、单位课后作业【基础】1.下述情况中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ACD)A.研究小孩沿滑梯下滑。
高一物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优秀教案
高一物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优秀教案高一物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优秀教案【学习目的】1.掌握质点的概念,可以判断什么样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并能判断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的运动情况。
3.认识坐标系,并能建立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4.认清时刻与时间的区别和联络。
5.掌握位移和路程两个概念及他们的区别。
6.知道什么是矢量和标量。
【自主学习】1、质点:⑴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和,把它简化为一个,称为质点⑵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客观并不存在。
2、参考系:⑴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的物体。
⑵同一个运动,假设选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观察到的运动情况可能不一样。
例如:甲、乙两辆汽车由西向东沿同一直线,以一样的速度15m/s并列行驶着.假设两车都以路旁的树木作参考系,那么两车都是以15m/s速度向东行驶;假设甲、乙两车互为参考系,那么它们都是的.⑶参考系的选取原那么上是任意的,但在实际问题中,以研究问题方便、对运动的描绘尽可能简单为原那么;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一般选取为参考系。
3.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和时间间隔既有联络又有区别,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表示,时间间隔用表示,时刻与物体的相对应,表示某一瞬间;时间间隔与物体的相对应,表示某一过程(即两个时刻的间隔)。
注意区分时刻和时间:如:第4s末、第5s初(也为第4s末)等指的是4s内(0至第4s末)、第4s内(第3s末至4s末)、第2s至第4s内(第2s末至第4s末)等指的是。
4.路程和位移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位移是用来表示物体(质点)的的物理量,位移只与物体的有关,而与质点在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无关,物体的位移可以这样表示:从到作一条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
注意区分位移和路程:5.矢量和标量既有又有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
高中物理必修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利用打点计时器、纸带等实验器材, 记录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通过计 算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和时间差,求得 物体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
实验步骤 1. 安装打点计时器和纸带,调整计时器的打点频率。
2. 将物体固定在纸带上,启动计时器并记录初始位置。
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
01
02
03
,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万有引力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力
,它决定了天体运动的规律。
02
库仑力
两个带电质点之间存在库仑力,其大小与两质点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
,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库仑力是电磁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
形式。
03
弹性力
当两个质点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如弹簧)时,它们之间会产生弹性力
理解和记忆。
课后复习
完成作业和练习题,及时巩固 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
系。
学习建议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观 察、多思考、多动手,培养自 己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02
质点概念及性质
质点定义及意义
质点定义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它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只考虑物体的质量。在物理学中,当研究的问题不涉及物 体的形状和大小,或者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影响很 小时,可以将物体简化为一个质点。
运动的合成。
圆周运动规律
线速度与角速度
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线速度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弧长,角速 度表示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向心加速度
描述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性质,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大小与线速度的 平方和半径有关。
匀速圆周运动
物体沿圆周运动,且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质点 参考系与坐标系教学设计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内容选自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的第1节。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的基础性内容,是本章必不可少的基础内容,也是以后整个高中阶段物理学习的基础性内容,有广泛的、重要的应用。
此前学生在初中阶段也初步学习过机械运动、参照物,本节内容属于在原有基础上的深入和完善,为让学生进一步走进物理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本节面对学生为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初步学习过机械运动、参照物等基本内容。
高中阶段,他们将继续深入学习物理中的机械运动。
学生来到新学校不久,怀揣着憧憬和希望,他们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好奇心、学习态度、学习劲头均处于良好的状态,对第一堂课的学习热情比较高。
三、教学目标物理观念:1.知道质点的概念及条件;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作用;3.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1.通过质点模型的学习,体会物理模型在自然规律中的作用;2. 对不同参考系的选取,学会从不同角度研究、分析问题。
3.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可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实验并体会比较。
科学态度与责任: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2.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3.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及根据参考系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难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五、教学过程评估学习2、 练习提高, 促进迁移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点六、板书设计§1.1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1、物体和质点质点:有质量的点(不考虑形状大小) 条件:对问题的研究无影响 2、参考系参考系:用来做参考的物体 原则:任意选取,结果不同 3、坐标系七、作业设计1.课堂上穿插的练习题2.完成书上的课后习题.-13A B 0X/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
科目:物理
课题第一节参考系和坐标系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质点的概念,能够判断什么样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并能判断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的运动情况。
3.认识坐标系,并能建立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4、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研究意识、问题意识。
教学过程学案内容备注
一、自主学习一.物体和质点:
1.阅读教材P9页,思考什么是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基
本
、最简单的运动形态.
2.思考并判断下列问题
(1)军舰的雷达发现敌舰时,我们在显示屏上看到的是什么?
(一个点)
(2)描述公交车从甲车站到乙车站所用的时间时,通常把公交
车看成什么呢?
(3).下列几种情况我们是否仍能将这些物体看成点呢?
研究火车过一个路标的时间,火车能看成点吗?不能
研究火车从嘉兴到北京的运行时间,火车能看成点吗?能
研究火车车轮的转动,车轮能看成点吗?不能
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肢体动作时,运动员能看成点吗?
不能
研究刘翔在110米跨栏中的运动时间时,刘翔能看成点吗?能
(4)在物理学上我们如何来定义这个点呢?
质点: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
学生自
学填表
体的形状和大小,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二.参考系
阅读教材“参考系”一节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看P10图 1.1-3,车中小孩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说出你的理由。
(相对火车是静止的,相对铁轨是运动
的)
2.如右图所示,重物相对大地做曲线运
动,相对飞机做直线运动,为什么会有不
同的描述呢?(因为选择了不同的物体作
为参考系)
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作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应以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
3.在下述三例中,各个物体的运动分别是以什么物体为参考系的?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河岸、竹排)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云朵)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太阳)三.坐标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右表:
(1)请在下面的x轴上标出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置.
(2)哪个时刻离开坐标原点最远?有多远?
t/s 0 1 2 3 4 5 x/m 0 5
-4 -1 -7
1
二、质疑提问
1.质点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吗?
(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近似,这也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2.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成看作质点呢?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当成质点。
(1)物体的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此物体一般可当作质点。
(2)物体有转动,但物体的转动不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时,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已变成了次要因素.)
三、问题探究 1.有人说很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作质点,很小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对吗?
2.研究物体的运时是不是一定要选地面作为参考系呢?
学生分组回答
3.如何描述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位置?用一维坐标行吗?
四、课堂检测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研究哈雷彗星的公转时,哈雷彗星可看作质点
B.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的运动轨迹时,可以将运动员
看作质点
C.用GPS定位系统确定正在南极考察的某科考队员的位置时,
该队员可看做质点
D.因为子弹的质量、体积都很小,所以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
纸所需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作质点
2.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
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A C )
A.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
B.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C.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
而来,乘客是以他自己为参考系
D.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其他物体
3.从一深为4m的井中用水桶提水,出井后又将水桶提升了
1m,选井口处为坐标原点,水桶竖直向上提升的路线为X轴,向
上为正方向,则水桶在水面时的位置和最后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 B )
A.4m 1m B.-4m 1m C.5m 0m D.-5m 1m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D )
A.运转中的地球不能看做质点,而原子核可以看做质点
B.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做质点
C.研究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孔令辉打出的乒乓球的旋转时,
不能把乒乓球看做质点
学生分
组回答
D.研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做质点
5.烟囱冒出的烟和平直路面上甲、乙两车上的小旗的朝向如右图所示.关于甲、乙两车相对
于路旁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车可能静止或向右运动或向左缓慢运动,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C.甲车可能向右加速运动,乙车可能向右减速运动
D.甲车一定向右运动,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6.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参考系,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 )
A.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参考系是地面
B.地球绕太阳近似做圆周运动,参考系是太阳
C.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只能选地面为参考系
D.在不同参考系中描述物体的运动,简繁程度会不同
7.一辆汽车沿笔直的公路运动,从A站出发经过B站后,最终到达C站,若AC=100m,BC=30m。
请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坐标系,并标出ABC三点位置?
8.如下图,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A点出发到达C点再返回B 点静止。
若AC=100m,BC=30m,以B点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则:出发点的位置为 m,B点位置是m,C点位置为 m,A到B
位置变化是m,方
向。
C到B位置变化为 m,方向。
-70 0 30 70 向东 30 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