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复习之唯物论(飞扬之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特别提示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一特 性是在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中规定的,是相对于人的意识、 精神而言的。
考点突破 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2.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 分。 方法论要求 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
Hale Waihona Puke B对点 精练(2011江苏高考卷)26.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 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
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
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A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对点 精练

对点 精练
[2011· 江苏卷] 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 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 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对点 精练
(2012· 浙江27)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 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 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②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客观存在
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 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 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 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 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 现象。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 联 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 系 精神、意识现象。
对点 精练
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纳米技术是通过一 定的技术手段分解物质,使物质变成极细的结 构,由于结构变化导致物质性质的改变。这说 明( ) A.物质具有客观性 B.人们可以改变和创造物质 C.物质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具体物质
对点 精练
[2011· 浙江卷] 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 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
的盐分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
海水的平均溶盐度保持稳定。这表明(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必然结果 运动的物质 ③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 ②质变是量变的 ④物质是
B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对点 精练
[2012· 江苏卷] 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 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 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 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 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探 索 世 界 与 追 求 真 理
辩证唯物论
第 二 单 元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 物论知 识框架
自然界是客观的 客观实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世界 本质 物质 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规律的 客观性 主观能动性
哲学基本 问题
意识能动反映物质 决 定 作 用 能 动 作 用 意识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地震的成功预警来源于地震活动的规律性 B.对事物因果联系的把握,提高了地震预警的预见性 C.地震预警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不受主观因素 的制约 D.认识地震规律的程度,决定着地震预警收到积极效 果的程度
难点 释疑
正确理解规律的客观性
1、规律具有客观性 ①规律的客观性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 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 地存在着。二是指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 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 否存在着。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 灭。规律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 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 ③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人们想问 题、办事情不能同规律背道而驰,否则,就一定会受到规律 的惩罚。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①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抽 象与具体的关系;②物质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出来的, 联 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③如果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 系 有物质。可见物质只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而万事万物 即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难点 释疑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
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 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 区 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 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 别 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 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 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特别提示
考点突破 三、物质运动的规律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
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
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 存在的。
【方法论要求】
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 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 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 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我们在利用自 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考点突破
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产生过程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 社会。 特别提示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正确 (2)从存在的基础看,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说法: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 ③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④世界统一于物 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质;⑤世界是物质的;⑥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 界。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 总结
A
考点突破 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特别提示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注意二者的区别。 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 两者是不同的,前者是区别于意识而言的唯一特 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 性,后者是指物质具有的属性中固有的根本属性。 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③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反对离开运动谈物 质的形而上学。
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
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并不意 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
对点 精练
[2012· 安徽卷] 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
有常数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 杜甫)
一切从实际出发
物质世界长期 发展的产物
人脑的机能
客观存在的反映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一、辩证唯物论考点展示
(1)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3)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概念 (4)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内容 (5)意识的作用 意识作用的表现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意识的生理基础
正确发挥意识的作用
考点突破 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1.物质概念: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 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A
对点 精练
[2010· 海南卷] 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 “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 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 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③客观与客体的关系 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0江苏高考卷)2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
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运动时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A

考点突破 三、物质运动的规律
1.规律的概念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 然的、稳定的联系。 ①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规律混同于具体 规律,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②规律 不等于规律现象,后者是前者的表现。③规律的客观性, 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④规律一定是一种联系,但联系 不一定都是规律。⑤规律并非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 作用是有条件的。
D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 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 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 孟浩然)
对点 精练
[2012· 江苏卷] 下图漫画 《破旧立新》启发人们办事 情要( ) A.分工协作 B.勇于创新 C.尊重规律 D.依靠群众
C
对点 精练
(2011重庆高考卷)地震发生时,会同时产生纵波和 横波,纵波破坏力较小,但速度相对较快,横波破坏力较 大但速度相对较慢。根据这一特性,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 前数十秒对较远地区发出预警,为人们争取应对时间。材
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 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难点 释疑
关于物质问题
1、正确理解哲学中的物质概念
①“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指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或者是否承认它的存在,它都客观地 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一观点使得马克思主义 哲学区别于一切唯心主义。 ②“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是指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 人们所反映、所认识。这一观点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 于一切不可知论。
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这一观点使得马克
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唯物主义。
难点 释疑
关于物质问题
2、哲学中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
物质 ①物质所概括和抽象的 是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特 区 征;②物质是不生不灭、 别 永恒存在的;③物质是一 个共性问题,是看不见、 摸不着的。 具体的物质形态 ①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备 物质的唯一特性以外,还有其 自身的个别属性;②具体的物 质形态是有生有灭的;③具体 的物质形态是个性问题,看得 见、摸得着。
考点突破 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绝对运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2)相对静止: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特别提示:全面认识相对静止 ①根本性质基本不变 相对静 止的两 (1)相对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观: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 ②空间位置相对不变 种情形 (2)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止的统一。 (3)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 ②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 地位没有发生易位。 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 和诡辩论。
难点 释疑
正确理解规律的客观性
1、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人们能够在认识和把握规
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造福人类。人们对规律的利用体现在两方面:
①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
方向,指导实践活动。 ②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