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进展、制备技术及展望
药物的靶向递送与药物传递系统研究
药物的靶向递送与药物传递系统研究药物的靶向递送和药物传递系统研究是药物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旨在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并为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本文将介绍药物的靶向递送和药物传递系统的相关内容。
一、药物的靶向递送药物的靶向递送是指将药物送达到特定病灶或组织,以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
传统的药物给药方式,例如口服、静脉注射等,无法准确地将药物送达至目标位置,会导致药物在体内广泛分布,引起副作用并降低疗效。
因此,研发具有靶向递送功能的药物成为了当下研究的热点。
1.1 靶向递送的策略为了实现药物的靶向递送,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策略。
其中,靶向发酵途径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
通过调整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例如粒径、表面电荷等,使药物能够适应特定递送途径的需求,如通过细胞膜主动转运、避免吞噬细胞的摄取等,进而实现药物的靶向递送。
1.2 靶向递送的应用靶向递送在多个疾病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癌症治疗领域,通过将药物靶向递送至肿瘤组织,可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另外,靶向递送还可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
通过将药物靶向递送至神经系统,可以有效改善病情,减轻症状。
二、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药物传递系统是指将药物与载体相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并通过载体的功能,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和靶向递送。
传统的药物传递系统主要有微粒和纳米粒。
然而,这些系统存在稳定性差、药物释放不均匀等问题。
因此,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新型的药物传递系统,以期解决这些问题。
2.1 脂质体传递系统脂质体是一种由人工制备的类胆固醇的微粒体系,在药物递送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脂质体传递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调控的药物释放性质,可以有效地保护药物并实现靶向递送。
2.2 聚合物传递系统聚合物传递系统是一种以聚合物为载体的药物传递系统,广泛应用于纳米药物递送领域。
通过调整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可以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和靶向递送,例如PEGylated聚合物纳米颗粒等。
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
脂质体(liposome)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
成的薄膜中间所制成的超微型球状药物载体制剂。
亲水性药物可被包裹在脂质体内部的亲水相,疏水性药物 可以被包裹在其脂质层中。
由于其结构类似生物膜,可包封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具 有减少药物剂量、降低毒性、减轻变态反应和免疫反应、 延缓释放、降低体内消除速度、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并能靶向性释药等优点而得到广泛注意。
半包衣双层脉冲片结构为片芯和水不透性 半包围外膜。片芯从外到里分别为:第一剂药物 层、膨胀高分子材料层、第二剂药物层。其中 只有第一剂药物层裸露在外。
该方法是将含药丸芯层进行亲水凝胶膨胀层包 衣,外层再进行惰性高分子材料包衣,当胃肠液通过 控释膜进入溶胀层时,亲水凝胶逐渐水合溶胀直至 控释层破裂达到脉冲释药。
① 利用p H 敏感型聚合物包衣,包衣层在胃与小肠不溶解,在结肠高 p H 值环境中溶解而释药;
② 多重包衣能够更精确定位,系统到达末端回肠时,外层肠溶衣溶解 破裂,内层的亲水或疏水性包衣层能够将药物带至结肠部位。
③ 利用可在结肠定位降解的聚合物作包衣或载体材料,常用的是偶 氮类聚合物和多糖类,值得注意的是,多糖类聚合物易溶于水,须通过 交联或成盐等方法将其制成水不溶性材料之后再应用。如何使载体
2 .γ- 闪烁扫描法: 利用γ- 闪烁扫描法对药物在胃 肠道中的释药情况进行监测是目前较为理想的 方法, 即用放射性元素标记制剂, 在保证对人体 没有损害的前提下, 通过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 描( ECT)机显示药物在胃肠道内作用时间、作 用部位及转运过程等情况。
总结和展望
结肠定位给药可通过多种手段来实现。
位置与用量有关,如要延长时间,可将水凝胶泵更 推向胶囊内部,或者增大水凝胶泵的体积。
口服靶向定位给药制剂的研究概况
口服靶向定位给药制剂的研究概况张囡【摘要】口服靶向定位给药制剂目前已受到国内外药学界的广泛关注。
随着药物制剂向高效、长效、低毒方向发展,靶向或定位释放技术已经成为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分析有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了口服靶向定位给药制剂的原理和常用材料,并介绍近年来口服靶向定位给、释药方法研究的最新动态及药剂学的一些最新方法。
口服靶向定位给药制剂作为现代药剂学的高新技术之一,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7)003【总页数】4页(P67-70)【关键词】口服靶向定位给药;结肠定位释药;胃内滞留给药【作者】张囡【作者单位】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30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口服靶向定位给药制剂是指在口服之后依靠胃肠道的环境或者剂型自身的特性,能滞留在胃肠道某个特定的部位的药物新剂型。
由于这类制剂可以将药物定向传输至靶向器官,因此具有普通剂型所没有的优势。
口服靶向定位给药制剂的优点有:①药物在靶器官部位的吸收增多,生物利用度可以得到提高。
②靶位药物浓度高,疗效提高,同时避免药物对非病变部位的毒副作用。
③降低个体差异造成的药物被动吸收。
目前按照药物释放部位可以将口服靶向定位制剂分为结肠靶向定位制剂和胃内滞留制剂。
前者通过制剂技术保护其中的药物避免在消化道上段释放,而到达结肠部位以后,通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作用方式,通过包衣膜的破裂或载体材料的迅速崩解使结肠定位制剂中的药物突然释放,并在结肠局部发挥治疗作用,或经过结肠部位吸收后通过血液输送至作用部位。
后者则通过特定的制剂技术将药物滞留在胃内,所释放的药物在胃内局部发挥作用,也可以通过吸收并输送到特定的部位来发挥作用[1]。
结肠从生理学角度看可分为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和乙状结肠4部分,其中乙状结肠是多种疾病的易发区,因此也是口服结肠定位给药制剂的靶部位。
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指通过药物传递技术,避免药物的胃肠道释放,将其直接运送到结肠部位释放,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
口服结肠定位释药系统的设计(一)
口服结肠定位释药系统的设计(一)作者:刘林,段芳,梁国成,陈求芳,廖华卫,周毅生【关键词】结肠定位释药;时滞效应;压力依赖;自调式;脉冲式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OCDDS)是指通过适宜的药物制剂手段和药物传递技术,使药物口服后避免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前端释放药物,转运至回盲肠或结肠部位,以速释(脉冲)、缓释或控释方式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种给药系统,是一种利用靶向定位技术治疗结肠等部位疾病的有效手段。
溃疡性结肠炎、Crohn’s等结肠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为口服片剂、胶囊或灌肠治疗。
普通口服制剂在胃或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在结肠靶部位的血药浓度低,且全身副作用大,效果不甚理想;而灌肠法给药的缺点在于用药不便,且药物只能到达直肠和乙状结肠,不能到达横结肠和升结肠。
应用结肠定位给药技术,可将药物直接送至结肠开始释药,使药效增强,毒副作用降低,是治疗结肠疾病的理想给药剂型。
将一些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制成结肠定位给药系统,可使其在结肠内释药并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避免了胃与小肠中的消化酶对药物的破坏,此法比注射更方便。
此外,利用药物在结肠释放的时滞效应,可以准确有效地治疗哮喘、心绞痛、高血压、偏头痛等昼夜规律性疾病,开发24h缓控释制剂,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顺应性。
1结肠的生理特点及吸收机制结肠是介于盲肠和直肠之间的部分,按其行程和部位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4个部分〔1〕。
临床上认为,升结肠的吸收作用最好,是口服结肠给药最好的吸收部位,而乙状结肠是多种疾病的易发区,一般也是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的靶向部位。
结肠的主要生理特点有:①吸收水分、电解质,使肠内容物固化为粪便;②结肠含有大量的有益菌群,菌丛产生的酶可催化多种药物代谢反应;③结肠处药物转运速度缓慢、转运时间长;④药物通过结肠的时间与药物制剂的体积成反比,可通过减小体积来增加其在结肠的滞留时间,延长其疗效;⑤结肠内微生物具有自我调节机制,能使微生物在饮食或病理情况下的改变迅速地恢复到最初的状态。
结肠靶向给药制剂研究的新进展
送到结肠释药, 并对共聚物 *+ 敏感性与酸值的关系进行 [/] 了研究 。为 *+ 敏感聚合物包衣材料的开发提供了理论 指导。
0# L M+& ; + M+& M+! 0! L M+& , 0& L KMNN+
、 小肠液 ( *+" . ( - /) 、 结肠 ( *+/ - %) 。结肠 *+ 相对较高, &) 这是结肠靶向给药 *+ 依赖释药系统的生理基础。目前, *+ 依赖型释药系统主要通过用 *+ 敏感材料进行包衣的方 法来实现。作为理想的结肠靶向包衣材料, 必须具备二个 条件: !能耐受酸性胃液而不溶解; "在回肠末端中性或弱 碱性条件下溶解或蚀解。 肠溶型聚丙烯酸酯是良好的结肠靶向包衣材料, 如德 国 0123 公 司 产 品 456789:; < 和 456789:; =。其 结 构 如 图 [#] , 它 的 水 溶 性 取 决 于 羧 酸 基 团 与 酯 化 基 团 的 比 例, # 在 *+ ? " 的溶液中溶解, 可用于 456789:; < 二者比例为 # > #, 制备肠溶型制剂; 在 *+ ? / 的溶 456789:; = 二者比例为 # > !, [!] 液中溶解, 可用于制备结肠靶向制剂。 @AB 等 以硫酸钡 为模型药物, 证明了通过 456789:; = 包衣把药物输送到人体 [&] 结肠 的 可 行 性。 C28D 等 把 一 定 比 例 的 456789:; = 和 通过一定厚度衣膜的控 456789:; < 共聚物作为包衣材料, 制, 达到了 结 肠 靶 向 的 目 的。国 外 有 一 种 产 品 (商 品 名 , 它是 ( ) 氨基水杨酸 (( ) E=E) 用 456789:; = 进行包 EF8G1H) 衣制备的 *+ 依赖型结肠靶向释药系统。 衣膜厚 *+ 依赖型释药系统结肠靶向性受材料溶解度、 度及制剂在胃肠各段停留时间的影响。材料在不同 *+ 中 的溶解特性对制剂的靶向性有较大的影响。 IAA;A7F 等
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氮还 原酶 、 多糖 酶以及糖苷 酶等 , 多高 分子材 料在结 肠被 许
这 些 酶 所 降解 . 这 些 高 分 子 材 料 作 为 药 物 载 体 在 胃 、 肠 、 而 小
南于相应酶的缺乏不能被降解。当以高分子物质为载体制成 的药物制剂通过结肠 时 , 载体降解 , 使 达到靶 向释药的 日的。 国外在利 用天然 多糖类 化合 物与人 合成 偶氮 聚合物 作为 O D S系统载体 方面做了大量 作 . 国内只有 少量关 于多 CD 在 糖类化合物 , 如直链淀粉 、 果胶 、 聚糖 作为载体 的报道 . 壳 而
释 放 滞 后 时 问延 长 , 高 黏 度 H MC会 导 致 药 物 释 放 无 明 显 但 P 突 跃 点 。 利 用 一 烁 扫 描 法 对 人 体 释 药 部 位 进 行 研 究 , 明 闪 表 该制剂在升结肠处释药 , 肠定位释药效果得到证实 。 结 2 压力控制给药系统 : . 3 由于 结 肠 内 大量 的水 分 和 电 解 质 被
到 有 效 治 疗 的 目的
重吸收 , 致肠 内容物 的黏度增 大 , 导 当肠道 蠕动时 对物体 产
生 较 大 的 直 接 压 力 , 物 体 破 裂 , 此 原 理 设 i‘ 压 力 控 制 使 依 1了
型胶 囊 , 即将明胶胶囊的 内表面涂 卜水不溶性的 E , C层的 CE 厚度调整 至约 4 m, 0 药物用 聚乙二醇溶解后注入 。 口服后明 胶层 溶解 , C球在体温下熔 化 , 胃上部 , E 在 由于蠕 动均匀 , 含
水性的溶蚀层 , 控制溶蚀层 的厚度 , 使药物离开 胃 3 4h后释 ~
放 药 物 , 够 达 到把 药物 传 递 到结 肠 的 目的 。 美 玲 等 用 替 能 齐 ]
口服结肠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sac c nq eJ . dC e erhTeh iu[] JMe hm,1 9 ,3 :22 ~ 95 8 78
2 41 7 .
频 繁 注 射 给 药 。结 肠 部 位 的 蛋 白 水 解 酶 浓 度 远 小 于 消 化 道 其 它区段 , 而且 药 物 在 该 部 位 停 留 时 间 较 长 ( 达 4 可 8h以 上 ) 。 结 肠 壁 对 大 分 子 穿 透 的 阻 力 也 比 小 肠 壁 小 , 收促 进 剂 在 结 吸 肠 中易 形 成 较 高 浓 度 , 效 地 促 进 多 肽 药 物 的 吸 收 。 有
lr ee trs e[] o u hm,1 9 , 3 7 O a cpo i sJ .J mp t e r t C C 9 2 1 :3 ~
7 . 4
黄 流 生 , 国新 , 兰 燕 , .HI 一 蛋 白 酶 解 聚 型 抑 制 陶 李 等 V1 剂的计 算 机辅 助分 子设 计 [] J .药 学 学 报 ,1 9 , 4 99 3
内源 性 葡 聚 糖 酶 作 用 , 聚 糖 骨 架 迅 速 水 解 , 酯 酶 作 用 下 酯 葡 在
口服 结 肠 靶 向 绐 药 系 统 ( rl oo ag tn rg dl — oa clntret gdu ei i v eysse , C D S 将 治疗 结肠 疾 病 的 药 物 靶 向输 送 至 结 r ytm O T D )) 肠 , 仅 降低 常规 的 口服 或 直 肠 给 药 的 毒 副 作 用 , 能 将 药 物 不 且 输 送 至 病 灶 处 , 少 给 药 剂 量 , 高 患 者 的 顺 应 性 ; 能 提 高 减 提 还 多 肽 、 白 等类 药 物 口服 给 药 的 生 物 利 用 度 。笔 者 将 近 年 有 蛋 关 口服 结 肠 给 药 系 统 的研 究 综 述 如下 。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和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和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吴庆喜;姚善泾【期刊名称】《化工学报》【年(卷),期】2013(64)1【摘要】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作为第四代药物剂型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靶向定位性、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降低药物剂量、减少副反应等优点,因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针对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给药机理、应用和制备技术,综述了该领域近些年来的研究进展,为系统研究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A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s drug dosage form, the oral colon-specific drug delivery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 of targeting orientation, increasing local drug concentration, acting on the lesion site directly, reducing drug dosage and side effect, etc. Aiming at the drug releasing mechanism, application and preparation techniqu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is field is reviewed, so as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of the oral colon-specific drug delivery system.【总页数】13页(P210-222)【作者】吴庆喜;姚善泾【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生物质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生物质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浙江杭州31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9【相关文献】1.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体内外释药性评价方法综述 [J], 赵淑敏;陈文锋;施晓莹;周若夏;赵文昌2.菌群/酶触型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J], 吴家兴;李霜训3.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J], 陈慧云4.果胶基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J], 刘健;李坚斌;韦巧艳;李敏5.微/纳米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J], 张文艳;李旷代;王强松;崔元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肠靶向
2012-3-30
概念
•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 oral colon-specific drug delivery system,OCDDS) 是口服给药后,药物在上消化道不释 放, 到达回盲部后开始崩解或溶出, 起到局部或全身治疗 作用的一类制剂。
Conclusion: FSMEDDS-filled colon-targeted capsules are a potential carrier for colon delivery of curcumin.
结肠靶向
结肠癌
叶酸受体
这篇文章将结肠癌的治疗不仅和结肠靶向结合起来,并且与叶酸受体联合起来, 达到一对一的治疗目的,靶向性更突出。
蛋白多肽类药物往往在上消化道中被酶降解,使口服给 蛋白多肽类药物 药 遇到很大困难,而大肠中蛋白水解酶含量很低,把药物运 送到大肠部释放,可以解决酶屏障问题 可以解决酶屏障问题,而且发现多肽 可以解决酶屏障问题 类 药物在小肠末端的吸收性很好,结肠靶向给药系统有望解 决多肽类药物的生理屏障问题;
结肠靶向给药治疗的优点: 结肠靶向给药治疗的优点:
Results:
The optimal formulation of FSMEDDS obtained with the established in situ colon perfusion method in rats was comprised of 57.5% Cremophor® EL, 32.5% Transcutol® HP, 10% Capryol™ 90, and a small amount of folate-polyethylene glycol-cholesteryl hemisuccinate(the weight ratio of folate materials to Cremophor EL was 1:100). The in vitro relea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btained formulation of curcumin could reach the colon efficiently and release the drug immediately. Cellular uptake studies analyzed with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and flow cytometry indicated that the FSMEDDS formulation could efficiently bind with the folate receptors on the surface of positive folate receptors cell lines. In addition, FSMEDDS showed greater cytotoxicity than SMEDDS in the above two cells.
靶向制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全)
靶向制剂的应用于研究进展(全)从剂型的发展来看,人们把药物剂型人为地划分为四代:第一代是指简单加工供口服与外用的汤、酒、炙、条、膏、丹、丸、散剂。
随着临床用药的需要,给药途径的扩大和工业机械化与自动化,产生了以片剂、注射剂、胶囊剂和气雾剂等为主的第二代剂型。
以后又发展到以疗效仅与体内药物浓度有关而与给药时间无关这一概念为基础的第三代缓控释剂型,它们不需要频繁给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药物的有效浓度。
第四代剂型是以将药物浓集于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或细胞器为目的的靶向给药系统。
显然,这种剂型提高了药物在病灶部位的浓度,减少在非病灶部位的分布,所以能够增加药物的治疗指数并降低毒副作用。
对于药剂学的发展, 第一代: 常规制剂, 以工艺学为主, 生产以手工为主, 质量以定性评价为主; 第二, 缓释长效制剂, 以物理化学为基础理论指导, 生产以机械化为主, 质量控制定量、定性结合; 第三代, 控释制剂, 制剂质量控制要求有体内的生物学指标; 第四代, 靶向制剂, 将有效药物通过制剂学方法导向病变部分, 防治与正常的细胞作用, 以降低毒性的最佳的质量效果。
缓释制剂(SRP):是指通过延缓药物从该剂型中的释药速率,降低药物进入机体的吸收速率,从而起到更加的治疗效果的制剂,但药物从制剂中的释放速率受到外界环境如PH 等因素影响。
《中国药典》规定,缓释制剂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的非恒速释放,与其他相应的普通制剂相比,每24h用药次数应从3~4次减少至1~2次的制剂。
控释制剂(CRP):是通过控释衣膜定时、定量、匀速地向外释放药物的一种剂型,使血药浓度恒定,无“峰谷”现象,从而更好地发挥疗效。
缓释和控释制剂的主要区别是在药物释放速度方面缓释制剂是药物在体内先快后慢地缓慢释放,常为一级过程;控释制剂是控制释药速度一般是恒速的.为零缘或接近零级过程.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缓慢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一类制剂。
口服结肠靶向载体研究应用进展
口服结肠靶向载体研究应用进展【关键词】结肠靶向;果胶;壳聚糖;抗消化淀粉;丙烯酸树脂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oral colon targeting-drug delivery system,OCTDS)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充分利用结肠特殊的生理特点(pH梯度、小肠相对稳定的转运时间、高浓度微生物及特殊酶、结肠内的较大的压力)的新型给药方式。
结肠靶向给药具有定位释放、缓控释、提高病人顺应性以及潜在的输送蛋白类药物安全通过胃和小肠等优点[1]。
目前,结肠靶向释药系统的分类有[2-3]:时滞释药系统、pH依赖释药系统、酶触发型释药系统、脉冲式的结肠靶向系统和压力依赖型释药系统。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结肠定位释药需要高分子载体材料作为载体,当然这些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生物可降解性。
目前,结肠靶向应用的材料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合成的聚合物材料,如偶氮聚合物、聚氰基丙烯酸烷酯等;另一类是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尤其是壳聚糖、淀粉等天然多糖物质。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各类载体材料具体作用特点如下。
1 果胶果胶(pectin)能被结肠中的多糖酶特异性降解,但是天然果胶在水、酸和碱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使其在结肠靶向载体的应用中受到了限制,在应用中通过对果胶进行凝胶化、钙化、聚合成新共聚物等方法来提高它作为结肠靶向载体材料的效果。
钙化果胶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结肠靶向载体,不但可以作为水溶药物、不溶药物、有机合成药物、蛋白质类药物的载体用于结肠靶向给药,并且所制备的剂型也能够多样化,如膜剂、凝胶剂、滴丸、微球和最常用的片剂。
果胶与乙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HPMC)、阳离子型聚合物等形成的复合物在保留原来个体自身的优点的同时又有新特性,可以提高溶出速率和降解速率,增加了果胶作为结肠靶向载体的利用。
Turkoglu等[4]利用不同比例的HPMC和果胶作为混合压制包衣材料,制备5-氨基水杨酸(5-ASA)酶触发型结肠靶向制剂,结果发现单纯用果胶不足以保护片芯到达结肠,加入20% HPMC则可保持片剂的完整,使时滞达6 h,此后药物迅速释放。
国内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用丙 烯酸树脂 对 胃溶胶囊包 衣 ,制备 结肠 溶胶 囊 ,发 现包衣厚度 对 其 在 不 同 P H条 件 下 的崩 解 时 限 有 显 著 影
响[ 。
14 微 球 .
以丙 烯酸树脂 为材料研 制结肠 定位 微球 ,并 用部分 因 子 实 验设 计 优 化 处 方 J 利 用 能 在 结 肠 p 值 较 高 的 环 境 。 H
中逐渐溶解 ,衣膜渗水 ,导致片芯中 5 A A溶解并略显酸 一 s 性 ,进一步使 胃溶衣膜 溶解释 药 ,控制 致孔剂 的种类 、所
占 比例 和包 衣 增 重 ,可 保 证 包 衣 片 进 入 小 肠 后 在 预 计 的 时
p H值环境设计的 ,传统观点认 为从 胃到小肠 再到结肠经历 了一个 p H值的梯度变化 ,胃内 p H值 为 0 9—15 . . ,小肠为
发病率较高 的疾病 ,如哮 喘、心 绞痛 、关 节炎 等 ,将药 物 在结肠释放 ,发挥脉冲作用。 根据其设计原理可讲结肠靶 向给药系统分 为 :P H依赖
根据延 时性 和 p 依 赖 性 原 理 ,采 用 多 层 膜 包 衣 法 H
( 内层 为 胃溶 膜 ,外 层 为 肠 溶 膜 ) 制 备 5一氨 基 水 杨 酸 结 肠 定位释放 片 :由 内到外 主 要分 为 :隔离 层 、胃溶 包衣 层 、
6 0— . ,结肠为 可高达 7 5—8 0 . 68 . . 。因此可 以采用肠 溶性 辅 料 ,控 制 药 物 在 胃 、小 肠 内 不 释 放 ,而 特 异 性 地 在 结 肠 释放 以达到结肠 定位 的 目的。 国内研究剂 型有 包衣片 、微丸 、胶囊 、微球 、微囊 等。 前 三种剂 型一般 都采 用 肠溶材 料 E da t u r 包衣 的手 段 ,选 0 择合适 的材料 、比例及包 衣增重 是制备 的关 键。微球 、微
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现状
结肠靶向给药系统(colon 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 ,CTDDS)是一种利用制剂学手段使药物在上消化道不释药,传递到盲肠或结肠部位后开始崩解释药,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第四代新型给药技术[1]。
CTDDS 可靶向增加病变局部药物浓度,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还可以防止对酶代谢和蛋白质多肽类药物产生生理障碍。
近年来,随着CTTDS 的飞速发展,多种给药类型的出现,以及多种靶向性材料已被积极应用。
1结肠的生理特点与药物的吸收[2]近年来,研究发现小肠到大肠的pH 值并不总是直线上升,但通过对肠段pH 值的研究,结肠的pH 值相对较高;结肠内存在大量的菌酶群,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可使药物快速崩解;结肠处的药物转运速度慢、时间稳定,一般滞留1耀2d ,有利于药物的吸收;结肠内水分较少,内容物稠度高,所受压力大,有利于药物的释放[3]。
2结肠靶向给药的制剂方法2.1包衣技术包衣是采用特定的包衣设备将成膜的材料涂覆在药物制剂的外表面,使其干燥后成为紧密黏附在表面的一层或数层厚薄、弹性不同的多功能作用层的工艺[4]。
常用的肠溶衣材料有醋酸纤维素苯三酸酷(CAT)、丙烯酸树脂EuS100和EuL100、轻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聚乙烯醇酞酸酯(PVAP)和CAP 等[5]。
运用单层包衣法制备得到的单一型靶向给药系统具有定位效果不佳、释药不完全的缺陷,为此在临床应用中多采用双层包衣法。
李小芳等[6]制备的pH-酶依赖型结肠靶向片,体外释放度测定在含酶肠液中2h 累积释放药量达90%左右,达到结肠靶向释药的目的。
2.2骨架技术骨架制剂是指药物和一种或多种骨架材料通过压制、融合等技术手段制成的片状、粒状或其他形式的制剂[5]。
因结肠中有大量多糖酶,能使骨架材料降解从而释放药物,常用多糖作为结肠定位骨架辅料,包括壳聚糖、果胶、海藻酸钠和瓜尔豆胶等[7]。
Rubinstein 等[8]将药物与果胶钙骨架控释材料制备吲哚美辛骨架片,该给药系统操作简便,其效果需在临床应用验证中确认。
结肠靶向给药系统制备方法近年的进展
结肠靶向给药系统制备方法近年的进展近年来,国内外结肠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已经成为世界性难治疾病之一。
结肠靶向药物在治疗局部结肠疾病上有显著疗效,因而,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OCTDDS)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针对OCTDDS的制制备方法做一概述。
标签: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制备方法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OCTDDS)是通过药物传递技术,使药物口服后,在上消化道不释放,将药物运送到人体回盲部后开始崩解或蚀解并释放出来,从而使药物在结肠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
这种机制使得OCTDDS对结肠疾病针对性很强,药物效果显著;且对上消化道刺激小,减少患者不适,提高顺应性;同时在帮助蛋白类药物规避消化道中酶的破坏、安全通过胃和小肠上具有独特优势;也为结肠缓控释制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OCTDDS为结肠疾病局部治疗提供了有效、方便、不良反应小的新型给药方式。
现就其主要制备方法做一综述。
1 包衣包衣技术简单方便,是中药OCTDDS制备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宋顺宗等[1] 采用流化床切线喷与流化床底喷工艺包衣方法,以浸膏粉与羧甲基淀粉钠、微晶纤维素的比例为8∶1∶1进行包衣工艺优化制备复方老鹳草结肠靶向颗粒。
Kumar Dev [2]采用完全析设计方法制备药物片芯,以Eudragit S100为包衣材料,制备薄膜衣层平均增重率分别为4%、5%、6%的包衣片,进行体外释放度实验比较不同厚度包衣层释放度。
另外还可用抗性淀粉进行薄膜包衣,经过结肠微生物的发酵,产生机械阻力和静止压力,控制药物释放。
该包衣是利用结肠酶活性和力学性能来控制药物释放。
2 制备骨架片果胶是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的一类大分子物质。
结肠微生物能产生特异性果胶降解酶,降解果胶。
利用果胶的这种特点,可将水溶性果胶加工成难溶性果胶钙,以此作为药物载体,加入药物制备成骨架片,在结肠细菌中的果胶水解酶的作用下骨架片中果胶钙分解,分散在其中的药物得以在结肠释放,从而实现结肠靶向给药效果。
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纳米技术的应用李天一12级药学四班2012515101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纳米技术的应用摘要:本文简介了靶向给药系统发展情况并对最新出现的靶向给药技术——磁性药物靶向,纳米生物机器人,纳米药物载体做了大体的介绍。
关键字:靶向给药系统纳米药物纳米机器人近年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同时新的技术也不断被应用到医药领域,出现了一大批新的药物制剂。
这些新出现的药物制剂在质量和剂型上相比较以往产品有很大的优势。
近年来,研究靶向给药系统的趋势大热。
靶向给药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新的制剂技术和工艺,是指药物通过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环而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的给药系统。
在传统的药物递送系统里,常规化疗药物可以静脉注射,也可以口服。
药物从被注射的地方或者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运动到心脏再到全身其他区域,对于药物要靶向的小区域来说,这个方法的效率非常低,想达到希望浓度就导致要使用大剂量化疗剂,化疗剂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产生了全身严重的毒副作用,比如贫血、呕吐、精神萎靡、脱发、溃疡以及白血球数量下降而引发的炎症等,迫使患者停止治疗间。
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如何采用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药物进入并作用到身体的希望靶点。
药物靶向递送治疗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它通过将药物尽可能有选择地运送到靶部位,提高靶部位的药物浓度,减少药物对全身正常组织毒副作用,来改善癌症治疗的效果。
药物靶向递送有多种分类,目前主要采用按靶向作用方式分类: 被动靶向,对靶细胞无识别能力气,但可经血循环到达它们不能通过的毛细血管床,并在该部位释药 ; 主动靶向,表面经修饰的药物载体可以不被吞噬系统识别,或连接有特定的配体,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 ; 物理靶向,应用外加温度或磁场等将药物载体控制靶到特定部位。
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都是按照药物在体内的沉积来完成的,在靶向精确性、药物浓度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现状
滑肠道 、 软化粪便 、 促进肠道蠕动 、 提高肠内容物推进速度等作用。
22 时滞 释药系统 研究 表明 尽管 胃排空 时间极不规则 , 但在小肠段物质 的运转 时问相对要恒定得 多 . 常为 3~ h 基于此 , 通 4。 设计出 了时滞型结肠 靶向系统 . 确保 药物在离开胃部 3~ h后开始释放 : 4 有人设计 了一
( 首钢 总匡院 药剂 科 . 京 10 4 ) 北 00 1
了可喜 的进展 . 由潮 州药 用胶囊 厂研制的通便 通胶囊 , 其胶壳 即采
用 E dai— u rg S包衣 . t 口服 后内含 的天然植物 油直接 在大肠发挥 润
摘要
通 过 查 闻 文 献 资料 . 述 了近 几 年 来 国 内外 口服 结 腩 靶 向 综
种 结 肠 渗透 泵 . 包 肠 溶 衣 , 到 达 小 肠 后 衣 层 开 始 溶 解 . 释 药 外 在 在
靶向给药 系统是j 过 控制制剂 中药物释放 的方 向和部位而改 臣 变 药物在体 内的动力 学性 质 、 降低 不必 要的高血药浓度 、 适当延长 体 内作用时 间 、 加持久 和对 靶 的选 择性 . 有提高 药物疗效 、 增 具 降低毒副 作用 、 服用方 便 的优点 。 口服结肠靶 向给药 是通过药物 传 输系统 , 使药物 口服后 在 消化道不释放 . 而将药 物运送到人体 回盲部后开 始崩解或蚀 解释放 出来 . 而使药物 在人体 大肠 发挥 从 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l : ・ 1 结晡靶 向绐药的临床意义 结 肠靶 向绐 药对 于需经 大肠 给药 治疗 的疾病 具有 特殊 的意 义。 普通制剂 口服后 . 有 药物在到达结肠 或直肠前就会被吸收或 降解 . 因此人们采 用直肠给药 ( 剂或灌肠 ) 栓 将药物直接 给到结肠 或直肠 达到治疗 目的 但 直肠 给药有很 多歃 陷, 如灌肠法给药 的歃 陷是药 物在结肠分布不均匀 , 个体差异大 . 药物作用仅限于直肠和 乙状结 肠 , 到达不 了横结 肠丰 升结肠 . 兀 并增 加 了病人 的痛苦和 医务 人员的负担。 而栓 剂的缺陷是只能用于直肠 的治疗和全身治疗 , 无 法达 到结肠 靶向结药 的 目的: 另外 . 肠给曲 与 几服 给药相 比 . 直 使 用不方便 . 者不易接受。 患 口服绐药不仅使用方便 、 患者易于接受 .
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
该制剂固体片芯的包衣是 该制剂固体片芯的包衣是疏水物质、表 面活性剂和水溶性聚合物的混合物。包衣设 面活性剂和水溶性聚合物的混合物。包衣设 计成慢慢侵蚀, 计成慢慢侵蚀,并在预定时间后释放药物。用 巴西棕榈蜡、蜂蜡、单油酸聚氧乙烯甘露醇 和HPMC 的混合物作为包衣材料,并对此包衣 的混合物作为包衣材料, 片剂进行了体内、外研究, 片剂进行了体内、外研究,结果表明药物在时 滞后30 min内快速释放 滞后30 min内快速释放 .
脉 冲 塞 囊 时 间 依 赖 性 结 半包衣双层脉冲片 干法压制包衣择时片芯崩解释药系统 薄膜包衣片
双层膜时控-崩解脉冲微丸 双层膜时控 崩解脉冲微丸
脉冲渗透泵片
外形类似于普通明胶硬胶囊,主体是 外形类似于普通明胶硬胶囊,主体是水不溶性 的,不同之处是它有一个贮药的水凝胶泵固定在 不同之处是它有一个贮药的水凝胶泵固定在 胶囊中,外面盖有水溶性胶盖, 肠溶性聚合物包 胶囊中,外面盖有水溶性胶盖,以肠溶性聚合物包 衣。胶囊到达小肠后肠溶衣溶解,水凝胶泵暴露 。胶囊到达小肠后肠溶衣溶解, 并开始溶胀, 并开始溶胀,经过一段时间后自动弹出囊外而释 放药物。该制剂的释放时间与水凝胶的性质、 位置与用量有关,如要延长时间, 位置与用量有关,如要延长时间,可将水凝胶泵更 推向胶囊内部, 推向胶囊内部,或者增大水凝胶泵的体积。
结肠解剖结构及生理特点 可被结肠酶或细菌降解的结肠释药系统 口 服 结 肠 定 口服结肠定位 给药系统的作 用机制及分类 PH敏感型的结肠释药系统 敏感型的结肠释药系统 时间依赖性结肠释药系统 时控和pH 依赖联合型结肠定位释药系统 时控和
有机酸诱导型结肠释药系统 压力控制结肠释药系统 生物黏附系统 其它
口服结肠定位给药 系统的体内外评价
新型给药系统进展综述
新型给药系统(DDS)的发展综述摘要本文概述了缓控释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纳米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粘附给药系统、无针粉末喷射给药系统,和其他给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新型给药系统缓控释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纳米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粘附给药系统无针粉末喷射给药系统其他给药系统给药系统系指人们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治疗药物的不同给药形式。
新型药物传递系统(DDS)的研发具有周期短、成本低的特点,已经成为研发机构进行药物创新的重要选择。
可分为缓控释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纳米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粘附给药系统,和其他给药系统。
一、缓控释给药系统(sustained and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system)近年来,随着高分子科学和现代医学、药学、生物学以及工程学的迅速发展,一个研究药物传递系统的理论和技术的新领域一药物控制释放系统逐渐成为技术研究的热门。
目前,缓控释给药系统按其给药途径可分为注射剂、口服固体、液体制剂。
1.口服缓、控释制剂发展状态口服缓控释固体制剂的品种国内以涉及到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药、降高血压药、抗组胺药、解热镇痛药、抗炎抗风湿药、糖尿病药、止痛药、抗哮喘药、抗癫痫药、全身用抗病毒药、抗贫血制剂、维生素类。
国外涉及的新的品种有激素类药物,如FDA批准麦考酚酸缓释片;喹若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控释片;干扰素,澳大利亚生产的干扰素口含片等。
口服液体控释系统(简称OLCRS)是一种通过液体混悬或乳剂形式供口服给药的控释制剂,这种制剂可直接以液体形式服用,也可以f 临时调配成液体形式服用,分散的微粒可以是微囊、微球、或乳滴,分散介质可以是水、糖浆或其他可供药用的油性液体。
OLCRS是针对幼儿、老人和吞咽困难患者用药的一类新型口服控释系统。
它具有流动性好,可以分剂量,很少受胃排空速率影响,掩盖味道,减少给药次数,降低毒副反应及便于服用等优点。
目前,已有美沙芬、可待因一扑尔敏、苯丙胺茶碱、伪麻黄碱等药物的OLCR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进展、制备技术及展望摘要:结肠靶向给药系统,是通过药物传输系统,控制药物不在上消化道释放,而在运送到回盲部或结肠后释放,使药物在结肠发挥局部或全身的治疗作用。
该系统具有靶向定位性、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降低药物剂量、减少副反应等优点,因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针对结肠的特点,阐述结肠给药系统的释药机理和关键技术,并综述了近年来的最近研究进展,为靶向给药系统新剂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结肠靶向研究进展制备技术展望The Development ,Preparation and Prospect of Oral Colon TargetedDrug Delivery SystemAbstract:The colon specific 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 is a drug delivery system that the drug does not release in alimentary tract but in colon,then it play partial or systematic effect of treatment in human body.It has the advantage of targeting orientation, increasing local drug concentration, acting on the lesion site directly, reducing drug dosage and side effect, etc.Aim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lon,the passage explain the drug release mechanism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colonic delivery system, and review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argeting of new dosage form of the drug delivery system.Key words:Colon targeting;Research development ;Preparation technology;Prospect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oral colon—specific drug delivery system,OCDDS)是指通过适宜的药物制剂手段和药物传递技术,使药物口服后避免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前端释放药物,转运至回盲肠或结肠部位,以速释(脉冲)、缓释或控释方式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种给药系统,是一种利用靶向定位技术治疗结肠等部位疾病的有效手段[1]。
溃疡性结肠炎等结肠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为口服片剂、胶囊或灌肠治疗。
普通口服制剂在胃或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在结肠靶部位的血药浓度低,且全身副作用大,效果不甚理想;而灌肠法给药的缺点在于用药不便,且药物只能到达直肠和乙状结肠,不能到达横结肠和升结肠。
应用结肠定位给药技术,可将药物直接送至结肠开始释药,使药效增强,毒副作用降低,是治疗结肠疾病的理想给药剂型。
将一些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制成结肠定位给药系统,可使其在结肠内释药并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避免了胃与小肠中的消化酶对药物的破坏,此法比注射更方便。
此外,利用药物在结肠释放的时滞效应,可以准确有效地治疗哮喘、心绞痛、高血压、偏头痛等昼夜规律性疾病,开发24 h缓控释制剂,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顺应性。
1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释药机理及分类结肠是介于盲肠和直肠之间的部分,按其行程和部位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4个部分[2]。
临床上认为,升结肠的吸收作用最好,是口服结肠给药最好的吸收部位,而乙状结肠是多种疾病的易发区,一般也是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的靶向部位。
结肠的主要生理特点有:①吸收水分、电解质,使肠内容物固化为粪便;②结肠含有大量的有益菌群,菌丛产生的酶可催化多种药物代谢反应;③结肠处药物转运速度缓慢、转运时间长;④药物通过结肠的时间与药物制剂的体积成反比,可通过减小体积来增加其在结肠的滞留时间,延长其疗效;⑤结肠内微生物具有自我调节机制,能使微生物在饮食或病理情况下的改变迅速地恢复到最初的状态[3]。
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就是基于结肠的生理学基础以及生理特点,也正因为此才使得结肠靶向给药剂型研究的不断向前发展,本文将其分为7种,分别为:时控型、PH依赖性、菌群促发型、压力控制型、生物粘附型、复合型和特异性结肠靶向给药系统。
1.1时控型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表明,尽管胃排空时间极不规则,但是在小肠段物质的转运时间相对要更稳定,一般为3~4 h[4]。
基于此点,设计了时控型结肠定位给药系统,主要通过难溶性材料(如羟丙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包衣及制成骨架片等使药物缓释,从而实现时控给药的目标。
另一种时控型释药系统采用在固体剂型外先后包羟丙甲纤维素和肠溶材料的方法,当外层肠溶材料溶解后,羟丙甲基纤维素发生凝胶化并逐渐腐蚀。
时控型给药系统常用的辅料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乙基纤维素(EC)、醋酸纤维素(AC)、肠溶型聚丙烯酸酯( Eudragit) 等。
目前市场上时滞型系统相对比较多,发展和迅速,如Pozzi 等[5]制备硫酸沙丁胺醇定时钟药物运释系统;Searle[6]公司的维拉帕米渗透泵片;肖云彩[7]研制的茶碱脉冲释药微丸等。
近年来,在以Eudragit为常用材料制备TdOCDDS的基础上,研究者倾向于开发天然多糖及其衍生物类材料,该类材料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成本低廉、绿色环保。
如研究者以淀粉衍生物羧基乙酸淀粉钠为材料,首先制备成载双氯芬酸钠药片核心,再以pH 敏感性材料Eudragit RSPO 进行外包衣,制备了双氯芬酸钠时滞缓释片,体外释药表明含5%的Eudragit RSPO 双氯芬酸钠包衣片能够时滞5h 后在结肠中即刻释药,具有良好的结肠时滞释药性能[8]。
由于时间依赖性OCDDS 通常采用膜控释技术或双层包衣技术达到结肠靶向[9],在设计时需要用到多种材料(如羟丙甲纤维素、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等)形成包衣层、溶胀层、隔离层等减少药物在上消化道的释放,使药物到达结肠后缓慢释放[10]。
因此各层的厚度以及比例不同会影响药物的释放性能。
另外,时间依赖性OCDDS 易受到食物的影响,因此需要做到个体化给药并且要控制食物类型,这给此类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
1.2 pH依赖型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生理条件下人体胃肠道的pH 值是逐渐递增的,其中胃液pH 1.5~3.5,十二指肠液pH 6 ,小肠液pH 5.5 ~6.8,结肠液pH 7 ~8 [11]。
胃肠道中逐渐递增的pH梯度是pH依赖型OCDDS 设计的基础,通常采用一些pH 敏感性的聚合物材料如聚丙烯酸树酯类作为基质材料或包衣材料。
该类材料在低pH条件下溶解度较低因而在上消化道释药较少,而在结肠的高pH条件下材料溶解,药物释放从而达到结肠靶向的作用[12]。
近年来一些pH敏感性的水凝胶材料在结肠靶向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增多。
作为pH敏感型药剂辅料的聚合物常用的有丙烯酸酯共聚物(Eudragit)、邻苯二甲醋酸纤维素等,以Eudragit应用最为广泛。
沙可采用Eudragit S100作为5-ASA的包衣材料,采用包衣技术制备成制剂,Eudragit S100包衣结构中的羧酸基团在pH 小于7.0时不解离,因此口服后在胃和近端小肠中不溶解,进入结肠后随着pH 升高达到7.0 时,羧酸基团发生解离包衣逐渐溶解释放出5-ASA,实现结肠给药。
近年来,研究者以多孔固体分散性二氧化硅为载体,肠溶性材料为包衣,制备了卡维地洛“酸碱双重调控模式”的pH 依赖性给药系统,为pHOCDDS的制备开创了新的思路。
pH依赖型OCDDS 易受包衣层厚度的影响。
MAESTRELLI等[13]制备的优特奇S100 EudragitS100 包衣的果胶钙微球包衣层厚度影响其体外释药行为,当包衣后微球质量增加100%时才有结肠靶向的作用。
另外,材料的溶解度、胃肠道pH值的个体差异影响pH依赖型OCDDS 的释药性能。
小肠和结肠的pH值差异较小,且在某些病理情况下,结肠pH值可能比小肠还低[14]。
因此药物定位释放的准确性难以把握。
1.3 菌群依赖型结肠靶向给药系统菌群依赖型OCDDS 是根据结肠内存在的厌氧菌群产生的酶类(偶氮还原酶、果胶酶、葡聚糖酶)可以分解载体材料的原理设计的[15]。
此类制剂所用的载体材料本身在上消化道不降解或对通过包覆使其免受上消化道液体的破坏,到达结肠后在酶的特异作用下材料降解而缓慢释放药物。
主要有骨架片、包衣片、前药、水凝胶等给药剂型。
菌群依赖型OCDDS应用的载体材料主要有偶氮聚合物和多糖。
此外一些具有结肠酶响应性合成材料的应用也日益增多[16 -17]虽然偶氮聚合物具有结肠菌降解性但反应副产物带来的毒性限制了其应用。
结肠靶向给药常用的多糖有壳聚糖CS、葡聚糖、果胶、瓜尔树胶、菊粉、直链淀粉、环糊精和海藻酸等。
虽然多糖的毒性较低,生物相容性好,但是材料在结肠内的降解速度较慢,可能导致生物利用度低。
BtOCDDS制备的代表性药物制剂中,胰岛素/加压素胶囊和微丸用得比较多。
胰岛素/加压素胶囊和微丸采用高分子化合物聚苯乙烯和羟乙基异丁烯酸进行交联反应后,得到偶氮共聚物,以此共聚物作为胰岛素/加压素的包衣,制备成胰岛素/加压素胶囊和微丸制剂,口服制剂到达结肠以后,在菌群分泌的偶氮还原酶的作用下共聚物降解,释放出药物,而在胃和小肠中因缺乏降解酶不释放,显示了良好的结肠靶向给药特性和疗效。
1.4压力控制型结肠靶向给药系统根据一般的生理学知识可以知道,人体胃肠道蠕动会产生压力,同时由于胃和小肠中有大量消化液的存在可缓冲物体受到的压力[18];但是在结肠中,水分是被大量的吸收了,所以肠道蠕动对药物会直接产生压力,从而容易使药物破裂,这就是压力控制型系统的设计思路。
PcOCDDS制备的代表性药物制剂如压力控释胶囊(PCDC)。
在制备PCDC时,先将药物溶解或悬浮在水溶性或脂溶性的基质中,如聚乙二醇、半合成脂肪酸等,然后注入合适的胶囊中,最后用乙基纤维素作为胶囊的外包衣,乙基纤维素的厚度决定着胶囊的耐受压力程度;PCDC口服进入胃和小肠后,在正常体温下基质液化,胶囊变成由乙基纤维素包裹的圆球,此段因胃和小肠中含水量高、流动性大,圆球不受腔肠压力影响,而当圆球进入结肠后,伴随着结肠内水的重吸收,肠腔内容物黏度增大,蠕动后肠腔压力升高,从而导致圆球耐受不了肠内压而崩解释药[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