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测验 测站布设
水位测站如何布置
![水位测站如何布置](https://img.taocdn.com/s3/m/128156c289eb172ded63b7b4.png)
大河控制站的主要任务:为江河治理,防汛 抗旱,制定大规模水资源开发规划以及重大工程 的兴建,系统的收集资料。 小河站的主要任务:是为研究暴雨洪水产流、 汇流、产沙、输沙的规律而收集资料。 在大中河流的空白地区往往也需要小河站来 补充,满足地理内插和资料移用的需要。 区域代表站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流量特征值的 空间分布,探索径流资料的移用技术,解决任何 水文分区内任意地点的流量特征值,或流量资料 的内插与计算问题。
4.基本水文站网的布设原则 (一)基本流量站网的布设原则 由于河流有大小、干支流的区分,因 此流量站网的布设原则也不相同。 控制面积在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 河干流流量站,称为大河控制站。 干旱区在300~500平方公里以下, 湿润区在300平方公里以下的河流上设立 的流量站,称为小河站。 其余天然河流上设立的流量站,称为 区域代表站。
遥测站是利用现代化的测验通讯 手段施测和传送资料,并可以经常监 视测站仪器的运转情况所获得的资料 是实时资料。 ⑶水文调查:水文调查是为弥补 水文基本站网定位观测的不足或其它 特定目的,采用勘测、调查、考证等 手段而进行的收集水文数据及有关资 料的工作。因此,水文调查是水文测 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⑴线的原则: 适用大河站的布设原则。 在干流沿线布站,相邻站址距离要满足 径流特征值沿河长插补的精度要求(两站之 间的径流内插误差控制在±5%~±10%) ,并满足沿河长进行水文情报预报的要求, 因此数量不能过少,由此可确定布站数量的 上限。 由于实测流量均有误差,上、下游相邻 站之间如果距离太小,则很难区分沿河长的 径流变化与测验误差之间的差别(要求两站 之间的径流变化率在10%~15%之间)。 由此可确定布站数量的下限。
的分水岭,对潮湿空气起阻碍作用,使迎风面与背风 面的降水发生明显变化;地形转折点,如平原、丘陵、 山区的分界处;植被条件变化界。如林区、草原区、 农业区等分界处;地质条件显著变化界及较大面积的 湖泊区、沼泽区的区界等。 在任意水文分区内,沿径流深等值线的梯度方 向,布站不宜过密,也不宜过稀。决定站网密度下限 的年径流特征值内插,允许相对误差采用±5%~ ± 10%,决定站网密度上限的年径流特征值递变率,采 用10%~15%)。 对于分析计算较困难的地区,在水文分区内, 可按面积进行分级,一般情况下,分为4 ~7级,每级 设1 ~2个站。
第1 章 水文测站与站网
![第1 章 水文测站与站网](https://img.taocdn.com/s3/m/249a7a705acfa1c7aa00cce6.png)
图中的流向是以某断面处若干个部分流量的 矢量了表示的。各部分流量的矢量和就是断 面的流量矢量,其方向代表水流通过断面的 平均流向。 水流平面图的测绘方法步骤如下: 1、拟设测流断面 在测流断面上下游平行布设1~5个断面,各 断面之间间距基本相等,且不小于断面平均 流速的20倍。
2、施测准备 包括经纬仪、平板仪、断面桩、水准点和水 面浮标等。 3、整理计算交会资料 整理计算各断面测角交会资料,绘制河段平 面图,标出每个浮标经过各断面的位置,按 顺序连成虚线,其走向代表水流情况。选择 走向比较一致处的断面作为初选的测流断面。
(五)比降断面: 用来测量水面比降的断面。测验河段根据需 要应设置上、中、下3个比降断面,其中的中 比降断面由基本水尺断面代替。 上、下比降断面间距Ls采用下公式计算: Ls=2/(△Z2Xs2)(Sm2+ (Sm4+2△Z2+Xs2Sz2)0.5) (1-4) 式中: Ls——比降断面间距,km; △Z——每km水面落差,mm; Xs——比降观测允许的不确定度,取15%; Sm——比降水准测量每km的标准差,3等水准,取 6mm,4等水准取10m; Sz——比降水位观测误差。
黑龙江省水文站网分布图
第二节 水文测验河段的查勘与选择 第二节 水文测验河段的查勘与选择
一、测验河段的选择原则
测验河段:是野外进行水文测验的场所。 (一)测验河段的选择 应满足以下3个条件: 1、满足设站的目的和要求; 2、保证测验信息的必要精度和工作安全; 3、方便、经济、有利于测验工作。
二、测站控制
若取浮标流速的相对误差 δu= 1.25 ~ 2.0%作为允许误差, 代入上公式得 LF=Vf/ δu= Vmax/0.0125 ~ 0.020 = (80~ 50) Vmax 2、山区中小河流,可适当缩短,但不得小于 20倍的Vmax; 3、WMO的水文气象指南中建议浮标漂流历 时宜大于20s,以确定上下浮标断面间距。
讲义水文站基本测验项目建设要求
![讲义水文站基本测验项目建设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79b18b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7.png)
雨量场选址
• 降水量观察误差受风旳影响最大,所以,观察场 地应避开强风区,其周围空旷、平坦、不受突变 地形、树木和建筑物以及烟尘旳影响。
• 观察场不能完全避开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旳影 响时,雨量计离开障碍物边沿旳距离不应不大于 障碍物顶部与仪器口高差2倍。
水文测流缆道建设概念及实例
• 钢筯砼塔 • 钢筯砼桩
• 钢塔
水文测流缆道建设概念及实例
• 描:主拉偏锚(主索后臂拉拉线及主索地锚),侧拉偏锚(塔架上、 下游侧拉偏索地锚)
水文测流缆道建设概念及实例
• 水文绞车:是经过带动巡回索、起重索牵引行车横向运 营、铅鱼垂直运营旳机械装置。从驱动方式可公为电动与 手动方式。 电动 绞 车
• (2)基本水准点为永久性高程控制点,应设置在调查历史最高洪水位以 上0.5m或堤防背河侧高处,且基础稳固旳地方,能确保水准点稳定又便于 引测,其中1个水准点宜设置为明标。每个基本水准点间间隔宜在300至 500米之间。
• (3)校核水准点布设在测验断面(水位观察)附近以便引测和稳定旳地 点,宜设置为明标。
太阳能电 池
流速(水位 )采集传感 器
水位采集传感器
数据采集终端机( RTU)
充电控制 器
数据终端 单元( DTU)
流量自 动处理终端机
1. 基础设施及设备选型 2. 水尺(直立式水尺与斜波水尺) 3. 水准点布设 4. 水尺引测基本原理 5. 人工水尺与自动监测断面 6. 避雷接地体敷设要求
基础设施及设备选型
• 按《水位观察原则》(GB/T50138-2023)要求进 行选址和建设
第1 章 水文测站与站网
![第1 章 水文测站与站网](https://img.taocdn.com/s3/m/249a7a705acfa1c7aa00cce6.png)
图中的流向是以某断面处若干个部分流量的 矢量了表示的。各部分流量的矢量和就是断 面的流量矢量,其方向代表水流通过断面的 平均流向。 水流平面图的测绘方法步骤如下: 1、拟设测流断面 在测流断面上下游平行布设1~5个断面,各 断面之间间距基本相等,且不小于断面平均 流速的20倍。
2、施测准备 包括经纬仪、平板仪、断面桩、水准点和水 面浮标等。 3、整理计算交会资料 整理计算各断面测角交会资料,绘制河段平 面图,标出每个浮标经过各断面的位置,按 顺序连成虚线,其走向代表水流情况。选择 走向比较一致处的断面作为初选的测流断面。
水文站网分类表
按照测验项目分 水位站网、流量站网、蒸发站网、 泥沙站网、水质站网和实验站网 等;
按照管理和经营 国家站网、地方站网、 单位划分 群众站网; 按照测站性质分 基本站网和专业站网。
按测验精度可分 Ⅰ、Ⅱ、Ⅲ类精度站网。
四、水文站网的规划与调整
水文站网规划:是制定一个地区(流域)水 文测站总体布局而进行的各项工作的总 称。 水文站网规划的主要原则是: 根据需要和可能,着眼于依靠站网的结 构,发挥站网的总体功能,提高站网产 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水文站网的调整:是根据总结经验,在经 济水平、科技和测验手段的提高和对水 文规律的不断认识中定期飞行检查站网 存在的问题,进行站网的调整。
由水力学可知,临界流处的Fr=1,即 Fr= (aQ/gA3)B=1 令动能校正系数a=1,则有 Q= (gA3/B)0.5= =(Bg1/2)dk-3/2 dk为临界水深,有dk=A/Q。 A和dk是水位Z和断面因素Ω的函数,即 Q=f(Z, Ω ) 当断稳定,断面因素Ω是Z的函数,即 Ω =f(Z) Q=f(Z) (1-1) 说明在石梁处流量只是水位的函数,并且流量与 水位呈单一关系。
水利工程中的水文站点布设原则
![水利工程中的水文站点布设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fcee900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6a.png)
水利工程中的水文站点布设原则水文站点布设对于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理至关重要。
合理的水文站点布设可以提供准确的水文数据,为水资源管理、防洪调度和水电规划等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介绍水利工程中水文站点布设的原则,并探讨其中的考虑因素。
一、覆盖面积广泛水文站点应根据地理条件和水文要求,合理布设,使之覆盖面积广泛。
即使地理条件复杂,也要确保每个区域都有适当数量的水文站点,以充分了解各地的水文情况。
这有助于对流域水文过程进行全面的了解,提高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的准确性。
二、多样化的站点类型水文站点根据其测量方法和用途,可分为不同类型。
例如,雨量站、水位站、流量站等。
不同类型的站点可以提供不同的水文数据,形成全面的水文信息。
布设不同类型的水文站点有助于了解各种水文参数的变化趋势,为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合理的站点布局水文站点的布局至关重要。
站点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 考虑区域特点:布设站点时应充分考虑区域的地理和气候特点。
例如,在山区布设水文站点时,要考虑山地水文特点,如降雨丰沛、坡度大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山区水文情况,为山洪灾害防治提供支持。
2. 考虑地形条件:布设站点时要根据地形条件合理选择测量点位。
测量点位应尽可能地代表流域或区域的特征。
例如,在河流中布设水位站时,应选择河道横断面最典型、水流条件最稳定的位置。
3. 布设密度适宜:站点布设的密度应根据流域或区域的特点和需求来确定。
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布设密度可以适当降低,而在干旱地区或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布设密度应适当增加。
这样可以更好地监测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四、合理的站点数量水文站点数量的确定应充分考虑数据需求和可行性。
过多的站点不仅会增加管理成本和工作量,还可能使数据处理和分析变得困难。
而过少的站点则可能导致数据覆盖不均衡,影响工程决策的准确性。
因此,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经济可行性确定合理的站点数量。
五、站点设备的可靠性水文站点布设不仅要考虑站点的数量和布局,还要确保站点设备的可靠性。
水文监测站建设施工方案(监测设备与布局)精选两篇
![水文监测站建设施工方案(监测设备与布局)精选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6285a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4.png)
《水文监测站建设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水资源管理的日益重视,准确、及时的水文监测数据对于防洪抗旱、水资源合理配置、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水文监测的精度和效率,满足地区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的需求,决定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水文监测站。
该水文监测站将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实现对水位、流量、水质等水文要素的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为水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二、施工步骤1. 场地准备(1)确定水文监测站的建设地点,进行场地平整和清理,确保场地符合施工要求。
(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和地基处理,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监测设备安装(1)水位监测设备安装- 选择合适的水位监测仪器,如压力式水位计、超声波水位计等。
- 根据仪器的安装要求,进行安装支架的制作和安装。
- 将水位监测仪器安装在支架上,并进行调试和校准,确保测量精度。
(2)流量监测设备安装- 根据河流的特点和流量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流量监测仪器,如超声波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等。
- 进行流量监测仪器的安装位置选择和安装支架的制作安装。
- 将流量监测仪器安装在支架上,并进行调试和校准,确保测量精度。
(3)水质监测设备安装- 选择合适的水质监测仪器,如多参数水质分析仪、溶解氧测定仪等。
- 根据仪器的安装要求,进行安装位置的选择和安装支架的制作安装。
- 将水质监测仪器安装在支架上,并进行调试和校准,确保测量精度。
3. 数据传输系统安装(1)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方式,如有线传输、无线传输等。
(2)根据数据传输方式的要求,进行传输线路的铺设和设备的安装。
(3)进行数据传输系统的调试和测试,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站房建设(1)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站房的建设,包括基础施工、墙体砌筑、屋顶安装等。
(2)进行站房内部的装修和设备安装,包括控制台、显示屏、打印机等。
5. 系统调试和验收(1)对整个水文监测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包括监测设备、数据传输系统、站房设备等。
水文测验学(第一节)
![水文测验学(第一节)](https://img.taocdn.com/s3/m/60fc090ee518964bcf847c64.png)
③野外测量。包括地形测量、流向测量、水面纵比降测量。 ④编写查勘报告。
第三节 测站的设立 (Establishment of Hydrological Stations)
一、断面的布设
断面分类(依据用途):基本水尺断面、流速仪测流断面、 浮标测流断面、比降水尺断面。 (1)水流平面图 特征:反映测验河段水流流向分布;各部分流量的矢量和为 断面流量的矢量,其方向代表水流通过断面的平均流向。 用途:其流向是布设测站各断面的依据。
④绘制流速矢量线
在初选的测流断面上,计算各部 分流量及流量的矢量线。
⑤确定断面方向
将各部分流量的矢量连接成矢量 多边形,定出矢量和的方向。垂 直于矢量和的方向为最后的测流 断面线。将原断面校正到最后的 测流断面线,打好断面桩。
(2)基本水尺断面的布设
作用:为经常观测水位而设置,提供水位变化过程 资料,并靠它来推求流量等水文要素的变化过程。
一、测验渡河设备作用和分类 作用:测量水道断面面积和流速
分类(按位置): ①渡河测验设施设备(过河索吊船);②岸上测验设施设
备(水文缆道)③架空测验设施设备(渡河缆车);④ 涉水测验设施设备
二、几种主要的测验渡河设备
①过河索吊船设备 用于船上测流测沙,包括测船和过河索。 测船作用:测流。 过河索作用:稳定和移动测船。
第二节 水文测站河段查勘与选择 (Hydrological Stations)
一、测验河段的选择
测验河段:对水文观测现场作业和观测成果具有显著影响控 制作用的河段。 选择原则 ①根据设站目的,确定测验河段大致范围。 ②能保证各级洪水安全操作与测验精度,有利于建立尽可能 稳定、简单的水位流量关系。 ③尽可能照顾生活、交通、通讯上的方便。
水文测验第一章测站布设第一讲
![水文测验第一章测站布设第一讲](https://img.taocdn.com/s3/m/eddcb69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a.png)
加强水文测验与其他领域的合作与交 流,拓展水文测验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精细化监测
提高水文测验的精度和分辨率,为水 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 持。
THANKS
感谢观看
测站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总结词
选择合适的测站设备是保证水文测验准确性的关键,设备的安装应遵循规范,确 保稳定运行。
详细描述
根据实地考察结果,选择适合的测站设备,包括水位计、流量计、水质分析仪等 。在安装设备时,应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此外, 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收集资料
收集测站布设所需的基本资料, 如流域地形图、水系分布图、气 象资料、社会经济状况等。
确定测验河段
根据收集的资料和现场勘查结果, 确定具有代表性的测验河段和断 面位置。
设置测验断面和测点
根据测验河段和断面位置,设置 合适的测验断面和测点,以满足 测验要求。
确定测验项目和测验方法
根据测验目的和要求,确定具体 的测验项目和方法,如水位、流 量、泥沙、水质等。
更新设备和技术
采用先进的水文测验设备和测量技术,提高 数据采集和处理效率。
调整测站位置
根据水流特性、地形地貌等因素,合理调整 测站位置。
加强数据整合与分析
对不同测站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提高数 据的应用价值。
未来发展方向和展望
智能化发展
跨界融合发展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 术,实现水文测验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数据采集和处理
总结词
数据采集是测站布设的重要环节,采集到的数据应及时处理和分析,以提供准确的监测结果。
详细描述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应遵循规定的采样频率和采样方法,确保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采集到的数据应及时进行 处理和分析,运用统计分析、趋势预测等方法,提供准确的水文监测结果,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水文站施工方案
![水文站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91be2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1.png)
水文站施工方案一、引言水文站是用于监测和记录水文信息的设施,可以获取水位、水质、降雨量等重要数据,为水资源管理和防洪抗旱提供依据。
本文档旨在提供水文站施工方案,包括站点选择、设备配置、施工流程等内容。
通过本方案,能够确保水文站的建设高效、规范,并满足相关监测要求。
二、站点选择1.环境因素:水文站应选择地势平坦、周围环境良好的地点,避免受周围地形、植被等因素影响。
2.排水条件:站点应具备较好的排水条件,避免站点被淹。
3.布设范围:根据监测需要,确定站点的布设范围,确保覆盖水文要素的监测。
4.安全因素:站点应远离危险区域,如山洪、滑坡等灾害区域。
三、设备配置1.水位测量设备:根据监测要求选择合适的水位传感器,并将其安装在测点上,以获取准确的水位数据。
2.水质监测设备:选用适合的水质监测仪器,对水体的PH值、溶解氧、电导率等进行监测。
3.降雨量测量设备:选择可靠的降雨量监测器,安装在开放区域,用于记录降雨情况。
4.数据采集系统:建立数据采集系统,将各个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和管理,方便后期分析和应用。
四、施工流程1.前期准备:确定施工计划,购买所需设备和材料,派出专业施工团队,并编写详细的工作流程和安全措施。
2.建设基础设施:根据站点布设范围,进行场地平整、基坑开挖和围墙建设等基础设施工程。
3.设备安装:根据设备配置方案,将水位测量设备、水质监测设备和降雨量测量设备等安装在相应测点上,并进行连接和调试。
4.数据采集系统建设:建立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服务器搭建、传感器连接、数据传输等环节。
5.系统调试与测试:完成设备安装后,对整个水文站进行系统调试和测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并能够准确采集并传输数据。
6.验收与运行:完成施工后,进行水文站的验收工作,确保站点的建设符合相关要求。
然后进行运行,进行长期的数据监测和记录工作。
五、安全措施1.安全防护: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施工安全标志,规范作业区域,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025年水文监测站建设施工方案(监测设备与布局)
![2025年水文监测站建设施工方案(监测设备与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5a0ad12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2.png)
《水文监测站建设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水资源管理的日益重要,准确、及时的水文监测数据对于防洪、抗旱、水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水文监测的精度和效率,满足地区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的需求,决定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水文监测站。
该水文监测站将建设在[具体位置],周边水系发达,具有典型的水文特征。
监测站的建设将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科学的布局,以确保能够准确监测水位、流量、水质等水文参数。
二、施工步骤1. 场地准备(1)进行场地平整,清除场地内的杂物和障碍物,确保场地平整坚实。
(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场地测量和放线,确定监测站的位置和布局。
2. 基础施工(1)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
基础开挖深度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基础的稳定性。
(2)进行基础垫层施工,采用混凝土垫层,确保基础底部平整。
(3)进行基础钢筋混凝土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确保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3. 主体结构施工(1)进行监测站主体结构的施工,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2)确保主体结构的尺寸和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进行主体结构的验收。
4. 设备安装(1)安装水位监测设备,包括水位计、传感器等。
水位监测设备应安装在合适的位置,确保能够准确监测水位变化。
(2)安装流量监测设备,包括流量计、传感器等。
流量监测设备应安装在水流稳定的位置,确保能够准确监测流量变化。
(3)安装水质监测设备,包括水质分析仪、传感器等。
水质监测设备应安装在具有代表性的位置,确保能够准确监测水质变化。
5. 电气系统安装(1)进行电气系统的安装,包括配电箱、电缆敷设等。
电气系统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确保安全可靠。
(2)进行监测设备的电气连接,确保监测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6. 调试与验收(1)对监测设备进行调试,确保监测设备能够准确监测水文参数。
(2)对整个水文监测站进行验收,包括基础、主体结构、设备安装、电气系统等方面的验收。
水文测验 测站布设
![水文测验 测站布设](https://img.taocdn.com/s3/m/c64b677667ec102de2bd895f.png)
证测验工作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在石梁、急滩、卡口、弯道的上游。要 尽量避开有变动回水、急剧冲淤变化、分流、斜流、严重漫滩等不利因素的 河段及妨碍测验工作的地形、地物;结冰河段还应避开容易发生冰塞、冰坝 的地点。
注意:弗劳德数在水利学中 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判别数,它是 断面平均流速和相对波速的比值。
式中 Q———断面流量,m3/s;
A——断面面积,m2;
B——水面宽,m;
由上式可以看出,Fr反映了过水断
G——重力加速度,m/s2; а——动能校正系数。
面上单位重量的液体所具有的平均动能 v2/2g和平均势能之比。
当h=2 v2/2g时,水流的平均动能等于平均
若а=1变换上式,则写为:
势能,水流为临界流;
当h>2v2/2g时,水流为缓流;
当h<2v2/2g时,水流为急流。
它也代表了惯性力和重力相对大小的比值。
式中: dk—— 临界水深,等于 。 A和dk 是水位Z和断面因素Ω的函数,即 Ω=f(Z, Ω)
在断面稳定,无冲淤变化的情况下,断面因素Ω是水位的函数,即
分析检验站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测站位置是否合适,测站河段是否满 足要求,水账是否能算清,测站间配套是否齐全等。
四、基本水文站网的布设原则 基本水文站网中,流量站网是最主要的站网,因此重点介绍流量站网,并
简要介绍水位站网和泥沙站网。 (一)基本流量站网的布设原则
由于河流有大小、干支流的区分,因此流量站网的布设原则也不相同。 控 制 面 积 为 3000km2 以 上 的 大 河 干 流 流 量 站 , 称 为 大 河 控 制 站 。 干旱区在500km2以下,湿润区在300km2以下的河流上设立的流量站,称
水文测验第一章测站布设第一讲
![水文测验第一章测站布设第一讲](https://img.taocdn.com/s3/m/aa35734f2e3f5727a5e96203.png)
由上式可以看出,Fr反映了过水断 由上式可以看出 , 面上单位重量的液体所具有的平均动能 v2/2g和平均势能之比。 和平均势能之比。
当 h=2 v2/2g 时 , 水流的平均动能等于平 均势能,水流为临界流; 均势能,水流为临界流; 当h>2v2/2g时,水流为缓流; 水流为缓流; 当h<2v2/2g时,水流为急流。 水流为急流。
大河控制站的主要任务,是为江河治理,防汛抗旱,制定大规模水资源 大河控制站 开发规划以及重大工程的兴建,系统地收集资料。在整个站网布局中,居 首要地位。大河控制站按线的原则布设。 小河站主要任务是为研究暴雨洪水、产流、汇流,产沙、输沙的规律, 小河站 而收集资料。在大中河流水文站之间的空白地区,往往也需要小河站来补 充,满足地理内插和资料移用的需要。因此,小河站是整个水文站网中不 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小河站按分类原则布设。 区域代表站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流量特征值的空间分布,探索径流资料 区域代表站 的移用技术,解决任何水文分区内任一地点流量特征值,或流量过程资料 的内插与计算问题。区域代表站,按照区域原则布设。
二、水文站网及其作用
水文站网是在一定地区,按一定原则,用适当数量的各类水文测站构成 的水文资料收集系统。由基本站组成的站网,称为基本水文站网。 把收集某一项资料的水文测站,组合在一起,则构成该项目的站网。如流 量站网,水位站网,泥沙站网,雨量站网,水面蒸发量站网,水质站网,地 下水观测井网等。通常所称的水文站网,就是这些单项观测站网的总称,有 时也简称为“站网”。 以满足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的最低要求,由起码数量的水文测站组成的 水文站网,是容许最稀站网。 首先应建成容许最稀站网,然后,根据需要与可能,逐步发展并优化站网。 力求在适应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投入条件下,使站网的整体功能最强。 水文站网密度,可以用“现实密度”与“可用密度”这两种指标来衡量。 前者是指单位面积上正在运行的站数,后者则包括虽停止观测,但已取得有 代表性的资料或可以延长系列的站数。站网密度通常是指现实密度。
水文测验测站布设
![水文测验测站布设](https://img.taocdn.com/s3/m/9030d7439b6648d7c0c74602.png)
3.分类原则 布设小河站,应在水文分区的基础上,参照植被、土壤、地质及河床组 成等下垫面的性质进行分类,再按面积分级,并适当考虑流域形状、坡度 等因素。选择河流布设测站。 小河站址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代表性和测验条件较好。
②水利工程影响小。 ③面上分布均匀。
④按面积分级布站时,要兼顾到坡降和地势高程的代表性。
③尽量与流量站的基本水尺相结合。
(三)基本泥沙站网布设原则
1.线的原则
在干流沿线,布站间距不宜过小,布站数量不宜过多,任何两个相邻测站 之间流量特征值的变化,不应小于一定的递变率。否则这种变化和测验误差, 将很难区分。由此可以确定布站数量的下限。 同时布站间距也不能过大,布站数量不能过少,否则将难以保证按 5% ~ 10%的精度标准,内插干流沿线任一地点的流量特征值。由此,又可以确定 布站数量的上限。 当估计出布站数量的上限和下限之后,还应综合考虑重要城镇、重要经济 区防洪的需要,大支流的入汇,大型湖泊、水库的调蓄作用以及测验通讯和 交通、生活条件等因素,选定布站位置。 把上述原则汇集在一起,称为线的原则。
大河控制站的主要任务,是为江河治理,防汛抗旱,制定大规模水资源 开发规划以及重大工程的兴建,系统地收集资料。在整个站网布局中,居 首要地位。大河控制站按线的原则布设。 小河站主要任务是为研究暴雨洪水、产流、汇流,产沙、输沙的规律, 而收集资料。在大中河流水文站之间的空白地区,往往也需要小河站来补 充,满足地理内插和资料移用的需要。因此,小河站是整个水文站网中不 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小河站按分类原则布设。 区域代表站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流量特征值的空间分布,探索径流资料 的移用技术,解决任何水文分区内任一地点流量特征值,或流量过程资料 的内插与计算问题。区域代表站,按照区域原则布设。
水利工程水文观测规范
![水利工程水文观测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7fd4d2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7.png)
水利工程水文观测规范引言:水文观测是水利工程设计、运行和管理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对水文要素进行准确和及时的监测,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保证水文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套完善的水文观测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水利工程水文观测的规范、规程和标准进行实质性的探讨和论述,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宝贵的参考。
一、站点选择与布设1.1 站点选择原则站点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 站点应能反映所研究或监测对象的整体特征;(2) 站点应位于目标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位置;(3) 站点应易于观测和记录水文要素;(4) 站点应尽可能远离影响因素,如设施、交通等。
1.2 站点布设要求站点布设应符合以下要求:(1) 保证观测设备相互之间的安全和稳定;(2) 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和噪声;(3) 提供良好的通信网络。
二、观测设备和仪器2.1 观测设备的选用选择适宜的观测设备是保证水文观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关键。
在选择观测设备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 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2) 设备的适应性和灵活性;(3) 设备的准确性和精度;(4) 设备的维护和维修成本。
2.2 仪器的校准和检验为了确保观测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应定期进行校准和检验。
校准和检验应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程,并记录相关数据,以备参考。
三、观测数据的采集与记录3.1 观测数据的采集观测数据的采集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采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点:(1) 采用合适的采样方法和技术;(2) 严格遵守采样流程和操作规程;(3) 采集的样本数量和频率应满足统计学要求。
3.2 观测数据的记录观测数据的记录应规范、清晰和完整。
记录中应包括以下要素:(1) 观测站点的基本信息;(2) 观测仪器和设备的型号和规格;(3) 观测数据的时间、地点和方法;(4) 观测数据的准确值和误差范围。
四、观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4.1 观测数据的处理观测数据的处理应遵循科学方法和技术要求,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水文测验 测站布设23页PPT
![水文测验 测站布设2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ca9952a78e9951e79a8927be.png)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水文测验设施的布置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水文测验设施的布置](https://img.taocdn.com/s3/m/617a0ecb0c22590102029d86.png)
平 均径流量 M —K检验 中 ,呈正 趋势 变化 的 5 月平均径 流量 通过 9 %显 著性 检验 ,4月平均 5
径流量通过 9%显 著性 检验 ;呈负趋 势变化 的 0
1 月平 均径 流量通过 9 %显著性检验 。年径流 1 o 量 M—K统计值 呈 正趋 势变化 ,但 未通 过显著
游 5 ~10 0 0m范围 内,在设计实施方案 中将该 渠 段施工作为一个单位 工程 ,提高设 计施工标准 , 同一纵坡 、同一 横断 面 ,避 免工 程完工 后在 分
为满足合理 公正 的调配 水 ,必然 要 建设 一些 水 保证此段渠 道纵 横 断面 的平整 顺 直 ,严 格做 到 顺 综合考虑到 水文测 验 的需要 ,并 选 取合 适 的方 水 闸后几百 米范 围 内都没 有合适 的顺 直段 ( ,造成 案实施 ,避免 工程建设 完 交付 水管 部 门管理 使 直段距 离闸门太近 ,顺直段太短等 问题 ) 用时 ,水文测验 配套设 施测 验精 度 不 能满足 需 要而进行重 新改 建 ,给运行 管 理带 来 不便 和投 紊流 ,以致无 法准确地进行水量计量工作 。
22 , . 自记水位计进 水 口的选择 与安设
制 。针对流速高、流态紊乱问题 ,对 6 下干渠 #
测验断面采取了断面前修建消力池进行消能,
使纵 坡 降 为 2 。 % 。通 过 一 年 的 实测 资 料 分 析 ,
曲 线 ,水 位 变 幅 lm 流 量 差 率 最 大 仅 为 c
自记台的进水 口或 进水 管 直径应 适 当 ,进 积的 1 ,既要 使 测管 内浮 子受 水流 波动 影 响 %
12 号 场面纵坡 的选择 。
入上的浪费。笔者 长期 从 事供水 管 理工 作 ,参
雨水节气下的水文站布设
![雨水节气下的水文站布设](https://img.taocdn.com/s3/m/525c14d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3.png)
雨水节气下的水文站布设雨水节气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春天即将到来,天气逐渐转暖,降水量也会逐渐增加。
在这个节气里,水文站的布设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雨水节气下水文站布设的相关问题,以及为什么要在这个节气下加强水文站的监测。
一、雨水节气的特点雨水节气是春季开始的标志,这个时期气候逐渐转暖,降水量也会明显增加。
在这个节气里,大气湿度增加,融雪加速,地下水和地表水开始集中供应,洪水和涝灾的发生频率也会增加。
因此,了解降水情况和水资源的分布、变化情况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
二、水文站的作用水文站是用来监测降水量、融雪量和地表水位等水文要素的设备。
通过水文站的布设和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水文要素的变化情况,提前预警洪水、干旱等灾害,为防灾抗灾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同时,水文站的数据也是科学研究和水资源管理的基础。
三、雨水节气下水文站布设的策略1. 选取合适的位置:在雨水节气下,降水量开始增加,因此水文站的布设应该考虑到降水分布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水文站应该布设在山区、河流交汇处或沿海地区等水文要素变化较大的地点,以全面了解降水和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2. 选择恰当的观测要素:水文站的观测要素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在雨水节气下,主要的观测要素应包括降水量、融雪量、地表水位等。
通过多方位的观测,可以全面了解水文要素的变化情况,及时预警水灾,并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配备先进的监测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水文站的监测设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雨水节气下,为了更准确地监测水文要素,应配备先进的自动雨量计、融雪量计、水位计等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精确地记录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数据传送到监测中心,提高监测效率和数据质量。
4. 加强数据分析和利用:水文站监测到的数据有时庞大而复杂,需要经过专业的数据分析和利用才能发挥价值。
雨水节气下,应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并及时向政府和公众发布警报和预报信息,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势能,水流为临界流;
当h>2v2/2g时,水流为缓流;
当h<2v2/2g时,水流为急流。
它也代表了惯性力和重力相对大小的比值。
式中: dk—— 临界水深,等于 。 A和dk 是水位Z和断面因素Ω的函数,即 Ω=f(Z, Ω)
在断面稳定,无冲淤变化的情况下,断面因素Ω是水位的函数,即
选择布设代表站的河流和河段,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有较好的代表性和测验条件;②能控制径流等值线明显的转折与走向, 尽量不遗漏等值线的高、低中心;③控制面积内的水利工程措施少;④无 过大的空白地区;⑤综合考虑防汛,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管理运用等需 要;⑥尽量照顾交通和生活条件。
3.分类原则 布设小河站,应在水文分区的基础上,参照植被、土壤、地质及河床组
注意:弗劳德数在水利学中 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判别数,它是 断面平均流速和相对波速的比值。
式中 Q———断面流量,m3/s;
A——断面面积,m2;
B——水面宽,m;
由上式可以看出,Fr反映了过水断
G——重力加速度,m/s2; а——动能校正系数。
面上单位重量的液体所具有的平均动能 v2/2g和平均势能之比。
三、水文站网的规划与调整
水文站网规划是制定一个地区(流域)水文测站总体布局而进行的各项工 作的总称。其基本内容有:进行水文分区,确定站网密度,选定布站位置, 拟定设站年限,各类站网的协调配套,编制经费预算,制定实施计划。
水文站网规划的主要原则是根据需要和可能,着眼于依靠站网的结构,发 挥站网的整体功能。提高站网产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①满足防汛抗旱、分洪滞洪、引水排水、水利工程或交通运输工程的管 理运用等需要。
②满足江河沿线任何地点推算水位的需要。
③尽量与流量站的基本水尺相结合。
(三)基本泥沙站网布设原则
在泥沙站网上进行测验,是为流域规划、水库闸坝设计、防洪与河道整治、 灌溉放淤、城市供水、水利工程的管理运用、水土保持效益的估计、探索泥 沙对污染物的解吸与迁移作用以及有关的科学研究,提供基本资料。
设在形成测站控制的地点或其上游附近。
天然河道中一些河段为什么会形成测站控制呢?下面我们从水力学原理 加以分析。
1.断面控制
天然河道中,如有突起的石梁、急滩、卡口、人工堰坝等。当水流通过该 处时,将使水面曲线发生明显转折,形成临界流,出现临界水深,构成断面控 制。
以石梁为例,当水流行近石梁处,水流被石梁抬升,过水断显著缩小,石 梁上游形成壅水。当水流通过石梁后,断面扩大,水流跌落。所以石梁处水面 线由壅水曲线变为跌水曲线。由水力学知,在此产生临界流,出现临界流深dk , 此时弗劳德数Fr等于1,即
同时布站间距也不能过大,布站数量不能过少,否则将难以保证按5%~ 10%的精度标准,内插干流沿线任一地点的流量特征值。由此,又可以确定 布站数量的上限。
当估计出布站数量的上限和下限之后,还应综合考虑重要城镇、重要经济 区防洪的需要,大支流的入汇,大型湖泊、水库的调蓄作用以及测验通讯和 交通、生活条件等因素,选定布站位置。
五、测验河段的选择原则
对水文观测现场的作业和观测成果,具有显著影响控制作用的河段,称 为测验河段。选择测验河段,应遵循以下原则:
1.首先要满足设站目的
根据这一原则,可确定测验河段大致范围。例如黄河下游伊洛河沁河汇 入后,必须及时掌握大洪峰流量的确切数值,才能对下游,作出重大决策。 因此,该河段水流条件不论如何,都必须设站观测。
区域代表站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流量特征值的空间分布,探索径流资料 的移用技术,解决任何水文分区内任一地点流量特征值,或流量过程资料 的内插与计算问题。区域代表站,按照区域原则布设。
1.线的原则
在干流沿线,布站间距不宜过小,布站数量不宜过多,任何两个相邻测站 之间流量特征值的变化,不应小于一定的递变率。否则这种变化和测验误差, 将很难区分。由此可以确定布站数量的下限。
假如在测站附近(通常在其下游)有一个断面或一段河槽,其水力特性 能够使得测站的水位流量关系保持单一关系,则这个断面或河段便称为测站 控制。如测站控制作 用发生在一个横断面上,则称为断面控制。如测站控制 作用靠一段河槽的底坡、糙率、断面形状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来实现,称为河 槽控制。
那我们选择测站最佳的位置在哪?
基本水文站按观测项目可分为流量站、水位站、泥 沙站、雨量站、水面蒸发站、水质站、地下水观测 井等。其中流量站(通常称作水文站)均应观测水位,有
的还兼测泥沙、降水量、水面蒸发量及水质等;水位站也 可兼测降水量、水面蒸发量。这些兼测的项目,在站网规 划和计算站网密度时,可按独立的水文测站参加统计;在 站网管理和刊布年鉴和建立数据库时,则按观测项目对待。
制定水文站网规划或调整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相互比 较和综合论证;同时,要保持水文站网的相对稳定。
水文站网的调整,是水文站网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水文站网的管理 部门,应当在使用水文资料解决生产、科研问题的实践中,在经济水平、科 学技术、测验手段日益提高和对水文规律不断加深认识的过程中,定期地或 适时地分析检验站网存在的问题,进行站网调整。
把上述原则汇集在一起,称为线的原则。
2.区域原则
在任一水文分区之内,沿径流深等值线的梯度方向,布站不宜过密,也 不宜过稀。决定站网密度下限的年径流特征值内插允许相对误差采用 ±5~±10%。决定密度上限的年径流特征值递变率采用10%~15%。
对于分析计算较困难的地区,在水文分区内,可按流域面积进行分级, 一般情况下,分为4~7级,每级设1~2个代表站。
在水文测验中,水位往往是用于推求流量的工具,绝大多数流量站都有 水位观测。因此,流量站网的基本水尺,是水位站网的组成部分。
在大河干流、水库湖泊上布设水位站网,主要用以控制水位的转折变化。 满足内插精度要求、相邻站之间的水位落差不被观测误差所淹没为原则, 确定布站数目的上限和下限。其设站位置,可按下述原则选择:
实验站是为深入研究某些专门问题而设立的一个或一组水文测站,实 验站也可兼作基本站。
专用站是为特定的目的而设立的水文测站。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基本 站的特点。
辅助站是为了帮助某些基本站正确控制水文情势变化而设立的一个或 一组站点。辅助站是基本站的补充,弥补基本站观测资料的不足。计算站 网密度时,辅助站不参加统计。
分析检验站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测站位置是否合适,测站河段是否满 足要求,水账是否能算清,测站间配套是否齐全等。
四、基本水文站网的布设原则 基本水文站网中,流量站网是最主要的站网,因此重点介绍流量站网,并
简要介绍水位站网和泥沙站网。 (一)基本流量站网的布设原则
由于河流有大小、干支流的区分,因此流量站网的布设原则也不相同。 控 制 面 积 为 3000km2 以 上 的 大 河 干 流 流 量 站 , 称 为 大 河 控 制 站 。 干旱区在500km2以下,湿润区在300km2以下的河流上设立的流量站,称
泥沙站也分为大河控制站,区域代表站和小河站。
大河控制站以控制多年平均输沙量的沿程变化为主要目标,按直线原则 确定布站数量,并选择相应的流量站观测泥沙。
区域代表站和小河站,以控制输沙模数的空间分布,按一定精度标准内插 任一地点的输沙模数为主要目标,采用与流量站网布设相类似的区域原则, 确定布站数量;并考虑河流代表性,面上分布均匀,不遗漏输沙模数的高值 区和低值区,选择相应的流量站,观测泥沙。
成等下垫面的性质进行分类,再按面积分级,并适当考虑流域形状、坡度 等因素。选择河流布设测站。
小河站址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代表性和测验条件较好。 ②水利工程影响小。 ③面上分布均匀。 ④按面积分级布站时,要兼顾到坡降和地势高程的代表性。 ⑤ 尽量照顾交通和生活条件。
(二)基本水位站网的布设原则
对一般河道站,应尽量选择河道顺直、稳定、水流集中,便于布设测验 设施的河段。顺直长度一般应小于洪水时主槽宽的3~5倍;山区河流,在保
证测验工作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在石梁、急滩、卡口、弯道的上游。要 尽量避开有变动回水、急剧冲淤变化、分流、斜流、严重漫滩等不利因素的 河段及妨碍测验工作的地形、地物;结冰河段还应避开容易发生冰塞、冰坝 的地点。
Ω=φ(Z)
则 Q=f(Z) 上式表明,在石梁处,流量仅是水位的函数。因此,水位流量关系呈单一关系。
但必须指出,由于石梁、急滩等都是靠河槽特殊地形产生临界流来维持水位流量 关系为单一关系。一但产生临界流条件消失,则它们的控制作用也随之消失。所以 低水时有的控制作用,高水时则不然。
卡口、弯道及堰坝等在高水时,也能造成水面曲线的转折,产生临界流,从而形 成测站控制作用。
由此可见,选择水文测站,最理想的是选在高水、低水都有测站控制的河段上。
那么,为什么测流断面不设在断面控制或其下游,而 设在其上游附近呢?
这是因为在断面控制处,水面纵坡较陡,流速大,测深测速都不方 便,且误差较大,也不安全。而其下游则没有控制作用。所以测验河段 通常选在其上游附近。
上式表明,天然河道决定流量大小的基本水力因素有四个:水位、断 面因素、糙率、水面比降。因此,要使水位流量关系呈单一关系,必须具 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同一水位下,Ω,n,S维持不变;
(2)在同一水位下,虽有所变动,但它们对流量大小的影响恰好互相 补偿。
什么样的河段能具备上述条件而产生河槽控制作用呢?
必须有相当长的顺直河段,河床稳定,不生水草,不受变动回水影响等。
七、选择测验河段具体要求
根据设站目的要求,在野外选择河段时,应根据河流特性,灵活掌握, 慎重选定。
二、水文站网及其作用
水文站网是在一定地区,按一定原则,用适当数量的各类水文测站构成 的水文资料收集系统。由基本站组成的站网,称为基本水文站网。
把收集某一项资料的水文测站,组合在一起,则构成该项目的站网。如流 量站网,水位站网,泥沙站网,雨量站网,水面蒸发量站网,水质站网,地 下水观测井网等。通常所称的水文站网,就是这些单项观测站网的总称,有 时也简称为“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