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点颏的饲养,蓝点颏的喂食要点

蓝点颏的饲养,蓝点颏的喂食要点
蓝点颏的饲养,蓝点颏的喂食要点

蓝点颏的饲养,蓝点颏的喂食要点蓝点颏的喂食要点

蓝点颏

蓝点颏是典型的杂食性鸟类,通常是不挑食的,但作为宠物鸟饲养,食物的多元化会更利于蓝点颏的成长,尤其在换羽期特别注意给活食和其他动物性饲料。夏季要注意粉料随配随喂,保持新鲜,防止变质。

在野外蓝点颏主要以金龟甲、蝽象、蝗虫、鳞翅目、鞘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特别是鳞翅目幼虫最嗜吃。也吃植物种子等。

家养的蓝点颏由于刚进入新环境,应将粉饲料调成稀糊状,上面加几条面包虫或玉米螟幼虫,不给饮水。让鸟饿了吃笼内食罐中的虫,同时吃进稀料,以后将糊状料调稠,直至过度到吃粉料。或者用小昆虫填喂,每日4次,每次2~3条小虫,填喂时要轻柔,避免损伤,能自食后再放入点颏笼中饲养,供给清洁的水,每天更换。点颏料可用玉米面50%、绿豆面20%、熟蛋黄20%、淡鱼粉或蚕蛹粉10%配成。

蓝点颏的喂食要点

蓝点颏

蓝点颏是典型的杂食性鸟类,通常是不挑食的,但作为宠物

鸟饲养,食物的多元化会更利于蓝点颏的成长,尤其在换羽期特别注意给活食和其他动物性饲料。夏季要注意粉料随配随喂,保持新鲜,防止变质。

在野外蓝点颏主要以金龟甲、蝽象、蝗虫、鳞翅目、鞘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特别是鳞翅目幼虫最嗜吃。也吃植物种子等。

家养的蓝点颏由于刚进入新环境,应将粉饲料调成稀糊状,上面加几条面包虫或玉米螟幼虫,不给饮水。让鸟饿了吃笼内食罐中的虫,同时吃进稀料,以后将糊状料调稠,直至过度到吃粉料。或者用小昆虫填喂,每日4次,每次2~3条小虫,填喂时要轻柔,避免损伤,能自食后再放入点颏笼中饲养,供给清洁的水,每天更换。点颏料可用玉米面50%、绿豆面20%、熟蛋黄20%、淡鱼粉或蚕蛹粉10%配成。

蓝点颏的饲养生鸟首先要在板笼中驯养

蓝点颏的饲养,不过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选择鸟儿来喂养,对于鸟儿的选择也越来越广泛,蓝点颏亦称“蓝喉歌鸲”,通称蓝靛颏儿。身体大小和麻雀相似,它们的性情隐怯,常在地下作短距离奔驰,稍停,不时地扭动尾羽或将尾羽展开。下面就随着小编来了解一下蓝点颏的饲养技巧吧。

蓝点颏生鸟首先要在板笼中驯养。初期要用线扎飞羽,以减少飞撞,保存体力,将粉饲料调成稀糊状,上面加几条面包虫或玉米螟幼虫,不给饮水。让鸟饿了吃笼内食罐中的虫,同时吃进稀料,以后将糊状料调稠,直至过度到吃粉料。或者用小昆虫填喂,每日4次,每次2~3条小虫,填喂时要轻柔,避免损伤,能

自食后再放入点颏笼中饲养,供给清洁的水,每天更换。点颏料可用玉米面50%、绿豆面20%、熟蛋黄20%、淡鱼粉或蚕蛹粉10%配成。

蓝点颏活泼好动,要每天溜鸟,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夏天应经常让其水浴,每日可进行一次。冬季应减少水浴次数,浴后要注意不能直接吹风,浴水温度应在25℃~35℃之间,换羽期要特别注意多给活食和其他动物性饲料。

夏季要注意粉料随配随喂,保持新鲜,防止变质。如放入大笼饲养,须经过板笼驯化上食后,再放人较大中笼饲养一段时间,发现吃食不爽的继续填喂,直到体况健壮,再放入大笼,2米高、4米长、3米宽的大笼可饲养30只左右。笼顶要有1/3遮雨,多设较低的栖架。蓝点颏畏寒,冬天气温低于0℃时要在室内饲养,鸟笼要放到室内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在室外应选择避风向阳之处悬挂。

羊的日常饲养管理方法

羊的日常饲养管理方法 1.空怀期。指从羔羊断奶到母羊再次配种前的时期,也为恢复期,大约3个月。这时期母羊饲养的重点是抓膘复壮,体况恢复到中等 以上,以利配种。中等体况第一情期受胎率可达80-85%,体况差的 只达到65-75%。加强母羊配种前一个半月的饲养,尽量选择草质好 的草场放牧,延长放牧时间,如草地草质不好,吃不饱时,每只羊 每日补饲0.2-0.3千克的混合精料,达到中等以上营养水平,以促 进发情,使发情整齐,提高受胎率和双羔率。有资料报道:配种前每 提高1千克体重,双羔率可提高2%。 2.妊振期。母羊妊娠期为5个月,前3个月为妊娠前期,后2个月为妊娠后期。 妊娠前期胎儿在母体中发育较慢,只占出生重的10-20%,母羊 维持配种前体重就可以。这时期正值秋季,是草结籽期,营养较丰富,放牧能满足母羊营养的需求,不必补饲。 妊娠后期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较快,约80-90%的胎儿体重在 妊娠后期形成,需供给较高营养,如营养不足,则羔羊出生重小, 成活率低,母羊泌乳能力下降。此时的母羊营养中,能量比空怀期 增加30-40%,蛋白质增加40-60%,钙磷增加1-2倍,维生素增加2倍。除放牧外,应补饲野干草0.5-1千克;青贮料1千克;精料0.5- 1千克,其比例为玉米52%,豆饼25%,糠麸18%,食盐、石粉、骨粉、小苏打、预混料各1%。 妊娠母羊的管理: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不饮冷冻的水,放牧时 不能紧追急赶,不跳沟跃壕,出入舍时不要拥挤,临产前1周不能 远离羊舍放牧,便于分娩时及时回羊舍。 3.哺乳期。哺乳期为2.5-3个月。产羔羊后,母羊应饮些温盐水或在温盐水中加一些麸皮,以调节消化机能,促进恶露的排出。产 后3天内母羊只能喂一些优质干草,不要饲喂精料和多汁料,以免

羊的饲养方式

1、羊群的组织合理地组织羊群,既能节省劳力,又便于羊群的管理。一般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放牧条件,按羊性别、年龄来组织羊群。牧区和草场面积大的地区,一般以繁殖母羊和育成母羊200只~250只为一群,去势育肥的公羊150只~200只为一群,种公羊80只~100只为一群。农区一般没有大面积草场,羊群放牧多利用地边、路边、林地、河堤,放牧受到一定限制,羊群不宜过大。繁殖母羊和育成母羊30只~50只为一群,去势育肥公羊20只~40只为一群,种公羊10只左右为一群。农牧区和丘陵山区可视放牧条件而定。 2、四季放牧管理要点 ①春季放牧:因羊经过了漫长的冬春枯草季节,羊只膘差,嘴馋,易贪青而造成下痢,或误食毒草中毒,或是青草胀(瘤胃鼓气)。因此,春季放牧一要防止羊“跑青”;二要防止羊“臌胀”,常有“放羊拦住头,放得满肚油;放羊不拦头,跑成瘦马猴”的说法。春季放牧要手紧,开始时可先放老草坡或喂一些干草,然后再放牧于青草坡。春季草嫩,含水量高,早上天冷,不能让羊吃露水草,否则易引起拉稀。春天,当羊放牧食青草以后,要每隔5天~6天喂一次盐,喂时把盐炒至微黄时为好,加一些磨碎的清热、开胃的饲料和必需的添加剂。这样可帮助消化,增加食欲,补充营养。同时,每天至少要让羊群饮水一次。 ②夏季放牧:夏季的气候特点是炎热、暴雨,蚊虫多,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放牧时应注意早出晚归,中午炎热时,要防羊“扎窝子”,应让羊群到通风、阴凉处休息。必要时,在放牧中途绘予适当休息。同时,要做好防蚊、驱虫工作。要多给羊群饮水,并适当喂些食盐。 ③秋季放牧:秋季天高气爽,牧草丰富,而且草籽逐渐成熟,应该是“满山遍野好放羊”的季节。秋季是羊群抓膘配种季节,放牧中,注意将羊放饱、放好,这不仅对冬季育肥出栏,对安全过冬和羊的繁殖也都很重要。 ④冬季放牧:冬季天渐转寒,植物开始枯萎或落时,并有雨雪霜冻。放牧中,应注意防寒、保暖,保膘、保羔。冬季放牧常常在村前村后和羊圈左右让羊吃些树叶、干草,晴天多让羊运动和晒太阳,怀孕母羊切忌翻沟越岭。同时,要修好羊舍,素有“圈暖三分膘”之说。 3、放牧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放牧前应先检查羊群,发现病羊后要留圈观察治疗,发现发情羊要及时记录和配种,并且数一下羊的只数,做到心中有数。 ②放牧人员应随身配带一些应急的药物器械,如十滴水治中暑,套管针可放气等。 ③出牧、归牧时不要走得太快,放牧路途要适中,不要远距离奔波。 ④放牧时严禁用石块掷打羊,防止惊群。同时注意防止野兽侵袭。 ⑤不要让羊群吃冰冻草、露水草、发霉草,不要饮污水。防止暴食暴饮。 二、栏舍饲养

浅谈羊饲养管理技术

中国畜禽种业2016.12浅谈羊饲养管理技术 李红玉(河北省隆化县农牧局068150) 作者简介:李红玉(1974-),男,本科,兽医师。 摘要:近年来,市面上对羊肉的需求量不断加大。这主要是人们越来越注重保健养生,注重食补,不少人日益发现羊肉的价值所在。羊肉不仅肉质细腻,鲜美可口,而且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同时它含有的胆固醇比猪肉少得多,十分符合保健养生标准,冬天食用还有利于御寒和滋补身体。此外羊肉还对于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有着特殊的功效。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羊的饲养技术和饲养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随着市面上对于羊肉的需求加大,势必要求对饲养技术和饲养管理上进行革新。本文专门探讨应当怎样对羊饲养技术和饲养管理上进行革新,来满足全新的市场需求。关键词:羊肉;养殖技术;饲养管理羊肉在我国的养殖已经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等多种人体所需的成分,容易消化,美味可口,还对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等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认识到了羊肉的营养价值和养生价值所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增加了羊肉的摄入量而减少了传统猪肉的摄入量。所以市面上对羊肉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羊的饲养技术和饲养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传统饲养技术和饲养管理已出现与市场需求滞后的局面,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肉羊的科学饲养管理是提高肉羊养殖经济效益、形成规模化养殖的关键[1]。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对于羊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进行技术革新,提高其产量和质量,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1传统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的缺陷做好肉羊养殖必须注入现代养殖技术,目前,全国肉羊养殖品种多达127种[2]。但在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上却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养殖场建设方面不够完善,一些场地未能得到合理的选址和规划,因而环境较差,设施不够齐全,空气不够洁净,采光性较差,在水源,电源等方面得不到良好保障,交通也不够便利。导致养殖出的羊质量不能过关。(2)在肉羊繁殖和饲养方案上未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导致繁殖和饲养陷入盲目状态,没能充分兼顾到不同肉羊的具体情况,没能遵循应有规律。 (3)在饲养管理方面比较因循守旧,饲料过于单一,导致肉羊缺乏营养而生长品质不达标。最终降低了肉羊的产量和质量。另外,在防疫措施方面也不够完善,导致一些肉羊出现不必要的疫病,最终导致不必要的死亡。 2如何提高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的水平 目前畜产品的需求逐步从数量需求转向质量需求,我国畜牧业发展进入质量与数量并重阶段[3]。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的提高能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满足人民大众对饮食的需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在规划养殖场地要认真选址,合理规划。要选择地理位置较高,空气洁净,有固定水源和电源的场所。还要认 真考察场地是否符合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尤其是周围 不能有污染企业。为肉羊提供一个健康生长的饲养环境。(2)饲养者要不断更新知识,最好先去参加相关方面的培训,掌握繁殖和饲养的相关技能。繁殖是整个饲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最不能掉以轻心的环节。要充分结合每只肉羊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喂养方案。(3)合理注重肉羊的营养搭配,确保肉羊能有充足的营养摄入。加强养殖场所的防疫建设,避免肉羊发生不必要的疫病。 3结语 面对目前的羊养殖现状,要提高羊的质量,作为饲养者 应该学会科学的进行饲养管理,引进技术,在选址、饲养方案以及疫病防治上做足功夫,从这个方面来讲,也是对饲养 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饲养者也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最终在羊的饲养和管理上做出成绩。 参考文献: [1]乔清亮,王远丽.肉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养殖与饲料,2015 (6):12-16. [2]雷涛,梅显勇.肉羊的养殖技术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2(15):2-6. [3]耿宁.基于质量与效益提升的肉羊产业标准化研究[D].中国农 业大学,2015. 畜业技术 饲养管理79

羊产后饲养管理的方法

羊产后饲养管理的方法 要做到科学放牧,合理补饲,营养全面,栏圈干燥。羊群晴天阴天放牧,晚上补喂精料,平均每只250克,食盐每只10克,放在清 洁的饮水中让羊自饮。雨天雪天舍饲,白天3餐草料,2餐精料, 先喂草料,后喂精料。 种公羊的饲养管理配种前1个半月加强营养,精料量按配种时期喂量的60%~70%喂给,配种时要全价营养,并加喂鲜鸡蛋或牛奶等,每只每天补精料1千克~1.5千克,并注意防止公羊角斗和相互爬跨。放牧时避开灌木或树枝,要与母羊分圈饲养、放牧。 妊娠母羊的饲养管理母羊妊娠前期可少量补饲,进入妊娠后期,要采取放牧加补料的饲养方法。放牧早出晚归,每天6小时左右, 出牧前、放牧后要补饲。每只羊每天补优质干草1千克、玉米青贮 1千克、精料0.4千克~0.8千克。怀双羔的母羊补饲量要加倍。此外,每天补饲骨粉5克~7克,食盐5克~10克。不喂冰冻霉烂饲料,不饮冰水,不跳沟壕,不爬陡坡,不走冰道,进出圈不拥挤。产前 一周留在近处放牧,昼夜注意观察,防止圈外产羔冻饿死亡。 哺乳母羊的饲养母羊产后要饮豆浆,喂大米粥,并加入少量米糠和食盐。饲喂优质干草,补饲玉米、豆饼等精料,有条件的可喂胡 萝卜、白萝卜等多汁饲料。产后两周在产圈内饲养,每天定时饲喂 和饮水。单羔母羊日补干草1千克、青贮玉米1千克~1.5千克、精 料0.4千克~0.5千克,双羔母羊日补干草1.5千克、青贮玉米1.5 千克、精料0.6千克~0.8千克。两周后可到附近牧地放牧,早上出 牧前、中午和晚上收牧后要按时补饲。产后1个月,母羊靠放牧获 得营养,晚上补饲即可。 羔羊的培育对初生羔羊,羊圈地面要铺上垫草,温度保持在5℃ 以上,生后两小时要吃饱初乳。母羊产后5天离开产圈,可在附近 放牧,中午回圈喂奶,晚上母子合群。10天以内的羔羊,每日哺乳

山羊饲养管理规程完整

山羊饲养管理规程 一、总体要求 本规程规定了山羊养殖的羊场环境、引种供种、投入品管理、饲养管理、卫生消毒、人员管理、活羊运输、病、死羊废弃物处理和养殖档案等标准要求。 二、羊舍建造 (一)羊场环境 1、场地环境:山羊以农户分散养殖方式为主,环境条件应符合GB/T 18407及NY/T 388的规定。 2、选址 (1)选址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 (2)羊舍或集中养殖场应建在地势干燥、排水良好、通风、便于防疫的地方。 (3)羊舍(场)周围3km以内无大型化工厂、采矿厂、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屠宰场、其它畜牧场等重大污染源。 (4)羊舍(场)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km以上。距离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距离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5)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NY5027的要求。 (6)放牧条件良好,饲草资源充足。 3、布局 (1)羊场分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各功能区间应设防疫隔离带。分户养殖应实行人畜分离建设。 (2)生活管理区应设在上风向,主要包括生活设施、办公设施,主大门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 (3)羊舍应建在生产区的上风向,隔离羊舍、病死羊处理区和废弃物处理设施应与生产区隔开。 (4)场区内净道和污道应分开,且互不交叉。 (5)在羊只饲养区内不应饲养其他经济用途动物。 4、羊舍建筑 (1)建筑形式:羊舍设计应通风、采光良好,注意保温隔热。采用半开放式,屋檐距地面(2.3~2.5)m。 (2)排列方式 ①整齐排列方式:平坦地区建羊舍,可按照坐北朝南偏东15的方向进行规则性整齐排列,羊舍建筑面积视羊群规模而定。

②自然排列方式:在丘陵山区可依山势进行自然排列,建造成吊脚楼式羊舍。 (3)内部设施 ①羊栏与羊床:羊栏可依羊舍纵轴采取单列式或双列式排列,羊床离地高度在150cm以上,床面漏缝的间隙为(1.5~1.8)cm,以羊粪能够自然掉落又不卡羊脚为原则。 ②食槽与草架:应在羊栏的正面安装长形食槽,并在食槽上方安装与食槽等长的草架,或在运动场内放置草架,供羊采食草料。 ③水槽应安装在羊栏内的适宜位置,要经常供应羊充足饮水。 三、引种供种 (一)引种供种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规定,并按照 GB16567的要求进行检疫。 (二)选购种羊应符合NY810的规定。 (三)购入羊应在隔离场观察不少于15d,并进行全面驱虫,经兽医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转入生产群。 四、投入品管理 (一)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肉羊的日常饲养管理技术

一、繁殖母羊饲养技术 1.空怀期。指从羔羊断奶到母羊再次配种前的时期,也为恢复期,大约3个月。这时期母羊饲养的重点是抓膘复壮,体况恢复到中等以上,以利配种。中等体况第一情期受胎率可达80-85%,体况差的只达到65-75%。加强母羊配种前一个半月的饲养,尽量选择草质好的草场放牧,延长放牧时间,如草地草质不好,吃不饱时,每只羊每日补饲0.2-0.3千克的混合精料,达到中等以上营养水平,以促进发情,使发情整齐,提高受胎率和双羔率。有资料报道:配种前每提高1千克体重,双羔率可提高2%。 2.妊振期。母羊妊娠期为5个月,前3个月为妊娠前期,后2个月为妊娠后期。 妊娠前期胎儿在母体中发育较慢,只占出生重的10-20%,母羊维持配种前体重就可以。这时期正值秋季,是草结籽期,营养较丰富,放牧能满足母羊营养的需求,不必补饲。 妊娠后期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较快,约80-90%的胎儿体重在妊娠后期形成,需供给较高营养,如营养不足,则羔羊出生重小,成活率低,母羊泌乳能力下降。此时的母羊营养中,能量比空怀期增加30-40%,蛋白质增加40-60%,钙磷增加1-2倍,维生素增加2倍。除放牧外,应补饲野干草0.5-1千克;青贮料1千克;精料0.5-1千克,其比例为玉米52%,豆饼25% ,糠麸18%,食盐、石粉、骨粉、小苏打、预混料各1%。 妊娠母羊的管理: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不饮冷冻的水,放牧时不能紧追急赶,不跳沟跃壕,出入舍时不要拥挤,临产前1周不能远离羊舍放牧,便于分娩时及时回羊舍。 3.哺乳期。哺乳期为2.5-3个月。产羔羊后,母羊应饮些温盐水或在温盐水中加一些麸皮,以调节消化机能,促进恶露的排出。产后3天内母羊只能喂一些优质干草,不要饲喂精料和多汁料,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乳房炎,3天之后可饲喂少量的混合精料和多汁料,逐渐达到哺乳期的饲喂量。 产羔后,泌乳量逐渐上升。在4-6周时达到高峰,10周后开始下降,羔羊产后20天内的营养完全依靠母乳供给。 产羔后前1.5个月为哺乳前期,母羊饲养标准:野干草1.5千克,青贮料1千克,胡萝卜0.5千克,混合精料1-1.5千克(玉米52% ,麸子18%,豆饼25%,盐、小苏打、石粉、骨粉、预混料各1%)。后1.5个月为哺乳后期,母羊饲养标准:野干草1一1.5千克,青贮料1千克,胡萝卜0.5千克,混合精料0.5-1千克。 二、育成羊饲养技术 育成羊是指从断奶至第一次配种的公母幼龄羊(3-18月龄)。断乳后3-4个月时,生长发育快,增重强度大,对饲养条件要求高。 1.育成前期的饲养技术。羔羊断奶后,正是羔羊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但此时瘤胃机能还不完善,对粗饲料利用率低,日粮以精料为主,并补给优质干草和青贮多汁料,混合精料每只每日饲喂0.2-0.3千克(玉米50% ,豆饼25%,米糠20%a,石粉、盐、骨粉、小苏打、预

绵羊饲养管理技术

要养好绵羊,重点掌握好九个环节。 一、选好种 要选择产肉、产毛、产羔性能都比较好的品种进行饲养,以获得更高的养殖效益。这里推荐几个适于我市农户饲养的绵羊品种。 1、东北细毛羊我市大部分本地绵羊都属于东北细毛羊。该品种属毛肉兼用型,耐寒、适应性强,毛质好,可做为主选产毛产肉和肉羊改良的母本。 2、小尾寒羊主产于山东、河北一带。近年我市许多乡镇农户引进了大批该品种羊。小尾寒羊具有成熟早、早期生长快,体格高大,四季发情、繁殖率高等特性,可一年二产或二年三产,双羔或三羔,产羔率为270%,是肉羊改良的理想母本。 3、特克赛尔引进品种,原产荷兰,具有多胎、羔羊生长快、体大、毛肉性能好等特点.产羔率200%,屠宰率在55—60%.成年公羊可达200多斤体重.是理想的肉羊改良父本。该品种我市近年有引进。 4、无角道赛特引进品种、原产澳大利亚、新西兰。具有早熟、生长发育快、全年发情、繁殖率高等特点,产肉性能好,成年公羊体重可达200斤。是肉羊改良的理想父本。该品种我市近年有引进。 此外,还有德肉美、夏洛来等品种绵羊也是优秀的毛肉型品种,可用来改良本地绵羊。 二、建好舍 建好羊舍是养羊生产的基础。建羊舍首先要选好地址,要选择地势高、通风、排水良好、水源方便的地方建舍。可根据自家实际情况建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羊舍,如建半封闭式舍要准备羊舍与舍前运动场便于冬季扣罩塑料膜暖棚,又向阳又保暖。 1、羊舍面积羊舍面积大小,要根据养羊数量而定。羊舍高度一般为 2.5— 3.0米,宽7—8米,长度按羊数而定。一般成羊每只占面积为0.8—1.2平方米;育成羊为0.7—0.8平方米;羔羊为0.5—0.6平方米;妊娠后期或哺乳前期母羊及羔羊约需求2.2—2.5平方米。 在建羊舍同时要考虑备有产羔室。产羔室可按基础母羊总数的20—25%计算,每只产羔母羊占面积为2—2.5平方米。

小尾寒羊饲养管理技术标准规程样本

小尾寒羊饲养管理技术标准规程

小尾寒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针对小尾寒羊不同生理阶段和不同用途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是发挥其最大潜力和提高选育效果的重要保证。为此,制定本规程,以指导小尾寒羊的规范化饲养。 1 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种公羊数量少,种用价值高,饲养管理是否正确,对整个羊群质量的生产性能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放牧员对种公羊的饲养管理要精细,力求常年保持其健康中等以上膘情的种用体况,以保证配种期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 ,每只体重100kg的种公羊,。除每日放牧外,~,干草3kg,,食盐5~10g,骨粉5g。夏季,羊只以放牧为主,。在整个非配种期内,种公羊应每日饲喂3次,饮水1~2次。 配种前1~,精料给量应按配种期喂量的60~70%逐渐增加到配种期需要量。~。 ~,苜蓿干草或野干草2kg,~(放牧时,青干草和胡萝卜可减掉),食盐15~20g,骨粉5~10g。每日分2~3次喂给,饮水3~4次。 2 种母羊的饲养管理 种母羊一年可分为5个阶段即配种准备期、妊娠前期、妊娠后期、哺乳前期、哺乳后期。重点补饲期为配种准备期、妊娠后期和哺乳前期。

配种准备期 配种前15~20天是配种预备期,要采取短期优饲或催情补饲。补饲精料以玉米等能量饲料为主。 妊娠后期 妊娠期的最后5~6周,对种羊的营养供应应达到维持需要的125%以提高羔羊初生重和母羊泌乳量。,干草1~。管理措施重点是保胎,如母羊进出栏圈要慢,不要急赶,饮水时防止拥挤和滑倒等,一般不进行防疫注射。 此期的特点是母乳作为羔羊的主要营养源。~,~,。管理措施是圈舍必须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干燥,对胎衣、毛团、石块、烂草要及时清除,以免羔羊舔食而引起疾病。对母羊要经常检查乳房,发现奶孔闭塞、乳房发炎化脓或乳汁过多,要及早采取相应治疗或处理措施。 3 羔羊的饲养管理 目的是提高羔羊成活率,培育出体形发育良好的羔羊。为此,必须掌握三个关键:①加强哺乳母羊的补饲;②及时做好羔羊的补饲,早锻炼其采食能力; ③此期病多,对母仔细心照顾管理。 1~3天内 重点让羔羊吃上初乳,顺利排出胎粪。 4~14天 母仔实行舍饲,按规定时间哺乳、补饲和运动。也可到外边放牧,但应确保羔羊按时哺乳。 15日龄至断奶

育肥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育肥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羊的生产特点 我国的羊养殖业为了充分利用草场和秸秆,主要采取牧区放牧和农区散养的方式。在生产中一般根据羊的自然发情期,实行季节性交配和分娩方式。分娩时间为冬羔一般在11-12月之间,春羔一般在次年3-4月分娩。母羊分娩哺乳一般在40-50天内结束,所以配种也应哺乳结束后,再次发情后一个发情期内集中完成。 二、羊的放牧方式 1.固定放牧。羊群一年四季在一个特定区域内自由放牧采食,这是一种原始的放牧方式。此方式不利于草场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载畜量低,单位草场面积提供的畜产品数量少,每个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不高。牲畜的数量与草地生产力之间自求平衡,牲畜多了就必然死亡。这是现代化养羊业应该掘弃的一种放牧方式。 2.围栏放牧。根据地形把放牧场围起来,在一个围栏内,根据牧草所提供的营养物质数量,结合羊的营养需要量,安排一定数量的羊只放牧。此方式能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场,对固定草场使用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3.全圈养方式。全圈养方式是近年来规模羊养殖业的发展出现的养殖方式。该方式对圈舍、基础设施、资金等要求较高,充分利用轻工业下脚料或副产品,青贮秸秆等粗饲料,配以营养水平较高的精料补充料,生产水平较高。通过高水平的饲养管理,充分发掘羊的生产潜力,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羊的育肥方式 1.放牧育肥。适用于有较好放牧条件的地区,不仅充分利用当地牧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加快羊群的周转,减少冬春季草场压力。放牧育肥要抓紧夏、秋两季牧草茂盛,

营养价值高的最佳时机,充分延长每天的有效放牧时间。在北方有 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利用草场,早出晚归,中午不休息;在南方应 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早牧和夜牧,气候炎热时,注意将羊群赶回羊 舍或赶至阴凉处休息。在农区,秋季还可充分利用收割后的耕地进 行放牧。放牧育肥期一般在8-10月份,此时,牧草开始结籽,营养 充足,易消化,可有效改善膘情,达到出栏屠宰标准。 2.舍饲育肥。为了调节市场羊肉需求和充分利用各种工农业副产品进行肉羊育肥,现代专业化、集约化的肉羊养殖业采用标准化的 舍饲育肥方式。该方式充分合理的利用农作用秸杆和农副产品,育 肥过程中要定时、定量、定质、定温,注意饲草和饲料的均匀合理 搭配,确保饲料的适口性,满足强化肥育期间的营养需要,并供给 充足清洁的饮水。育肥期通常为60-90天,在较好的饲料条件下可 增重10-15kg,短期内有效的改善酮体重,提高羊肉品质。 3.混合育肥。既缩短了生产日期,增加出栏数和出肉率,又可以充分利用饲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混合育肥有两 种情况: 1、秋末冬初,牧草枯萎后,对放牧育肥的同时,采用精料补饲,延长肥育时间,进行强度育肥,使其达到屠宰标准,提高酮体重和 羊肉品质。 2、草场质量较差,仅靠放牧不能满足快速肥育的营养要求,因此,放牧的同时给肥育羊补饲一定的混合精料和优质干草,使日粮 营养满足肥育羊饲养标准。 一、羊增产技术 若周密地安排繁殖计划,合理确定配种时间,羊可1年产2胎或 2年产3胎。 羊怀胎天数平均为148.33天,产后40多天多数母羊可发情配种。小尾寒羊春秋两季发情较集中,所以1年2胎可在3月-4月配种, 8月-9月份产羔,或9月-10月配种,2月-3月可产第二胎。2月-3 月产的羔羊断奶后,正处在青草旺季,是培育后备羊的良好季节;8 月-9月产的羔羊断奶后,经过育肥,正是冬季向市场供应羔羊肉的

羊的饲养与管理制度

羊的饲养与管理制度 羊的饲养与管理制度 1 生理特点 肉绵羊在育成期,消化功能从羔羊阶段的不健全逐渐发育完善和健全,生长发育先经过性成熟,并继续发育到体成熟。一般来说。肉绵羊在4~10月龄达到性成熟,出现第一次的发情和排卵,且体重达到成年羊的40%~60%。但是,肉绵羊在该阶段还没有完全发育,还不适宜进行配种。当肉绵羊体重达到成年羊的80%左右时,说明其已达到体成熟,此时才可适时进行配种。肉绵羊在整个育成期内,由于处于较快的生长发育状态,因此需要大量的营养,如果此时无法满足其营养需要,就会使其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导致其体重较轻,体型较小,胸窄,四肢较高,同时还会导致体质变差,被毛稀疏无光泽,延迟性成熟和体成熟,无法适时进行配种,从而使生产性能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去种用价值。因此,肉绵羊育成期对整个羊群的未来具有较大影响。 2. 育成羊的选种 通过挑选合适的育成羊作为种用,是提高羊群质量的前提和主要方式。肉绵羊生产过程中,通过在育成期挑选羊只,将品种特性优良、种用价值高、高产母羊和公羊选出来用于繁殖,而将不符合种用要求或者多余的公羊转变成商品生产使用。在实际生产中,主要的选种方法是根据羊自身的生产成绩、体形外貌进行挑选,同时结合系谱审查和后代测定。

羊的放牧结合舍饲对于刚刚断奶且经过整群的育成羊,正处于早期发育阶段。对于冬季生产的羔羊,断奶后正好进入青草发芽阶段,可选择放牧青草,在秋末冬初时体重能够达到35kg 左右。 备足越冬料。入冬前,必须提前准备充足的青干草、作物秸秆、树叶、打场的副产品和藤蔓,将一切能够用于饲喂肉绵羊的饲料饲草收集起来。冬季,包括成年羊在内,确保每只羊只每天能够饲喂2~3kg的粗饲料,还要适当补充精料。贮存粗饲料要加强管理,避免发生霉烂,还要加强防火。同时,还要准备适量的青绿多汁饲料,可对农作物秸秆进行青贮,或者贮存适量的胡萝卜等。 越冬阶段主要采取舍饲,辅以放牧。越冬阶段,如果育成羊只采取放牧饲养,虽然得到足够的运动,但无法吃饱,反而会导致羊只严重掉膘。因此,对于寒冷地区冬季要对肉绵羊采取以暖圈饲养为主。 防止跑青。春季,肉绵羊开始由舍饲逐渐过渡到青草期,此时要着重防止跑青。放牧时,要注意实行先阴后阳,控制游走,扰群躲青,增加采食时间,控制羊群少走多吃。另外,还要留出一定量的干草,在羊群出牧前补给。 增加营养。育成羊在进入配种前,要选择在优质草场进行放牧,增加摄取的营养水平,确保其在配种前体况保持良好,争取以满膘状态进入配种,从而达到多排卵、多产羔、多成活的目的。 羊的合理搭配日粮在实际生产中,育成期通常可分成两个阶段,即3~8月龄是育成前期,8~18月龄是育成后期。

肉羊的饲养管理

肉羊的饲养管理 养羊业是适合农民发展,能发挥我市优势的一条农民致富之路,发展肉羊业对于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肉羊品种介绍 1、绵羊 ⑴本地绵羊:在我市分布较广,产羔率低,产肉性能较好,适宜放牧,生长速度较慢。 ⑵鲁西小尾寒羊:99年从山东引进,生长快,体型大,产羔率高,但出肉率低,不宜放牧。 2、山羊 ⑴本地白山羊:分布较多,体型小,出肉率低,生长较慢。 ⑵波尔山羊:南非引进,体型大,日增重在350克,出肉率高,是世界著名肉羊品种,目前我市有少量纯种羊。大多利用波尔山羊冷冻精液进行杂交改良。 二、肉羊的饲用饲料 (一)补饲用混合料 肉羊除需采食足够的粗饲料外,还要进行少量补饲。补饲用料的原料来源可用当地盛产的粮食及副产品,如玉米、小麦、大麦、高梁、谷类、饼粕、糟渣类等。根据羊不同时期的营养需要,调整羊的日粮配方。饲料日粮组成分为两部分,精粒补充料和青粗饲料,青粗饲料部分饲喂量是满足羊采自由食量,精粒补充料是满足羊不同生产目的

而制成不同品种的混合精粒,分为种公羊、怀孕母羊、羔羊、育肥羊和哺乳母羊五大类。 (二)粗饲料的加工利用 1、青干草:晒干铡短即可。 2、青贮料的制作 青贮料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青绿饲料中的糖分在乳酸菌和厌氧环境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以达到保存青绿饲料营养的方法。青贮料制作的方法很多,这里仅介绍塑料袋青贮法供参考。 (1)操作要求:①塑料袋要厚实,厚度最好0.9-1mm以上。②袋边角要封牢,装压时不要破裂。青这料要切碎,便于层层压紧。③扎口时要挤净空气,看到袋内原料沉积后再扎紧袋口。④青贮料水分保持65-75%,即用手捏时不沾用不出水,一松手就散开。⑤避开锐利器具,以防弄破塑料袋。⑥一般在3-4天即可取用,每次取用后要封盖好。 (2)注意事项:①玉米秸要在切短后加以碾压,捣碎节结。②薯身最好经过晾晒后贮存。③当发现青贮颜色变黄、叶脉模糊时就得注意排气封口。 3、微贮饲料的制作 微贮饲料是以麦秸、玉米、花生等农作物原料,混入秸秆活干菌经发酵而成的一种饲料,其制作方法如下: (1)建窖:选土质坚硬、排水良好、距畜舍近而地势干燥的地方建窖,要建成坚固的砖、砂、水泥结构。

羊羔的饲养管理技术

羊羔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哺乳 羔羊出生后,一般十多分钟即能起立寻找母羊乳头。第一次哺乳应在接产人员的护理下进行,使羔羊尽快吃到初乳。1-3天的初乳 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有抗菌和轻泻作用。多羔羊,必须 轮流喂母羊的初乳,并且让体质弱小的羔羊多吃母乳。 无奶吃的羔羊要寄养给“干娘”,一是寄养给产单羔的羊,但开始时往往拒绝吮奶,因此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将干娘的奶等物涂 在羔羊身上后送给干娘,如果是同一期产的羔羊时,将胎衣等物涂 在羔羊身上。也可以在夜间送到干娘那里吮奶。找不到干娘的羔羊 就要进行人工哺乳。 人工哺乳可用牛乳、羊乳以及奶粉。奶粉中含糖量较高,不容易消化而下痢,开始最好是酸奶或脱脂奶粉,千万不要加糖。人工哺 乳一定要定时、定量、定温,绝对不可凉喂。哺乳量可根据羔羊的 体质和体重区别对待。一般第一周内每天5次,每次150毫升左右; 第二周每天4次,每次250毫升左右;第三至六周每天3次,每次 400毫升左右。第七至十一周每天3次,哺乳量逐渐减少到断奶。 人工哺乳也可用小米汤或炒米粉粥。炒米粉粥的制作方法是:将小米、粘米在水中浸泡膨胀后蒸熟、炒干,再研成细面,喂时加开 水搅和即可趁热喂。根据消化吸收的情况要加些红糖,红糖吸收快,白糖易引起下痢。 羔羊在初生后的半个月内,特别是一周内易引起下痢,要注意观察和查明原因,如果是人工哺乳造成,要及时调整乳品的量及温度等,如果是传染病要及时治疗。 二、喂草料和精饲料补饲

羔羊要早喂草料,以刺激消化器官的发育。羔羊出生十多天要训练吃铡短的优质草及混合精料。枯草季节可适量喂些胡萝卜或大麦 芽等。青草季节要防止吃草太多引起拉稀,特别是防止吃露水草。 精料的饲喂,一月龄以内的每日50克左右,1-3月龄的每日50-150克左右,每天分两次喂。精料的种类最好有豆饼、玉米面、麸 皮等。要经常喂给食盐。 三、运动 寒冷季节出生的羔羊,在几天之内要放在暖圈内。一周后,在无风时让羔羊在运动场活动,只要羔羊吃饱奶,一般不会冻坏。20日 龄以后可在天气暖和时在近处放牧。但要限制运动量。 四、断奶 性成熟早的品种,发育好的羔羊,可以45日龄时断奶。断奶后 的羔羊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内要增加营养,但要防止突然增加精料。 断奶后的羔羊要一次和母羊分开,4-5天后即可安心吃草。 初乳的重要性 在小羊第一次吃初乳前需要立即称初生重,称重前先检查母羊的耳号,再查看小羔羊的性别,并做好记录,可作为将来饲养管理重 要的参考数据,这是羊羔饲养管理的第一步。 母羊产后3~5天内分泌的乳汁,奶质粘稠、营养丰富,称为初乳。初乳容易被羔羊消化吸收,是其它食物或人工乳不能代替的。 初乳含镁盐较多,镁离子有轻泻作用,能促进胎粪排出,防止便秘。另外,初乳含较多的抗体和溶菌酶,几乎能抵抗各种大肠杆菌(杆应 为三声)的侵袭。初生羔羊在出生后半个小时以前应该保证吃到初乳。吃不到母羊初乳的羔羊,最好能吃上其他母羊的初乳,否则较难成活。 及时补饲料

羔羊饲养管理要点

羔羊饲养管理要点 一新生羔羊的饲养管理 1.环境控制 (1)环境卫生产羔前应对产房和圈舍进行彻底清扫与消毒。产羔后,要定时清扫污物并保持舍内空气流通。 (2)环境温湿度冬季产房和新生羔羊的圈舍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上,并保持圈舍温度的相对稳定性,严防贼风侵袭。产房地面要铺垫清洁、柔软的干稻草或锯末,并保持地面干燥。 2..新生羔羊的饲养 (1)羔羊出生后要及时清除羔羊口,鼻粘液。要让母羊尽快舔干羔羊身上的粘液,如果母羊不舔羔,可在羔羊身上撒上麸皮,诱导母羊舔,然后用干净布擦净。脐带自然短脐后用碘酒侵润,出生第一天用碘酒喷2次脐带部位。12小时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2) 新生羔羊应在出生后半小时之内吃上初乳,吮乳次数不需限制,出生后3天的初乳含有免疫抗体,对羔羊的健康提供保障。如果大母羊没奶,第一天一定让羔羊吃上收集的初乳,第二天起改喂优质羔羊代初乳粉,每三个小时一次,连喂2天。 (3)注意两侧乳头的均匀吮乳,特别是在产单羔的情况下,要人工诱导羔羊吸允两边乳头,防止乳房被吃偏和发炎。 (4)要注意观察母羊的产奶量是否可满足羔羊的需要。如果发现羔羊未吃饱,必须采取补救措施。一方面,为羔羊寻找代母,缓解当时的羔羊缺奶问题,或给羔羊补喂代乳粉。另一方面,查清缺乳原因,调节母羊日粮供应,增加产奶量,如补充多汁饲料和蛋白质饲料(饮用熟豆浆等)。 (5)助奶的重要性羔羊吃上初乳后,要经常观察羔羊能否自己找到奶头进行吸乳,如找不到奶头,需要人工的助奶。助奶的方法:用手轻轻地将羔羊的头慢慢推向母羊的乳房,一只手轻轻的抚摸羔羊的尾根,羔羊会不停地摇尾巴去找奶头,人为的用另一只手将母羊的乳房轻轻的挑起,送到羔羊的嘴边,羔羊就能慢慢的吃上初乳,反复几次羔羊就能自己吃母乳。助奶既有利于羔羊的成活,也有利于羔羊拱奶,刺激乳房进行放奶。(6)冬季母羊饮水少,下奶慢,可能出现乳房硬而无奶,这时不要马上为羔羊找代母,以防母羊回乳,让羔羊仍然跟着母羊,适当给

羊的饲养管理

羊的饲养管理 要想养好羊,一定要做好四件事: 一要选好羊舍建设及附属设施 二要做好饲草的准备和加工调制 三要做好精料的混合配制 四要掌握好饲喂方法 五要搞好防疫、驱虫、消毒 一、羊舍建设及附属设施 1、羊舍地址的选择 ①地势较高、南向斜坡、土壤排水性好、干燥。 ②有充足的放牧场,饲料基地,附近有清洁丰富的水源。 ③当地及四周无疫病。 ④④交通方便,但与交通线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疫病传人的机会。 2、羊舍要求 ①合理布局:养羊区要与办公、生活区分开,圈舍应建在办公室或住房的下方。 ②建筑面积:每只羔羊0.5—0.6平方米。 ③高度适中:一般舍顶高度为2.5米左右,要防暑防温。 ④门窗宽敞明亮:羊合群性强,出入栏门易拥挤。一般门宽3米,高2米左右。羊 只数量少时,可略窄些,以1.5—2.0米为宜。羊舍应有跑够的光线,窗户面积一般占地面面积的1/15,窗应向阳,距地面1.5米以上。 ⑤床干燥:羊舍建成楼台式,羊床用木条或竹片构筑,木条或竹片间隔为1.0—1.5 厘米,以便粪便漏下,楼台与地面距离为1.5—1.8米,便于清扫粪便。 3、羊舍附属设备 ①饲槽:1固定或长方形饲槽:用砖、石头和水泥等在饲喂场内砌成长方形固定饲 槽,较坚固耐用;视羊数的多少,可并排砌成数行。2移动式木槽:用厚木板制成,每个长约2—3米,上宽25厘米,下宽20厘米,高15厘米左右。 ②水槽:在运动场,要设置水槽,可用水泥制成,形状大小同饲槽。

③槽架:在羊栏上用木条做成倒三角形的草架,木条间隔一般为9—10厘米,让羊 在草架外吃草,可减少浪费,避免草料污染。 二、饲草的准备和加工调制 (一)饲草的准备 1、饲草以多样化的农作物秸秆、苜蓿、红豆草、高粱草,以及玉米秸秆、洋芋叶等青绿干草和青贮草为主。要相互搭配,保证常年均衡供应,不能有啥草喂啥草。夏田有青绿苜蓿、高粱、燕麦草时不能一次性吃完,应凉晒成青干草,以备冬春季节时搭配其他农作物秸秆饲喂。特别应注意单喂青绿苜蓿时,以防一次性多吃而引发瘤胃臌气或草噎。饲喂堆放时间过长的菜叶、洋芋叶等饲草时易发生亚硝酸盐中毒,如大量单独饲喂锄田时,间拔的农作物幼嫩青苗或秋后再生出来的玉米、高粱、胡麻等幼苗时,易造成氢氰酸中毒,饲喂贮窖马铃薯坏、烂或开年后在窖中发芽,发霉的薯块后同样会引起中毒发病死亡。 2、饲草要铡短或有条件的应粉碎。铡草机或粉草机应选择购买能铡短或能铡草又能粉料的两用机子,价格一般在700—1000元左右。干草应铡成1.5~2厘米长,不要超过3厘米为宜,粉碎不宜过细,要放大粗筛进行,过细羊吃后不易反刍而易造成消化不良或发生胃肠道疾病。 3、饲草的用量。以铡短或粉碎后的各类混杂干草计算,每只羊每天需2~2.5斤,日平均2.3斤,一年需839.5斤干草。一亩三年生中等产草量的退耕地种植的苜蓿,可产鲜草2660斤,折干草764斤(3.5:1),旱川地或梯田地种的苜蓿,亩产鲜草3946斤,折干草812斤。粮食作物粮草比是:小麦1:1斤,谷1:1.5斤,糜1:1.2斤,包谷1:1.5斤,夏杂粮(莜麦)1:0.6斤,秋粮平均1:0.6斤,以此计算总产草量,再根据产草量计划养羊和其它牲畜的养殖数量。 (二)饲草的加工调制 饲草的加工调制,有青绿时期的调制方法和干草的加工调制多种方法,我们主要谈青绿草的青贮和农作物秸秆氨化处理。为什么要搞玉米、高粱和其他青草的青贮及农作物秸杆的氨化处理,目的是将青绿的饲草集中一次性加工、青贮贮存起来,常年均衡利用,不使他的营养由于干枯而流失或浪费。另外与未青贮干枯的干草相比,加工调制后有一种酒香味,加之湿润软化后羊只爱吃,营养价值全面。如在青贮时适当加入0.5%的尿素,玉米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可由8.9%增加到12.9%,提高4.0%,若加入0.35%~

羊的饲养与管理技术要点.doc

畜牧养殖人才冬季集中培训 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我县羊品种的发展概况 我县传统意义上的肉羊品种有两个,一个是蒙古绵羊(土种绵羊),另一个是蒙古山羊(土种山羊),这两个品种对当地生态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善于爬坡,易管理,耐粗饲,蒙古绵羊遍布于我县全境,蒙古山羊主要分布于我县东北部。 1956年—1980年共引进羊品种12个、山羊品种2个。绵羊品种有新疆细毛羊、甘肃细毛羊、苏联美利奴、德国美利奴、高加索细毛羊、阿斯卡尼亚细毛羊、考力代羊、罗姆尼—马尔西羊、东北细毛羊、茨盖羊、边区莱斯特、陕西同羊。其中新疆细毛羊、甘肃细毛羊逐渐训化形成当地品种,其他品种仅作为改良之需,或因数量少或对当地生态环境不适应而逐渐被淘汰;山羊品种有青山羊、沙能奶山羊(关中奶山羊)。青山羊以产猾子皮而有名,现在数量很少,沙能奶山羊属于奶用山羊,在全县有零星大量分布。 1989---1995年我县通过陆续引进、纯繁,发展起了小尾寒羊,1995年底小尾寒羊数量达到3.97万只,1996年小尾寒羊迅速发展到5.5万只。这一品种引进,全县绵羊品种及数量在区域分布上也发生了变化,中西部十三乡(镇)饲养的蒙古绵羊、新疆细毛羊、甘肃细毛羊等品种逐渐被小尾寒羊所代替,小尾寒羊成为了中西部养羊业中的主导品种。 之后,通过引进法国的夏洛莱、英国的边区莱斯特、南非的波尔

山羊、安哥拉的安哥拉山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无角陶赛特、英国的萨福克、荷兰的德克赛尔等肉羊品种,开展与当地羊杂交,积极探索肉羊产业发展中急需的肉羊新品种,现在通过我们的努力试验,已有初步的结论:绵羊品种以小尾寒羊为母本,以无角陶赛特、萨福克、特克赛尔为父本,在不影响小尾寒羊多胎性能的前题下,开展经济杂交(二元杂交)、三元杂交、多元杂交,提高小尾寒羊产肉性能,大量生产杂交肉羔的方案、。山羊品种以关中奶山羊为母本,以波尔山羊为父本开展经济杂交(二元杂交)、级进杂交、终端杂交,进行山羊肉羊品种选育及肉羊生产方案。 2、品种介绍 (1)母本羊我们选择的母本羊小尾寒羊、关中奶山羊具有一年四季发情,高产多胎,即一年产两胎(数量少)二年产三胎或三年五胎,头胎有少部分产单羔,二胎以上产2—4羔,以产双羔最为理想,这两个品种具有繁殖力高、母性好、产乳多、性早熟、适应性好。 ①小尾寒羊被誉为世界超级绵羊品种,有“国宝”的美称,因耐粗饲、易管理、抗病力强、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繁殖率高、肉用性能好颇受群众的欢迎。小尾寒羊属于蒙古羊的亚系,原产于冀、鲁、豫、苏、皖五省交界的平原地带,是鲁西劳动人民经过千年培育而成。其公羊有大的螺旋形角,母羊有小角或姜形角、无角。鼻梁隆起,耳大下垂,体格大,四肢高(所以俗称高腿羊),骨骼健壮,前躯与后躯均发达,侧视略呈正方形(四方四正),体质结

养羊高效饲养技术

养羊高效饲养技术 圈养羊有利于降低生产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和养羊的效益;有利于秸秆过腹还田,为农业提供更多的有机肥,增加粮食生产,减少对自然生态资源的过度利用。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的养羊高效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一:肉羊育肥应遵循的原则 1.1 合理供给饲粮根据饲养标准,结合育肥羊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确定肉羊的饲粮组成、日粮供应量或补饲定额,并结合实际的增重效果,及时进行调整。 1.2 突出经济效益,不要盲目追求日增重最大化尤其在舍饲肥育条件下,最大化的肉羊增重,往往是以高精料日粮为基础的,肉羊日增重的最大化,并不一定意味着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因此,在设定预期肥育强度时,一定要以最佳经济效益为唯一尺度。 1.3 合理组织生产,适时屠宰肥育羊根据肥育羊开始时所处生长发育阶段,确定肥育期的长短。过短,肥育效果不明显,过长,则饲料报酬低,经济上不合算。因此,肉羊经过一定时间的肥育达到一定体重时,要及时屠宰或上市,而不要盲目追求羊只的最大体重。因地制宜地确定肉羊肥育规模,在当地条件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寻求最佳经济效益。 二:肉羊肥育前的准备工作

2.1 建好羊群圈舍舍饲养羊要建有圈舍和较充足的活动场地。羊圈舍要具有防暑、防寒功能,选择在地势较高、向阳、干燥、通风和避风良好、排水容易的地方。规模小时,可建在住宅院内或附近,以便于管理和看护。规模大时,最好在远离村屯的地方建成养羊小区,以便于防疫。 羊舍面积以饲养羊的数量而定。通常每只羊平均占地面积为0.8~1.2平方米。种公羊、母羊占地要大些,育成羊、羔羊可小些,细毛羊、半细毛羊要大些,山羊要小些。一般羊舍高度为2.5米,门的宽度不小于1.5米,窗户距地面的高度不低于1.5米,保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门窗以木质材料为好。跨度7~8米,按消防要求每栋羊舍长度应不超过30米。 圈舍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布局。冬季时可搭成塑料暖棚,在棚顶部左右要各留有一个排气孔,以防止棚内湿度过高。 圈舍前面要设有运动场,运动场的面积是羊舍面积的2~4倍。运动场中间要放置固定式水槽或水盆,用于羊只饮水。四周或中间要放有固定式饲槽或移动式饲槽。固定式饲槽用水泥或砖砌成,槽内要上宽下窄,槽底呈圆形,移动式饲槽用木料制成。 2.2 备足草料饲草饲料是肉羊育肥的物质基础。育肥肉羊必须料草先行,可通过四个途径解决:一是充分收集当地生产的花生秧、红薯秧、槐树叶、杨树叶等营养较高的秧蔓和树叶。二是进行青贮和微贮。若是麦秸和干玉米秸秆可进行微贮。秋季玉米收获后要及时把青秸秆切短进行青贮。三是利用糟、渣类副产品,如酒糟、豆腐渣、

山羊饲养管理规程

页眉 山羊饲养管理规程 一、总体要求 本规程规定了山羊养殖的羊场环境、引种供种、投入品管理、饲养管理、卫生消毒、人员管理、活羊运输、病、死羊废弃物处理和养殖档案等标准要求。 二、羊舍建造 (一)羊场环境 1、场地环境:山羊以农户分散养殖方式为主,环境条件应符合GB/T 18407及NY/T 388的规定。 2、选址 (1)选址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 (2)羊舍或集中养殖场应建在地势干燥、排水良好、通风、便于防疫的地方。 (3)羊舍(场)周围3km以内无大型化工厂、采矿厂、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屠宰场、其它畜牧场等重大污染源。 (4)羊舍(场)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km以上。距离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距离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5)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NY5027的要求。 页脚 页眉

(6)放牧条件良好,饲草资源充足。 3、布局 (1)羊场分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各功能区间应设防疫隔离带。分户养殖应实行人畜分离建设。 (2)生活管理区应设在上风向,主要包括生活设施、办公设施,主大门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 (3)羊舍应建在生产区的上风向,隔离羊舍、病死羊处理区和废弃物处理设施应与生产区隔开。 (4)场区内净道和污道应分开,且互不交叉。 (5)在羊只饲养区内不应饲养其他经济用途动物。 4、羊舍建筑 (1)建筑形式:羊舍设计应通风、采光良好,注意保温隔热。采用半开放式,屋檐距地面(2.3~2.5)m。 (2)排列方式 ①整齐排列方式:平坦地区建羊舍,可按照坐北朝南偏东15的方向进行规则性整齐排列,羊舍建筑面积视羊群规模而定。 ②自然排列方式:在丘陵山区可依山势进行自然排列,建造成吊脚楼式羊舍。页脚 页眉 (3)内部设施 ①羊栏与羊床:羊栏可依羊舍纵轴采取单列式或双列式排列,羊床离地高度在150cm以上,床面漏缝的间隙为(1.5~1.8)cm,以羊粪能够自然掉落又不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