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原文翻译及赏析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全诗翻译赏析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
注释: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5.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
8.达:到。
9.况乃:何况是。
10.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又称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人,原籍湖北襄阳。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
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与“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与《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与《垂老别》。
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品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与思念。
《月夜忆舍弟》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月夜忆舍弟》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月夜忆舍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
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
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作品原文:月夜忆舍弟⑴戍鼓断人行⑵,边秋一雁声⑶。
露从今夜白⑷,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⑸,无家问死生⑹。
寄书长不达⑺,况乃未休兵⑻。
词句注释:⑴舍弟:家弟。
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⑵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⑶边秋:一作“秋边”,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
一雁:孤雁。
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⑷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⑸分散:一作“羁旅”。
⑹无家: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
⑺长:一直,老是。
不达:收不到。
达,一作“避”。
⑻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
白话译文: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作品鉴赏: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月夜忆舍弟》译文及注释赏析
《月夜忆舍弟》译文及注释赏析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
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下面欣赏下这首诗吧。
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边秋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及注释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注释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长:一直,老是。
达: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赏析意境赏析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月夜忆舍弟》的全诗及赏析
《月夜忆舍弟》的全诗及赏析【诗句】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出处】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释义】弟弟都各在一方,已经没有了家无从知道各自的下落。
【点评】兄弟间的思念无时无刻不在心中。
【鉴赏】兄弟几人都分散在全国各地,彼此之间也没有消息,家早已经不存在了,兄弟的生死也难以预知。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当时由于安史之乱,诗人避难秦州,其弟三人杜颖、杜观、杜丰皆分散各地,相互之间不通消息。
在这兵马倥偬的年月,诗人因闻戍鼓,见孤雁独飞,而引起忆弟之情。
此句写出了兵荒马乱的年代,诗人对分散各地的兄弟的担忧以及深深的思念之情。
【全诗】《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赏析】一个清冷的夜晚,耳畔传来了单调的更鼓声,不由让人的心绪也变得单调、沉闷了。
一位孤单的满怀愁绪的诗人,此时正月夜独坐,头脑一片空白。
蓦然响起的更鼓声刹那间惊醒了他,突然,他感到了一丝清冷,猛然意识到,又是秋令时节了!在这样一个夜晚,伴随沉闷的更鼓之声,诗人感到了分外的寂寞。
这不,路上连一个行人也没有,偌大的天地似乎只有诗人自己孤单地呼吸着寂寞的空气。
不! 不只他一人! 还有秋雁呢! 听,那不是它们欢快的鸣声么! 可再凝神细听,诗人倍感孤寂了! 那是一只失群的孤雁在凄楚地鸣叫,一声声,都敲打在了诗人本已孤寂的心上! “我”又何尝不想对你略加挽留了,可只怕我们的相互抚慰只会平添几分凄恻啊!这样的寂寥,这样的冷落,都是由什么造成的呢?仅仅是因为“我”的寂寞心绪么?不! 是频仍的战乱,它阻隔了行人来往的脚步,阻断了本可频传的音信,更扼杀了太多的生灵,让空气的每一个分子都饱含了凄凉!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样冷漠与凄凉的氛围就更容易勾起旅人的思乡之情。
白露的夜晚,清露茫茫,一轮明月,朗照天空。
清露更添寒意,朗照的明月却显出几分“朦胧”。
边塞诗:杜甫《月夜忆舍弟》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语】边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最丰富,艺术性的⼀部分。
以边塞军旅⽣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以及表达戍边将⼠的思乡之情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
边塞诗⼀般出⾃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官之⼿。
通过对古战场的艰⾟⽣活和⾃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尚情操。
在唐代边塞诗中,多以汉朝喻唐朝的类型。
下⾯是为⼤家带来的边塞诗:杜甫《⽉夜忆舍弟》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夜忆舍弟唐代:杜甫戍⿎断⼈⾏,边秋⼀雁声。
露从今夜⽩,⽉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家问死⽣。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戍楼上的更⿎声隔断了⼈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了⽩露节⽓,⽉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法探问⽣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
注释舍弟:谦称⾃⼰的弟弟。
戍⿎:戍楼上的更⿎。
戍,驻防。
断⼈⾏:指⿎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露从今夜⽩:指在⽓节“⽩露”的⼀个夜晚。
有弟皆分散,⽆家问死⽣:弟兄分散,家园⽆存,互相间都⽆从得知死⽣的消息。
长:⼀直,⽼是。
达: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创作背景 这⾸诗是759年(乾元⼆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安史之乱,安禄⼭、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个弟弟正分散在这⼀带,由于战事阻隔,⾳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赏析意境赏析 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法上匠⼼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家本⾊。
诗⼀起即突兀不平。
题⽬是“⽉夜”,作者却不从⽉夜写起,⽽是⾸先描绘了⼀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断⼈⾏,边秋⼀雁声。
”路断⾏⼈,写出所见;戍⿎雁声,写出所闻。
⽿⽬所及皆是⼀⽚凄凉景象。
月夜忆舍弟原文及注释
《月夜忆舍弟》是唐朝杜甫的诗作。
全文如下: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信,生死未卜。
正值白露时节,在戍楼鼓声和孤雁哀鸣的映衬之下,诗人对兄弟的忧虑和思念之情愈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此诗前两联侧重写景,后两联侧重抒情,情景交融,结构严谨,首尾呼应。
颔联用语平易而意味新警,将“露”“月”前提、“白”“明”殿后,倒装的句式顿收奇崛之效。
注释:
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境。
5.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
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寄书长不达:经常寄信却不能到达。
8.况乃:何况是。
9.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月夜忆舍弟原文翻译及赏析
月夜忆舍弟原文翻译及赏析古代文人雅士钟意赏月,对月亮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意义有着独特的体验和感悟。
这种情感常常借用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其中诗歌是最常见的一种。
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首古人所作的《月夜忆舍弟》,并对其进行翻译和赏析。
《月夜忆舍弟》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一首诗。
这首诗以忆念舍弟为题材,讲述了作者因思念弟弟而赏月的情景。
现在我们先看一下原文:月出皎兮佼人僚,舍利子兮可食矣。
女仆美兮自留,芳草玲兮为公谁?青鸟在兮芳草中,君子殁兮无宁?月出佼人归,舍利子归可食,可食之矣;美冠者归,芳草归为公谁?舍利子其顶?不容芳草空自啼。
满堂红兮佳人来,九天公兮舍利子;月明明兮照寰宇,人各自兮相对去。
满堂红者满项仪,月出佼人独寂寥。
接下来,我们对这首诗进行翻译和赏析。
月夜忆舍弟月亮升起,明亮夺目,犹如美人儿的面庞,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一口。
美丽的女仆自顾自地香草飘香,这是为了什么人啊?青色的小鸟停在芳草丛中,好像在哀悼一个君子的逝去,他的心境必定不平静。
月亮升起,倩影悄然离去,仙女啊,你的美丽如同舍利子一般美好,可让人食之,可食吧;那位戴着美丽头冠的人也回去了,芳草又变为了四平八稳的公家之物。
舍利子,你为何要独秀于众芳草之上,而不容许其他芳草自由欢呼?满座的红衣佳人莞尔而至,满堂歌舞一片繁华,舍利子,你是尊贵的君子;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整个世界,人们各自离去,互相分离。
满堂红者领土完美,月亮升起,仙女独自寂寥。
这首《月夜忆舍弟》描绘了一个美妙的月夜景象,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他借助月亮、芳草和美丽的女仆等形象,将内心的情感通过诗歌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
诗歌以带有古风的文字描述了月亮的魅力,将月亮比喻为美人儿的面庞,给人以美丽动人之感。
作者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衬托了自己内心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他深情款款地向弟弟倾诉,把心里的思念转化为对月亮的向往与赏析。
诗的开头是对月亮的赞美,月亮升起时如佼人般美丽,让人不禁想要亲近。
《月夜忆舍弟》原文及译文
《月夜忆舍弟》原文及译文《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经典诗作。
咱们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下面咱来聊聊这首诗的译文哈。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秋天的边塞一只孤雁在鸣叫。
想象一下,在那寂静的夜晚,戍鼓突然响起,本来还有些行人的道路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这时候一只大雁孤独地叫着飞过,是不是有种凄凉的感觉?我记得有一次在乡下过中秋,晚上大家都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鼓声,虽然不是戍鼓,但也让热闹的氛围有了那么一瞬间的停顿,就像诗里说的那种突然的安静,让人心里莫名一紧。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这句诗真的太妙啦!其实露水哪里都一样,月亮也只有一个,可在诗人心里,就是觉得故乡的一切都是最好的。
就好比我有次出差在外地,晚上看着天上的月亮,怎么看都觉得没有家乡的圆,心里头那个想念啊,一下子就涌了上来。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这种亲人离散、生死未卜的感觉太让人揪心了。
我想起小时候,有一次和弟弟妹妹们一起出去玩,结果走散了,我到处找他们,那种焦急和担心,真的难以形容,就像诗人担心自己的弟弟们一样。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在古代,通信可不像咱们现在这么方便,一封信寄出去能不能收到全看运气。
现在咱们有手机、有网络,随时都能联系到亲人朋友,真的太幸福了。
总的来说,杜甫的这首《月夜忆舍弟》,通过对边塞秋景的描写,以及对兄弟分散、音信不通的感慨,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战争的厌恶。
每一句诗都饱含着真挚的情感,让人读了不禁为之动容。
希望咱们通过对这首诗原文和译文的解读,能更好地体会到诗人的心情,也能更加珍惜咱们现在和亲人在一起的时光。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注释及译文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注释及译文【注释】: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露从今夜白:指在节气“白露”的一个夜晚。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长:一直,老是。
达: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原诗文】: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赏析】:在思乡人的眼里,故乡的月色格外明亮;兄弟们因离乱也久已没有得到他们的音讯,连想要写卦信去都没办法,怀念之情一层一层递进。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
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月夜忆舍弟》即是杜甫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杜甫《月夜忆舍弟》原文、译文与赏析
作品原文戍鼓断人行⑵,边秋一雁声⑶。
露从今夜白⑷,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⑸,无家问死生⑹。
寄书长不达⑺,况乃未休兵⑻。
[1]词句注释⑴舍弟:家弟。
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⑵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⑶边秋:一作“秋边”,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
一雁:孤雁。
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⑷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⑸分散:一作“羁旅”。
⑹无家: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
⑺长:一直,老是。
不达:收不到。
达,一作“避”。
⑻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
[2-4]白话译文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5]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5][6]作品鉴赏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杜甫《月夜忆舍弟》古诗赏析鉴赏答案
杜甫《月夜忆舍弟》古诗赏析鉴赏答案《月夜忆舍弟》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这时安史之乱尚未治平,作教师于战乱中,颠沛流离,历尽国难家忧,心中满腔悲愤。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古诗吧。
《月夜忆舍弟》作者:杜甫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注解】1.舍弟:对他人称呼自己的弟弟。
2.戍鼓:军鼓。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秋边:一作“边秋”,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5.露从今夜白:指白露街的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
8.达:到。
9.况乃:何况是,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10.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月夜忆舍弟》【韵译】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有家若无,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平时寄去书信,常常总是无法到达,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治平。
《月夜忆舍弟》【翻译】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月夜忆舍弟》【写作背景】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
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
月夜忆舍弟(杜甫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边秋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标签秋天、唐诗三百首、思乡、怀人、边塞、月夜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注释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长:一直,老是。
达: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赏析意境赏析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
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杜甫月夜忆舍弟译文及赏析
杜甫月夜忆舍弟译文及赏析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以深沉、慷慨激昂的情感而闻名于世。
其中一首著名的作品是《月夜忆舍弟》。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他已故的弟弟的一首悼词,表达了他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现在,我们来一起欣赏并赏析这首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中,杜甫回忆起了与弟弟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弟弟的深深思念。
以下是《月夜忆舍弟》的译文及赏析。
忆舍弟白乐天元稹改编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以平淡的散文体诗句,咏唱了他对已故弟弟的思念之情。
首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以戍鼓的声音断裂了人们最后一丝的渴望为开头,表达了边塞军人长年戍守的辛劳和艰难。
接着的“边秋一雁声”中的秋意和离别之声交织在一起显得更加凄凉。
通过这两句平淡的描述,杜甫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悲伤的氛围中。
接下来的两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通过夜晚的景象,突出了杜甫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夜露清澈、月光明亮,构成了一幅如故乡般安详温馨的画面。
这种对回忆的渴望和故乡的眷恋,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杜甫的思念之情。
诗的最后两句“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表达了杜甫在世事变迁中对弟弟的牵挂。
时光流转,亲人相隔,弟弟们也因战争而分散。
杜甫心中的担忧和挂念,溢于言表。
紧接着的“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更是点燃了杜甫内心的焦虑。
他曾多次寄书给弟弟们,却始终没有回音。
这使他对弟弟们的安危更加忧虑不安,同时也对战乱的结束心存期待。
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调,流露出杜甫深沉的思念之情。
通过对家族团聚、不安和牵挂的描绘,杜甫表达了自己对弟弟的思恋之情和对乱世的忧虑。
他的诗句简洁明了,行云流水,使人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通过对《月夜忆舍弟》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诗歌中承载的深情和深思熟虑。
他以简洁的语言传递着对弟弟的思念和对乱世的担忧,抒发出坚毅而又激情澎湃的情感。
这首诗不仅揭示了杜甫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也折射出了时代的困惑和人民的疾苦。
2023年文学_《月夜忆舍弟》诗词鉴赏
2023年《月夜忆舍弟》诗词鉴赏2023年《月夜忆舍弟》诗词鉴赏1《月夜忆舍弟》杜甫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解】:1、戌鼓:戌楼上的更鼓。
2、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境。
3、长:一直,老是。
【韵译】: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有家若无,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平时寄去书信,常常总是无法到达,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治平。
【评析】:诗作于乾元二年(759),这时安史之乱尚未治平,作教师于战乱中,颠沛流离,历尽国难家忧,心中满腔悲愤。
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托萦怀家国之情。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结构严密,环环相扣,句句转承,一气呵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句,可见造句,的.神奇矫健。
2023年《月夜忆舍弟》诗词鉴赏2月夜忆舍弟的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的意思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月夜忆舍弟赏析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
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2023年《月夜忆舍弟》诗词鉴赏3月夜忆舍弟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杜甫《月夜忆舍弟》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杜甫《月夜忆舍弟》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
青年时期曾漫游三晋、吴越、齐、赵等地,追求功名,应试不第。
天宝十载(751)正月,玄宗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乃于九载冬预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
十四载,授河西尉,不就,旋改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杜甫困守长安期间,尝居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世因称“杜少陵”。
安史乱起,曾陷贼中。
肃宗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自长安奔赴凤翔行在,授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
旋因疏救房琯,被贬华州司功参军。
后弃官流寓陇、蜀、湖、湘等地,所谓“漂泊西南天地间”。
其间曾卜居成都浣花溪畔,人又称“杜浣花”。
因代宗广德二年(764)剑南节度使严武表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两《唐书》有传。
杜甫生当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向被誉为“诗史”。
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律切精深,沉郁顿挫,后世尊为“诗圣”。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盛赞其“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现存诗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工部集》行世。
【原文】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 [1] ,秋边一雁声 [2] 。
露从今夜白 [3]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4] 。
寄书长不达 [5] ,况乃未休兵 [6] 。
【注释】[1]戍鼓:戍楼夜时所击禁鼓。
断人行:谓宵禁戒严。
[2]秋边:一作“边秋”。
一雁:即孤雁。
古以雁行喻兄弟,说“一雁”,即暗喻自己孤独。
[3]“露从”句:谓今日适逢白露节。
[4]无家:时杜甫巩县(今河南巩义市)老家毁于安史之乱,已无人,故云。
唐诗三百首杜甫月夜忆舍弟原文与解析
唐诗三百首杜甫月夜忆舍弟原文与解析杜甫是唐朝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史”。
他的作品广泛描绘了当时的社会景象和人们的困苦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注。
其中《月夜忆舍弟》是他的一首名篇,以月夜为背景,抒发了对已故舍弟的思念之情。
下面是《月夜忆舍弟》的原文与解析。
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尺书何遗哉,巫峡巫山楚水涨。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战乱边疆的苦难生活和对已故舍弟的怀念之情。
首节“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守军在边关的生活。
戍鼓声中断人行,拉开了一个忧郁的画面。
一声雁鸣,唤起了诗人深沉的思绪。
这两句诗境界高远,语言简练。
下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以月夜为背景,月明如白昼,点缀着夜晚的黑暗。
这光景使诗人联想到遥远的故乡,引发无限的思乡之情。
作为一位流亡异乡的诗人,诗人所写出来的忧伤与思乡之情使人深感其心魂的悲凉。
再下一节“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表露了诗人与弟弟共生共长的情感。
因战争的原因,兄弟分散,无家可归,生死未卜。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伤痛和忧虑,无家可归的种种困境,更重要的是兄弟的命运以及诗人自己生存的困境。
最后一节“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尺书何遗哉,巫峡巫山楚水涨。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描写了诗人对弟弟生死未卜的思念和对境遇的憧憬。
诗人心系家乡,担心战乱未止,书信无法送达,使他更加愁苦。
用尺书作比喻,强调了长久离别的痛楚和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表达了诗人对经历了战乱的艰苦岁月和与已故舍弟之间深刻的感情认同。
整首诗通过月夜和战乱边境的描写,诠释了诗人对已故舍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注。
诗中用典巧妙,形象鲜明,文字凄美,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楚和对亲人的怀念,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受。
《月夜忆舍弟》原文及翻译赏析
《月夜忆舍弟》原文及翻译赏析1、《月夜忆舍弟》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1 诗歌背景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当时正值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
杜甫与自己的弟弟们分散在各地,音信不通,他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下了这首饱含思念与忧虑的诗篇。
111 诗句解读“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的哀鸣。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夜的荒凉景象,烘托出了战争时期的紧张氛围和人们的不安。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融入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这体现了诗人对兄弟命运的担忧和无奈。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进一步强调了通信的困难和战争的残酷。
12 诗歌翻译戍楼上的更鼓阻断了人们的行路,秋夜的边塞传来一只孤雁的叫声。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为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分散各处,已经无法打听他们的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达,何况战乱频繁还未停止。
121 翻译技巧与难点在翻译这首诗时,需要准确传达出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
例如,“戍鼓”“边秋”“露”“月”等词汇要翻译得恰当,同时要注意保留原诗的韵律和节奏。
难点在于如何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兄弟的牵挂在翻译中充分体现出来。
13 诗歌赏析131 情感表达这首诗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的痛恨。
诗人在颠沛流离中,借景抒情,通过描写边塞的秋景和自己与兄弟的离散,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132 艺术特色诗歌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人人心中都有的对故乡的深情。
《月夜忆舍弟》全文与注释
《月夜忆舍弟》全文与注释《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经典诗作之一,全诗内容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下面我们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注释和解读。
“戍鼓断人行”,戍楼上的更鼓响起,道路上就不再有行人走动了。
“戍鼓”指的是边防驻军的鼓声,其作用多为报时或警示。
鼓声一响,人们便停止活动,可见当时局势的紧张和不安。
“边秋一雁声”,边地的秋天,一只孤雁的叫声传来。
这里的“边秋”点明了时节和地点,秋天本就容易引发人的愁绪,何况是在这荒凉的边疆。
那一只孤雁的叫声,更增添了孤寂和凄凉之感。
“露从今夜白”,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意味着天气渐凉,露水渐多。
这句诗表面上在说节气的变化,实际上也在暗示时光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
“月是故乡明”,月亮还是故乡的最为明亮。
诗人身处他乡,看到的月亮却觉得不如故乡的明亮,其实并非月亮本身有差别,而是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眷恋,使得故乡的一切在心中都变得无比美好。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兄弟都分散在各地,没有家可以打听他们的生死情况。
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兄弟的牵挂和担忧,由于战乱,亲人们流离失所,生死未卜,这种不确定性让诗人内心备受煎熬。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寄出去的书信常常不能送达,何况如今战乱还没有停止。
在古代,通信不便,加上战乱的影响,书信难以传递,诗人与亲人失去联系,无法得知他们的状况,这种无奈和痛苦可想而知。
整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描写边塞的景象和自己对兄弟的思念,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和社会的动荡,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关怀和对和平的渴望。
杜甫的诗歌往往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和人文关怀,这首《月夜忆舍弟》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人们的生命和亲情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而诗人用真挚的笔触,将这种痛苦和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再从诗歌的艺术手法上来看,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月夜忆舍弟杜甫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月夜忆舍弟杜甫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月夜忆舍弟杜甫古诗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这首诗的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那么关于这首月夜忆舍弟又该怎么学习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月夜忆舍弟杜甫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仅供参考。
月夜忆舍弟杜甫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边秋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杜甫【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月夜忆舍弟杜甫【注释】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5.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
8.达:到。
9.况乃:何况是。
10.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月夜忆舍弟杜甫【赏析】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杜甫《月夜忆舍弟》原文、译文与赏析
作品原文戍鼓断人行⑵,边秋一雁声⑶。
露从今夜白⑷,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⑸,无家问死生⑹。
寄书长不达⑺,况乃未休兵⑻。
[1]词句注释⑴舍弟:家弟。
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⑵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⑶边秋:一作“秋边”,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
一雁:孤雁。
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⑷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⑸分散:一作“羁旅”。
⑹无家: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
⑺长:一直,老是。
不达:收不到。
达,一作“避”。
⑻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
[2-4]白话译文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5]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5][6]作品鉴赏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夜忆舍弟原文翻译及赏析月夜忆舍弟原文翻译及赏析月夜忆舍弟原文翻译及赏析1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韵译】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有家若无,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平时寄去书信,常常总是无法到达;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治平。
【赏析】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
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
”(《麈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
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
实乃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
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
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
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
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
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
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月夜忆舍弟原文翻译及赏析2原文:月夜忆舍弟朝代:唐朝作者: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译文及注释: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注释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5.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
8.达:到。
9.况乃:何况是。
10.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赏析: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
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
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月夜忆舍弟原文翻译及赏析3月夜忆舍弟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注释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5.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
8.达:到。
9.况乃:何况是。
10.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月夜忆舍弟创作背景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
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
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月夜忆舍弟历史评价梁启超在“诗圣杜甫”一文里曾这么写道:“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
他的表情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深处,能将他全部反映不走样子,能像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
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杜甫,其实也没什么错,他是多情,但他的多情却是极宽广、极深厚的那种,是「人民爱物」的人道精神,所以,他的诗篇能写的好,能像电气一样的振荡人心不无道理。
而这首《月夜忆舍弟》所给人的感动和冲击,正是如上所说的那样。
意境赏析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
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
”(《麈史》)读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凡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
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
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
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
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
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
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
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结构分析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思想感情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
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