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国内外对思维导图的研究方案状况

纵观国内外对思维导图的研究方案状况
纵观国内外对思维导图的研究方案状况

纵观国内外对思维导图的研究状况

知道一点思维的类型

什么是思维?思维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人脑通过诸多形式和方法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能动过程。恩格斯认为,思维就是把意识的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同样也包括把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综合成为统一体。

关于思维类型的问题,在许多论著中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但是目前我国学界尚缺乏准确统一的界定。一般认为,组成人的思想和构成人的思维的独立的基本元素有两种,即意象和概念。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物质的东西而已。”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思维科学的倡导者钱学森先生曾经指出:“以前我按我们的习惯称呼,把一个人的思维分成三种,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这只是说从思维规律的角度来说,有这么三种。但是,第一,不排除将来的进一步研究会发现这样划分不合适,或还有其它类型的、具有不同规律的思维。第二,虽然划分为三种思维,但实际上人的每一个思维活动过程都不会是单纯的一种思维在起作用,往往是两种,甚至三种先后交错在起作用。比如人的创造思维过程就决不是单纯的抽象(逻辑)思维,总要有点形象(直感)思维,甚至要有灵感(顿悟)思维。”这一论述在我国学界有十分广泛的影响,已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人们的认同。

在实践中,由于人类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如在阅读或写作过程中,单纯依靠某一思维是不可能解决所有阅读中需要理解的问题和突破所有写作中遇到的问题的,为了适应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人脑必须把不同类型的思维融合起来,

才能进一步发挥人的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正如前文所引钱学森先生所说:“实际上人的每一个思维活动过程都不会是单纯的一种思维在起作用,往往是两种,甚至三种先后交错在起作用。”为了更有效地思考和解决读写过程的特定问题,思维主体不仅要凭借自身的思维元素,而且必须借助主体的动作、动作对象和动作结果来展开思维活动,例如,可以动手绘制思维导图,辅助读写思维活动,以提高效率。此时,人绘制思维导图的外部动作就是展开读写思维活动的重要辅助手段,思维导图就是开展思维活动的辅助工具。

提高能力的核心就是学会思维,学会组织构建思维。一旦

思维构建出来,其它相连的分支思维就会非常自然与容易。

——博赞

再学一点思维导图开发左右脑的理论再学一点思维导图开发左右脑的理论

分析和综合是处理资讯最基本的两种方式,把整体分解为元素和把元素合并为整体,两者皆为人类理性思考之所必须,但掌理的大脑部位则迥异。史派瑞与雷维艾葛雷斯蒂在1968年合著的一篇论文中提到此一关键差异,这是一项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研究成果。

在分割脑的实验中发现:左脑和右脑这两个半球的思考方式完全不同。左脑用语言进行思考,逻辑性强,专注于单一解答,清楚每个细节;右脑则用图像进行思考,注重关联,能掌握全局,能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直觉能力。只有左右脑的功能密切配合,大脑潜能才得到100%的利用。

左脑的循序思考与右脑的整体思考的差异可以这么样形容:左脑就像千言万语,右脑就像一张图画。而俗话说:一张图画,胜过千言万语。对大多数人来说,利用“左脑+右脑”的“全脑”思考模式,有利于提高记忆力,最大程度地激发大脑的潜能,并使大脑平衡协调发展,成为全脑型人才。许多学者认为: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使左、右脑协同工作,在画画的技巧和表达逻辑联系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在不同机能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让右脑直观的、综合的、形象的思维机能发挥作用的同时,调动左脑的配合,把词汇和图标连接在一起进行处理,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水平,充分记录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过程,增进自己的知识记忆与积累,扩展读写思维的深广度,带动读写思考的创新。应用思维导图,使阅读读出深度,鉴赏赏出水平,作文写出新意。了解一些国内外学者关于思维导图的理论研究情况了解一些国内外学者关于思维导图的理论研究情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神经元的由中心向外发散的网状造型给英国学者托尼·博赞(Tony Buzan)带来了“思维导图”的构图启示。他在20世纪70年代,创造了思维导图,并首先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训练一群被称为“学习障碍者”、“阅读能力丧失”的族群。这些被称为失败者或曾被放弃的学生,很快变成好学生,其中更有一部分成为同年级中的佼佼者。

思维导图就像大脑中的地图,完整地将思维、想法呈现出来,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的内容结构,有效呈现思考的过程及知识的关联,它是西方中小学教学

中很常用的一个方法,也是盛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学习策略。它是认知与学习、反思与创新的工具。它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思考正是回归自然的、几乎自动的思维方式,是外化的“精神图谱”,是创造性思维的自然表达。随着网络学习的普及,思维导图的时代特征更为明显,推广思维导图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策略之一。

目前,全球范围内超过25亿人运用思维导图的逻辑架构及全脑思考的方法于个人、家庭、教育和企业等。从应用领域看,在企业培训中,利用思维导图的可视化,促进灵感的产生和发散性思维的形成,IBM、微软、甲骨文、惠普、波音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是最早引入思维导图咨询和培训的机构;在国外教育领域,作为优化思维的工具,对教师的教和对学生的学习都有很大帮助,哈佛大学、剑桥大学、伦敦经济学院等知名学府都使用和教授“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英国、新加坡已经把思维导图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韩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的教育教学机构也已经开始对思维导图进行研究和探索。《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中所提供的教案范例和软件资源中,也可以看到许多优秀教案都用了思维导图。

国外关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思维导图可以提升智力,提高思维水平,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思维导图成为国外中小学教学中一个常用的方法,而且有着很好的教学效果。

思维导图(Mind Maps)引入中国后,主要是在教育领域展开对思维导图的研究,而且许多实践研究多是利用思维导图的发散结构,注重以向外辐射的结构和节点

之间的连接来调动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以改进计划、讨论、笔记、写作构思等的记载形式。

对于能发展思维、帮助记忆和提高思考深广度的思维导图的研究经久不衰,以思维导图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呈逐年增多趋势。思维导图是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和引导学生掌握认知方法的学习工具,能帮助学生建构各种概念之间的层级联系以促进学习和记忆,还能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工具,与头脑风暴教学法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多思维层次上的交流和讨论。但是,我认为国内一些应用思维导图于教学实践研究中的研究方式、应用范畴和研究方向仍有一些值得反思之处。

1.探究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

人们一直生活在“图”的世界:从远古的象形文字与符号;中国古代的周易八卦图;儿童从小自发地用涂鸦来传达自己心中的想法;人们用路标、地图指示地形和方位;学习中,教材、教辅、课外书中点缀的插图,语文教学中常见的文章小标题连成的结构图;呈现事件发展、故事情节变化的示意图、简笔画、板画、动画,呈现实验结果的统计图等等。可以说:图无处不在,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直观的表现形式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如果说文字语言更侧重于逻辑表达,那么图就在直观形象上见长了。

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一直忽略图。有的人认为思维导图就是“概念图”,如有学者就认为:“人类使用的一切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图示方法都是‘概念图’或‘思维导图’。”目前,国内关于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不管是教育方面的论文,还是软件应用方面的论文,思维导图也都没有摆脱概念图的影响,对它的研究大都是在

概念图启发式教学理论、教学评价和知识系统构建的教学框架下进行,而且只是这个框架中内容因子的一种替代形式。

我们的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将“图”置于重要的地位,仅是辅助或者是可有可无的点缀,一直过于强调严谨的逻辑表达,忽视图这种直观形象的思维形式和饱含情感的表现方式。当某些研究逐步尝试将思维导图引入到读写教学中,其应用的方式也是多用关键词,少见其使用图画。

而我发现:思维导图既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来研究,更可以作为一种“图”来研究。作为“工具”,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以应用在所有需要思考、记忆或决策的领域;而作为“图”来研究的方式,能使它更具有美学研究的价值,它是人思维、认知过程的形象化,符合“图式理论”的假设。思维导图将人的线型语言、逻辑思维转化为图形,弥补了语言在思考表达上单一性和线性的不足,使读写过程可视化的研究成为可能。

2.开拓思维导图的应用范畴

近几年,国内做的一些研究,大多利用思维导图辅助教与学。如在科学课程和理科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表示出概念间的复杂关系,在英语课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记英语单词,在写作指导中利用思维导图的图式结构辅助组织语言材料等。相对而言,现行研究对思维导图的应用主要是于放射性思维范畴内研究,较多强调树状结构的发散联想,忽视应用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左右脑同时运作;在强调思维导图的放射性结构是脑

神经元的天然结构标志的同时,忽视这种天然结构所依存的“天然环境”,以及在特定环境中事物存在于原生态结构形式之外的各种“变式”。

思维导图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优势,而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的比重较大。在小学语文读写能力的培养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形象的思考,整理阅读理解的内容和收获。作为阅读理解和写作构思,及写作前调动起对体验的记忆的工具,思维导图所能表达的绝对不会只有放射性结构一种,不会只能表达发散思维模式。如果在此方面加以尝试和深入探究,我相信:它除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放射性思维,寻找一些新的作文题材、灵感,有效构思主题突出的文章之外,一定还会在更多的思维范畴有新的应用和新的发现。

3.展望思维导图的发展方向

思维导图的诞生初期,完全是手绘作品。而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如Inspiration、MindMan等思维导图软件的逐步流行,许多学者的研究方向更多的是瞄准计算机软件应用方面的研究。的确,应用思维导图过程中,计算机的作用的确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进行思维导图的整理、保存和方便复制、快捷传播。但值得我们反思的是:要应用思维导图,促进左脑和右脑的协同工作的,是用计算机还是手绘方式呢?利于促进大脑的潜能开发的,是用计算机还是手绘方式呢?更利于提高记忆,促进知识的整理消化和吸收的,是用计算机还是手绘方式呢?因为信息交换的过程,包含一个信息的接收、存取和加工的过程。一个客观事物一般总不会只重复传送某种含义,它总是适应人们内心的需要传送着各种不同的信息和情感,总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而调整的,具有个性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的。因此,要将阅读理解和感悟用丰富的色彩图形语言把它表达出来,绘制为思维导图,或者要把思维导图所表达的内心情感转化为文章,这些都是计算机不能取代人完成的。无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何,它都不能代替人的思考。

在资讯时代,开启右脑运作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我觉得:真正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导图,是来自于手绘的思维导图,因为手绘思维导图是在调动人的左脑和右脑的全部功能进行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大脑的创造性和开发人的潜能。

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就不会有技术。

——高尔基

当语文课堂遇上了思维导图当语文课堂遇上了思维导图

当语文课堂遇上了思维导图,一切抽象含蓄的语言似乎都变得如此直观可视。为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读写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以便进一步研究应用思维导图在培养语文读写能力教学中的现实意义,我于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间,抽取华南师大附小五年级2个平衡班的学生,设定实验班和控制班,采取准实验对比的方法进行研究。在实验班,开展基于设计的实验研究。

我担任实验班教师,运用思维导图策略进行读写指导,在实际语文学习中,应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学生以画思维导图为辅助读写的学习策略。在控制班,教师和学生则仍延续传统的读写教法与学法。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兼用了问卷调查、同感评估和访谈的研究方法。

我的思维导图导读写教学应用准实验研究概述

实验被试

经问卷调查,及查看实验前期两个班的期末考卷的阅读和写作测试成绩,确认两个平衡班的学生是同一年级,年龄相仿,性别比例分布相近,实验前的语文能力基础相似。

实验过程概述

实验过程主要遵循先从语文教学实践中,提出实验假设,尝试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问题,在进行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通过初步调查,确定实验被试,再定出实验的方案,开展应用思维导图培养小学生读写能力的实验,通过理论假设,提出一些读写思维导图的模式,并在实验中,收集实验数据。最后反思实验过程,以进一步修改最初的实验方案。

在实验前后,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问卷调查,同感评估法和试题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加强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等,最后提出研究结论,具体实验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实验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图6-1实验过程图

第一阶段的教学实践(2008年9月—12月)

主要使用方式:教师示范,边讲边画,逐步向学生分组合作画过渡。

实验假设:这种使用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快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并能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实验目的:让学生理解思维导图,学会绘制阅读思维导图。

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中,我大胆尝试应用思维导图辅助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从对文章局部、细节的学习到对文章整体的理解过程都借助于思维导图。为了让学生对思维导图有很好的把握,以便更好地应用它来梳理和记忆阅读所获,帮助学生随时调用相关的知识指导写作,我常常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边读课文,边示范,或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阅读思维导图。然后,看着黑板上的阅读思维导图讨论课文内容,并不断完善画在黑板上的阅读思维导图,鼓励学生也修改自己所画的阅读思维导图。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掌握绘制阅读思维导图的方法,并以思维导图记录阅读所得。

教学反思:第一阶段的教学实践,我在应用思维导图作为探究和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主要策略的过程中,一边实施思维导图导阅读的教学,一边还研读了小学课程标准,分析了小学生应具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构成,并初步摸索出应用思维导图发展小学生思维,培养小学生阅读写作所需的能力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逐步帮助学生领悟绘制阅读思维导图的要领。

我在第一阶段的教学实践中还感受到:看着阅读思维导图讨论课文内容,并不断完善阅读思维导图,是很有效的学习,这能让学生很快学会了一些整理阅读内容,归纳写作知识的方式和方法。

结果与分析、讨论:第一阶段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对语文课堂的阅读十分感兴趣,特别喜欢分组合作,集体完成课文阅读思维导图,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对自己画的思维导图缺乏信心,更喜欢看别人画的思维导图。在看着课文的阅读思维导图讨

论相关内容时,学生发言总是十分踊跃,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总能不断提出一些完善思维导图的好点子,学习积极性极高。

看来,应用思维导图这一种图形技术,的确是能打开学生大脑天赋潜能的万能钥匙,它改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善了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使阅读教学变得轻松、有趣,富有吸引力。

第二阶段的教学实践(2009年1月—3月)

主要使用方式:提供一些模式让学生选择,学生开始在自主阅读中学习绘制思维导图。

实验假设:既定模式的提供有利于学生迅速达到独立绘制思维导图的目标,而且有利于提高阅读效果。

实验目的:让学生体验手绘阅读思维导图辅助阅读的过程,增加学生应用思维导图引导阅读的兴趣。

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考虑到阅读和写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多方面的。为了让学生能更有效地、便捷地在学习篇章的知识点的同时,又能提高写作能力,我指导学生尝试应用线性模式和环状模式的阅读思维导图,还告诉学生可以结合实际阅读需要,应用放射模式和聚敛型模式的阅读思维导图。

当然,我也鼓励学生自由绘制思维导图,因为现在没有谁能穷尽所有阅读思维导图的模式。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郭沫若

教学反思:对阅读思维导图的模式进行介绍,利于学生结合实际阅读需要,选择记录阅读收获的图式,增强学生绘制阅读思维导图的信心。另外,如果在学习新课后,再配合进行同类题材文章的阅读和画阅读思维导图;在仿写一些典型片断或精彩片断前,先画写作思维导图,会更利于学生对写作知识的迁移,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果与分析、讨论:对阅读思维导图的模式进行介绍后,学生都能根据实际阅读理解,选择方便自己记录阅读收获的阅读思维导图模式。而且,应用线性模式、环状模式和放射模式的思维导图作阅读记录的都比较多,但应用聚敛型模式的思维导图作阅读记录的就比较少。也许放射模式和聚敛型模式的阅读思维导图均可用于散文等非叙事性作品,其结构相近,只是连线展开的方向不同,有时也可理解为问题分析的不同方面。应用放射模式多于聚敛型模式,也许正反映了学生的一种思维习惯:学生更喜欢分析作品从一个主题展开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而不太注意作品之所以展开哪么多个方面的叙述,都是紧扣作者所要表现的某一个主题。

第三阶段的教学实践(2009年4月—2010年3月)

主要使用方式:鼓励学生自由绘制思维导图,并大胆质疑,积极进行阅读思考。

实验假设:在学生已灵活掌握思维导图绘制技术和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自由绘制思维导图,引导自主的深入的阅读思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读写教学的效果。

实验目的:让学生享受思维导图引导阅读思考,辅助积累写作材料的过程,加强学生应用思维导图提高自身读写能力的信心。

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在学习新课后,再配合对学生进行同类题材文章的阅读,并布置画课外阅读文的思维导图;在仿写一些典型片断或精彩片断前,在布置学生写作文之前,都要求学生先画写作思维导图。不断鼓励学生大胆用思维导图展示自己阅读理解的收获,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允许学生有不同层次的感悟;鼓励学生大胆用思维导图表达和记录自己的写作构思和创作灵感。

教学反思:我在本阶段教学实践的体验是,在近一年的探究实践中,越来越感觉手绘思维导图是非常灵活的,没有严格的限制,只需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的规则,却能大大增加大脑思考的自由度。有时,学生手绘的思维导图构图很容易会被误解为马虎、混乱或没有结构,但事实上,真正的精神自由常常是混乱之中创造秩序。看似混沌状态的手绘思维导图,有时让学生稍稍解释,就能发现其中各种图形、文字等往往都是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

结果与分析、讨论:第三阶段的教学实践结束之际,应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做法就已坚持一年半了。我发现,实验班的学生普遍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①阅读面较广;②阅读量大;③阅读目的明确;④能灵活应用思维导图辅

助阅读;⑤阅读中,能自学掌握各种文中出现的写作手法;⑥阅读时动脑思考、动手绘制和完善思维导图,都很勤快。

学生学会借助思维导图引导阅读思考,每次阅读后都能学会一些写作方法,绝大部分实验班学生阅读时,都有较大的兴趣和较强的自觉性及主动性;写作时,思路也比较敏捷,构思时也比较注意思考写作的层次和条理等问题。

试验后期,再对2个平衡班的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测试,其中,学生作文测试成绩的获得是采用同感评估法。在对比两班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后,我还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对实验前后进行的问卷调查作了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

干扰变量控制

根据实验前期的调查问卷题6的调查结果,我统计出实验班有2名学生每个周末参加阅读或写作的辅导班,时间从2小时到4个小时不等。据统计,控制班也有5名学生也参加了辅导班的学习。为避免课外辅导等其他因素对实验数据和结论的干扰,我在测试和期末成绩的数据收集中,均排除这10名学生的成绩,只统计和分析了控制班的38名学生和实验班的40名学生。

问卷的设计、施测与结果分析

实验开展前,我先对控制班和实验班进行实验前期的问卷调查,调查这两个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实验开展后期,我又针对实验班,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实验前

后两次的问卷调查,比较实验班学生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前后,读写习惯和体会等方面的情况。

1. 问卷设计:我设计实验前期调查问卷,其中封闭性问题9道,半封闭半开放性问题1道,开放性问题1道。共设计了以下四种类型的问题,具体问题(详见附录一):

思维导图的使用情况(第1题)

读写习惯(第5题)

阅读体会(第2题、第3题、第4题、第7题、第9题)

写作体会(第8题、第10题)

实验后期调查问卷,其中封闭性问题24道,开放性问题2道。也是设计了四种类型的问题(详见附录二)。

2. 问卷施测:在实验开展前,我对控制班43和实验班42人的8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实验开展后,我对实验班中的42名学生进行了再次问卷调查,收集学生的读写习惯和体会等信息。实验开展前发放问卷各85份,回收问卷85份,全部为有效问卷;在实验开展后,我对实验班中的42名学生再次发放了问卷42份,回收问卷42份,全部为有效问卷。

3. 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收集和统计答题情况,初步分析85份问卷的答题结果,发现通过问题1的调查,可以了解到控制班和实验班中,有76名学生没有听说过思维导图,仅有9名学生听说过,但没有使用过这个工具,说明他们若应用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就都是零起点,这对实验的可靠性提供了前提。

在实验开展之前,问卷第6题的调查,问:你平时有参加语文阅读或写作辅导班吗?如果有,一周参加辅导几小时?调查发现,实验班有2名学生每个周末参加辅导班的学习,时间从2小时到4个小时不等。据统计,控制班也有5名学生也参加了辅导班。下面对85份问卷的其他答题结果进行分析。

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

——孟子

前期问卷第2、3、4、10题的面积统计图如图6-2所示。

图6-2实验前问卷第2、3、4、10题统计结果

前期问卷还调查了学生读写能力和习惯等信息,共4道问题,调查问卷第5、7、8、9题的面积统计图如图6-3所示。

图6-3实验前问卷第5、7、8、9题统计结果

前期问卷第11题:你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许多学生平时的阅读时,总感到对文章的理解不够透彻,对文章的主题思想也把握得不好,常常有些词句不易理解,觉得难懂。生字词常写错,读过了的词句容

易忘记。有的学生感到写作时,描写不够生动,难讲清自己的意思;有的觉得总找不到好的素材,没有灵感;有的学生写的文章不美,总觉得在机械重复;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写文章没有条理,不知如何设计文章的结构,思维较乱,难以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还有的学生认为写文章时,详略很不好把握。总的看来,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读写能力缺乏足够自信,还有些畏难情绪,良好的读写习惯有待培养。

对于以上发现的问题和现象,我认为:绘制阅读思维导图,就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分析文章,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文章。学生运用先前阅读时绘制思维导图的经验,结合新的写作要求,绘出新的写作思维导图,常常会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程度和构思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加强学生调用各种写作手法的灵活性。另外,阅读同样的文章或根据相同的写作标题和写作要求作文,学生的理解或构思的思路都会不同,所画的思维导图也会不相同,因此所暴露出的阅读理解的不足和写作构思方面的弱点也会不一样。思维导图就可以便于老师及时为学生查漏补缺,就能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后或动笔写作之前,预知学生阅读了解了课文的什么内容,或作文准备写什么内容,大致想怎么写,是否和题目要求相符合等等。便于老师及时纠正学生的偏差,使学生的阅读理解或写作构思中存在的偏差能在及早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使读写过程更高效,使学生平时在阅读和写作中遇到的困难能得到非常及时的解决。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叶圣陶

故此,把思维导图引进读写教学之中,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的准实验研究是具有可行性的。

在实验后期,对实验班的42份问卷的答题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 针对“阅读和写作思维导图是否为学生所接受”的调查

学生接受程度调查1.你对阅读或写作时画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感兴趣吗?2.与以前的学习方式相比,我更喜欢?3.你喜欢全班一起讨论,并用思维导图来记录阅读收获的学习形式吗?4.课堂上,如果你对课文的理解有自己不同的见解,你会主动说出来,并添加到集体完成的思维导图中吗?5.阅读和写作思维导图能提高你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吗?调查结果圆环统计图图6-4“阅读和写作思维导图是否为学生所接受”的调查结果

2.针对“学生绘制阅读和写作思维导图的体会和习惯”的调查

体会和习惯调查饼形统计图体会和习惯调查饼形统计图6.你觉得绘制阅读和写作思维导图容易吗?11.思维导图会帮助你解决一些写作方面的困难吗?7.你喜欢自己画思维导图还是看别人画好的思维导图?12.你喜欢在思维导图上画图形吗?8.你课外阅读时,会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吗?13.现在你经常运用思维导图帮助理解或记忆阅读过的文章内容吗?9.你平时写作文,会先画个写作思维导图帮助构思吗?14.你希望老师下学期还采用阅读和写作思维导图教学吗?10.预习或听课时,你有新的认识,会及时修改或补充思维导图吗?15.比起抄词和记读书笔记等方式,你更喜欢画阅读思维导图的预习方式吗?图6-5“学生绘制阅读和写作思维导图的体会和习惯”的调查结果

3.针对“思维导图是否促进了阅读和写作”的调查

今一切事业,须从科学上解决;而一切学问,须从

事实上研究。——黄炎培是否促进读写的调查饼形统计图是否促进读写的调查饼形统计图16.你觉得思维导图是否能帮助你更容易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和分析出文章的结构吗?19.通过画同类阅读文章的思维导图后,对你的写作是否有启发?17.你认为阅读思维导图可以更直观地记录自己或他人的阅读理解过程吗?

20.你认为写作思维导图可以记下自己构思作文时思考过的内容吗?18.学了画思维导图后,阅读写作时你会先思考文章的整体结构吗?21.你对本学期里阅读过的文章内容与结构比以前心中有数吗?图6-6“思维导图是否促进了阅读和写作”的调查结果

4.针对“思维导图是否促进了以读导写”的调查

是否促进了以读导写的调查22.阅读思维导图让你写作构思时,灵感更多、联想更丰富吗?23.画完几篇同类文章的阅读思维导图之后,你能否比以前更容易读懂这类文章,更清晰了解该类文章的结构特点或必须交代的要素呢?24.你很容易由画一篇文章的阅读思维导图想到怎样写这一题材的文章吗?圆环统计图图6-7“思维导图是否促进了以读导写”的调查结果

5.学习应用思维导图辅助阅读和写作后,你主要有什么收获?

97%的学生感到阅读变得简单了,分析文章更容易了。有学生认为思维导图帮助他找到了许多词句之间的联系,使他能记住的词汇增加了。通过画图认识的成语

更多了,还掌握了许多种写作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等。一些学生认为画思维导图有助快速阅读理解,帮助深刻理解文章的脉络和总体结构(或部分的结构),清楚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还能帮助记忆课文内容,使自己的阅读理解力增强了。部分学生觉得比起以前,能更清晰理解同类文章的结构特点了,更清晰记住了各类文章必须交代的要素了。

学生感到写作前先画好写作思维导图,会更方便设计写作线索,更容易得到一些灵感和启发。写作文构思起来更方便了,更容易表述清楚自己的意思了。

感觉自己的思维更敏捷、灵活了,写作能力提高了。

6.你觉得应用阅读和写作思维导图方面有哪些地方是不足的,你想向老师提什么建议吗?

学生觉得应用阅读和写作思维导图时,画得有点慢,读书的时间用得多了,因为要画一幅完美的思维导图需要思考和画很长的时间,若能节约时间又有思维导图的功效的方式就更好了;更喜欢小组或集体合作完成一幅阅读思维导图,觉得这样更有趣;还建议部分文章可以只画简图。

关子杰说,想对思维导图的作用、画法等知道得更多些。

邓舒婕说,在白纸上画思维导图总觉得位置不够用。

欧阳逸凡建议,自学时,大家可以多把不懂得的问题也标到思维导图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