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后批判哲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月刊》2001年第11期・

走向后批判哲学

———论波兰尼对“批判哲学”的超越

郁 振 华

内容提要 波兰尼的后批判哲学从科学研究的实际出发,对近代批判哲学所竭

力排斥的“信念”、

“传统”和“权威”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进行了细致分析,揭示了它们对于科学研究的构成性意义。波兰尼从而以自己的后批判哲学实现了对批判哲学的

超越,和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对启蒙运动原则的扬弃有着相同的理论旨趣。

关键词 波兰尼 信念 传统 权威 后批判哲学

作者郁振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

在波兰尼(Michael Polanyi)那里,“批判哲学”这个词和一般通常的用法不完全一致,指的是自笛卡尔以来的那种贬斥信仰、传统、权威,推崇批判、怀疑的整个哲学倾向。波兰尼充分肯定了批判哲学的历史功绩,认为批判哲学也许是人类心智最富有成果的努力,但他认为,批判哲学一味强调批判、怀疑,对于信仰(念)、传统、权威等只见其消极面,未能认识到这些因素在科学研究乃至一般认识中的积极作用,在理论上未免失之偏颇。他以一种“走向后批判的哲学”,试图对批判哲学作一番理论上纠偏补正的工作。

西方近代文化是在反叛基督教中世纪文化的过程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中世纪文化的特征是信仰,而近代文化的核心精神则是批判。最能体现批判哲学之精神的是怀疑原则。批判哲学无条件地信赖怀疑原则:“真理是经由笔直而狭窄的怀疑之路而被逼近的”①。从笛卡尔提出普遍怀疑的口号以来,休谟、康德、穆勒、罗素等都主张,若要避免谬误,确立真理,必须诉诸怀疑原则。因此,对于波兰尼来说,在走向一种后批判的哲学的道路上,首先必须对集中体现了批判哲学之精神的普遍怀疑原则作一番检讨。

波兰尼追问道:普遍怀疑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以彻底的逻辑来贯彻怀疑原则,即拒绝接受任何未经批判的信念,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由于在我们最基本的感性知觉中,在我

①Michael Polanyi:Personal Know ledge,Routledge,London,1958,p.269.

们的语言系统中,都包含着非批判地(a2critically)接受的信念,所以,如果贯彻怀疑原则,放弃所有未经证明的信念,就意味着放弃所有的名言系统、放弃知觉的主动性,其结果必然是一种麻木、低能的意识状态①;这显然不是怀疑原则的倡导者所要追求的,但是这个结果却是普遍怀疑的原则所必然蕴涵的。

波兰尼认为,怀疑原则掩盖了其倡导者的真正意图,怀疑者的真正目的不是要将人引导到麻木、低能的状态中去,而是要人们否定他所反对的信念,接受怀疑者所主张的信念,因为他坚信,只有这样,才能将世界从错误和纷争中解救出来。波兰尼深刻地揭示了怀疑的信托品格(the fiduciary character of doubt)。他认为:“对任何明确陈述的怀疑,只是意味着试图否定该陈述所表达的信念,而肯定当下未被怀疑的其他信念”②。他把怀疑分成两类,即矛盾式的怀疑(contradictory doubt)和不可知论式的怀疑(agnostic doubt),通过对这两种怀疑的分析,波兰尼有力地证成了怀疑的信念品格。波兰尼认为,任何断言(assertion)都有信念成分,对陈述P 的断言意味着“我相信P”③,这里P代表“行星按椭圆形轨道运行”,或者“人都是有死的”等等。对此,我可以说:“我怀疑P”,这句话可以理解成“我断言(相信)非P”,这就是所谓的“矛盾式的怀疑”;也可以理解为我否定有充分的理由在P和非P之间作出选择,这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这句话既可以理解成“我断言(相信)P是尚未证明了的”,又可理解为“我断言(相信)P 是不可证明的”,这就是所谓的“不可知论式的怀疑”。前者是一种暂时性的不可知论式的怀疑,后者则是一种永久性的不可知论式的怀疑。这里,矛盾式怀疑的信念内容是明显的,它所否定的是原来陈述所表达的信念P,而肯定了与之相矛盾的信念非P。不可知论式的怀疑的情况要复杂一些,因为无论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不可知论式的怀疑,都没有对P之可信性(credibility)即可信或不可信作出明确的断言。但即使如此,波兰尼认为不可知论式的怀疑中还是包含了信念的内容,它接受了一些关于证明之可能性的信念,只有根据这些信念,我们才能说P被证明了或未被证明;是可以证明的或不可证明的。总之,波兰尼揭示了任何怀疑都包含了信念的成分,具有其信念基础,“从而,普遍怀疑的纲领崩溃了,它的失败昭示了所有合理性的信念的根基。”④

这恰恰就是批判哲学的盲点所在。批判哲学看不到批判理性建立在非批判的信念的基础之上,在夸大怀疑、批判的作用的同时,将信念作为否定性的东西,视为通向真理之途的障碍。而在波兰尼看来,真理是信念的外在的一极,否定了所有的信念,也就否定了所有的真理。后批判的哲学旨在救治批判哲学在理论上的偏失,它用信念纲领(fiduciary program)来替代批判哲学的普遍怀疑的纲领。波兰尼认为,这在某种意义上是重新回到了奥古斯丁,后者的名言是:“除非你信仰了,否则你不会理解”。

当然,所谓“回到奥古斯丁”只是一种修辞的说法,作为一个20世纪的哲学家,波兰尼根本无意于恢复中世纪教父哲学、经院哲学的宗教蒙昧主义。在此,实质性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在科学研究乃至一般人类认识中,批判理性和非批判的信念之间的关系?笔者以为,从奥古斯丁到批判哲学再到后批判哲学的思想历程,可以理解为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奥古斯丁主张,信仰高于理性,信仰能告诉我们超越观察和理性的神启知识。这种思想统治了中世纪一千多年。在哲学进入批判阶段之后,信仰(念)的地位一落千丈,它不再是一种高于理性的认识能力,而是被视为缺乏普遍性的主观性,是一种缺乏经验的和理性的明证性的

①②③④ Personal Know ledge,p.295—297、272、27—30、297.

东西,一种认识过程中的缺陷,是追求真理的认识所要极力加以铲除的。波兰尼指出,“这里存在着一种断裂,批判的心灵否弃了两种认识能力中的一种,试图完全依赖于剩下的那一种。”①这里所说的两种认识能力,指的就是批判理性和非批判的信念,批判的心灵扬前者、抑后者,取前者、舍后者,这种非此即彼的态度,正是后批判的哲学要加以扬弃的。波兰尼认为,在经过了近代批判哲学的洗礼之后,“我们现在必须再一次承认信念是所有知识的源泉。……无论是多么具有批判性和具有原创性的理智,都不能在这样的信念框架之外起作用。”②理性的怀疑、批判不能离开非批判的信念而单独地发生作用,人类的这两种认识能力是相互依存,不可须臾分离的。批判哲学的问题就在于将这两者割裂开来,抽象地、片面地、直线式地强调了怀疑、批判的作用;而后批判哲学则试图揭示人类认识中批判和非批判、怀疑和信念之间的辩证关系。值得强调的是,当波兰尼为克服批判哲学的偏颇而提出“信念纲领”、主张“回到奥古斯丁”时,他要克服的不是作为人类认识能力的怀疑、批判本身。后批判哲学一样重视批判理性的作用,这是波兰尼和奥古斯丁之间的本质差异(两者之间横亘着一个不能轻易跨越的哲学的批判阶段),但正是波兰尼清楚地看到,批判哲学对于批判、怀疑的抽象态度是需要克服的,后批判的哲学试图在批判理性和非批判的信念的关系中来达到对批判、怀疑的具体的理解。

批判哲学之所以会抽象地理解批判理性、未能具体地看待理性批判和非批判的信念之间的关系,与它只专注于明确知识(explicit knowledge)而不见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不无关系。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③波兰尼把前者称为明确知识,将后者称为默会知识。明确知识又称名言知识(articulate knowledge),是指能够用文字、数学公式、图表等各种符号形式加以表述的知识。默会知识又称非名言知识(inarticulate knowledge)。波兰尼认为,我们所知道的要比我们能言传的多(We know more than we can tell),默会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用语言文字充分地加以传达的知识,这种知识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波兰尼指出:“这两类知识的根本性的逻辑差异在于如下事实:我们能对某种得到明确陈述的东西进行批判地反思,而对于某种经验的默会意识,我们就不能作这样的反思。”④波兰尼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够对明确知识进行批判地反思,是因为它可以用文字、公式、图表等加以对象化、客观化为外在对象,能对我们表明些什么,能告诉一些我们能倾听的东西。所以,我们对它可以取一种批判的眼光,这种批判、考察的过程可以进行无数次。比如,我们可以将一个逻辑推理过程置于严厉的批判之下,这也就是说,为了找到推理过程的薄弱环节,我们可以将整个推理之链一步步地甚至任意次地加以考量。默会知识的情形正好相反,我们不能对它作类似的批判考察,作为一种我在行动中所拥有的关于某物的知识,我只能在自己的行动中对之加以检验;每一次,我只能以一种方式看待事物,如果我对我之所见有所怀疑,我所能做的就是再看一次,所见也许就不同了。基于对批判的如上理解,波兰尼指出:“系统的批判只适用于名言的形式,这是我们可以一次次地从头开始加以尝试的。因此,我们不能把术语‘批判的’(critical)和‘不批判的’(uncritical)用于任何默会思想过程本身。正

② Personal Know ledge,p.266、266.

③④ Michael Polanyi:The St udy of M a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1959,p.12、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