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基本概念汇总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一、光的折射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光的折射定律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
光从水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玻璃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
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4、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5、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二、透镜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元件(要求会辨认)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门上的猫眼;基本概念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 /表示;2、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
如下图: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讲义练习(含答案)
一、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基本概念:①入射光线:照射到两种介质分界面的光线AO②折射光线:光进入另一种介质被折射后的光线OB③法线:过入射点且垂直于分界面的直线NN'④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α⑤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γ2、折射的特点: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光垂直于介质表面的入射时,折射角等于零。
注:1、光的折射现象:(1)筷子“弯折”;(2)池水变浅;(3)海市蜃楼。
2、光在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除了发生折射以外,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还发生了反射。
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4、在折射现象中,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二、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2、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3、光心(O):主光轴上的一个特殊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改变。
凸透镜凹透镜4、焦点(F):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
这个点叫焦点。
平行光经过凹透镜会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
5、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凸透镜凹透镜6、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也叫发散透镜。
注:1、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2、放在凸透镜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发散光束,经过凸透镜折射之后变成平行光束,幻灯机、投影仪、舞台上的追光灯等仪器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3、凹透镜的虚焦点,“虚”表示该点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交点,而是逆着凹透镜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复习(课件)-苏科版初中物理单元复习课件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重要方法
1.转换法:如在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用转换法显示光路。 2.归纳法:如光的折射特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都是运用归纳法 总结出来的。 3.控制变量法:如在探究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大小、凸透镜的 焦距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都要运用控制变量法。 4.比较法: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这三种光现象及 其规律、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特点及其应用、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凸透 镜成像的一些规律、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等知识,同 学们要注意运用比较法进行辨析。
第一节 光的折射
如图甲所示,一束激光在 均匀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射到 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 如图乙所示,向水槽中注入适 量的水,水面位于a处时,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发生折射, 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水槽底 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左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水面升到b 处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折射角不变,此时的折射光线与 水面位于a处时的折射光线平行.
物 理 八年级上册
单元复习ppt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第二节 透镜
复习内容导览
第四节
照相机 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第一节 光的折射
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 的规律
第五节
望远镜与 显微镜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知识网络
光的折射 透镜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特点
应用——透镜的奥秘
凸透镜
作用——对光有会聚作用
为法线,则②为分界面.图中OA、OB位于法线的同侧,据光的反射定律
和折射特点可知,CO为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OB为折射光线, ∠3为入射角,∠1为反射角,∠2为折射角. 图中∠2>∠3,据光的折射 特点可知,分界面上方为水,下方为空气. 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特点可 知,当∠3减小时,∠1和∠2都随之减小,则∠AOB增大。
光的折射与透镜公式
光的折射與透鏡公式光的折射与透镜公式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产生的偏折现象。
而透镜是一种能够对光线进行折射和聚焦的光学器件。
在研究光的折射与透镜公式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基础概念。
一、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如空气)传播到另一种介质(如水或玻璃)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这是由于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所引起的。
折射率的定义是指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之比。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两个介质交界面上的折射角和入射角之比等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斯涅尔定律可用公式表示如下: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为光线在两个介质交界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这个定律对于解释和计算光的折射非常重要。
二、透镜的基本知识透镜是一种具有透明介质构成的光学元件,常用于光学成像和光学仪器中。
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类型。
凸透镜的两个曲面都向外弯曲,凹透镜则相反,两个曲面都向内弯曲。
透镜的两个主要参数是焦距和倍率。
焦距是指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或发散的距离,可以分为正焦距和负焦距。
倍率是指透镜所放大或缩小的物体或图像的比例。
透镜公式描述了透镜成像的规律。
对于凸透镜而言,透镜公式为:1/f = 1/v - 1/u其中,f为透镜的焦距,v为像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为物距(像到透镜的距离)。
透镜公式可以用来计算透镜成像的位置和放大率。
三、光的折射与透镜公式的应用光的折射与透镜公式是光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们应用广泛,涉及到很多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眼镜制造光的折射与透镜公式在眼镜制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个人的视力情况,眼镜制造商通过透镜公式计算所需的镜片度数和焦距,以帮助人们矫正视力问题。
2. 光学显微镜与望远镜光学显微镜和望远镜中使用了多个透镜来放大物体并使其清晰可见。
通过透镜公式,科学家和观察者能够确定适当的放大倍率和焦距,以达到更好的观察效果。
2024中考一轮复习物理-第十讲-光的折射与透镜-
第十讲光的折射与透镜一、思维导图二、知识梳理考点1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在界面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1)垂直射入时,光线不发生偏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且等于0°光的传播速度不会发生改变(2)条件:①两种介质②斜射2.光的折射现象中的基本概念(1)入射光线AO:照射到两介质分界面的光线(2)折射光线OC:光进入另一种介质被折射后的光线(3)法线NN,:过入射点0且垂直于两介质分界面的直线(4)入射角: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AON)(5)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NOC)3.光的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4)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5)当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6)在折射规律中光路是可逆的考点2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1.从岸上看水中的物体:假设从A点射出的光线经折射后射入人眼,则我们会觉得光好像是从A 点射入我们眼睛里的,A’点就是A点的像,因此我们会觉得像A’点比A点的实际位置高。
2.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若从水中观察岸上的物体,则正好出现相反的现象,看到的也是物体的像,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升高了。
3.海市屋楼的形成: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多发生在夏天的海面上由于海面附近空气的温度比上层的低,所以上层的空气比底层的空气稀薄,有一些射向空中的光.由于不同高度空气的疏密不同而发生弯折,逐渐弯向地面,进入观察者的眼睛.考点3 光的反射和折射比较【答案】斜射,反射,偏折,同一平面,两侧,可逆,等于,小于,增大,不变考点4 光的色散1.色散现象:太阳光通过棱角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光的色散现象解释:(1)太阳光是白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光的折射与透镜
光的折射与透镜光的折射与透镜是光学领域中重要的概念和应用。
了解光的折射和透镜的原理,有助于我们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并且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光学器件和技术。
本文将围绕光的折射和透镜展开讨论。
一、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不同,光线速度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光线传播方向的改变。
折射现象可以用斯涅尔定律来描述,该定律表明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斯涅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n₁sinθ₁=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表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表示入射角和折射角。
在实际应用中,光的折射现象被广泛应用于透镜、光纤等光学器件中。
例如,在透镜中,通过改变透镜的曲率和形状,可以使光线经过透镜后发生折射,从而实现对光线的聚焦或分散。
而在光纤中,通过不断地折射,光线可以在光纤中传播,并在光纤的另一端输出。
二、透镜的原理透镜是一种能够将光线聚焦或分散的光学器件。
常见的透镜类型有凸透镜和凹透镜,它们分别具有使光线收敛和发散的能力。
凸透镜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使光线在透镜两边的曲面上发生折射,使得光线在透镜内部会聚于一点,这被称为焦点。
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分别是透镜两边的焦点。
焦距是透镜焦点与透镜中心之间的距离,可以用来描述透镜的聚焦能力。
凹透镜则具有发散光线的能力,其原理与凸透镜相反。
凹透镜使光线在透镜两边的曲面上发生折射后,光线会发散出去,不会聚焦于一点。
透镜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中都使用了透镜。
通过调节透镜与物体的距离或者透镜的曲率,可以实现对光线的聚焦,从而改善人眼的视力或者观察远处物体的能力。
三、光学器件中的折射与透镜的应用光的折射和透镜的原理在各种光学器件和技术中都得到了应用。
首先,透镜在相机和摄影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合适焦距的透镜,可以使光线在进入相机后聚焦于感光介质上,从而获得清晰的图像。
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原理
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原理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是光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光的折射现象以及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一、光的折射光线在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引起的。
根据斯涅耳定律,光通过两个介质的交界面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正弦比等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折射率(n)是一个介质对光弯曲程度的度量。
当光由光疏介质(如空气)射入光密介质(如玻璃)时,光线会向法线方向弯曲,入射角变大;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光线会离开法线方向,入射角变小。
这种现象可以用折射定律来描述。
光的折射现象可以解释一些日常现象,如水中看起来物体的位置比实际的高出一些,钢笔在水中看起来断了一截等等。
这些现象都是由于折射所引起的。
二、透镜成像原理透镜是一种能够将入射光线进行折射以形成清晰像的光学元件。
根据透镜的形状,我们可以将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1. 凸透镜成像原理凸透镜是最常见的一种透镜。
当平行光线照射在凸透镜上时,光线会被凸透镜聚焦,形成一个实像。
凸透镜的焦点是位于凸透镜的前方的一个点,称为物距焦距(f)。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成像距离透镜后方,成像是倒立的,成像大小与物体大小成正比。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像距离凸透镜前方,成像是放大和正立的。
2. 凹透镜成像原理凹透镜与凸透镜相反,具有发散光线的特性。
当平行光线照射在凹透镜上时,光线会被透镜发散。
对于凹透镜来说,物距焦距(f)在凹透镜前方,成像是虚像,正立且缩小的。
透镜成像原理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通过透镜,我们可以实现放大或缩小图像的效果。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于眼镜、照相机、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中。
总结: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原理是光学领域中的基础知识。
光的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弯曲现象,而透镜成像原理则是通过透镜使光线发生折射,实现对光线的聚焦和成像。
了解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原理有助于我们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以及如何利用透镜实现图像的放大、缩小和聚焦等功能。
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考点清单专项复习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考点专项复习(解析版)考点1: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当发生折射现象时,一定也发生了反射现象。
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线两侧,两角不相等(空气大),光路可逆;即: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如图所示)。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介质的密度越小,光速越大,与法线形成的角越大。
考点回顾知识导航3、生活中常见的光折射现象:①从岸上向水中看,水好像很浅,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叉,却叉不到;从水中看岸上的东西,好像变高了。
②筷子在水中好像“折”了。
③海市蜃楼。
④彩虹。
考点2:透镜1、透镜: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制成的。
23、透镜分类: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近视镜等)。
4、透镜光路基本概念:(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4)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5、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另一侧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过同侧焦点如图所示。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05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3-1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 苏科版物理
A B C D 图4-1-2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3课时)第1课时 光的折射 透镜的奥秘一、课程标准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理解光的折射规律;2.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的作用;3.会根据虚像的成因作光路图。
二、知识梳理1.光的折射规律: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垂直入射时折射角等于 ,传播方向不改变。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从玻璃(或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
2.折射成像 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的交点形成的是 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可以 作为光学作图的一个依据)。
3.透镜的奥秘。
三、考点梳理考点一 光的折射规律【典型例题】在“初识光的折射现象”和“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中:(1)如图4-1-1甲,小明将一束激光射至P 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 (向左移动/向右移动/不动),这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 (会/不会)发生偏折。
实验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并不清晰,为解决此问题,他在水面上方喷了一些 。
(2)如图乙,小明继续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特点”,他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研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 。
如图丙,他将光沿着AO 方向射向水面上的O 点,光在水中沿着OB 方向射出,调整激光笔使入射光逐步偏向法线,折射光也逐步偏向法线,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减小,折射角 (增大/减小/不变)。
当光沿着NO 方向射入时会沿ON ′方向射出,此时折射角为 度。
【拓展变式】1.如图4-1-2所示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 )2. 如图4-1-3所示,人在B 处观察到一个彩色玻璃球沉在水池底A 处B 处用激光射到玻璃球上,则激光应对着( )A .正对 A 点B .A 点的上方些图4-1-1图4-1-4 图4-1-3 C .A 点的下方些 D .A 点的左侧3. 图4-1-4中OA '是入射光线AO 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BO 的折射光线OB '的大致位置。
第4章 光的折射 透镜
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一、基本概念1、光的折射(refraction of light):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垂直入射时折射角为零(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反射光光速与入射光相同,折射光光速与入射光不同)。
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和入射光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拓展知识)折射率(refractive index):光从真空射入介质发生折射时,光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与折射角符合斯涅尔定律(Snell's Law)。
入射角i与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n(斯涅尔公式:n=sini/sinr)叫做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说明:折射率表示在两种介抽中光速比值的物理量。
当光线从空气穿入紧密的介质如固体、水或任何液体时,即改变它的进行方向。
光线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比或光线通过真空时与通过介质时的速度比,就是折射率。
折射率随介质的性质和密度、光线的波长、温度而变化。
介质的折射率一般都大于1。
同一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可见光折射率通常随着波长的减小而增大,即红光最小、紫光最大)。
3、(拓展知识)全反射(total refractive):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界面,只产生反射而不产生折射的现象。
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将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数值时,折射角将达到90°,这时在光疏介质中将不出现折射光线,只要入射角大于上述数值时,均不再存在折射现象,这就是全反射。
产生全反射的条件是:①光必须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必须大于临界角。
4、实像(real image):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
光的折射和透镜原理
光的折射和透镜原理光的折射和透镜原理是光学中极为重要的概念,它们揭示了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所遵循的规律,以及通过透镜实现光的聚焦和偏折的机制。
本文将详细探讨光的折射和透镜原理,并阐述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光的折射原理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光密度不同,光线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折射现象可以通过斯涅尔定律来描述,该定律表明,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正弦比例等于两种介质的光密度之比。
具体而言,设光线从一种介质(称为第一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称为第二介质),入射角为θ1,折射角为θ2,则根据斯涅尔定律,有sinθ1/sinθ2=n2/n1,其中n1和n2分别表示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的光密度。
光的折射原理在许多现象和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例如,当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玻璃中,由于光密度不同,光线会发生折射,并产生折射现象。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游泳池中看到的物体位置会发生偏移的原因。
此外,折射原理还被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透镜设计等领域,为现代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透镜原理透镜是一种能够将光线聚焦或发散的光学元件,它由透明材料制成,常见的透镜有凸透镜和凹透镜。
透镜原理是指光线经过透镜时的传播规律和光的聚焦机制。
根据透镜的形状和折射率,透镜可以使光线会聚于一点(正透镜)或发散开来(负透镜)。
正透镜的光学原理是将平行入射的光线聚焦到透镜的焦点上。
根据透镜公式1/f=1/v-1/u,其中f是透镜的焦距,u为物距,v为像距。
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u不变时,透镜会根据物体的位置产生不同位置的实像或虚像。
透镜可以放大或缩小物体,这种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眼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设计中。
负透镜则具有将平行光线分散开来的能力。
它的焦点位于光线射出透镜的反方向。
负透镜常用于摄影中,用于扩大视野和调整焦点。
总结:光的折射和透镜原理是光学中重要的基础概念,它们揭示了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所遵循的规律,以及通过透镜进行光的聚焦和偏折的机制。
4《光的折射 透镜》知识总结
《光的折射 透镜》知识总结 光的折射1.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如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发现,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斜射如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
3. 光折射时速度发生改变。
4. 折射时看到的像是虚像,且虚像总是在实像的正上方。
透镜1. 透镜分为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和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2.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3. 凸透镜的中心叫光心,穿过光心且垂直于透镜平面的直线叫做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的点叫做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凸透镜有两个焦点。
4. 凹透镜的中心叫光心,穿过光心且垂直于透镜平面的直线叫做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的点叫焦点,凹透镜有两个焦点。
5. 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过焦点或自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6. 经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不发生改变;若入射光线和焦点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
7. 典型光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 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物距(u),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相距(V)。
2. 凸透镜成像实验:⑴ 提出问题:相距受什么因素影响⑵ 猜想假设:相距与物距有关⑶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① 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② 步骤:测定所选凸透镜的焦距;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且调节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点燃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处逐渐靠近透镜,然后前后移动光屏直到找到一个最清晰的像为止,并记录数据。
光的折射透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总结不成像
微
反光镜:增加光的强度,便于观察
镜
物体。
和 望 远 镜
原理: 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
结构
成实象。
目镜:靠近眼睛,作用相当于放
望远镜
大镜。
原理: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例1、站在物理学角度,请选出下面诗词中有关划线词句的 正确解释 (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
清澈的湘江,江水显得浅而见底,水天相映,嬉游的鱼儿, 却似在蓝天中飞翔一般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靠拢法 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从水或玻璃表面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 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垂直入射时,转播方向不变。(四线合一,三角为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总结
物距(u)
像的性质
倒立或 放大或 实像或 像距( v)
正立 缩小 虚像
应用
一束平行光
u>2f u=2f f<u<2f u=f
实像点 V=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测凸透镜焦 距
照相机
投影仪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透镜焦度:透镜焦距的倒数。即:
眼镜的度数:
Φ = 1/f
眼镜的度数:透镜焦度乘以100
透镜的焦距单位:米(m),近视镜片为负值,如:-200 度,远视镜片为正值,如:+200度。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知识点填空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第一节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通常会改变,叫光的折射。
2、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也会改变,也会发生折射。
3、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方向发生了改变的光线叫折射线。
4、折射角是折射线与法线的夹角。
5、生活中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的现象有:(1)看到河水变浅;(2)玻璃后钢笔错位;(3)水中看到岸上的电杆变高;(4)鱼的位置抬高了;(5)装满水的玻璃瓶后的手指变粗了。
6、生活中光同一种不均匀介质中发生折射的现象有:(1)看到地平线下的太阳;(2)海市蜃楼;(3)雨后的彩虹。
7、光的折射的性质:(1)入射线、法线、折射线在同一平面内;(2)入射线和折射线分居于法线两侧;(3)A、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物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B、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不改变,此时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为00。
8、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的条件是斜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不发生折射的条件是垂直入射。
9、光在空气和其它透明物质间发生折射时,光在空气中与法线的夹角大于在光在其他透明物质中与法线的夹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透明介质表面时,既要发生反射又要发生折射。
那么,在法线的某一边只有一根光线,它是入射光线;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的一边也只有一根光线,它是折射光线。
11、从岸上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的位置比实际的高,实际的比看到的低。
12、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看到的位置比实际的高,实际的比看到的低。
13、我们从岸上看到的水中的物体不是真实的物体(选填:是、不是)。
而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第二节透镜1、光能够透过的镜子叫透镜。
透镜对光是2、透镜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3、凸透镜是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表示符号为4、凹透镜是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表示符号为5、透镜的中心叫光心。
光的折射 透镜 复习
如何粗略测定一个凸透镜的焦距?说 出你的方法,取什么器材,在哪里测 由你自己决定 要求(1)至少说出两种方法
(2)简要说明每种方法的步骤、 器材测量的物理量以及焦距的表达式。
四、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V) U>2f U=2f 2f>U>f U=f U<f 2f>V>f V=2f V>2f 不成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像的性质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等大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海 市 蜃 楼
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折射, 形成的虚像。
四、折射规律的应用:
1.将一束激光射入空杯底,记下光斑的位置, 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慢慢向杯中倒水。 观察光斑的位置是否改变?
A
B
2、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 诗句,“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 光的 折射 现象;“池水映 反射 明月”说的是光的 现 象。
P B M C
O
法线Q
30° A
界面
N
4、光通过玻璃砖时,正确的光 路是( )
A
B
凸透镜和凹透镜知识点
①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及其焦点和焦距等基本 感念。 ②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③能列举生活中的透镜例子并分析它们对光 的作用。 ④能画出透镜前后的光路。
一、透镜的种类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叫凸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叫凹透镜
几个名词:
1、主光轴 2、光心
主光轴 C 光心
3、焦点
4、焦距
C
二:让平行光(如太阳光)通过透镜
透镜对光线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三、辨别透镜种类的方法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第四章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知识点一、光的折射1.什么是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
2.折射规律①折射光线、法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三线共面)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两线分居)③折射角和入射角不等。
(两角不等)注意:空气中的角大④光线垂直射入介质表面是,传播方向不变。
(垂直不变)⑤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光路可逆)二、透镜1. 透镜的分类①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②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2. 透镜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到焦点上(2)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跟主光轴平行(3)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4.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异面焦点。
(两个虚焦点)(2)过异面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3)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三、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并且它还随物距的改变而改变。
2.物近,像远,像变大;3.一倍焦距处,是物体成倒立实像还是正立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处,是物体成缩小像还是放大像的分界点。
四、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通过镜头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人的眼球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有胶片。
3.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弯曲度经调节后,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佩戴合适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4.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弯曲度经调节后,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后面。
佩戴合适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五、望远镜与显微镜1.通常的简易望远镜(或显微镜)可看做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靠近人眼的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
光的折射与透镜
光的折射与透镜光是一种电磁辐射,也是一种纵波。
当光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由于介质的不同折射率,光线会发生折射现象。
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利用透镜的特性可以对光线进行聚焦或发散。
研究光的折射和透镜对于理解光学现象和应用光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一、光的折射1. 折射定律光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时,遵循折射定律,即入射角、折射角和两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的关系:sinθ₁/sinθ₂=n₂/n₁其中,θ₁为入射角,θ₂为折射角,n₁和n₂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2. 折射现象当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折射率较大的介质时,光线会朝着法线方向弯曲,这个现象称为正折射;而当光线从高折射率介质射入低折射率介质时,光线会离开法线方向,这个现象称为反折射。
3. 总反射当光线从高折射率介质射入低折射率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无法折射出来,而是发生全反射。
这个现象广泛应用在光纤通信和光学仪器中。
二、透镜的性质与应用1. 透镜的分类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是中间薄边厚的透镜,可以使光线收敛,形成实像;凹透镜则是中间厚边薄的透镜,可以使光线发散,形成虚像。
2. 透镜成像透镜通过透镜的形状和折射性质,可以将光线聚焦或发散,从而形成不同的像。
当物体远离透镜的时候,凸透镜会在焦点处形成实像,而凹透镜则会在焦点处形成虚像。
当物体靠近透镜的时候,凸透镜会在无穷远处形成虚像,而凹透镜会在无穷远处形成实像。
3. 光学仪器和眼镜透镜作为一种主要的光学元件,广泛应用在光学仪器和眼镜中。
例如望远镜和显微镜利用透镜的成像原理来观察远处物体或微观结构;眼镜则用于矫正近视、远视等视觉问题。
4. 光学图像传输透镜可以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调制和光解调,实现高速、高带宽的信息传输。
透镜和反射镜的结合可以构建复杂的光学系统,如激光器、投影仪等。
结论光的折射和透镜是光学中基础而重要的现象。
折射定律描述了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关系,而透镜的特性使得光能够被聚焦或发散。
二轮复习
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初三物理二轮复习讲义(二)课题:八上第三章《光现象》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一、基本概念1.光源分为和。
在下列物体:太阳、闪电、月亮、恒星、发光的水母、正在放电影的屏幕、开着的电视机的屏幕、烛焰,属于光源的是,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2.太阳光可以分解为等色光,这种现象叫做。
3.说出下列应用中的能量转化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胶卷感光植物的光合作用4.人眼看不见的光包括和。
5.红外线是由英国科学家发现的,紫外线是由德国的物理学家发现的。
6.红外线具有,太阳的热主要是以形式传递到地球的。
自然界所有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温度越高,辐射的越强。
7.红外线的应用有。
8.紫外线的性质是、,应用。
臭氧层的作用是。
9.光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能说明这一规律的例子有、。
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的方法叫。
10.小孔成像中像的性质是,像的形状取决于,与无关。
11.形成日食时,在中间;形成月食时,在中间。
12.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13.总结光与声1)两者都是,都具有,但只有属于电磁波。
2)光有、和。
声有、和。
3)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
4)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当光和声由空气进入水中时,光速,声速。
5)测距时,可用测距和测距,在水中测距可用,太空测距用。
1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平面镜成像规律是、、、。
15.平面镜的应用有、。
16.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
17.光的反射分为和。
18.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此时发生光的折射的原因是什么?写出一个猜想:。
19.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入射角,光从水(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
此时,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
20.凸透镜对光线起作用,经凸透镜会聚后的光线是会聚的光线。
凹透镜对光线起作用,经凹透镜会聚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光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基本概念汇总
1.人看到水底的石块感觉水很浅,但想去摸那水中的石块才发现原来水很深,这是因为光从射向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法线(选填“远离”或“靠近”).
2.分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有(1 )看:看书上的文字时有________作用的是凸透镜;(2 )照:在太阳下照,能在地面上形成亮斑的透镜;(3 )摸: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的是凸透镜。
(2)日常生活中,一般家庭的大门上总装一种“警眼”,它实际上是()
A.平板圆玻璃 B.圆形的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3.(1)照相机原理:被拍摄的物体相当于烛焰,镜头相当于________ ,底片相当于,拍摄时,物体与镜头距离大于二倍焦距,底片上成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2)电影放映机原理:胶片相当于________、镜头相当于________、银幕相当于________ ,放映时,胶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大于________小于________ ,银幕上成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平时我们看到银幕上的像是正立的,是因为胶片________的缘故。
(3)放大镜原理: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_______ ,成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4.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
成像,螺纹透镜的作用
平面镜的作用是。
如果图中h=40cm,则凸透镜焦距的范围在.
要让荧幕上的像再大一些,投影仪(远离、靠近)屏幕,
凸透镜向(下、上)调节。
5.(1)人的眼睛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机,相当于镜头,视网膜相当于。
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像。
人的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成一清晰地像,是因为人眼能调节晶状体的厚薄从而改变(像距、焦距)。
(2)当眼睛的调节功能降低后,像不能清晰地成在视网膜。
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是,需用来矫正,其目的是使像往移;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是,需用来矫正,其目的是使像往移
图4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
方法的
是
6.
(1)开普勒天文望远镜
(2)显微镜
7.在班级照毕业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摄影师使照相机
(远离、靠近)同学,同时还应(选填“增加”、“缩短”或“不改变”)
照相机的暗箱长度,才会在取景框内得到清晰满意的画面;照相机拍完集体照后再拍
个人照,则相机到人的距离要(增大/减小),相机的暗箱长度要(加
长/缩短)。
8.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眼睛是靠改变__ __的焦距来看远近不同
的物体的,而照相机是靠改变_________________来拍远近不同的物体的。
当物体由
近变远时,照相机的镜头应_____(靠近、远离)底片。
当物体由近变远时,而人眼
的晶状体应变的_____(凸起、扁平)。
6.小明在河边看到一幅奇怪的图象,鱼在树枝中游动,这水中画面的“鱼”是由于
光的
_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像;“树”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_____像.(填
“虚”或“实”),同时,小明又发现,看到的树的像要比树_____(填“亮”或“暗”)
一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铅笔插在盛有清水的透
明玻璃杯中,发现铅笔好象在水面折断了,这一现象属于光的现象;防止
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丢弃透明的装液体的饮料瓶,这是因
为。
人看到水底的石块感觉水很浅,但想去摸那水中的石块才发现原来水很深,这是因为
光从射向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法线(选填“远离”或“靠近”).
7.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
透镜/乙透镜)是凹透镜,可用于(近视/远视)眼的矫正.
8.当物体距凸透镜20㎝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填“正立”
或“倒立”)的、等大的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此时像距凸透镜
㎝.若将此物体向透镜靠拢,而在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该向凸
透镜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像逐渐变.当物体移到离凸透镜10㎝时,无
论怎样移动光屏也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通过凸透镜(填“能”或“不
能”)看到物体的像.
物镜是(长、短)焦距凸透镜,成的像,相当于。
目镜是(长、短)焦距凸透镜,成的像,相当于。
物镜是(长、短)焦距凸透镜,成的像,相当于。
目镜是(长、短)焦距凸透镜,成的像,相当于。
F
F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O
9.某校物理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利用凸透镜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小明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YS”两个字母,如图甲所示.该像的性质是正立、放
大的像.
(2)小华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物理世界”中间的两个字,情景如图乙所示.请你判
断:观察到的现象与下列仪器中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放大镜 B.照
相机C.投影仪 D.平面镜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
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
光学仪器是()
A.投影仪B.照相机
C.放大镜D.显微镜
10.(1)如图示为教学投影仪,在这里平面镜的作用是,透镜的
作用是,把投影片放在教学用的投影仪上,如果要使屏幕上得到
更大的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应使投影仪(“远离”或“靠近”)屏幕,并把
透镜向(“上”“下”)移动。
(2)吴洋同学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看到手指
的像;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看到房屋的像。
2.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
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
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落在目镜________________ 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
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像。
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
选用合适的______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来代替。
2.医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其正面呈圆弧形,这
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汞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
用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我们用它能看到汞柱被放大后正立的_________像。
二、作图题 1.(1)图中给出了折射光线,请你结合光的折射规律大致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2)一束光从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B 面垂直射入,并从玻璃砖AC 面射出。
请画出该过程的光路图。
(3)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
2.发光点S 发出一束光投射到水面上,其中一条光线反射后经过A 点,请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3.处于主光轴上的物体AB 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成的像A'B',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条件画出凸透镜,并确定焦点F 的位置.
4.画出图中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路 ,F 为透镜的焦点。
5. 如上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
判断: 是入射光线, 是反射光线, 是折射光线,
在图中并标出光线的传播方向。
玻璃在界面的 。
6.(1)如图所示,O O '为凸透镜的主光轴,S '为点光源S 经凸透镜成的像,SA 为光源S 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凸透镜,并完成SA 通过凸透镜的光路;找到焦点的位置;
(2)如图所示,物体AB 所成虚像A ’B ’, 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凸透镜,找到焦点的位置 7.(1)如图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
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
A
S
A ‘
B ‘
B A
S '
S
第29(1)题图第29(2)题图
·
·
·
··P P F
F
第29(3)题图
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2)如下图一束光线垂直射向玻璃棱镜,请在图中画出光通过三棱镜的大致路径.
(3)如下图所示,F是凸透镜的焦点,P是二倍焦距点,请在图中画出它们对应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