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标准GB17761-2018解读

合集下载

GB17761—2018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检测流程优化与质量控制的研究与实践

GB17761—2018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检测流程优化与质量控制的研究与实践

GB 17761—2018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检测流程优化与质量控制的研究与实践张力伟 王 冰 刘治敏 樊婧婧(中检西部检测有限公司)摘要:GB 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是电动自行车3C认证型式试验依据的唯一标准,该标准涵盖整车及零部件8大类43个检测项目,检测内容多、试验周期长,对测试人员在样品确认、检测和流转各环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了保证电动自行车3C检测工作的高效、高质量开展,我公司电动自行车检测项目组针对该标准所涉检测项目,结合一线检测环节中的具体经验,总结得出检测工作开展的优化流程,并从“人、机、样、法、环”五个方面阐述了电动自行车检测中质量控制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GB 17761—2018 电动自行车 流程优化 质量控制GB 17761—2018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esting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New NationalStandard for Electric BicyclesZhang Liwei Wang Bing Liu Zhimin Fan Jingjing(CCIC WEST Testing Co., Ltd.)Abstract: GB 17761-2018 Safety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ic Bicycles is the only standard forthe 3C certification type test of electric bicycles. The standard covers 43 testing items in 8 categories of complete motorcycles and parts. The testing processes are more and the test period is long. The requirements to testers are high in the process of sample confirmation, testing and circula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high-efficiency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ic bicycle 3C certification, our company's electric bicycle testing project team put forward optimization process and the specific practices and of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in electric bicycle testing in five areas based on the test items involved in the standard and the specific experience in testing process.Key words: GB 17761-2018 Electric bicycle Process optimization Quality control0472017年6月,国发[2017]34号《国务院关于调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和试行简化审批程序的决定》将电动自行车产品由生产许可证管理转为3C认证管理。

新国标电动车标准车架号

新国标电动车标准车架号

新国标电动车标准车架号英文回答:National Standard for Electric Bicycle Frame Numbers.The new national standard for electric bicycle frame numbers was implemented in China on April 15, 2019. The standard, GB 17761-2018, specifies the format and requirements for electric bicycle frame numbers.The new standard requires that electric bicycle frame numbers be:A unique 16-digit number.Consisting of the following sections:Manufacturer code (6 digits)。

Year of manufacture (1 digit)。

Plant code (1 digit)。

Sequential number (8 digits)。

The manufacturer code is assigned by the China Bicycle Association (CBA). The year of manufacture is the year in which the electric bicycle was produced. The plant code is assigned by the manufacturer to identify the plant where the electric bicycle was produced. The sequential number is a unique number assigned by the manufacturer to each electric bicycle produced.Electric bicycle manufacturers are required to comply with the new standard and ensure that all electric bicycles produced after April 15, 2019 have a valid frame number.中文回答:电动自行车车架号新国标。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标准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标准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标准新版《电动自行车国家技术标准》(GB17761-2018)于2018年4月1日发布实施,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施行,这是该标准实施以来的首次修订,是有关部门继续完善相关规定,促进电动自行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技术监督总局批准发布,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负责管理。

其核心认证标准为电动自行车性能、安全要求及反假能源技术要求。

标准指出,凡是研发、生产、销售各类电动自行车的生产企业,要按照GB17761-2018标准进行生产,所生产出的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标准要求。

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的整车型式、结构及外形,技术指标要求如下:(1) 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设计速度不超过25千米/时,最高允许性能值不能超过25千米/时;(2) 电动自行车的前后轮直径不应小于400毫米,轮辋宽度不应低于41毫米;(3) 整车质量不超过120公斤,并符合安全要求;(4) 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不超过350海马力;(5) 电动自行车的驾驶员应装有专用安全带,驾驶员的身体噪声不应超过75分贝;(6) 电动自行车的电池的容量应符合规定,充电器的充电电流不超过90A。

另外,标准还给出了整车适用的其它技术要求,例如:气压装置要求、制动器要求、踏板要求、转向调整设备、及抗震要求等。

根据标准规定,生产企业应实施质量管理,依照GB/T19001-2016标准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电动自行车的出厂前应通过合格的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外观、尺寸、性能、安全性能,包括通过反假能源技术要求,方可进行销售。

新版GB17761-2018标准的出台,使安全性能要求更加严格,落实反假能源技术要求,为规范电动自行车市场,提升电动自行车使用安全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解读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解读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24.09.19•【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解读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18,以下简称《技术规范》)修订工作,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解读如下。

一、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基本情况如何?我国是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消费大国,截至2023年底,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超3.5亿辆。

电动自行车主要使用铅蓄电池和锂电池,目前锂电池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5000万辆。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3年包括电动自行车在内的助动车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738家,年产量4228万辆,同比增长3.8%,近5年产量年均增速为11.8%;据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截至2024年8月,共有591家生产企业累计获得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证书1.336万张。

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和消费市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中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天津、浙江、江苏、广东、广西五个省份;电动自行车市场保有量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广东、山东、江苏、河南和四川。

二、为什么要开展本次标准修订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动自行车已逐渐成为我国消费者日常短途出行的重要基础性交通工具。

但是,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动自行车行业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例如,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多次引发火灾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据国家消防救援局通报,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2021年是1.8万起,2023年就迅速增加到2.5万起,年均增长约20%;电动自行车火灾在全年较大火灾中的占比,从2021年的5.9%上升到2023年的12.7%,涨势迅猛。

另外,由于不少车辆存在违规篡改的情况,导致其最高车速、蓄电池电压、电动机功率等技术指标超出了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18)的规定,成为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诱因;产业层面,尽管近年来电动自行车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涌现出一批年销售额超百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但行业整体质量保障能力依然偏弱,不少企业缺乏足够的研发投入和设计能力,产品同质化严重,甚至为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劣质原材料、缩减检测项目,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抽检合格率不高,与人民群众期待存在差距。

GB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检验规范20190530

GB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检验规范20190530

GB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检验规范TC12电动自行车专业组秘书处2019.5目录前言 (3)1 通用要求 (4)1.1 车辆状态 (4)1.2 环境条件 (4)1.3 场地要求 (4)1.4 驾驶员要求 (4)1.5 特殊要求 (4)1.6 仪器设备要求 (4)1.7 原始记录格式 (4)2 检验项目要求 (4)2.1 整车标志-铭牌、整车编码、电机编码、号牌安装位置、产品合格证 (4)2.2 整车安全试验-01车速限值 (5)2.3 整车安全试验-02制动性能 (6)2.4 整车安全试验-03整车质量 (7)2.5 整车安全试验-04脚踏骑行能力 (8)2.6 整车安全试验-05尺寸限值 (8)2.7 整车安全试验-06 结构 (9)2.8 整车安全试验-07车速提示音 (10)2.9 整车安全试验-08淋水涉水性能 (11)2.10 机械安全试验-01车架前叉组合件 (12)2.11 机械安全试验-02把立管和鞍管 (14)2.12 机械安全试验-03反射器、照明和鸣号装置安装 (15)2.13 机械安全试验-04反射器、照明和鸣号装置 (16)2.14 电气安全试验-01电气装置 (19)2.15 电气安全试验-02控制系统 (20)2.16 电气安全试验-03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 (21)2.17 电气安全试验-04充电器与蓄电池 (21)2.18 防火性能要求 (22)2.19 阻燃性能 (24)2.20 无线电骚扰特性 (27)2.21 使用说明书检查 (28)3 数值取值和修约 (29)4 原始记录格式 (29)前言按照2017年6月24日《国务院关于调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和试行简化审批程序的决定》(国发〔2017〕34号)的规定,助力车产品取消由省级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实施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转为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管理。

2017年10月11日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关于发布摩托车乘员头盔、电热毯、助力车产品转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过渡期安排的公告》(2017年第86号),指出“助力车产品目前仍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认证实施将与新版标准实施协调一致,具体转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过渡期的安排另行公告”。

电动车整车常规检验要求

电动车整车常规检验要求

电动车整车常规检验要求一、引言为了保障电动车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品质,电动车整车的检验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动车整车常规检验的要求,以便广大生产和销售电动车的厂商和经销商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保障企业的发展和用户的安全。

## 二、检验标准电动车的检验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种:1.GB 17761-2018《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是我国电动自行车标准体系中的主要标准;2.JB / T 9957-2013《电动自行车技术条件》,是在GB 17761-2018标准基础上对电动自行车细节进行了深入规定;3.QC / T 29106-2017《纯电动汽车检验规则集》,是我国纯电动汽车标准体系的主要标准。

三、常规检验要求电动车整车常规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轴距检测:测试前轮和后轮中心之间的距离,结果应在标准值的范围内。

2.电机检测:测试电机的输出功率和扭矩,在不同转速下的输出,需要符合要求标准。

3.车速检测:检验车辆最高速度、加速性能等,以满足标准要求。

4.刹车性能检测:测试车辆在紧急制动情况下的刹车灵敏度和制动距离,符合标准要求。

5.抗摇检测:检测车辆在进行急转弯或剧烈变道时是否稳定,以及车体倾斜与回正的程度。

6.噪声检测:测试车辆在不同转速下的噪声水平,需符合国家标准。

7.载质检测:载质检测是一项重要检测,最大有效载荷应符合标准。

8.照明检测:检测车辆的前照灯、后灯、转向灯和刹车灯是否齐全、能正常发光、光线照射距离等符合标准。

9.安全带检测:检测车辆座椅和安全带是否安装正确、是否完好、是否能够有效保护驾驶员和乘客。

10.电池安全检测:检查电池是否正常安装、是否存在发热、起火、爆炸等危险因素。

四、检验结果电动车整车常规检验后,如果该车符合相关技术要求标准,则允许销售和上路使用。

如果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整改。

因此,厂商和经销商要进一步规范生产和销售,减少生产企业和用户的损失。

五、电动车整车常规检验是保证电动车质量和性能的必要手段。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主要修订内容说明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主要修订内容说明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主要修订内容说明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24.09.19•【分类】其他正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主要修订内容说明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18,以下简称《技术规范》)修订工作,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主要修订内容说明如下。

一、为什么本次征求意见稿中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维持在25km/h?俗话说“十次事故九次快”,车速过快是引发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因素。

本次征求意见稿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主要是考虑如果车速过快,将直接增大交通事故发生概率,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骑行人做出相应避险动作的时间很短,且刹车距离也会相应变长,很容易与其他交通工具或行人发生碰撞,有时还会出现侧滑、摔倒等失控现象,造成了许多人身伤害事故。

因此,将电动自行车行驶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确保交通安全的重要前提。

在购买和使用电动自行车时,消费者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确保电动自行车的合法性和安全性,自觉抵制通过非法篡改提高最高车速的行为,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二、本征求意见稿从哪几方面强化了电动自行车的防火阻燃性能?为增强电动自行车所使用非金属材料的防火阻燃性能,从源头上防范材料被火源引燃造成火灾事故的风险,同时有效降低电动自行车火灾的蔓延速度和燃烧的剧烈程度,征求意见稿中对纺织品类及泡沫塑料类非金属材料的阻燃性能作出明确规定,并进一步加严了与电池直接接触的非金属材料、电气回路、电气部件及导线等关键部件的阻燃性能,从而减少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风险。

三、为什么要限制车辆塑料件使用比例?目前电动自行车产品普遍使用大量塑料作为结构件和装饰材料,但是由于塑料本身的可燃性,这些材料在发生火灾时会加速火势蔓延,并释放大量有毒气体,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

GB 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解读

GB 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解读

GB 17761-199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自实施之日起已经19年了,电动车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监管部门、消费者、电动自行车行业从未停止过呼吁修订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以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直到2018年才修订完成、正式发布。

修订的经过1999年10月1日,GB 17761-199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替代中国轻工总会发布的原轻工行业标准QB2302-1997《电动自行车安全通用技术条件》正式实施,从此作为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此标准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要,超标现象突出,监管困难,消费者投诉众多。

从2005年起,业界一直建议修改国家标准。

2009年6月2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曾发布GB/T 24158-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将电动自行车与电动轻便摩托车明确界限,认定为具有明显不同特点的两种产品。

但此标准公布以后,迅速引发热议,全国两千多家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面临严峻考验,1.2亿电动自行车消费群体的切身利益被涉及,各地电动自行车协会、电动自行车企业联名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建议和报告。

最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宣布GB/T 24158-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涉及电动自行车的部分暂缓实施。

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也积极推进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的修订,但是由于监管部门、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争论点太多,尤其在最高车速和整车质量等关键问题无法找到平衡点,修订进行一年半后被迫终止。

自此以后,关于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再未进行修订。

然而,随着城市的扩张发展,居民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半径迅速扩张,消费者对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车速、续行里程等要求提高。

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电动自行车企业开始生产“超标车”,最高车速快、整车质量重,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交通事故频发。

据统计,从2013年至2017年,全国共发生电动自行车肇事致人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5.62万起,造成死亡8431人、受伤6.35万人、直接财产损失1.11亿元人民币。

电动自行车3C认证对电池有什么要求呢?

电动自行车3C认证对电池有什么要求呢?

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和试行简化审批程序的决定》(国发(2017)34号),电动自行车产品由生产许可证转为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简称CCC认证)管理,自2018年8月1日开始实施。

目前,已确认可以进行电动自行车3C发证单位5家分别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中汽认证中心有限公司(CCAP)、北京中轻联认证中心(CCLC)、广东质检院、深圳质检院,同时具备发证及检验资质的机构全国仅两家,分别为广东质检院、深圳质检院。

电动自行车产品CCC认证将采用GB 17761-2018作为测试标准,这个标准对作为重要零部件的蓄电池有什么要求呢?今天广东质检院(广东省质监局直属副厅级单位,广东省电池产品监督抽查承担单位)就带大家一起来解答这个疑问。

1、本标准的4.4规定:电动自行车除了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要求外,其整车及部件(如:蓄电池、车载充电器等)还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安全要求。

电动自行车现在使用的蓄电池主要为铅酸蓄电池和锂离子蓄电池两种。

应用在电动自行车上的铅酸蓄电池的国家标准为:GB/T22199-2008:电动助力车用密封铅酸蓄电池;行业标准为:QB/T 2947.1-2008: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及充电器第1部分:密封铅酸蓄电池及充电器。

锂离子蓄电池的还没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为:QB/T 2947.3-2008: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及充电器第3部分:锂离子蓄电池及充电器。

按照同类产品国家标准优先于行业标准的原则,所以电动车自行车用的铅酸蓄电池应满足标准GB/T 22199-2008的要求,锂离子蓄电池满足标准QB/T 2947.3的要求。

2、本标准的6.3.4.2 蓄电池的最大输出电压: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最大输出电压应当小于或等于60V;从本标准的7.4.4.2的测试方法理解,这里的最大输出电压是指蓄电池在电池充满电时的开路电压。

3、本标准6.3.4.3 蓄电池防篡改:电动自行车电池防篡改应该满足下列要求;a) 蓄电池固定在电池组盒内,蓄电池与电池组盒合理匹配,电池组盒与电池组盒安装位置合理匹配,防止改变电池容量和电压;b) 蓄电池与电池组盒侧壁的最大间隙小于或等于30mm,且不晃动;c) 电动自行车不得预留扩展车载蓄电池的接口;d) 电动自行车不得有外设蓄电池托架;从以上要求分析:a)和b)的要求是对于电池制造商提出的,是电池制造商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的。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中电动机功率检测方法完善建议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中电动机功率检测方法完善建议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中电动机功率检测方法完善建议作者:刘景华李小利吴濛涛戴杨彪来源:《中国自行车》2022年第03期摘要:国家强制标准GB 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已正式实施将近3年,对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的整体安全质量水平、市场竞争力和行业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文分析了GB 17761—2018新国标中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测试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从而为该产品的标准修订、质量检测、认证监管等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电动自行车;电动机功率;检测方法1 引言电动机是电动自行车的动力输出关键部件,额定连续输出功率是衡量整车性能的重要指标。

GB 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新国标”)提出了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应当小于或等于400 W的限值要求,并对相关测试方法做出规定。

然而,笔者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新国标的检测方法的规定还存在着一定问题,给电动机功率的检测工作开展带来困扰。

对此,笔者通过分析和验证,阐述了具体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2 新国标中检测方法的规定所存在的问题2.1 额定转速下的试验电压规定不统一新国标对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的测试有如下规定:调整稳压电源输出,使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运行,逐渐增加电动机扭矩,至电动机转速达到额定转速……额定转速是指为车辆以最高设计车速或断电车速运行时,对应电动机的转速[1]。

由于最高设计车速是利用车载电池,在其容量达到90%以上时测得的,此时的电池输出电压高于额定电压值。

电动机在低于电池输出电压的“额定电压下运行”的转速,是达不到额定转速的,因此新国标测试方法的表述有歧义。

对此,笔者选取某企业提供的样车和电动机、控制器配件进行验证。

样品电动机标称48 V/400 W,电池在试验前容量达到90%~100%,其开路电压为53 V~55 V。

车辆以最高车速运行时,负载下的电池电压会进一步降低。

GB17761检验规范诠释

GB17761检验规范诠释
后衣架应为金属材质的条、管等材料制成的平面或近似平面结 构,厚度不超过40mm,可以采用金属条加强与车身的固定, 但后衣架本身及金属加固条均不应被外观件所包覆,且后衣架 平坦部分的高度应当明显低于鞍座底部高度。如尾灯附着在后 衣架上,不应对后衣架两侧的主体金属结构造成遮挡。
鞍座的测量
• 在测量时,应从用于安装鞍座的车体底座最前端位置量起, 直至长度,但不包括后衣架、平 叉和车轮部分。对于难以确定车体底座最前端位置的,应以 鞍座最前端作为测量起点。
空余 空间
空余空间的确定
需计算空余空间
不计算空余空间
空余空间的确定
车体剖面图
空余空间的符合性判定
电动自行车空余空间符合性判定表
序号 空余空间部位 是否是合理 符合性 空余空间 判定 总体 判定
1
2 3 4 5 6 7
前车筐、尾箱占用的空间;
传动部分占用的空间; 车把部分占用的空间; 车轮占用的空间; 控制器占用的空间; 蓄电池占用的空间 减震器占用的空间; 前风挡中前灯、把立管及与其连接 的车架、鸣号装置、电源开关等关 键部件占用的空间。前风挡设计, 其主体应为薄板结构,不应形成空 车架占用 余空间 的空间 以单层平板结构的搁脚板和车架管 为边界形成的沿水平方向的、高度 接近车架管直径的空间。 上述空余空间不能放入最小规格动 力蓄电池。 企业提供 空余空间的部位描述是否 资料符合 性审查 空余空间描述的合理性(不超过1500厘米立方)
• 明确内容
– 试验时,使车铃工作能发出响声即可。检验规 范对此无需提出要求。
前灯试验 • 问题描述
– 共享单车中出现光感的前后灯,建议增加此种 类型灯具的要求?
• 明确内容
– 只是灯具的开关,与光度值考核要求无关。对 此不增加要求。

电动车新国标演示教学

电动车新国标演示教学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章节
5.1 5.2 5.3 5.4 5.5
6.1.1 6.1.2 6.1.3 6.1.4 6.1.5 6.1.6.1 6.1.6.1 6.1.6.2 6.1.7 6.1.8
高度≤1100 mm 车体宽度≤450 mm 前后轮中心矩≤1250 mm 鞍座高度≥635mm
整车原来要求
高度无要求 车体宽度≤320 mm
前后轮中心矩≤1300 mm 鞍座高度虽然没有明确,但按照 区分童车的界限来要求的。
新国标要求
鞍座长度≤350mm 衣架宽度≤175 mm
原来要求
鞍座长度≤550mm 衣架宽度按照车体宽度要求。
6.2.1 6.2.1.1 6.2.1.2
6.2.2.1 6.2.2.2 6.2.2.3 6.2.3.1 6.2.3.2 6.2.3.3
6.3.1.1 6.3.1.2 6.3.1.3 6.3.2.1 6.3.2.2 6.3.2.3 6.3.3 6.3.4.1 6.3.4.2 6.3.4.3
项目 5、整车标志 铭牌 整车编码 电动机编码 号牌安装位置 产品合格证 6.1、整车安全 车速限值 制动性能 整车质量 脚踏骑行能力 尺寸限制 脚蹬间隙 突出物 防碰擦 车速提示音 淋水涉水性能 6.2机械性能 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 振动强度 冲击试验(重物落下) 冲击试验(车架/前叉组合件落下) 把立管安全线 把立管弯曲强度 鞍管安全线 反射器 照明 鸣号装置 6.3电气安全 导线布线安装 短路保护 电气强度 制动断电功能 过流保护功能 防失控功能 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 充电器 蓄电池的最大输出电压 蓄电池防篡改

电动自行车新、旧国标对比

电动自行车新、旧国标对比

序号项目名称GB17761-2018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1999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1总则脚踏骑行具有脚踏骑行功能(必须具备)非否决项(重要项)最高车速电驱动行驶时,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 25 km/h ;电助动行驶时,车速超过25 km/h ,电动机不得提供动力输出不大于20 km/h,电动自行车应装有制动断电装置,在制动时应能自动切断电源。

整车质量(重量)装配完整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应当小于或等于55 kg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重量)应不大于40 kg蓄电池的标称电压小于或等于48 V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应有良好的密封性.在正常安装位置条件下,充放电时不应有渗漏现象;标称电压应不大于48 V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小于或等400 W 不大于240 W骑行要求在正常使用、合理可预见的误用以及故障情况下,电动自行车应当保证不会发生危险。

危险包括但不限于:烫伤、燃烧、触电、断裂、变形等(4.2)电动自行车须经100 km道路骑行试验,试验过程中不应发生整车各零部件的断裂和电器控制系统各部件的损坏或失效,试验后不应丧失其电动骑行功能。

防篡改设计电动自行车的软硬件均应具有防止擅自改装或改动最高车速、功率、电压、脚踏骑行的设计无零部件要求整车及部件(蓄电池、车载充电器等)还应当符合相关标准的安无序号项目名称GB17761-2018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1999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2整车标志铭牌1.包含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商名称或商标、生产日期等信息2.铭牌上标明的内容应当规范、清晰耐久且易于识别无整车编码1.编码刻在车架本体不可分离的位置(前管、中接头等),永久性,唯一性;2.整车编码采用15位全数字代码结构,共有4部分组成,从左至右依次是企业代码、车种代码、生产年份代码、生产流水号代码。

(5.2)3.字体高度大于4 mm,深度不小于0.2 mm无电机编码包括电动机功率和电压的信息,应该永久性地刻制在电动机外壳上无号牌安装位置电动自行车后部应当具有方便安装号牌的位置,其上应有2个安装孔且中心间距为80 mm。

电动自行车能量消耗率和续行里程试验方法-最新国标

电动自行车能量消耗率和续行里程试验方法-最新国标

电动自行车能量消耗率和续行里程试验方法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电动自行车以电驱动模式行驶时的能量消耗率和续行里程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具有电驱动行驶功能的电动自行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761—2018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QB/T 5886 电动自行车词汇3 术语和定义GB 17761—2018和QB/T 588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续行里程 range从动力蓄电池完全充电状态开始,按规定方法行驶至设定的试验终止条件,电动自行车能连续正常行驶的距离。

3.2能量消耗率 energy consumption续行里程(3.1)试验后,电动自行车重新充电至完全充电状态,期间从电网得到的电能与续行里程的比值。

3.3度电里程 range values per kilowatt-hour续行里程(3.1)试验后,电动自行车重新充电至完全充电状态,期间每消耗1 kW h的电网能量所行驶的距离。

4 试验条件4.1 试验车辆条件4.1.1 试验车辆配置的动力蓄电池为生产一年内的,且充放电次数不大于50次。

注:上述辅助装置不包括制动力回馈部分。

4.2 仪器和环境条件4.2.1 仪器分辨率和准确度见表1 4.1.2 试验前,试验车辆应用所配套的动力蓄电池进行走合。

走合依据制造商建议的程序,推荐由制造商进行;若无规定,则由检测机构按5.2.1~5.2.6规定的方法,至少走合100 km 或3个充放电循环。

4.1.3 试验车辆应按照使用说明书及有关技术文件进行维护和保养,使之处于正常技术状态。

4.1.4轮胎应当按标注在外胎上的最大推荐压力充足气,压力误差不允许超过±10kPa 。

4.1.5除必需的设备和车辆日常操作部件外,试验车辆的照明、信号装置等辅助装置应关闭。

电动自行车的限速标准

电动自行车的限速标准

电动自行车的限速标准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便捷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然而,在电动自行车使用过程中,限速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电动自行车的限速标准,以期提供相关信息和建议。

1. 限速标准的背景与意义电动自行车的限速标准主要出于安全和交通秩序的考虑。

过高的速度可能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同时也会对其他交通参与者造成不便和危险。

因此,制定合理的限速标准是必要的。

2. 国家标准与地方规定中国有关电动自行车的限速标准由国家标准和地方规定共同构成。

国家标准GB17761-2018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的技术要求,其中包括了最高车速的限定。

此外,各地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本地区的限速规定。

3. 国内电动自行车的限速标准根据国家标准GB17761-2018,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车速应不超过25km/h。

这一限速标准在大部分地区得到了采纳和执行。

然而,由于不同地方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存在一定差异,一些地区可能对最大速度进行了个别调整。

4. 限速标准的实施与监管为了保证限速标准的落地和执行,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电动自行车的监管力度。

这包括加强对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督、对销售渠道的监管以及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加强对道路交通秩序的管理,确保电动自行车与其他交通工具的安全共存。

5. 限速标准的优化与调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动自行车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很多新型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车速已经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定的25km/h。

因此,我们需要时刻关注技术的进步,并及时对限速标准进行优化和调整,以适应新型电动自行车的发展。

结论:电动自行车的限速标准是确保交通安全和秩序的重要手段。

国家标准和地方规定为电动自行车的限速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政府部门应加大电动自行车监管力度,确保限速标准的实施和执行。

同时,随着电动自行车技术的发展,限速标准也应及时优化和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通过合理的限速标准,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安全、有序和便捷的城市交通环境。

电动自行车涉水深度标准

电动自行车涉水深度标准

电动自行车涉水深度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技术条件》(GB17761-2018),电动自行车涉水深度标准如下:
1. 电动自行车未装载人员时,涉水深度不应超过500mm。

2. 电动自行车装载人员时,涉水深度不应超过200mm。

这些标准旨在保证电动自行车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涉水而造成电气部件的短路、损坏或安全隐患。

超过规定涉水深度可能导致电动自行车的性能受损,电池、电机及其他电气部件被侵蚀或损坏,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在使用电动自行车时,应尽量避免涉水操作,以免对电动自行车的正常使用带来不利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6638/ki.1671-7988.2018.20.095电动自行车标准GB 17761-2018解读王治文,何大军,龚国彬,朱兵(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重庆401122)摘要:文章以GB 17761-2018为分析对象,首先从整体出发,对标准修改的目的及意义进行了阐述,接着将分析对象细化到每一个条款,阐述了该条款修改的目的及意义。

分析结果旨在对标准的理解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电动自行车;GB 17761-2018;解读中图分类号:U26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18)20-258-03Interpretation of Standard GB 17761-2018 for Electric BicycleWang Zhiwen, He Dajun, GongGuobin, Zhu bing( Chongqing Vehicle Test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National Motorcycle quality Supervision & TestingCenter(Chongqing), Chongqing 401122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GB 17761-2018 as the analysis object. Firstly,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amended standard are explained as a whole. Then the analysis points to each single clause, and its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are explained. The results of this analysis aims at guid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is standard.Keywords: Electric Bicycle; GB 17761-2018; interpretationCLC NO.: U266.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18)20-258-03前言电动自行车是自行车的衍生产物,因其具有快捷方便、节能环保等优点,作为一种短距离出行工具备受欢迎。

然而,由于相关技术标准不完善、交通法规定位模糊等原因,电动自行车从设计生产到运营使用的各个环节均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超过2亿辆[1],是一种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交通工具。

许多生产企业为了占领市场,迎合消费者的喜好,生产出超重、超尺寸、超速等车辆,这些不合规的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诸多现实问题,对标准法规的修订应运而生。

2017年2月10日,国家标准委下达了对GB 17761-1999的修订。

2018年1月16日,修改后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向社会公示。

目前,GB 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已正式发布[2]。

与此同时,认监委发布了2018年第31号公告,将电动自行车的生产许可证管理调整为CCC认证管理,新规于2018年8月1日实施。

一系列的举措表明,针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对生产企业也是新的机遇和挑战。

1 标准全文概述认监委2018年第15号公告给出了电动自行车由生产许可证管理转为CCC认证的过渡期自2018年8月1日起至2019年4月14日止。

亦即,在2019年4月14日前,所有电动自行车均需按GB 17761-2018完成产品的结构和性能的调整,否则在此之后将被禁止生产和销售。

为此,对新国标进行解读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本文对新标准中新增的条款及与旧版本差异较大的条款进行解读,旨在为生产企业对新产品的研发和设计提供较清晰的思路。

作者简介:王治文,就职于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

258王治文 等:电动自行车标准GB 17761-2018解读259从标准整体规定分析可知,新标准取消了旧版第7章。

其中需要重点指明的是,新版所有项目均为强制性项目。

而在以往的检测中发现,原‘重要项目’中的‘整车净重’、‘脚蹬间隙’和‘过流保护’及‘一般项目’中的‘车灯反射器’和‘说明书要求’等容易出现不符合项,但由于旧版标准的特殊要求,使得这些单一项目在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情况下仍可判定样车合格。

新标准中这些项目仍然存在,个别项目对指标和具体要求有所调整,企业在进行新车设计研发时需重点关注车辆相关的性能,避免出现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情况。

总体而言,新标准除在第5章增加了‘整车标志’要求外,其他条款均为安全性检验项目,而诸如‘续行里程’、‘最大骑行噪声’和‘百公里电耗’等涉及车辆动力性和经济性等相关项目则已删除。

由此可见,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能是重点关注对象。

2 总则新标准增加了第4章‘总则’,该部分内容主要对电动自行车整车性能进行了规定。

本文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为兼顾安全和市场需求,放宽了部分性能限值。

其中,最高设计车速由20km/h 调整为25km/h ,整车质量由40kg 调整为55kg ,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由240W 调整为400W 。

(2)强调整车及所使用的各部件需安全可靠,不可出现系统或部件的损坏造成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的情况。

(3)强调整车防篡改性能,防止因车辆被改装造成其性能与原车有所差异,进而有可能提高安全风险的情况。

3 整车标志新标准增加‘整车标志’内容,提高了车辆的可溯源性。

由于电动自行车的生产技术含量较低,一些作坊式的企业可通过购买组件进行组装生产,从而造成目前市场存在众多危险系数较大的三无产品。

新标准对车辆铭牌、整车编码、电动机编码等进行了规定,从而增加了车辆的可溯源性。

进而,交通管理部门等可有效对车辆进行登记,方便管理,提高道路行驶安全。

4 安全要求4.1 整车安全车速限值和整车质量在前文中已作分析,此处不再累述。

本文在此进行以下几点分析:(1)制动性能方面,新标准对操作方式和指标要求有所调整。

事实上,新标准和GB 3565-2005对自行车的制动性能要求一致。

与旧版相比,各试验初速度有所不同,且各试验状态分为‘同时使用前后车闸’和‘单用后闸’两种操作方式。

比较而言,新版对干态试验的要求更低,而对湿态试验的要求更严格。

(2)脚踏骑行方面,由于提高了整车质量的限值,因此,其指标要求由7km 调整至5km 。

同时,新版中增加了对脚蹬和鞍座结构的要求。

(3)新版中增加了车辆尺寸的要求。

整车尺寸方面,限制了超规格尺寸的车辆进入市场,同时对鞍座的长度和高度均有要求,更方便骑行。

(4)结构方面,本文中选择有较大修改的内容进行讨论,主要包括1)新版修改了对‘车速提示音’的要求,规定发出提示音的车速为15km/h ,且对提示音的声压级进行了规定;2)新标准中增加了电动自行车的淋水涉水性能。

电动车辆的防水安全性能一直是行业关注的重点,若车辆的防水性能较差,一方面可能造成各系统部件的严重损坏,一方面可能影响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增加该部分内容非常必要。

4.2 机械安全机械安全方面,仅保留了车架/前叉组合件的强度试验和把立管弯曲强度试验,删除了把立管、横管和前叉相关的力矩试验及把立管静负荷试验。

此外,新版增加了安装前灯和后灯的要求,对鸣号装置的声压级进行了规定。

4.3 电气安全电气安全方面,由于充电器和蓄电池直接涉及电安全,本文主要讨论二者相关内容。

充电线反接或搭铁是使用者经常犯的错误,对充电器的短路保护非常必要。

短路保护和防触电保护是许多电器设备的基本要求,该基本功能容易实现但却对设备和使用者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蓄电池是电动车辆的核心部件,但是,以往电动自行车的结构设计使得蓄电池极容易更换,许多车辆在出厂时甚至未配备专用蓄电池,而需销售者自行购买蓄电池。

这就使得蓄电池可能被更改为超规格的型号,从而导致车辆相关联的性能改变,增加了安全隐患。

因此,新标准中增加了蓄电池防篡改的要求。

4.4 防火性能和防燃性能防火性能和阻燃性能对电动车辆极其重要。

劣质电动自行车因充电短路而造成车辆燃烧甚至爆炸的事件屡见不鲜,因此,对车辆零部件的防火性能和阻燃性能提出要求可减少意外发生时不必要的损伤,从主动方面遏制安全事故发生。

4.5 无线电骚扰特性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特性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不仅影响其他系统的工作,也会对人体健康形成威胁。

电动自行车自问世以来就存在电磁兼容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新标准的问世自然而然增加了该部分内容。

但是,电磁兼容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需要生产企业投入较多的资金和技术。

汽车实用技术260 4.6 使用说明书旧版标准对‘使用说明书’也作了要求,但内容较笼统,使得各生产企业所提供的说明书五花八门,甚至部分说明书不易阅读。

新标准明确规定,使用说明书的编写需按照GB/T 5296.1执行,并完善了说明书中应该包含的内容。

该部分要求主要是保证使用说明书能够起到指导用户使用的作用,防止生产企业随便编制。

5 结论总的来讲,新标准在结构编排上更加清晰,易于阅读和理解。

规定侧重于车辆的安全性能,内容更加完善、合理。

比较而言,新标准对如车速和质量等重要条款的限值更加宽泛,但实际上新标准整体上更加严格。

首先,新标准中增加了许多车辆结构和配置方面的要求,如整车标志、车速提示音和照明灯,这些硬件系统的增加必然会增加生产成本;其次,标准对零部件的要求更加苛刻,如淋水涉水性能、防火性能和阻燃性能等,零部件性能要求的提高同样会增加生产成本;此外,新版对企业的研发能力也提出了一定要求,特别是电器安全方面的要求和无线电骚扰特性等。

参考文献[1] 徐秋雨,何苗,快看| 中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2亿相关交通事故数年均增长8.6%[EB/OL]. https://www.jiemian. com/article/224 6921_qq.html, 2018-06-21.[2] GB 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上接第250页)汽车营销策划技能竞赛(以某一车型为主题进行车展活动)和汽车销售综合技能竞赛(情景模拟)。

通过参加营销大赛,学生不仅锻炼了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将自己所学汽车相关专业知识进行了实践检验,为他们以后步入岗位奠定了实践;通过参加汽车车展,学生了解了车型、性能和配置,了解了顾客的购车心理,学习了销售技巧,为顾客进行了适当的需求分析,为学生后期进入工作岗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其专业的认同和青睐,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的能力,此教学方式达到了OBE 教学理念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