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的表现—基于政治文化的角度
民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转变
民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转变近代史上的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发展、文化变革的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近代社会的历史性变革,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中国的未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社会变革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国家面临外敌入侵以及内部清政府统治的削弱,民间因此壮大,各种组织秘密出现。
这些秘密组织主要是宣扬革命思想、反清复明,其中以兴中会、同盟会、海瑞罢官等为代表。
同时,中国社会也从封建社会转向了近代社会。
近代社会的兴起为官僚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群体创造了新机会、新空间。
当时的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汉口等城市,已经成为了商业、工业和文化的中心,吸引了大批的移民和流动人口。
商业、工业、手工业、劳动力等多种社会力量的交互作用,使得城市社会呈现出复杂的组成和分工。
同时,种种不良习俗和封建陋习逐渐被打破。
比如在封建社会下,妇女长期受到束缚,需要按照规定形式举行各种婚祭、嫁妆等,而且要忍受着丈夫百般折磨,处境十分悲惨。
但是,在新思想的兴起下,对妇女权利的呼声日渐高涨,尽管这个时期的妇女通常受到了社会、文化等多种力量的冲击,但是她们的地位和权利已经开始逐步得到了提高。
二、思想文化变革民国时期,思想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先辈们在摆脱敌对势力的同时,也一直为推动社会变革付出艰难的努力。
首先,思想文化领域逐渐从封建向现代化转变。
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地位非常重要,这样的思想在支持社会稳定、孝道、忠诚、礼让等方面都是非常有效的。
但是,封建思想也有其缺陷,比如放松的社会制度限制、降低人性的追求等等。
因此,在民国时期,一些新思想逐渐兴起,如科学、民主、平等、自由等都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其次,文化艺术也出现了新的发展。
民国时期的文学,被称为“新文学”。
新文学采用现代化的语言,表达新思想、新观念,呼吁自由、平等、民主等民间诉求。
民国时期的新思潮和文化转型
民国时期的新思潮和文化转型20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给了中国的文化思想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思潮的出现。
民国时期正是这个新思潮在中国文化中崭露头角的时期,同时也是文化转型的重要阶段。
本文将主要探讨民国时期新思潮的兴起及其对于文化转型的影响。
一、新思潮的出现民国时期的新思潮,又称五四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最重要的社会思想革命之一。
在经过无数的文化思想之争和政治较量之后,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开始强调科学、民主、自由和人权等现代价值观,追求个人自由、个性解放以及国家振兴。
这一新思潮既是对传统文化思想的批判和否定,也是对西方思想的吸收和发展。
它充分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力量和责任,也为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二、新思潮的影响1、文化领域的影响新思潮的到来,推动了中国文化领域的广泛变革,启动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大革命。
在新思潮影响下,新文学、新诗歌、新散文、新戏剧相继涌现。
同时,西方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艺术等各个领域的思想和观念也被引进到中国,这一切都带来了文化多元化和转型性进程。
2、政治领域的影响新思潮的影响不仅仅在于文化领域,同时也影响到了中国的政治领域。
自1905年开始,中国已经经历了多次的政治实践和维新运动,但是由于缺乏持久的基础和阻力的强有力的反对者,始终没有形成持续性的改革力量。
而新思潮则始终贯彻了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等现代化文化思想,并把它落实到政治实践中,最终促使了中国的政治转型。
3、社会领域的影响新思潮的出现不单单是在文化和政治领域发挥了作用,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在当时的社会中,妇女、青年、民众的地位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而新思潮则开始提出人权、民主、平等、自由等概念,为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打下了基础。
三、总结综上所述,民国时期的新思潮对于中国文化的转型和革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历经千辛万苦,通过思想和实践,最终为中国社会文化的向前迈进、文化多元化和转型性进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1.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生剧烈变化。
(2)思想家相互争辩,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2.孔子(1)思想主张:①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②自然观: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③教育方面: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2)贡献:①孔子的言论被编纂成《论语》一书。
②开创儒家学派。
③基本文献:《诗》《书》《礼》《乐》《易》《春秋》,史称“六经”。
3.孟子(1)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
(2)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
(3)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学说,“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4.荀子(1)主要思想:①强调“天行有常”,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②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2)地位: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二、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1.图解孔子的思想2.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理解(1)“无为”不能理解为消极的无所作为。
“无为”强调无为而无不为。
(2)“无为”是主张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倡导“待时而动”“因时而动”,有一定的合理性。
3.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儒家备受冷落,法家却受推崇?儒家学说以“仁”和“礼”为核心,强调以德治国,这脱离当时诸侯称霸、群雄割据的社会现实;法家主张中央集权、严刑峻法,符合当时诸侯国的需要,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史料探究]材料一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材料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春秋战国与民国时期为什么能名家辈出,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与民国时期为什么能名家辈出,百家争鸣民国时期是中国最特殊的时期之一,在这一时期里诞生了中国无数具有先进思想的人才,正是这些人才开创民国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大师辈出的璀璨时代。
这些大师不仅仅只会舞文弄墨、吟诗作画,躲在校园里写小说的酸腐文人。
鲁迅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两个特殊的时期,春秋战国、民国时期。
在这两个时期内思想自由,学术鼎盛。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221年),中华大地上、涌现出各个流派之间的争奇斗艳,是中国思想与文化最为辉煌的时代,这一时期的诸子百家如法家、儒家、道家、墨家、兵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小说家、农家等诸多流派之间的彼此诘难,相互争鸣。
整个百家争鸣时期是促进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另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便是2000多年后的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的中国文化与思想的的碰撞异常激烈,直到如今仍在感叹大师遍地的时代。
民国时与春秋战国时期如出一辙,涌现出众多名家大师,打造中国思想与文化最为辉煌的时代,而创造这两个辉煌时代具有相同的社会大环境。
•01.国家分裂政治混乱公元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12年孙中山先生被革命党人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被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政府四分五裂,北方的北洋军阀、晋系军阀,南方的桂系军阀、滇系军阀、粤系军阀。
除了这五大军阀外,还有根据地位于广州民主呼声最高的革命军,国内处于军阀混战,政府之间政令不一。
政府对于教育和思想的管控能力不足,这些大师们拥有更加开明的社会环境里表现自己的才华。
民国军阀势力•02.处在社会变革时期民国时期世界处于大变革之中,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所有的新行业都处于开创阶段,中国当然也毫不例外,当时的中国从制度、思想到生活习俗都在发生着巨大的社会比变革。
同时在国家处于极其落后状态,由于国家的处境导致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拥有强大的民族荣誉感和使命感也是大师喷涌出现的主要原因,如鲁迅在日本学医亲眼目睹了中国的落后腐朽,见识了中国人的盲目无知,他认为学医救不了国,所以弃医从文。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呈现出思想解放、人才辈出的局面,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罕见的现象.它是我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发展时期.究其原因:①战国时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②社会大变革有利于促进思想文化的繁荣.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的思想家.③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④战国时期处于历史大变革时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阶级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各阶级、阶层针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各种方案,宣传自己的主张,于是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实际是经济基础的变革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阶段的文化必然是此阶段政治、经济的反映.战国时期之所以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和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它是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与阶级关系变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1。
民国时期的文化政策与思想倡导
民国时期的文化政策与思想倡导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政策与思想倡导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化政策和思想倡导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转折,这些变化和转折不仅反映了时代的思潮和历史的特点,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和思想的深刻变化。
本文将对民国时期的文化政策与思想倡导进行探讨。
一、民国时期的文化政策1.推行国语运动民国时期,推行国语运动是文化政策中的重要一环。
为了消除方言对于沟通交流的阻碍,国语运动成为了中国文化政策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在1920年代初,鲁迅等文化领袖开始推行以国语为主的文化运动,为此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整理、汉字整理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
在国语运动的推动下,以普通话为基础的现代汉语逐渐成为民国时期的正式语言。
2.开展文化教育运动民国时期,文化教育运动是文化政策中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文化教育运动,中国政府力图提高整个国家的文化素质,加快现代化进程。
在文化教育运动中,推行了全国性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民族教育等。
此外,中国政府还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活动,在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推动文化多元化发展在推动国语运动和文化教育运动的同时,民国政府还积极推动文化多元化发展。
在这个时期,一些文化领袖开始倡导西方文化和国际文化的融合。
他们通过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宣传实用主义文化等方式推广西方文化,努力将中国推向现代化的道路。
二、民国时期的思想倡导1.倡导民主自由思想在民国时期,民主自由思想成为了中国文化思想的重要方向。
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倡导人权、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观念,并将这些价值观念融入到了中国文化思想中。
在这个时期,一系列的民主派政治运动兴起,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
2.弘扬实用主义文化实用主义文化是民国时期另一种重要的文化思想倡导。
在这个时期,一些文化思想领袖开始强调实用主义文化的重要性,认为中国需要借鉴和吸收西方工业、科学等实用主义文化的精华。
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与政治文化变革
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与政治文化变革自20世纪初,中国进入了一个绝非往日平静的时期。
因为鸦片战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国人开始发掘新世界,有一些人希望强大的西方文明可以帮助中国寻找出路。
这就是新文化运动,它提倡自由,反对封建制度中的腐败和不公正。
新文化运动从文学、哲学、艺术和其他领域引发了对传统道德和价值系统的质疑和批判。
它在整个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在受到毛泽东和共产党影响的时代,仍然被广泛讨论和研究。
蔡元培和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早期代表。
他们的思想意识有很多共通点,揭示了中国民众对政治和文化变革的急迫需求。
蔡元培一直重视教育,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和现代化。
他在北洋政府时期担任多项教育职务,如清华大学校长和北京大学校长。
他的一个著名观点是:教育应该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而不仅是考试的工具。
他认为人应该接受独立思考和个人自由的教育,防止人们受到封建思想和制度的限制。
在学术界,蔡元培维护学术自由和尊重学术独立性。
他坚信创新和开放的思想氛围将推动学术界不断前进,为中国的未来做出更多贡献。
鲁迅是中国文学领域的一位杰出代表。
他是一位独立思考者和第一批现代主义文学家。
他的作品是真实的,表现了社会的黑暗面,尤其是揭示了封建制度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不公正。
他的作品深深地吸引了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使他们成为革命和变革的支持者。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这个小说通过一个精神病人的眼睛来展现他对现代生活的不满之情。
小说中掀起的反抗浪潮使许多人拥护鲁迅的思想,并为了变革而努力奋斗。
除了蔡元培和鲁迅,还有其他一些人也对新文化运动做出了杰出贡献。
例如,胡适是一位早期现代学者和翻译家,他致力于对外文献的研究和教育,同时反对古代文化和经典音乐对于现代社会的限制。
梁启超也是一位学者和政治家,他的政治观点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他提倡专业治理和民主结构,并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民主权利。
这些人的想法和作品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成为了国共内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理论基础,也就是毛泽东思想。
民国时期的政治思潮分析与研究
民国时期的政治思潮分析与研究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各种政治思潮纷呈,争议不断,代表性人物丰富多样,他们的思想对于中国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民国时期的政治思潮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中的一个分水岭。
它主张用科学、民主、自由思想代替封建文化和传统文化,以推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胡适、鲁迅等。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主张推进“白话文运动”,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他认为,充分利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可以发展出具有现代性的文化。
胡适拥护西方民主制度,认为民主制度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也关注到民主制度实施中的困难与问题。
陈独秀则认为,要想实现中国现代化,必须打破旧的封建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束缚,推行新文化,实现“文化大革命”。
陈独秀的思想深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影响,他主张社会主义改造,提出“走向普遍真正的社会共产主义”的思想。
鲁迅则持批判态度,他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和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主张革命改革,打破旧有体制,推进行政、文化和社会制度的改革。
鲁迅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的大众化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国民党思想国民党的思想在民国时期也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和影响。
国民党的创始人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这三种主义都是针对中国国家和社会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体现了孙中山所推崇的以“民为本”的思想。
民族主义是国民党思想的核心,它主张中国民族独立和统一,反对外来侵略和内部割据。
孙中山提出的“民族主义三民主义”,包括民族独立、民族统一和民族富强。
他认为,只有实现了这三个目标,中国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民权主义是国民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张人民的平等、自由、民主和法治原则。
民国时期的文化思潮与思想解放
民国时期的文化思潮与思想解放一、引言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特别是在文化领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大量的变革和思想解放,使得文化思潮蓬勃发展。
本文将通过对民国时期的文化思潮和思想解放进行探讨,以揭示这一时期的重要性及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二、背景民国时期,中国面临着政治、社会和经济上的巨大挑战。
旧有的封建社会秩序已经瓦解,民族危机和经济困境交织在一起。
在这个动荡的时期里,中国人民开始思考自身的命运,寻求新的思想和文化的出路。
三、文化思潮3.1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民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思潮之一。
它起初由胡适等一些思想家、学者发起,旨在推翻传统文化观念和封建礼教,倡导民主、科学、进步和自由。
新文化运动主张革命和解放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反思。
3.2 白话文运动白话文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运动中,白话文取代了传统的文言文,成为代表民族语言的表达形式。
白话文的推广和使用,使得知识和外国思想能够更加广泛地传播,为民国时期的思想解放提供了重要条件。
3.3 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在民国时期崛起,对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个运动的主要目标是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追求个人独立和社会进步。
在思想解放运动中,人们开始以科学和理性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社会秩序。
四、思想解放对社会的影响4.1 女性解放运动思想解放与女性解放运动密切相关。
民国时期,中国的女性开始追求平等和解放,反对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
思想解放为女性提供了机会,让她们获得教育和权益,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4.2 科学与理性思维的兴起思想解放使得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以科学和理性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世界。
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人们开始关注实证主义,注重实践和经验,推动社会进步。
4.3 文化的多元化思想解放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和开放。
各种文化思潮的兴起,使得人们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观念和思想体系。
民国时期的思想启蒙和政治变革
民国时期的思想启蒙和政治变革在中国历史上,民国时期是一个大规模思想启蒙和政治变革的时期。
这个时期从1912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49年。
在这个时期,国家发生了巨大的政治变化,社会风气也发生了转变,人民的思想观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民国时期的思想启蒙和政治变革。
一、背景介绍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特殊、从未有过的时期。
这个时期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持续衰落和西方文化全面入侵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民主、思想启蒙和政治变革的时期。
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出现时期,为中国未来的政治形态奠定了基础。
二、思想启蒙在民国时期,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开始努力进行思想启蒙工作。
他们认为,中国近代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矛盾和落后,必须通过思想启蒙来改变这种状况。
他们积极参与翻译西方著作,深入研究西方文化,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文化革命。
其中,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达尔文、马克思等西方思想家的著作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知识分子们不再依据传统思想进行判断和思考,而是从西方思想家的视角出发,反思问题,认识自我,推动社会进步。
三、政治变革在民国时期,政治变革是一大亮点。
袁世凯把中国的旧式王朝垮掉,陈独秀等人提倡“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和国共合作,发起了有名的新文化运动,这些都成为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事件。
在政治变革中,最为重要的是“五四运动”。
这次运动是一群年轻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国家落后的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先进文化和民主运动的组织和表现。
运动公开宣称科学文化和民主思想,创造了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在民国时期,还有一些非常具有开创性的政治变革。
比如:一、国民政府的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制国家的出现;二、五四运动,使得共产党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并让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茁壮成长,为以后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基础;三、新文化运动,带动了中国文学的新生,大力发扬了“自由平等”、“科学民主”、“革命救国”、“文化振兴”等思想。
民国时期的政治与文化剧烈变革
民国时期的政治与文化剧烈变革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政治与文化上的剧烈变革。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时期的变革。
一、政治变革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民国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标志着中国政治体制的彻底改变,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 建立中央政权: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建立了中央政权。
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后来袁世凯接任。
然而,袁世凯试图恢复帝制,引发了护国运动,最终导致了袁世凯的辞职。
3.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北洋政府成立后,各地军阀割据,导致了长时间的军阀混战。
这种混乱局面给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统一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4.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开始合作,共同对抗北洋政府。
1926年至1928年,国共合作推进了北伐战争,成功地推翻了北洋政府,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
5. 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蒋介石被任命为国民政府主席。
南京国民政府成为了中国的中央政权,推动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现代化建设。
二、文化变革1.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民国时期最重要的文化运动之一。
这个运动倡导科学、民主、自由的思想,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和改革。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文艺复兴:民国时期,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
他们以现实主义为基础,关注社会问题,反映现实生活,推动了中国文艺的发展。
3. 女性解放运动:民国时期,女性解放运动兴起,呼吁妇女平等权利和解放。
许多女性开始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争取自己的权益。
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教育改革:民国时期,教育改革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许多学校和大学成立,教育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民国时期的政治思潮比较研究
民国时期的政治思潮比较研究民国时期是中国的一个特殊时期,也是中国新文化和新思潮的发端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一批有政治追求和思辨能力的知识分子,他们不满于封建主义的专制制度和传统的哲学思想,试图寻找一条中国现代化的道路。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民国时期的政治思潮进行比较研究。
士人思潮与政治动向民国时期,不少知识分子针对百年来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对于有效改变社会命运和时局的机会心怀不满。
鲁迅提出了“文艺革命”,希望透过文学的能量使中国追赶世界;梁启超则提出了国体改良,追求数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沉重之史,主张从西方文化中吸收新思想,重建民族国体,致或追求民主共和。
采用不同切入点和方法去分析现实与问题,从新诗、新文学、宪政、农民团队建设等方面入手,积极推崇变革,堪称当时思潮重要的代表。
新文化运动中形成的“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也成为了解决时局的有力思潮,提出民族团结和独立是必要条件,民权即民主制度能够确保人民权利受到宪法保护,民生则主张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例如蒋介石等人提倡国民政府执政后要建立的三大政策体系,即工农民主联盟、教育实业政策、国防建设。
三大政策体系实现的目的就是实现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的三民主义,可见新文化运动和民国时期的政治思潮是亲密相连的。
党派兴起的背后民国时期,由于个人的动态和各种思想的诱惑,党派和派系相继兴起,组织党派成为社会的一种基本模式。
以国共两党为例,它们分别代表了左右翼的思想引导,并且均以统一中国、振兴民族为旗帜。
早年两党合作共存,在北伐战争中合作取得了胜利。
后来,随着阶级斗争的加剧和对政治权力的争夺,国共两党制造了内战,这标志着一个著名的时期,被称为国共合作时期的结束。
对于这种党派之间的斗争,不少人为之头痛。
首先,这事实上是中共和国民党所谓的“剪裁”,虽然对于某些党内派系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是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则是不利的。
其次,这也是民国时期的选举民主制度限制的响应。
民国时期的选举制度参照自由民主国家的制度,民众通过投票的方式选举议员、官员,然而,在缺少资金、连续战争、组织弱化等因素的限制下,选举实际上不公平。
民国时期社会主义思潮
政治哲学视野下的北洋政府学术研讨会上发言民国哲学我不是很了解,但是,北洋军阀时期思想比较开放,虽说社会动乱,政治分裂,但是其时思想领域,确实是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少有的一个比较开放,“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西方思想、主义流入中国,并且发生了很大的影响,最终改变了中国。
所以我想谈一谈民国初年的社会主义思潮。
社会主义是个好东西,其核心价值是公平、正义。
温家宝总理最近说:“公平、正义比太阳更有光亮”。
社会主义思想渊源很早,早期犹太-基督教和儒家教义中都含有社会公平思想因子。
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运动,则起于工业革命后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清末之时已经传入中国。
民国初年,社会主义思潮可谓汹涌澎湃。
社会主义可以是全民偏好,上上下下各色人等都可以讲,不一定属于工人阶级,好心肠的资本家照样有狂热的社会主义者。
中国近代最早介绍西方社会主义的有许多是外国传教士,康有为、梁启超也热衷于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我们知道,康有为就写作了《大同书》,鼓吹世界大同,梁启超在日本主编《新民丛报》,就着力介绍“西方大儒”麦喀士(马克思)。
清末皇帝皇室也讲大同主义,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常对他讲“天下为公”,讲“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社会,帝心甚向往之。
时有肃亲王善耆者(川岛芳子的亲生父亲),是皇室中很有思想作为的改革家,革命党人汪精卫谋刺摄政王载沣被捕坐牢,身为民政部尚书的善耆竟放下王爷身段,入监探视逆党,汪大谈排满革命的三民主义,善耆表示钦佩志士的革命精神,说同盟会的《民报》他每一期都看了,朝廷的腐朽积弱他也不满,希望加大力度改革改变现状。
但问为什么要排满呢?他对汪精卫说三民主义不怎么样,太狭隘,还有一种更好的大同主义,要打破满汉畛域,五族协和,说得汪精卫语塞良久。
皇帝皇室重臣也可以讲社会主义。
清末中国社会危机深重,严复编译的《天演论》鼓吹救亡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风靡一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华民族处在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要学习西方寻找改造社会沉疴的良方,而社会主义作为一剂良方也被介绍进来。
民国时期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的表现—基于政治文化的角度
民国时期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的表现—基于政治文化的角度目录摘要 (1)ABSTRACT (2)前言 (3)一、民国时期关于政党的争鸣 (4)(一)清末民初西方宪政对国内政党兴起的影响 (4)(二)清末民初民主共和观念诞生 (4)(三)甲午战后革命派出现 (4)(四)革命派与保皇派的纷争 (5)二、民国时期关于宪政的争鸣 (7)(一)宪政的内涵 (7)(二)辛亥革命打响,政治制度改革 (7)(三)革命派与北洋军阀的纷争 (8)三、民国时期关于民主的争鸣 (9)(一)民主与民主宪政 (9)(二)典型的民主方式——选举 (9)(三)经济领域的民主 (10)四、民国时期关于法制的争鸣 (12)(一)民国初年的法治 (12)(二)法治与宪政的关系 (12)(三)法治对民国初年的影响 (12)结论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进行积极稳妥的政治体制改革。
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一百多年来,国人一直在这方面执着探索,期间虽历经苦难,仍百折不回,时光荏苒,犹如白驹过隙,举目向前,仍是步履蹒跚,不计其数的难题摆在国人面前。
笔者认为,解决之道,需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兼容并蓄古今中外一切可资借鉴的经验、成果和教训。
而本地化资源,无疑是我们最宝贵的改革之源。
民国初期对于宪政的探索、对于民主议会制度的实践,在今天,其价值尤为可贵。
重新审视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有益于我们透过层层迷雾,近距离考察民主、共和、宪政和法制的内在逻辑,解释我国社会政治文明进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
这也正是本文选题的初衷所在。
而对于中华民国宪政历史的梳理分析,有助于增进对于我国国情和人文环境的了解,这样,在方案的设计上,才能更有针对性,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答案只能回答问题,永远不能解决问题,因此,本文的重点不是复述答案,而是探讨制度的内在运行和外部环境,力图通过研究这段历史的进程,寻找其失败的可能因素和制度漏洞。
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与文化复兴
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与文化复兴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它观念的变革、新思潮的涌现和文化的复兴都是其显著的特点。
但是,这个时期的政治动荡也是极其明显的,这些政治动荡直接影响到了文化的发展,可以说,它们是交织在一起的。
本文将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来探讨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文化复兴。
一、政治动荡与文化复兴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源于清末民初时期大变局的政治和社会因素。
在中国政治体制的变迁过程中,革命与改良、传统与现代等因素的冲突引发了政治的动荡,这种动荡的表现形式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政局的频繁变动,这给国家的政治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文化复兴则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
文化复兴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新思潮的涌现。
新思潮是由新文化运动发起的,它批判封建思想,主张民主、科学和现代化,为中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这个时期的文化复兴也与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有关,政治上的变革对于文化发展的推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可以说,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文化复兴是交织在一起的。
二、政治动荡对文化的影响政治动荡对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政治动荡削弱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因为在当时,人的生活在政治和社会方面都比较困难,大多数人缺乏基本的文化素养和教育,这使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限制。
2. 政治动荡导致文化机构的频繁改变。
在政治动荡的背景下,国家的政治体制变更频繁,文化机构也跟着改变,这种人事浮动导致文化机构的稳定性下降,不利于文化的长期发展。
3. 政治动荡导致文化的糟糕状态。
在那个时代,社会风气混乱,各类文化现象层出不穷,涉及到的面相当广,比如,出版业、教育、读书会等多个领域的文化问题都受到了严重的局势干扰,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从文献中看到传统的文化素材都被不当使用等等糟糕的现象。
三、文化复兴的主要特点文化复兴的主要特点可归纳如下:1. 关于人的解放。
因为革命和改良思潮的影响,民主思想得到迅猛的发展,创造了人民解放的讨论空间。
《第5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第二分册_华东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空前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下列哪位思想家不属于儒家学派?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2、以下哪一项是百家争鸣时期孟子提出的思想主张?A、以法治国B、无为而治C、仁政D、道法自然3、百家争鸣出现的主要背景是()A、奴隶制度的广泛普及B、封建制度的确立C、封建地主阶级的兴起D、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产生4、下列哪一思想主张最能体现墨子的思想核心()A、仁爱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天道自然5、在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哲学派别是: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6、儒家思想认为,君主要以仁爱治国,理由是:A. 重视道德修养B. 尊重祖先和礼仪C. 弱化中央集权D. 支持严刑峻法7、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A. 指的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外交斗争B. 指的是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之间的学术竞争C. 指的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内部政治制度的改革D. 指的是战国时期各国军事策略的较量8、以下哪位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A. 孔子B. 韩非C. 庄子D. 墨子9、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其中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规律的思想家属于哪个学派?A. 儒家B. 法家C. 道家D. 墨家 10、在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后来成为汉代官方哲学,并对中国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A. 儒家B. 法家C. 道家D. 名家11、下列关于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主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崇尚“仁政”,主张“为政以德”B. 提出“有教无类”,强调教育的重要性C. 提出“克己复礼”,主张恢复周礼D.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2、在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下列哪位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倡导“无为而治”()A. 道家代表人物庄子B. 儒家代表人物孟子C.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D.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13、春秋战国时期,哪家学派强调“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14、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哪一家学派提出了“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15、春秋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思想主张的是哪位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16、下列哪个学派在战国时期提倡以法治国,主张加强中央集权?A. 儒家B. 法家C. 道家D. 墨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一:《孟子·离娄上》曰:“圣人无常师。
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4.毛泽东思想萌芽: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等文章,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农民阶级的重要性。
[融会贯通]
1.把握两个“时期”——民国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民国时期是对 1912~1949 年这段历史时期的概述,因为这时 的国号是中华民国, 除去短暂的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而根据执政集 团的不同分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912~1928 年),国民政府时期 (1928~1949 年)。 其中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又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 (1912~1916 年)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1928 年)两个阶段。
抵抗派: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
英国、日本: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模式之争 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走向共和 (向谁学) 苏俄:城市中心论,武装夺取政权
(三)思想上——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思潮的多元化 [考题领悟]
1.(2014· 全国卷Ⅱ)1926 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 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 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 权、国权、人权 )。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 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 )
(2)概况:1918 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 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 旗帜。1919 年,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比较全面地介绍 了马克思主义。
(3)意义:1921 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诞生。
3.新三民主义
③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卷: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选择题1.“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3.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4.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
其主张体现了()A.进步史观B.天命史观C.循环史观D.英雄史观5.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
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
”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
这反映了()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6.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7.儒学成为官学是由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直接促成的()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8.《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9.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_百家争鸣时代的政治设计
百家争鸣时代的政治设计突破思路百家争鸣时代,不同的思想家面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提出了不同的政治架构,甚至进行了一定的实践活动。
本节课从众多的政治设计中着重选取了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三大政治设计:道家的“小国寡民”主张、儒家的民本主义思想和法家的“法治”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思想。
这些内容尽管在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的规定,但通过对它的学习,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加深对中国古代政治架构发展历程和特点的深入理解。
为此,我们在教授本课时,可以采取如下的相应措施:(1)鉴于本课内容思想理论性强的特点,建议教师采用“了解身边的历史”的方法,让学生提前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老子、孔子、孟子和韩非子等人的有关材料,采访身边对这些人物有所了解或研究的学者和教师,阅读有关这些思想家的通俗读物,实地参观与这些思想家有关的建筑物如大成殿、文庙、夫子庙等的来历,从而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在学习新课前,请几位同学讲一讲他们获得的资料,然后进行新课。
(2)对于老子的思想主张,应着重把握两个方面:结合“塞翁失马”的成语典故,使学生理解老子辩证法思想中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精华所在;联系西汉初年实行“无为而治”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使学生真正理解老子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主张,与此同时,对于老子思想的评价,应从时代实际和社会发展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3)师生共同学习儒学民本主义时,应重点明确如下问题:①适当补充有关反映孔子和孟子政治思想主张的资料并分析,从而认识孔孟思想主张的核心内容及其相互的继承与发展关系;②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条件、经济发展状况、思想家本人的经历以及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注意从积极影响和消极隐患两个角度评价孔孟思想,认识儒学民本主义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积极意义。
(4)“法家思想和‘变法’的政治试验”一目,可以适当补充《韩非子》中关于法家政治主张的历史资料以及有关反映法家思想的成语故事,阐释法家的政治观点;同时强调指出:以“法家”政治主张为指导的“商鞅变法”取得成功,说明了法家思想符合了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
《中国政治思想通史·综论卷》评介
031文艺评论《中国政治思想通史·综论卷》评介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起步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谢无量和梁启超有开创之功,三四十年代又陆续出版了十余部相关著作。
五十年代以后,台湾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继续推进,而大陆到了八十年代后才迎来政治思想史的又一个春天,其中,刘泽华及其合作者是主力军之一。
《中国政治思想通史》于2014年9月问世,是迄今最完整最全面的中国政治思想史通论性著作,由刘泽华先生亲自操刀,众多知名学者共同完成。
《中国政治思想史》有九卷之多,是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三卷本的丰富和扩充。
和三卷本一样,《中国政治思想通史》必将成为中国政治思想史发展中的又一里程碑。
《中国政治思想通史·综论卷》(下简称《综论卷》)是《中国政治思想通史》的第一卷,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
很多著作仅把综论作为第一卷的一小章,而《中国政治思想通史》却把综论用整本书来写,且足足有80万字之多,足见其重视程度。
通读完后,感触颇多,悉列如下:第一,各取所长,合作完成。
《综论卷》由刘泽华先生承担主稿、设计、编排、统稿等任务,张分田、葛荃、张荣明、何平、李冬君、邓丽兰也参与了部分编写工作。
这些学者都各有专长,比如刘泽华擅长对政治思想宏观建构,张分田专于帝王观念和民本思想研究,葛荃善于政治价值和政治伦理分析,张荣明精于政治宗教和生命宗教,何平尤善政治神话模型分析,李冬君擅长近代政治思想分析,邓丽兰擅长现代政治思想分析。
这些学者在刘泽华构建的宏观模型之下发挥专长,强强联手,保证了综论卷的优秀品质。
第二,注重理论,善讲方法。
《综论卷》第一编主讲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除了从不从角度探讨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之外,还论述了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开放性,理念、价值与政治思想史研究,政治思维的阴阳组合结构与研究进路等问题。
其中,阴阳组合结构是刘泽华先生的理论创新,影响很大。
第二编围绕政治思想是思想文化的主干这个主题展开,分别论述了先秦百家争鸣与王权主义理论的成型、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与王权主义、帝王对“学”与士人的控制、帝王观念的普遍性与覆盖性、尊经与王权主义、君尊臣卑观念的普遍性、传统儒学的政治价值结构及其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意义、宗教与政治、从中西之争到主义之争等问题展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前言 (3)一、民国时期关于政党的争鸣 (4)(一)清末民初西方宪政对国内政党兴起的影响 (4)(二)清末民初民主共和观念诞生 (4)(三)甲午战后革命派出现 (4)(四)革命派与保皇派的纷争 (5)二、民国时期关于宪政的争鸣 (7)(一)宪政的内涵 (7)(二)辛亥革命打响,政治制度改革 (7)(三)革命派与北洋军阀的纷争 (8)三、民国时期关于民主的争鸣 (9)(一)民主与民主宪政 (9)(二)典型的民主方式——选举 (9)(三)经济领域的民主 (10)四、民国时期关于法制的争鸣 (12)(一)民国初年的法治 (12)(二)法治与宪政的关系 (12)(三)法治对民国初年的影响 (12)结论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进行积极稳妥的政治体制改革。
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一百多年来,国人一直在这方面执着探索,期间虽历经苦难,仍百折不回,时光荏苒,犹如白驹过隙,举目向前,仍是步履蹒跚,不计其数的难题摆在国人面前。
笔者认为,解决之道,需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兼容并蓄古今中外一切可资借鉴的经验、成果和教训。
而本地化资源,无疑是我们最宝贵的改革之源。
民国初期对于宪政的探索、对于民主议会制度的实践,在今天,其价值尤为可贵。
重新审视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有益于我们透过层层迷雾,近距离考察民主、共和、宪政和法制的内在逻辑,解释我国社会政治文明进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
这也正是本文选题的初衷所在。
而对于中华民国宪政历史的梳理分析,有助于增进对于我国国情和人文环境的了解,这样,在方案的设计上,才能更有针对性,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答案只能回答问题,永远不能解决问题,因此,本文的重点不是复述答案,而是探讨制度的内在运行和外部环境,力图通过研究这段历史的进程,寻找其失败的可能因素和制度漏洞。
这也正是本文选题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国宪政法治民主政党ABSTRACTSi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carried out the reform of political system actively and steadily. Sixteen major report clearly pointed out: "developing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goal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For more than 100 years, Chinese people have been in the exploring period, although the suffering, still pushing forward despite repeated frustrations, time flies, like a fleeting, looking ahead, is still the teeter, too many to count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Chinese people. The author thinks, the solution, need to work and pull together, benefit by mutual discussion, fully inclusive and equitable at all times and in all countries all the experiences, achievements and lessons. While localized resources, is the source of our most valuable reform.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for the exploration, the practice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in today, its value is particularly valuable. Re-examine the dust-laden history, beneficial to us through the layers of fog, near the inner logic of Democratic Republic, distance, constitutional and legal system, all kinds of problems in interpretation of China's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social process. This is the topic of this article original intention.As the constitutional research, is the contention of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all flowers bloom together. As for the ROC constitutional history analysis, contribut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so, in the design, to a more targeted, more workable. The answer can only answer the question, can never solve the problem, therefore,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not to repeat the answer, but on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period of history process, looking for possible factors and the loopholes in the system of the failure. This i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topic.Key word :constitutionalism law democracy party前言民国初年的宪政试验,一波三折,举步维艰,充满了曲折和艰辛。
随同西方殖民主义的船坚炮利将旧中国的国门打开,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也一并涌入。
晚清帝制,由于闭关锁国、固步自封,才导致国家在经济、文化、制度和军事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甚至也一步步落后于日本等当时弱小的国家。
历史反复证明,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再到辛亥革命前夕,一次又一次割地赔款,一次又一次丧权辱国,没落的清廷背负着最后几根稻草,正在一步步走向覆灭。
痛定思痛,先知先觉者们开始反思症结所在,开始探讨强国御侮之道,开始尝试制度改革,西方的宪政法治思想作为殖民主义侵略的附属品,也悄然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并逐渐成长开花,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大批精英人士,逐渐认识到,落后被打的根源在于制度的没落无为,而在政治制度方面逐渐开始倾向于西方的宪政模式。
从此开启了中国近代以来,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的宪政理念的探索实践之路。
从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至袁世凯复辟帝制,继而解散国会,转而进入北洋政府主政时期。
期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所代表的社会新生力量,从自身角度出发,围绕其主张的三民主义治政理念,对于宪政和民主,进行了不懈的摸索和尝试。
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的社会文化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大浪淘沙,万类霜天竞自由,风云际会。
在近代中国政治的土壤上,宪政制度被国人接受、寄予厚望并且执着地实践,是其内在的科学性和包容性使然。
今天看来,民国建政的意义不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也不在于它是否构筑好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理想制度,而是在于它在国民的思想价值领域树立了一面旗帜,撒下了人性之光的种子。
在民国的宪政实践中,我们看到了今天体制改革的某些类似遭遇,尽管今天的境遇和国情较清末民初早已不同,但我仍然希望此文能够帮助今人,汲取经验教训,更希望,通过以此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探讨和思考。
一、民国时期关于政党的争鸣(一)清末民初西方宪政对国内政党兴起的影响清末民初,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作为西方宪政制度下的一奶双胞,以势不可挡的威势席卷世界,近代中国沿袭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已然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带来的是文化上的剧烈撞击,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也逐渐为华夏时人所认识,并被知识界和精英阶层所认同。
作为宪政制度的一分子,政党这一新鲜事物便应运而生。
清末民初的政党,完全建立在对西方政党模式移栽的基础上,百舸争流一般的政党,在其各自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先天和后天的缺陷与不足,可以说是党派林林总总,正所谓九龙治水,群龙无首,争执不死不休、原则模棱两可、出入家常便饭、政见大同小异、纲纪败坏散漫。
虽然他们最终没能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政党,但是他们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对于维护襁褓中的民主共和、打击封建帝制、传播西方宪政文化、推动旧中国政治文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舆论领域,与政党相关问题的探讨,促进了时人对于政党的认知、理解和思考,为政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清末民初民主共和观念诞生清末民初的政党是近代国人探求民主共和政体的花果。
清廷先后进行过三次改良尝试,一是1861年至1894年的洋务运动,二是1985年至1898年的维新运动,三是1906年后的立宪运动。
这些改良措施,最终没能维系自身的统治地位,在一次次的妥协后,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呼声下,即便是君主立宪,也未能得到知识界和精英阶层的有力认可,最终还是走向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