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竞赛练习题及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知识竞赛练习题

国发〔2010〕23号复习题

1、对以整合、技改名义违规组织生产,以及规定期限内未实施改造或故意拖延工期的矿井,由()依法予以关闭。C

A、当地安监部门

B、企业主管部门

C、地方政府

D、市级以上政府

2、企业要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3、加强对生产现场监督检查,严格查处(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

4、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律严格考核,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职工必须全部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Y)

5、企业在(年度财务预算中)必须确定必要的安全投入。

6、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7、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要报市级以上(当地)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备案。(N)

8、企业应急预案要与当地政府应急预案保持衔接,并定期进行演练。赋予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9、把符合安全生产标准作为高危行业企业准入的前置条件,实行严格的安全标准资格(核准)制度。(N)

10、凡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违规建设的,要立即停止建设,情节严重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实施关闭取缔。降低标准造成隐患的,要追究相关人员和负责人的责任。(Y)11、从(2011年1月1日)起,对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职工死亡,其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调整为按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算,发放给工亡职工近亲属。

12、加大重特大事故的考核权重,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要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地(市级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的责任;后果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的,要按规定追究(省部级相关领导)的责任。

13、企业发生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追究事故企业()责任;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事故企业主要负责人或企业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责任。D

A、董事长

B、总经理

C、安全主管

D、主要负责人

14、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其主要负责人()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矿长(厂长、经理)。D

A、3年内

B、5年内

C、10年内

D、终身

15、对于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一年内发生()以上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并负主要责任的企业,以及存在重大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由省级及以上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告,并向投资、国土资源、建设、银行、证券等主管部门通报,()严格限制新增的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等,并作为银行贷款等的重要参考依据。A

A、2次,一年内

B、1次,二年内

C、2次,二年内

D、3次,一年内

16、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和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中要突出安全生产,确保(安全投入)和(各项安全措施)到位。

17、高危行业企业探索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完善落实工伤保险制度,积极稳妥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

18、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

19、加大对高危行业安全技术、装备、工艺和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高危行业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水平,合理确定生产(一线用工)。

20、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地方政府要依法予以关闭。

国发69号复习题

1、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Y)

2、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Y)

3、国家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Y)

4、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Y)

5、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没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N)

6、所有单位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不掌握并及时处理本单位存在的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N)

7、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Y)

8、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可以不制定具体应急预案,不为交通工具和有关场所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注明其使用方法。(N)

9、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不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N)

10、国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Y)

11、国家不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提供物资、资金、技术支持和捐赠。(N)

12、国家可以不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制度和预警制度。(N)

13、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Y)

14、发布突发事件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事态的发展,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Y)

15、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N)

16、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