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谷物食品 全谷物食品定义与标准法规
谷物加工行业政策与法规分析
![谷物加工行业政策与法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16c9a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d.png)
金融支持政策
政府推出贷款贴息、担保 等金融支持政策,帮助谷 物加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
政策对谷物加工行业的影响
促进产业升级
政策的支持有助于推动谷物加工 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 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规范市场秩序
政策的实施有助于规范谷物加工行 业的市场秩序,防止不正当竞争和 资源浪费。
增强国际竞争力
法规对谷物加工行业的影响
01
法律法规体系对谷物加工行业起到了规范和引导作用,保障了 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
02
法规要求谷物加工企业具备相应的生产条件和资质,加强了行
业准入门槛。
法规对谷物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卫生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明
03
确规定,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水平。
法规发展趋势与建议
未来法规将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和环保要求,推动 谷物加工行业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
04
完善法律法规
建议政府进一步完善谷物加工 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企业 提供更加明确的合规指引。
提高政策与法规执行效果的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应加强对谷物加工行业的 监管力度,确保企业严格遵守 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奖惩机制
通过建立奖惩机制,对遵守法 律法规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 和支持,对违规企业进行相应 的惩罚。
分类
根据加工方式和产品类型,谷物 加工行业可以分为制粉、饲料、 酒精、淀粉等子行业。
谷物加工行业的发展历程
古代
谷物加工技术起源于古代,最初是简单的磨 粉和酿酒。
工业革命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谷物加工行业开始实 现机械化,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现代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谷物加工行业逐渐向 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1.1食用农产品的定义和范围
![1.1食用农产品的定义和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dbd9762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3.png)
1.1⾷⽤农产品的定义和范围第⼀章⾷⽤农产品概述⾷⽤农产品的监督管理涉及国之根本,由来已久,据周代《礼记》记载:“五⾕不时,果实未熟。
不粥于市。
”为了保证安全,周代严禁未成熟果实进⼊流通市场,以防⽌引起⾷物中毒。
这⼀规定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农产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之后,历朝历代对⾷⽤农产品都有监管记载,如汉朝《⼆年律令》规定:⾁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变质⾷品,否则将处罚肇事者及相关官员。
《唐律疏议》规定知脂⾁有毒不速焚构成刑事犯罪。
改⾰开放后,《⾷品卫⽣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次以法规条例形式将⾷品、⾷品原料的概念予以界定。
本章将重点介绍⾷⽤农产品的概念及当前安全状况。
第⼀节⾷⽤农产品的定义和范围2006年4⽉29⽇颁布《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从法律层⾯对农产品及其质量安全进⾏较详细规定。
⾄此,农产品及其质量安全得到法律认可,⾷⽤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得以确定。
2009年颁布的《⾷品安全法》和2015年修订布的新的《⾷品安全法》,成为⾷品安全监管基本法,对⾷品及其安全、⾷⽤农产品及其安全、相关部门管理职责作出了详尽的规定。
⼀、⾷⽤农产品的定义及概念的提出(⼀)⾷⽤农产品概念的提出2006年,《中华⼈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实施,该法第⼆条第⼀款规定本法所称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物及其产品。
”同时,《(全国⼈⼤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进⼀步明确了农产品的概念:“本法所称农产品,仅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直接获得的未经加⼯的以及经过简单处理(分拣、清洗、切、冷冻、包装等)的植物、动物、微⽣物及其产品。
不包括⼯业⽣产活动中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制作的产品。
”据此,⾷⽤农产品的概念有了明确表述,但表述中出现的“农业”“农业活动””初级产品”“及其产品”概念模,存在实际监管过程中概念理解不同、产品界定不⼀、实际监管职责分⼯不清的间题。
中国、欧盟及美国食品法规
![中国、欧盟及美国食品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142de373915f804d2a16c14e.png)
中国食品法规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GB 16740-1997 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
卫生部令第73号,2010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
总局令第127号, 2010 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GB 2760-2007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食品添加剂
GB 14880-94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 准
第四十一条 受他人委托加工食品添加剂的,受委托生产者应当具有委托生产范围内的食品添 加剂生产许可证。
委托加工的食品添加剂,除应当按照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本规定的要求进行食品 添加剂标识标注外,还应标明受委托生产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等内容。
第四十三条 生产者应当建立生产管理情况自查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对食品添加剂质量安全控制等生 产管理情况进行自查。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
申请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生产、经营、使用或者进口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应 当提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许可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二)证明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或者文件; (三)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要求、生产工艺和检验方法,食品中该添加剂的检验方法或 者相关情况说明; (四)安全性评估材料,包括生产原料或者来源、化学结构和物理特性、生产工艺、毒理 学安全性评价资料或者检验报告、质量规格检验报告; (五)标签、说明书和食品添加剂产品样品; (六)其他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允许生产和使用等有助于安全性评估的资料。 申请食品添加剂品种扩大使用范围或者用量的,可以免于提交前款第四项材料,但是技术 评审中要求补充提供的除外。
2. 在受理后的3个月内,受理的成员国起草首次评估报告, 并且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另外评估。而且立刻转发给欧盟委 员会,委员会再转发给其它成员国。
中国小米全谷物食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中国小米全谷物食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b64929d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1f.png)
中国小米全谷物食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李兴峰;宁亚维;缪铭;王志新;谭斌;贾英民【摘要】全谷物食品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稻米和全麦等主食领域,全谷物小米的研究开发滞后.基于国内外全谷物的定义及中国实际,提出小米是一种重要的全谷物资源,小米全谷物食品在中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分析了中国当前小米加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小米全谷物食品的发展方向.【期刊名称】《河北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35)003【总页数】5页(P250-254)【关键词】小米;全谷物;谷子;营养性质;发展方向【作者】李兴峰;宁亚维;缪铭;王志新;谭斌;贾英民【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8;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8;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 214122;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8;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7;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13目前,由于每个国家的谷物种类、种植条件、消费方式、加工技术等差别较大,使得全球范围内对全谷物食品还没有形成一个通用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定义和规范[1]。
较为公认的全谷物定义是由美国谷物化学家协会(AACC)、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美国全谷物理事会(WGC)和欧盟健康谷物协会(Health Grain)描述的。
1999年,AACC最早提出全谷物定义:完整、碾碎、破碎或压片的颖果,基本组成包括胚乳、胚芽和麸皮,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对比例与完整的颖果相同[1]。
WGC 于2004年提出了全谷物食品的定义[2]:全谷物食品应含有谷物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组分与天然营养成分,如果谷物是经过加工的(比如经过碾碎、压片、挤压或水煮处理),其产品必须含有与原始谷物种子中相当的营养成分。
WGC提出的全谷物食品品种包括籽粒苋、大麦、荞麦、玉米(包括全谷玉米粉和爆玉米花)、小米、燕麦(包括燕麦粉)、奎奴亚藜、大米(糙米和有色米)、裸麦、高粱、埃塞俄比亚画眉草、黑小麦、小麦等。
13122-2016 谷物加工卫生规范
![13122-2016 谷物加工卫生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49f0e1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3.png)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谷物加工卫生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谷物经机械等物理方式加工成大米㊁小麦粉㊁玉米碴㊁玉米面等初级产品过程中原料采购㊁加工㊁包装㊁储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场所㊁设施㊁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㊂本标准适用于谷物经机械等物理方式加工成大米㊁小麦粉㊁玉米碴㊁玉米面等初级产品的加工㊂2术语和定义G B14881 2013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㊂2.1谷物禾本科草本植物种子,如稻谷㊁小麦㊁玉米㊁高粱㊁大麦㊁青稞等㊂3选址及厂区环境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3章的相关规定㊂4厂房和车间4.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4章的相关规定㊂4.2用于堆放㊁晾晒谷物㊁半成品㊁成品的地面不得铺设含有沥青等有害物质的材料㊂5设施与设备5.1设施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5.1的规定㊂5.2设备5.2.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5.2的规定㊂5.2.2仓库应配备粮温㊁库温等粮情监测㊁通风等温湿度调控和防控虫害㊁鼠害㊁鸟类等保证粮食安全储存的设备㊂5.2.3外溢粉尘的部位应安装粉尘控制装置㊂6卫生管理6.1管理制度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6.1的规定㊂6.2厂区环境卫生管理6.2.1厂区及邻近车间的区域应保持清洁㊂厂区内道路㊁地面养护良好,无破损,防止扬尘和积水现象的发生㊂6.2.2保持厂区内环境整洁,禁止堆放杂物及不必要的器材,以防止有害生物孳生㊂6.2.3临近车间区域不得种植易产生花粉的植物㊂6.3厂房及设施卫生管理6.3.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6.2的规定㊂6.3.2生产作业场所应采取措施(如纱窗㊁气幕㊁栅栏㊁诱虫灯等)防止有害动物侵入㊂6.3.3车间储水槽(塔㊁池)应定期清洗并检查清洁状况,有必要消毒的需验证消毒效果㊂6.3.4用于清洁与产品接触的设备和工具的用水应符合G B5749中的相关规定㊂6.3.5用于清洁与产品接触的设备和工具的洗涤剂应符合G B14930.1中的相关规定㊂6.3.6定期对压缩空气的过滤系统进行维护保养,及时除去过滤水及过滤油并做好记录,避免产生污染㊂保证压缩空气的卫生与质量㊂6.3.7用于生产的机械设备和场所不得用于非生产性活动㊂6.4员工健康管理与卫生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㊂6.5虫害控制6.5.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6.4的规定㊂6.5.2对已有虫害产生的场所,应采取紧急措施加以控制和消灭㊂6.5.3生产作业场所除虫灭害工作不应在生产过程中进行,除虫灭害时应对各种原辅料㊁成品有保护措施㊂6.5.4应有捕鼠图,配备必要的粘鼠贴㊁捕鼠笼㊁捕鼠夹等设施,严禁使用鼠药㊂6.5.5在生产车间的入口处和车间内可设置灭虫蝇灯,捕杀可能进入车间的虫蝇㊂车间内设置的灭虫蝇灯的位置必须远离生产作业区域㊂灭虫蝇灯应定期(至少每周1次)进行清理㊂6.6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6.5的规定㊂6.7工作服管理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6.6的规定㊂7原料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7.1一般要求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7.1的规定㊂7.2原料7.2.1应符合G B2715㊁G B2761㊁G B2762㊁G B2763中的相关要求㊂7.2.2原料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㊂经验收不合格的食品原料应在指定区域与合格品分开放置并明显标记,并应及时进行退货等处理㊂7.2.3原料加工前应进行感官检验,必要时应进行实验室检验;检验发现涉及食品安全项目指标异常的,不得使用㊂7.2.4原料运输及储存中应具备防雨防尘设施㊂7.2.5原料运输工具和容器应保持清洁,维护良好,必要时需进行清洗消毒㊂原料不得与有毒㊁有害物品及其他物质同时装运,防止原料受到污染㊂7.2.6原料仓库应设专人管理,建立管理制度,定期(至少每周1次)检查质量和卫生情况,及时清理变质的原料,仓库出货顺序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㊂7.3食品添加剂7.3.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7.3的规定㊂7.3.2应符合G B2760中的相关规定㊂7.4食品相关产品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7.4的规定㊂7.5其他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7.5的规定㊂8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8.1产品污染风险控制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8.1的规定㊂8.2生物污染的控制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8.2.1的规定㊂8.3化学污染的控制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8.3的规定㊂8.4物理污染的控制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8.4的规定㊂8.5生产过程8.5.1原料清理应除去杂质及霉变粒,防止杂质进入后续加工,造成产品污染㊂8.5.2生产用水应符合G B5749中的相关规定㊂8.5.3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金属或其他外来杂物混入产品中㊂8.5.4在生产过程中,现场不得进行生产设备的维修㊂8.5.5应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保持设备清洁㊁卫生㊂设备的维护必须严格执行正确的操作程序㊂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排除,防止影响产品质量卫生㊂每次生产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㊂所有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并做好保养维修记录㊂8.6包装8.6.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8.5的规定㊂8.6.2外包装上应标示产品批号㊁保质期等,标注方法宜采用印刷方式㊂9检验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9章的相关规定㊂10产品的储存和运输10.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0章的相关规定㊂10.2成品应按品种㊁包装形式㊁生产日期分别储存㊂10.3成品应定期检查,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㊂仓库应有温度㊁湿度检测和记录㊂10.4成品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应保持清洁,维护良好,必要时进行消毒㊂成品不得与有毒㊁有害物品同时装运㊂11产品召回管理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1章的相关规定㊂12培训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2章的相关规定㊂13管理制度和人员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3章的相关规定㊂14记录与文件管理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4章的相关规定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辐照加工卫生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辐照加工的辐照装置㊁辐照加工过程㊁人员和记录等基本卫生要求和管理准则㊂本标准适用于食品的辐照加工㊂2术语和定义G B14881 2013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㊂2.1食品辐照利用电离辐射在食品中产生的辐射化学与辐射微生物学效应而达到抑制发芽㊁延迟或促进成熟㊁杀虫㊁杀菌㊁灭菌和防腐等目的的辐照过程㊂2.2吸收剂量D任何电离辐射,授予质量为d m的物质的平均能量dε除以d m的商值,即D=dε/d m,单位:J㊃k g-1(焦耳/千克),名称为戈瑞,符号为G y,1G y=1J㊃k g-1㊂2.3剂量不均匀度加工负荷内最大吸收剂量和最小吸收剂量之比㊂2.4最低有效剂量在食品辐照时,为达到某种辐照目的所需的最低剂量,即工艺剂量的下限值㊂2.5最高耐受剂量在食品辐照时,不会对食品的品质和功能特性产生负面影响的最大剂量,即工艺剂量的上限值㊂2.6辐照工艺剂量在食品辐照中为了达到预期的工艺目的所需的吸收剂量范围,其下限值应大于最低有效剂量,上限值应小于最高耐受剂量㊂2.7食品装载模式辐照容器内食品箱的放置方式㊂2.8安装鉴定获得证据并用文件证明设备已经按照说明的要求予以提供并安装了的过程㊂2.9运行鉴定当设备按程序运行时,获得证据并用文件来证明所安装的设备在预期的范围内运行㊂2.10性能鉴定当所安装和运行的设备按照程序运行时,获得证据并以文件证明设备按照规定标准运行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食品㊂3食品辐照的基本原则3.1用于辐照处理的食品应按照G B14881和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处理㊁加工和运输㊂3.2食品辐照不能代替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控制或良好生产规范,仅可在合理的工艺需求或对消费者健康有利的情况下才能使用㊂不得用辐照加工手段处理劣质不合格的食品㊂3.3辐照剂量应准确可靠,尽量采用该工艺所需的最低剂量,剂量不均匀度不应超过2.0㊂3.4辐照处理不应对食品结构完整性㊁功能性质㊁感官属性等产生不利影响㊂辐照后的食品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产品标准中相应条款的规定㊂3.5辐照食品种类应在G B14891规定的范围内,不允许对其他食品进行辐照处理㊂3.6除5.2.5中规定可重复辐照的特例外,其他情况下不得进行重复辐照㊂4辐照装置的通用技术要求4.1辐射源食品辐照可用的电离辐射源为60C o或137C s放射性核素产生的γ射线㊁电子加速器产生的能量不高于5M e V的X射线㊁电子加速器产生的能量不高于10M e V的电子束㊂4.2辐照装置辐照装置的选址㊁设计及建造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满足食品辐照加工的卫生要求㊂4.3辐照装置的安装鉴定㊁运行鉴定和性能鉴定4.3.1辐照装置在设备安装之后,必须进行安装鉴定,以保证设备的性能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安装鉴定完成之后应进行运行鉴定,以确定设备能够按照设定程序进行运行㊂4.3.2食品在接受辐照前必须完成性能鉴定,确认其在正常操作情况下所接受的吸收剂量及其分布和辐照的重复性㊂4.3.2.1在与待辐照食品密度相近的模拟物装填后的辐照容器内,以三维立体的(便于区别最大和最小吸收剂量位置)方式布放剂量计进行吸收剂量分布图测定,确定最大吸收剂量㊁最小吸收剂量和参考点吸收剂量的位置㊂4.3.2.2建立不同堆积密度和堆积方式的产品中剂量分布与辐照运行参数的关系,确保产品获得规定限值内的吸收剂量㊂4.3.2.3辐射源活度增加或运行参数改变时必须重新进行鉴定,以确定初始的鉴定是否有效;否则,必须重新测量剂量分布图㊂4.3.2.4当设备维修可能影响辐射源结构㊁食品装载模式或辐照装置运行参数时,必须重新进行性能鉴定㊂4.3.3辐照装置的电子机械系统必须运行可靠,并符合G B17568或G B/T25306的要求㊂4.4使用和维护4.4.1辐照装置建成后,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经验收合格并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后方可使用㊂4.4.2辐照装置使用单位应制定辐照装置使用规范,并按照规范使用辐照装置㊂4.4.3辐照装置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安全使用㊂5辐照加工过程控制5.1辐照前准备5.1.1辐照前要求5.1.1.1辐照前食品的包装应根据食品类型和辐照加工过程选择合适的包装方式,包装应方便辐照加工的进行㊂包装应能有效地避免辐照加工后的再污染㊂包装应符合相应标准和有关规定㊂5.1.1.2辐照前食品的贮藏不同类型的辐照食品应分开存放,并有明显标识㊂有特殊贮藏要求如低温等的食品应满足其贮藏要求㊂5.1.2辐照设备的选择应根据辐照食品的种类㊁辐照目的和产品状态(如散装或定型包装)及其特性以及辐照设备处理能力选择辐照设备㊂5.1.3辐照工艺剂量与常规剂量的测量5.1.3.1工艺剂量应设定在最低有效剂量与最高耐受剂量之间㊂5.1.3.2启用剂量测量应包括辐照源到辐照位置的重复性㊁辐照场(产品中)剂量分布㊁不同堆积密度和堆积方式的产品中辐照运行参数与产品吸收剂量的关系㊂5.1.3.3日常剂量监测应包括抽样监测产品吸收剂量㊁定期标定辐照场㊁核对产品剂量不均匀度㊁检验装置运行参数及与产品吸收剂量的关系㊂5.1.3.4γ辐照装置的剂量测量应按G B16334执行㊂电子束辐照装置的剂量测量应按G B/T16841执行㊂5.2辐照加工过程5.2.1工艺规范的制定和食品安全要求辐照工艺规范应保证辐照食品与未辐照食品分开㊁辐照处理能够达到既定的工艺目的和卫生质量要求㊂5.2.2辐照工艺剂量的确定5.2.2.1应根据辐照食品种类和辐照目的确定辐照工艺剂量,被辐照食品的吸收剂量应符合G B14891的要求㊂5.2.2.2工艺剂量应在最低有效剂量与最高耐受剂量之间㊂5.2.3食品装载模式的建立5.2.3.1每类食品的不同包装都应单独建立装载模式㊂装载模式说明中应写明辐照容器内食品单元的数量和位置㊂5.2.3.2装载模式的设计应在辐照容器容许重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充满容器空间,并尽可能均匀分布,以使剂量不均匀度最小㊂5.2.4对剂量的测量5.2.4.1食品装载模式建立后,应使用实际产品或近似密度的模拟物装载,以测量其剂量分布,进行装载模式验证㊂5.2.4.2测量剂量分布时应有足够数量的剂量计布放于辐照产品负载中,以确定最小和最大剂量区域,进而选定常规剂量监测位置,并计算出常规剂量点的剂量与最大剂量和最小剂量之间的关系㊂剂量测量应包括抽样监测产品吸收剂量㊁核对产品剂量不均匀度㊁检验装置运行参数及与产品吸收剂量的关系㊂5.2.4.3常规辐照加工中,剂量计应布放在辐照容器内的最小剂量或与最小剂量区有已知定量关系的容易放置的位置上㊂此外,还应在最大剂量区布放剂量计以监测食品接受的最大剂量㊂并做好记录㊁存档㊂5.2.4.4当辐照参数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剂量分布的测量㊂应根据装置预期的辐射加工应用和剂量测量系统的性能及测量不确定度等方面的要求,按G B/T16640的规定选择适用的剂量测量用工作剂量计,并应定期溯源至国家吸收剂量标准㊂5.2.5重复辐照5.2.5.1除为控制虫害再次侵袭,低含水量食品(如谷物㊁豆类㊁脱水食品及类似产品)可以进行重复辐照外,其他情况不得进行重复辐照㊂5.2.5.2对下列食品进行辐照时,不属于重复辐照:用小于1k G y剂量辐照过的原料制成的食品;含5%以下辐照配料的食品;为实现特殊工艺目的,将所需的全部吸收剂量分多次进行照射的食品㊂5.2.5.3重复辐照食品的累积剂量不应超过10k G y㊂5.3辐照后处理5.3.1储存辐照产品和未辐照产品应分别存放在辐照区和未辐照区㊂产品放行前的储存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0章的规定㊂5.3.2产品放行应制定产品的辐照放行程序㊂程序应定义指定的辐照过程的要求,并应考虑测量系统的不确定度㊂如果这些要求不能满足,辐照产品被认为不合格产品㊂应规定控制和处理辐照不合格产品的相关职责和权利㊂此外,不合格产品的管理应得到辐照运营商和客户的一致同意,并应规定在技术协议中㊂应保存文件化的程序和记录以寻找引起不合格的原因和问题㊂6人员管理6.1在辐照设施工作的人员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㊂6.2人员应经过从事辐照技术相应的培训,具备需要的技能和经验㊂7辐射安全的管理7.1防护的检测和监督辐照食品企业应建立有效的防护检测和监督制度,应符合G B18871的要求㊂7.2职业照射的检测和评价辐照食品企业应制定职业照射检测和评价制度,应符合G B5294的要求㊂7.3外照射泄露与放射性污染的检测辐照食品企业应制定外照射泄露辐射水平检测㊁表面放射性污染检测制度,应符合G B Z141‘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装置防护检测规范“的规定㊂8标识辐照食品的标识应符合G B7718中4.1.11.1和G B14891的规定㊂9记录和文件管理9.1辐照记录9.1.1辐照装置记录应记录辐照装置的建设㊁验收㊁许可登记及维修有关的全部资料㊂9.1.2辐照工艺参数记录应记录启用及日常运行中有关辐照加工控制㊁剂量检测以及辐照装置日常运行参数㊂9.1.3辐照产品记录应记录产品种类㊁辐照目的㊁辐照剂量㊁辐照日期㊁辐照后产品质量检测(包括辐照后取样㊁留样及库存管理等)㊂对辐照处理的要求和条件应做记录,由专人保管,存档备查㊂辐照处理和条件的记录应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a)辐照食品的名称㊁编码㊁批号和数量㊁出厂日期㊁收货日期,辐照食品委托方名称㊁地址和联系方式;b)辐照目的;c)辐射源核素名称和活度,或辐照装置的能量㊁束流㊁扫描宽度㊁传输速度及影响食品吸收剂量的加工参数;d)辐照食品的密度,食品在辐照容器内或辐照装置内的装载模式;e)辐照工艺剂量;f)辐照装置设定的运行参数;g)辐照日期;h)常规剂量计的布放位置和数量;i)常规剂量计监测的最小吸收剂量㊁最大吸收剂量和整体平均剂量结果; j)剂量不均匀度;k)常规剂量计的种类和校准记录;l)剂量计读数装置的种类和校准记录;m)辐照后留样的监测结果;n)辐照产品的出库记录㊂9.2文件管理所有记录文件应妥善保管,在食品的保质期内备查,应至少保存2年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谷物加工卫生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谷物经机械等物理方式加工成大米㊁小麦粉㊁玉米碴㊁玉米面等初级产品过程中原料采购㊁加工㊁包装㊁储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场所㊁设施㊁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㊂本标准适用于谷物经机械等物理方式加工成大米㊁小麦粉㊁玉米碴㊁玉米面等初级产品的加工㊂2术语和定义G B14881 2013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㊂2.1谷物禾本科草本植物种子,如稻谷㊁小麦㊁玉米㊁高粱㊁大麦㊁青稞等㊂3选址及厂区环境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3章的相关规定㊂4厂房和车间4.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4章的相关规定㊂4.2用于堆放㊁晾晒谷物㊁半成品㊁成品的地面不得铺设含有沥青等有害物质的材料㊂5设施与设备5.1设施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5.1的规定㊂5.2设备5.2.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5.2的规定㊂5.2.2仓库应配备粮温㊁库温等粮情监测㊁通风等温湿度调控和防控虫害㊁鼠害㊁鸟类等保证粮食安全储存的设备㊂5.2.3外溢粉尘的部位应安装粉尘控制装置㊂6卫生管理6.1管理制度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6.1的规定㊂6.2厂区环境卫生管理6.2.1厂区及邻近车间的区域应保持清洁㊂厂区内道路㊁地面养护良好,无破损,防止扬尘和积水现象的发生㊂6.2.2保持厂区内环境整洁,禁止堆放杂物及不必要的器材,以防止有害生物孳生㊂6.2.3临近车间区域不得种植易产生花粉的植物㊂6.3厂房及设施卫生管理6.3.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6.2的规定㊂6.3.2生产作业场所应采取措施(如纱窗㊁气幕㊁栅栏㊁诱虫灯等)防止有害动物侵入㊂6.3.3车间储水槽(塔㊁池)应定期清洗并检查清洁状况,有必要消毒的需验证消毒效果㊂6.3.4用于清洁与产品接触的设备和工具的用水应符合G B5749中的相关规定㊂6.3.5用于清洁与产品接触的设备和工具的洗涤剂应符合G B14930.1中的相关规定㊂6.3.6定期对压缩空气的过滤系统进行维护保养,及时除去过滤水及过滤油并做好记录,避免产生污染㊂保证压缩空气的卫生与质量㊂6.3.7用于生产的机械设备和场所不得用于非生产性活动㊂6.4员工健康管理与卫生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㊂6.5虫害控制6.5.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6.4的规定㊂6.5.2对已有虫害产生的场所,应采取紧急措施加以控制和消灭㊂6.5.3生产作业场所除虫灭害工作不应在生产过程中进行,除虫灭害时应对各种原辅料㊁成品有保护措施㊂6.5.4应有捕鼠图,配备必要的粘鼠贴㊁捕鼠笼㊁捕鼠夹等设施,严禁使用鼠药㊂6.5.5在生产车间的入口处和车间内可设置灭虫蝇灯,捕杀可能进入车间的虫蝇㊂车间内设置的灭虫蝇灯的位置必须远离生产作业区域㊂灭虫蝇灯应定期(至少每周1次)进行清理㊂6.6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6.5的规定㊂6.7工作服管理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6.6的规定㊂7原料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7.1一般要求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7.1的规定㊂7.2原料7.2.1应符合G B2715㊁G B2761㊁G B2762㊁G B2763中的相关要求㊂7.2.2原料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㊂经验收不合格的食品原料应在指定区域与合格品分开放置并明显标记,并应及时进行退货等处理㊂7.2.3原料加工前应进行感官检验,必要时应进行实验室检验;检验发现涉及食品安全项目指标异常的,不得使用㊂7.2.4原料运输及储存中应具备防雨防尘设施㊂7.2.5原料运输工具和容器应保持清洁,维护良好,必要时需进行清洗消毒㊂原料不得与有毒㊁有害物品及其他物质同时装运,防止原料受到污染㊂7.2.6原料仓库应设专人管理,建立管理制度,定期(至少每周1次)检查质量和卫生情况,及时清理变质的原料,仓库出货顺序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㊂7.3食品添加剂7.3.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7.3的规定㊂7.3.2应符合G B2760中的相关规定㊂7.4食品相关产品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7.4的规定㊂7.5其他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7.5的规定㊂8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8.1产品污染风险控制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8.1的规定㊂8.2生物污染的控制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8.2.1的规定㊂8.3化学污染的控制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8.3的规定㊂8.4物理污染的控制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8.4的规定㊂8.5生产过程8.5.1原料清理应除去杂质及霉变粒,防止杂质进入后续加工,造成产品污染㊂8.5.2生产用水应符合G B5749中的相关规定㊂8.5.3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金属或其他外来杂物混入产品中㊂8.5.4在生产过程中,现场不得进行生产设备的维修㊂8.5.5应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保持设备清洁㊁卫生㊂设备的维护必须严格执行正确的操作程序㊂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排除,防止影响产品质量卫生㊂每次生产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㊂所有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并做好保养维修记录㊂8.6包装8.6.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8.5的规定㊂8.6.2外包装上应标示产品批号㊁保质期等,标注方法宜采用印刷方式㊂9检验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9章的相关规定㊂10产品的储存和运输10.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0章的相关规定㊂10.2成品应按品种㊁包装形式㊁生产日期分别储存㊂10.3成品应定期检查,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㊂仓库应有温度㊁湿度检测和记录㊂10.4成品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应保持清洁,维护良好,必要时进行消毒㊂成品不得与有毒㊁有害物品同时装运㊂11产品召回管理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1章的相关规定㊂12培训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2章的相关规定㊂13管理制度和人员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3章的相关规定㊂14记录与文件管理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4章的相关规定㊂。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食品原料与添加剂管理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食品原料与添加剂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4c5fb2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4c.png)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食品原料与添加剂管理食品安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食品原料与添加剂的管理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食品原料与添加剂的定义、分类、管理方法以及相关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食品原料与添加剂的定义与分类食品原料是制作食品时所使用的各种物质,包括动物性原料、植物性原料和微生物发酵产物等。
而添加剂则是专门用于食品生产中的物质,以改变食品的性状、延长保质期、增加食品的口感等。
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的分类方法,食品原料和添加剂可以被分为以下几类:1. 食品原料:1.1 动物性原料:包括肉类、禽类、鱼类等;1.2 植物性原料:包括谷物、蔬菜、水果等;1.3 微生物发酵产物:包括酵母、细菌等。
2. 添加剂:2.1 防腐剂:用于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2.2 抗氧化剂:用于抑制或延缓食品氧化反应,保持食品的新鲜度;2.3 色素:用于改变食品的颜色,增加食品的吸引力;2.4 调味剂:用于增加食品的口感和风味;2.5 发酵剂:用于促进食品发酵过程;2.6 甜味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甜味。
二、食品原料与添加剂的管理方法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与质量,对食品原料与添加剂的管理必须严格执行。
以下是常用的管理方法:1. 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原料与添加剂的生产企业必须依法申请和获取相应的生产许可证,确保其具备生产能力和符合卫生标准。
2. 质量检验:食品原料与添加剂必须接受质量检验,包括检测其有害物质残留、微生物污染等项目,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3. 标签要求:食品原料与添加剂的包装必须标明名称、成分、用途、使用方法等信息,方便消费者了解并选择合适的产品。
4. 国家标准和法规:食品原料与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法规,如禁止使用有害物质、限制使用量等。
三、食品原料与添加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尽管有相关的管理措施,但在实际的食品原料与添加剂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 监管不到位:部分地区的监管机构存在执行力度不足、资源不足等问题,导致监管不能全面到位。
全谷物标识使用指引-TheWholeGrainsCouncil
![全谷物标识使用指引-TheWholeGrainsCouncil](https://img.taocdn.com/s3/m/3da90345be23482fb4da4c94.png)
“全谷物标识”使用指南(适用于除美国和加拿大以外的地区)全谷物理事会(Whole Grains Council, Boston, Massachusetts, USA)翻译整理:美国小麦市场中心技术主任 侯国泉博士(Dr. Gary G. Hou, Wheat Marketing Center, Portland, Oregon, USA)1.前言因为全谷物能给人类提供许多营养健康益处,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都想尝试食用全谷物食品。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经常感到茫然,因为他们无法确认哪些食品中含有相当数量的全谷物原料。
现在,一个称为“全谷物标识”的包装标签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22个国家得到采用,该标识可有效帮助消费者鉴别真正的全谷物食品。
“全谷物标识”是由总部在美国的“全谷物理事会(WGC)”管理的。
WGC的会员目前已有13个国家的275家公司,其中包括几乎所有的国际知名食品企业,比如雀巢、宾堡、卡夫、佳吉、通用磨坊等等。
WGC的宗旨有三个:1)帮助消费者发现全谷物食品并理解它们的健康益处;2)帮助厂家生产更多、更好的全谷物产品;3)帮助媒体对全谷物进行准确和令人信服的报道。
“全谷物标识”只是“全谷物理事会”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的众多项目之一。
要想正式采用这个“全谷物标识”,每个公司必须:1)成为“全谷物理事会”的正式会员。
根据公司的大小,每年的会员费是1000-9000美元不等。
2)签订一个遵守“全谷物标识”项目规则的法律条文。
3) 对每个要使用“全谷物标识”的产品逐一提供书面申请,并获取“全谷物理事会”的批准。
以下详细地介绍了“国际全谷物标识使用指南”。
目前,该指南包含了所有中国公司需要的信息。
但是,如果今后中国政府对“全谷物”的定义和应用建立了新的标准与法规,我们将对“全谷物标识”计划进行必要修改,使之与中国法规相符。
“全谷物理事会”感谢与《农业机械 粮油加工》杂志社的合作机会,将“全谷物标识使用指南”介绍给中国的众多公司与消费者。
全谷物食品——定义与标准法规
![全谷物食品——定义与标准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6abff7c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1.png)
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
全谷物食品是指由全谷物(如小麦、玉米、谷子等)制成的食品。
全谷物食品可以是烘焙食品,如面包、馍馍、饼干等;也可以是熟食,如面条、粥、饭等。
关于全谷物食品的定义和标准法规,这取决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
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全谷物食品可能需要符合特定的标准才能够被称为“全谷物食品”。
这些标准可能包括:
•食品成分标准:全谷物食品应该由至少70%的全谷物成分制成
•食品加工标准:全谷物食品应该经过特定的加工方法制成,以保留全谷物的营养价值
•食品安全标准:全谷物食品应该符合有关食品安全的法规要求
全谷物食品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营养,因此选择全谷物食品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是很有益的。
无添加食品
![无添加食品](https://img.taocdn.com/s3/m/6be10bd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a.png)
化学加工
采用天然的化学反应,如 发酵、酶解等,以增加食 品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微生物加工
利用有益的微生物菌群发 酵或酶解,生产出具有特 定功能的食品。
包装和储存
包装材料
选择环保、无毒、密封性好的包 装材料,确保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
储存环境
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条件,以延长无添加食品的保质
期。
标签和说明
在包装上明确标示食品的成分、 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方便
消费者了解和选择。
CHAPTER 04
无添加食品的市场和消费趋 势
全球无添加食品市场
增长迅速
01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全球无添加食品市
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地域差异
02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无添加食品的需求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异,市
。
区别
与普通食品相比,无添加食品的生 产过程更加严格,不使用任何非天 然添加剂,以保持食品的天然成分 和风味。
目的
无添加食品旨在提供更加健康、天 然、安全的食品选择,降低食品添 加剂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无添加食品的益处
健康益处
无添加食品不含任何化学合成物质和添加剂,因此对人体的健康风险 较低。长期食用无添加食品有助于降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生产过程
01
02
03
原料选择
无添加食品的原料应选择 优质、天然、无污染的食 材,避免使用化学合成的 添加剂。
加工工艺
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如 低温烘焙、真空蒸煮等, 以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 口感。
质量监控
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的 质量监控,确保无添加食 品的质量和安全。
加工技术
谷物加工行业食品添加剂使用与控制
![谷物加工行业食品添加剂使用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03d2507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5.png)
漂白剂
用于改善谷物色泽,如过氧化 氢(双氧水)、二氧化硫等。
增稠剂
用于增加谷物制品的粘稠度, 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等。
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
确保食品添加剂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 是安全的,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 危害。
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
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与监督
按照功能分类
可以分为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增味剂、香精香料等 。不同功能的食品添加剂具有不同的作用,如防腐剂主要用 于抑制食品腐败变质,抗氧化剂主要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等。
03
CATALOGUE
谷物加工行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食品添加剂在谷物加工中的必要性
1
食品添加剂在谷物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改 善食品的口感、色泽、质地和保存性,提高食品 的品质和安全性。
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 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 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增强食品的感官性状,防止食品腐败 变质,提高食品的保存性和加工性, 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按照来源分类
可以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两大类。天 然食品添加剂主要是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如天 然色素、香料等;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 制得的,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代谢研究是评估食品添加剂在 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 排泄情况的重要手段。通过了 解食品添加剂的代谢过程,可 以更好地评估其安全性和潜在 的健康影响。
联合毒性研究是评估多种食品 添加剂同时存在时的毒性效应 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不同添 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食品添加剂 的安全性。
“全谷物标识”使用指南 - The Whole Grains Council
![“全谷物标识”使用指南 - The Whole Grains Council](https://img.taocdn.com/s3/m/fc85618d71fe910ef12df8f8.png)
大麦 玉米(包括爆裂型玉米和全谷玉米粉) 法罗小麦(Farro) 小米 奎藜籽(Quinoa) 裸麦(Rye) 斯佩尔特小麦(Spelt) 黑小麦(Triticale)
燕麦片和全谷物燕麦粉 糙米和有色米 高粱 埃塞俄比亚画眉草籽(Teff) 野生稻米
小麦(包括碎麦粒,碎熟麦粒,整麦粒,杜伦麦)
能量,千焦耳(KJ ) ......................................................................979 kJ.................... 233 kJ 千卡(kCal) .............................................................................231 kcal....................55 kcal 蛋白质............................................................................................... 10.4g...................... 12.5g 碳水化合物 ....................................................................................... 40.7g........................ 9.7g 糖 ...................................................................................................... 2.9g........................ 0.7g 脂肪 .................................................................................................... 2.5g........................ 0.6g 饱和脂肪 ........................................................................................... 0.7g........................ 0.2g 纤维 .................................................................................................... 6.5g........................ 1.5g 钠 ...................................................................................................... 0.45g...................... 0.11g 盐 ...................................................................................................... 1.13g...................... 0.27g
了解谷物质量监管和检测标准
![了解谷物质量监管和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0b6cfe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b.png)
国际谷物质量监管与检测标准 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作用
不同国家的谷物质量监管与检 测标准存在差异
各国谷物质量监管与检测标准 的制定依据和目的不同
各国谷物质量监管与检测标准 的实施方式和手段各异
各国谷物质量监管与检测标准 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不同
国际谷物质量监管与检测标准的概 述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我国谷物 质量监管与检测水平
粒度检测:检测谷物粒度是否 均匀,影响加工和储存效果
杂质检测:检测谷物中的杂质 种类和含量,如沙石、泥土等
水分检测:谷物水分含量是影 响其质量和保存的重要因素
营养成分检测:检测谷物中的 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等
农药残留检测:检测谷物中 农药残留量,确保食品安全
重金属含量检测:检测谷物中 重金属含量,如铅、汞等,确
保人体健康
抽样检测:按照规定程序抽取样品进行 检测
感官检测:通过观察、闻、尝等方式对 谷物进行初步检测
物理检测:测量谷物的粒度、水分、杂 质等物理指标
化学检测: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谷物 中的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含量
微生物检测:对谷物中的微生物进行检 测,确保食品安全
仪器检测:使用专业仪器对谷物进行定 性和定量分析
实施流程:制定计 划、组织培训、现 场检查、结果汇总 与报告
实施要求:确保人 员资质、设备齐全、 操作规范、数据准 确
监管部门职责:加 强监督检查、及时 处理问题、推动标 准落地
企业责任:积极配 合监管部门工作、 加强内部管理、提 高产品质量
实施效果评估:对谷物质量监管与检测标准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检测准确率、监 管效率等方面
加强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谷物质量监管和检测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 督和检查,确保标准的严格执行。
发展全谷物食品的举措
![发展全谷物食品的举措](https://img.taocdn.com/s3/m/75bf767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e.png)
发展全谷物食品的举措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全谷物食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全谷物食品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如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等,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慢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促进全谷物食品的发展,采取以下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鼓励全谷物食品的生产和销售。
政府机构可以制定相关的标准和认证体系,确保全谷物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政府还可以给予税收优惠和补贴,鼓励企业生产全谷物食品。
例如,可以降低全谷物食品的进口关税,同时提高非全谷物食品的关税,以保护国内全谷物食品的市场份额。
其次,开展全谷物食品的宣传和推广活动,提高公众对全谷物食品的认知和了解。
政府可以与媒体和学校合作,开展全谷物食品的宣传活动。
可以组织全谷物食品的展览会和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对全谷物食品进行讲座和演讲,向公众普及全谷物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益处。
此外,可以推出一系列的宣传资料,如宣传册、海报、电视广告等,以增加全谷物食品的曝光度和吸引力。
第三,鼓励农民种植全谷物作物,提高全谷物食品的供应量。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农业政策,提供农业补贴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民种植全谷物作物。
可以通过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帮助农民提高全谷物作物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同时,政府还可以建立全谷物作物的收购和销售机制,保障农民的利益,提高其种植全谷物作物的积极性。
第四,推动全谷物食品的研发和创新,提高其品质和口感。
政府可以组织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全谷物食品的研发工作,开展新品种的培育和改良。
可以通过遗传改良和无污染种植技术,提高全谷物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也可以通过食品工艺技术的创新,开发出更多样化的全谷物食品,提高其口感和可口性,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最后,加强全谷物食品的监管和质量检测工作,确保全谷物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政府可以加强对全谷物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和检查,确保其生产过程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和法规。
全谷物食品_健康食品新趋势
![全谷物食品_健康食品新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30c7f02daaea998fcc220e2f.png)
农产品加工2010·4栏目主持人:全谷物食品:健康食品新趋势□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谭斌博士专题报道Zhuanti Baodao刘润平在谷物制粉及食品加工技术发展过程中,随着滚筒制粉设备等加工装备的发展,数个世纪以来,人类为了追求谷物食品的口感,一直在努力把面粉、大米变得更加精白。
用精白面粉制作的食品虽然具有良好的质地、口感、风味与外观,但缺少了许多人体所需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与植物营养素。
随着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肥胖和超重人数的增加,直接与肥胖和超重相关的疾病发生率也不断上升,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世界医疗与经济的社会问题。
谷物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膳食来源,对人体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谷物加工与消费日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近年的谷物营养强化项目正试图通过强制性地添加B 族维生素、铁等营养素,以弥补谷物在精加工过程中损失的营养成分。
然而,这种营养强化产品还是不能拥有全谷物所有的营养健康成分。
1.世界全谷物研究发展态势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谷物食品的营养、健康及其加工逐渐引起了发达国家的学界、工业界与政府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在过去的10年~15年里,发达国家对全谷物的兴趣变得尤为突出。
国际上第一个全谷物的专题会议是在1993年由美国农业部、General M ills 及美国膳食协会等机构联合发起并在华盛顿召开的,之后每年就全谷物的不同主题连续召开了年会。
随着研究的深入,全谷物的健康重要性日益得到各界人士重视,不同的组织机构越来越多地发起了各种与全谷物有关的国际会议,以进一步推进全谷物的研究。
1997年在巴黎召开了第一个欧洲的全谷物会议;2001年在芬兰召开了全谷物与健康国际会议,全面研讨全谷物与健康科学,然后相继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和美国加州召开了全谷物与健康的国际会议。
2002年美国在波士顿成立了全谷物委员会(Whole grain council ,WGC)。
全谷物和全麦食物哪个更营养更健康
![全谷物和全麦食物哪个更营养更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38f1b99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9.png)
全谷物和全麦食物哪个更营养更健康
全谷物和全麦食物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适量食用对身体健康有益。
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制作方法和成分。
全谷物是指未经精细化加工或仅经过轻度加工处理,仍保留了完整谷粒的胚乳、胚芽和麸皮等组成成分的谷物。
全谷物中包含了小麦、稻米、玉米、大麦、燕麦等在内的多种谷物。
它们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等营养成分,有助于控制血糖、血脂,预防便秘和肠道疾病等。
常见的全谷物食品包括全麦面包、燕麦片、糙米等。
全麦食物则是指用完整的小麦粒磨成的面粉制作的食品,通常被称为“全麦面粉”。
全麦面粉中含有麸皮、胚芽和胚乳等全部组成部分,因此其营养价值与全谷物相似。
但是,全麦食物并不一定是由全谷物制成的,有些是用经过精细化加工的小麦粉制成的,因此其营养价值和口感可能不如真正的全谷物食品。
因此,在选择食品时,建议选择真正的全谷物食品,以获得更全面的营养价值和健康益处。
同时,也需要注意合理搭配其他食物和控制食用量,以保持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全谷物和全麦食物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适量食用对身体健康有益。
在选择时,建议选择真正的全谷物食品,以获得更全面的营养价值和健康益处。
同时,也需要注意合理搭配其他食物和控制食用量,以保持身体健康。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监管的规定》的通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监管的规定》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8cff60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3.png)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监管的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18.12.04•【文号】国市监食生〔2018〕239号•【施行日期】2018.12.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监管的规定》的通知国市监食生〔2018〕2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规范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生产经营行为,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严惩违法违规,保障婴幼儿食品安全,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监管的规定》,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市场监管总局2018年12月4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监管的规定第一条为规范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生产经营行为,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严惩违法违规,保障婴幼儿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指导全国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监管工作,省级或设区的市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实施本辖区内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监管工作。
原则上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的生产许可由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
第三条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严格组织生产,保证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的安全。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等规定,持续保持食品生产许可条件。
第四条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对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并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谷物法》名词解释_解释说明
![《谷物法》名词解释_解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5932b3a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6.png)
《谷物法》名词解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谷物法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监管谷物生产、加工和交易的法律体系。
它通过定义和分类谷物、规定谷物生产质量标准、制定谷物储存处理规范以及监管谷物市场交易等方式,确保谷物供应的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着“谷物法”的概念和解释进行阐述,并分析其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具体而言,我们将先介绍谷物的定义和分类,探讨谷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然后阐述谷物法的发展与运用。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描述谷物法的主要原则和规定,包括针对谷物生产与质量控制、加工储存以及市场监管和交易管理的规则。
随后,我们将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包括损失与浪费问题、环境影响与可持续性挑战以及种植者权益保障与社会公平问题。
最后,在对谷物法进行评价之后,我们将讨论可能的改进策略,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解释和说明“谷物法”的概念、原则和规定,探讨其在农业生产与市场交易中的作用和影响。
同时,通过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我们旨在提出改进策略,为谷物法的完善和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2. 谷物法解释说明:2.1 谷物的定义和分类谷物是指一类植物的籽实,通常用于食品制备和饲料。
谷物按照其产量、适应性以及食用方式等特点可以分为主要谷物和次要谷物两大类。
主要谷物包括小麦、稻谷、玉米、大麦等,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并且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次要谷物包括燕麦、高粱、荞麦等,在某些地区也被广泛种植并作为重要食材使用。
2.2 谷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谷物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是许多国家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能量。
通过加工和制备,谷物可以成为面粉、米饭、面条等各种食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此外,谷物还可以发酵制成啤酒、白酒等酒精制品,并被广泛用于动物饲料生产。
2.3 谷物法的发展和运用谷物法是指对谷物的种植、生产、加工、储存、质量控制以及市场交易等方面进行管理和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
谷物加工中的安全与卫生管理
![谷物加工中的安全与卫生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30f620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7.png)
建立完善的检验和追溯体系,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追溯和处理,确保 食品安全可追溯。
某大型面粉厂的安全与卫生管理案例
01
清洁卫生制度
制定严格的清洁卫生制度,定期 对设备、场地进行清洗和消毒, 确保生产环境卫生。
粉尘控制
02
03
质量管理体系
采用先进的除尘设备,降低面粉 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污染,保障工 人健康。
加强谷物加工安全与卫生 管理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 的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 任。
谷物加工安全与卫生的法规要求
国际法规
如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食品卫生通则》和《谷物及其 制品准则》。
国家法规
各国政府根据国际法规制定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谷物加工安全与卫 生法规,如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和《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
提高谷物加工人员的安全与卫生意识
定期开展谷物加工安全与卫生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与卫生意识和技能水平。 加强谷物加工人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合格的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建立谷物加工人员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预防传染病等疾病的传播。
定期进行谷物加工设备的检查与维修
制定谷物加工设备检查与维修 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 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
02
这包括原料接收、存储、加工、 包装和运输等环节,以确保最终 产品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谷物加工安全与卫生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消费者健康
谷物作为人类重要的食物 来源之一,其安全与卫生 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 。
提高产品品质
良好的安全与卫生管理可 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维护企业声誉
制定谷物加工安全与卫生管理规定, 明确各项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加工 过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LUMN 丨专栏
34
·2011.02
全谷物食品 : 营养健康食品的选择
新年伊始,众多消费者决心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
试图在饮食中增加
全谷物食品
● 美国小麦市场中心技术主任、研究员 侯国泉博士
—— 营养健康益处
侯国泉博士
Dr. Gary G. Hou, Wheat Marketing Center, Portland, Oregon, USA
表1 水果、蔬菜和谷物产品中抗氧化剂的活性
(资料来源:Miller、Prakash和Decker 2005.Whole-Grain Foods in Health and Disease)
一些营养健康食品。
尽管众多消费者已经认识到水果和蔬菜中含有许多抗疾病的植物化合物(phytochemicals)和抗氧剂,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全谷物食品”通常含有更多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表1)。
全谷物食品除含有丰富的B 族维生素、维生素E 、镁、铁和纤维之外,还含有一些果蔬食品中没有的、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抗氧剂。
所以,尝试食用一些全谷物食品是提高饮食健康的良好开始。
在美国,官方建议消费者每天食用3~5份全谷物食品,但根据“全谷物理事会(WGC)”的调查,消费者平均每天食用不到1份全谷物食品,还有大约
40%的美国人甚至从来没有吃过全谷
物食品。
在中国,食用全谷物食品的现状可能更有差距,因为中国人偏爱精致加工的谷类食品,例如白面馒头与鲜亮色的面条等。
如前篇文章所述(本刊2011年第1期,
17~18页),全谷物食
品通常包括由小麦、玉米、大米、燕麦、大麦、quinoa (奎奴亚藜)、高粱、斯佩耳特小麦(spelt)、裸麦(rye)以及糙米等原料生产的、
含有原来种子中相当营养成分的食品。
全谷物的种子含有3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麸皮、胚芽和胚乳。
以小麦颗粒为例,它含有80%的胚乳,15%的麸皮和5%的麦芽。
精致磨粉加工通常将麸皮和胚芽除去,仅保留胚乳部分。
这样加工出的产品不但使蛋白质的含量降低了,而且也大大减少了其他至少17种主要营养素的含量。
表2比较了全硬麦面粉、麸皮、麦芽以及未经过营养强化的面包粉的营养成分。
谷物加工者有时添加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来生产营养强化粉,以弥补部分营养素的损失,但是一般不会添加纤维,所以营养价值仍然有较大差异(见表3)。
总之,
全谷物食品更加营养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
表2 全硬麦面粉、面包粉、麸皮及麦芽的营养组分
(每100 g中的含量)
专栏丨COLUMN
35
2011.02·
(作者注:下一期的标题是“全谷物食品:种类介绍”,欢迎继续关注!)
健康,因为它们可以提供更多的蛋白质、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和一些重要的天然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剂及其他植物化合物等。
全谷物食品的营养成分及其健康功能
谷物是许多营养成分的重要源泉,包括膳食纤维、B 族维生素(B 1,
B 2,B 3和叶酸)、各种矿物质(铁、
镁和硒等)及抗氧化剂和植物化合物等,但是它们却含有很低的饱和脂肪、钠和单糖。
麸皮和胚芽比胚乳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矿物质、不饱和脂肪以及B 族维生素。
如表2所示,全麦面粉比统粉(约75%出粉率)含有更多此类营养成分,可以添加到健康食品中。
面粉是人类食用最多的原料食品,因此它可以作为输送营养补充的主要载体。
将制粉加工过程中除去的许多成分添加到统粉中可有效提高面粉的营养价值。
全谷物食品中的膳食纤维是健康饮食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热量低还能满足腹饱感,并可有效地控制血糖含量。
另外,纤维对调节肠道功能起重要作用,有利于降低便秘与消化道
憩室病。
临床试验证明,纤维还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并有可能降低心脏病的风险。
各种B 族维生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起主要作用,它们帮助人体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中释放能量。
B 族维生素是维持神经系统健康的必需元素。
现在许多国家要求在精致加工的面粉中添加这些B 族维生素进行营养强化。
叶酸可帮助身体产生红血球细胞。
即将怀孕的妇女以及头3个月的孕妇应该摄取足够量的叶酸,从而降低胎儿神经管缺陷症、脊柱裂以及胚胎发育中无脑畸形症发生的风险。
营养
强化食品中的叶酸可以满足孕妇的需求。
铁在人体中的功能是在血液中输送氧气。
许多十几岁的女孩及育龄妇女通常患有缺铁性贫血。
她们需要食用富含血红素铁食品(肉类)或其他富含铁及维生素C 的食品,提高对非血红素铁的吸收。
全谷物食品及营养强化的谷物产品是美国饮食中非血红素铁的主要来源。
全谷物食品还可提供大量的镁和硒元素。
镁是促进骨质生长的一种必需元素,帮助从肌肉中释放能量。
硒则是保护细胞不受氧化,对维护免疫系统的健康起重要作用。
另外,全谷物中的各种抗氧化剂也有助于维护人体的免疫系统,而植物甾醇和不饱和脂肪酸则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大量临床试验已经证明用全谷物食品取代精细加工的谷类食品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癌症、糖尿病和肥胖病的风险,还可以有效控制体重。
一份刚刚发表的有关全谷物食品与冠状动脉心脏病
(CHD)的综述报告宣称,因为每种全
谷物食品含有不同的营养组分,它们可能采用了不同的机理来降低冠状动
脉心脏病的风险。
比如说,富含黏性纤维的全谷物食品(燕麦和大麦)可以降低血压及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 ,坏胆固醇)的含量,并增加血糖和胰岛素的反应。
而富含不溶性纤维的全谷物食品(小麦)不但可以适度降低血糖和血压,还具有益生素(prebiotic )的作用。
虽然这些健康效益主要体现在每天食用至少3份全谷物食品的人群中,但一些研究显示如果每天食用1份全谷物食品也能起到降低一些疾病风险的功效。
综合文献中报道的大量临床研究结果,如果每天食用3份全谷物食品,人们可以降低25%~36%的心脏病风险、37%的中风、21%~27%的Ⅱ型
糖尿病、21%~43%的消化系统癌症和10%~40%与荷尔蒙有关的癌症。
除此之外,全谷物食品的健康效益还包括:改善体重控制,降低哮喘病风险,改善颈动脉健康,减少炎症,降低肠癌发病率,调节血压,以及减少齿龈病与失牙现象。
由此可见,很少有其他类食品可以提供如此广泛的健康价值。
在2011年1月31日由“美国农业部”和“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共同颁发的《美国人饮食指南(2010年版)》中指出,食用足够量的全谷物食品有助于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另外选择食用含膳食纤维高的全谷物食品还可得到额外的健康益处。
该《饮食指南》呼吁,美国人应该在饮食中选择营养密度高的全谷物食品来取代精致加工的谷物食品,使摄取的总热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如果食用精致加工的谷物食品,它们则必须是经过营养强化处理的。
可以预测,该指南对引导美国人的健康饮食习惯、促进全谷物食品的推广将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C&O
表3 面粉、麦芽、麸皮及几种面食产品
中膳食纤维和可溶性纤维的含量
(资料来源:Ranhotra、Gelroth和Astroth
1990.Cereal Chemistry 67:49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