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雅俗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中国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带你领略这些文化的魅力。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它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思想。
其中,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
儒家文化强调仁爱、孝道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道家文化追求天人合一和自然之道;佛教文化则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和超脱尘世的境界。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
仁是对人的关怀和善良;义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礼是对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遵守;智是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信是对诚实和守信的重视。
这些价值观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准则中。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传统文化以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而闻名于世。
其中,传统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水墨画和工笔画为代表,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传统音乐以古琴、二胡和京剧等为代表,在演奏和表演中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传统舞蹈和戏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演艺术,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现代社会,中国人民通过各种方式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如举办文化节、推广传统艺术、开设文化课程等。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例如,中国的春节和中秋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吸引了全球的关注和参与。
五、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对中国人民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例如,中国的儒家思想对东亚地区的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儒家文化成为东亚地区的主导文化。
此外,中国的传统医学、农业技术和文化艺术等也对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15篇
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15篇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足以给中国人和海外华人带来荣耀和骄傲。
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后的中国正在现代化。
虽然中国人的思想、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文化正在向各个方向转变和发展,但这种转变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有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反映民族特色和风格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生活在中国的祖先创造、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和发展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深刻,传统优良。
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的结晶。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激发个人对社会、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了解,我们可以学习过去,体验人类社会的古今变化。
因此,可以了解混乱兴衰、重要制度、学术思想、经济发展、中外交往、宗教交往、历史功名等基本史实,培养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评价能力,从而确立中国历史的基本观念。
纵观世界文明史,没有哪个古代文明像中国一样存在了几千年绵延不断、独立发展的悠久历史。
透过中国所有这些发明创造与智慧结晶,不难看出中国古代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世界文化的推动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认识及了解中国历史之发展,加强我们对中国历史及文化之认同。
培养优良品格,从而建立积极之人生观。
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2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想与大家谈谈:传承我们的中国文化。
提起中国文化,不能不谈的当属文字。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
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
它们,是值得我们中华儿女为之骄傲的。
因为,正是有了它们,由口头文化发展起来的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才能够作为中国文化的间接记录,展示中国古代文明开始的发展道路;正是有了它们,周朝礼乐时代文化才跨越漫漫历史长河,在当今社会焕发夺目光彩;正是有了它们,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产物才得以传承下来,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正是有了它们,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才能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艺术瑰宝。
中国古代雅文化与俗文化
❖ 所以琴是一种高贵的 身份、学识、气质、 品味的象征。
棋
❖ 棋。指围棋,古代称为 “弈”。历代名士多乐“棋” 不疲,不少文人笔下都记载 了玄机莫测、雅趣盎然的弈 棋场面。
❖ 杜甫的咏棋诗最多,有
“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 帘看弈棋”的名句,将山、 水与弈棋融绘成画;而“老 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 钓钩”的诗句,则记述了他 与妻子画纸为棋盘,对弈娱 乐,让小儿弯针为钩,去池 边钓鱼的家庭生活的无限乐 趣。
除此以外,传统俗文化还包括杂 技、魔术、训兽表演、口技、相声、 木偶戏、套圈打弹、武术、荡秋千等 等,形式多样。俗文化以消遣和娱乐 为主要功能,在形式和内容上均带有 明显的“俗”的印记。然而正是这种 来自于广大民众的“俗”,才使其比 雅文化更有鲜活力。
总结
雅文化代表以士大夫为主体的统治阶级的趣味,只占 统治阶级的上层文化,俗文化代表以农民为主体的被 统治阶级的爱好,属于文化的下层。雅文化经过历代 相传精心琢磨日益精巧细致并衍化为两个分支:一方 面衍化为一整套的社会制度和烦琐的风俗,礼仪,一 方面流变为琴棋书画的艺术门类。俗文化由于受到压 抑,一直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而且受上层文化的影响 较深,呈现出很粗糙的状态。 其实,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最本 真的“文化文本”,是民族文化伟大的根源。没有了 普通大众的世俗的生活,人类文化就将失去生命的源 泉。
老师: 龚红月
班级: 管理学院G4 演讲: 吴龙腾 2019053136 策划: 汤晓敏 2019053383
陈龙杰 2019053135 PPT: 萧嘉怡 2019053377
黄桂英 2019053381
搜集资料: 郑万殿
中国雅俗文化的分野
❖ “雅”和“俗”是指它们的主体性含义。“雅 文化”向有“精英文化”、“贵族文化”之 称,是指以上层文化群体为主体、满足较高 层次文化需要的文化内容;“俗文化”亦有 “平民文化”、“大众文化”之谓,其含义 正相对应。这是依主体分层所做的划分。此 种划分中的“雅”“俗”之间,至少对我们 来说,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应该包含褒 贬用意的。
❖ 以城乡题材来作为雅俗的分野是庸俗的,今天 的俞伯牙们大可不必慨叹子期不再。刘老根作为一 个成功的乡巴佬,彻底地征服了观众包括城里的观 众,原因并不复杂,通俗而不庸俗,流俗而不媚俗, 世俗而不低俗,必然俗得真实,俗得精彩,俗在舞 台上,俗到了心窝里。
❖ 世俗文化是全部文化架构的根基,也是推动精 雅文化不断沿革的动力,它比精雅文化更天然,更 贴近民族的生态,人们自然会去追逐原生态,反璞 归真是人们追求的精神境界,而高山流水又何尝不 是来自山野之间?
3.雅文学可以说是主流文学、正统文学。雅,正也;又 是高尚、美好的意思;古代又指中原地区。《荀 子·荣辱》:“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同书 《儒效篇》作“君子安夏。”雅、夏,均指中原。所 以雅文学即居于国家中心之社会上层及文人士大夫 的 文学,自然也是被视为正宗的文学,高雅的文学, 为主流社会所认同的文学
人们常常认为雅文化是一种高级的物品,只 有有地位的人才可以拥有;而俗文化只属于 落后的乡村地区,是一种不入流的低级文化, 看不起这种地道文化。当雅文化被装订成册, 在市面上流传,被人们热烈讨论的时候,俗 文化只能在田边老农的口边流传
而雅俗文学概念的争论很早以前就是 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雅文学在反映历史与现实,情感与生活时所具 有的深厚艺术韵味,强调雅文学对于现实人 生隽永深刻的影响
何为雅文化?何为俗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茶、中药、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四大发明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彩陶、紫砂壶、蜡染、中国瓷器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鼎国画、敦煌壁画、山清水秀、写意画、太极图石狮、飞天、太极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中秋月饼鸟笼、盆景、五针松、毛竹、牡丹、梅花、莲花大熊猫、鲤鱼、芭蕉扇、风箱黑头发黄皮肤、丹凤眼红旗、天安门、五角星、红领巾、红太阳、长江、黄河唐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泥人面塑、锄头、清朝大辫子、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筷子华表、牌坊、长城、园林、寺院、古钟、古塔、庙宇、亭、井、黄土、民宅汉字、数字8、6、4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诗经》金元宝、如意、烛台、罗盘、八卦、司南、棋子与棋盘、象棋、围棋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玉佩、鹫、千层底、刺绣、丝绸、檐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中国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1.宗法文化2.农业文化 3.血缘文化.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例如: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里面,血缘关系十分重要,特别强调辈分和地位的等级差距,因此十分重视家族家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国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里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宗法文化对封建统治和人们思想产生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直至今日还是一个农业大国,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制度.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几千年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因此我认为中国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儒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的经世治国达到完美的统一.儒家文化的精髓就是平和中正,思无邪!其次,农耕文化、家族文化、还有一些地域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历史的漫长演变中逐渐的形成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采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思想,对当前的素质教育有借鉴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章
自然经济是中国大陆型生态环境的产物,其 特点就是以家庭为核心单位,男耕女织,自力更生, 自给自足,知天安命,恒少竞争,不求多寡,惟患不均,几度王朝更迭 不过是血缘姓氏的转移;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我国自然经济的发展始终十分滞缓,人口自然增殖与土地之间的周 期性矛盾始终十分突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土地兼并和非常状态下的农 民起义交替出现。但是,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仍然璀璨夺目。
氏族门阀制
氏族门阀:出身名门,累世为官。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门阀”即以血统关 系排列的门第等级。源于东 汉,盛于魏晋。任选官吏要 根据族谱,“必稽谱而考其 真伪”,门阀之下氏族高门 子弟,可凭借家世显贵坐至 公卿。严嫡庶之别,有所谓 “以贵袭贵,以贱袭贱”等 严格的血统界限,绝不允许 逾越。
帝王出行图
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儒家“亲亲”和“孝悌” 思想是宗法思想的基础。所谓亲亲,就是认 为血缘宗法关系是合乎人情天理的,儒家学说的基础则是尧舜时代的“孝 悌”观念,归纳起来,人君臣子均要尽忠尽孝。
[清]焦秉贞:孝事周姜
当代油画作品:尽忠报国
罗光瑞国画作品 忠孝传家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概观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
清代皇帝“钦文之玺”印 表示“以重文教”
清代皇宫金銮宝座
君权(皇权)
皇帝的意志代表着法律,要绝对遵从,不可 轻慢。秦王嬴政率先将自己封为始皇帝。以后历 朝,都在吸收儒 家学说基础上, 不断对君权提 出更加具体 的要求。 汉承秦制以后,汉儒董仲舒又 提出“三纲五常”,强调君权、父权、 夫权,而到宋代则进一步强化和细 化,即强调了臣对于君、子对于父、 妻对于夫的绝对服从意识。
血缘宗法的沿革
《墨子· 明鬼下》:内者宗族,外者乡里。
雅俗共赏国学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雅俗共赏国学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国学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雅俗共赏国学文化在生活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加人的文化品味,还能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本文将从传统节日、家庭教育、社交礼仪和艺术欣赏四个方面来探讨雅俗共赏国学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传统节日的庆祝与传承传统节日是中国人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它们不仅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庆祝传统节日的过程中,雅俗共赏的国学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春节为例,人们在过年时会贴对联、挂灯笼、燃放鞭炮等,这些传统习俗不仅能够增加喜庆氛围,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展示和传承。
在庆祝传统节日时,可以通过观看京剧、舞狮子、舞龙等活动,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让国学文化在庆祝活动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二、家庭教育中的国学文化传承家庭是培养下一代人的最基本单元,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雅俗共赏国学文化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父母可以通过家庭读书会的形式,让孩子们朗读经典诗词、故事,了解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可以以国学经典作为孩子们的启蒙读物,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接触国学,传承民族文化。
在教育孩子们的时候,一些古代的家训,如“三字经”、“百家姓”等,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教导孩子们对待他人、尊重长辈等美德。
三、社交礼仪文化的塑造与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社交礼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雅俗共赏国学文化在培养社交礼仪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尊孝敬老是核心价值观之一,因此在社交礼仪中,我们应该注重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学习古代的仪式礼节,如行鞠躬礼、行揖礼等,通过这些礼仪动作,表达对他人的尊敬和友好。
此外,在日常交往中注意使用适当的称谓,并注重言谈举止,以展示中国人的优秀品质。
四、艺术欣赏中的国学韵味艺术欣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大乐趣,雅俗共赏国学文化也在艺术欣赏中大放异彩。
中国传统文化(雅俗文化)
一、雕栏玉砌今犹在—史与史家的地位
史与史家的地位及史家精神与史学精要 史家精神:史之三才与四长 史学观念的变迁和史家精神的丧失
二、疏帘淡月,照人无寐—史著的文化欣赏
前四史的文化思想意义:《资治通鉴》与 《二十四史》(正史、野史、秘史、稗史及其它)
三、最可惜、一片江山—司马迁与《史记》
2013-8-4 17
一、清晨帘暮卷轻霜—诗意文化的源流
诗意文化的国度 及诗文化的源与流
二、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诗意文化本质内涵
诗与文的文化教义化 及以诗为舞的社会
三、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诗文教义的文 化影响
关于传统文化的诗文化及关于社会生活的诗文化 关于人生情感的理性化及关于精神信仰的哲学化
2013-8-4 18
2013-8-4
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雅文化
2013-8-4
8
俗文化 的代表作
2013-8-4 9
按中国古代官修体例,经史子集已能包括
皇家天下的全部内容,其中,史家在中国 历史上始终具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中国 传统文化之中,史学的成就 及其所占的地位,令 世界各国古代 不敢望其项背, 同时,也可以 这样说,没有《史记》,几乎就不可能有完 整的中国古代历史
2013-8-4 15
一、问世间,情为何物—文学艺术起源简论
文艺起源于人性自然抒发 及文艺是人有意识的情感表达
二、漂零久,而今何意—文艺、巫术与政治 文艺与政治传统 及文艺与政治关系错觉 三、箫声断,约彩鸾归去—美学概论 美的情感表达 就是文艺及美学定义
2013-8-4 16
尽管中国古代没有长篇史诗流传于世, 但也应是当之无愧的诗的国度,因为中国古 代诗文的历史与成就是世界各国古代难以比 肩的,这不仅是由于汉语的 韵律美, 也是由于以诗歌为生活内容的风土民情.中国 是诗的国度,也是以 诗、文为文化政 治教义的国 度.形成这 种现象的 原因在于精神意识的政治化和政治的宗教化
中国传统文化—雅文化.俗文化
就文化的发展看
雅文化带动整个文化前进的动力要超过 俗文化 俗文化发展到较高层次时,就会 (如:模仿文人书画 ) 向雅文化靠拢 文化素养较高的工匠还会创作出自己 的书画作品也会像文人书画一样,讲究 意境,笔法,布局等等 ……..
中国传统”俗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俗文化覆盖之大、影响之深远。远的不说,看近处中国 人喜欢大吃大喝俯拾皆是,贪官多是为了情妇,色情产 业没领工商执照照样红红火火的营业(其免税待遇胜过 高科技企业)。也难怪中国男人世代相传一句人生宣言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牡丹亭》)。豪杰中 更有许多“跪拜石榴裙”的行为,还有更多的“难过美 人 关”。读者不要以为中国只有男人这样注重 “物欲”,女人也不例外。武则天面首4人, 甚至不少女人还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时至今日,网上到处流传“男人是女人最佳 床上用品”的粉子文章。
谢 谢
背景+动力
书
雅文学
雅俗文化在各时代的不同
俗文学
《诗经》在春秋以前是俗文学 汉乐府是俗文学 唐代兴起的词是俗文学
诗歌到了汉代首次成为雅文学 魏晋南北朝和唐代便成了雅文学。
唐宋兴起至明清而到达顶峰的小说是雅文学
中国的雅俗文学显然是一个动态系统 “温柔敦浓”的诗、词、散文成为了雅文学的代 表 随着社会历史的转型,以小说为成为了“冲突的美”的代表
背景+动力
士人的结社
规模大小不一 三五人即可约集成社,其发展为政治 势力只是一端 并不足以代表全部 而士人的交游活动,除部分具有政 治意涵外,也可说是种文化活动 特别是其中颇为繁盛的诗文往来,更 是「文人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背景+动力
清后文人文化背景
清社会文化发展 文人文化的形成和不断开展是明清社会文化自我繁衍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结构与
第三节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演变
(中国文化史速写)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不断变化与发展,在短短的时间内要将中国文化发展演 变讲清楚,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只能粗略地把中国文化历史发展及演变的轮廓 作一个勾画和描述。
一、华夏文化的诞生和初始特点
据古史传说和地下文物的印证,中国文明已经有5000年历史,中国文化从一 开始就有着一些明显的特点。
(中国文化史速写)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结构
一、中国传统文化以汉族文化为主导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雅俗文化互补 三、中国传统文化是显隐文化交织
四、中国传统文化是庙堂与山林文化共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了多民族文化系统的大系统。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 各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系统。但是汉族文化系统在各民族文化系统中一直是最为 完整,发展水平最高,居于主导地位的文化。
b,华夏与夷狄之别只是文化之别,而不是种族或部落之别。夏代的统治者完 成了中原龙山文化的统一,因而华夏成为这个统一的文化的名称,历史上华夏民族 与其他民族又不断融合,不论是什么部落、什么种族,只要是在文化上的差异消失 了,其种族或部族的界限也就消失了。
c,土地私有制还没有出现,宗族贵族就占据了统治地位。
第 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结构与历史演变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结构
一、中国传统文化以汉族文化为主导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雅俗文化互补 三、中国传统文化是显隐文化交织 四、中国传统文化是庙堂与山林文化共存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一、大陆连绵型文化 二、农业型文化 三、封建制文化
第三节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演变
按照古史传说从“三皇”到“五帝”,中原地区生活着夏、戎(rong)、狄、 夷、羌、苗、蛮族,生活在北方的有戎人和狄人。他们奉黄帝为自己的祖先;在渭 河流域到黄河中游地区是羌人,相传炎帝是他们的首领;生活在黄河下游和江淮流 域的是夷人,共有九部,称“九夷”,相传太皞(hao号)(伏羲)是他们的祖先; 在江汉之间居住的是苗人,古籍上称他们为“三苗”;在更南边,则有所谓的“南 蛮人”,生活在五岭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
中国有哪些的著名的传统文化
中国有哪些的著名的传统文化中国有哪些著名的传统文化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深深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涵盖了许多不同领域的内容,如文学、艺术、哲学、礼仪等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国著名的传统文化,以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
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中国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是一种传达信息的工具,更是艺术和审美的载体。
中国书法包括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不同的书体,每一种书体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风格。
在中国的书法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如王羲之、王献之、苏轼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中国绘画中国绘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中国绘画追求意境的表达,强调对自然的感悟和情感的抒发。
中国绘画以水墨画为代表,通过水墨的浓淡、各种笔法的运用来表现画家的审美趣味和情感。
中国绘画中最著名的流派之一是山水画,表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著名的中国画家有张大千、齐白石等,他们的作品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中国音乐中国音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音乐具有独特的音律结构和韵律美感,不同地域的音乐有着各自的特色。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宫廷音乐、戏曲音乐、民间音乐等,每一种音乐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著名的中国古琴、二胡、古筝等乐器在中国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承着千百年来的音乐传统。
中国舞蹈中国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亮点。
中国舞蹈形态多样,有民族舞、古典舞、现代舞等不同类型。
中国舞蹈注重身体的协调和韵律感,通过舞蹈表现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中国古典舞剧《红楼梦》、《白蛇传》等被誉为中国的舞蹈瑰宝,展现了中国优美的舞蹈艺术。
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亮点。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积淀。
每到传统节日,中国人民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有哪些
什么是传统⽂化传统⽂化有哪些 传统⽂化是⽂明演化⽽汇集成的⼀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那么你对传统⽂化了解多少呢?下⾯就让店铺来给你科普⼀下什么是传统⽂化。
传统⽂化的含义 ⽂化(culture)本⾝是⼀个⽐较⼤的概念。
笼统地说,⽂化是⼀种社会现象,是⼈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是⼀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义的⽂化是⼈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包括⾃然科学和技术,语⾔和⽂字等⾮意识形态的部分。
确切地说,⽂化是指⼀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情、传统习俗、⽣活⽅式、⽂学艺术、⾏为规范、思维⽅式、价值观念等。
根据英国⼈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定义,⽂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与习惯的复杂整体”。
其核⼼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其本质是传播。
⽂化是⼈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化是由⼈所创造,为⼈所特有的。
有了⼈类社会才有⽂化,⽂化是⼈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传统⽂化的主要种类 中华传统⽂化⾸先应该包括思想、⽂字、语⾔,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活富⾜之后衍⽣出来的书法、⾳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民俗等。
传统⽂化是我们⽣活中息息相关的,融⼊我们⽣活的,我们享受它⽽不⾃知的东西。
中华传统⽂化应包括:古⽂、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均按农历)有:正⽉初⼀春节(农历新年)、正⽉⼗五元宵节、四⽉五⽇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节、五⽉五⽇端午节、七⽉七⽇七⼣节、⼋⽉⼗五中秋节、腊⽉三⼗除⼣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然科学以及⽣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化也是中华传统⽂化的组成部分。
⾄如今,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尚不能得出定论,除了多维视野的原因外,还有语⾔学⾓度的客观歧义。
中国“雅俗”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的雅与俗都是不存在 的 ,这两者是雅 中有俗 俗 中有雅 ,处
—
_1 2 0 —— 形象品牌
靳埭 强 《 字》“ 、“ ” “ ” “ ” 汉 山” 水 、 风 、 云
于 雅俗 互 见 的 状 态『。 雅俗 共 赏 ” 的美 学 思 想 应 当是 当前 艺 术 位往往是最重要 的 . 3 ] 也是整个设计开展的核心 . 这就如同中国画
北 京 申 奥标 识 “ 太极 拳 ”
平民群众精神需要的文化… 。它的特 点是朴 素易懂 ,便 于流行 , 化 与艺 术关系的认识 , 需要客观的分析 , 不能轻易下定论 。 雅” “
如 民 谣 、 纸 、 画 等 , 为 劳 动 人 民 的生 产 生 活 服 务 、为广 大 文化 中的琴 、棋 、书、画等固然很优 美 , 剪 年 是 也很有艺术性 , 但也有
劳动 人民所喜 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文化。
它们 的 空洞 之处 。 而 俗 ” 化 虽 然 是 平 民大 众 的文 化 . 它是 文 但
通俗 ” 是大众的 , 的, 具有 自然 、 朴素的美 , 是本色的艺术体现。
二 、“ 雅俗 ”文 化和艺 术的关 系
比 如我 国 的 京剧 艺 术 ,它 就 是 由 民 间的 徽 戏 、汉 戏 、 作 中去 ,在 设计 中充 分理解 文 化本 身 的 内涵 ,追 求 “ 雅俗 共 赏 ”
的 设计 作 品 。
中华 民族是 一个拥 有五千 多年深厚文化底 蕴的古老 民族 , 几千年来 . 勤劳智慧的 中国先人们创造 出了具有鲜 明民族特色 、 内涵博大精深 的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 中华文明演变 过程 中撒在神 州大地上的璀璨 明珠 是伟大 的中华民族 智慧和
由于 中国封 建社会 的统治阶级一直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中 腔 等发展演变而成的 ,现今却成为 了我 国的国粹艺术 ,来 自民 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是 “ 尚雅鄙俗 E的。他们认 为 ” ”才是美 间的 大众文化” 俗”文化 反而 成了传统 文化 中的瑰 宝 . 上 雅 “ 登 的 属于社会上层阶级 的 雅美 才是艺术 , 才具有艺术性和文 了 大雅 之 堂 。这 就 说 明 ,” ” 的 “ 众 文 化 ”也 是 艺 术 ,更是 俗 大 化性 . 以 雅 ”文化一直 以来都是艺术 的代表 。而 俗 ”文化 民族 的艺术。由此可见 .“ ” 俗 文化 与艺术 都是 密切相 关 所 雅 、“ 则被认为是 “ 粗俗 ”的,因为它是平 民百姓所创造 的 , 不会有任 的 .它们都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 大俗 即大 雅 的观念 , 明单 说 何的美感 , 更谈不 上跟艺术 有什 么关系 . 以在封建社会里 , 所 那
古代雅俗文化的交融与互补
古代雅俗文化的交融与互补中国古代的文化非常丰富多样,有很多的经典文化和民间文化。
这些文化分为了两类:雅和俗。
雅文化指的是高雅的文化,传统的文化,知识分子的文化;俗文化指的是俗俗的文化,大众的文化,流行的文化。
古代的中国文化中,雅和俗有着很强的交融和互补性,这种交融和互补成为了中国文化独特的发展路径。
1. 雅俗文化的历史演变中国古代的文化始终是在不断演变的过程中成长壮大的。
相对而言,古代人们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宫廷和著名社会名流群体的文化传承,称为“雅”;二是民间文化,称为“俗”。
在古代,官方文化和文化精英人士都倡导“雅”的文化,以儒家书院和艺术文化为代表。
相对的,“俗”则是指社会大众广泛接受和喜欢的文化。
例如艺人、小吃等等。
在汉朝时期,随着西域贸易和佛教的传入,文化也更加多样化,唐朝时期,文化达到了顶峰,艺术、诗歌等等在宫廷和普通百姓之中广泛传扬。
元朝时期,蒙古族入主中原,大明太祖建立了明朝,文化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由于清朝的成立,文化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文化被逐渐离开了百姓和普通人的生活,往封闭和狭隘的方向走了。
2. 雅俗文化的特点中国的先贤们认为,文化传承自然而然地分为两类:雅和俗。
宫廷文化是发自精英人士的文化,在正式场合讲述,以高雅脱俗的形式表现,和知识分子组成的社群有深厚的关系。
而民间文化则是大众文化,是源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谈天说地中的一些娱乐和消遣活动,与普通民众有着直接的联系,更加贴近生活。
这两个文化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它们却在某些方面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雅和俗的文化交融,形成的特点不仅是文化内涵丰富庞杂,而且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雅和俗的文化相辅相成,互为依附,既能满足精细的文化需求,又能向大众普及,促进文化的发展。
3. 雅俗文化的互补性在中国的文化传承历程中,雅和俗的文化始终密不可分。
俗文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艺术创造主题生动自成一派,达到了文化的多样化;而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由于精确地掌握和把握文化本质,常常能够创新性地突破传统方式,制作出符合当代审美诉求的文化产品。
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化价值
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化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年的沉淀和积淀,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基因。
雅俗共赏,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魅力。
它不仅能够引导人们生活中的情感和行为,还能够培养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一、雅俗共赏:文化的融合雅俗共赏是一种文化的融合,是高贵与平民生活方式的融合。
可以说,它在不同流派的文化之间建立了桥梁,还整合了文化的内涵和表现方式。
雅俗共赏不仅是一种文化的融合,更是一种人民生活的态度。
从古至今,它一直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注入了新鲜的力量。
二、人民工艺美术:雅俗共赏的代表人民工艺美术是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集雅俗于一身,是雅俗共赏的代表。
而人民工艺美术的和谐、纯净和舒适的艺术风格,以及对人民生活各个方面进行的描绘,都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工艺品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
三、曲艺文化:雅俗共赏的精髓曲艺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古代音乐、戏剧、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是雅俗共赏的精髓。
不仅具有古老和浓郁的文化底蕴,而且以其平民化、大众化的表现形式,为广大人民提供了一种文化娱乐和精神放松的方式。
曲艺文化所蕴含的阅读习惯、艺术鉴赏能力等方面的修养,还有助于推进社会文化的整体升华。
四、书法艺术:雅俗共赏的另一种表达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具有高深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底蕴。
它不仅包含了古代中华民族的一系列哲学思想和文化智慧,而且展现了书法艺术家对世界的独特审美态度和阅读文化的能力。
书法艺术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另一种表达,它通过书法家的笔触和意境,为人们展示了一种深深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气息。
五、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
只有通过高度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让我们发现其中蕴含的文化智慧和精神内涵,从而在当今现代社会中更好地维护和展示民族的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瑰宝,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其中包括儒家思想、道教文化、佛教智慧、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领域。
这些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发展,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思想。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强调君臣、父子、夫妻、朋友之间的人伦关系,提倡仁义道德,注重修身养性。
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等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道教文化道教文化注重个体修炼,强调顺应自然、顺应天道。
道教的核心理念是“无为而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道法自然”,提倡心静气和,追求身心平衡。
三、佛教智慧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强调慈悲、舍己、菩萨心肠。
佛教的教义包括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对中国人的信仰和人生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书法绘画中国书法和绘画历史悠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被誉为“东方艺术之母”。
书法注重笔墨纸砚的运用,追求“秀丽而不俗”,继承了古人的传统和智慧;绘画则注重造型和意境的表达,强调“雅俗共赏”,富有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情。
五、音乐舞蹈戏剧中国传统音乐、舞蹈和戏剧丰富多彩,代表作品如京剧、昆曲、越剧等文艺形式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这些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为世界文化遗产增添了中国元素。
六、结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和传承,至今仍然充满活力和魅力,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我们应该珍惜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继续发扬光大,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愿中华传统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绽放更加绚丽多彩的光芒。
旅游文化知识:雅俗文化之旅——体验中国雅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旅游文化知识:雅俗文化之旅——体验中国雅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雅俗文化是中国文化独特之处之一,雅俗文化是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即古典与流行、优雅与粗俗的融合。
这种文化在中国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
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形态,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社会面貌,其特点是丰富多彩、时代感强烈、独具特色。
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旅游项目,雅俗文化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了国内外游客争相品尝的文化盛宴。
以下是本文将介绍的中国雅俗文化之旅的独特魅力。
一、古韵悠长,雍容华贵的古建筑古代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
中国的传统建筑多为木结构建筑,是中国古代先民悠久文化的结晶,构造精美、配搭合理、形态优美。
翠黄金阁、偃师龙翔阁、杨州瘦西湖亭、仙林寺、潘家园、周家庄、曲径通幽等趣味繁多的古建筑,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给旅游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二、浓厚的地方风情,丰富的民间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在不同的地区,有着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和民间习俗,这些文化和习俗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旅游先向祖庙、古镇、渔村等地走,能让你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蕴和历史积淀,还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三、国粹文化的代表——京剧中国京剧是国粹中的经典之作,传统的戏曲表演艺术,深受广大观众的喜欢和推崇。
在京剧中,旋律优美动听,曲调华丽,造型优美,神采动人,其文化内涵深且广泛。
京剧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感受到了前人对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四、文化艺术和流行文化的融合雅俗文化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旅游者可以在现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完美结合,美食、时尚、影视、动漫、音乐等各种文化元素贯穿始终,可以令旅游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的服装、家居、美食等方面独特的雅俗文化风情,正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名片,及时回应了旅游者的愿望和需求。
雅俗文化
雅俗文化摘要:近年来,雅俗之辩热闹非凡,文人学者或抑俗扬雅,或扬俗抑雅,互不相让。
纷乱中,人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雅俗交融。
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现当代文学创作中,还存在于学术研究中。
这种现象的出现,涉及到对雅俗交融的创作方法的看法。
一说雅俗交融的创作方法不伦不类;一说这种作品就低不就高。
实际的情形是怎样的呢?本人认为:文学有雅俗之分,这是客观事实,但雅俗文学不是文本的概念而是时代的概念;雅俗之辨不在于作家而在于读者;雅俗文学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动的,雅俗合流是文学的发展趋向。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雅俗文学中国文学以20世纪为标志大致上分为两个阶段,20 世纪以前的文学称做古代文学,20世纪以后的文学称做现代文学。
这两个阶段的雅俗文学是不一样的,评判雅俗文学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胡适在《词选序》中将唐宋词分为三个时期:“歌者的词”“诗人的词”和“词匠的词”,并作了这样的分期:“东坡以前,是教坊乐工与娼家妓女歌唱的词;东坡到稼杆、后村,是诗人的词;白石以后,直到宋末元初,是词匠的词。
”胡适是想通过这个例子说明中国文学都是从民间文学发展起来的。
胡适的这个观点基本上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同,成为研究中国文学发展史的主流观点,因为它符合中国文学的发展实际。
中国的诗歌、散文小品、小说、戏剧都有一个从民间艺术走向文人艺术的过程。
胡适对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描述实际上也是对中国古代的雅俗文学作了辨析。
俗文学是民间的、粗糙的,雅文学是文人的、精致的。
因此,郑振铎在他的《中国俗文学史》中给俗文学就下了如下的定义:“何谓俗文学?俗文学就是通俗文学,就是民间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
换一句话,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
”从定义中就可以看出,郑振铎所说的通俗文学就是指民间文学。
文人文学是雅文学,民间文学是通俗文学,以这样的分类来划分中国古代文学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以此来辨析20世纪中国文学,却有很多文学现象无法说清。
中国传统文化八雅
中国传统文化八雅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多样的内容。
其中,八雅是指古代文人士大夫们所追求的八种高雅的品质和修养。
这八雅分别是音乐雅、棋艺雅、书法雅、绘画雅、骑射雅、礼仪雅、射箭雅和诗词雅。
音乐雅是指对音乐的欣赏和创作,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音乐传统,古琴、笛子、琵琶等乐器被广泛使用。
棋艺雅是对棋类游戏的热爱与研究,围棋、象棋等被视为智慧的象征。
书法雅是对汉字书写艺术的追求,中国书法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一门高雅的艺术形式。
绘画雅则是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与创作,中国画以其独特的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而闻名于世。
骑射雅是指对骑马射箭等武技的追求,古代中国士人追求文武双全,骑射即是其中的一种体现。
礼仪雅是指对礼仪规范和仪式的重视和遵守,中国古代礼仪之邦,注重礼节与仪式的规范。
射箭雅是指对射箭技术的追求与研究,射箭是古代军事技能,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现。
诗词雅则是对诗词创作和鉴赏的热爱,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以诗词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
这八雅不仅仅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追求修身养性、追求高尚品质的体现。
这些雅俗共赏,既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又能提高人们的修养水平。
同时,这八雅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综合性和多元性,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今,虽然社会发展迅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依然不减。
八雅中的音乐、棋艺、书法、绘画、骑射、礼仪、射箭和诗词,依然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们在享受音乐的美妙旋律时,也在感受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人们在研究棋局、书写汉字时,也在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和艺术;人们在欣赏绘画作品、骑马射箭时,也在领略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人们在参与各种礼仪和仪式时,也在弘扬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谦和。
八雅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
正是这些雅俗共赏的文化元素,使得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光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最严重的打击
2013-8-4 12
俗文化
2013-8-4
13
感受
2013-8-4 14
中国的文学和艺术在中国的历 史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然而中国由古至今对文学 艺术起源和功用的认识从 来都是泛政治化的.中国传 统文化对美的规律的认识 是从韵律开始的,在这种美 的韵律之中,产生了汉字, 产生了诗歌,产生了农耕文 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
2013-8-4 5
一、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儒学的 发展
儒学的发展与定型及儒家学说的治世哲理
二、多少梨园声在—国学与国教
国学与国教—学而优则仕及官本位的 影响—现代科举的困惑
三、总不堪华发—四书五经的地位与影响
重新整理传统文化经典的必要性及 四书常识举隅。关于《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
2013-8-4
19
2013-8-4
20
中国传统文化
之
雅文化
3-8-4
与
1
俗文化
云南农业大学
一、序 二、雅文化的代表作 三、俗文化的代表作
目录
四、感受
五、组员名单
2013-8-4 2
雅与俗是一个文化的概念,从我们先祖的
先秦文化中就出现这一概念,最典型的就是 《诗经》内容的分类《风》、《雅》、 《颂》.
雅与俗是一对
矛盾的统一体, 有时候与俗文化是 水火不相融的, 有时候又是 互为补充的.
2013-8-4
7
雅文化
2013-8-4
8
俗文化 的代表作
2013-8-4 9
按中国古代官修体例,经史子集已能包括
皇家天下的全部内容,其中,史家在中国 历史上始终具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中国 传统文化之中,史学的成就 及其所占的地位,令 世界各国古代 不敢望其项背, 同时,也可以 这样说,没有《史记》,几乎就不可能有完 整的中国古代历史
关于司马迁精神的重新认识 2013-8-4 关于《史记》地位的再认识司马迁小传
11
步入封建社会的后期,由于社会的弊端暴露的日益 明显,俗文化的发展步伐就来加快,其中的代表作就是
<金瓶梅>和<红楼梦>
这两本书在当时是都被列为禁书 的,因为它们和传统的道德礼仪 格格不入,彻底颠覆了封建
礼教,给统治阶级以精神上
2013-8-4 17
一、清晨帘暮卷轻霜—诗意文化的源流
诗意文化的国度 及诗文化的源与流
二、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诗意文化本质内涵
诗与文的文化教义化 及以诗为舞的社会
三、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诗文教义的文 化影响
关于传统文化的诗文化及关于社会生活的诗文化 关于人生情感的理性化及关于精神信仰的哲学化
2013-8-4 18
2013-8-4 6
封建社会以后,中国的专制集权逐步发展,帝王开始 控制人民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包 括对文化的控制.于是,雅文化 成了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 文化,是封建正统思想的代言人
<论语><孟子>
等逐步受到推崇,成为学生必学 的内容,而一些描写市井 百态的小说被贬为俗文化 而受到压制,因为人民是不能 拥有自由的言论的.
2013-8-4 10
一、雕栏玉砌今犹在—史与史家的地位
史与史家的地位及史家精神与史学精要 史家精神:史之三才与四长 史学观念的变迁和史家精神的丧失
二、疏帘淡月,照人无寐—史著的文化欣赏
前四史的文化思想意义:《资治通鉴》与 《二十四史》(正史、野史、秘史、稗史及其它)
三、最可惜、一片江山—司马迁与《史记》
2013-8-4 15
一、问世间,情为何物—文学艺术起源简论
文艺起源于人性自然抒发 及文艺是人有意识的情感表达
二、漂零久,而今何意—文艺、巫术与政治 文艺与政治传统 及文艺与政治关系错觉 三、箫声断,约彩鸾归去—美学概论 美的情感表达 就是文艺及美学定义
2013-8-4 16
尽管中国古代没有长篇史诗流传于世, 但也应是当之无愧的诗的国度,因为中国古 代诗文的历史与成就是世界各国古代难以比 肩的,这不仅是由于汉语的 韵律美, 也是由于以诗歌为生活内容的风土民情.中国 是诗的国度,也是以 诗、文为文化政 治教义的国 度.形成这 种现象的 原因在于精神意识的政治化和政治的宗教化
2013-8-4
序
3
雅文化 的代表作
2013-8-4 4
由汉至唐宋,再由唐宋至明清,中国以
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正统文化,不仅融化了 汉民族的历史,也融合了其他民族的历史, 成为传统文化中大一统思想的核心内容, 《四书五经》是对中国儒家文化主流的最经 典的概括。几千年的儒 家思想文 化传统,渗 透进中华民族子孙的每一个毛孔, 影响至华夏神州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