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2《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2《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校园里的植物,通过观察和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植物的图片和简要介绍,方便学生观察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他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植物的保护意识较为薄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他们爱护植物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和了解校园里的常见植物,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环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收集校园里的植物信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植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和了解校园里的常见植物,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环境。
2.难点:培养学生对植物的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3.探究式教学法:学生进行校园植物调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和实物,用于展示和观察。
2.准备调查表,用于学生收集植物信息。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环境。
教师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并总结植物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校园植物调查,收集植物信息。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到小组,分享自己的调查成果。
小学科学校园里的植物课件ppt

灌溉方式
合理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等)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减少 浪费和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04
校园植物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过程
播种、发芽实验
学生亲手种植植物,观察并记录从播种到发芽、 生长的全过程。
植物日记
海桐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片光亮,花朵 清香,是校园中常见的绿篱植物和盆 栽植物。
草本花卉及地被植物
三色堇
花色丰富,色彩鲜艳,是春季重 要的观花花卉之一,常用于花坛
、花境的点缀。
矮牵牛
花朵繁密,色彩丰富,花期长,是 夏季重要的草花之一,常用于地被 和花坛的布置。
鸢尾
花色淡雅,花形奇特,是优良的观 花地被植物,同时鸢尾还具有一定 的耐寒性和耐旱性。
光照时间
每天的光照时长影响植物的生物钟和光周期反应 ,进而影响生长和开花等生理过程。
3
光质
不同波长的光线对植物生长有不同影响,如蓝光 和红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形态建成具有重要作用 。
水分条件对植物生长影响
水分供应
充足的水分供应是植物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缺水会导致植物叶片 萎蔫、干枯甚至死亡。
水分平衡
03
校园植物生长环境分析
土壤条件对植物生长影响
土壤质地
01
沙土、壤土或黏土等不同类型土壤,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水
分养分吸收。
土壤肥力
02
土壤中有机质和矿质元素的含量,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
健康状况。
土壤酸碱度
03
过酸或过碱的土壤环境会限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甚至导致植
物死亡。
气候条件对植物生长影响
小学科学校园里的植物课件ppt

季节性养护注意事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春季
加强浇水、施肥和病虫 害防治,促进植物快速
生长。
夏季
注意防晒、降温和通风 ,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对
植物造成不良影响。
秋季
适当减少浇水和施肥量 ,增强植物抗寒能力。
冬季
加强保温措施,避免植 物受到冻害。
05
校园植物文化内涵与传承
校园植物的历史渊源
古代书院植物栽培传统
古代书院注重环境美化与植物栽培,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
夏季
部分植物开始落叶、结果,色彩丰富,形成 独特的秋季景观。
秋季
植物生长旺盛,绿树成荫,草坪茂盛,为师 生提供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冬季
部分植物进入休眠期,校园植物景观相对单 调,但仍有一些常绿植物和冬季花卉为校园 增添绿意和生机。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
01
建立保护机制
针对珍稀濒危植物,建立相应 的保护机制,如设立保护区、 制定保护政策等,确保其生存 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性。
探究植物与环境关系
分析环境因素
研究光照、水分、土壤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 影响。
设计对比实验
通过控制不同环境因素,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下 的生长状况,分析环境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规律,提出改善植物生长环境的建议。
实验性种植活动设计
确定种植目标
根据校园环境和季节特点,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进行种植。
02
校园植物的功能与作用
美化校园环境
绿化景观
校园植物通过其色彩、形态和季 相变化,为校园增添生机和美感
。
空间营造
植物与建筑、道路等一同构成校园 空间,创造宜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
小学三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前言】科学是一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学科,而植物作为生命的源泉,在校园里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将深入了解校园里的植物,并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对植物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目标】1. 了解校园里常见的植物的基本特征。
2. 掌握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
3. 锻炼观察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并描述校园里常见的植物。
2. 探究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
【教学难点】1. 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
2. 运用观察和实践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准备】1. 校园地图。
2.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植物的基本特征。
3. 常见校园植物样本。
【教学步骤】一、引入1. 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中观察并指认植物,让孩子们了解植物在校园的分布情况。
2. 通过展示幻灯片或图片,简要介绍常见校园植物的基本特征,如叶子形状、花朵颜色等。
二、探究植物的繁殖方式1.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带有花朵的植物,并提问:- 这些植物是如何繁殖的?- 有哪些不同的繁殖方式?2. 学生观察并记录所观察到的植物特征,如花瓣数目、花粉等。
3.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总结出不同的植物繁殖方式。
三、掌握植物的生命周期1. 教师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他们关注植物发芽、生长、结果和传播种子等阶段。
2. 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将所见所闻进行记录并相互交流。
3. 教师带领学生用制作卡片或绘制草图的方式,展示植物的生命周期。
四、巩固与拓展1. 学生小组进行植物观察活动,找出校园里新的植物种类并进行记录。
2. 学生选择一种植物,根据所学知识,制作展示板或展示海报,展示该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解答】1. 学生可能对一些植物的命名和特征感到困惑,教师应及时回答并提供辅助材料进行解释。
2. 学生对于植物生命周期的理解可能有片面性,可通过示范和实地观察进行纠正。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们通过观察校园中的植物,循序渐进地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特征、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
小学科学三年级《校园里的植物》

2
杨树
• 乔木,高达30m • 单叶互生 卵形或近圆形。雌雄异株,不具花
瓣,有环状花盘及苞片。苞片顶端分裂,,落叶灌木,枝杆多刺。 • 玫瑰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喜疏松、
肥沃、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土壤。 • 夏季4~8月开花
• 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 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 可入药
16
17
• 落叶大乔木,柳枝细长,柔软下垂。 • 耐寒,耐涝, 耐旱,喜温暖至高温,日
照要充足。 • 性喜湿地,高可达20 -30 公尺,径
50 -60 公分,生长迅速;树皮组织厚, 纵裂,老龄树干中心多朽腐而中空。 • 枝条细长而低垂,褐绿色,无毛;
26
你观察过植物的叶子么? 植物的叶子有什么不同?
27
互生:叶子一片一片交互排列,也就是茎的每 节上仅着生一片叶,依次交互排列
28
对生:叶子两两对生,一左一右,也就是茎 的每一节上长出两片叶子,两两相对
29
轮生:在同一位置上长出三片以上,也就是每一节 上着生三片以上的叶子,并环生于茎或枝的周围
9
10
11
• 多年生草本,粗壮,密集成丛,高5~ 25cm。
• 草莓适合种植在阳光充足,疏水性好的 土壤里。
• 草莓的种植有三年的周期。头一年仅能 收获很少的草莓,第二年就会收获很多, 但到了第三年或者三年之后,草莓的产 量就要明显下降,需要把植株替换掉。
12
13
• 番茄为茄科草本植物,条件适宜时可多 年生长。
6
7
8
• 菊属有30余种,中国原产17种,主要有: 野菊、毛华菊、甘菊、小红菊、紫花野 菊、菊花脑等。
•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较耐寒, 生长适温18-21℃,地下根茎耐旱,最 忌积涝,喜地势高、土层深厚、富含腐 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2《校园里的植物》说课稿1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2《校园里的植物》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2《校园里的植物》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校园里的植物,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土壤等条件,同时了解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特点和功能。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活动,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他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观察植物时,往往只注意到植物的表面现象,对植物的内部结构和生长过程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植物,培养学生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和了解校园里的植物,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土壤等条件,了解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特点和功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访问等方法,了解校园里的植物种类和生长状况,学会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校园里的植物,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土壤等条件,了解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特点和功能。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培养学生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器官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校园,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植物?它们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土壤等条件,以及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特点和功能。
小学三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三篇

【导语】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纲和教科书,从学⽣实际情况出发,精⼼设计。
⽆忧考⼩编整理了⼩学三年级科学校园⾥的植物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标: 1、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过程与⽅法: 1、能够运⽤多种感官去观察、去⽐较,掌握对⽐的⽅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对有⽣命的物体进⾏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1、教师在校园内选择⼀个观察地点,供学⽣观察。
2、观察记录纸。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在上节课了解了有⽣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对⽣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展开研究。
本课的编排始终围绕植物的形态进⾏。
通过对植物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获取有关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外部形状等⽅⾯的信息,渗透了绿⾊开花植物的六⼤器官、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的知识。
教学活动从学⽣的已有经验⼊⼿,利⽤“说说认识的校园⾥的植物”的活动,让学⽣的思维聚焦在“植物”上,同时也为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寻找⼀个“增长点”。
本课的主体活动是对植物进⾏观察。
在观察的基础上概括出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教学过程: ⼀、从整体认识植物 1、了解学⽣事先观察到的校园植物:说说你认识的校园⾥的植物有哪些。
(可说名称,也可描述外形。
) 师⽣交流。
2、指导如何观察,提出观察要求:下⾯我们要到校园⾥去观察这些植物。
出⽰表格,讲解要求。
我认识的校园 ⾥的植物名称⽣长环境⽣长特点 (可以写也可以画)⾼矮排队 (按由矮到⾼顺序排出) …… 3、学⽣实地观察,教师随时指导。
4、汇报交流。
5、⼩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从局部认识植物 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树叶和花。
2、讲解如何观察树⽪:先摸,有什么感觉?再拓树⽪,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 3、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个节上看叶⼦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
小学科学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小学科学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小学科学教案:校园里的植物引言: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形式之一,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氧气和食物,还为我们的校园提供了美丽的绿色环境。
了解校园里的植物是小学生科学教育的重要一环,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校园里的植物。
教案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对校园里各种植物的兴趣和热爱。
2.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帮助学生认识植物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 或者黑板准备相关图片和图表。
2. 记录学生的回答和观察结果的工具。
3. 带有植物的校园地图。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话题(15分钟)本节课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对校园里的植物产生兴趣。
可以通过以下问题进行引导:1. 在校园里,哪些地方有植物?2. 你经常看到哪些植物?3. 植物有什么作用?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经验,引导他们思考植物在校园中的重要性。
Step 2: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30分钟)通过PowerPoint或黑板上的图片,介绍植物的基本结构,包括根部、茎和叶子。
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并与校园里的实际植物进行对比。
接下来,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发放一些不同的植物样本或图片。
要求学生观察样本,并回答以下问题:1. 根部的作用是什么?2. 茎的作用是什么?3. 叶子的作用是什么?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并在回答问题后,就观察到的结果展开讨论。
Step 3:校园植物的观察(30分钟)引导学生在校园里进行植物观察活动。
提前准备一些校园里常见的植物类别,例如花草、树木和藤蔓植物等。
要求学生在操场、花坛或者学校周围的公园中,选择一个植物进行观察,并记录以下内容:1. 植物的外观特征是什么?2. 植物的茎、叶子和花朵有什么形状和颜色?3. 植物的生长环境和所需条件是什么?学生可以绘制观察到的植物,并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Step 4:植物的重要性和作用(30分钟)回到教室后,与学生一起总结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讨论植物在校园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小学三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三篇知识与技能目标:1、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过程与方法:1、能够使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实行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很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1、教师在校园内选择一个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
2、观察记录纸。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在上节课了解了有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展开研究。
本课的编排始终围绕植物的形态实行。
通过对植物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获取相关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外部形状等方面的信息,渗透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利用“说说理解的校园里的植物”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植物”上,同时也为理解植物的多样性寻找一个“增长点”。
本课的主体活动是对植物实行观察。
在观察的基础上概括出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教学过程:一、从整体理解植物1、了解学生事先观察到的校园植物:说说你理解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
(可说名称,也可描述外形。
)师生交流。
2、指导如何观察,提出观察要求:下面我们要到校园里去观察这些植物。
出示表格,讲解要求。
我理解的校园里的植物名称生长环境生长特点(能够写也能够画)高矮排队(按由矮到高顺序排出)……3、学生实地观察,教师随时指导。
4、汇报交流。
5、小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二、从局部理解植物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
2、讲解如何观察树皮:先摸,有什么感觉?再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3、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
4、讲解如何观察花:比较两种花形状的不同,也把它画下来。
5、师生观察后交流。
6、提出问题,实行思考: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集中在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结构特点上,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生命需求上,都能长大,都要呼吸……)三、理解植物多样性,给植物分类1、看教科书第17页,提问:你理解这些植物吗?还理解哪些植物?2、谈话: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怎样分类。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简短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简短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简短 1《校园里的植物》:在《校园里的植物》一课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一些植物的不同特征,我组织学生到校园里观察植物,并在记录纸上记录植物的特征。
由于三年级学生的探究习惯、记录习惯和文字能力还比较弱,我先带领学生一起观察一种植物,然后要求学生按照实验小组组成观察小组,观察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植物。
这样,可以集中多个学生的智慧,获得取长补短的效果。
但这是学生合作学习的第一课,而且在教室之外,如何把握好一个学习小组是需要注意的。
从教学的实践来看,关键是要明确目标,组织一个小组,并加强组长的指导。
在评价中关注学生小组的表现,以小组的成功评价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意识到合作的方法。
在合作的活动中并不排斥个人的智慧,合作最重要的表现是在学生个人遇到问题时能提出各人的建议或看法,在讨论交流的时候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
否则,合作就会失去作用,教学组织就会混乱。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简短 2《做一名小科学家》:这节课给我同时也给我的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这一堂课,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维方式,能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真正做到主动的学习,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作为教师,我尽可能的把课改后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融通在教学中,使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质的突破和提高,真正下放权力,不摆架子,尊重学生,主动扮演“引路人”的角色,彻底改变过去教师唯上、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里,作为教师的我,对于学生提出的个别问题,并没有做出很好的解答,只缘于自己知识水平的限制。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当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的同时,拓展自己的知识空间,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简短 3《观察水》:学生是在经历了对动植物及自身的科学探究之后,对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感官观察的方法。
他们每天的生活都要接触到水,根据生活经验,他们对水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但就是这最平常不过的“水”,孩子们很少有意识的去观察它、研究它,可以说,他们对水既是熟悉又很陌生。
三年级科学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植物

校园里的植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通过对对多种植物的观察,比较它们的生活环境。
2、亲身感受植物的多样性。
3、意识到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科学知识: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对比这一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
2、认识植物的多样性。
3、会用微信小程序《识花君》认识不同的植物。
(交给学生一种认识植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听歌《校园的早晨》导入新课师: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
今天我们就沿着学校的小路,认识我们的校园。
(看课件)崇真之门和三条小路二、说出你认识的植物1、启智路玉兰、龙爪槐、海桐等。
2、好学路日本晚樱、桂花、香樟、银杏、槭树。
3、贵州石楠、栾树、香樟。
平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查字典、收百度。
)在校园里遇到不认识的植物怎办介绍识花君(看课件)举例。
提问:1、校园的植物多吗(你能说出你认识的植物吗)2、不认识的植物有办法吗小结:植物的种类很多。
例如:银杏、海桐、栾树、香樟等。
微信里的小程序识花君。
3、这种植物你们认识吗(巩固识花君的使用方法)紫围凤梨三、观察校园里植物的生长环境,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1、棕榈2、橡皮树3、爬山虎4、池塘(浮萍、睡莲)5、仙人掌小结:棕榈喜欢生活中陆地上。
橡皮树生活在陆地上,需要水。
爬山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怕水。
浮萍和睡莲喜欢生活在水中。
仙人掌喜欢干燥的环境。
沙漠你会填吗校园里的植物有的生活在()上,有的生活在()里,有的生活在()的环境里。
说明植物生活的环境()。
提问:这些植物的茎有什么特征有的茎直立向上生长,有的茎柔软,不能直立生长。
三、给下列植物从矮到高排排队。
(看课件)四、总结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认识了哪些植物它们生活的环境怎样)植物的种类很多。
生活环境多样化。
茎的类型也很多。
植物的形态结构都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不同的植物高矮也不同。
五、科学素养训练1、调查活动:你生活的社区栽种哪些植物这些植物的生活环境怎样并对这些植物按照由矮到高的顺序排队2、用铅笔和纸拓三张不同的树皮画,下节课带到课堂上来交流。
苏教版科学三上《校园里的植物》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上《校园里的植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植物》一课,通过观察和研究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以校园里的植物为线索,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体验探究科学的乐趣。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但对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点了解不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观察和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校园里常见的植物,知道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访问等方法,学会研究植物的生长环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校园里常见的植物及其生长环境。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校园里的植物为线索,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
2.运用观察法、法、访问法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实践能力。
3.利用多媒体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植物的特点。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校园里的植物,谈谈自己对这些植物的了解。
2.探究活动: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记录植物的名称、生长环境等特点。
3.分享交流:学生分组汇报观察结果,其他同学提问、评价。
4.讲解演示:教师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展示多媒体资料。
5.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种植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6.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培养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7.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其生长过程。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反思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反思本课内容是苏教版三上科学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第二节的内容。
本课是在上节课了解了有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对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展开研究。
本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在于:初步了解植物在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
上课初始,我用提问导入: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生物分为两大类?(植物和动物),从而引入植物。
第一环节,抛出一个问题:植物之间包括哪些方面的不同?根据学生发言并提炼出三个主要方面:外形特点、生长环境和高矮。
下面通过一段短视频来认识校园植物的外形特点,同时引入课题:校园里的植物。
接着引申到诚信小学校园植物的外形特点,目的在于反馈学生在上节活动课的学习情况。
然后通过一个小活动:认识植物卡片(补充更多的植物),让学生细致观察并学会用正确的语言描述出来,如有遗漏,其他同学帮忙补充。
最后学生用一句话总结:不同植物的外形特点是千姿百态、各种各样的。
第二环节是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这部分不是重点,所以我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配合板书和课件,让学生意识到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也是不同的,比如:水里、湿地、花盆、沙漠、沙土、墙上等等。
第三环节是了解植物的高矮,首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说说高的植物外形有什么共同点,再结合课件的图片对比,学生能够总结出:高的植物一般主干明显,矮的植物主干不明显,从基部开始出现多个分支。
由此介绍植物的一种简单分类方法: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接着是一个小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将植物卡片上的植物按照乔木、灌木和草本进行分类,完成速度最快的小组到黑板粘贴进行展示,学生提出有疑问的地方,其他小组帮忙解答,从而达到全班意见一致。
结课:1分钟时间,想想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视导课结束,黄老师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在第一环节的提问:植物之间包括哪些方面的不同?可能提问的范围太大,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
这里可以出示对比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
73三年级科学上册 校园里的植物PPT课件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14
校园里的植物
植物名:棕(zong)榈(lǘ)树
生长环境:生长在操场:生长在水
塘里,有水的地方。
植物名:橡皮树
生长环境:生长
在花盆里。
植物名:仙人掌
生长环境:生长
在沙土里
植物名:爬山虎 生长环境:墙壁上爬的
光滑
对生
指每个节上 着生两片叶 的叶序
互生
每茎节上只 生1枚叶, 交互而生或 成螺旋状着 生
轮生
每节上生3叶或 3叶以上,作辐 射排列
美人蕉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校园里的植物》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在上节课了解了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植物展开研究,通过对植物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获取有关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外部形状等方面的信息,渗透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的主题活动是对植物进行观察,课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了解常见植物的不同特征,并能说出不同植物的相似之处。
教学时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利用“认识校园里的植物”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植物”上,同时也为认识植物的多样行寻找一个“增长点”。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探究: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科学知识: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植物在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
教学难点:找出植物的相同之处。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师:(出示学校植物的照片PPT)这些图片漂亮吗?在哪里?2.师:这些图片显示的就是我们学校各个地方的绿化,我们学校的植物是多的,今天我们就象科学家一样一起来研究一下我们身边这些植物,好吗?(板书:校园里的植物)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1.参观校园,整体认识植物,学生画图记录:(1)师带领学生排队走进校园里植物较多的地方。
提问: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比一比谁说得最多?记录的多。
(2)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及高矮。
①讲解如何观察树皮:先看一看,有什么不同?再摸一摸,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再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②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
③讲解如何观察花:比较两种花形状的不同,也把它画下来。
2.学生观察后交流。
(交流时要让学生尽情地说,实物投影展示植物记录并及时鼓励) 3.比较植物的相同之处。
(1)师提问:它们有很多不同,那它们为什么都叫做植物呢?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2)交流讨论:有根、茎、叶等组成部分,位置相对固定等。
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学反思(三篇)

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学反思(一)在这个星期,我给小朋友们上了校园里的植物。
在上之前,我在班级里就规定好了观察时候的纪律要求,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后,我带领学生认识了校园里的几种植物,有银杏树、榕树、苏铁、棕榈等等,先统一带他们认识了这些植物的名称,和叶子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拿出活动手册画一画,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也是不听指挥,但是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听我说的科学知识,相信他们应该是有所收获的。
离下课还有10分钟的时候,我就把学生带回了教室,在教室里,我投影了我提前拍摄的校园里的植物,让他们再次完善活动手册。
这堂课,要带一年级的学生出去,有点难度,也考验老师。
在一年级培养好他们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要通过一次一次的科学课去要求,任重道远。
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学反思(二)本课是一单元的第6课,在前5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运用看、摸、闻等方法去观察,先整体再局部地认识了植物的组成部分。
在本课中,学生将综合运用在前面几课中学习的观察方法,再次走出教室,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这也是对本单元的整体回顾。
走出教室,学生将运用在前几课中学习的观察和记录方法,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特征、名称、生长地点,发现室内观察之外的新信息,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存需要,再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并强化共识,增强爱护植物、不伤害植物的意识。
由于我们学校的植物有30多种,所以为教学校园里的植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孩子们学习本课的兴趣浓厚,他们不仅认识了樱桃树,银杏叶,鸡爪槭,鹅掌柴等等,还知道了树叶的各种形状、颜色等,既开阔了眼界,又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有:1、在全班一起在樱桃园观察樱桃树时,孩子们都能说出樱桃树的特征,但是在画时却体现不出来,尤其是特征比较明显的叶的边缘有锯齿状,以后我可能要在课前示范锯齿状的画法。
2、由于时间的关系,分组活动时,我没有多全部的小组进行指导,导致有比较多的植物他们不知道名称。
以后可以在课下和小朋友多交流,来认识校园里的植物。
新版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植物课件

看一看,记一记
• 15:00 万寿菊 02:00 蛇床花 04:00 牵牛花 05:00 野蔷薇 06:00 龙葵花 07:00 芍药花 10:00 半枝莲 12:00 鹅鸟菜 15:00 万寿菊 17:00 草茉莉 18:00 烟草花 19:00 丝瓜花 20:00 夜来香 21:00 昙花
• 灌木:无明显主干,植株矮小,近地面枝条丛生
• 2、根据生活环境分
• 水生
• 陆生 潮湿的陆地
干旱的陆地
校园植物的“功劳”
• 1:吸尘、杀菌、消声、调节空气湿度 (绿化;净化;美化环境)
• 2:合理搭配校园植物,让校园四季常 青,四季开花,能更好地美化校园。
1、我国将什么日期定为植树节? (每年的3月12日) 2、不同的月份有什么花开?
1月:水仙;2月:梅花;3月:兰花; 4月:牡丹、桃花、梨花、紫荆; 5月:月季、蔷薇;6月:石榴; 7月:荷花;8月:栀子;9月:桂花; 10月:菊花;11月:芙蓉;12月:腊梅。
光照对开花的影响:
• 不同花卉在一天中开花时间各不相同:
晚上8至9点
清晨7点
黎明四点
下午5点
凌晨5点
早上9点
下午7点
新版小学科学精品教 学课件
走进科学殿堂,感受科技奥 妙!
校园植物调查
苔藓
苏铁
小叶榕
肾蕨
黄花槐
桃花Βιβλιοθήκη 紫薇白玉兰倒槐 珊瑚树
海桐 桂花
毛 叶 丁 香
银杏
爬山虎 紫荆
• 1、根据茎的结构分
• •
草木本本植植物 物: :种茎 茎内 内类木木繁质质部部多不发的发达达校园植物
• 乔木:主干明显而直立,植株高大且分枝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如
。
类:如
。类:如。来自类:如。六、本课总结
1. 我们周围有许多植物,你都能认识它们,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知道植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吗?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能给常见的植物分类吗?
茎的软硬 木 本 植 物
水生植物 生长环境 陆 生 植 物
一年生植物 生长年限 多年生植物
举例
苦 瓜 都白 是菜 草、 本菊 植花 物、
玉 米 、
桃 树 都迎 是客 木松 本、 植苹 物果
树 、 杨 树 、
竹 子 草 本 还 是 木 本 ?
竹子:草本植物
凤眼莲、水稻、荷花、睡莲都是水生植物
蒲
树叶、树枝、树干、树根……
【仔细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说一说你的发现】
1.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树皮
不
同
树
木
的
树
照样子,
皮
拓【tà 】一张树皮画。
不
一
样
紫 荆 树 皮
棕
杨树皮
树
皮
不同树木的树皮不一样
★ 我们可以照样子拓【tà】一张树皮画。
制作叶画或树皮画——选择有明显特征的画一画。
2.观察树叶的生长形式。
1.你观察的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有根、茎、叶, 大多数都能开花、结果、长种子。 2.植物有很多种,可它们为什么都叫植物? 都有根、茎、叶,位置一般不移动
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养料,都能繁殖、 长大、呼吸……
四、试一试:你能给植物分类吗?
【请先确定分类标准,然后试着分分类。】
常用标准 具体分类 草本植物
公 英 都 是 陆 生 植 物
辣 椒 、 梧 桐 树 、 椰
子
树
、
一 年 生 植 物
小 麦 、 茄 子
是
是苹 多果 年树 生、 植金 物银
花
2.试一试:
苦瓜
你能说出课本
第17页上植物的名
苹果树
桦树 菊花
字吗?你能给它们
蒲公英
椰子树 玉米
分类吗?
仙人柱
水稻
荷花
五、探究延伸
校园里的植物,你都认识吗?把它们写下来,并试着 给它们分分类。【可以把分类情况填写在实验册第15页相 应的地方。】
山中称霸王,寅年它当家 。
老 虎
2、 绿衣小英雄,田时捉害虫, 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青 蛙
3、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荷 花
(一)观察校园里植物的生长环境,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二)把校园里的植物从矮到高排排队。
①
②③
④
② 从矮到高的顺序是: ① ③ ④ 。
(三)从图片上的大树,你看到了什么?
判断 1、 会动的物体都是有生命的。( × )
2、人、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 )
3、冬天,有的树落光了叶子光突突的, 这时就没有生命了。( ×)
4、 机器人会说话,会运动,会工作,所
以机器人是有生命的。(×)
5. 课桌是用树木做成的,树木是有生命的,
所以课桌也是有生命的。(×)
猜一猜,它们是什么生物? 1、像猫不是猫,身穿皮袄花。
(1)对 生
(2)互生
(3)轮生
用小圈表示叶子,用线段表示枝条,画出你观察到的不同叶的生长方式。
对生
互生
轮生
★想一想:天冷的时候,哪些树落叶,哪些树不落叶?
杨树
梧桐、水杉、杨树、桑树 ……
松树
广玉兰、竹子、松树、柏树、樟树……
3.观察花 ——形状千姿百态,颜色多种多样
美人蕉
菊花
桃花
4.小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