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酶与淀粉酶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1. 引言1.1 胰腺炎的定义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胰腺疾病,其特征是胰腺内的酶自身活化并导致炎症。

胰腺炎可导致严重的胰腺组织破坏和炎症,严重者甚至可导致组织坏死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急性胰腺炎通常由胰腺酶的活性异常释放引起,而慢性胰腺炎则是由长期的胰腺损害和炎症引起。

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包括剧烈腹痛、呕吐、腹胀和发热等,严重者可能出现休克和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

慢性胰腺炎则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的上腹疼痛、消化不良、体重减轻和糖尿病等症状。

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病情恶化至关重要。

淀粉酶、脂肪酶和C反应蛋白等生化指标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炎症程度,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深入研究这些生化指标在胰腺炎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对于提高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淀粉酶、脂肪酶和C反应蛋白的基本概念淀粉酶、脂肪酶和C反应蛋白是与急性胰腺炎密切相关的三个重要生化指标。

淀粉酶是一种消化酶,主要参与胰腺分泌物中淀粉的分解,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和其他糖类。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淀粉酶水平会显著升高,反映了胰腺受损并释放出的淀粉酶进入血液循环。

脂肪酶是另一种胰腺分泌物中的重要酶类,其主要作用是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脂肪酶水平在急性胰腺炎发作时也会显著升高,这表明胰腺组织受损并释放出脂肪酶进入血液循环。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阶段蛋白,是机体对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非特异性反应。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C反应蛋白水平也会明显升高,反映了强烈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淀粉酶、脂肪酶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是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及时监测这些生化指标的变化对于指导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变化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其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测定对诊断胰腺炎的作用

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测定对诊断胰腺炎的作用
2-12h开始 升高 ,1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4h达高峰 ,48h开始下降 ,持续 3—5天 。淀粉酶升 高的 程 度和胰腺损伤 的程度不一定 成正相关 ,但是升高程度越大 ,即表 明急,申子瑜 .全 国临床检 验操作规程 【M】.第 3版 .福建 :
东南大学 出版社 ,2006,425,4 33.
炎 的可能性就越大 。血清脂肪 酶常在起 病后 4—8h内活性增高 。24h达峰值 , 【3】杨贵英 .王 继贵,杨泽 民.血清脂肪 酶和淀粉酶对急性胰腺炎的 比价研究
持续 10—15天 ,在急性胰腺炎时 ,脂肪酶 多和淀粉酶平行升高 .且升高 的程度 较大 。可达参考值 的 2—40倍 。脂肪 酶持续 时间较长 。对于就诊较晚 的急性胰 腺 炎患者有诊断价值 ,而且从上 两表可以看出 .脂肪酶的特异性是优于淀粉 酶 的 ,因为淀粉 酶的升高也可常见于一些非胰腺疾 病 :例如流行性腮腺炎 、巨淀
【关键 词】逆行交锁髓 内钉 ;股骨远端 骨折 ;临床 疗效
股 骨远 端骨折则是指人体股骨下端处 15er a 内的部位 出现了骨折 ,因为该 缝合。术后还要对患者 的患肢进行石 膏固定 …。
部分 的骨骼结 构 比较复杂 ,同时骨骼外皮 比较薄弱 ,周 厨保护组织较 少 ,因此
2、 结果
即胰腺各种消化酶被异常激活 而产生胰酶 自身消化 、胰管阻塞 ,阻碍了酶进入 肪酶和淀粉酶 以提高胰腺 炎诊 断效 率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 。
十二指肠 ,从 而反流入血 ,使其 各 自在血 中的浓度骤然上升 【4】。因此 ,检测
血 中相关酶的浓度变化 即可诊 断出胰腺 炎。 3.2 现在 淀粉 酶 的测 定是诊 断 胰腺 炎最 常 用的 ,血 清淀 粉酶 在起 病后

急性胰腺炎淀粉酶脂肪酶检测的意义

急性胰腺炎淀粉酶脂肪酶检测的意义

文章来源:医学网发表时间:2007-05-24 10:39:00关键字:胰腺炎淀粉酶(amylase' AMS)、脂肪酶(Lipase' LPS)测定均可作为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的实验室诊断指标. 但由于AMS存在于多种器官内,故诊断的特异性受到一定限制[1],而LPS在AP时出现较晚[2],影响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如同时检测AMS'LPS,则诊断AP的价值明显提高.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1994-07~1997-07连续3 a出现上腹剧痛而怀疑为AP的急诊住院患者,以临床综合诊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证实等)为金标准,同时测定AMS和LPS.金标准确诊的患者为患病组(Ap组),金标准排除胰腺炎的患者为对照组(非Ap组).患病组48(男40,女8)例,年龄21岁~65岁,平均48岁. 对照组50(男43,女7)例,年龄21岁~69岁,平均43岁.1.2诊断标准按1991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制订的全国统一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消化性溃疡、急性胃肠炎、慢性胰腺炎等.1.3标本收集入院当天测定血、尿AMS和LPS,以后每天早晨抽血、留尿送检,连续测定至结果转阴.标本当日检验,核对后记录结果.1.4测定方法AMS用酶法动态法,LPS用酶法消浊法.试剂由上海长征公司提供,操作按说明书进行,用美国博乐公司生产的定值质控血清作质量监控.检测所用仪器为美国Beckmam―7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1.5真实性指标计算方法灵敏度:Se=a/(a+c);特异度Sp=d/(b+d);准确度=(a+d)/(a+b+c+d).其中a为真阳性例数,b为假阳性例数,c为假阴性例数,d为真阴性例数.2结果2.1正常参考值测定测定了120名献血员AMS和LPS,AMS 为正态分布,男女之间无差别,以X±2s作正常参考值范围,则血AMS 为13 iU/L~67 IU/L'尿AMS为110 IU/L~470 IU/L;LPS为偏态分布,男女之间无差异,以95.0%位点确定上限为163 iU/L,参考范围0~163 IU/L.2.2截断点选择以尤登指数法确定[3],尤登指数:YI=Se+Sp-1'即尤登指数等于灵敏度加特异度减1得到.由此选定血AMS截断点498 IU/L,尿AMS截断点为1 150 IU/L.患者血尿AMS 任意1项达到和超过截断点即为AMS测定阳性. LPS截断点为280 iU/L,达到和超过截断点为LPS阳性.2.3AMS和LPS诊断AP的价值患者AMS和LPS任意1项达到和超过截断点即为阳性,否则为阴性.2.4AMS'LPS联合诊断价值AMS'LPS其中任意1项或2项均阳性列为阳性,AMS'LPS2项均阴性列为阴性,则联合诊断的价值最大,灵敏度100%,特异度98.0%,准确度99.0%.其次为LPS'AMS诊断价值最低.2.5急性胰腺炎发病时间与敏感度的关系48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每天抽血、留尿作AMS和LPS,经统计发病时间与敏感度之间的关系.可知,AMS从发病第1日开始升高,第2日达高峰,第3日开始下降,直到第10日仍有0.6%阳性. AMS后期下降与AP恢复呈正相关,疾病恢复越好,AMS下降越快,Lankisch等[4]也认为AMS能较好的反映患者的恢复情况. LPS也从第1日开始升高,第3日达高峰,但下降速度较慢.有资料表明,LPS在发病第6日阳性率仍达76.0%[5],与本组测定结果(73.3%)基本一致. agarwal等[6]认为,AP在发病24 h 内,LPS与AMS的敏感度一样,本组测定的结果是AMS(85.8%)高于LPS(62.3%),这可能与采用的方法不同有关.3 讨论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对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诊断仍然依赖于AMS测定,单纯测定AMS敏感度和特异度受限.国外资料表明,单纯AMS的敏感度在75.0%~92.0%之间,特异度在60.0%~90.0%之间[5],本组AMS的敏感度89.6%,特异度94.0%略高于国外资料.单纯测定LPS的敏感度95.8%,特异度94.0%,略高于Pezzilli等[5]测定的敏感度82.0%,特异度90.0%.如若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进一步提高. 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5例AMS阴性患者的LPS全阳性,LPS 测定阴性的2例患者AMS全阳性,敏感度得到了互补,故敏感度达到了100%,50例对照组患者中,只有1例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患者,AMS测定阳性,联合测定的特异度为99.0%.AMS'LPS测定的方法学问题现均已解决[5],国内县级以上的医院随着自动和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普及,商品化的AMS,LPS试剂盒的提供,AMS,LPS测定方法会越来越变得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aMS'LPS联合检测可基本上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国外也仍以AMS'LPS诊断为主[7].但对合并肾功能衰竭、巨淀粉酶血症、腮腺炎的患者仍然有一定的假阳性,AMS同工酶测定有助于鉴别诊断.临床流行病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以前用AMS'LPS对AP诊断价值评价较模糊,没有明确的截断点概念.有人以参考值上限为阳性指标,如陈国桢等[8]提出AMS超过500 iU. 该数值为一经验数字,实为参考值上限的8倍. 本组观察的98例患者'经用尤登指数和ROC曲线两种方法计算出的截断点很接近,即血AMS498 IU/L,是参考值上限(67 IU/L)的7.4倍,国外Van Ingen等[9]测得的AMS截断点为正常参考值上限的3倍~14.5倍,我们测得的AMS结果(7.4倍)与国内外学者的结果相吻合.胰腺通常分泌大量的消化酶,绝大部分进入十二指肠,只有少部分进入血液[10].临床上目前能测定的只有AMS'LPS'ELastase-I'Trypsin 等酶,它们在胰腺内合成.急性胰腺炎时,胰腺腺泡大量破坏,胰管阻塞,阻碍了酶进入十二指肠,从而返流入血,使其各自的血浓度骤然升高[11].本组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大多数血清AMS在发病后4 h~12 h内升高,平均8 h. 尿AMS则在18 h~36 h升高,平均24 h. 48例患者LPS 在10 h~24 h内升高,平均15 h,但持续时间长,平均10 d,最长2例达发病后15 d,比文献[8]报道短. aMS在急性胰腺炎时出现较早但持续时间短,LPS出现较晚而持续时间长,AMS和LPS进行联合诊断.可以相互补充,从而提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淀粉酶及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淀粉酶及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淀粉酶及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摘要】探讨联合检测淀粉酶及脂肪酶对儿童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选择39例将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组,39例同期健康体检为对照组以确定AMY及LIP 参考范围。

比较两组AMY及LIP水平,分析两种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性能。

AMY及LPA的阳性率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有逐步升高的趋势。

在2~4h时AMY、LPA联合检测,阳性率增至16.07%(9/56)。

16~24h时LPA阳性率明显高于AMY;2~4d后,AMY阳性率明显降低,而LPA的阳性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LPA对AP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明显高于AMY。

单独检测时,LIP的诊断特异性及准确性高于AMY;AMY 及LIP的联合检测具有较高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优于单独检测,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排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急性胰腺炎淀粉酶脂肪酶【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270-02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病,半个多世纪以来,腹痛加淀粉酶(AMY)升高成为诊断AP的重要依据,但在其他一些急腹症中AMY也可增高。

AP的临床表现与其他急腹症容易混淆,为导致误诊或漏诊。

脂肪酶(LIPA)测定用于临床诊断AP,可以增高其灵敏度、特异度。

血淀粉酶(SAMY)、尿淀粉酶(UAMY)和LIPA 测定均可作为AP的实验室诊断指标。

但由于与AMY在胰腺炎患者中升高的时间较短,且存在于多个器官,而UAMY虽在患病时升高持续时间较长,但发病时升高较晚;同时在其他消化道疾病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故诊断的特异度受到一定限制;而LIPA 在AP时出现较晚,影响早期诊断的灵敏度。

笔者通过联合检测,探讨其在AP诊断中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39例将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9例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24~57岁,平均(38.1±3.6)岁。

PCT联合CRP、淀粉酶、脂肪酶的检测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临床价值

PCT联合CRP、淀粉酶、脂肪酶的检测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临床价值

PCT联合CRP、淀粉酶、脂肪酶的检测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摘要:讨论通过测定血清中PCT、CRP、淀粉酶、脂肪酶等数据在急性胰腺炎诊断过程中的意义。

血清PCT、CRP、淀粉酶、脂肪酶的测定能够做为急性胰腺炎非常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手段。

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血清PCT CRP 淀粉酶脂肪酶诊断价值胰腺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帮助人体消化脂肪、蛋白质和葡萄糖。

如果胰腺的功能出现了问题,这两种功能都会出现异常,导致障碍。

急性胰腺炎难测又致命。

预后经常和器官衰竭的进展、胰腺发生的继发感染或者是胰周的坏死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近十年来,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在渐渐地向着多学科、个体化、微创的方向迈步。

尽管治疗手段有所改进,重症急性胰腺炎仍然与高死亡率相关。

本研究是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中PCT、C-反应蛋白、淀粉酶、脂肪酶的检测数据。

数据是为了评估上述指标对急性胰腺炎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本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PCT、CRP和淀粉酶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说明观察组病情严重。

且PCT、CRP、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检测数据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这些发现对更全面了解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有帮助。

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PCT、CRP、淀粉酶,脂肪酶的表达都比对照组高。

但淀粉酶及脂肪酶是血清检测中的一项非常关键的标志,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比较薄弱。

本研究对于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因其有助于医生对急性胰腺炎尤其是早期阶段进行更加精确的诊断。

另外本研究还可为急性胰腺炎诊治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数据与思路。

这一结果表明,PCT和CRP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各检测指标敏感度及特异度都处于较高的水平,敏感度最小的CRP值也为87.50%。

特异度较小的CRP值及脂肪酶值分别为81.30%及83.10%。

观察组中PCT、CRP、淀粉酶、脂肪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50%、87.50%、96.90%、88.10%和87.50%、81.30%、89.40%、83.10%。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赵耿生;王文武;张真路
【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5(000)007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AMY)和脂肪酶(LPS)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对5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418例其他原因所致急腹症患者和78例健康对照组人员进行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测定。

结果5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AMY和LPS升高的敏感性分别为86.3%和92.2%。

418例非急性胰腺炎的急腹症患者中,AMY、LPS升高和二者均升高的特异性分别为90.4%、91.7%和100%。

结论联合测定血清AMY和LPS可提高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急性胰腺炎的快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2页(P906-907)
【作者】赵耿生;王文武;张真路
【作者单位】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检验中心,湖北武汉430022;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检验中心,湖北武汉430022;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检验中心,湖北武汉4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J], 戈庆红;翟光华;马浩杰
2.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J], 王凤学;欧阳旭红;
幸建英
3.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 [J], 崔强贞
4.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J], 秦学军
5.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意义 [J], 熊利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脂肪酶(LPS)和淀粉酶(PAMY)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检测,统计单独淀粉酶检测的阳性率,单独脂肪酶检测的阳性率及脂肪酶联合淀粉酶检测的阳性率,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检测血清淀粉酶和血清脂肪酶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血清脂肪酶及单独检测血清淀粉酶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脂肪酶和血清淀粉酶可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率。

【关键词】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酶;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临床急重症,发病初都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容易与胃病、阑尾炎等急腹症患者相混淆造成误诊,延误患者的治疗,由于急性胰腺炎进展极快,治疗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急性胰腺炎既往采用血清淀粉酶(PAMY)、尿液淀粉酶(UAMY)作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指标,但是这两个指标的在发病早期的灵敏度较差[1]。

目前,临床上诊断急性胰腺炎以检查血清淀粉酶为主,但由于发病时间等原因,造成单纯检查血清淀粉酶阳性率不高。

故如何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率,有学者提出血清淀粉酶联合脂肪酶可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率[2]。

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还有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酶检测,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观察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B超、CT等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症状及体征确诊为急性胰腺炎,且符合1996年外科学分会推荐的胰腺炎诊断标准[3],其中男48例,女12例。

年龄34~75岁,平均(47.5±8.5)岁。

发病时间4~12 h;对照组中男45例,女15例。

检验项目临床应用之脂肪酶与淀粉酶

检验项目临床应用之脂肪酶与淀粉酶
AMY大量存在于唾液腺,在急性腮腺炎时AMY也明显升高。
肾功能障碍时AMY亦升高。
临床用途
两者均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实验诊断。
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脂肪酶在特异性、敏感性和时效性上均明显优于淀粉酶,两者具有互补作用,临床应联合应用。
临床建议
1、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联合应用LPS和AMY,以优势互补,提高诊断准确率;
特异性与敏感性区别
急性胰腺炎时血清LPS升高时间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血清淀粉酶。尤其在急性胰腺炎与其他急腹症(如胃肠穿孔、肠梗阻等)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酗酒、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肝胆疾病可引起LPS轻度升高。
AMY诊断急性胰腺炎特异性不高,其他多种疾病: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胰腺癌、胆石症、溃疡穿孔等均可引起血清AMY升高。
一般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12小时血淀粉酶开始升高,持续3-5天。
但并不是所有胰腺炎的病人淀粉酶都会增高,也有少部分胰腺炎病人淀粉酶正常或仅轻度增高。
升高程度与病情不相关
急性胰腺炎时,LPS升高程度更大,血清脂肪酶活性与疾病严重度不呈正相关。
急性胰腺炎时AMY明显升高,升高幅度和疾病严重程度无关,但升高幅度越大,急性胰腺炎可能性越大。
2、重视LPS和AMY在肝功能中的作用,建议在肝功能组合中联合应用,以便于在肝胆疾病、胃肠疾病与胰腺疾病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时间特点
脂肪酶半衰期长,持续时间更长,升高程度更大。
发生急性胰腺炎时,脂肪酶在症状出现4-来水平。
在急性胰腺炎中凡是血清淀粉酶升高的病例,脂肪酶均升高,而脂肪酶升高者,淀粉酶不一定升高。
淀粉酶半衰期短,出现症状后如不及时进行检测,有可能会导致淀粉酶正常。

[心肌酶的临床意义]淀粉酶的临床意义

[心肌酶的临床意义]淀粉酶的临床意义

[心肌酶的临床意义]淀粉酶的临床意义篇一: 淀粉酶的临床意义淀粉酶的临床意义:1)血清淀粉酶升高:急性胰腺炎:最常见于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12h活性开始升高,12-72h达峰值,3-4天恢复正常。

虽然淀粉酶活性升高程度并不一定和胰腺损伤程度相关,但升高程度愈大,患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愈大。

怀疑急性胰腺炎时应连续监测淀粉酶,并结合其他检查,如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

急腹症:其他急腹症也可引起淀粉酶活性升高。

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时淀粉酶活性可轻度升高或降低,但没有很大诊断意义。

胰腺癌:胰腺癌早期淀粉酶活性也可升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尿淀粉酶升高:血液中淀粉酶能被肾小球滤过,血清淀粉酶升高时,都会使尿中淀粉酶排出量增加,其升高可早于血淀粉酶,下降晚于血淀粉酶。

3)淀粉酶同工酶:血清淀粉酶P-同工酶升高或降低时,可能有胰腺疾患;S-同工酶变化可能是源于唾液腺或其他组织。

淀粉酶的测定结果受方法的影响较大,不同方法参考值不同,必须了解所用测定方法和参考值,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篇二: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篇三: CA125的临床意义1.糖链抗原CA125的临床意义主要相关肿瘤:卵巢癌。

其它相关肿瘤:肺癌、胰腺癌、乳腺癌、肝癌、胃肠道恶性肿瘤、子宫癌。

其他影响因素:女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行经期、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慢性肝炎、胰腺炎、胆囊炎、肺炎等会升高。

2.糖链抗原CA15-3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对乳腺癌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和转移复发的监控3.CYFRA21-1:cyfra21-1是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目前主要用做肿瘤标志物主要相关肿瘤:肺鳞癌、宫颈癌、食管癌。

其它相关肿瘤:膀胱癌、鼻咽癌、卵巢癌、胃肠道癌。

其他影响因素:肝炎、胰腺炎、肺炎、前列腺增生也可有一定的升高。

4. 糖链抗原CA72-4:血清CA72-4升高可见于以下几种疾病:胰腺炎,肝硬化,肺病,风湿病,妇科病,卵巢良性疾病,卵巢囊肿,乳腺病和胃肠道良性功能紊乱等。

2024血清淀粉酶(AMS)升高的临床意义

2024血清淀粉酶(AMS)升高的临床意义

2024血清淀粉酶(AMS)升高的临床意义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升高。

血清淀粉酶在AP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AP起病后6~12h,血清淀粉酶开始上升,48h开始下降,持续3~5天,通常情况下,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浓度至少高于正常上限值3倍即可确诊AP o不过,除了急性胰腺炎以外,还有很多疾病也可引起血清淀粉酶升高,需注意鉴别。

什么是淀粉酶?淀粉酶(amylase,AMS)在人体主要来源于腮腺和胰腺,有2种同工酶一来自胰腺的淀粉酶的同工酶P(P-AMS)和来自腮腺的淀粉酶的同工酶S(S-AMSI通过同工酶检测,可以将腮腺炎与引起急腹症的急性胰腺炎相鉴别。

此外,人体内心脏、肺脏、肝脏、甲状腺、脾脏等组织也含有少量的淀粉酶。

淀粉酶主要通过肾脏清除,因此,血液循环内的淀粉酶活性升高时,相应的尿淀粉酶活性也会升高。

除了AP,血淀粉酶升高还可见于这些疾病:1、巨淀粉酶血症血AMY升高的原因大致分两类:进入血液中的淀粉酶数量增加或淀粉酶从血液循环中清除减慢。

巨淀粉酶血症属于后者,巨淀粉酶是由血清中正常淀粉酶与免疫球蛋白(如IgG、IgA)或其他物质结合形成的一种高分子循环复合物。

巨淀粉酶分子量巨大,不易通过肾小球,故巨淀粉酶血症患者血淀粉酶明显增高而尿淀粉酶正常或减少,一般肾淀粉酶清除率/肾肌酢清除率<1%时,可诊断为巨淀粉酶血症,并有助于对高淀粉酶血症的鉴别诊断。

因此,如果碰到血清淀粉酶长期增高而尿淀粉酶正常,又无肾功能损害者,或血脂肪酶正常者,需考虑巨淀粉酶血症的可能性。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在DKA患者中经常出现高淀粉酶血症(约有17%~50%),且临床表现与胰腺炎相似。

血AMY在DKA中升高的原因包括唾液AMY的释放增加,肾脏对AMY的清除减少,以及神经和代谢紊乱导致从胰腺腺泡渗出到循环的AMY增加。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效果及检出率评价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效果及检出率评价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效果及检出率评价摘要:目的:研究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效果及检出率评价。

方法:试验时间段为2019年4月~2021年4月,选取来我院消化内科94例胰腺炎患者,分别采用血清淀粉酶方法和脂肪酶联合血清淀粉酶方法,统计所有患者检出率。

结果:联合检测方法检出率高于单一检测方法,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

结论:在临床上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脂肪酶联合血清淀粉酶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检出率,为今后的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在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脂肪酶;血清淀粉酶;急性胰腺炎;检出率急性胰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在发作时会导致患者产生各种躯体不适,其中包括上腹部剧烈疼痛感、恶心、呕吐等,严重甚至还会引发胰腺炎、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

临床对于该疾病通常选择对症治疗、药物治疗,虽然可以缓解症状,但是却无法达到改善营养状态的目的,在治疗期间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增加了治疗难度。

基于此,应当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断,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病情进展,为后续的治疗奠定基础,保证患者的生命长度。

有研究表示脂肪酶联合血清淀粉酶可以提升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减少了漏诊的概率,使得医生能够据此及时制定出正确的临床治疗方案,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接下来,本文将就血清淀粉酶与脂肪酶联合血清淀粉酶两种方法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中的效果做出对比研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来我院胰腺炎患者94例,对照组男女(46/48)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5.00±5.00)岁,病程为4~7年,平均病程为(5.50±0.50)年。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试验知情并同意。

②患者无合并重度基础病。

③患者可以顺利配合实验,配合度符合试验标准。

排除标准:①患者具有全身感染性疾病。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联合检测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的价值。

方法使用美国强生2500干化学生化分析仪对血清脂肪酶(Lip)和淀粉酶(Amy)进行测定。

结果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脂肪酶的阳性率92.45%,淀粉酶的阳性率为66.38%,联合淀粉酶和脂肪酶动态检测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阳性率在96%以上,P<0.05。

结论单独应用淀粉酶和脂肪酶均可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但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动态检测脂肪酶和淀粉酶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阳性率和准确率可以大幅提高,对病情能做出有效预测。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脂肪酶;淀粉酶;联合检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ilitis AP)是一种周围组织及胰腺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1],常见的临床消化系统急腹症之一,具有病情危重、快进展、高病死率的特点,且重型胰腺炎发病率近年来增多,所以早期及时准确的急性胰腺炎诊断十分重要。

AP患者常规行血淀粉酶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易行的特点,是AP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Lip是AP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方法学的缺陷,操作困难,在临床中一直未有效应用。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广泛应用使得该检查短时间内即可完成,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便。

通过联合检测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阳性率大幅提高。

现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间收治的140例急腹症患者,其中5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确诊,42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39.4岁;45例胆结石患者,其中30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5.3岁;42例其他急腹症患者。

1.2 按照中华医学会1996年外科分会推荐的诊断标准[2]对急性胰腺炎进行诊断,经B超扫描对胆结石进行确诊;通过临床经验及相关检查对其他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

淀粉酶与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淀粉酶与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 2卷第 2期
l n t J L a b Me d , J a n u a r y 2 0 1 3 , V o 1 . 3 4 , N o . 2
3 讨

活动 时补体 C 3 、 ( 2 4的 作 用 可 能 仅 是参 与补 体 系 统 的 激 活 ,
[ 6 ] 谢志贤, 刘 添翼 , 马峥 然 , 等. 对 老 年 人 血清 补 体 ( 7 3 、 C 4的 测 定 分 析_ J ] . 中 围 医 学 检验 杂 志 , 2 0 0 4 , 5 ( 6 ) : 5 3 6 5 3 7 .
[ 7 ] S a i s o o n g S , E i a m一 ( ) n g S , Ha n v i v a t v o n g O. C o r r e l a t i o n s b e t w e e n
参 考 文 献
[ 1 ] 乇兰兰, 吴 健 民. 临 床 免 疫学 与 检 验 [ M] . 4版 . 北京 : 人 民 卫生 出
版社 , 2 0 0 7 : 3 4 1 3 4 2 .
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 c 3 、 c 4都 有 所 下 降 , 其中 ( : 3 变 化显 著, 差 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 这 提示血清 中高免疫 球蛋 白 和低补体是 s l E活 动 性 的 重 要 标 志 。免 疫 球 蛋 白 检 测 结 果 与 大 部 分 文 献 报 道 不 一 致 。 ] , 大部 分文献 均提示 I g G、 I g A、 I g M 含量随病情活动均增高 , 以I g G 为 主 。而 本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I g G
明显 增 加 , I g A也略有 升高 , 但没 有 I g G 明显 。 I g M 水 平 略 有

脂肪酶与淀粉酶的临床意义

脂肪酶与淀粉酶的临床意义

脂肪酶与淀粉酶的临床意义(源于丁香园)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且较为严重的急腹症,其发病迅猛,病死率高。

急性期胰腺炎和其他急腹症较难鉴别,且重型胰腺炎发病率逐渐增多,因而急性胰腺炎的及时准确诊断尤为重要。

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多有典型的腹痛、恶心、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升高。

每一天都有很多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测定用于评估腹痛患者,甚至是常规生化检查的一部分。

血清淀粉酶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急性胰腺炎酶学诊断指标之一,优点是技术简单,容易获得,灵敏度高。

脂肪酶存在于胰腺腺泡内,当患者发生胰腺炎时,腺泡出现损伤并致使脂肪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导致血清中脂肪酶含量升高。

脂肪酶作为胰腺组织分泌的消化酶,在胰腺疾病的特异性较淀粉酶高,可作为胰腺疾病的主要辅助诊断指标。

然而在平常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急性胰腺炎患者,有的血清淀粉酶升高而脂肪酶活性不升高;有的脂肪酶活性升高而血清淀粉酶不升高;有的淀粉酶和/ 或脂肪酶升高却不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所有这些叫检验人员和临床医师无所适从,因为解释这些测试结果可能非常困难。

血清淀粉酶和/ 或脂肪酶正常,能诊断急性胰腺炎吗?胰腺急性炎症和自身消化导致淀粉酶和脂肪酶的释放,血液中的水平升高。

出于这个原因,在急性腹痛患者血清淀粉酶和脂肪水平正常通常会排除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诊断急性胰腺炎脂肪酶阴性预测值非常高(≥95%)。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胰腺炎的诊断却可能极具挑战性。

急性胰腺炎时,患者可表现为正常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根据一些学者研究发现,19%~32% 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正常的血清淀粉酶。

因此,单纯检测血清淀粉酶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报道指出,伴高甘油三酯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尿淀粉酶水平不升高,其原因是不确定的,最有可能是某些血清因素抑制了酶的活性。

急性酒精性胰腺炎也常常有正常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单纯依靠高淀粉酶血症,对于急性酒精性胰腺炎的诊断是不合理的,应该放弃。

淀粉酶与脂肪酶升高的临床意义完整版

淀粉酶与脂肪酶升高的临床意义完整版

淀粉酶与脂肪酶升高的临床意义完整版淀粉酶和脂肪酶是两个经常一起出现的检验项目,经常用于胰腺炎的诊断,胰腺炎中两者均会升高,在胰腺炎的诊断中同时测定两种酶的活性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但两者也存在着差异,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下两种酶。

01基本情况淀粉酶顾名思义是分解淀粉和糖原的酶,主要由胰腺和唾液腺分泌,因此可以分为唾液型淀粉酶(S-AMS)和胰腺型淀粉酶(P-AMS)。

淀粉酶分子量较小,可以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在尿中出现,因此可以在尿中测到淀粉酶,这也是淀粉酶与脂肪酶的区别之一。

脂肪酶是消化脂类的水解酶,主要由胰腺分泌,胰腺组织中脂肪酶的浓度是血清脂肪酶的20000 倍,其他器官如食管、胃和小肠也可以分泌脂肪酶。

胰腺的脂肪酶主要由腺泡细胞的顶部分泌入腺腔,脂肪酶在胰腺中以酶原的形式存在,大部分脂肪酶均经过腺腔转运至小肠,在小肠中被肠激酶激活成为有活性的脂肪酶,参与脂类的消化。

仅有很少一部分(约1%)脂肪酶会通过腺泡细胞的基底部分泌入淋巴管和毛细血管,从而进入血液循环中。

一部分血清脂肪酶会由肾脏分泌,通过肾小球滤过,但在肾小管被重吸收,因此不会出现在尿里,尿中测不到脂肪酶活性。

02升高的意义淀粉酶急性胰腺炎是引起淀粉酶升高的最常见原因,胰腺炎时病变的胰腺可以释放过多的淀粉酶入血,导致血淀粉酶升高。

一般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 ~ 12 小时血淀粉酶开始升高,持续3 ~ 5 天。

但并不是所有胰腺炎的病人淀粉酶都会增高,也有少部分胰腺炎病人淀粉酶正常或仅轻度增高,因此还要更加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征做出诊断。

腮腺炎时由于腮腺型淀粉酶释放入血过多,也会引起血淀粉酶增高,此时脂肪酶通常不高。

一些恶性肿瘤如肺癌、卵巢癌、胃癌、多发性骨髓瘤等,由于癌组织的异位分泌,也可以导致淀粉酶升高。

另外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以及肾脏疾病导致淀粉酶排除障碍也可以引起淀粉酶升高。

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巨淀粉酶血症,由于淀粉酶与免疫球蛋白结合成为大分子,而不能从肾脏排出,从而使血淀粉酶升高,此时尿淀粉酶通常降低。

淀粉酶检测有何临床意义?

淀粉酶检测有何临床意义?

淀粉酶检测有何临床意义?
淀粉酶(AMY)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水解淀粉,生成葡萄糖、麦芽糖、寡糖和糊精。

淀粉酶参考范围(速率法):血清80~220U/L;尿<1000U/L。

(1)血淀粉酶增高血清淀粉酶活性测定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后2~12小时,血清淀粉酶开始升高,12~72小时达到高峰,3~4日恢复正常。

血清淀粉酶升高尚可见于急性腮腺炎、胰腺脓肿、胰腺损伤、胰腺肿瘤引起的胰腺导管阻塞、肾功能不全、肺癌、卵巢癌、腮腺损伤、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穿孔、肠梗阻、腹膜炎、急性阑尾炎、异位妊娠破裂、创伤性休克、大手术后、酮症酸中毒、肾移植后、肺炎、急性酒精中毒等。

(2)淀粉酶降低肝癌、肝硬化、糖尿病等。

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胰凝乳蛋白酶的联合测定可提高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同时测定淀粉酶清除率及肌酐清除率并计算其比值也可提高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酶与淀粉酶的临床意义(源于丁香园)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且较为严重的急腹症,其发病迅猛,病死率高。

急性期胰腺炎和其他急腹症较难鉴别,且重型胰腺炎发病率逐渐增多,因而急性胰腺炎的及时准确诊断尤为重要。

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多有典型的腹痛、恶心、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升高。

每一天都有很多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测定用于评估腹痛患者,甚至是常规生化检查的一部分。

血清淀粉酶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急性胰腺炎酶学诊断指标之一,优点是技术简单,容易获得,灵敏度高。

脂肪酶存在于胰腺腺泡内,当患者发生胰腺炎时,腺泡出现损伤并致使脂肪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导致血清中脂肪酶含量升高。

脂肪酶作为胰腺组织分泌的消化酶,在胰腺疾病的特异性较淀粉酶高,可作为胰腺疾病的主要辅助诊断指标。

然而在平常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急性胰腺炎患者,有的血清淀粉酶升高而脂肪酶活性不升高;有的脂肪酶活性升高而血清淀粉酶不升高;有的淀粉酶和/ 或脂肪酶升高却不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所有这些叫检验人员和临床医师无所适从,因为解释这些测试结果可能非常困难。

血清淀粉酶和/ 或脂肪酶正常,能诊断急性胰腺炎吗?胰腺急性炎症和自身消化导致淀粉酶和脂肪酶的释放,血液中的水平升高。

出于这个原因,在急性腹痛患者血清淀粉酶和脂肪水平正常通常会排除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诊断急性胰腺炎脂肪酶阴性预测值非常高(≥95%)。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胰腺炎的诊断却可能极具挑战性。

急性胰腺炎时,患者可表现为正常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根据一些学者研究发现,19%~32% 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正常的血清淀粉酶。

因此,单纯检测血清淀粉酶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报道指出,伴高甘油三酯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尿淀粉酶水平不升高,其原因是不确定的,最有可能是某些血清因素抑制了酶的活性。

急性酒精性胰腺炎也常常有正常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单纯依靠高淀粉酶血症,对于急性酒精性胰腺炎的诊断是不合理的,应该放弃。

在急性胰腺炎时正常血清淀粉酶可以见到,但正常血清脂肪酶是极其罕见的。

Shafqet 等报告了首例氢氯噻嗪引起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正常脂肪酶。

Shah 等认为,临床上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正常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应该被予以接受。

急性胰腺炎时表现为正常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可出现在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量胰腺坏死、胆石胰腺炎、酒精性胰腺炎及急性胰腺炎恢复期患者等疾病中。

重症胰腺炎时由于胰腺组织大量坏死,胰腺腺泡严重破坏,淀粉酶生成很少,脂肪酶不能再分泌,导致血淀粉酶/ 脂肪酶反而可能不高。

正如肝衰竭时转氨酶进行性下降一样。

一个正常血清淀粉酶和/ 或脂肪酶水平并不能排除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面对腹痛和正常血清淀粉酶和/ 或脂肪酶水平的患者,少数临床医生特别是在无法施用造影剂与成像(如急性肾损伤)相对禁忌的情况下,患者可被误诊,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Arvind K Mathur 等指出: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虽然是一个重要的诊断工具,不应被用作诊断或排除急性胰腺炎的唯一因素。

总而言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和/ 或脂肪酶测定结果可以表现为假正常。

Coffey 等人研究了125 例急性胰腺炎确定该诊断率,血清脂肪酶为93%、CT 为67%、血清淀粉酶为54%、超声为27%。

我们应该认识到,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现正常血清淀粉酶和/ 或脂肪是可以发生的现象。

如果患者没有禁忌症的话,这时应该对患者静脉注射造影进行腹部CT 扫描,以免造成胰腺炎漏诊。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是在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合基础之上的。

血清淀粉酶和/ 或脂肪酶升高,能诊断胰腺炎吗?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肾功能正常者,12.2% 的脂肪酶和7.7% 淀粉酶水平升高。

2 型糖尿病患者中,近25% 有脂肪酶和/ 或淀粉酶水平升高而无急性胰腺炎的症状。

临床医生在 2 型糖尿病患者评估腹部症状时,必须把这些数据考虑进去。

Gullo's 综合征患者淀粉酶和/ 或脂肪酶慢性升高。

IBD 患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升高,通常没有胰腺炎的临床症状。

相关研究表明胰腺炎时脂肪酶活性升高多与淀粉酶并行,但不同的是,由于脂肪酶的半衰期较淀粉酶长,从而导致脂肪酶的升高持续时间更长,升高的程度更大。

那么,血清淀粉酶和/ 或脂肪酶升高,能诊断胰腺炎吗?美国梅奥诊所内科的Quinn 等报道了一例以上腹痛伴血清淀粉酶和血清脂肪酶升高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例,究其原因,竟不是急性胰腺炎,而是侵袭性纤维瘤病(硬纤维瘤)。

除急性胰腺炎外其他急腹症,淀粉酶和脂肪酶也可升高,一般升高在2 倍正常值上限以内。

对急性胰腺炎来说,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测试非常普遍。

然而这些测试的解释可能是很困难的,因为非胰腺条件下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也可以升高。

目前对于非胰腺疾病如巨淀粉酶血症、腮腺炎和某些肿瘤所导致的胰酶水平升高也没有明确的推荐意见。

由于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特异性不高,有关研究显示,以 3 倍正常值上限作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cut off 值,可提高淀粉酶和脂肪酶的特异性。

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测定用于诊断急性胰腺炎时,临界值的选择多以超过参考值上限的 3 倍以上为诊断标准。

急性胰腺炎亚特兰大分级在2012 年修订后的标准进行了修订,规定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需要:腹痛、持续急性发作、严重上腹疼痛常放射到背部、血清脂肪酶或淀粉酶的活性比正常值上限大至少三倍、或CT,MRI 胰腺炎症或水肿或腹超声迹象。

这些目前的指南确认阳性成像、腹痛足以进行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甚至在没有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的情况下。

Yadav等人得出的结论是:并不能仅仅根据淀粉酶或者脂肪酶的升高诊断急性胰腺炎,即使上述胰酶水平大于正常值上限3 倍也不行。

总而言之,血清淀粉酶和/ 或脂肪酶升高,是不能能诊断胰腺炎的,必须要结合腹部影像学检查来诊断。

如果临床症状及腹部影像学检查均符合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那么不一定要进行血清淀粉酶和/ 或脂肪酶检查。

淀粉酶正常,脂肪酶升高,能诊断胰腺炎吗?在人体内,血清脂肪酶主要来源于胰腺的分泌。

其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回肠、结肠、心脏、肝脏和舌等也可以分泌脂肪酶。

因此当上述部位出现相应病变时将亦有可能引起血清脂肪酶增加。

单独的脂肪酶升高是由于以下原因所导致的: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导致的非胰源性脂肪水解酶、急性胆囊炎、食道炎、血液送达延迟、脂血、无腹痛的亚临床胰腺炎。

脂肪酶虽然曾经一度被认为比血清淀粉酶的更可靠的测试,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特异的指标,然而其非特异性升高几乎与淀粉酶同样多。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时常遇到脂肪酶升高但是不伴有淀粉酶升高的情况。

急性胰腺炎非胰腺因素导致的腹痛病例中淀粉酶正常者并不少见。

1987 年,Stein 等报告了一例非何杰金淋巴瘤病人脂肪酶显著升高而淀粉酶正常的病人,作者证明了血清脂肪酶活性增加的原因是高亲和力的免疫球蛋白G 存在。

Muñoz-Perezet 等报告了一例胰腺癌并有广泛腹部转移的病人脂肪酶持续升高,提出了脂肪酶升高而淀粉酶正常可能是恶性肿瘤的一种早期生化表现。

Donnelly 等报告了一种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或临床表现无关的脂肪酶活性持续升高可能肿瘤原因所致,肿瘤本身直接生成脂肪酶。

Okumura 等报道了一例巨脂肪酶引起的淀粉酶正常而脂肪酶升高的病例。

美国纽约医学院Manjuck 等进行的前瞻性研究表明,40% 的ICU 患者在被收入ICU 时血清脂肪酶水平升高。

据报道,仅伴有脂肪酶升高的胰腺炎患者占急性胰腺炎患者的32%,作者同时指出如果淀粉酶正常,脂肪酶升高不能作为胰腺炎的诊断依据。

在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癌患者中脂肪酶测试不是非常有用的诊断工具。

脂肪酶也被用来诊断腹膜炎、肠梗塞和胰腺囊肿。

总而言之,多种因素可引起淀粉酶正常而脂肪酶升高,并不能说患者有急性胰腺炎。

因此,单独的脂肪酶升高可以解释为非胰源性脂肪水解酶类被释放进入血液循环。

由于非胰源性水解脂肪酶的干扰,亚临床胰腺炎等都会导致腹痛或不伴腹痛的病人淀粉酶正常而脂肪酶升高。

另一种原因也可能是由于淀粉酶较脂肪酶半衰期短,出现腹痛症状后实验室评估延迟导致淀粉酶正常而脂肪酶升高。

了解以上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检验医师对检查结果恰当的解释并有助于临床医生在患者脂肪酶显著升高时进行决策和治疗。

当患者淀粉酶正常而脂肪酶升高时,如要确诊急性胰腺炎,需对患者进行血清同工酶、螺旋式CT 扫描、ERCP、经皮超声检查、超声内镜、胰腺外分泌功能和胰腺组织学检查的详细测试。

淀粉酶升高,脂肪酶正常,能诊断胰腺炎吗?临床上测定淀粉酶主要用于胰腺疾病和唾液腺疾病如腮腺炎的诊断。

目前已知很多上皮组织,如阴道黏膜、卵巢、肠道、输卵管、前列腺、乳腺和肺可生成和储存唾液淀粉酶。

因此当上述部位出现相应病变时将亦有可能引起血清淀粉酶增加。

血清淀粉酶增高常见于各类胰腺疾病,还可出现在一些胰外疾病,如肠梗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巨淀粉酶血症、肠系膜梗塞、异位妊娠破裂、流行性腮腺炎和消化道溃疡穿孔等,亦能导致淀粉酶不同程度的升高。

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临床表现,在确诊急性胰腺炎时升高的淀粉酶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诊断。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时可见血和(或)尿淀粉酶升高。

大叶型肺炎及肺癌患者的血和(或)尿淀粉酶升高,原因可能是炎症损伤肺组织导致淀粉酶释放增加或肿瘤本身可产生淀粉酶所致。

在酸中毒时使血液中有过多的唾液型淀粉酶的存在,故尿毒症时可能会出现血淀粉酶的升高。

少数肺癌及乳腺癌等也可见血淀粉酶增高。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体内会出现一类特殊亚型的淀粉酶- 巨淀粉酶(Macroamylase)。

巨淀粉酶血症最常见的临床特征是持续性的高淀粉酶血症,但没有临床相关症状,脂肪酶和尿淀粉酶活性均正常。

研究发现,186 例患者中11% 有巨淀粉酶,无症状的慢性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首先考虑巨淀粉酶。

此时应检测血清淀粉酶同工酶以排除巨淀粉酶引起的高淀粉酶血症。

巨淀粉酶血症一般无需治疗,但由于其高淀粉酶的特征有时会引起临床的误判,甚至导致一系列昂贵而无效的检查甚至治疗。

总而言之,高淀粉酶血症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情况,导致高淀粉酶血症的病因非常复杂,并非仅限于胰腺和唾液腺疾病,多种因素可能引起淀粉酶非特异性升高。

检验人员在对检查结果进行解释时应持谨慎态度。

值得警惕的是,有时其他疾病可能会被误诊为胰腺炎,而患者则被禁食并接受不必要而且还有一定风险的静脉营养或者鼻- 空肠营养支持。

因此,临床工作中遇到高淀粉酶血症而无胰腺炎临床表现和胰腺形态学改变时,有条件时应作淀粉酶同工酶分析,区分胰源性和非胰源性淀粉酶升高,以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检查和治疗。

这不仅导致医疗资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也会对患者造成身心伤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