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上海初中古文点击1-30篇

合集下载

2019年度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赛240首古诗文

2019年度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赛240首古诗文

21塞下曲饮马渡秋水9,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10,黯黯见临洮11。

昔日长城战12,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13,白骨乱蓬蒿14。

1.此首一本题作《望临洮》。

2.饮(yìn)马:给马喝水。

3.平沙:广漠的沙原。

4.黯(àn)黯:昏暗模糊的样子。

临洮: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以临近洮水得名。

秦筑长城,西起于此,故有“昔日长城战”之语。

5.昔:一作“当”。

长:一作“龙”。

6.足:一作“漏”,一作“是”。

7.蓬蒿:蓬草蒿草之类杂草。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

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

开头四句是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

诗人把描写的时间选在深秋的黄昏,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所写的内容。

写苦寒,只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最能表现环境特征的景物,笔墨简洁,又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首句的“饮马”者就是军士。

诗中的“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

“饮马”须牵马入水,所以感觉“水寒”,看似不经意,实则工于匠心。

中原或中原以南地区,秋风只使人感到凉爽,但塞外的秋风,却已然“似刀”。

足见其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

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

即今甘肃东部的岷县,是长城的起点,唐代为陇右道岷州的治所,这里常常发生战争。

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

境界阔大,气势恢宏。

临洮一带是历代经常征战的战场。

据新旧《唐书·王晙列传》和《吐蕃传》等书载:公元714年(开元二年)旧历十月,吐蕃以精兵十万寇临洮,朔方军总管王晙与摄右羽林将军薛讷等合兵拒之,先后在大来谷口、武阶、长子等处大败吐蕃,前后杀获数万,获马羊二十万,吐蕃死者枕藉,洮水为之不流。

上海市初中文言文背诵篇目五篇范文

上海市初中文言文背诵篇目五篇范文

上海市初中文言文背诵篇目五篇范文第一篇:上海市初中文言文背诵篇目初中背诵诗句加粗为重点语句 1.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0.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1.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上海市2019年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文言文翻译1_10资料全

上海市2019年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文言文翻译1_10资料全

1.多言何益[战国]墨子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今观晨鸡,以时而鸣,天下振动。

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1.选自《墨子·墨子后语》。

2.子禽(qín):人名,墨子的学生。

3.益:好处。

4.蛙蝇:蛙。

黾、蛙的一种。

(可以理解为蛙和蝇)5.恒:常常。

6.观:看,看到。

7.时夜而鸣:时,切合时机、按时。

恒,常常。

鸣,啼叫。

在黎明按时啼叫。

8.多言何益: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9.以时而鸣:按时鸣叫。

10.擗(bì):同“敝”,困、疲劳。

11.时夜而鸣,天下振动:翻译天未亮时就引吭高歌而鸣,惊醒天下生灵,纷纷振作行动起来。

12.日夜:每日每夜13.然而:即使这样,但。

14.不:通否,没有译文:禽滑厘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蛤蟆、青蛙,日日夜夜不停地鸣叫,嘴都干了,舌头都疲劳了,然而人们却不听。

再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人都被叫醒了,按时起身。

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在切合时机的情况下说话才有用。

”道理:唯其言之时也。

中心:说话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切合时机,抓住关键,一语道破。

启示:多说话不一定有好处,只有在适当的时候说话才是明智的。

墨子:名翟,战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

春秋末战国初期鲁国人,生卒年不详,约为前479年—前381年以内。

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交相利”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2. 对牛弹琴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①,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②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③。

①操:琴曲。

②犊(dú):小牛。

③掉尾:牛因听到蚊、虻(牛蝇)的叫声,便摇尾驱赶。

④奋耳:竖起耳朵。

牛因听到小牛的叫声,便竖耳细听。

沪教版初中文言文

沪教版初中文言文

沪教版初中文言文1. 沪教版初中古诗文汇总(预备—初三)中考古诗词(初中1—6册91首)李白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7、《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杜甫 1、《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上海初一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古诗文完整版

上海初一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古诗文完整版

初一上半学期古诗集萃1、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3、杂诗(其二)【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4、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5、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6、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7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8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红梅【南宋】王十朋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10、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1、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2、韩冬郎……【唐】李商隐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13、草书屏风【唐】韩偓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14、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5、读《山海经》【东晋】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16、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唐】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沪教版初中新教材古诗文背诵篇目

沪教版初中新教材古诗文背诵篇目

1、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2、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头越过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4、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5、答谢中书书陶景宏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上海市初中文言文背诵篇目.docx

上海市初中文言文背诵篇目.docx

8.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至修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4.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5.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7.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11.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2.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3.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初中背诵诗句加粗为重点语句 1.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019年度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赛240首古诗文

2019年度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赛240首古诗文

21塞下曲饮马渡秋水9,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10,黯黯见临洮11。

昔日长城战12,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13,白骨乱蓬蒿14。

1.此首一本题作《望临洮》。

2.饮(yìn)马:给马喝水。

3.平沙:广漠的沙原。

4.黯(àn)黯:昏暗模糊的样子。

临洮: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以临近洮水得名。

秦筑长城,西起于此,故有“昔日长城战”之语。

5.昔:一作“当”。

长:一作“龙”。

6.足:一作“漏”,一作“是”。

7.蓬蒿:蓬草蒿草之类杂草。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

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

开头四句是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

诗人把描写的时间选在深秋的黄昏,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所写的内容。

写苦寒,只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最能表现环境特征的景物,笔墨简洁,又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首句的“饮马”者就是军士。

诗中的“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

“饮马”须牵马入水,所以感觉“水寒”,看似不经意,实则工于匠心。

中原或中原以南地区,秋风只使人感到凉爽,但塞外的秋风,却已然“似刀”。

足见其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

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

即今甘肃东部的岷县,是长城的起点,唐代为陇右道岷州的治所,这里常常发生战争。

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

境界阔大,气势恢宏。

临洮一带是历代经常征战的战场。

据新旧《唐书·王晙列传》和《吐蕃传》等书载:公元714年(开元二年)旧历十月,吐蕃以精兵十万寇临洮,朔方军总管王晙与摄右羽林将军薛讷等合兵拒之,先后在大来谷口、武阶、长子等处大败吐蕃,前后杀获数万,获马羊二十万,吐蕃死者枕藉,洮水为之不流。

初中古诗文背诵篇目(上海高考复习)(含五篇)

初中古诗文背诵篇目(上海高考复习)(含五篇)

初中古诗文背诵篇目(上海高考复习)(含五篇)第一篇:初中古诗文背诵篇目(上海高考复习)初中背诵篇目1.捕蛇者说柳宗元(唐)……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2.狼蒲松龄(清)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黔之驴柳宗元(唐)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4.《孔孟论学》前四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教育部2019年最新版初中7—9年级必背古诗文 (61篇)

教育部2019年最新版初中7—9年级必背古诗文     (61篇)

教育部2019年最新版初中7—9年级学生必背古诗词(61篇)(红字部分为该诗文中必须背诵的内容)1、关雎(节选)《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节选)《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十五从军征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4、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木兰辞(《木兰诗》)(节选)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上海中考30篇文言文文学常识和主旨

上海中考30篇文言文文学常识和主旨

唐宋八大家: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欧阳修、韩愈、柳宗元
《左传》: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曹刿论战》)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陈涉世家》)
记: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个观点。

说:可以发表议论,可以记事,议论、记事都是为了说明道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表: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文体。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时期,“至圣”。

《论语》
孟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战国时期,“亚圣”。

主张“仁政”。

《孟子》
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战国之际,主张“兼爱”、“非攻”。

《墨子》
列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战国时期。

《列子》
李白:“诗仙
杜甫:“诗圣”
王维:“诗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点击(答案)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复习)一《为学》一、积累整合1、填空《为学》作者______,______朝四川人,“为学”即_______的意思。

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蜀这鄙有二僧(鄙:)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恃:)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犹:)西蜀之去南海(去:)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二、思考与探究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鄙二僧的故事,告诉我什么道理?(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练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时而往?”曰:“吾一瓶一体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东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4、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比是本文一大特点,请你从蜀鄙之僧去南海部分内容为例,说说本文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有两个“子何恃而往”在语气上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8、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贫者语.于富者曰()9、选文第一段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作者意在说明什么道理?10、富者两次说“子何恃而往”,语气有什么不同?11、第一段交代了所讲故事的和。

12、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13、第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14、贫富二僧的对比说明了什么?15、“从天下不有难易乎”到“人之为学有难易乎”是什么关系()A、从一般之事到个别之事B、从具体之事到抽象之事C、从具体之事到具体之事D、从一般之事到一般之事参考答案一、1.彭端淑清;求学,做学问。

2.边境;到;凭借;尚且;相距;难道二、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2、第1自然段三、4、提出论点5、贫和尚认为去南海一瓶一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认为雇船去南海;第二年贫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富和尚还没有行动。

6、第一次探询。

第二次轻视。

8、雇船;从;告诉9、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意在说明事在人为的道理。

10、第一次是疑问的语气,第二次是鄙视的语气11、时间;地点12、为开篇的论点提供依据。

13、总结全文,是全文的结论。

14、说明了在困难面前,物质条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重要的是主观的努力。

15、A二《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二、根据内容填空:1、孟子,名,时期的思想家。

本文选自《》。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文中用“攻而不胜”和“委而去之”的例子有力的证明了“”和“”的观点。

4、孟子用“”“”“”来概括有利于战争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并强调了“”的重要性。

5、“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四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防御一方的“”。

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这句话运用了手法论证了“得道”的重要性。

7、请写出本文中含义深刻、富有哲理、至今仍然被人们经常引用的两个语句:三、解释加点字:1、地利..()()..不如人和2、七里之郭.()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4、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5、委.而去.之()()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7、域.民不衣封疆之界()8、以天下之所顺.()9、攻亲戚..之所畔.()()10、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1、环.而攻之()四、下列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环而攻之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寡助之至D、天下顺之E、攻亲戚之所畔五、翻译句子: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

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答案:二、1、轲,战国《孟子》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4、天时、地利、人和人和5、排比地利不如人和6、对比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三、解释加点字:10、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得人心,上下团结)..不如人和11、七里之郭.(指外城墙)12、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这是)1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指内城墙)(护城河)14、委.而去.之(抛弃)(离开)15、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16、域.民不衣封疆之界(限制)17、天下顺.之(服从)18、攻亲戚之所畔.(同“叛”,背叛)10、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建立威信)(兵器)11、环.而攻之(围)四、下列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 )(D )环而攻之代词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的寡助之至到天下顺之代词攻亲戚之所畔去独五、翻译句子:1、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的帮助就少。

2、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川地势的险要,在天下建立威信不能只靠锐利的兵器。

3、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4、适宜作战的天气不如有利作战的地形,有利作战的地形不如人民上下团结。

三《橘逾淮为枳》橘逾淮为枳晏子将至楚,楚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说这消息以后,对身边的人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要来,我想羞辱他,该用什么办法?”身边的人回答说:“等他到来的时候,请让我捆绑一个人在您面前经过,您就说:‘这人是干什么的?’我回答说:‘是齐国人。

’您问:‘犯了什么罪?’我回答说:‘犯了偷盗罪。

’”晏子到了楚国,楚王赐给晏子酒喝,喝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官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跟前,楚王说:“捆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的罪。

”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晏子离开座位严肃地回答说:“我听说过,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不一样。

现在人生长在齐国不偷盗,进入楚国就偷盗,该不会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善于偷盗吧!”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跟他开玩笑的。

我反而遭到羞辱了。

【试题】一、解释加点的词语1、晏子将使.楚为一说,使.与书俱2、臣请.缚一人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3、吏二缚一人诣.王4、齐人也,坐.盗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5、缚者曷为.者也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6、齐、如此好人固善.盗乎择其善.者而从之7、其实.味不同比皆良实.,志虎忠纯8、水土异.也然往来视之,常无异.能者渔人甚异.之9、入.10、寡人反取病.焉未果,寻病.终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11、何.以也何.为者也何.坐所以然者何.二、句子解释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译文: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文:3、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译文: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译文:三、内容理解1、楚王羞辱晏子的方法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洁概括)2、晏子在论辩中提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用意是什么?3、晏子以“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一句结束论辩,说说句中隐含的的对齐楚两国的评价。

齐国:楚国:4、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出来晏子哪些值得人钦佩的品质或性格特点?答:四、常识填空晏子,名,字平仲,时期齐国的政治家,以善于著称。

橘逾淮为枳一、1、出使让 2、请求请让我(做某事) 3、到……去 4、犯……罪坐着,坐下5、做作为是成为,变成6、擅长,善于好7、果实诚实8、不同奇特的,与众不同的奇怪,惊奇9、进入深入 1、辱生病弊病 11、什么(办法)什么什么什么二、略三、1、故意捆绑一个人在晏子面前走过,并称其为齐国的人,犯了偷盗罪 2、以此为比喻,表明齐人在楚国的行为是由其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将问题的重点由楚王所说的“齐人固善盗”转至齐人为什么“入楚则盗”,引出之后对楚国的讽刺 3、齐国:民风淳朴,百姓安居楚国:社会风气歪邪,百姓偷盗成性 4、要点:热爱祖国,努力维护祖国的尊严;从容镇定,机智善辩四、婴春秋辞令四《伤仲永》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