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地质图

合集下载

实习二阅读水平倾斜岩层地形地质图和编绘图切地质剖面图

实习二阅读水平倾斜岩层地形地质图和编绘图切地质剖面图
横、竖比例尺必须一致,否则就会歪曲地形 起伏形态和岩层产状。
(3)规划图幅尺寸
根据地质剖面线长度、岩层总厚度和选择的 比例尺,计算出图幅的长度和高度,并且,必须 留有足够的位置,供书写或绘制图名、比例尺、 图例和责任表。
(4)确定基线及边框
基线 实际上就是图切地质剖面图的底边。 其长度既图切地质剖面线的,其标高应比地形地 质图上的最低点更低一些(1-2cm).
3.编绘<凌河地形地质图A-B图切地质剖面图>
二、内容说明
1.水平、倾斜岩层露头在地形地质图上的形态 特征和影响露头宽度的因素
水平岩层露头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叠
水平岩层露头宽度决定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
倾斜岩层露头线符合“V”字于 岩层的厚度、产状和地形。
2.在倾斜岩层地形地质图上求岩层的产状和厚 度
(6)绘地层分界线
将地形地质图上的地质剖面线与岩层露头线 的交点,逐个标绘到地质剖面图的地形线上
先画出水平岩层的分界线,再画出倾斜岩层的分 界线。对每个岩层要分别注明地层代号、着上颜 色或画出花纹。所采用的地层代号、色谱或花纹, 都应尽可能地与地形地质图一致。
(7)整饰图面
在规定的位置,书写或画上图名、比例尺、 编号,方向,地名、图例和责任表。
在倾斜岩层地形地质图上,可以根据地形等 高线与岩层露头线的关系,采用图解方法求岩层 的产状和厚度。
求岩层的产状
求走向
求倾向
求倾角
求岩层的厚度
分别连接岩层顶底面 同高程的两条走向线, 求出水平地层厚度hf,
h = hf x sina
3.编绘图切地质剖面图 (1)设置剖面线
方向 垂直倾斜岩层的走向 位置 切过出露地表的尽可能多的地层 在地质图画一条细实线,两端注明编号,即为 地质剖面线。 (2)选择比例尺

地质图的判读

地质图的判读

二、阅读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
• • • • • • 1.看图名和方位 2.看比例尺 3.读图例 4.读地层柱状图 5.读地质断面图 6.地质图的综合分析
1.看图名和解该图幅的地理位置和 图的类型。例 如,湖北省地质图,湖北省第四纪地质 和工程地质图等,图名列于图幅上方图框外正中部位, 经纬度标于图框边缘。一般地质图图幅是上北下南,左 西右东,特殊情况也有用箭头指示方位。一幅地质图一 般是选择图面所包含地区中最大居民点或主要河流、主 要山岭等命名的。 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 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最高点、 最低点、相对高差等。如不带等高线,可以根据水系的 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一般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 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2.看比例尺
• 比例尺一般注在图框外上方图名之下或下方正中 位置。比例尺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数字比例 尺,它是表示地面实际距离被缩小的倍数,如1: 50000,即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上50000厘米或 500米或0.5公里;直线比例尺是把图上一定距离 相当于实际的距离用直线表示出来。比例尺反映 了图幅内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比例尺愈大, 制图精度愈高,反映地质情况也愈详尽。此外, 图框的右下方注明编图单位或人员,编图日期及 资料来源,以了解资料的新旧和质量。
3.读图例
• 地质图上各种地层、岩层的性质和时代以及构造等都有 统一规定的颜色和符号。一幅地质图上,有其所表示的 地质内容和图例。图例通常放在图框外的右边,也放在 图框内的空白处。图例包括地层图例和构造图例两方面。 地层图例是把该图幅出露的地层由新到老,从上到下 顺序排列,用标有各种地层的相应符号和颜色的长方形 格子表示,长方格子的左边注明地层时代系统,右边注 明主要岩性;岩浆岩体的图例按酸性到基性的顺序排列 在地层图例之下。构造图例就是用不同线条、符号所表 达的地质构造的内容和意思,如岩层的产状要素,断层 的种类等,构造图例常放在地层图例之后。地形图例一 般不标在地质图上。

1,2-构造地质学-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图

1,2-构造地质学-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图

图名: 图名: 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图的类型。 一般采用 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图的类型 。 图内主要市镇、 居民点、 山岭等名称。 如果比 图内主要市镇 、 居民点 、 山岭等名称 。 例尺较大, 图幅面积较小, 地名不为人们所知, 例尺较大 , 图幅面积较小 , 地名不为人们所知 , 则在地名前要写上所属的省( 区 ) 、 市或县名, 则在地名前要写上所属的省 ( 市或县名 , 如北京市门头沟区地质图、 周口店第四纪地质 如北京市门头沟区地质图 、 图和湖北大冶黄荆山水文地质图等。 图和湖北大冶黄荆山水文地质图等。 比例尺: 比例尺: 用以表明图幅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 用以表明图幅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 地质图的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一样, 地质图的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一样, 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 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
*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水平岩层:没有经过构造变动, 水平岩层:没有经过构造变动,仍然保持成岩后 的原始水平状态的沉积岩。 的原始水平状态的沉积岩。 特征: 特征: 1)下老上新 2)地形地质图上:岩层顶底之间垂距=厚度 地形地质图上:岩层顶底之间垂距=
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岩层厚度是其顶底面的高差; 岩层厚度是其顶底面的高差; 岩层出露宽度是其顶底面的水平距,其大小 岩层出露宽度是其顶底面的水平距, 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有关. 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有关.
实验作业要求
请使用“长江大学实验报告”纸完成作业; 1 请使用“长江大学实验报告”纸完成作业; 写明实验目的要求、实验内容; 2 写明实验目的要求、实验内容; 如需要,请粘贴原始图件; 3 如需要,请粘贴原始图件; 如需要,对作图步骤请写相关说明; 4 如需要,对作图步骤请写相关说明; 剖面图用标准作图纸(米格纸)完成; 5 剖面图用标准作图纸(米格纸)完成; 学习委员按学号收齐所有学生作业,及时上交。 6 学习委员按学号收齐所有学生作业,及时上交。

构造地质学10阅读倾斜岩层不整合接触断层地区地形地质图

构造地质学10阅读倾斜岩层不整合接触断层地区地形地质图
走向线
⑶如图实10-5所示, 水平断距Hf=(从图上按 比例量取)
走向线
走向线
二、内容说明
⑷如图实10-6(a)所示, 用图解的方法求
β为倾伏角 θ为直线AB与地层分界面所夹的锐角,可据AB的倾 伏方位和倾伏角β及地层产状,用赤平投影求得。
#断层时代的确定
(1)根据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确定: 断层一般发生在被其错断的最新地层
正断层 倾向相反
逆断层 倾向相同
正断层
倾向相同,断层 倾角<地层倾角




上 升
下 降




二、内容说明
如果是倾向断层或斜向断层时,则单纯依靠紧 挨断层线两侧地层新老关系和同一地层界线错开的 方向是不可能确定断层两盘位移方向。如图实102……
平面可看成平移 剖面可看成正断层
二、内容说明
⒉在倾斜岩层地区地形地质图上确定断层产状、 两盘相对位移方向、类型和形成时代
铅直投 影
⑶如图实10-8所示
覆不 地整 层合 覆面 盖下 时伏 ,地 先层 画界 出线 不被 整不 合整 界合 线面

先投不整合面
三、实习作业
⒈作业资料 景阳岗地区地形地质图(实习十作业图)。区内为上、 下两套产状不同的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并同时被一条产状 不变的断层所切割。 ⒉阅读景阳岗地区地形地质图 ①了解各时代地层的分布和产状,认识地层不整合接 触关系在地形地质图上的特征,对比地层不整合接触造成 的构造中断与断层造成的构造中断有何不同。 ②根据断层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求断层的产状; 根据紧挨断层线两侧出露的地层和地层界线错移情况,推 测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方向;根据断层的产状和两盘相对位 移的方向,确定断层的类型。 ③先据两盘上二叠统下组底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 求断层的地层断距、铅直地层断距和水平断距;…… ④对断层进行文字描述。 ⒊编绘景阳岗地区图切地质剖面图

读水文地质图

读水文地质图

实习V 读水文地质图一、实习目的1.了解水文地质图的基本内容,初步熟悉阅读水文地质图的方法。

2.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二、有关基本知识1.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地下水情况及其与自然地理和地质因素相互关系的图件。

它是根据水文地质调查的结果绘制的。

通常由一张图(主图)或一套相同比例尺的辅助图件来表示含水层的性质和分布、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化学成分与涌水量等。

主图是为对区域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建立总的概念而编制的反映主要水文地质特征的综合性图件, 即综合水文地质图。

辅助图件则包括基础性图件(如地质图、地貌图、实际材料图等)、地下水单项特征性图件(如潜水等水位线及埋深图、承压水等水压线图、水化学类型分区图、地下水储量分区图等)以及专门性水文地质图(如供水水文地质图、矿区水文地质图、环境水文地质图、地下水开采条件分区图等), 一般是小面积大比例尺, 针对某一方面或某一项自然改造利用而编制的图件。

综合水文地质图一般由平面图、镶图和剖面图组成。

平面图为主图。

镶图是在条件复杂的地区, 为减轻主图负担弥补其不足而编制的, 其比例尺要比平面图小。

剖面图则是用以反映调查区主要方向的水文地质变化规律, 如含水层的结构特征。

其走向应选在穿过地貌变化最大、横切所有含水层的方向。

尽能和勘探钻孔控制性水点结合起来。

原则上水平比例尺与平面图相同, 垂直比例尺可适当放大, 但不能使地形严重失真。

2.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是指有关地下水形成、分布和变化等条件的概括。

一般包括地下水的埋藏分布情况、水质、水量、补给、径流与排泄等条件。

这些条件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地质条件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而变化。

因此, 实际上它包括了影响地下水各方面的因素的总和。

3.气候条件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

根据其年平均温度可分为:热带(>25℃)、亚热带(25℃—15℃)、温带(15℃—5℃)和寒带(< 5℃);根据其水份状况可分为:湿润(降水量>800mm)、半湿润(800—500mm)、半干旱(500—250mm)、干旱(<250mm)。

构造地质实训1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和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构造地质实训1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和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图框: 地质图的边界, 由较粗的线条 或花边构成。 当图内没有设 定正北方向时, 图框的竖框边 代表南北方向 线。
图签: 表明图件的类 型级别、责任 者和制图时间 等。用表格形 式放在图框内 的右下角,也 可放在右下角 的图框外。
剖面方向: 南端、东端、 北东端、南东 端在右边;北 端、西端、南 西端、北西端 在左边。
图名: 表明图幅所在 地区及图件类 型。写在图框 外正中部位或 其他适当的位 置,一般用美 术字。
比例尺: 表示图上所示 范围大小与实 际范围大小的 比例。
图例:
由一定的符号、花 纹和颜色组成。地 质界线、地质构造 和岩层产状及岩体 等用特定符号、颜 色表示。 (1)放在图框外 的右侧或下方,也 可放在图框内外缘。 (2)图例符号的 上方要写上“图例” 二字。 (3)先排地层图 例,从上到下,由 新到老,其次为岩 石图例,构造图例 排在最后。
构造地质学
实训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和读水平岩 层地质图
1、地质图与地质剖面图
地质图是一种平面图,它是用规定的图例将 调查区域的地质组成和地质现象按比例尺缩小, 概括投影到地形图或平面图上的一种地质图件。
地质剖面图反映剖面线所切过地区的地质构 造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情况。
一幅正式 的地质图包括 图名、比例尺、 图例、图框和 图签等内容。
2、地层柱状图
地层柱状图是综合某一地区内各种地质资料 的一种柱状图。
按工作区内所有出露地层的新老叠置关系和 各岩层的真厚度编制而成。
地层柱状图中应包括:地层系统栏、代号栏、 柱状图栏、厚度栏、岩性描述栏、化石栏及水文 栏、矿产栏等。
太阳山综合地层柱状图
比例尺 1:15000
3、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4.4地质构造与地质图的判读

4.4地质构造与地质图的判读

4.4 地质构造与地质构造图的判读一、基础知识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主要是褶皱与断层。

1.什么是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2.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即褶皱的一个弯曲。

褶曲有两种基本的形态,一种是背斜,一种3.思考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岭的原因。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成山岭4.简述断层的形成原因: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

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5.断层与构造地貌: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

断层一侧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常成为山岭或高地,如庐山、泰山断层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叫地堑,常成为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断层线上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成沟谷、泉、湖泊拓展提升一:地质构造的实践运用(找水、找矿、工程建设等)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且在工程上,利于建隧道。

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且在工程上,利于建大坝。

断层处易于找泉水;但大型工程建设应避开断层带。

注意: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但背斜并不都储存油;向斜良好的储水构造,但向斜的岩层里不一定都有水。

拓展提升二:了解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技巧地质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阅读时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根据以下步骤进行阅读分析-------3看。

1.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

----------看比例尺可以知道缩小的程度。

2.看岩层----判断岩石类型、岩层新老关系、地质构造及发展演变A. 判断岩石类型根据岩石的特征-------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如石灰岩、砂岩、页岩等;变质岩具有片理构造,如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等。

根据岩石成因-----岩浆通道内形成岩浆岩(喷出岩与侵入岩)沉积岩与岩浆的接触面上形成的是变质岩B. 判断岩层新老关系(1)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桑河水库地质图

桑河水库地质图

桑河水库库区综合地质图阅读分析1.比例尺:1:500002. 图例最古老的地层是震旦纪Z, 最年轻的地层是第四纪Q,中间地层不连续,缺少了整个中生代(M Z)地层,老第三纪(E)和新第三纪(N),所以其中可能存在地层不整合。

3. 地形地貌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处典型的山谷地形,南北两侧是山丘,桑河在狭长的山沟中顺着地势由西向东流。

图中所示区域内的最高点是东北角的山顶,高程大于1050米;最低点是桑河河谷,高程小于500米。

由此可知该地区内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大于1550米。

在桑河两岸,地势很平坦。

而两侧的山地也都没有出现十分陡峭的坡度,没有发现有悬崖峭壁的存在。

山脉的延伸方向为南北方向,这与岩层的走向一致。

4.地质构造(1)褶皱在地质图的东侧,有一NNE走向的背斜,震旦系地层Z为中心,两边对称分布寒武系地层E、奥陶系地层O、志留层地层S、泥盆系地层D等,年代从老到新。

在地质图的西部,有一与背斜平行的向斜,以二叠系地层P为中心,第四系地层Q、石炭系地层C、泥盆系地层D等在两侧对称分布,年代从新到老。

两个褶皱均被河流断开,中间沉积了第四纪地层。

(2)断层逆断层:从西北到东南看,依次有F6:石炭纪与泥盆纪之间的断层,倾角为35°;F8(七里村西):泥盆纪与志留纪之间的断层,倾角为58°;F7:贯穿整个志留纪,北东走向,倾角为35°,造成了断层破碎;F10位于图中右下角志留纪和奥陶纪O地层中,被平推断层F21分隔在两侧,并发生错动,成为了两个断层,倾角为32°;顺断层:仅有一处,F2(图的右下角):志留纪与奥陶纪间的断层,倾角为80°。

平推断层:F3(峰岭山西侧):在泥盆纪中间,形成一处山谷,沿NNW方向;F21(右下角):沿南东方向,穿越奥陶系和寒武系;F11(右下角):沿正东方向,穿过志留系和奥陶系。

(3)其他在图的左方,河北岸的二叠系地层边缘,以及图中部河北岸志留纪地层边缘,共有三处崩塌现象;在图的中部,河北岸的二叠系地层、志留纪地层边缘,共有两处滑坡现象;在图的左部,河的北岸和南岸,各有一处冲沟现象;在图的左下部,平地凹进黑龙山体的部分,以及清溪右侧,各形成一处洪积扇。

如何写地质图读图报告

如何写地质图读图报告

读黑山寨地区地质图
1)本图是1.2km2的1:10000大比例尺地质图。

2)从图例的地层时代可知主要是古生界至中生界的沉积岩层分布,并有花岗岩(γ)
出露。

在C2之后曾有两次上升降起(K—T3,及Tl—C2间的不整合接触)。

3)本区地势西北高(550m以上),东边为高300m的残丘,且有河谷分布。

4)区内出现两条大的正断层(F1、F2)和黑山寨向斜构造,并有两处不整合。

图内西
北部出露单斜构造,地层走向NE63°,倾向NW,倾角34°。

由断裂、褶皱表明,在T1之前受到同一次构造运动,T1之后未出现断裂构造。

5)构造发展简史在D至C2期间,地壳处于缓慢升降运动,本区处于沉积平面
以下接受沉积。

C2后,地壳剧烈变动,地层产生褶皱、断裂,并伴有岩浆活动,地壳随后上升,形成陆地。

受到剥蚀。

至T1又被海侵,接受海相沉积,至T3后期地壳大面积上升,再次成陆。

J期间,地壳暂处宁静,受风化剥蚀,至K又缓慢下降。

处于浅海环境,形成钙质砂岩;在K后期,地壳再次变动,东南部受到大幅度抬升,岩层发生倾斜;中生代后期至今地壳无剧烈构造变动。

(4)地形地质图

(4)地形地质图

岩石名称Rock name 1表土surface soil2砾岩、砂岩互层Conglomerate, sandstone interbedded3砂砾岩Sandy gravel4细粒砂岩细砾岩Fine grained sandstone grained conglomerate5细砾岩Fine grained conglomerate 6细砾岩Fine grained conglomerate7泥岩与细砾岩mudstone and Fine grained conglomerate8泥岩与砂质泥岩mudstond and sandy mudstone9细砾岩Fine grained conglomerate10泥岩与砂质泥岩mudstone and sandy mudstone11细砾岩Fine grained conglomerate 12泥岩与粉砂岩mudstone and siltstone13细粒砂岩与细砾岩Fine grained sandstone grained conglomerate14砂质泥岩与粉砂岩sandy mudstone and siltstone15细砾岩Fine grained conglomerate 16砂质泥岩sandy mudstone17细砾岩Fine grained conglomerate 18砂质泥岩sandy mudstone19细砾岩Fine grained conglomerate 20泥 岩mudstone214煤层Coal 4 bed22砂质泥岩sandy mudstone23细砾岩Fine grained conglomerate 24砂质泥岩sandy mudstone252上 煤层Coal 2 upper bed26砂质泥岩sandy mudstone272煤层Coal 2 bed28砂质泥岩sandy mudstone 292下 煤层Coal 2 lower bed 30砂质泥岩sandy mudstone31细粒砂岩细砾岩Fine grained sandstone grained conglomerate32砂质泥岩sandy mudstone33细粒砂岩与细砾岩Fine grained sandstone grained conglomerate34细粒砂岩与细砾岩Fine grained sandstone grained conglomerate地 层 综 合 柱 状 图岩性特征由褐黄色砂土及粘土组成,中夹大小不一的砾石,砾石颜色较杂。

1实验一读地质图、求岩层产状和图切剖面图

1实验一读地质图、求岩层产状和图切剖面图
8
凌河地质图
9
(三)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水平岩层在地面和地形 地质图上的特征: 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界 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在沟谷呈尖牙状,其尖端 指向上游; 在孤立的山丘上呈圈闭的 曲线。 在近直立的陡崖处重合成 一条线。
10
凌河地质图
11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P219-220)
一、目的要求
1、学会在地形地质图上(依据岩层产 状的概念,在有地形等高线的地质图上 完成)也可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2、掌握岩层产状概念。
12
二、说明
(一)在地形地质图上(依据产状原理)求岩层产状要素的方法 此法适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上,而且在测定范围内,岩层产 状稳定,无小褶皱或断层干扰,求解原理。作图步骤以图16-1 ( P219 )讲解。
14
三点法要点:如下图,最高点A和最低点C之间的连线上,
必有一点与B点等高的D点,作走向线DB,过C点或A点作出 另一走向线,余者就是(一)中所述的在地形地质图上求
岩层产状问题(略)。
作业: P 220
1、第1 、3题;详见附图1。 2、求出K1的地层厚度。 注意:作业均用A4型号纸来完成。
16
13
(二)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适用于产状平缓,罗盘不易测量,或钻探得到岩面 标高资料求地下岩(矿)层产状。 三点法求岩层产状前提是: ①三点要位于同一层面上,但又不在一条直线上; ②三点的方位,相互水平距离和标高或高差为已知, 且三点相距不太远; ③在三点范围内岩层面平整,产状无变化,无褶皱 和断层;
5
月山~云山剖面图
6
4、地层柱状图至新、 由下而上地叠置起来的一个完整的地层柱子。 主要概括图幅内地层层序、岩性特征、化石、 厚度、接触关系及主要矿产等。

怎么样阅读地质图

怎么样阅读地质图

一、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规格地质图是一种将出露在地表的地质构造现象按比例投影到平面图,通常带有地形等高线的地形图上,并用规定的符号、色谱、花纹予以表示的图件。

地质图的编制,首先必须是通过野外现场观察,对区内地层、岩石、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构造变动等情况进行综合调查研究。

再以规定的线条把各种地质界线,包括地层界线、岩体界线、断层线、不整合界线等勾划出来,把岩层和断层等的产状标记上去,对各时代地层和各类型岩浆岩涂以各种统一规定的颜色,对各种岩相(岩浆岩、变质岩)和蚀变、矿化现象加以各种规定的符号、花纹。

地质图不仅反映野外各种地表地质现象,还将区内地层、岩石、构造和矿产等方面形成、发展的一定时间、空间规律反映出来,包括能反映地下一定深度的地质构造。

因此,地质图是帮助我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重要而最基本的地质资料。

一幅地质图应有图名、比例尺、图例、测制单位和测制日期。

图名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类型。

如《嵩山地区地质图》。

比例尺包括数字比例尺与线条比例尺,数字比例尺用分数表示图上长度与实地长度的比例,如1:1000表示图上1cm相当实地1000cm即10m)。

分子规定用1,因此,分母愈大,表明图缩得愈厉害。

线条比例尺是在图上绘一直线如尺状,在该直线上截取若干段、每段标出所代的实地长度米或公里。

比例尺一般放在图名下或图框下方正中位置。

图例表示地质现象的各种色谱。

花纹和符号的说明,通常放在图的右方或下方。

地质图例的安排以上到下由新到老,如横排则一般由左向右从新到老。

确定时代的喷出岩、变质岩可按其时代排列在地层图例相应的位置上。

岩浆岩体图例放在地层图例之后,按由新到老排列,或按酸性到基性的顺序排列。

构造图例,如地质界线、断层、岩层产状等排在最后,断层应区分是实测的还是推断的。

地形图的图例一般不列于地质图图例中。

2、阅读地质图的方法和步骤首先是读框外的内容:包括阅读图名、比例尺、图例和地层柱状图。

通过这一步,我们就可以了解图幅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和制图精度。

怎样分析和阅读地质图

怎样分析和阅读地质图

把各种岩层和地质构造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影在平面上,并用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示的图件,就是地质图。

从地质图上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地区的地层顺序及时代、岩性特征、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等)、矿产分布、区域地质特征等内容。

因此地质图是指导生产实践,进行区域地质、地理、自然环境研究的重要资料。

一般所说的地质图是指平面图,但也往往制成地质剖面图(实测或从平面图上按指定方向绘制),以便更清楚地反映地下地质情况。

根据生产或研究的需要,还可以制成专题的地质图,如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岩相-古地理图、矿产分布图、构造纲要图、大地构造图等。

一、不同岩层产状在地质图上的表现岩层的产状包括三种情况,水平的、倾斜的、直立的;地形也有不同情况,平坦的、起伏的、沟谷纵横的。

由于岩层产状不同、地形起伏不同,岩层在地面或反映在地质图上的形状也不一样。

(一)水平岩层1.如果地形平坦,又未经河流切割,在地面上只能看见最新的岩层的顶面,表现在地质图上只有一种岩层。

如华北平原,在地面上只能看见松散沉积物的最上面的一层。

2.如果平坦地面经过河流下切,或者地面起伏很大,可以看到下面较老的岩层,其在地质图上的特点是:1)岩层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2)同一岩层在不同地点的出露标高相同;(3)岩层的厚度等于顶面和底面的高度差。

(二)直立岩层除岩层走向有变化外,岩层界线在地质图上按岩层走向呈直线延伸,不受地形任何影响。

(三)倾斜岩层1.如果地形平坦,在地质图上岩层界线按其走向呈直线延伸。

2.如果地形有较大起伏(比方有山有谷),在地质图上岩层界线与等高线斜交,在沟谷和山脊处常常形成“V”字形弯曲,称“V”字形法则。

其弯曲程度与岩层倾角的大小和地形坡度的大小有关,即岩层倾角越小,V字形越紧闭;倾角越大,V字形越开阔。

地形起伏越大,弯曲形状越复杂;地形越平坦,弯曲度越小,甚至近于直线。

倾斜岩层的露头形状与地形起伏的关系如下:1)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反,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但V字形弯曲度大于等高线的弯曲度;(2)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大于沟谷坡度,V字形尖端指向下游;(3)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与沟谷坡度一致,在沟谷两侧岩层露头互相平行;(4)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小于沟谷坡度,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但V字形弯曲度小于等高线的弯曲度。

1实验一读地质图、求岩层产状和图切剖面图解析

1实验一读地质图、求岩层产状和图切剖面图解析
8
凌河地质图
9
(三)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水平岩层在地面和地形 地质图上的特征: 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界 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在沟谷呈尖牙状,其尖端 指向上游; 在孤立的山丘上呈圈闭的 曲线。 在近直立的陡崖处重合成 一条线。
10
凌河地质图
11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P219-220)
实习二 读倾斜岩层和不整合接触关 系地质图并作剖面图
一、目的要求 1、认识倾斜岩层和不整合接触关系在地质图 上的表现特征,学会用“V”字型法则分析倾斜 岩层产状; 2、学习编绘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的方法;
17
二、说明
(一)分析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即“V”字形法则。
1、产状相反, “V”字形尖端山脊处指向下坡; 2、产状相同,岩层倾角>地面坡角, “V”字 形尖端山脊处指向上坡; 3、产状相同,岩层倾角< 地面坡角,“V”字 形尖端山脊处指向下坡。但与1相比,“V”字形 曲率大。
露头线与等高 线同向弯曲 露头线曲率 <等高线曲率
20
2、岩层倾向与 地面坡向一致: (1)岩层倾角 <地面坡角:
露头线与等 高线同向弯曲
露头线曲率 >等高线曲率
21
(三)绘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
一幅正式地质图通常附有1-2或更 多的通过图区主要构造地质的图切地质 剖面图,以反映构造形态及其组合特征, 与地质图配合,可反映三维空间地质构 造形态和产状。
2、地形图的格式和主要内容
图名:命名法则,行政区划+城镇、居民点、山脉河流); 比例尺: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 图例 : 地层排列由新—老排列; 已经确定时代的喷出岩、变质岩由新~老排在地层之后; 侵入岩由新~老排列,时代未定的侵入岩由酸性~基性排列; 构造地质界线、褶皱、断层、节理、劈理、岩层产状等; 最后,其他如山地工程、钻井位置、特殊地物等。

如何看地质图地质图

如何看地质图地质图

感谢下载地质图一、地质图的种类和基本内容用规定的符号、线条、色彩来反映一个地区地质条件和地质历史发展的图件,叫地质图。

它是依据野外探明和收集的各种地质勘测资料,按一定比例投影在地形底图上编制而成的,是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一)地质图的种类1、普通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及地质发展历史的基本图件,称为普通地质图,简称地质图。

在一张普通地质图上,除了地质平面图(主图)外,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地质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普通地质图是编制其它专门性地质图的基本图件。

按工作的详细程度和工作阶段不同,地质图可分为大比例尺的(>1:25000)、中比例尺的〔1:5000~1:10万〕、小比例尺的(1:20万~1:100万)。

在工程建设中,一般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缺地质图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的成因类型、岩性及其形成时代、地貌单元的类型和形态特征的一种专门性地质图,称为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3、水文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总的水文地质条件或某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的地质图件,称为水文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4、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图是各种工程建筑物专用的地质图,如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图、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图、铁路工程地质图等。

工程地质图一般是以普通地质图为基础,只是增添了各种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内容。

如在地下洞室纵断面工程地质图上,要表示出围岩的类别、地下水量、影响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各种地质因素等。

(二)地质图的基本内容1、平面地质图平面地质图又称为主图,是地质图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地理概况:图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线)、主要居民点(城镇、乡村所在地)、地形、地貌特征等。

一般地质现象:地层、岩性、产状、断层等。

特殊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蚀变现象。

地质图阅读

地质图阅读

二、阅读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


读地质图首先要看图式和各种规格,即先看图 名、比例尺和图例。还应具备地形图和地图有关 知识。 从图名和图幅代号、经纬度,了解图幅的地理 位臵和图的类型,从比例尺可以了解图上线段长 度、面积大小和地质体大小及反映详略程度,图 幅编绘出版年月和资料来源,便于查明工作区研 究史。
地质图阅读
一、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 规格
1.地质图 地质图是用一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地壳某部分各 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如各种岩层、岩体、地质构造、矿 床等的时代、产状、分布和相互关系),按一定比例概括 地投影到平面图(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 一幅正规的地质图应该有图名,比例尺、图例和责 任表(包括编图单位或人员、编图日期及资料来源等)。


总结为反上同下上 3)直立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无论地形平 坦或高低起伏与否,其岩层界线皆呈直线 延伸,不受地形影响。 4) 水平岩层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平行
4、地质图上求岩层产状的方法

此法适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上,岩 层产状稳定,没有受断裂褶皱影响的地区。

因此,只要能作出同一层面的不同高程 的相邻两条平行的走向线,再根据其高程 和平距,即可求出岩层在该处的产状要素。 求解步骤如下:


地层图例的安排是从上到下由新到老, 如放在图的下方,一般是由左向右从新到 老排列。图例都画成大小适当的长方形的 格子排成整齐的行列。在长方格的左边注 明地层时代,右边注明主要岩性,方格内 着上和注明与地质图上同层位的相同颜色 和符号。


构造符号的图例放在地层、岩石图例之 后,一般排列顺序是:地质界线、褶皱轴 迹 (构造图中才有)、断层,除断层线用红色 线外,其余都用黑色线 凡图幅内存在的和表示出的地层、岩石, 构造及其他地质现象就应无遗漏地有图例, 图内没有的就不能列上图例。地形图的图 例一般不标注在地质图上。

实验六 褶皱地质图读取及剖面图绘制

实验六  褶皱地质图读取及剖面图绘制
图外整饰: 图名;比例尺;剖面位置;剖面方位;
图例;责任表;
六、作业
1、分析暮云岭地区地质图中的褶皱形态特征 及形成时代。 2、对图内一褶皱进行文字描述。 3、绘制暮云岭地形地质图A-B剖面。
2)确定两翼产状:
(1)两翼产状可从地质图上直接读出; (2)在大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上,两翼 产状也可根据地质界线与等高线的关系求出; (3)根据地层出露宽度,定性对比两翼倾 角的大小。
3)倒转翼的确定:
4)判断轴面产状:
(1)若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相等,表示轴 面直立。
(2)两翼倾向、倾角基本相同,则轴面产状 与两翼产状基本一致(等倾褶皱);
五、实验内容 一、读褶皱区地质图 1、褶皱读取步骤 地层分布是否对称重复
识别背斜和向斜
分析褶皱形态和组合特征
褶皱两翼、轴 面和枢纽产状
雁行式、穹盆构 造、侏罗山式、 阿尔卑斯式
2、对单个褶皱形态的认识和分析
1)区分背斜和向斜: 根据地层的对称重复及地层新老关系区分 背斜和向斜。
背斜:岩层中间老,两侧新; 向斜:岩层中间新,两侧老;
原则:从大到小,从主到析区内背斜、向斜之后,按轴迹排 列规律和剖面上褶皱组合特征,确定褶皱组合类 型:平行线列褶皱、雁列褶皱或其他类型褶皱。
3、确定褶皱形成时代 根据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来确定
二、绘制褶皱地区剖面图 1、分析图区地形和褶皱特征:次级褶皱 2、选定剖面位置:剖面线应标绘在地质图上 3、绘制地形剖面:注意河流的画法 4、在剖面线上和地形剖面上用铅笔标出背斜 (∧)和向斜(∨)的位置。
6)转折端形态的认识:
在地形较平坦的 地质图上,轴面直立 或陡倾斜的倾伏褶皱 倾伏端的轮廓大致反 映褶皱在剖面上的转 折端的形态。

阅读地质图(全)

阅读地质图(全)

精选可编辑ppt
25
断层构造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精选可编辑ppt
26
六)地层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六)不整合
平行不整合在地质平面图上表现为上下两套岩层的 产状一致,岩层分界线彼此平行,但地质年代不连续。
精选可编辑ppt
27
地层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如图2-26中的早第三 纪地层直接与第四纪地层接 触,中间缺失了晚第三纪地 层。角度不整合不仅上下两 套岩层之间的地质年代不连 续,而且产状也不相同,新 岩层的分界线遮断了下部老 岩层的分界线,
3.地质构造符号
地质构造符号,是用来说明地质构造的。组成地壳的岩
层,经构造变动形成各种地质构造,这就不仅要用岩层产
状符号表明岩层变动后的空间形态,而且要用褶曲轴、断
层线、不整合面等符号说明这些构造的具体位置和空间分
布情况。常见的主要地质构造符号,见附录三。
精选可编辑ppt
8
二、地质图的规格和符号
(二)地质图的符号 2.岩石符号
各种地质界线必须注明其代号或名称,如地层系统编号、标志层 及矿层编号、褶曲及断层名称等,对有火成岩或岩溶陷落柱出露的 地区,应圈定其在地表或基岩面上的分布范围。
3.勘探工程
包括所有的钻孔、探槽、探井、探巷、井筒位置、老窑位置和范围。
4.其他
包括经纬线、指北方向、井田边界、剖面线、勘探线及其编号、井 筒标高、矿体采掘范围、最高洪水位线、图名、图签、图例和比例 尺等。
地形地质图是以地形图为底图,通过地质调查及地质勘探编 制而成的。图中反映的主要内容有:
1.地形地物
主要有地形等高线、地面建筑物、构筑物、地表水体、公路、 铁路、桥梁、车站、三角测量点、高压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倾斜岩层 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位置关系
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
与岩

层 的
面倾 角
坡小
于 向地
一面 坡
致角 时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致,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时


岩界

线 在
直平

面 上
时的


水平岩层的特征
褶皱构造
一、褶曲构造
• 背斜
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正常 情况下,两翼地层相背倾斜。
中国地质图
中国水文地质图
中国新构造图
中国岩溶与环境地质图
二、地质图的阅读步骤
(一)阅读步骤及阅读内容
• 1、先读图框外的附件 图名、比例尺、方位、图例
• 2、地形、水系 • 3、地质内容 • 4、地质历史
地质内容
• (1)地层:地层分布、地层产状:水平、倾斜、直立,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 • (2)接触关系:接触类型、涉及地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 • (3)褶皱:褶皱类型、分布地区、核部地层、两翼地层、褶曲特征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 (4)断层:断层类型、分布地区、上盘地层、下盘地层、断层面的产状、断层标志在地质图
(二)产状要素的测量、记录和图示
• 产状要素的测量:地质罗盘仪 • 产状要素的记录
(1)象限角法:以走向、倾角、倾向的顺序记录 N45oE∠30oSE,表示走向N45oE,倾角30o,倾向
SE (2)方位角法:以倾向、倾角的顺序记录,如
135o ∠ 30,表示倾向距正北方向135o,倾角 30o
• 产状要素的图示 正常岩层 倒转岩层
• 正断层:上盘相对向下滑动,下盘相对向上滑动 • 逆断层:上盘相对向上滑动,下盘相对向下滑动 • 平移断层
2.按断层面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分类
• 走向断层、斜向断层、倾向断层
3.按断层面走向与褶曲轴走向的关系分类
• 纵断层、横断层、斜断层
• 4.按断层力学性质分类
• 压性断层、张性断层、扭性断层
(三)断层存在的判别
作业
地质图
• 地形 • 水系 • 岩性-地层-时代 • 地质构造(褶皱、断层) • 地质发展史 • 其它信息
岩产状
(一)产状要素
• 产状要素特征: • 走向----两个方向; • 倾向----一个方向,与走向垂直,有一个倾向可以求两个走
向,反之不行; • 倾角---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二面角,与走向,倾向无关
1.构造线标志 2.岩层分布标志 3.断层的伴生现象
• 擦痕、阶步和摩擦镜面;构造岩;牵引现象
4.地貌标志:断层崖、断层三角面、串珠状泉、低洼地形等
(四)断层运动方向的判别
• 地层时代 • 地层界线 • 断层伴生现象
岩层重复或缺失
• 断倾岩倾向同,断角大于岩角,正断岩层缺失,逆断 岩层重复,下降盘新地层。
• 向斜
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正常 情况下,两翼地层相向倾斜。
褶皱要素
(二)褶曲分类
1.按褶曲横剖面形态分类 • 直立褶曲 • 倾斜褶曲 • 倒转褶曲 • 平卧褶曲 2.按褶曲纵剖面形态分类 • 水平褶曲 • 倾伏褶曲
横剖面(直倾倒平)、枢纽产状(水平倾伏)
枢纽
褶曲的岩层分布判别
地层对称重复。 如果地层核部老,两翼新,则为背斜, 如核部地层新,两翼老,则为向斜。
地层对称重复(定性)—形态(背、向斜,定形)—产状(具体分类)
背斜和向斜
二、断层
(一)断层要素 • 断层面 • 断层线 • 断盘:上盘,下盘;上升盘,下降盘 • 断距
断层的几何要素和位移
(二)断层常见分类
1.按断层上、下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分类
上的表现、断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
读图实例
三、地质剖面图的制作
• 选择剖面方位(一般垂直岩层和构造走向) • 确定剖面图比例尺(和平面图一样或垂直放大) • 作地形剖面图 • 作地质剖面图(先断层、后地层、视倾角计算)
• 整饰(构造形态恢复、比利尺、方位、图例、图签)
• 断倾岩倾向同,断角小于岩角,正断岩层重复,逆断 岩层缺失,上升盘新地层。
• 断倾岩倾向反,断角岩角不论,正断岩层重复,逆断 岩层缺失,下降盘新地层。
走向断层造成的地层重复与缺失
走向断层造成的地层重复与缺失
地质年代
一、绝对年代法 二、相对年代法 • (一)地层层序法
正常、倒转、标准地层剖面 鉴定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标准地层剖面、层面构造(泥裂、波痕等) • (二)生物演化律:简单复杂、低级高级、化石 (三)地层接触关系法
岩层间的相互关系
1.沉积岩间的接触关系
(1)整合接触 (2)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2.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
侵入接触 沉积接触
地质图
一、地质图的种类
(1)普通地质图 (2)构造地质图 (3)第四纪地质图 (4)基岩地质图 (5)水文地质图 (6)工程地质图:桥梁工程地质平面图,纵剖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