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住宅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住宅设计
十六届五种全会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据我国统计局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显示,乡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50.32%。此外相关报道称:“我国2010年的房屋总建筑面积近519亿m2,其中农村居住建筑348亿m2,占总建筑规模的67%,”,这表明乡村居住建筑总量在建设总量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实存空间层面上,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主要受到乡村建筑组合方式的影响,乡村建筑的组合与布局界定了乡村聚落空间、场所真实的意义,正如芦原义信认为的“积极空间”。在乡村建筑中,乡村住宅建筑又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本章将重点研究乡村住宅设计的合理性。
“当今的建筑专注于住宅,为普通而平凡的人使用的普通而平常是住宅……,这是时代的标志,为普通人,所有的人研究住宅,这是恢复人道的基础。”——柯布西耶“栖居是人的存在的原根性,只有栖居才是人的最本质的存在。”——海德格尔
乡村住宅
住宅建筑是指供人们日常居住生活使用的建筑物,是乡村家庭中最重要的固定资产,反映了一个家庭整体的生活水平。《住宅设计规范》中将住宅定义为:“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老子《道德经》记载:“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出了住宅建筑的真谛。建筑的存在在于其内部的功能空间,我们使用建筑就是使用建筑外壳包裹下的功能空间。因此,乡村住宅顾名思义为乡村居民提供居住、生活、休息等功能空间的建筑。什么样的乡村住宅才是合理的,这源于使用的人对空间的特定需求。不同地域环境孕育着不同的文化,影响了当地居民的世界观与文化观,形成了自身的生活习惯与风俗传统,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对建筑空间的需求都有所不同。乡村住宅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国乡村住宅主要以传统的土坯、茅草、木构架房为主,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经济建设的加强,城市影响力的扩张,乡村内外交流频繁,导致传统乡村居民生活习惯发生了显著变化,多数农村居民怀有对城市的向往,带动了与居民生活最为密切的住宅建筑的变化。同时,由于我们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阶梯状分布,各地受地缘文化的影响,民情风俗各具特色。此外乡村住宅建设资金短缺,导致农村住宅建设水平极难控制。因此,大部分乡村住宅建设尚存在着诸多弊病,严重地影响了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要求。
1、人地矛盾显著:住宅建筑杂乱、无序、粗犷式的建设,“空心村落”及宅基地面积超标等问题都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
2、人与生态环境的矛盾:私搭乱建等无序化建设导致环境变得“乱、脏、差”,村落布局紊乱,生态平衡能力削弱;
3、特性的丢失:乡村住宅设计过分的效仿城市住宅形式,流失了自身独特的气质与魅力传统,千篇一律的景象导致过往的游人来不及留不下太多的回忆;
4、乡村建筑建造技术落后,住房质量低下:1缺乏抗震能力;2地基基础隐患较多;3节能意识淡薄,甚至无节能技术。
乡村住宅建筑“新”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于“新”。这里的“新”并不仅仅表示建筑的新旧程度,更多的代表了乡村脉络清晰,功能布局合理,美与文化的交融。乡村住宅建设的新内涵应当在符合当地新农村内涵要求的基础上达到:1、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住宅功能空间应当适应地方特有的文化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建筑形式不是一味地模仿城市风格,培养有根建筑风格及自身特有的魅力景象。2、空间活力与情景的交融——住宅内外空间除了满足居民日常生活起居等需求外,需要更多的关注于居民日常的交流、交往活动,营造情感的空间、回忆的场所、家门口的关怀,展示新时代乡村住宅建筑的活力。3、技术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合理运用新技术,注重建筑节能减排,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改变粗犷式建造模式,将建筑融合与自然的生态系统之中,寻求真正的乡村“有机建筑”。乡村住宅设计从应该空间的角度切入,结合当地的文化背景、居住行为、代际关系、家庭人口数职业特征等因素,创造情境化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
乡村居民生活方式
乡村居民的行为方式主要是指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可以分解为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四个方面。现代我国乡村居民劳动生活方式主要以家庭或联合组织为基本生产单元,东部地区多以机械化生产为主,西部山区则以人力、畜力为主,中部多为二者的结合。但总体生产力水平仍较低,劳动活动较分散,不像发达国家的农场化经营。乡村消费水平较低,主要用于家庭日常所需开支,中国经济景气月报刊:1979年到2007年乡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到43.1%,但相对于发达国家乡村仍较高。我国西部山区乡村闲暇生活常常受气候干扰,加之乡村娱乐设施缺乏,居民闲暇生活多以聊天、打麻将、玩扑克等方式为主,人际交往直接而密切,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主。生活环境稳定,社会人口流动缓慢,传统习俗浓厚。东部乡村由于受到城乡交流频繁,受城市生活影响较大,乡村休闲方式多呈现出城市居民休闲方式。此外城市边缘带及城乡结合部的乡村都不同程度受城市的影响。政治生活方面,主要和思想开化程度及城乡交流有关,西部山区乡村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往往村民参政意识相对东部平原地带的乡村居民意识薄弱。但我国乡村整体参政意识薄弱,政治态度淡漠,参政意识不强。
乡村居民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着住宅建筑的使用要求及内部功能分化。比如机械化程度高的乡村一般农户自家配有农机,一般住宅设计会设计停车房,机械化程度不,随着经济发展,近年来可能拥有农机的农户,住宅设计时也保留停车房的设计,近期可以作为储藏室,远期作为停车房使用。
乡村居民家庭人口
家庭人口反映了家庭结构关系,客观制约着乡村住宅建筑面积大小。一般通过家庭人口数×乡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住宅总面积的公式来预测单户家庭建筑规模及整个乡村的建筑总面积。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步伐的推进及社会流动性的增强,传统以血缘、宗族为纽带的家庭结构模式受到极大冲击。乡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极大改变了我国乡村家庭结构。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划生育等一些列国家政策的实行及乡镇企业的兴起,乡村社会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建房热潮,乡村家庭规模也迅速的变小。由传统的“四世同堂”的代际结合的宗族家庭模式走向了自由、独立的小核心家庭模式,家庭人口规模也越来越小。
目前我国乡村家庭代际关系主要以两、三代户家庭为主,并在乡村总家庭结构中呈上升趋势,约占总户数的60—90%;一代户与四代户约占0—15%,并逐渐减少,呈两头小中间大的“哑铃状”分布。户均人口数主要集中在3—5人之间,1或6—7 人以上的家庭在乡村中所占比例较少。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加强,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乡村居民生活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从1978年到1994年我国乡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10.7m2增加到21.4m2。据国家统计局住房调查办公室公布资料显示:我国乡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34.1m2,比2005年增加4.4m2,增长14.8%。其中65.1%的农户人均居住面积大于25m2,比2005年增加9.2个百分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姜伟新表示: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98年的18.7m2提高到2010年的31.6m2。通过两者数据对比表明,我们城乡人均居住面积已达30m2,其中乡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略高于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不少地区乡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40—45m2,造成土地资源的粗犷式利用,一般乡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应该控制在30—35m2较为合适,依据具体乡村情况可以左右摆动0—3m2。(李老师关于这个面积范围,请您定,我也是看其他论文总结来的)
宅基地合理面积
乡村住宅建筑占地面积宅基地,《土地管理法》中定义:“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只有使用权,但宅基地上的房屋及附属物有继承权等。”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如,海口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规定:“宅基地按人均30m2以下的用地标准安排使用。宅基地每户最大用地面积不得超过以下限额规定:使用农用地的,每户不得超过120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