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之政治生活:主体角度梳理
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政治生活模块必考重点梳理
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政治生活模块必考重点梳理2020年高考政治总温习政治生活模块必考重点梳理(精华版)1、我国的国家性质:“x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同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但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不但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法律、制度、物资的保障,而且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趋充分的实现。
3、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是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权势和敌对份子实行专政。
国家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份子和敌对权势的破坏活动,依法打击各种犯法活动,保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因此,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4、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a.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b.保护和增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c.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增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d.国家主权是1国人民充分享有人权的条件和保障。
5、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了解)(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②政治自由。
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③监督权。
(2)公民必须实行的政治义务①公民有保护国家统1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公民遵照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③公民有保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④公民有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1)坚持在法律眼前1律同等的原则。
任何公民都同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同等地实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同时同等地适用法律。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1的原则。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1的,2者不可分离。
2020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政治生活》提升05 政协和政协委员(核心知识梳理)
2020届高考二轮复习《政治生活》行为主体专项提升:政协和政协委员核心知识梳理政协和政协委员行为主体是高考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考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一般以党和国家(地方)的会议为背景材料考查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近年来,主要结合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加强党风建设、依法治国来考查。
从题型上看,既主要是选择题。
高考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往往是提供党中央就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与各民主党派协商,或者是政协委员、政协组织相关活动的素材,考查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等知识点。
(一)民主党派1.性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2.概况:民革、民盟、民进、民建、农工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1.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主要内容:⑴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民主党派不是执政党,也不是反对党和在野党,而是参政党,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具有法律规定的参政权的党派。
⑵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组织上是独立的;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在政治地位上,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⑶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互相监督是指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互相监督,尤其强调参政党监督执政党。
⑷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⑸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020届高考政治第二轮知识点核心复习6 精品
2020届高考第二轮复习课件核心知识转换资料第六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本单元复习策略】力如何行使、政府为什么这样去做。
或者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按照政府权力行使的三个过程,认识权力行使前如何决策,如何做到权力依法行使,如何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
二、对教材知识进行模块整合:政府是政治生活重要的主体,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所以我们在复习中理解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政府与党的关系、政府与人大的关系。
三、强化学习方法的讲练:本单元的复习应该采取归纳法,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认识政府职能、政府原则、依法行政、科学决策、自觉接受监督,权威政府的打造。
【核心知识解读】1.政府的职能与工作原则(1)政府职能履行与坚持对人民负责的政治依据①从国家性质看: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府作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从政府的性质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它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坚持对人民负责为工作原则。
政府职能的履行是由政府性质决定,是政府性质的体现。
③从政府的地位看: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它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2)政府的职能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建设;健全保障体系:完善就业体制、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保护公共环境,防治污染等。
(2)政府权力阳光下运行的意义从人民角度分析:①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②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从政府自身角度分析:①有利于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工作失误。
②有利于防止权力的缺失和滥用,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权威。
③有利于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决策,做到权为民所用。
2020高考政治主观题必考总结经济生活主体(国家篇3)
• (一)改革重组:去弱留强,强者恒强。吸纳整合那些亏损严重或者 产能落后的企业,将其与优秀企业合并重组。整合资源利用,提高企 业的核心竟争力。
• (二)垄断行业混改:开放垄断行业的准入门槛,打开垄断格局,吸 纳并接受部分民营资产的入驻。这将有利于推动国企想有利于推动国 企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型,实现不同资本的优 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
• (三)“管资本”:“管资本”就是放开政策,国企公司制实现自我 管理,自负盈亏,以清减财政压力。
• ①有利于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 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 ③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障
国家的经济安全 • ④有利于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提高资本混合所有 制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路径?
实际运作效率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指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 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放 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实现各种所有 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目标;积极推进国有企 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国 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 工持股,坚持试点先行,在取得经验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通过 实行员工持股建立激励约束长效机制。
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基本主体知识归纳
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基本主体知识概括归纳主体一、国家1、国家的本质及根本属性: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4、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施专政。
(实行人民民主和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5、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易混易错点明晰:□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的根本性意义。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人民民主的特点。
□民主的含义及鲜明的阶级性主体二:公民(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变化:市民、居民、工人、农民、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
)1、人民的地位: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1)公民的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如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
③监督权。
(2)公民的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3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5种途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协商、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1)民主选举。
(直接与间接;等额与差额;影响选举方式确立的因素及我国选举方式确立;珍惜选举权利的原因及要求)(2)民主决策。
参与方式:A、间接参与:选举代表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决策;B、直接参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C、意义:决策民主化、决策科学化、决策实施、公民责任感。
(3)民主管理。
A、村委会(村委会的性质、产生方式、决策机制、规范机制、监督机制)。
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二 《政治生活》主干结构图+主观题答题技巧+常见问答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资料(新课改版)目 录二.1.《政治生活》主干结构图..................。
(20)2.《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常用观点汇总......。
.. (24)3.《政治生活》主观题解题技巧...............。
.. (27)《政治生活》主干结构图一、公民与国家1、国家与公民(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国家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公民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从国家权力的角度: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从行使权力的角度:政府要对人民负责,依法行使权力,权力的行使要受监督,公民有监督权,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及国家工作人员。
政治生活 公民与国家两者关系公民的政治参与人民当家作主 政府行为政府行使权力对权力的监督政治制度及其他行为主体人大制度及其他国家机关政党制度及党和政协民族与宗教国际社会主权国家 国际组织 时代主题国际关系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事政府怎样做好某事2、公民的政治参与广泛性 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民主特点真实性行使政治权利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基本内容履行政治义务 原则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民能政治参与 坚持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 民主选举 相结合 民主决策重要内容 民主管理 要求:依法有序政治参与 民主监督问题:公民为什么能政治参与?公民政治参与的内容是什么?公民应怎样政治参与?3、人民当家作主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法律保障:依法治国基层民主制度 本质 保障 制度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民 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统一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点问题:人民为什么能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有什么特点?如何才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二、政府行为(认真履行政府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1、政府行使权力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决定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国家性质 政府职能反映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决定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决定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政府性质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民主内容:真实 民主形式:多样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问题:政府为什么能够行使权力?政府有什么权力(职能)?政府应该怎样行使权力?2、对权力的监督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体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体归纳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主体一:公民——政治生活、有序的政治参与常见的称谓变化:市民、居民、工人、农民、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
1、根本前提---国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人民的地位: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3、人民民主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4、政治权利(含义、地位、意义等)5、政治义务6、基本原则7、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方式(方式、意义、区别)8、有序参与:在党的领导下,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依法有序参与主体二:政府——常见的称谓变化:(省、市、县、乡、镇)府,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包括中央政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政府是行政部门,一般代表国家。
1.性质:结合国家性质2.宗旨3.原则(表现)4.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补: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5、作用6、依法行政7、三大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8、接受监督9、政务公开10、政府威信主体三:党党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等1、性质2、宗旨3、地位----执政党、领导核心4、指导思想5、执政方式6、执政理念7、政党制度8、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9、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主体四:人大与人大代表人大:1.地位: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2.职权: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3.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三方面表现)人大代表:1.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2.权利:审议、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补发言免责权主体五---政协1.性质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2地位: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3主题:团结和民主4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主体六--国际社会和对外政策(体现型----去材料中找,抓主语相关知识)(为什么型---抓主语答相关知识,加一点意义)(怎么做型---去材料中抄,转换为教材知识)1.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2.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利益为由,侵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3.联合国的宗旨、原则:4.当今时代的主题5.国际新秩序:积极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6.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7.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020版高考政治必修2 第3单元 微专题7 主体分析法在政治生活中的应用专项突破
微专题7主体分析法在政治生活中的应用专项突破(对应学生用书第123页)[题型综述]高考政治生活试题的设问中多数都有明确的主体要求,这类试题常见的设问有两种情况:一是从“为什么”角度考查某一主体做某件事情的原因;二是从“怎么办”角度考查某一主体或某些主体解决问题的措施、建议等。
因此,主体分析法是应对该类试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运用主体分析法,首先要明确行为主体是什么,解题时结合设问要求、材料信息,把行为主体作为切入点,然后分层作答。
[典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3月5日~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在全国人大代表们提交大会的议案中,老百姓普遍关心的房价、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提案所占比例最大,成为代表们议论和关注的焦点。
会议听取并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草案、监察法草案;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和决定任命了新一届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分析材料,指出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代表分别行使了哪些职权,并分析其政治依据。
[现场答案]①全国人大行使了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依据: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全国人大代表行使了提案权、表决权。
依据:全国人大代表拥有提案权、表决权、审议权、质询权。
[阅卷点评]通过阅读材料能够厘清本题的两大主体,即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代表,但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代表行使各自职权的依据表述不完整,尤其是其中体现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没有表述出来。
[规范答案]①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监督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
其依据是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②全国人大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行使提案权、表决权。
其依据是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020年最新《政治生活》七大主体知识体系整合
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③才能最广泛、最充 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主体五 民主党派 Part 1
1.性质: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挤社会主 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消费的思想和情 感动力
为消费创造动力
生产
决
反
作
定
用
消费(正Biblioteka )生产的最终目的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 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 着导向作用(导向力)
生产的动力
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 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 出现和成长(带动力)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 劳动力(创造新劳动力)
主权国家知识整合
1.地位: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 3.主权的重要性: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4.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5.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6.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
[模板] 权利义务+宗旨原则+国家利益+时代潮流+国际秩序+互利共赢+外交政策 (1)是行使主权国家权利的表现和自觉履行主权国家义务的要求。 (2)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3)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4)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有利于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6)有利于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7)符合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是什么?(1)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2)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3)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
也表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有哪些?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②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充分发扬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③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5、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必须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其中,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该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有: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平等不等于相等)(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两者不可分离。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相对应而存在,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②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2020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政治生活》提升02 政府(核心知识梳理)
2020届高考二轮复习《政治生活》行为主体专项提升:政府核心知识梳理政府专题高频考点:政府的角色------管理者和服务者(4大职能);政府的地位、性质、宗旨、原则和职能;政府依法行政和自觉接受监督1、政府知识梳理(1)政府一线:国体-政府性质、宗旨、原则、职能、责任、权威、政府决策、依法行政、受人民监督。
(2)政府……工作的原因:政府性质、宗旨、原则、职能、国体、意义(3)政府如何开展……工作:政府性质、宗旨、原则、职能、依法行政、审慎用权、民主决策、自觉接受人民监督(4)“政府”还可关注①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A、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B、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权力和自由;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增强政府权威;防止权力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带动全社会守法护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②政府依法行政要求:A、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B、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公正执法,提高执法能力水平。
C、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D、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注意:D是人大所为,ABC是政府自身所为)③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A、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若不受监督,会导致权力滥用,滋生腐败,必须依法行政,接受监督。
B、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利于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保证清廉,减少失误,防止权力滥用。
C、利于科学决策,合民意聚民心,为人民谋利益,建立有权威和公信力政府。
④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措施:A、有效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依靠民主和法制,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健全质询、问责、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B、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加强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监督。
C、实施政府“阳光工程”,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增强透明度。
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2《政治生活》背诵纲要及主观题运用
必修2《政治生活》背诵纲要及主观题运用一、主体:公民1.民主(1)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人民民主专政:●本质:人民当家作主●特点:对大多数人实行民主,对少部分人实行专政。
(3)人民民主的特点:最广泛(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最真实(制度保障、法律保障和物质保障,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广大人民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最管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政治自由(相对自由)●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公民行使(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
)(2)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公民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随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4G网络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流量数据的消费量节节攀升,我国日前已全面步入“流量社会”,“流量社会”出现新生态。
面对“流量社会”新生态,我国政府网站专门]开通了“公民直通车”平台,为广大网民建言问政开拓渠道。
广大网民热情高涨,积极参与网络同政,平台的流量也越来越大。
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问题:有人利用网络的便利,传播不良信息,散播谣言,极大阻碍了社会文明健康发展。
相关专业人士认为,当前互联网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应加强互联网管理合力。
二轮复习 专题五 公民的政治生活
2.微博是社会交往和传递信息的有效工具,只要用得好,引导得好,有利于社会文明进 微博是社会交往和传递信息的有效工具,只要用得好,引导得好, 微博是社会交往和传递信息的有效工具 步;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新闻记者和广大网民对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运用,达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新闻记者和广大网民对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运用, 到了一个新水平。代表委员通过网络、微博进行调查研究、征集议案提案, 到了一个新水平。代表委员通过网络、微博进行调查研究、征集议案提案,与网友即时 交流,对两会进行“微博现场直播” 已成一种时尚。两会开幕后, 交流,对两会进行“微博现场直播”,已成一种时尚。两会开幕后,新浪微博平台政务 机构微博多达17364个,比去年11月底增 机构微博多达 个 比去年 月底增74%,官员微博达15013个,增加67%。显示 ,官员微博达 个 增加 。 月底增 了新兴媒体集纳群众诉求、表达主流民意的优势,显示了新媒体在优化社会治理、 了新兴媒体集纳群众诉求、表达主流民意的优势,显示了新媒体在优化社会治理、扩大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方面的巨大作用。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新媒体特有的交互性、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方面的巨大作用。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新媒体特有的交互性、 公共性和包容度、延伸度,激发了公众对社会政治事务的参与热情, 公共性和包容度、延伸度,激发了公众对社会政治事务的参与热情,调动了公众建言议 政的积极性。 政的积极性。 新媒体手段的运用和发展,可在相当程度上放大网民的声音,改善网民表达诉求的 新媒体手段的运用和发展,可在相当程度上放大网民的声音, 质量,提高网民“围观”社会事务的实效, 质量,提高网民“围观”社会事务的实效,有利于遏制网络舆论的极端情绪和虚假粗鄙 之风,不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范围,提升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层次和水平。公民 之风,不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范围,提升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层次和水平。 运用新媒体手段依法行使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运用新媒体手段依法行使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新形势下扩大公民有序 政治参与的题中应有之意。 政治参与的题中应有之意。 公民是管理国家事务的主体,也是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主体,对于新媒体条件下公 公民是管理国家事务的主体,也是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主体, 众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诉求,对于由公共事件引发的网络舆论高峰, 众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诉求,对于由公共事件引发的网络舆论高峰,以及围绕社会政治 事务形成的网络议政热潮、微博问政热潮,要理性正视之、因势利导之,并将公众的参 事务形成的网络议政热潮、微博问政热潮,要理性正视之、因势利导之, 与诉求变成政治革新的压力和动力, 与诉求变成政治革新的压力和动力,方有助于建设宽松活跃的社会舆论生态和良性健康 的社会政治生态,推动民主政治不断迈上新台阶。 的社会政治生态,推动民主政治不断迈上新台阶。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治也微博”的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治也微博”的意义。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公民如何通过新媒体参与政治生活?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公民如何通过新媒体参与政治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政治生活》主体角度梳理公民为主体1、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①广泛性不仅表现在民主权利的广泛性,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②真实性表现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
③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④还表现在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
3、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政治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监督权。
4、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6、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民主选举(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民主决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实施;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民主管理(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能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民主监督(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
民主监督既有利于改进被监督者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7、有序的政治参与:要遵循宪法、法律、规则和程序的规定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政府为主体1、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的政府。
2、政府的职能: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进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④加强社会建设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3、政府的作用:管理和服务4、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5、宗旨——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6、政府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
7、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科学决策要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决策要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更好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依法决策要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8、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①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②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内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外的监督。
9、政府要自觉接受监督(推动政务公开,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力;更好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工作,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10、要树立政府权威:一个政府有无权威是有国家性质决定的,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是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11、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不断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不断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人大及人大代表为主体1、性质: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人大(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4、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人大常委会行使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最重要的特点:民主集中制的原则((1)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人民选举代表组成权力机关,法律和重大决策要由人民充分讨论,少数服从多数,民主决定。
(2)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1、人大代表的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2、人大代表的产生: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五年3、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①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②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人大代表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创新履职方式,提高履职水平中国共产党为主体1、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4、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依法治国是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党基本的执政方式,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以宪执政。
6、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7、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8、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9、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共产党与民主党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坚持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合作的根本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合作的机构是人民政协10、人民政协人民政协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人民政协主题:团结和民主人民政协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民族与宗教1、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自治地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国家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4、我国的宗教政策的主要内容: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及关系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7、怎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做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主权国家为主体1、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
其中最主要的是主权,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自主性。
2、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
3、国际组织的分类及作用:促进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4、联合国宗旨、原则、作用联合国的宗旨:联合国的宗旨简单地说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联合国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联合国也是有其局限性。
5、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冲突。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则引起国际冲突的根源。
我国坚定维护国家利益,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6、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7、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政府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