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职能、种类与定义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1. 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价值尺度、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
- 货币的类型:实物货币、代币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2. 货币供应量- M0、M1、M2、M3等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区分。
- 货币乘数和存款创造过程。
3. 利率与金融市场- 利率的决定因素和种类(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 金融市场的功能、分类(初级市场、二级市场)和金融工具(股票、债券、期货、期权)。
4. 金融机构-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的角色和功能。
-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主要业务(存款、贷款、支付结算)。
5.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货币、制定货币政策、监管金融机构。
- 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直接信贷控制。
6.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的特点和主要工具(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
- 资本市场的特点和主要工具(长期债券、股票)。
7. 外汇市场与汇率- 外汇市场的功能和参与者。
- 汇率制度的分类(固定汇率、浮动汇率、管理浮动汇率)。
- 汇率的决定因素和影响(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
8. 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 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orld Bank)。
9. 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的类型: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
- 风险管理工具:衍生品(期货、期权、掉期)、风险分散、风险转移。
10. 金融创新与监管- 金融创新的动力和产物(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加密货币)。
- 金融监管的目的和方法(审慎监管、行为监管、市场监管)。
11. 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稳定- 宏观经济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 金融稳定的维护和金融危机的防范。
12. 金融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金融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
货币本质职能资料课件

电子货币
总结词
详细描述
CATALOGUE
货币与经济的关系
货币供应与需求
货币供应 货币需求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通货膨胀与紧缩
通货膨胀
指货币购买力持续下降,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紧缩
指货币供应量小于货币需求量,导致物价水平下降的现象。
CATALOGUE
未来货币的发展趋势
数字货币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
01
价值尺度
02 表现商品价值
03 稳定物价
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
商品调节经济
货币作为财富的象征,具有贮藏价值。
贮藏手段有助于调节经济活动,维持 经济秩序的稳定。
财富积累
个人或国家可以将货币贮藏起来,作 为财富的积累。
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
债务清偿 经济交易便利化
国际货币
国际货币
货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充当一般 等价物的角色。
国际购买力
国际货币具有国际购买力,可用 于国际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购买。
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货币有助于平衡国际收支, 维持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
CATALOGUE
货币制度
金银本位制
总结词
金银本位制是一种以金和银为基础的货币制度,国家规定金和银的重量、成色和 形状,并作为货币流通。
货币本质职能资料 课件
目录
• 货币的本质 • 货币的职能 • 货币制度 • 货币与经济的关系 • 未来货币的发展趋势
CATALOGUE
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定义
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特性 货币的种类
货币的起源
01
货币的起源历史
02
货币的演变过程
《货币金融学》PPT课件

3
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 资金融通、风险管理、价格发现和信息传递等。
金融市场的监管与风险控制
金融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01
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防范金融风险等。
金融市场监管的主要内容
02
市场准入监管、业务运营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等。
金融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重塑金融竞争格局
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新兴金融科技 企业快速崛起,对传统金融机构形 成竞争压力,重塑金融竞争格局。
THANKS
感谢观看
货币等职能。
01
流通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03
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被保存起来的职能。
05
02
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尺 度。
04
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 运动(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 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
06
世界货币 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
保险公司
提供各类保险产品和服务,帮 助个人和企业规避风险。
其他金融机构
包括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 金融租赁公司等,提供各自领 域的专业金融服务。
金融业务的种类与流程
银行业务
包括存取款、贷款、转账、理财 等,流程一般为申请、审核、办
理和后续服务。
证券业务
包括股票、债券等证券的发行、 交易和投资咨询,流程包括开户、 交易、结算等环节。
金融创新使得金融监管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有效监管成为难题。
金融不稳定因素增多
金融创新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加金融不稳定的因素。
货币基础知识

货币基础知识货币作为人类社会交往中的一种媒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不仅具备交换价值,还具备储藏价值和计量价值。
本文旨在介绍货币的概念、功能、种类以及货币供应等基础知识。
一、货币的概念与功能货币是指一种普遍流通的价值符号,具备充当交换媒介的功能。
它可以作为人们交换商品和服务的媒介,简化了交换过程,提高了经济效率。
货币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交换媒介功能:作为交换媒介,货币在商品和服务的交易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通过货币,人们可以用统一的价值符号衡量和比较不同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2. 储藏价值功能:货币可以用于储存价值,并在未来的交易中使用。
相比其他商品,货币更容易保存和携带,因此被广泛接受作为储藏价值的手段。
3. 计量价值功能:货币作为计量价值的尺度,可以用来标识不同商品和服务之间的相对价值。
通过货币的计量价值功能,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市场交易和评估。
二、货币的种类根据形式和使用范围的不同,货币可以分为实物货币和虚拟货币两种形式。
1. 实物货币:实物货币是由实际存在的货币材料所组成,如金属、纸张等,它们本身具有物质价值。
代表性的实物货币包括金属货币和纸币。
- 金属货币:金属货币最早起源于贵金属,如金、银等。
在现代,金属货币主要是铸币,比如各国的硬币。
- 纸币:纸币是一种由国家法定的纸质媒介,代表着相应价值的货币。
纸币的发行主体通常是中央银行,它们负责印刷和发行纸币。
2. 虚拟货币:虚拟货币是一种以电子信息形式存在的货币,没有实体,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交易。
代表性的虚拟货币包括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货币。
虚拟货币的特点是去中心化、匿名性和不受管制。
虽然虚拟货币在一些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价值和风险也备受争议。
三、货币供应货币供应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衡量的经济主体的支付手段总和。
货币供应可以分为狭义货币供应和广义货币供应两个方面。
1. 狭义货币供应:狭义货币供应又被称为M1货币供应,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货币(包括硬币和纸币)以及其他可用于支付的活期存款。
简述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

简述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
货币本质及其职能
一、货币本质
货币(money)是一种抽象物,它代表着价值。
货币本质上是由一些单位组成的抽象物,它们代表声明日常交易的价值。
货币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一个单位的货币所具有的价值,它本质上就是价值。
二、货币职能
1、定义价值
货币在日常交易中主要充当货币定义价值的角色,可以定量地表达出不同物品之间的价值比较,是经济活动中实现信息交换的媒介。
2、增加灵活性
货币的出现让消费者的效率大大提升,消费者们可以使用同一种货币进行付款,而不必每次都交换各种物品。
通过货币的使用,消费者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资源,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商品以及品牌,从而更好地优化消费结构。
3、标志信用
货币也是金融市场中国家和企业之间进行权益交换的基础。
具备货币形态的金融机构,可以使用货币来来出借,获取利息,保持金融市场
的流动性,成为经济活动的信用标志。
4、记录账户
货币的存在,促进了一种叫做“货币账户”的账户系统的发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银行账户。
这种账户中可以对贷款,存款,支付,结算等进行精准记录,为货币流动提供了支撑和便利。
总结起来,货币本质是一种抽象物,它代表着价值;货币职能具有定义价值、增加灵活性、标志信用、记录账户等。
货币的存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日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第三节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unit of account)1. 价值尺度是货币的最重要,最基本职能。
是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并测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一种功能。
2.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只是观念上想象的货币,不一定要现实的货币。
(一)价值尺度职能的实质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意义在于:表现商品的价值,便于人们对众多商品的价值进行比较。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观念上的货币,即给商品贴上一个价码标签,而可以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所以,几乎没有价值的纸币成为我们现在使用的货币。
(二)相对价格与绝对价格相对价格指商品与商品之间的价格比例关系。
绝对价格指一定量的某种商品与既定量的货币之间的价值关系。
如果货币不同,商品的相对价格不会改变,而绝对价格就会不同,因商品的绝对价格与货币商品的价值有关。
(三)价值尺度职能的特点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并不需要实际的货币,这决不意味着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与实际的货币没有关系,相反,价格的高低或者取决于实在的货币材料,或者取决于货币购买力。
二、流通手段(means of circulation)1. 流通手段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2.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就是为商品世界充当交易媒介,使所有的商品通过它进行交换。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因为在这里货币仅仅是交换手段,而不是交换的目的,其本身有无十足的价值准备并不重要。
(一)商品流通1.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的总体就是商品流通。
2. 商品流通较之物物交换的优越性来自买和卖的分离。
3. 在买卖脱节的商品流通中已经内在地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
(二)货币流通货币不断地从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从而形成货币流通。
商品一经与货币换位,便作为使用价值退出流通,进入消费,但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则不断地在流通领域内重复着同样的运动,那么,流通领域究竟需要多少货币呢?三、价值贮藏(store of value)某些商品所有者可能卖而不买,于是,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在他们手中就会退出流通,被当作价值保存,从而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
货币的本质及职能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一、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二、货币的职能:货币本质的具体表达根本职能: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派生职能:支付手段+ 贮藏手段价值尺度定义:表现商品价值、衡量商品价值量〔质上一样,量上比拟〕特点:—1、观念货币—2、足值或币值稳定—3、独占性或排他性—4、技术规定:价格标准价格标准—1、定义:人们规定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2、货币单位与重量单位:合分流通手段定义:货币媒介并促进交换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双重需要的双重满足—诸多物品的不可分割性特点:—1、现实;—2、缺乏值/价值符号贮藏手段定义:退出流通,价值的独立形态/财富一般代表特点:—1、现实货币—2、足值/币值稳定功能:自动调节货币流通—“蓄水池〞财富贮藏形式的比拟——贮藏货币的好处—1、贮藏费用:无或很低—2、购置力损失:小—3、流动性:最强支付手段定义:延期或未来支付的工具或凭证起源:商业信用财政、银行+工资、报酬—商品复杂性、产销周期的不一致—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买卖者身份的反复特点:—补足交换的环节—价值的单方面转移—加剧危机的可能性〔债务/支付链条的中断〕世界货币一般支付手段:偿付国际债务和国际收支差额一般购置手段:国际贸易社会财富的一般表达:—支付战争赔款、借款、资本输出世界货币/国际货币—货币发行国与世界经济的协调问题—汇率稳定问题三、货币量的层次划分一、定义:将各种货币,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假设干层次并进展相关包含排列的一种技术方法二、划分标准:流动性—金融资产不受/少受损失的前提下,及时变现的能力;—原因:流动性不同,其流通周转次数不同,形成的购置力及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不同三、划分的意义—货币管理当局:掌握不同层次货币的运行态势,采取不同的措施进展调控四.货币制度的演变1、银本位制〔16C-19C末〕——最早的货币制度之一——存续时间不长,X围不广——原因:体大值小;价格不稳2、金银复本位制原因:币材充分;价值稳定—平行本位:市场比价流通——价格体系混乱— *双本位:法定比价流通——劣币驱逐良币—跛行本位:自由铸造/限制铸造——过渡特点:不稳定的货币制度3、金本位制〔1〕金币本位制:典型的金本位特点:相对稳定—货币流通与外汇汇率—自发调节货币流通、外汇汇率稳定性的削弱—黄金分配的极端不均匀—根底动摇:价值符号的兑换受限制/制止—币材的内在局限〔2〕金块本位制〔3〕金汇兑本位制不铸造、流通金币;发行、流通银行券国家集中储藏黄金(外汇),银行券限制兑换—金块本位:国内兑换〔最低限——最高限〕—金汇兑本位:本币——外汇——黄金特点:残缺不全—无金币发行流通:自发调节和币值稳定机制丧失—兑换能力受限制:最低额/两次兑换—一国币值稳定:难以为继4、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a、不规定含金量/不兑换黄金b、流通中的货币:信用货币c、发行渠道:银行信贷程序d、国家的管理成为必要—币值稳定机制丧失:不兑现/无发行准备—自发调节功能丧失:非足值货币财政发行——经济发行信用与信用工具一、信用的定义、特征定义:借贷活动,以归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用契约保障本金回流和增殖的价值运动—王松奇) 构成要素*有借有还——信用关系+信用标的*有约——信用载体(信用工具)*有期有息——信用条件(货币/借贷资本的时间价值)信用的特征--还本付息的借贷行为(区别于财政分配,民间救济)--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借贷资本* 区别于商品交换:等价交换;所/使让渡* 区别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双重支付与双重回流--债权债务关系(赊购赊销的延伸)二.信用的产生---私有制和商品交换——贫富分化商品产销周期不一致——商品、货币占有的不均衡---经济主体利益的不一致——有条件让渡/调剂收支:结余未来消费现在消费负债现在消费未来消费平衡“月光族〞调剂:经济主体效用的最大化,克制收支时/空的不平现代信用的形成产生根底:垄断地位的消失与高利贷的衰退——利率附属于平均利润率,附属于资本主义生产需要*法律限制利率水平*资本主义开展创造的条件——突破小生产方式商品货币关系拓展:社会再生产资金的暂时闲置与需求货币需求迅速增长:创造信用流通工具来满足余:固定资产折旧闲置流动资金待转化的剩余价值缺:固定资产更新补充流动资金追加生产资本经济主体收支不平衡的加剧盈余与赤字;债权与债务金融中介机构的兴起与推动兴起:余缺调剂的必然产物推动:1.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信息/交易本钱、巧合2.创造信用流通工具和创造信用3.机构的多样化信用形式的多样化直接信用—货币余缺者之间直接发生的信用,通常由经纪人或证券商进展股票、债券发行等交易安排。
政治经济学货币的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货币的知识点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货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仅是一种交换媒介,还承担着价值储存和价值尺度的功能。
本文将逐步介绍政治经济学中关于货币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货币的定义货币可以被定义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交换媒介,它可以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
货币通常由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它们具有法定的支付能力。
2.货币的功能货币具有三个基本功能:作为价值尺度、作为交换媒介和作为价值储存。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可以用来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作为交换媒介,货币可以用来方便地进行交换,避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
作为价值储存,货币可以保存价值并在将来使用。
3.货币的类型在不同的经济体系中,货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最常见的类型是法定货币,这是由国家政府发行并具有法定支付能力的货币。
此外,还有储备货币,这是国际储备资产,用于支持国际贸易和支付债务。
还有虚拟货币,如比特币,这是一种基于加密技术的数字货币。
4.货币的供给和需求货币的供给是指货币在市场上的总量,而货币的需求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意愿。
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是由市场力量决定的。
如果货币供给增加,而需求保持不变,货币的价值可能会下降。
相反,如果货币供给减少,货币的价值可能会上升。
5.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中央银行可以调控通货膨胀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金融市场。
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贷款利率、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
6.货币与通货膨胀货币供给的增加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即物价上涨的现象。
当货币供给超过经济实际需求时,人们持有的货币过多,导致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降低购买力、扭曲经济决策和影响国际竞争力等。
7.货币的价值和汇率货币的价值是相对的,它的价值取决于其他货币的汇率。
汇率是一种货币兑换为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国际贸易、外汇市场和国际投资。
货币市场的参与者经常关注汇率的波动,以寻找投资机会和管理风险。
现代经济学通论 第8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表现。马克思在分析货币 职能时,是假设以有内在价值的黄金作为货币,因此货币作为起一般等价物 作用的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 种职能。其中,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这两个职能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支付手 段职能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则是由基本职能派生出来的,是货币的派生职能。
货币的演变
2. 信用货币的产生
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而且也是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 家采用的货币形态。信用货币,即只作为信用关系的产物、不再作为金属 商品货币的代表,不能自由兑换金属商品货币。 一般而言,信用货币主要有辅币、纸币、银行券和支票存款四种形式。
第二节 货币的演变和货币层次
第二节 货币的演变和货币层次
货币的演变
1. 商品货币向代用货币的转变
商品货币是货币演变的最初形态。商品货币从形态上来讲是指用商品充当货 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而存在;而从实质上来讲,商品货币是足值货币。 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这样四个特性: 其一,价值比较高; 其二,易于分割; 其三,易于保存; 其四,便于携带。 这样作为货币的商品最终就确定在金银之类的金属商品上。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
货币的定义(职能)
交易媒介论(马克思)
货币在概念上通常被定义为,任何一种在债务清偿、商品和劳务支付中被人 们普遍接受的物品。
价值贮藏论 (弗里德曼)
货币应该包括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全部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 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 若用流动性来定义货币的话,则流动性的货币定义就是范围极其广泛的货币 定义,它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还包括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所创 造的所有的短期流动性资产。
货币的五方面职能及概念

货币的五方面职能及概念
1、价值尺度职能: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以自身的价值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例如一件衣服200元,那么这里的200元执行的就是货币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将商品的价值进行货币化,通过货币的方式让大家知道商品的价值。
2、流通手段职能:货币的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以前是以物换物的时代,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货币充当流通手段。
例如花200元买了一件衣服,那么这里的200元体现的就是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3、贮藏手段职能: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成财富加以贮藏。
例如用5000元买了一根金条存起来,那么这5000元就退出了流通领域,而执行了贮藏手段职能。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
4、支付手段职能:货币的支付手段是指在发生赊购赊销的情况下,用货币清偿债务所执行的职能。
除了货币用于清偿债务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体现的都是货币的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职能:世界货币是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
世界通用货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等,例如某人去美国旅游,没有美元,于是从银行兑换了200美元,这就是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

《货币银行学》复习第一章货币第一节货币的职能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交换媒介、贮藏价值和支付手段四种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而贮藏价值和支付手段是货币的派生职能。
一、价值尺度(Standard of Value)1、概念:货币可以用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
2、特点: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要是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就可以,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就是价格。
二、交换媒介(Medium of Exchange)1、概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易媒介。
2、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可以是没有十足价值的货币符号。
3、执行交换媒介的货币必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流通中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
三、贮藏价值(Store of Value)1、概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替代品和独立的价值形态保存和收藏。
2、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
货币作为贮藏价值,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
四、支付手段(Means of Payment)1、概念: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用于清偿债务、缴纳赋税、支付工资和租金。
2、特点: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是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第二节货币形式及其演变货币形式的演变集中在货材料的变化上。
从货币发展的历史来看,货币可以分为:一、实物货币(Material Currency)二、金属货币(Metallic Currency)三、代用货币(Substitute Currency)四、信用货币(Credit Currency)五、电子货币(Electric Currency)第四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的内容:1、确定货币金属2、确定货币单位3、金属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1)本位币(Standard Money):①概念:又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是一国计价、结算的唯一合法货币。
高考常考货币知识点

高考常考货币知识点货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解货币知识对于我们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考中,货币知识也是常被考察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考常考的货币知识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高考。
一、货币的定义货币是指一种被普遍接受并可用于交换商品和支付债务的东西。
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价值尺度、交换手段、价值储藏工具和支付手段。
二、货币的功能货币主要有三个基本功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1. 价值尺度: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可以衡量和比较不同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2. 流通手段: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方便人们进行交换和购买商品和服务。
3. 支付手段:货币可以作为支付手段,用于清偿债务和支付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三、货币的形式货币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纸币、硬币和存款。
1. 纸币:纸币是指由国家发行的具有法定通用性的纸质货币,通常由中央银行负责发行和管理。
2. 硬币:硬币是一种由金属制成的货币形式,主要用于小额交易。
3. 存款:存款是指将货币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中,以便随时取用。
四、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和调控经济发展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等。
五、国际支付和结算国际支付和结算是指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中进行的跨国货币交易和金融清算。
常见的国际支付方式有信用证、托收和电汇等。
六、货币汇率货币汇率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货币之间的比值关系。
汇率的波动对于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有着重要影响,也是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
七、货币政策工具为了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利率调控、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
八、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它一般包括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等指标。
各种货币知识点总结

各种货币知识点总结一、货币的定义货币是指经国家授权的和市民普遍接受的用来交换商品和服务、支付债务和税收的一种特殨商品,它具有通用、价值尺度和储备等功能。
货币是作为一种交换工具存在的,只有在其被大家普遍认可,并且能够轻松地流通时,才具有价值。
二、货币的种类1.法定货币:法定货币是国家法律规定必须用作支付依据的货币。
在我国,人民币是法定货币。
法定货币通常由中央银行发行,并由政府控制其发行和管理。
2.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通过信用创造而产生的货币,它不是直接以黄金、银行的货币储备或者其他有价值的商品给付的。
现代货币系统大多是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的发行依赖于信贷机构的信用创造。
3.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货币,它不是以纸币或者硬币存在。
电子货币的充值、支付和转账都是通过电子手段完成的。
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已成为日常消费方式之一。
4.虚拟货币:虚拟货币是指由加密技术产生和流通的货币,比特币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种。
虚拟货币的产生和流通不依赖于任何国家的法定货币,其价值和发行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
三、货币的功能1.价值尺度功能:货币作为一种货币参照物,它可以衡量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并使人们能够进行价值交换。
2.流通手段功能:货币是人们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通用手段,在经济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简化了经济活动,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易。
3.支付手段功能:货币可以用来支付债务和税收,在社会关系中扮演了支付手段的重要角色。
4.储值手段功能:货币可以作为一种储蓄和财富积累的手段,它可以被存储和储备,并在未来的时间里使用。
四、货币的发展历程货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最早的货币形式是商品货币,即以一种商品作为货币,如粮食、金银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商品货币的局限性,开始使用金属货币,如金币、银币等;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纸币和电子货币逐渐出现,并成为了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主要货币形式。
货币的知识点总结

货币的知识点总结一、货币的起源和发展货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货币形式是商品货币,即用具有实际价值的商品作为交换媒介,如盐、稻谷、贝壳等。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发现使用商品货币存在一些不便,于是逐渐发展出金属货币,如铜钱、银币、金币等。
随着经济的扩大和发展,金属货币逐渐被纸币所取代,成为当今世界上主要的货币形式。
二、货币的功能货币具有三大功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1. 价值尺度:货币可以作为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尺度,帮助人们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2. 流通手段:货币具有广泛的流通性,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3. 支付手段:货币可以用来支付债务和购买商品和服务,方便人们的经济活动。
三、货币的种类世界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货币,主要可以分为实物货币和纸币两大类。
1. 实物货币:实物货币是由具有实际价值的实物作为货币使用的,如金属货币、贝壳货币等。
2. 纸币:纸币是由国家政府发行的具有一定面值的纸质货币,是现代社会最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
另外,还有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等新兴货币形式的出现,为人们的经济活动带来更多选择。
四、货币的发行和管理货币的发行和管理一般由国家的中央银行负责。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的供应量和货币的价值,以维护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货币的价值货币的价值是货币的一项重要属性,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即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1. 内在价值:实物货币具有一定的内在价值,如金属货币的金属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因此能够保值。
2. 外在价值:纸币和电子货币等虚拟货币并没有实际的内在价值,其价值完全依赖于人们对其信任和接受程度,因此易受到通货膨胀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六、货币的失控货币的失控是指货币超发导致通货膨胀和国民经济的混乱,是一种严重的经济问题。
货币超发会导致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困难。
因此,货币的发行必须受到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2020/3/31
18
思考题:
• 1、货币的形态为什么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 • 2、货币是否会消亡?纸币是否会消亡?为什么?
2020/3/31
19
二、货币的宏观计量和结构
1、货币的计量
目前,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是根据其流动性 的差异,将货币划分为3个层次:
• 1、定义:指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本位币的币材 一种货币制度。
• 2、特点:金币、银币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 输出入。
• 3、缺点:不稳定。 • 原因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或格雷欣法则
(Gresham’s law)
2020/3/31
30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或格雷欣法则
• 价值较低的劣币把价值较高的良币驱逐出流通领域 的现象,即实际价值高(市价高的)的货币(良币) 会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市价低的)的货币 (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又称为“格雷欣法则”。
2020/3/31
31
• 案例:
•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曾在美国货币史上有所表现。美国于 1791年建立金银复本位制,并规定金币和银币的比价为1: 15。当时法国等几个实行复本位制的国家规定金银的比价 为1:15.5,也就是说,在美国,金对银的法定比价低于 国际市场的比价。于是黄金很快就在美国的流通界消失了, 金银复本位制实际上变成了银本位制。
2020/3/31
38
• 例如,英国在1925年规定银行券每次兑现至少要 1700英镑,法国1928年规定每次至少兑现215000 法郎。
满足一定的条件
银行券
黄金
2020/3/31
39
3、金汇兑本位制:
• 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 币,而是银行券。银币或银行券不能在国内兑换 黄金,只能兑换外汇,然后用外汇在外国兑换成 黄金。(小国依附于大国的间接兑换)
货币的职能

)
•A
•B.80 2 购买力降低
•C.160 2 通货膨胀
•D.160 0.5 购买力提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货币的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与价格总额
成正比,与流通次数成反比。所以这一年所需要的货币量为(50×8)÷5,
为80亿元。实际发行160亿元,说明货币发行过多,会引起纸币贬值,
所以相应的纸币购买力下降一半,为0.5元。故选A。
n 例:小王以银行按揭的方式购买了一套
售价120万元的房子,首付50万,在20 年内还清银行贷款70万,利息50万,请 问售价120万,首付50万,利息50万分 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
n A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A
n B 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n C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
•购买力降低 胀
•如果:实际 发行:500亿
元
•500亿元的 •通
商品卖不出 货
去
紧
•产品积压 缩
•流畅不通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 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
•纸币贬值,物价上 •涨( 通 货 膨 胀 )
•商品积压,销售困 难• ( 通 货 紧 缩 )
• 通货膨胀:指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 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
PPT文档演模板
货币的职能
•3.假设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
品总量为50亿件,平均价格为8元,在这一年里
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
应为________亿元。而这一年实际发行了
160亿元,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________元,
这会引起________。( •A.80 0.5 纸币贬值
•1、从产生看: •2、从定义看: •3、从本质看: •4、从职能看: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的基础知识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的基础知识一、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或者生产需求而产生的,而是为了作为一种交换媒介而产生的。
货币具有以下的本质特征:1. 一般等价物:货币是一种具有一般等价物属性的商品,它可以用来衡量和比较其他商品的价值。
因此货币也是商品的一种。
2. 交换媒介:货币是一种通用的交换媒介,它可以方便的用于交换。
货币的使用大大简化了商品交换的过程,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3. 价值尺度: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功能,它可以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货币的存在使得商品的价值可以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表示,方便了商品交换和商品价值的比较。
4. 贮藏手段:货币还是一种贮藏手段,它可以保存价值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使用。
货币的存在使得人们可以将财富转化为货币形式,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使用。
这种货币的贮藏功能有助于推动储蓄和投资的发展。
由于货币具有上述的本质特征,它成为了现代经济中最重要的产品和资源之一,也是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基础。
二、货币的职能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以下的职能:1. 交换手段:货币作为一种通用的交换媒介,它可以方便的用于商品交换。
货币的出现大大简化了商品交换的过程,促进了商品交换的便利和经济的流通。
2. 价值尺度:货币可以作为衡量和比较其他商品价值的尺度,它可以把各种不同的商品价值用同一种尺度来衡量。
因此货币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的了解商品的价值,从而方便进行合理的交换。
3. 贮藏手段:货币可以用来存储价值,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使用。
货币的存在使得人们可以将财富转化为货币形式,然后进行储蓄和投资,这有助于促进储蓄和投资的发展。
4. 支付手段:货币可以作为一种支付手段,用来进行交易和结算。
货币的存在使得人们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易和支付,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上述的货币的职能,使得货币成为了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货币的流通和使用,是现代经济运行的基础,也是促进商品交换和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货币银行学

一.货币与货币制度1.简述货币的职能。
货币职能主要有:①价值尺度(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职能。
②流通手段(最基本的职能)当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就是流通手段。
③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作为财富或价值持有或积累。
④支付手段货币在不伴随商品运动而作为一种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⑤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是货币职能在国内发展的延续。
2.货币的概念包括:1)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并能同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本质为:1)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2)货币能同一切商品直接交换,所有商品都必须与货币交换后才能同其他商品相交换。
3.货币制度: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本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主要内容包括:①规定货币币材;②规定货币单位;③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及流通程序④建立准备制度.4. 金银复本位制度: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制度。
★优点:币材充足。
分类,★平行本位制:两种金属货币均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流通,由市场决定。
★双本位制:两种金属货币由政府规定固定比价,按法定比价流通。
★跛行本位制:两种金属货币同为本位币并有固定比率,由此过渡到金本位制。
★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虽然金银之间规定了法定比价,但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来,进人贮藏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则继续留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二、信用与信用制度1.商业信用:指企业之间以赊销商品或预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
表现形式:1.提供商品的2.提供货币的。
特点:①直接性②单向性③票据化④短期性/①促进商品销售;②加强企业间联系;③促进企业之间互相监督;④加速资金周转。
局限性:①授信规模限制;②暂时性;③信用范围狭窄;④管理局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一般价值形式——当人们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 遇到困难时,便开始自发地或本能地在市场上发 现一种商品,这种商品进入交换的次数最多,其 使用价值是大家都共同需要的,只要将自己的商 品先换成这种商品,再换他实际所希望的商品就 不成问题了。谁都这样做,谁都把这种商品当作 等价物,这种商品实际上就成了所有商品的公共 的或一般的等价物了。
生产越发展,参加交换的商品越多,就越发暴露 出这种价值表现不统一的缺陷;用于交换的商品必须 在品种、数量、质量等方面都符合交换双方的需求, 且价值量相等,才能实现交换。例如,有绵羊的人希 望用绵羊去换斧子,但有斧子的人却需要上衣,而有 上衣的人却需要布。如果有布的人正好需要绵羊,则 有绵羊的人要经过用绵羊换布,再用布换上衣,最后 才能用上衣换到斧子。如果有布的人不需用绵羊,那 么交换还会遇到困难,以致于绵羊交换不出去,绵羊 的价值得不到实现。以上这种困难表明,商品经济的 矛盾随着交换的发展而日益加深,商品的价值形式必
二、货币的本质 从货币起源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货币首先是
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 品。如果货币没有商品的共性,即具有价值和使 用价值,那么就不可能在交换过程中被分离出来 充当一般等价物。但是货币又和普通商品不同, 作为一般等价物,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货 币是表现商品价值的材料,可以将商品价值表现 为一定量的货币量。二是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 品相交换的能力。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商 品,是财富的代表,拥有它就意味着能够去换取 各种使用价值。
但是即便是在战俘营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物 物交换也显得非常不方便,因为它要求交易双方恰巧 都想要对方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需求的双重巧合。 为了使交换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需要有一种充当交 易媒介的商品,即货币。那么,在战俘营中,究竟哪 一种物品适合做交易媒介呢?许多战俘不约而同地选
从等式看,一般价值形式似乎只是扩大的价值形式的颠倒 。但是这一颠倒却反映了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飞跃。 在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中,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位置上, 一系列其他商品成为它的特殊等价形式。在一般价值形式中 ,羊处于等价形式的位置上,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用羊来 表现。在这里,羊不是某一商品的偶然的等价物,也不是某 一商品的一系列特殊等价物中的一种,而是一切商品的共同 的等价物。现在处在等式左端的许多种商品,都通过羊这种 唯一的和统一的商品来表现它们的相对价值。这许许多多商 品从使用价值看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它们的价值表现却是一 样的,都通过羊表现出来,因而具有一般的相对价值形式。 而在等式右端同它们相对立的羊,则成了一般等价物。作为 一般等价物的羊,以它的自然形态成为一切商品共同的价值 形式,成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化身,从而,生产羊的私人劳动 ,也就被公认为社会劳动的存在形式。
先王制币说认为货币是圣王先贤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 而创造出来的。
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认为货币是用来沟通产品交换的 手段。
(二)西方货币起源说主要有创造发明说、便于交换说、 保存财富说。
创造发明说认为货币是由国家或先哲创造出来的。
便于交换说认为货币是为解决直接物物交换的困难而
产生的。
保存财富说认为货币是为保存财富而产生的。
案例:战俘营里的货币
二战期间,在纳粹的战俘营中流通着一种特殊的 商品货币:香烟。当时的红十字会设法向战俘营提供 了各种人道主义物品,如食物、衣服、香烟等。由于 数量有限,这些物品只能根据某种平均主义的原则在 战俘之间进行分配,而无法估计到每个战俘的特定偏 好。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偏好显然是会有所不同的,有 人喜欢巧克力,有人喜欢奶酪,还有人则可能更想得 到一包香烟。因此这种分配显然是缺乏效率的,战俘 们有进行交换的需要。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商品交换中要
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为此就必须衡量商品的价 值量。商品价值不能通过商品自己表现,通常是 用一种商品价值来表现另一种商品的价值,这就 是价值形式。货币正是价值形式演变的结果。它 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 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 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三)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科学地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客观 必然性。
马克思从商品交换关系中分析货币起源的,并将 货币商品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从价值形式 的发展要求中揭示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பைடு நூலகம்
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产生使人们 有了交换的需要。然而随着生产与交换规 模的扩大,物物交换越来越不适应交换双 方的要求,于是货币应运而生。原始货币 的出现大大方便了交易的完成,但其局限 性也逐步显现。
(四) 货币价值形式——一般等价物的出现,解决了 直接物物交换的矛盾和困难,使商品交换在一般等 价物的媒介作用下获得了新的发展。但这时候充当 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还是不固定的,时而是这种,时 而又是那种。这种情况必然阻碍商品交换的进一步 发展。因此,人们很自然地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将 一般等价物统一起来,使其成为长期固定的一般等 价物。这种固定化了的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
课程性质与研究对象
一、为什么要学习货币银行学
(一)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 (二)掌握剖析经济问题的入门钥匙 (三)货币银行学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提供了理论基 础
二、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对象
主要有: (一)货币——金融体系的血液 (二)银行——金融体系的主动脉
关于货币的起源,古今中外有种种学说。
(一)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说主要有两种观点:先王制 币说与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
商品交换只是偶然现象。极为低下的生产 力水平,决定了人们不可能经常有剩余产品拿 来交换,更谈不上专门为交换而进行生产 。
(二) 扩大的价值形式——某种商品经常地和其他许 多商品相交换。 在这一系列等式中,处于等价形式上的是一
系列不同的商品,但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却是 同一商品。
从相对价值形式来看,每一种商品都各有一 系列五光十色的相对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从等价 形式来看,每一种商品又都可以与其他许多商品 并列成为特殊的等价物。这就是说,生产商品的 一般人类劳动,还没有获得统一的表现形式,商 品世界中还没有统一的等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