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当今社会,青少年学生生活在一个科技和资讯迅猛发展的时代,但是学校、社会、家庭都过分强调学生智育和能力的培养,忽略了情感的培养,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和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情感教育越来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只有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
一、明确历史情感教育的目标
首先,确立情感目标的认知内容。历史情感目标根据历史知识对激发学生不同情感体验的作用可划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爱国主义情感、审美感四大类。根据这种分类,教师在深入研究每个章节每个历史知识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情感的内涵,制订出教学情感目标的具体内容。
其次,确定学生情感目标内化的水平层次。情感目标指的是对认知内容的体验所达到的内化等级,即是经过内心体验到形成行为规范的连续变化过程。
二、把握历史情感教育的特点
1.情感教育的复杂性。由于历史现象就其客观性而言是极其复杂的,就像一个多棱镜,加之历史现象与学生的各种需要处于极其复杂的关系中,从而会产生许多复杂的甚至是矛盾的情感体验。
2.历史情感教育的两极性。由于许多历史现象本身具有双重性:
当面对真善美的历史现象时学生往往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可是当面对假恶丑的历史现象时学生又会陷入选择的艰难之中。这时就需要历史老师予以无情的抨击和鞭挞,激起学生的愤慨之情,从而避免因历史现象的消极性而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的发生,古人所说的“书美以彰恶,计善以垂戒”就是这个道理。
3.历史情感教育的长期性和定向性。历史知识本身的包罗万象决定了学生很容易被其中的某一现象或人物所吸引和感动,这是历史学科的优势,但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明白,学生情感的形成是无数次心理敲击的结果,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情绪波动的基础上完成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因此教师必须始终将情感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环节之中,围绕课堂教学的总目标,制定出情感教育的具体目标并付诸实施,决不能心血来潮,偶尔为之。
三、优化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过程
历史课的教学内容是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的。旧历史教科书教学内容不但繁难偏旧,还少了“人文”气氛。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
1.精选教学内容,降低理论要求。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既全面又细致地展现是不可能的。要精选具有重要性、代表性、典型性,能够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过程、基本脉络和基本规律的历史知识,展现给学生。教学内容减少了,教师才能在知识传授之外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情感教育。
2.增强历史教学内容的“人文”特点,加强对历史人物的教学。老师在教学内容中应适当增加一些对历史重要人物在一些重大事
件中的表现和态度以及其思想、品质、情感的介绍,使学生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一些有益情感的熏陶。
3.重视利用历史知识的内涵,促进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形成。情感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应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
生的体验。人在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时候,总是带有一定的态度,或喜欢或讨厌,或崇敬或鄙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掘历史知识中的情感因素,给学生以爱憎分明的情感熏陶。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将情感教育引入历史课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需要。而要贯彻这一目标,教师则必须明确情感教育的目标,把握情感教育的特点,注重自身情感的培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创设促进情感教育的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最终促使学生历史情感的养成和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九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