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的造型设计规范
汽车行业安全规范
![汽车行业安全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7beab9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5.png)
汽车行业安全规范汽车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因此汽车行业的发展与安全密切相关。
为了确保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以及道路交通的安全,汽车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规范。
本文将从汽车设计、制造、驾驶等多个方面介绍汽车行业的安全规范。
一、车辆设计与制造规范1. 车身结构设计规范车辆的车身结构设计需要满足一定的刚度和强度要求,以确保在碰撞事故中能够有效吸收和分散碰撞能量,保护乘员室安全。
车辆的车身结构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
2. 安全气囊使用规范安全气囊是车辆被动安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车辆制造商应根据不同型号和车身结构的需求,合理布置安全气囊,确保司机和乘客在碰撞事故中得到有效保护。
3. 制动系统设计规范制动系统是保证车辆行驶安全的重要系统之一。
汽车制造商应确保制动系统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制动性能稳定可靠,以提高制动效果和驾驶安全。
4. 车灯系统规范车灯系统是车辆在夜间行驶和恶劣气候条件下的重要辅助设备。
汽车制造商应确保车灯系统符合国家法规要求,保证夜间行驶的安全性和可见性。
二、驾驶员行为规范1. 速度驾驶规范驾驶员应根据道路条件、交通流量和天气等因素,合理选择和控制车辆的速度。
加强对驾驶员的交通法规宣传教育,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减少超速驾驶的发生。
2. 排除疲劳驾驶长时间驾驶或连续驾驶时间过长容易导致驾驶员疲劳,严重影响驾驶安全。
驾驶员应养成规律作息时间和合理休息的习惯,避免疲劳驾驶。
3. 安全驾驶距离驾驶员应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车距,避免发生追尾事故。
驾驶员应通过规范的驾驶训练,提高自身的安全行车技巧,提前预判车辆行驶动态,保持安全驾驶距离。
三、道路交通规范1. 交通信号规范驾驶员应依据交通信号规范,按照红绿灯信号和交通标志指示行驶,严禁闯红灯和违法超车等危险行为。
2. 规范并线与变道驾驶员在并线和变道时应提前打转向灯、观察车辆周围情况,并通过后视镜确认安全后再进行操作,避免造成交通事故。
汽车构造第六版上册课程设计
![汽车构造第六版上册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f99a7c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6.png)
汽车构造第六版上册课程设计课程概述汽车构造是现代汽车工程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
本课程将以汽车构造第六版上册为教材,系统介绍汽车的构造和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汽车的各个部位的构造与功能,并能够通过各种工具和技术实现汽车的设计和制造。
课程目标1.了解汽车构造的基本概念和背景;2.掌握汽车各个部位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3.熟悉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熟练掌握各种工具和技术对汽车进行设计和制造。
课程内容第一章汽车的背景1.1 汽车的历史和进化; 1.2 汽车的流行和发展趋势; 1.3 汽车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
第二章汽车的基本构造2.1 汽车的整体构造和组成; 2.2 汽车的底盘系统; 2.3 汽车的动力系统;2.4 汽车的传动系统和转向系统; 2.5 汽车的制动系统; 2.6 汽车的悬挂系统。
第三章汽车的安全系统3.1 汽车的被动安全系统:安全带和气囊; 3.2 汽车的主动安全系统:ABS、ESP、ASR、EBD等。
第四章汽车的电气系统4.1 汽车的电器设备和线路构造; 4.2 汽车的电子控制系统:发动机管理和车辆控制系统。
第五章汽车的设计方法5.1 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2 汽车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5.3 汽车的设计流程和实施。
第六章汽车的制造技术6.1 汽车的制造工艺和流程; 6.2 汽车的制造材料和技术; 6.3 汽车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课程要求1.系统阅读汽车构造第六版上册教材;2.学生需要参与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3.基于汽车构造的知识,学生需要完成一个汽车设计项目;4.学生需要参与课程考核,包括平时作业、小组讨论、项目实践和期末考试等。
课程评估1.平时作业和小组讨论:20%;2.项目实践:30%;3.期末考试:50%。
参考教材汽车构造第六版上册,王文忠、闫书鹏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汽车设计标准
![汽车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9d5631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a.png)
汽车设计标准汽车设计标准是为确保汽车的安全性、可用性和环境友好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以下是相关参考内容,帮助汽车设计师更好地了解和遵守汽车设计标准。
1. 国际汽车设计标准:国际汽车设计标准是汽车设计的国际统一规范,包括了车身尺寸、安全特性、座椅布局、照明和信号装置、碰撞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国际标准是联合国经济委员会颁布的《关于统一汽车法规协定》(UN R)系列文件。
2. 国家汽车设计标准:不同国家颁布的汽车设计标准可能会有一些差异,这是因为不同国家对安全、环保等问题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
常见的国家汽车设计标准包括美国的DOT FMVSS、欧洲的ECE R规范、中国的GB/T标准等。
3. 安全性标准:汽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保证车辆的安全性。
相关的安全设计标准包括碰撞安全要求、座椅和安全带的设计要求、车身结构的强度要求等。
例如,根据法规UNR94,新款车辆在碰撞测试中应该达到一定的行人保护标准。
4. 环境友好性标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设计标准也会涉及到车辆的环境友好性。
这些标准包括排放标准、燃油经济性要求等。
例如,欧洲在2009年颁布了第五阶段的汽车排放标准(欧洲排放标准5)要求,旨在减少车辆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5. 可用性标准:汽车的可用性是指用户在使用汽车时的便利程度和舒适度。
该标准包括车门开启角度、车内空间布局、人机工程学和人体工程学要求等。
例如,汽车设计中需要考虑驾驶员和乘客的人体尺寸,保证座椅可以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以提供最佳的舒适性和可用性。
6. 电子安全标准:由于现代汽车中普遍存在电子控制单元(ECU)、传感器和网络连接等元件,因此汽车设计中也需要考虑与电子设备相关的安全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电子系统的可靠性要求、防止潜在的黑客攻击的安全性要求等。
以上是汽车设计标准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汽车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需要遵守这些标准,以确保汽车的安全性、可用性和环境友好性。
小轿车的常规标准
![小轿车的常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5b170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1.png)
小轿车的常规标准
一、整体外观设计
小轿车的外观设计通常均符合汽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平衡的比例、流畅的线条和舒适
的造型。
外观设计不仅考虑美观性,还注重实用性和安全性。
二、车身结构
小轿车的车身结构一般分为前车架、车身底板、车身骨架和车身罩件等组成部分。
车身材
料主要有钢材、铝材、碳纤维等,具备一定的抗冲击和抗腐蚀性能。
三、动力系统
小轿车的动力系统分为传统燃油动力和新能源动力两种。
传统燃油动力主要通过燃料燃烧
驱动车辆运行,而新能源动力主要包括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具备节能、环保等优势。
四、悬挂系统
小轿车的悬挂系统主要包括前悬挂和后悬挂两部分,用于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和
震动,提高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五、制动系统
小轿车的制动系统一般包括盘式制动和鼓式制动两种,用于在行驶过程中实现车辆的紧急
制动和停车。
六、安全系统
小轿车的安全系统主要包括安全气囊、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稳定程序(ESP)等,用
于提高车辆的 pass 控性和行车安全性。
七、驾驶舱设计
小轿车的驾驶舱设计注重人机工程学原理,包括座椅舒适度、仪表盘布局、方向盘调整等,提高驾驶乘坐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以上为小轿车的常规标准,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小轿车的设计和功能将会不断提升,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浅析中国传统美学在汽车CMF设计的应
![浅析中国传统美学在汽车CMF设计的应](https://img.taocdn.com/s3/m/41eaf98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6.png)
AUTOMOBILE DESIGN | 汽车设计浅析中国传统美学在汽车CMF设计的应用——以广汽氢能概念车“绿境SPACE”为例李恒韬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省南京市 210094摘 要: 本文以广汽氢能概念车“绿境SPACE”为例,分析总结其汽车CMF设计中,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传统风格与魅力,提供科技智能技术支持,体现中国传统的深厚文化底蕴。
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本土汽车设计发展建设中的重要性,探索中国汽车CMF设计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中国传统美学 色彩材质设计 CMF设计1 引言具有文化和科技双重属性的中国汽车品牌借助于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汽车品牌文化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风采。
CMF是C颜色(Color)、M材料(Material)、F表面处理(Finish),CMF设计包含色彩学、材料学、加工工艺、应用心理、设计心理、消费心理、等交叉学科。
CMF设计不只设计产品的颜色与材质,而且还设计到产品与用户更加密切的人机交互模式。
比如马自达车身漆魂动红车漆带来的高端质感,宾利内饰中座椅的皮质纹理,绗缝冲孔体现的豪华感,领克IP装饰板带来的科技感都是作为汽车CMF设计传输给使用者的主观情绪感受。
不仅是品牌特征与其特有的产品体验,更是代表高标准。
由于汽车产业逐年迭代迅速,汽车产业不单单在速度与安全性方向发展,经营者越来越突出产品的品牌主旨与用户需求与之匹配。
购买需求逐步进入颜值时代,速度与安全性不再是主导购买因素,更多倾向于汽车本身能展示的风格与独特性。
其同样为当前用户购买主要原因,注意力更多投入到汽车设计创新,而不是基础速度与操作性。
2 传统美学在汽车CMF设计中的应用类型经过数百上千年岁月累积,使中国传统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众多文化元素得以保留与繁衍。
[1]直至今日,中国许多传统美学仍然适用于各种用途和艺术价值。
在当代作品中,设计师依然可以在传统美学里提取概念与元素。
汽车设计-汽车前围板设计规范
![汽车设计-汽车前围板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d5c7608960590c69fc37622.png)
汽车设计-汽车前围板设计规范目录1.概论 (2)1.1主要目的 (2)1.2相关内容 (2)1.3适用范围 (2)2.前围板总成主要功能定义 (2)2.1前围板总成功能概述 (2)2.2前围板安装功能、孔及标准件的功能介绍 (2)3.前围板设计对碰撞及刚度的影响 (7)3.1前围板布置对碰撞的考虑 (7)3.2前围板总成设计刚度和NVH方面的考虑 (10)3.3合理布置加强筋提高前围板NVH性能 (10)4. 前围板设计思路及注意事项 (11)4.1 前围板设计和布置流程及注意点 (11)4.2右舵对前围板设计的影响 (16)5. 前围板加工制造及注意事项 (17)5.1前围板模具设计及选材事项 (17)5.2前围板焊接、涂装事项 (17)5.3部分车型的历史问题 (18)汽车前围板设计规范1 概述1.1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指导前围板总成设计,提供一个前围板总成设计的思路。
1.2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汽车开发过程中前围板总成设计的过程,首先对前围板在整车中的功能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尤其是安装功能,以及前围板总成对整车的碰撞和NVH方面的知识做了简要的概述,同时对前围板总成设计要点作了描述,最后对前围板在加工制造方面作了阐述。
1.3 应用范围主要适用于XX公司各平台车型的前围板总成设计。
2 前围板总成主要功能定义2.1前围板总成功能概述前围板又称前围板或防火墙,是前舱中的一个重要构件,其功能主要有:1)是发动机舱与车厢之间的隔板,实现良好驾驶环境的关键件;2)满足多种件的安装;3)提高整车性能功能,主要包括碰撞,整车刚度以及改善座舱的环境等。
2.2前围板安装功能、孔及标准件的功能介绍下面以某车型为例,介绍一下前围板的安装功能,因安装零件比较多,下面是以各分系统来一一阐述其安装功能。
2.2.1底盘件图一:底盘件安装示意图2.2.2电器件图二:电器件安装示意图2.2.3 紧固件前围板上的植焊螺栓、凸焊螺栓比较多,其用途如下图所示在前围板有很多固定减震隔热垫及线束的植焊螺栓、固定底盘件的凸焊螺栓、搭铁螺母。
汽车设计-汽车后围板设计规范模板
![汽车设计-汽车后围板设计规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892eca389eb172dec63b719.png)
XX公司企业规范编号xxxx-xxxx汽车设计-汽车后围板设计规范模板XXXX发布汽车后围板设计规范1目的、范围、内容概要1.1目的主要目的:指导后围板总成设计;提供一个后围板总成设计的思路。
1.2 范围该规范主要适应于M1类车型的后围板总成的设计。
M2,M3,N,O,L 类车后围板总成设计可以参考此指南的相关内容。
1.3 内容该规范主要介绍了汽车开发过程中后围板总成设计的过程,首先对后围板在整车中的功能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以及后围板总成设计所需要注意的要点,并且针对后围板处潜在的失效模式和以往车型出现的重大历史问题进行了汇总,在新车型开发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排查这些问题。
2.后围板总成主要功能定义2.1后围板总成功能概述后围板是车身骨架的一个重要构件,其功能主要有:创造空间功能、提高整车性能功能,主要包括碰撞,整车刚度、安装功能等。
2.2后围板总成对行李箱空间的考虑后围板一个重要功能是“围”,围的目的就是创造空间,所以在后围板设计时首要考虑的是其创造空间的功能,行李箱的最主要的功能是储物,而对于大多车行李箱内会有备胎的布置,所以对于备胎布置在行李箱内的车型,在后围板设计时必须考虑:1.后备胎的取放(备胎布置在行李箱内情况)2.其它随车工具的存放在满足以上存放空间的同时,使行李箱容积最大化。
2.3后围板布置对碰撞的考虑白车身在整车碰撞扮演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于后部碰撞,根据经验后部吸能空间必须有足够的间隙,才能满足碰撞法规,使整车碰撞性能满足目标要求,所以在造型过程中,后围板设计需校核与后保险杠外蒙皮间隙,给后保横梁、后保险杠以及保险杠吸能泡沫提供足够的布置空间,以便有充足的吸能空间,使整车满足碰撞设计目标。
为了满足中国和欧洲的后部碰撞法规要求,后围板到后保横梁距离至少需在35mm以上,推荐大于50mm。
图1 后围板处典型截面2.4后围板总成设计刚度方面的考虑整车刚度是轿车重要性能之一,刚度不足会造成车身出现疲劳破坏,现代汽车设计对刚度要求越来越高;车身骨架横梁是车身扭转刚度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而后围板总成位于车身后端,其功能相当与车身骨架的一根横梁,所以在后围板设计过程中尤其需注意后围板截面刚度,尤其是其与侧围的搭接头的刚度,如果刚度不足,会造成后背门洞拐角的疲劳开裂。
汽车开发设计流程管理【项目】
![汽车开发设计流程管理【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7aa524baa300a6c30d229f76.png)
整车设计流程1、概念设计1.1设计内容市场定位分析、初期总布置设计、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分析和计算、造型设计指导书,参考样车分析、供应商平台调查、成本分析、编制产品描述书。
1.1.1初期总布置根据市场及用户需求,选定各分总成,初步确定整车基本参数,在此基础上完成人体布置和各类运动分析,视野分析,手触及空间分析和仪表可视性分析等。
该过程借助三维设计软件模拟完成,分析出现的问题反馈到模型中进行调整,使所设计的汽车满足现代汽车高水平的驾驶操作性、乘坐舒适性和居住性等要求。
1.1.2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分析和计算进行整车初步动力性和经济性计算,分析整车性能满足产品定量目标的程度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1.1.3确定造型设计方向确定初步外部尺寸、整车技术参数、造型风格和内部配置。
1.1.4参考样车分析对参考样车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其优势和不足,结合市场情况提出所开发产品的目标定位。
1.1.5供应商平台调查对潜在的供应商进行货源可行性评估,评价他们在满足质量、供货能力及开发水平的前提下提供总成和部件的能力。
识别价格及质量具有相对竞争力的供应商,以满足产品定位的要求。
将所有涉及该过程的开发伙伴协调在一起,整合资源满足用户最大需求。
在供应商和制造者之间建立信息沟通,提升整个汽车生产链运作的效率,并增进更高层面上的技术创新。
1.1.6成本分析确定各系统和整车的目标成本。
1.1.7编制产品描述书描述书作为产品开发的依据文件,将所要开发的产品项目的背景、目标、车型规划、总成选择、装备、进度等进行详细描述。
1.2团队一支有着丰富汽车理论知识和设计经验的优秀团队,熟知中国汽车配套资源及现有车型。
以敏锐的眼光洞察中国的汽车市场,能很好的把握中国汽车发展的潮流。
1.3市场定位从消费者调查、市场调研、竞争对手分析及,企业制造能力分析来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
2、汽车造型2.1 分析造型设计任务书2.2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并进行样车准备2.3工程与造型的契合2.4确定设计理念,提出设计方案2.5阶段评审2.6初步草图设计2.7方向性评审2.8细化效果图草图设计2.9设计评审2.10效果图设计2.11效果图评审2.12效果图修改及提交2.13根据客户的意见修改效果图2.14效果图批准2.15进入零部件造型的细节设计阶段团队要求:具有锐意创新的精神,透过设计的表面来理解设计本身所代表的设计师对生活形态和消费心理的了解,赋予设计更多的实际意义。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教材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f6776a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5.png)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名称:汽车设计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汽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使其成为具有汽车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
课程内容包括:汽车设计概论、汽车造型设计、汽车结构设计、汽车材料与工艺、汽车美学与人机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汽车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创新潜力;2. 帮助学生建立汽车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思维,使其具备汽车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逐步形成汽车设计领域的专业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汽车设计概论:介绍汽车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相关理论;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案例分析2. 汽车造型设计:包括汽车外观设计和内饰设计;教学方法:实例剖析、设计实践3. 汽车结构设计:介绍汽车各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以及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方法:理论讲解、实例分析4. 汽车材料与工艺:介绍汽车所用材料的特性和应用,以及相关加工工艺;教学方法:知识讲解、实地考察5. 汽车美学与人机工程学:讲解汽车设计中的审美标准和人机交互原理;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讨论交流五、教学评价与考核方法: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设计作品:学生完成的汽车设计作品,包括手绘设计图、三维模型等;3. 期末考核:结合设计作品和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考核。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1. 主教材:《汽车设计基础》2. 参考书目:《汽车造型设计原理》,《汽车结构设计与分析》,《人机工程学导论》七、教学环节安排:1. 理论课程:每周2学时2. 实践课程:每周2学时3. 设计讨论和指导:每周1学时八、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份完整的汽车设计项目,包括设计报告、设计草图和三维模型。
设计项目需符合汽车设计的规范,突出个性和创新。
以上为汽车设计课程的设计指导书,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勤加练习,提高自己的汽车设计能力。
汽车设计规程
![汽车设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cd9458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b.png)
汽车设计规程注: 本文是一个由人类审阅编辑的自动生成的文章。
由于 AI 对词汇和话题等内容有限制,可能无法满足您的全部需求。
以下是一篇关于汽车设计规范的示例文章:汽车设计规程引言:汽车设计规程是为了确保汽车设计符合安全、可靠、舒适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本文将对汽车设计规程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包括车身设计、底盘设计、安全系统设计、驾驶舱设计、动力系统设计等方面。
一、车身设计1. 车身比例规程车身尺寸和比例的合理性对于汽车的外观美观和空间利用至关重要。
设计师需要遵守车身宽度、长度、高度以及轴距等方面的规程,以确保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2. 空气动力学设计规程优化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可以减少风阻,提高燃油经济性。
设计师需要遵循空气动力学设计规程,包括车辆外形的流线型设计、尾部的风阻降低、风洞试验等方面的要求。
二、底盘设计1. 悬挂系统设计规程悬挂系统对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具有重要影响。
设计师需要遵守悬挂系统的几何参数、弹簧、减震器等方面的设计规范,以保证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2. 制动系统设计规程制动系统的设计对于车辆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设计师需要遵循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制动盘、刹车片、制动液等方面的设计规范,以确保车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制动。
三、安全系统设计1. pass籍系统设计规程pass籍系统是现代汽车的必备安全系统之一。
设计师需要根据pass 籍系统的原理和功能,合理布置车辆的传感器和控制单元,以提供安全的驾驶环境和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2. 安全气囊系统设计规程安全气囊是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在碰撞事故中的重要装置。
设计师需要遵守安全气囊的位置、数量、充气速度和布局等方面的设计规定,以确保安全气囊在事故中的正常工作。
四、驾驶舱设计1. 控制器和显示器设计规程控制器和显示器的设计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操控体验和信息获取效率。
设计师需要遵循人机工程学原理,合理布置控制器的位置、大小和显示器的分辨率等方面的要求。
汽车总布置设计(全)
![汽车总布置设计(全)](https://img.taocdn.com/s3/m/d6dffba265ce0508763213be.png)
不同类型的汽车有不同的轴数和驱动型式,这主要根据使用条件、用途、工 厂的生产条件、制造成本及公路的轴荷限值等因素进行选择。
最常用的是两轴、后驱动 4×2 式汽车,其中轿车还可以采用 4×2 前驱动式 结构。对于一般总重小于 19t 的汽车,都采用 4×2 后驱动的布置型式(前驱动 的轿车除外),因为这种汽车结构简单、布置合理、机动性好、成本低、适合于
定,然后进行质量参数的计算。 计算质量参数前,要列出各大总成的质量,再定出空载和满载时各总成的质
心至前轴和地面的距离,最后计算出空载和满载时的轴荷分配和质心至前轴、地 面的距离。
整车总布置应提供以下参数,为总成开发提供原始数据。 (1)整车的外廓尺寸; (2)轴距和前、后轮距; (3)前悬和后悬长度; (4)车头、驾驶室和发动机、前轮的布置关系; (5)轮胎型号、静力半径和滚动半径、负载能力; (6)车箱内长及外廓尺寸; (7)发动机的功率、扭矩及相应转速; (8)变速器头档速比(2 种)和档位数; (9)后桥总速比(可有几种); (10)最高车速; (11)最大爬坡度; (12)整备质量及载质量; (13)转向盘直径,车轮转角及最小转弯直径 (14)前轮接地点至前簧座的距离; (15)前簧中心距; (16)后簧中心距; (17)车架前部和后部外宽; (18)车架纵梁外形尺寸及横梁位置; (19)前簧作用长度; (20)后簧作用长度; (21)前簧非悬架质量; (22)后簧非悬架质量; (23)后轮毂及制动器总成质量。 通过整车总布置草图的绘制,可以初步确定各总成的布置关系,进而确定整
轮胎所承受的最大静负荷与轮胎额定负荷之比,称为轮胎负荷系数。 大多数汽车的轮胎负荷系数取为 0.9~1.0,以免超载。轿车、轻型客车及 轻 型 货 车 的 车 速 高 、轮 胎 受 动 负 荷 大 ,故 它 们 的 轮 胎 负 荷 系 数 应 接 近 下 限 ; 对在各种路面上行驶的货车,其轮胎不应超载。在良好路面上行驶且车速 不高的货车,其轮胎负荷系数可取上限甚至达 1.1;对车速不高的重型货 车、重型自卸汽车,此系数亦可偏大些。但过多超载会使轮胎早期磨损, 甚至发生胎面剥落及爆胎等事故。试验表明:轮胎超载 20%时,其寿命将 下降 30%左右。
(仅供参考)汽车座椅系统-设计指南
![(仅供参考)汽车座椅系统-设计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1d33ce5b90d6c85ed3ac692.png)
1.简要说明1.1座椅设计的基本要求现代轿车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运载工具,它已经是“人、汽车与环境”的组合体。
座椅作为汽车使用者的直接支承装置,在车厢部件中具有非同小可的重要性。
汽车座椅的主要功能是为驾驶者提供便于操纵、舒适、安全和不易疲劳的驾驶座位。
座椅设计时应同时满足以下几点基本要求:1.1.1具有良好的静态特性,即座椅的尺寸和形状应使人具有合适的坐姿,良好的体压分布,触感良好,并能调整尺寸与位置,以保证乘坐稳定、舒适,操作方便,视野良好;1.1.2有良好的动态特性,以缓和与衰减由车身传来的冲击和震动,以保证驾驶员能较长时间工作而不感到疲劳,乘客能感到乘坐舒适愉快;1.1.3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刚度与寿命,具有足够的安全性;1.1.4结构紧凑、外形与色彩应美观大方,与车身内饰相协调,并尽可能减轻质量、降低成本、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1.2座椅的布置座椅布置要体现出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座椅安装位置的尺寸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驾驶座椅是最关键的座椅。
它的基本要求是布置合理,操纵方便,即乘坐时驾驶者对方向盘、操纵杆和踏板的良好可及性。
驾驶座椅必须要有调节机构,以适应大部分人的身材(汽车工业中所应用的总范围在5%和95%之间,也就是包括了90%人群。
设计时一般取5%的女性及95%男性人体样板)。
驾驶座椅对方向盘、操纵杆和踏板的可及性决定了人体乘坐的姿势,姿势是由座椅的安排位置和形状设计所决定的。
驾驶者乘坐姿势不理想就容易疲劳甚至引起劳损。
因此,日本及欧美各大车厂设计驾驶座椅位置都有基本姿势、头部、肩部、手臂、腹部、腿部等活动空间的参考数据,不能随意设计。
另外座椅布置还应考虑座椅与周边部件的距离,即在座椅所有调节位置,座椅都应与周边部件保持适当距离,以免干涉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应考虑成员头部与顶棚距离,避免正常颠簸时成员头部与顶棚碰撞;还有两排座椅之间的距离也应根据不同的假人来设计,以保证成员的舒适坐姿。
汽车连续模具设计标准
![汽车连续模具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b50a11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d.png)
汽车连续模具设计标准汽车连续模具是现代汽车制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它能够有效地提高汽车的生产效率,保证汽车的制造质量,降低汽车的生产成本,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汽车连续模具设计标准的制定对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设计标准原则1)符合现代汽车制造的发展趋势和要求,适应汽车制造业实践需要。
2)注重人性化设计,提高模具操作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3)遵循工程设计的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确保设计质量和可靠性。
4)注重模具的可维护性和可升级性,方便后期维修和改进,提高模具寿命和使用效益。
1)尺寸和公差:规定汽车连续模具的尺寸和公差标准,确保零部件的互换性和组装精度。
2)材料和硬度:确定汽车连续模具的材料和硬度要求,以保证模具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3)接口和配合:规定汽车连续模具内部和外部的接口和配合尺寸、形位公差等,以确保模具各部件之间的协调运动和稳定性。
4)设计要求:明确汽车连续模具的设计要求,包括模具结构、模具尺寸、模具材料、模具剖面、模具加工工艺等,确保模具的设计符合实际需求和操作要求。
5)设计检验:确定汽车连续模具的设计检验流程,包括模具设计阶段、模具制造阶段、模具试验阶段和模具实验阶段的检验标准和方法。
汽车连续模具设计标准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汽车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也能够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品牌形象。
1)提高生产效率:汽车连续模具的合理设计能够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3)降低生产成本:汽车连续模具的设计和使用能够有效降低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和市场份额。
4)保障产品安全:汽车连续模具的人性化设计,能够降低模具操作过程中工人的伤害风险,保障汽车产品的安全性。
总之,汽车连续模具设计标准的制定和应用能够有效地推动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提高汽车生产效率、制造质量和产品安全性,为汽车行业的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现代汽车车身设计方法综述
![现代汽车车身设计方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b16baf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d.png)
现代车身设计方法综述作为汽车的更新换代关键之一,车身的更新换代显得尤为重要。
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五颜六色,个性化的汽车越来越多。
可见,车身作为汽车工业中一个最年轻而又发展迅速的分支,对销售和用户心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经历了汽车工业的起步时期,汽车车身采用外形制作工艺粗糙,各曲面的拼接随意性很大的马车车箱形式;一战和二战后,汽车车身外形设计得到了汽车工程师的重视,开始考虑空气阻力、审美学等,并把人体工程学、风洞实验应用到车身设计中,汽车真正成为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专门的二维/三维辅助设计/工程软件,汽车设计迈入了数字化时代,汽车车身设计业步入了现代化设计阶段。
在车身现代化设计过程中,大量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 TIA、PRO/E、UG等)建立车身的数学模型,并在计算机上进行结构设计、结构分析、有限元分析、外观设计、内饰件设计、虚拟碰撞检测、虚拟装配等工作。
一、在现代车身设计方法中,一般的流程图如右:1、市场调研,确定整车风格即使计算机再先进,也不能自动追踪当前的产品流行风格,不能了解现在高节奏生活下消费者的喜好,这就要求进行周密的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多产品的需求。
设计师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激发个人和团队的灵感来定位整车风格。
2、制作效果图在绘制效果图阶段,可手工绘制也可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绘制,具体根据设计师个人情况而定,但使用计算机绘制可更快捷地构建车身数字模型并使修改工作更方便。
而使用手工绘制再制作缩比例模型和1:1主模型,再以三坐标扫描或激光扫描的方式在计算机中构建车身数字模型,这是更常用的一种方法,因为以这种方式制作模型更能直观地表达出设计师的风格理念。
这实际上就是一个逆向设计的过程。
简单地说,逆向工程就是指将已有的产品模型转化为计算机中的数字化工程设计模型的过程,相当于是一种仿制,具有开发周期短、设计精度较高、便于进行结构设计/ 分析等优点,在车身设计过程中应用很广泛。
1.3 现代汽车车身开发流程与设计方法
![1.3 现代汽车车身开发流程与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7533444431b90d6c85c7c0.png)
(6) 生产准备
生产准备主要完成制造确认和批量生产确认工作。经过几轮产品试制和试验 后,设计最终冻结,产品的生产准备开始全面启动。
第1章 车身概论
1.3 现代汽车车身开发流程与设计方法
实际上,不同车身的开发流程并不是完全相同的,那么有什么差异呢?下面通过案例进 行分析比较。
案例分析
资料表明,目前国内汽车主机厂都建有统一数据库,并大量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但 由于开发条件的局限性,车身设计开发主要偏重于制造规划的同步工程,车身成本、质 量等关键控制点要等到车身设计数据完全冻结后再进行控制。
一旦车身成本和质量超过预定要求,很可能要把已冻结的设计推翻,返回概念设 计从头开始,造成开发周期延长。
第1章 车身概论
1.3 现代汽车车身开发流程与设计方法
业务流程再造(BPR)后的车身开发流程
市场调研
车身概念 设计
制造同步 工程目标
设计
车身成本 设计
车身质量 设计
车身结构 设计
制造同步 工程控制
优化设计在车身上的应用详见第7章。
第1章 车身概论
1.3 现代汽车车身开发流程与设计方法
任何新车型的开发或改型设计,其车身都要重新设计,而车身设计又是 决定车型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汽车制造公司都非常重视车身设 计,不断扩大设计队伍,增加资金投入,充分应用先进的设计技术和手段。
汽车制造工艺技术规范
![汽车制造工艺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730c6a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8.png)
汽车制造工艺技术规范1. 前言汽车制造是现代工业的重要领域之一,对于确保汽车质量、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汽车制造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制定工艺技术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汽车制造的不同环节入手,分别阐述各个环节的工艺技术规范。
2. 材料应用规范材料是汽车制造的基础,对于汽车的性能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制定材料应用规范可以确保材料的合理选用和合格使用。
材料应用规范包括材料的选型、检测要求、存储和使用等方面,旨在保证汽车制造过程中所采用的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3. 零部件加工规范零部件是汽车的基本构成单位,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汽车整车的性能和品质。
在零部件加工过程中,制定规范可以确保加工工艺的合理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零部件加工规范包括加工工艺流程、工艺参数、设备要求以及质量检测等内容,旨在确保零部件的加工质量和一致性。
4. 组装工艺规范组装是汽车制造的最终环节,直接决定汽车的整体质量和性能。
为了保证汽车的装配质量和一致性,制定组装工艺规范十分重要。
组装工艺规范包括装配步骤、工艺参数、装配顺序、工装夹具设计以及装配质量检测等方面,旨在确保汽车的装配过程合理、高效和可控。
5. 油漆喷涂工艺规范汽车的油漆喷涂是提高汽车外观质量和耐久性的重要手段,但也是制造过程中最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之一。
制定油漆喷涂工艺规范可以确保油漆喷涂工艺的合理性、稳定性和环保性。
油漆喷涂工艺规范包括底漆、面漆的喷涂要求、工艺参数、喷涂设备要求以及喷涂质量检测等内容,旨在提高油漆喷涂质量和效率。
6. 校验和测试规范校验和测试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用以验证汽车各个部件的性能和质量。
制定校验和测试规范可以确保校验和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验和测试规范包括测试方法、测试仪器的选用、标准件准备以及测试数据的处理等方面,旨在提高校验和测试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7. 质量控制规范质量控制是汽车制造中的核心环节,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汽车的整体品质和性能。
汽车设计过程步骤
![汽车设计过程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8a059b0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d.png)
汽车设计过程步骤汽车是现代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设计过程则是将概念转化为实际产品的关键环节。
在汽车设计过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步骤,从初始概念到最终成品,每个阶段都需要经过精心的策划和设计。
本文将介绍汽车设计过程中的主要步骤,以期了解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1. 概念阶段:汽车设计的第一步通常是概念阶段,设计师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思考并形成初步的设计构思。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通常会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竞争分析和潮流研究,以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和行业趋势。
此外,设计师还会绘制草图、进行故事板等工作,来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创意想法。
2. 初步设计阶段:在完成概念阶段后,设计师将开始制定初步设计。
这一阶段的关键是将初步的概念转化为可行的设计方案。
设计师会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来绘制三维模型,并进行各种参数模拟和可行性分析。
此外,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如工程可行性、安全性、法规要求等。
在这一阶段,设计师还需要与工程师、制造师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紧密合作,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3. 详细设计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获得满意的结果后,设计师将进行详细设计。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的细节,并为实际制造提供必要的技术图纸和规范要求。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还需要考虑车身结构、动力系统、底盘悬挂、内饰设计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设计师通常会与工程师和供应商进行持续的合作,以解决可能出现的技术难题和制造问题。
4. 模型制作和测试阶段:在完成详细设计后,设计师将制作汽车的实物模型,并进行各种测试和验证。
这些测试通常涉及到车辆动力性能、行驶稳定性、安全性能、乘坐舒适度等各个方面的考虑。
通过测试,设计师可以进一步改进和优化设计方案,以提高汽车的性能和质量。
5. 生产准备阶段:在模型制作和测试阶段结束后,设计师将与制造部门等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作,以准备汽车的生产。
这一阶段需要制定详细的制造流程和工艺规范,进行零部件采购和供应商管理等工作。
汽车车顶弧度标准
![汽车车顶弧度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119cb7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c.png)
汽车车顶弧度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汽车车顶弧度标准是指汽车制造商在设计汽车时所遵循的标准,其目的是确保车顶的弧度符合舒适性、视野和安全性方面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设计目录前言1、轿车车身2、轿车造型与空气动力学3、导流板与扰流板5、汽车档风玻璃6、汽车档风玻璃28、现代汽车的造型设计9、轿车车身上的三大立柱车身外型设计的两对矛盾汽车风阻的五个组成部分汽车外形的演变车身要紧构件轿车的面漆汽车的噪声轿车的降噪措施汽车的色彩汽车内饰件的材料内饰件与模块化汽车木质内饰件电动玻璃升降器电动座椅现代轿车座椅的要求车顶盖轿车的门车用塑料燃油箱轿车的仪表板总成轿车的前照灯以后的轿车大灯汽车内的雨刮器现代轿车音响氙灯——一种新型的前大灯人机工程学与汽车设计现代轿车设计概况“优化设计”与轿车产品材料疲劳——汽车安全的大敌塑料在汽车内的应用镁合金在汽车内的应用车用材料的新进展汽车铝质材料纳米技术和汽车车用钢板新型车身材料绿色浪潮与汽车汽车信息化网络汽车蓝牙技术与汽车汽车移动影院与信息化Wi-Fi与汽车车载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汽车保险杠安全气囊轿车内的安全带前言....汽车作为一种商品,首先向人们展示的确实是它的外型,外型是否讨人喜爱直接关系到这款车子甚至汽车商的命运。
在全球各大汽车企业中,汽车造型工作差不多上由公司的最高层直接领导。
因此除了汽车公司自己的设计队伍,还有一些独立的、专业的汽车设计公司,如闻名意大利设计大师乔治亚罗的设计公司[ www.italdesign.it]、意大利博通设计室[ www.bertone.it] 等等。
....好,先让我们看一下什么是汽车造型设计?....汽车造型设计是依照汽车整体设计的多方面要求来塑造最理想的车身形状。
汽车造型设计是汽车外部和车厢内部造型设计的总和。
它不是对汽车的简单装饰,而是运用艺术的手法科学地表现汽车的功能、材料、工艺和结构特点。
....汽车造型的目的是以其的美去吸引和打动观者,使其产生拥有这种车的欲望。
汽车造型设计尽管是车身设计的最初步骤,是整车设计最初时期的一项综合构思,但却是决定产品命运的关键。
汽车的造型已成为汽车产品竞争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汽车造型设计需要你掌握哪些知识?....汽车造型要紧涉及科学和艺术两大方面。
设计师需要明白得车身结构、制造工艺要求、空气动力学、人机工程学、工程材料学、机械制图学、声学和光学知识。
同时,设计师更需要有高雅的艺术品味和丰富的艺术知识,如造型的视觉规律原理、绘画、雕塑、图案学、色彩学等等。
另外,汽车作为一种商品,设计师还要考虑成本和顾客的心理需求。
设计师在精通这些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这是最重要的),创作更富魅力的汽车形体。
Return轿车车身....早期的轿车车身沿用了马车车身结构,整个车身以木材料为主。
1912年由爱德华巴特首次制成了全金属的车身,1925年文森卓.兰西亚发明了承载式车身,车身由钢板冲压成型的金属结构件和大型复盖件组成,这种金属结构的车身一直沿用至今,得到不断的完善和进展。
....汽车车身从整体上分为非承载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两种。
....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有一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
发动机、传动系的一部分,车身等总成部件用悬架装置固定在车架上,车架通过前后悬架装置与车轮联接。
这种非承载式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高度高,一般用在货车、客车和越野吉普车内,也有少部分的高级轿车使用,因为它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没有刚性车架,只是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底板等部位,发动机、前后悬架、传动系的一部分等总成部件装配在车身上设计要求的位置,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
这种承载式车身除了其固有的乘载功能外,还要直接承受各种负荷力的作用。
通过几十年的进展和完善,承载式车身不论在安全性依旧在稳定性方面都有专门大的提高,具有质量小,高度低,没有悬置装置,装配容易等优点,因此大部分的轿车采纳了这种车身结构,例如我国生产的一汽奥迪、上海桑塔纳等国产轿车均是承载式车身。
....提到轿车车身,不能不提及轿车车身的组合装配法。
目前轿车车身差不多上采纳金属构件和复盖件的分块组合,将各种预先制好的结构件和复盖件,用焊接和铆接的方式进行组合装配。
各个车身的构件,例如风窗立柱,门立柱、门上横、前后冀子板、前后围板等零部件,除外型要严格符合设计要求外,其配合尺寸也要求一丝不苟。
这些零部件中的专门大部分差不多上冲压出来的,需要依靠高质量的模具来保证。
因此讲,一辆优良的轿车不但要有好的设计技术,更要有好的工艺制造手段。
Return轿车造型与空气动力学....空气阻力众所周知,车速越快阻力越大,空气阻力与汽车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假如空气阻力占汽车行驶阻力的比率专门大,会增加汽车燃油消耗量或严峻阻碍汽车的动力性能。
据测试,一辆以每小时100公里速度行驶的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的百分之八十将被用来克服空气阻力,减少空气阻力,就能有效地改善汽车的行驶经济性,因此轿车的设计师是特不重视空气动力学。
在介绍轿车性能的文章上经常出现的“空气阻力系数”确实是空气动力学的专用名词之一,也是衡量现代轿车性能的参数之一。
....空气阻力系数汽车在行驶中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围绕着汽车重心同时产生纵向,侧向和垂直等三个方向的空气动力量,对高速行驶的汽车都会产生不同的阻碍,其中纵向空气力量是最大的空气阻力,大约占整体空气阻力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它的系数值是由风洞测试得出来的,与汽车内的合成气流速度形成的动压力有紧密关系。
当车身投影尺寸相同,车身外形的不同或车身表面处理的不同而造成空气动压值不同,其空气阻力系数也会不同。
由于空气阻力与空气阻力系数成正比关系,现代轿车为了减少空气阻力就必须要考虑降低空气阻力系数。
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轿车的空气阻力系数维持在0.4至0.6之间。
70年代能源危机后,各国为了进一步节约能源,降低油耗,都致力于降低空气阻力系数,现在的轿车空气阻力系数一般在0.28至0.4之间。
....轿车外形设计为了减少空气阻力系数,现代轿车的外形一般用圆滑流畅的曲线去消隐车身上的转折线。
前围与侧围、前围、侧围与发动机罩,后围与侧围等地点均采纳圆滑过渡,发动机罩向前下倾,车尾后箱盖短而高翘,后冀子板向后收缩,挡风玻璃采纳大曲面玻璃,且与车顶园滑过渡,前风窗与水平面的夹角一般在25度-33度之间,侧窗与车身相平,前后灯具、门手把嵌入车体内,车身表面尽量光洁平滑,车底用平坦的盖板盖住,降低整车高度等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空气阻力系数。
在80年代初问世的德国奥迪100C型轿车确实是最突出的例子,它采纳了上述种种措施,其空气阻力系数只有0.3,成为当时商业化轿车外形设计的最佳典范。
....据试验表明,空气阻力系数每降低百分之十,燃油节约百分之七左右。
曾有人对两种相同质量,相同尺寸,但具有不同空气阻力系数(分不是0.44和0.25)的轿车进行比较,以每小时88公里的时速行驶了100公里,燃油消耗后者比前者节约了1.7公升。
考察轿车车形的进展史,从本世纪初的福特T型箱式车身到30年代中型的甲虫型车身,从甲虫型车身到50年代的船型车身,从船型车身到80年代的楔型车身,直到今天的轿车车身模式,每一种车身外形的出现,都不是某一时期单纯的工业设计的产物,而是伴随着现代空气动力学技术的进步而进展的。
空气阻力系数在过去的轿车手册中从未出现过,今天则是介绍轿车的常用术语之一,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一种参数了Return导流板与扰流板....现代轿车的经常时速已达100公里左右,最高时速更达200公里以上,因此轿车的车身设计既要服从空气动力学,要有尽量低的空阻系数,又要采取措施,在车身的前后端安装导流板和扰流板,以保证轿车的行驶安全。
....在空气动力学上,有法国物理学家贝尔努依证明的一条理论:空气流速的速度与压力成反比。
也确实是讲,空气流速越快,压力越小;空气流速越慢,压力越大。
例如飞机的机翼是上面呈正抛物形,气流较快;下面平滑,气流较慢,形成了机翼下压力大于上压力,产生了升力。
假如轿车外型与机翼横截面形状相似,在高速行驶中由于车身上下两面的气流压力不同,下面大上面小,这种压力差必定会产生一种上升力,车速越快压力差越大,上升力也就越大。
这种上升力也是空气阻力的一种,汽车工程界称为诱导阻力,约占整车空气阻力的7%,尽管比例较小,但危害专门大。
其它空气阻力只是消耗轿车的动力,那个阻力不但消耗动力,还会产生承托力危害轿车的行驶安全。
因为当轿车时速达到一定的数值时,升力就会克服车重而将车子向上托起,减少了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使车子发飘,造成行驶稳定性变差。
....为了减少轿车在高速行驶时所产生的升力,汽车设计师除了在轿车外型方面做了改进,将车身整体向前下方倾斜而在前轮上产生向下的压力,将车尾改为短平,减少从车顶向后部作用的负气压而防止后轮飘浮外,还在轿车前端的保险杠下方装上向下倾斜的连接板。
连接板与车身前裙板联成一体,中间开有合适的进风口加大气流度,减低车底气压,这种连接板称为导流板。
在轿车行李箱盖上后端做成象鸭尾似的突出物,将从车顶冲下来的气流阻滞一下形成向下的作用力,这种突出物称为扰流板。
....还有一种扰流板是人们受到飞机机翼的启发而产生的,确实是在轿车的尾端上安装一个与水平方向呈一定角度的平行板,那个平行板的横截面与机翼的横截面相同,只是反过来安装,平滑面在上,抛物面在下,如此车子在行驶中会产生与升力同样性质的作用力,只是方向相反,利用那个向下的力来抵消车身上的升力,从而保障了行车的安全。
这种扰流板一般安装在时速比较高的轿跑车内(参阅图示轿车)。
目前许多轿车都装有导流板和扰流板,藉以提高轿车的性能。
返回^v^v^v^v^v^v^v^v^v汽车挡风玻璃尽管汽车业与玻璃业是属于两个不同领域的行业,前者属于机械制造业,后者属于轻工业,但从汽车的进展历程来看,两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玻璃技术差不多完全渗入了汽车行业之中,成为汽车技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现在,人们总是从汽车安全和外观的角度去研究和开发汽车玻璃,不断推出新的品种。
汽车玻璃往常挡风玻璃为主。
早在80多年前,玻璃已装在美国福特厂出产的T型车内,当时是用平板玻璃装在车厢的前端,使驾车者免除风吹雨打之苦。
从这以后的几十年间,玻璃业逐步涉足汽车工业,制造了多种安全玻璃-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和区域钢化玻璃等品种,极大地改善了汽车玻璃的性能。
其中夹层玻璃是指用一种透明可粘合性塑料膜贴在二层或三层玻璃之间,将塑料的强韧性和玻璃的坚硬性结合在一起,增加了玻璃的抗破裂能力。
钢化玻璃是指将一般玻璃淬火使内部组织形成一定的内应力,从而使玻璃的强度得到加强,在受到冲击破裂时,玻璃会分裂成带钝边的小碎块,对乘员不易造成损害。
而区域钢化玻璃是钢化玻璃的一种新品种,它通过专门处理,能够在受到冲击破裂时,其玻璃的裂纹仍能够保持一定的清晰度,保证驾驶者的视野区域不受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