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歌曲 小小少年》教学设计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歌曲 小小少年》教学设计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歌曲小小少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小少年》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选自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四课。

歌曲以轻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展现了少年时代的天真无邪和快乐。

歌曲共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描述了小少年时代的无忧无虑,第二乐段则表达了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困扰。

整首歌曲旨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成长的勇气。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知能力,他们善于模仿和创造。

在学习这首歌时,他们能够通过歌词和旋律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并能用自己的声音表现出来。

同时,他们对于成长过程中的烦恼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理解歌曲的含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小小少年》,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使他们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成长的过程,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的把握。

2.理解歌曲中成长的过程和所表达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钢琴伴奏,为学生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

2.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歌曲讨论,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提高演唱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谱、图片、视频等。

2.钢琴:用于伴奏和示范演唱。

3.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小小少年》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绪。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歌谱,让学生初步认识旋律和歌词。

教师用钢琴伴奏,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学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重点关注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表演,让学生在实际演唱中巩固所学。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成长的过程,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花城粤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 歌曲 《小小少年》 教案

花城粤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 歌曲 《小小少年》 教案

花城粤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歌曲《小小少年》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小少年》是一首富有儿童特色的歌曲,选自花城粤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四课。

歌曲以轻快的旋律和简单易懂的歌词,表达了少年时代的天真无邪和快乐时光。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在学习《小小少年》这首歌曲时,他们能够通过歌词理解歌曲的主题,通过旋律感受歌曲的情感。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小小少年》的词曲,学会正确演唱。

2.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快乐情感。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含义。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4.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小小少年》的词曲、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教学音频。

3.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打击乐器。

4.分组标志:便于学生分组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轻松愉快的儿童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听过这首歌吗?这首歌是什么名字?”在学生回答完毕后,引入本节课的歌曲《小小少年》。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小小少年》的词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同时,教师可以简单讲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停下来,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牧场上的家》是一首富有田园风光的歌曲,选自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

这首歌曲描绘了牧场上的美丽景色和牧羊人的生活,歌词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

歌曲为2/4拍,旋律简洁优美,节奏明快,适合四年级的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田园风光的魅力,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词的含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们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还有待提高,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牧场上的家》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对田园风光的热爱,增强对家乡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掌握。

2.对歌词含义的深入理解。

3.音乐素养的提高,包括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演唱榜样。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词含义,感受歌曲情感。

3.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音乐符号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示范演唱等。

3.乐谱:分发给学生,方便他们跟随演唱。

4.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牧场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牧场的印象,从而引出歌曲《牧场上的家》。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随后,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哼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首先,教师讲解歌词的含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歌曲 噢!苏珊娜》教案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歌曲 噢!苏珊娜》教案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教案一. 教材分析《歌曲噢!苏珊娜》是一首四年级音乐下册的教材,选自花城版。

这首歌曲以轻松欢快的旋律和富有感染力的歌词,展现了苏珊娜的美丽和温柔。

歌曲共四句歌词,旋律简单,易于学生掌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高,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如节奏、音高、唱名等。

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学生可能对美国民间音乐感兴趣,可以通过这首歌曲进一步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噢!苏珊娜》,并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音高。

2.了解美国民间音乐的特点,培养对不同文化背景音乐的欣赏能力。

3.通过合唱、分组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4.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节奏的掌握:歌曲中的节奏较为复杂,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节奏感。

2.音高的准确性:歌曲中的音高变化较大,学生需要学会准确地唱出每个音高。

3.合唱配合: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保持和谐的合唱效果。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的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2.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音乐节奏和音高。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互动教学: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音乐节奏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3.钢琴:教师伴奏使用。

4.练习册:用于学生课后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美国民间音乐的歌曲,引起学生对美国民间音乐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歌曲《歌曲噢!苏珊娜》。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歌曲 《让我们荡起双桨》-花城粤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歌曲 《让我们荡起双桨》-花城粤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花城粤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词、旋律、节奏等基本知识,增加学生的音乐素养。

2.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

3.提高学生对船和河流的基本认识,培养其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词和旋律。

2.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节奏和演唱技巧。

3.对船和河流的基本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演唱技巧。

2.对船和河流的基本认识。

四、教学方法与步骤1. 导入介绍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意义,同时点播歌曲的音频文件,使学生对歌曲的整体感知。

2. 歌曲学习1.歌词学习:学生跟读教师的演唱,注意发音准确、韵律顺畅,同时对歌词的含义进行解释。

带领学生反复朗读歌词,逐渐掌握歌曲的文字内容。

2.旋律学习:学生跟随教师的演唱,感知歌曲的旋律轮廓和音高变化。

逐渐掌握歌曲的基本曲调和旋律特征。

3.节奏学习: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节奏,使用敲打节拍器或拍手方式,逐渐掌握歌曲的韵律和节奏特点。

4.合唱练习:引导学生根据节奏和旋律要求,先分组进行小范围合唱练习,然后全班齐唱。

3. 船和河流的基本认识1.介绍船和河流的基本知识: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船只和不同形态的河流,让学生了解船和河流的基本形态,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2.制作手工船和河流模型:引导学生通过手工制作方法,制作船和河流模型,以帮助他们更直观地认识和理解船和河流的形态特征。

4. 辅助活动1.安排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班内比赛互动中展示自己的合唱演唱和手工制作成果,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2.家庭任务:布置家庭任务,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周围河流和船只的形态特征,以及口头描述和书写总结。

五、教学评估1.班内表演和互动评估:分组展示并评选出最佳合唱表演和手工制作成果,检验学生的演唱和创造能力。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 《阿瓦日古丽》教案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 《阿瓦日古丽》教案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阿瓦日古丽》教案一. 教材分析《阿瓦日古丽》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现了对美丽女孩阿瓦日古丽的赞美。

这首歌曲节奏变化丰富,富有弹性,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感和音准。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多元文化中的维吾尔族音乐特色,拓宽音乐视野。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对音乐节奏、音准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维吾尔族音乐特色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们的音乐表现力各有差异,需要在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阿瓦日古丽》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维吾尔族音乐的兴趣和认识。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正确的节奏感和音准。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维吾尔族音乐特色和节奏变化。

2.重点:歌曲《阿瓦日古丽》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维吾尔族音乐特色和歌曲背景。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阿瓦日古丽》的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乐器:钢琴、手鼓等,用于伴奏和节奏练习。

4.分组标签:用于学生分组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阿瓦日古丽》,让学生初步感受维吾尔族音乐特色。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背景和维吾尔族音乐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阿瓦日古丽》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唱。

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教师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歌曲。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表演,让学生在实际演唱中巩固所学。

歌曲《中国人》-花城粤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歌曲《中国人》-花城粤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歌曲《中国人》-花城粤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歌曲介绍《中国人》是一首与国家文化有关的歌曲,由花城出版社旗下的粤教版出版,适用于四年级音乐下册教学。

歌曲以朗诵的形式,介绍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和文化成就,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洁明了,适合小学生学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的伟大历史和文化成就;•掌握《中国人》的歌曲内容和歌词;•学唱《中国人》歌曲。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良好文化品味和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和演唱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内容1. 歌曲学唱•学唱《中国人》歌曲;•分段教唱,逐句讲解,并适当加入动作。

•介绍《中国人》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诞生背景和意义;•讲解歌曲中出现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事件,并辅助学生学习。

3. 思考讨论•分析歌曲中的歌词和文化内涵,并进行简单讨论;•鼓励学生思考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四、教学方法1. 听唱教学法•整体听唱和分段听唱相结合;•在教唱歌曲时加入拍子、节奏、呼吸等技巧指导。

2. 讲授教学法•在分析歌曲听唱和讨论的过程中进行讲解教学;•通过发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观点交流和练习;•帮助学生形成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学习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过程1. 歌曲整体学唱•分析歌曲的曲式和节奏;•整体听唱两遍,引导学生跟唱。

2. 歌曲分段学唱•分段播放歌曲,教唱每段歌词和旋律;•逐词逐句讲解,并配合动作和节奏练习。

•分析歌曲中文化背景和历史事件;•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4. 思考讨论•分析歌曲中的文化内涵和感受;•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反应。

六、教学评估•学生学习的表现评估: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合作精神;•教师评估自身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班级小结评估。

新版小学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

新版小学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

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我爱中华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我爱中华》体会华夏音乐蕴含的美感,感悟歌曲里所包含的中华情并学会运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2、了解附点音符的作用,学唱附点音符的节奏。

3、向学生展示祖国的美丽河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1、了解附点音符的作用,唱好前置附点音符节奏型。

2、能够深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我爱中华》。

请学生边听边欣赏祖国的美景,欣赏完以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活动2【练习】发声练习1 2 | 3 4 | 5 - | 5 4 | 3 2 | 1 - ||啊............啊............啦............ 啦............活动3【活动】学唱歌曲1.播放音乐资料,让学生听着音乐小声跟唱歌曲。

2.教师情声并茂地范唱歌曲,运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并让学生模仿。

活动4【讲授】学习附点音符1.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附点音符,并通过练习学习怎么唱好附点音符。

2.让学生找出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并注意要把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唱好。

活动5【讲授】小结1.全体同学深情齐唱歌曲《我爱中华》。

2.播放课件《我爱中华》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保护好身边的环境。

活动6【作业】多听多唱通过其他途径学唱歌颂祖国的歌曲《中国人》一、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中华民族的知识,学生参与两首歌曲的演唱,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涵的美感。

并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2、通过学唱歌曲《中国人》,学生能用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并即兴创编歌词;学会保护植被,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新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2课多彩的乡音(四)

新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2课多彩的乡音(四)

新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2课多彩的乡音(四)一、教学目标1.知道中国乡村音乐的特点;2.知道乡村音乐中的节奏乐器有打击乐器和拨弦乐器;3.学会演唱《红梅赞》。

二、教学重点1.乡村音乐的特点;2.节奏乐器的演奏;3.《红梅赞》的演唱。

三、教学难点1.乡村音乐中拨弦乐器的演奏;2.如何演唱《红梅赞》的吉祥仪式部分。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老师播放乡村音乐,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导入新课(1)乡村音乐的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声音振动宽广;•曲调富有变化;•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2)节奏乐器的分类•打击乐器:如锣、鼓、钹等;•拨弦乐器:如二胡、琵琶、古筝等。

(3)让学生听一段带有二胡演奏的乡村音乐,让学生感受拨弦乐器的声音特点。

3. 学习新课(1)《红梅赞》的节奏部分让学生跟随节奏击打掌声,帮助学生掌握曲子的节奏。

(2)《红梅赞》的吉祥仪式部分让学生听老师演唱吉祥仪式部分,让学生跟唱,熟悉歌曲的曲调和歌词。

同时,老师还可以教授一些演唱技巧,如怎样掌握歌曲的音调和节奏,如何表达歌曲的情感等。

4. 练习和巩固新课(1)互相演唱让学生分组,两人一组,互相演唱《红梅赞》。

(2)模仿演奏让学生模仿拨弦乐器的演奏,比如用拍子代替二胡演奏的音符等。

5. 课堂总结老师让学生回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乡村音乐的特点、节奏乐器的分类以及《红梅赞》的演唱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乡村音乐的特点以及节奏乐器的分类,同时还教授了《红梅赞》的演唱和拨弦乐器的模仿演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乡村音乐中独特的韵味和地方特色,还能够提高音乐素养和演唱水平。

同时,本节课的教学方式也比较活跃,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花城版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教案

花城版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教案

花城版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教

第一单元音乐创作与表演
第一课了解简谱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简谱的基本知识,研究简谱唱歌。

第二课初识音符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音符及基本节拍、拍号知识。

第三课缤纷乐谱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能识别符号,通过唱唱跳跳来理解编曲与节奏。

第四课以歌会友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能够欣赏、演唱儿歌,并理解其歌词内容。

第五课摇滚乐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摇滚音乐并研究其中一首摇滚歌曲。

第六课经典音乐欣赏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欣赏经典音乐,研究并演奏其中一首经典乐曲。

第二单元舞蹈表演
第七课舞动青春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研究民族舞,并通过舞蹈展示自我。

第八课《中国功夫》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研究编舞,并研究表演中国功夫舞蹈。

第九课歌剧舞台剧欣赏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欣赏歌剧和舞台剧,并理解故事情节和音乐特点。

第十课钢琴表演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钢琴及其演奏方法,研究并演奏一首简单的钢琴曲子。

第十一课古典芭蕾舞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古典芭蕾舞及其基本动作,通过研究编舞来表现古典芭蕾舞的韵味。

第十二课表演赏析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研究表演技巧,提高表演能力,从而更好地演绎舞台节目。

以上就是全册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谢谢!。

新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2课多彩的乡音(四)

新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2课多彩的乡音(四)

新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2课多彩的乡音(四)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并初步领会老师、同学们表演的《采集花儿》、《卖鱼歌》、《土司的婚礼》的内容和情感。

2.能通过音乐韵律和节奏的感受,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感受乡音和民俗风情的独特魅力。

3.能独立完成《采集花儿》、《卖鱼歌》、《土司的婚礼》节奏拍子的击打练习,体验节奏与身体的协调性,锻炼其音乐感知和协调能力。

4.能口语表述和书写有关学习本课时所学的民族乐器名称、表演技巧和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情境创设,教会学生用歌曲表现出情感和意境。

2.难点:学生自主完成节奏的练习和音乐表演,从而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魅力,提高音乐协调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让学生说出自己所在的城市和乡镇,带领他们回归到音乐所代表的乡野中,开启一段听乡音、唱民歌的旅程。

2. 引导学生感受多彩的乡音•向学生展示三部分音乐表演视频,并介绍拍奏乐器。

•请学生踩拍,跟随节拍点拍子,体验“采集花儿”、卖鱼歌”、《土司的婚礼》等歌曲的节奏与韵律。

•带领学生分组,自主排队表演节奏。

3. 了解乐曲背景和内涵•向学生介绍歌曲的来源、演唱背景等;介绍乐曲的形成背景和内涵,让学生在了解外表的同时,更深一层的领会其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4. 学习日常乐器的表演秘籍•请学生观看如何演奏琵琶、马头琴、扁担鼓视频,分别感受不同乐器的演奏技巧和特点。

•请学生自主选择音乐乐器,演奏乐曲,提升学生的目视与听觉反应能力。

5. 课堂总结•请学生升起手告诉老师他们在学习本节课中有什么体验、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将所学民族乐器名称、表演技巧、内容写在笔记本上。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的教学,学生更加理解音乐所代表的乡野风景和民族风情,同时也学到一些知识及技能。

在实践中,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此节课的教学需要学生在欣赏、演奏、唱歌中全面发展自身音乐素养,同时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花城版四级下册音乐教案

花城版四级下册音乐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我爱中华》第一、二课时教学内容:唱歌《我爱中华》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中华民族的知识,学生参与两首歌曲的演唱,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涵的美感。

并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2、通过学唱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能用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并即兴创编歌词;学会保护植被,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歌曲《我爱中华》1、播放音乐《爱我中华民国》这首歌曲,请学生想想这是什么歌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小家庭,我们这个中华大家庭叫什么名字2、播放多媒体课件《我爱中华》。

请学生边听边看,看完后讲出看到了什么3、听中读。

教师播放节奏《我爱中华》并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再请学生模仿教师朗读。

4、听中唱。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我爱中华》,请学生轻声跟唱歌曲。

学生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真正体验和感受到音乐的美,并进行模仿体验。

5、巩固知识。

从头反复记号“:||”6、听中评。

学生分小组进行演唱,并互评:唱得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最后全班带着亲切深情的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7、听赏相关歌曲。

教师播放《爱我中华》、《祖国慈祥的母亲》让学生感受中华情与华夏音韵独具的美感。

8、唱唱敲敲。

熟唱歌曲后,请学生任选敲击乐器,任选下列节奏型为他们伴奏。

9、唱唱跳跳。

教师播放多媒体海南“调声”的歌舞形式的课件,请学生模仿舞步。

熟走舞步后,教师可把学生分成二组,人少的一组围小圈,手拉手,边唱“问”的这部分音乐,边走舞步;人多的一组围大圈,手拉手,边唱“答”的这部分音乐边走舞步。

10、唱唱编编。

教师引导学生创编新词演唱。

11、想想谈谈。

二、小结:播放课件《我爱中华》,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不做破坏环境的事情。

第三、四课时教学内容:唱歌《中国人》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中华民族的知识,学生参与两首歌曲的演唱,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涵的美感。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茉莉花》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茉莉花》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茉莉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茉莉花》是一首广为人知的中文歌曲,选自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材。

歌曲以中国传统的民歌风格为基础,旋律优美、抒情,歌词简洁、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茉莉花的美丽形象为题材,描绘了茉莉花的优雅和芬芳;第二乐段以对茉莉花的赞美和向往为题材,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歌曲充满了浓郁的中国风情,有利于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简单的音乐符号和术语,掌握基本的声乐演唱技巧。

他们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然而,部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如音乐理论知识的缺乏、声乐演唱能力的不足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提高音乐素养和演唱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茉莉花》,掌握基本的声乐演唱技巧。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理论知识,如节奏、音高、旋律等。

2.声乐演唱技巧,如呼吸、发音、共鸣等。

3.对歌词意境的理解和表达。

4.集体演唱时的协调和配合。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提高演唱技巧。

3.分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集体演唱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对歌曲内容、意境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

5.反馈评价: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指导学生纠正错误,提高演唱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歌曲介绍、歌词、音乐符号等,方便学生学习和理解。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歌曲 《红河谷》》教学设计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歌曲 《红河谷》》教学设计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歌曲《红河谷》》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歌曲《红河谷》》,是一首经典民歌。

通过教授这首歌曲,让学生能够加深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识,提高音乐的欣赏能力。

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目标•能够理解歌曲《红河谷》的歌词和歌曲意境;•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并掌握基本的音乐技巧;•能够通过合唱练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歌曲学唱歌曲学唱是本节课的主要部分。

首先,教师可以播放一遍歌曲,让学生先听一遍,通过感受音乐节奏、歌曲情感等内容,初步了解歌曲。

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句一句地学唱歌曲,让学生模仿自己的发音和语调。

可以采用分组唱、对唱、放慢节奏等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歌曲内容。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鼓励学生,让学生更有动力、更有信心。

2. 歌曲的理解学唱《红河谷》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歌词和歌曲意境。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式引导、情境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涵。

同时,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音乐特色和旋律结构等内容,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歌曲。

3. 合唱练习在学唱和理解歌曲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合唱练习。

在合唱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点评学生,让学生更好地协调合作和团队精神。

同时,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声部分配和演唱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歌曲的情感和表现。

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对学生学习状态和教学效果的反馈。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例如学唱测试、歌曲解析测试、合唱练习测评等。

评估结果可以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让家长更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状态,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内容的总结和反思。

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确定哪些教学方法和内容是有效的,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

同时,教师还可以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从学生角度考虑教学改进方向,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歌曲 《西风的话》-花城粤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歌曲 《西风的话》-花城粤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歌曲《西风的话》-花城粤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歌曲的曲调、节奏和歌词,并唱出能正确表达歌曲情感的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能够轻松地跟着节奏唱歌;•通过歌曲学习,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通过歌曲感受秋天的感觉,了解秋天之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欣赏能力,让他们能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难点:正确地表达歌曲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唱秋天的歌曲,让学生对秋天的感觉有个初步的了解。

然后,播放《西风的话》的音乐,让学生听一遍,感受歌曲的氛围和节奏。

2.学习歌曲(1)教师与学生一起分别唱一遍歌曲,再一起唱一遍。

(2)教师分段唱歌,学生跟随唱,每唱完一句歌词停顿一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情感。

(3)教师放歌曲,让学生听并跟唱。

3.听音乐分析歌曲节奏和旋律教师给学生听一遍歌曲并打节拍数,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4.听完歌曲,进行感受和创作(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歌曲背景和歌词内容,让学生了解歌曲整个意境。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创作,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感受,用音乐和语言创作自己的作品。

四、练习(1)学生自己唱一遍歌曲,教师纠正他们的发音和声调。

(2)学生分组练习并演唱自己创作的作品。

五、总结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次教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歌曲的知识和技能。

六、作业回到家后,让学生练习自己的歌唱技能,准确地唱出《西风的话》。

七、教学反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接受的不仅仅是歌曲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情感和价值观。

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是未来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教学新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兴趣和成就感。

歌曲《中国人》-花城粤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歌曲《中国人》-花城粤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歌曲《中国人》-花城粤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歌曲介绍《中国人》是一首粤语儿歌,适合四年级学生学唱。

这首歌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动听,讲述了中国人乐观向上、勇敢坚强的精神风貌。

通过学唱这首歌,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集体观念和勇气品质,同时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歌曲的歌词和曲调,能够流畅地唱出歌曲。

•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中国人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

2.能力目标•能够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能够在合唱中协作,共同完成唱歌任务。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与珍视。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歌曲的学唱和理解;教学难点:歌曲中表达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视频或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2.学唱歌曲(2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歌曲唱歌,先从音准开始,逐段教唱,逐渐熟悉歌词和曲调。

在学生熟悉歌曲之后,可以进行分组唱和合唱。

3.理解歌曲(20分钟)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对学生的表述进行点拨和引导。

4.课堂演唱(10分钟)通过学生的分组演唱,现场展示学生的学唱成果,营造积极、欢快的学习氛围。

5.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通过视频和图片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更多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同时引导学生为自己的祖国加油、发光发热。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结合合唱,旨在营造积极、活跃、合作的学习氛围。

六、板书设计•歌曲名:《中国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学唱歌曲、理解歌曲、课堂演唱。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歌曲的学唱、理解和课堂演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歌曲,掌握了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

同时,本节课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歌曲 《红河谷》-花城粤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歌曲 《红河谷》-花城粤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歌曲《红河谷》- 花城粤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歌曲名称、演唱者、歌曲背景;2.能够正确地认识符合歌曲节奏的基本节奏形式,并且用手敲击出基本的节奏形式;3.快速和流畅地演唱歌曲,并能唱到三遍以上;4.能够听出歌曲中基本的旋律和节奏。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歌曲的基本节奏形式;2.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难点1.歌曲的同步所唱和节奏;2.歌曲的节奏转换。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教学内容1.听歌识曲,唱出歌曲的第一句;2.学生敲出基本的节奏形式;3.教唱歌曲,要求学生多次唱歌熟记;4.训练听曲能力,让学生有听歌后能够印象中唱出歌曲剩下的部分的能力。

教学步骤1.教师简单介绍《红河谷》的歌曲背景、演唱者等,鼓励学生多谈论;2.教师播放歌曲,在播放过程中要求学生端起左手,以手指演奏歌曲节奏的主要节拍;3.让学生跟唱歌曲前两句,让学生多次练习;4.让学生整体跟唱歌曲,提醒学生注意发音、表情和节奏;5.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起立活动,用手指伴奏;6.学生组成小组,相互唱歌,完成合唱;7.教师在口头提示的情况下,逐步加入歌曲的节奏转换的练习,让学生跟唱后记住。

四、教材配套学教材的过程中,需要多听一些音乐,加强对音乐的认知与具体的节奏操作。

同时,也需要多唱歌曲,不断强化唱歌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配合手势,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

五、教学后续在教学结束后,让学生带着可靠的感觉,随时复习、加强。

在学生中,我们应该推广唱歌,帮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更好地欣赏和分享音乐。

六、教学评价教学设置教材讲解、歌曲演唱的练习和课堂互动等多个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音乐中有所提高和收获。

从学生的成绩和考试科目的改善来看,教学效果较好,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歌曲 噢!苏珊娜》教学设计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歌曲 噢!苏珊娜》教学设计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歌曲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歌曲,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收录了这首歌曲。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的内容描述了苏珊娜夜间迷失方向,但最终找到了回家的路。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美国音乐文化,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同时提高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歌和简单的音乐鉴赏。

然而,对于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他们可能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文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噢!苏珊娜》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美国音乐文化的了解和鉴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3.运用正确的歌唱技巧演唱歌曲。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4.互动法:学生之间互相提问、解答,共同进步。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钢琴:用于伴奏和指导学生唱歌。

4.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噢!苏珊娜》,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

同时,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歌唱技巧的运用,如气息控制、音准把握等。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合唱,检验学习效果。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歌曲中的寓意,如苏珊娜迷失方向但仍能找到回家的路。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 《噢!苏珊娜》教案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 《噢!苏珊娜》教案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噢!苏珊娜》教案一. 教材分析《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民谣,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唱。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材选择这首歌作为学习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充满热情。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英文歌词的理解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歌词的解读和翻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噢!苏珊娜》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英语演唱歌曲的能力。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美国民谣,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英文歌词的翻译和理解。

2.歌曲节奏的把握和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节奏。

2.互动法:学生与教师互动,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唱。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舞蹈创编。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3.乐器:吉他、鼓等,用于伴奏和节奏训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噢!苏珊娜》,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并对英文歌词进行翻译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教授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引导学生跟唱。

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演唱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舞蹈创编,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美国民谣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歌词和演唱技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并尝试用英语进行歌词创作。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歌曲《噢!苏珊娜》的歌词,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我爱中华》第一、二课时教学内容:唱歌《我爱中华》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中华民族的知识,学生参与两首歌曲的演唱,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涵的美感。

并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2、通过学唱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能用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并即兴创编歌词;学会保护植被,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歌曲《我爱中华》1、播放音乐《爱我中华民国》这首歌曲,请学生想想这是什么歌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小家庭,我们这个中华大家庭叫什么名字 2、播放多媒体课件《我爱中华》。

请学生边听边看,看完后讲出看到了什么3、听中读。

教师播放节奏《我爱中华》并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再请学生模仿教师朗读。

4、听中唱。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我爱中华》,请学生轻声跟唱歌曲。

学生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真正体验和感受到音乐的美,并进行模仿体验。

5、巩固知识。

从头反复记号“:||”6、听中评。

学生分小组进行演唱,并互评:唱得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最后全班带着亲切深情的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7、听赏相关歌曲。

教师播放《爱我中华》、《祖国慈祥的母亲》让学生感受中华情与华夏音韵独具的美感。

8、唱唱敲敲。

熟唱歌曲后,请学生任选敲击乐器,任选下列节奏型为他们伴奏。

9、唱唱跳跳。

教师播放多媒体海南“调声”的歌舞形式的课件,请学生模仿舞步。

熟走舞步后,教师可把学生分成二组,人少的一组围小圈,手拉手,边唱“问”的这部分音乐,边走舞步;人多的一组围大圈,手拉手,边唱“答”的这部分音乐边走舞步。

10、唱唱编编。

教师引导学生创编新词演唱。

11、想想谈谈。

二、小结:播放课件《我爱中华》,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不做破坏环境的事情。

第三、四课时教学内容:唱歌《中国人》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中华民族的知识,学生参与两首歌曲的演唱,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涵的美感。

并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2、通过学唱歌曲《中国人》,学生能用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并即兴创编歌词;学会保护植被,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安全教育二、创设情境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师生活动 1 教师敲击节奏2 学生讨论下雨天的感受,想象花儿,苗儿。

3 教师把节奏写到黑板上,解决难点。

4 把对应的乐谱写在节奏下面,解决乐谱中的难点。

5 节奏训练6 发声练习12 34 | 5 - | 54 32 |1 -|| 啊-------- 啊-------- 啦-------- 啦--------- 四、授新1 初听,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

感受快乐的情绪和热烈的场面2 视唱,先模唱主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听辨这段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3 学生讨论下雨天的感受,想象花儿,苗儿。

4 采用听想法学会歌曲,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5 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6 通过听,体会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7 让学生哼唱主旋律五、创编活动学做一两个简单的动作,随音乐边唱边表演,体会音乐欢快,热烈的情绪。

用打击乐给歌曲伴奏。

六、归纳总结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小朋友要团结友爱,组成一个爱的大家庭。

说一说自己的收获七、拓展延伸第二课多彩的乡音第五、六课时教学内容:唱歌江苏民歌《茉莉花》教学目标:1 在听与看中初步认识音乐。

2 学会用自然和谐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茉莉花》3 用打击乐准确地给歌曲伴奏教学重点: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节奏训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安全教育二、创设情境1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2 播放电影,把学生带入到这首歌的意境中。

三师生活动 1 教师解决难点。

2 把对应的乐谱写在节奏下面,让学生视唱。

3 教师纠正错误,教师打节奏,把难的节奏写在黑板上。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小朋友要团结友爱,组成一个爱的大家庭。

说一说自己的收获七、拓展延伸第二课多彩的乡音第五、六课时教学内容:唱歌江苏民歌《茉莉花》教学目标:1 在听与看中初步认识音乐。

2 学会用自然和谐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茉莉花》3 用打击乐准确地给歌曲伴奏教学重点: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节奏训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安全教育二、创设情境1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2 播放电影,把学生带入到这首歌的意境中。

三师生活动 1 教师解决难点。

2 把对应的乐谱写在节奏下面,让学生视唱。

3 教师纠正错误,教师打节奏,把难的节奏写在黑板上。

4 节奏训练5 发声训练12 34 | 5 - | 54 32 |1 -|| 啊-------- 啊-------- 啦------- 啦-------- 四、新授1 初听,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情绪,为更好演唱歌曲做好准备。

2 再次聆听,教师都要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没多都写了什么内容,情绪是什么样的3 先唱歌曲的旋律,要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4 教师弹琴,学生唱谱,教师纠正错误。

5 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文字语言更深刻的体会歌曲意境。

6 教师弹琴,学生填歌词,演唱时要声情并茂。

7 用简笔画描绘出水,桥,船等景,使学生便于记住歌词。

8 教师弹琴,学生分声部唱,教师纠正错误。

9 师生齐唱,共同感受歌曲的旋律,情绪要把握准确。

五、创编活动1 学生分角色表演,编上动作,进行表演2 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表演。

3 用打击乐进行伴奏。

六、教师总结1 教师总结这节课的内容第七、八课时教学内容: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河北民歌《茉莉花》、河南民歌《茉莉花》、歌剧《图兰朵》教学目标:1 聆听作品,了解民歌,感受民歌的感染力。

2 在创编活动中认识变音记号,唱准音高。

3 在欣赏中体会歌曲的内含。

教学重点:聆听感受教学难点:节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安全教育二、创设情境学生听音乐进教室,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播放《催动催》的视频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师生活动1 教师打节奏,学生模仿。

2 把对应的乐谱写在节奏下面,让学生视唱。

3 教师纠正错误,教师打节奏,把难的节奏写在黑板上。

4 节奏训练5 发声训练12 34 | 5 - | 54 32 |1 -|| 啊-------- 啊-------- 啦-------- 啦--------- 四、新授1 完整聆听作品,初步欣赏作品的旋律感受和作品的基本情绪。

2 再听提出问题,听到这首歌你最想做什么。

3 再听,谈谈停后的感想,写出力度记号,或表情术语。

4 再听,让学生跟着衬词拍手或唱一唱,体验欢乐地情绪。

随歌声转动手腕,跟上音乐。

5 视唱作品片段,自己听一听乐曲中分几个声部。

6 复听加强感受歌曲的旋律,情绪,风格。

7 学生随音乐走步,感受节奏。

8 听一听其他插曲片断,对这部影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9 教师弹琴,学生哼唱歌曲,更好的感受歌曲。

五、创编活动1 让学生用打击乐器给乐曲伴奏2 给歌曲编上动作,随音乐跳一跳。

3 做五角星,感受那个年代的背景。

六、教师总结1 教师总结这节课的内容2 学生谈一谈收获。

第九、十课时教学内容:唱歌江苏民歌《茉莉花》教学目标:1 在听与看中初步认识音乐。

2 学会用自然和谐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

3 用打击乐准确地给歌曲伴奏教学重点: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节奏训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安全教育二、创设情境1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2 播放电影,把学生带入到这首歌的意境中。

三师生活动1 教师打节奏,学生模仿。

2 把难点的地方写在黑板上,着重进行练习。

3 发声练习12 34 | 5 - | 54 32 |1 -|| 啊-------- 啊-------- 啦-------- 啦--------- 四、新授第九、十课时教学内容:唱歌江苏民歌《茉莉花》教学目标:1 在听与看中初步认识音乐。

2 学会用自然和谐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

3 用打击乐准确地给歌曲伴奏教学重点: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节奏训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安全教育二、创设情境1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2 播放电影,把学生带入到这首歌的意境中。

三师生活动1 教师打节奏,学生模仿。

2 把难点的地方写在黑板上,着重进行练习。

3 发声练习12 34 | 5 - | 54 32 |1 -|| 啊-------- 啊-------- 啦-------- 啦--------- 四、新授1 初听,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情绪,为更好演唱歌曲做好准备。

2 看插图教师讲解,这首歌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意境。

3 先唱歌曲的旋律,要求气息要连贯,音色统一。

4 教师弹琴,学生唱谱,教师纠正错误。

5 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文字语言更深刻的体会歌曲意境。

6 教师弹琴,学生填歌词,演唱时要声情并茂。

7 学生边唱边用动作感受旋律的优美,还可以由全体学生拌成一排排的高楼,边唱边表演。

8 教师弹琴,学生分声部唱,教师纠正错误。

9 师生齐唱,共同感受歌曲的旋律。

五、创编活动1 学生给歌曲编上动作,随音乐跳动。

2 用打击乐给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积极性。

3 师生共舞。

六教师总结1 教师总结这节课的内容,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第三课:音乐中的动与静教学内容:(一)、音乐中的动与静。

(二)、音乐欣赏。

1、《春江花月夜》。

2、《百鸟朝凤》。

3、《地狱中的奥非欧》4、《动物狂欢节》中的第四段《乌龟》。

(三)、学唱歌曲《哦,十分钟》。

(四)、活动与练习。

教学目标:(一)、通过对话面积音乐的欣赏与比较,了解和听辨音乐中的动与静。

(二)、通过音乐欣赏与对比,懂得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对改变音乐形象的作用。

(三)、指导学生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感受和演唱《哦,十分钟》。

(四)、通过练习巩固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音乐中的动与静。

教学难点:速度、力度可以改变音乐形象。

课时:4第一、二课时:教学内容:(一)、音乐中的动与静。

(二)、欣赏:《春江花月夜》、《百鸟朝凤》。

教学重点:音乐中的动与静。

教学过程:(一)、导入:说一说生活中的“动”与“静”:(师生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