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命哲学视角解读_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_的悲剧成因

合集下载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的悲剧成因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的悲剧成因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的悲剧成因作者:张雪来源:《牡丹》2017年第23期《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短篇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很多学者从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角度对该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

本文主要从造成主人公艾丽米的悲剧入手,来深刻剖析悲剧形成的原因。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也美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1949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一生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与12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15部长篇小说与绝大多数短篇小说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在“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福克纳经过主观的折射,透视出面临工业文明侵入的南方社会现实。

南北战争以南方的失败而告终,战争后南方的传统价值观虽然崩溃,却评借惯性在南方社会继续产生影响。

一、《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梗概《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浓缩了福克纳一生短篇创作的精华,它是福克纳所有短篇小说中最引人深思的一篇。

故事的背景是美国内战后的南方小镇——杰斐逊镇。

这场战争最终以南方战败告终,然而南方的很多种植园主还是保留着旧思想、旧观念,艾米丽的父亲就是典型的例子。

他对艾米丽的控制欲很强,为了所谓的门第观念和等级虚荣心,不顾艾米丽的个人权利,拒绝了所有向艾米丽求婚的年轻男性,剥夺了她幸福的权利。

当艾米丽父亲去世后,万念俱灰、毫无依靠的艾米丽不顾老套的思想,很快就喜欢上了来小镇修建铁路的工头北方佬赫默。

但艾米丽始终无法挣脱旧制度的牢笼和枷锁,当她发现赫默根本就没打算和她白头到老、共度余生时,用砒霜毒死了他,她认为这样做可以圆了她的爱情幸福之梦,也能够堵住悠悠之口保住自己的名声。

从那以后,艾米丽在破旧封闭的宅院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并与死尸同床共枕几十年,直到她走到生命的终点。

后来,镇上的居民在艾米丽的葬礼上才发现这个惊人的秘密。

二、造成艾米丽个人悲剧的原因艾米丽的悲剧成因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去分析。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试析爱米丽悲剧的成因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试析爱米丽悲剧的成因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试析爱米丽悲剧的成因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是其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本文从家庭、社会和个人性格三个方面分析爱米丽悲剧的成因,旨在揭示当时社会背景下南方妇女的悲惨命运。

1. 引言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荣获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

五十年代以来,福克纳成为现代美国文学中研究、解释得最频繁、最精细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成了一个无穷探究其多层意义的文本。

福克纳一生除写作十九部长篇小说外,还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短篇小说。

这些短篇小说以虚构世界的广度和深度、感人至深的主题、深邃的道德寓意以及小说文体与叙述手法的多样性和艺术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他笔下源源不断诞生的“约克纳帕塔法县”系列小说中,《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这个系列清正廉洁小说百花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通过描写爱米丽·格里逊这位旧南方贵族小姐的悲剧一生,深刻反映了美国南北双方新旧秩序的激烈斗争和南方没落贵族的守旧心态。

他们留恋昔日的辉煌荣耀,不甘心就此退出历史的舞台,因而极力维护那腐朽败落、已在逝去的旧传统和旧德育。

由于自身传统的限制和周围环境日新月异的现实,导致了他们最终不可避免的悲剧。

福克纳笔下的人物常常是复杂的集合体,这是造成许多人物悲剧的根源。

在福克纳人物身上总是有许多的矛盾,而女性人物身上的矛盾冲突尤其表现得错综复杂。

在她们身上,不仅存在着个人和自我之间的冲突,还有个人和环境、女人和作为南方女人之间的冲突。

她们性格中所具有的这种多重人格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是造成其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而爱米丽正是这样一个包含着复杂人格、多重身份、身处矛盾困境中的极为典型的矛盾性人物。

爱默生曾经说过,人们之所以寂寞,是因为他们不去修桥,反而筑墙将自己围堵起来。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隐喻意蕴解读-2019年精选文档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隐喻意蕴解读-2019年精选文档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隐喻意蕴解读隐喻通常指的是借一件事物来讨论另一件事物,以一事物的具象特征来映衬另一事物的抽象特征。

这样,隐喻的运用就能更形象更清楚地表现事物外在的或内在的特征。

隐喻作为重要的艺术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由来已久,用隐喻的方式来结构、描写、阐释人物和事件,可通过简单而直白、的表层意象将寓含于其中的复杂的主题意旨生动地突现出来。

现代文学作品常常依赖隐喻将一些抽象的主题或是复杂的历史内蕴层层剥开,让读者对其内涵一览无疑。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越是伟大的文学家,越善于隐喻。

20世纪美国伟大的小说家,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福克纳就可堪称是一位隐喻大师。

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生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和大量优秀的短篇小说,这些作品中隐喻技巧的使用无处不在,特别是其发表于1930年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1]里,其隐喻模式技巧的使用更是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以美国南北战争后南北双方新旧秩序的冲突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守旧、傲慢的美国南方女性因爱生恨,毒杀情人,终身与尸首相伴,过着隐居生活的悲剧故事。

表面上看,这不过是一个没落贵族女性令人扼腕的爱情悲剧,而实质上它隐含了作者更深层更隽永的寓意。

作者以主人公艾米莉这个命运跌宕起伏的人物为载体,向读者展示了美国南方在社会大变革中特殊的历史和文化。

探讨文本中的隐喻对解读文本的深层内涵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拟从人物命运、人物矛盾以及主题内涵三个方面来探讨作者在隐喻背后所展现的耐人寻味的社会历史现实。

一、人物命运――历史的隐喻美国南方有它特殊的历史和文化,内战前的南方人享受着蓄奴制带给他们的富足生活,讲究优雅的贵族文明,太平盛世,一片繁荣。

然而,一场南北战争不仅摧毁了南方人赖以生存的蓄奴制经济,而且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思想意识形态也轰然坍塌,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都在历史变化的冲击下分崩离析,南方那优雅的贵族文化在战败的阴影和贫困的折磨中绝望而徒劳地挣扎着。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生死边界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生死边界
会看到她时 , 这位昔 日的窈 窕淑女 已经发胖 , 头发也 变成 了
般 的静 默、 毫无生机与 自我 意识 的精 神世界 里 , 那么父 亲死
后, 她便主动选 择 了这 种虽生 犹 死 的生 活状 态 。父 亲过 世
后, 她仍然远离人群独居 , 不参 与任何社 交活动 。对此 , 镇上 居 民认 为“ 她这样做 是控 制不 了 自己” 他们 在对 她报 以理 ,
帮助她 而又不损其尊严 , 口为她免 了税 , 她父亲 曾贷 找借 说“
款 给镇政府 , 因此镇 政府作为一种交易… …以这种方式 偿还
… …
命 的最后 十年 , 爱米 丽把 自己完全封 闭在那座 日渐破败 的房
子里 , 能体 现其生命 迹象 的就是 黑仆托 比 , 唯一 当人们 从窗
I看见她 时, Z l 发现她 就像 神龛 中的一个偶 像。到此为止 , 爱
它却仍然活着 , 它不但 没有 消失 , 反而 通过 主宰南 方人价 值
世界和意义世界而重新获得 了生命 。这样 , 就像盘踞 在业 已
木屋 , 装点着 1 纪 7 9世 0年代 风格 的圆形 屋顶 , 尖塔和 涡形
花纹的阳台” 。在那业 已消失 的辉煌过 去 , 子周 边是 最考 房 究的街道 , 而如今 , 为汽车和轧棉机包围 , 却 不仅使得往 日的 庄严荡然无存 , 而且在全新 的环境 中显现为 “ 中之丑 ” 即 丑 , 使如此 , 的主人也 拒绝对 它做 任何修 葺或改变 , 是使 房子 总

生者 : 虽生犹死
评论 家从 不同的角度解 读了爱米 丽悲剧人生的成 因 , 乎 但几
元人 注意到小 说 中处处 弥 漫 的人 生 生 死边 界 的相 互僭 越 。 人 的生存 离不 开物 质世界 , 离不 开人 的 自然 肉体 , 因为这 里 有人 的感性生活 。然而 , 的生存 更离 不 开精神世 界 , 人 离不 开人 的灵魂世界 , 因为这 里有人 的道 德生 活 , 且这 才是人 并 的理想 的生活 目标 。人性 的二元结构 , 决定 了人 的生存既是

浅析《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中艾米丽的悲剧命运及隐喻

浅析《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中艾米丽的悲剧命运及隐喻

浅析《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中艾米丽的悲剧命运及隐喻作者:宋梅珠姚静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期宋梅珠姚静摘要:《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是福克纳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

它讲述了南方没落贵族小姐艾米丽在经历了惨痛的时代变迁、家事衰落、父亲亡逝后,开始勇敢地尝试摆脱家族束缚, 砸碎精神枷锁, 并执着追求属于自己的一份“另类”爱情,甚至不惜以杀掉爱人,并与爱人尸体同床共枕为代价,来完成梦想婚姻的故事。

文章从三个方面浅析这篇小说中艾米丽的悲剧命运:南方传统与父权压迫、抗争觉醒与女性主义、象征与隐喻。

关键词:父权制;抗争;女性主义;象征隐喻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 他出生在密西西比州一个没落的南方种植园主家庭。

他写作的故事大部分发生在以其家乡为原型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 因此,其作品又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福克纳一共创作了125篇短篇小说和19部长篇小说,组合起来描绘了一幅绚烂壮美的美国南方兴衰史,并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其第一部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勾勒了艾米丽的悲剧一生,反映了父权对女性的压迫,以及女性的抗争与毁灭,与此同时也深刻体现出艾米丽悲剧命运的象征意义。

一、南方传统与父权压迫美国内战摧毁了南方经济赖以生存的奴隶制度,随之而来的便是南方传统生活方式、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彻底崩塌。

战后,南方贵族彻底丧失了过去富足的生活,但他们仍然伪装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顽固地生活在自己幻想的尊贵的身份中。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描写了南方没落的格里尔森家族的命运。

艾米丽的父亲老格里尔森是南方父权社会的典型代表,他坚定地维护着南方传统的等级和尊严。

艾米丽从小丧母,作为家中独女整日与父为伴。

虽然,父亲苛刻的教养方式使艾米丽形成了沉默寡言、清高孤僻的性格和极其古怪的脾气,但是,年轻美貌的艾米丽也曾被众多年轻人所爱慕,可惜在父亲眼中,没人配得上自己高贵的女儿,他赶走了所有向艾米丽求婚的男子,正如小说中描述的那样:“身段苗条、穿着白衣的艾米丽小姐立在背后, 她父亲叉开双脚的侧影在前面, 背对艾米丽, 手执一根马鞭, 一扇向后开的前门恰好嵌住了他们俩的身影”。

以《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为例分析南方妇女的悲剧根源

以《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为例分析南方妇女的悲剧根源
鼍 覃
科教 文化 If I
苏妇 悲 根 《 爱 丽的 瑰 为 析 方 女的 剧 源
( 黑龙江大学西语 学院, 黑龙江 哈 尔滨 10 8 ) 5 00
擒 要: 阐述 了福克纳‘ 献给爱米面玫瑰1 ) 中爱来丽对爱情 的执着追求, 分析 了导致其悲剧 的根源。爱来丽渴望真挚的爱情 , 由于她 对待人生 但 的态度和追求爱情所采取的极端的方法, 以度 南方旧道德对女性的种种精神束缚 , 导致 了 的悲剧 。通过描 写南方妇女命运的 悲捌 , 她 福克纳批争 了 J
男权社会 , 表现 l对逐渐衰落的南方传统文化复杂的态度 。 l l 关键词 : 美国南方 ; 克纳;献给爱来丽的玫瑰) 悲剧根源 福 < ; 福 克 纳 087 16 ) 美 国 “ 惘 的 一 9 ~ 92 是 迷 代” 代表 作 家 之一 , 是 南方 文 艺 复 兴 的代 他 表 。福 克纳 出生 并 成长 在美 国南 方 。 他大 多 数小 说背景 都是美 国南 方。福克纳 成功地 塑 造 了许 多 南 方 女 性 人 物 ,描 写 了她 们 的 命 运 ,对 她们 的精 神和 深 层意 识做 了探 索 , 从 而表 现 出他 对南 方妇 女 的关 怀 , 体现 了福 克 纳对 南 方社 会 和传统 南 方文 化的 复杂 态度 。 《 给爱 米 丽玫 瑰 >是福 克 纳 比较具 有代 表 献 性的 短篇小 说之~ 。通过描 写南方 妇女命 运 的悲 剧 , 他批 判 了男权 社 会 , 现 出对 逐 渐 表 衰 落 的南 方 传 统 文化 既 批 判 又欣 赏 和怀 念 的态度 。 福 克 纳 时代 的美 国南 方 正处 于 社 会 转 型期 的历史 十字 路 口。2 O世纪初 , 北方 资 在 本主 义 工商 势力 和价 值 观念 的 冲击下 , 方 南 保 守 的农业社 会迅 速解体 。开始 了它 自身 的 心里 为她 献上一枝 象征爱 情 的玫瑰花 。爱 米 爱米 丽 身 上 的矛 盾 冲 突实 际 上 象征 着 我 们 丽小 姐 被 比作 “ 纪念 碑 ” 的 人物 , 式 暗示她 象 生活 中每个人 身上时臆 时现 的矛盾 冲突。我 征着 社会 珍视 已久的 一种 传统 , 一种 生活 方 们 每个 人都 要受 一 定的 社会规 范 约束 , 同 而 式 以及 某些 价值观 念。 时又想 最 大限度 地 满足 自己的需求 。 这种 需 爱 米丽 的悲剧 有其 自身性格 的根源 。爱 求 有 时是违 背 常规 的 。所 以 < 给爱米 面 的 献 米丽 对 爱的 追求 是一种 极 端 的 、 甚至是 变 态 玫瑰 > 中隐含着 对 人类 自身 悲剧 的深 人恩 索 的反 抗 。爱米 丽一 直 与世 隔绝 , 从没有 人知 和 揭 露 。 道她 的 内心感 受 , 至在 那个 故事 的叙 事者 甚 透 过爱米 丽那 悲惋 的爱 情故事 , 我们 可 “ 我们 ” 的口 中读者 也从 没有 接触 过 爱米 丽 以窥 见到 当时南 方 社会 的许 多不 同侧 面 , 即 的 内心 世界 。这 就是为 什么文 章的第 一段叙 造 成爱米 丽悲 剧的深刻 的社会 根源 。当时南 述者 “ 们 就告诉 读者 : 爱米 丽 ・ 我 “ 格里 尔森 方 家 庭 的父 亲 凭 借 旧 家庭 制度 和传 统 观念 小姐过 世 了 , 全镇 的人都 去送 丧: 男人 们是 出 赋予 的权力 , 君 主一样 统 治着 自己的家 庭 像 于敬 慕 之情 。 为一 个纪 念碑 倒下 了 。女人 小王 国。父 亲作为 家长 的统 治地 位是 由南方 因 们 呢 , 大多 数 是 出于 好 奇心 , 看 看她 屋 保 守 的 以加 尔 文 主义 为核 心 的基 督 教 文 化 则 想 子 的内部 。除 了一个花 匠兼厨 师的 老仆人之 来 维 护 的。爱米 丽是 格 里尔 先生 的独生 女 , 外, 至少 已有 十 年光 景没 人进 去 看看这 幢房 母 亲早 逝 , 是在暴 君 似 的父亲 的看 护下 长 她 子 了。 】 在人们 的心 且中她并 不是一 个活在 大的 。 年轻 时 。 渴望加 入同龄 人的生括 。然 她 现 代 化 进 程 。 然 而 这 一 进 程 并 非 一 帆 风 顺 , 现实 中 、 有血 有 肉 的人 , 是一 个 象 征着 已 而 ,她 的父 亲却 把爱 米 丽看成 是私 有财 产 , 而 一 它充 满 了新 旧势 力 和新 旧观 念的 激烈 冲 突。 逝去 的南方 文 明 的 “ 下 的纪念 碑 ” “ 倒 , 传统 赶走 了她所 有 的追 求者 , 坏 了她所 有能 过 破 福克 纳 一 方 面 看 到 了南 方 社会 和历 史 中 的 的化 身 ,是 义务 的象 征 ,是人 们 关 注 的对 上 女人 正常 生话 的 机会 。父 亲死 后 , 爱米 丽 各 种 问题 ,意识 到必 须根 除它 们另 一方 面 , 象 ” 。爱米 丽是 一个 自我封 闭 的、 性格 孤僻 的 长久以来 被压抑 的感情终 于暴 发出来 。她剪 同时 他 又像 大多 数南 方作 家 一样 , 视南 方 人 。爱米 丽永 远 活在过 去 , 米丽 的悲 剧根 短 了头 打扮 得像 女 孩一样 。 珍 爱 开始 了一 种新 的 传统 的 价值 观念 ,对 南方 有一 种 深沉 的 、 近 源在 于 她 不 能接 受 和 适应 社会 的进 步 和变 生活~ 追求 自己的幸 福 , 她遇 到 了北 方人 荷 乎 于 非理 性 的热 爱 , 对它 的过 去 充满 怀恋 之 更 , 她对 于一 切 已经 逝去 的事 物都 采取 了极 默 ・ 隆 , 伯 两个 相爱 了。渴 望爱情幸福 的爱 米 情。以至于他 说 “ 过去 的 E子 。 1 过去 时代 的逝 端的挽 留方式 。她的父 亲虽然 剥夺 了她获得 丽甘愿 冒风 险 , 一片 反对 声 中勇敢 地和镇 在 去对 我是 一 个悲 痛和 悲剧 性 的事 情” 。这 种 爱情 的机 会 ,可 是 却 是 她精 神 上 唯 一 的依 民们对 峙 , 受着 异乎 寻常 的舆 论压 力而 丝 承 感情 在 《 给爱 米 丽 的玫 瑰 > 献 中有 集 中的 流 靠 。 所 以 在 她 父 亲 死 后 , 不 肯 承 认 父 亲 的 毫没有 妥协 。爱米 丽身上 这种不 屈不挠追求 她 露。 死亡 , 拒绝埋 葬父亲 。同样 , 具有新 思想 的 幸 福 的 精神 正 是 被作 家们 一 贯 歌颂 的人性 在 < 给爱米 丽 的玫瑰 )标 题 本身 就体 现 新一 代人 来 向她征 税 时 , 献 她也 拒绝 接受 沙里 美 和个性 美 。她 的执着 和勇气正是 被人们 一 了作者 对美 国南方 的情感 。玫 瑰本 是爱情 的 多斯 上 校 死亡 , 坚定 地 说 “ 在 杰 弗生 无 贯 所欣 赏和弘扬 的人类 品质 的一部分 。 并 我 。她 不管 别人 的 议论指 责 与荷 默相 如果 爱米 丽身 上 只具 有 这种 个性 , 么 那 象 征 , 纪念 某 种美 好 的事物 。可是 女主 人 税可 交 ” 是 公 爱 米 丽 一生 之 中 , 于专 横 的父 亲 、 统 恋 。 由 传 可是 当她 意识 到 代表 着 自己最 后一 线希 在 伯 隆不 承担义 务 抛弃 她后 , 完全 可 以用 她 的束 缚 和爱人 的 背叛 , 是没 有 获得 过真 正 望 的情人 也要 离 自己而去 时 , 她 或 远 害怕 荷 默离 开 时问来 抚平 创伤 , 者像 狄更 斯《 大前程 > 通 的爱情 的 。而且在 “ 一代 ” 新 人的眼 中她 只是 后 的孤 独 , 因害 怕全 镇 人 的议 论 , 了挽 中的赫 薇香 小姐 那 样 , 过 抚育 女孩 艾丝 黛 也 为 个 又 老又 丑 、 了 留住 爱情 不 惜一 切 的胖 回贵族 小 姐 的尊 严 ,她 便 采取 了极 端 的方 拉来 专 门戏 弄 异 性 。爱 米 丽 却 没能 这 般 潇 为 还 女人 。但 是 作者 为什 么要 把 玫瑰 献给 她 呢? 式 , 出 了最 后 偏激 的抉 择 。她 用毒 药毒死 洒 。因为 她在 具有 普通 女性 人格 的 同时 , 做 即爱米 丽 福克 纳 曾经 这样 说“ 这儿 有 一个 遭遇 悲惨 的 荷 默 , 将 他 的尸 体保 留在 阁楼 上 , 他 陪 具有 特定 年代 的南 方女 性 的人格 , 并 让 女人 , 的 悲 剧是 无 法 改变 的 , 何 人 也 无 伴 自己一生 , 远再 也无 法离 去 。通 过杀 死 具 有 双 重 人 格 。而 这 种 女 性 人 格 与 南 方 女 性 她 任 永 爱 而 能为力 。我可怜 她 。 是 向她 表示敬 惹 , 这 就象 情 人 , 米 丽 没有 让 伯 隆控 制 自己 , 是 决 人格之 间的 冲突最终导 致 了她的悲剧 。父亲 爱米 丽 只是获 得 了人 身 自由 , 然而 , 在 你在 这 种情 形下 要 向人 做 出某种 姿势 、 个 定控 制 了伯隆的一 生 。通 过这样 的方式她 终 死后 , 行 在 礼什 么 的一 样 。对一 个 男人 , 会敬 他一 杯 于挽 留住 了情人 , 许 在她 心 目中也 挽 留了 精神 上爱 米丽 并 未获碍 真 正的解 放 , 她心 你 或 酒, 而对一 个女 人 , 则会献 上一朵 玫瑰 。”l 时 间的 逝去 。我 们还 可 以从爱 米 丽那块 “ 你 I l 隐 灵深处 总是有 着南方 的传统 道德规 范 。南方 而一 个纯 洁 方 面福 克 纳 同 情像 爱 米 丽 一 样 的南 方 女 在金 链 子那 ~端 滴嗒 作 响的 挂表 ” 中看 出 , 的妇 道 观要求 她们 要纯 洁 清 白, 没有 性 欲 , 该 是 应 因为在 她 的心 中南 方社 会 的 妇女 应该 是 没 有激 情 、 性 的命 运 :她 是南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读后感本文由享誉世界的美国现代小说家威廉·福克纳创作完成。

作为美国乃至世界上最好的故事叙述者之一,福克纳在现代文学技巧方面是一个成功的革新者。

他着力于挖掘隐藏在故事背后的东西——悲剧或苦难的根源,而不是悲剧或苦难本身。

他善于描写难以描述的情感:疯狂、分裂、扭曲、怪诞,以及灵魂深处不为人所知的隐秘世界。

下面通过《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这部作品来了解一下作者的写作技巧,以及我从这部作品里所理解和感受到的东西。

文章的第一部分通过一种特殊的心里表现形式,论述了艾米丽变态心理的形成过程和背景,尤其通过收税人与艾米丽的对话,向我们传达了艾米丽作为一个没落的贵族,却依然自恃清高的孤僻、扭曲的心理状态。

开头描述了艾米丽的葬礼,个人觉得这种写法不仅是为了制造悬念以吸引读者这样小儿科的目的,而是为了透过葬礼上男人女人们不同的心理来表现艾米丽这不同于常人的一生,大家之所以这么好奇,就是因为艾米丽内心孤僻、扭曲,常年独居,几乎不出门,并且拒绝访客。

后文提到:“父亲死后,她很少外出;心上人离去之后,人们几乎都看不到她了。

”对人们而言,她就是个迷。

这也很好的表达了艾米丽的神秘感。

第二部分描述了艾米丽变态心理、变态行为的一系列表现,以及使艾米丽产生这些极度孤僻、扭曲、人格障碍等的社会重压。

福克纳通过塑造的变态的女主人公艾米丽在社会的重压之下所产生的怪诞行为,深刻的表现了南方传统压迫下心智失常的女性的悲惨遭遇,谴责了南方传统的淑女制度对女性的摧残,同时也表现了南方没落贵族的腐败,在旧传统的瓦解过程中人们彷徨苦难的探索。

第三部分作者通过一系列创作手法和写作技巧(比如哥特和恐怖效应、象征手法、叙述技巧等)丰富和深化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升华了作品的主题。

这一部分有许多细节描写,如第一段说艾米丽的头发剪短了,像个小女孩儿,跟教堂彩色玻璃窗上的天使有几分相似之处,这样的描写显得有些悲怆肃穆,更给人一种沉重的仿佛死亡一般压抑的感觉。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悲剧成因及叙述角度解读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悲剧成因及叙述角度解读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悲剧成因及叙述角度解读作者:马海旭来源:《现代交际》2015年第05期[摘要]本文通过对《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的性格、环境等因素的分析,总结其悲剧的成因;另外,对于作者采用“我们”的叙述角度,进行叙述者可靠性方面的解读。

[关键词]悲剧原因叙述者可靠性[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093-01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代表作《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深刻反映了新兴资本主义与旧势力之间的矛盾。

悲剧的成因需要进行分析,此外,还需解读作为叙述者的“我们”自我矛盾的内心状态,进一步探寻作品主题和作者真正意图。

一、造成艾米丽悲剧的原因(一)艾米丽与整个镇的冲突这篇小说中的南方不再是南北战争前的南方,它被在南方人眼中粗鲁野蛮的北方人,和大型机器、各种新兴事物所充斥。

大多镇民正在学习接受所有的变化,但艾米丽小姐根本不配合。

除了她的黑人男仆,没有人可以进入她的房子,更别提说服她改变自我融入时代。

即使镇民挑衅闯入她家,也会因为她无法抗拒的冷漠和骄傲而退却。

故事一开始就描述了这所房子,“那是一幢过去漆成白色的四方形大木屋,坐落在当年一条最考究的街道上,还装点着有19世纪70年代风格的圆形屋顶、尖塔和涡形花纹的阳台,带有浓厚的轻盈气息。

可是汽车间和轧棉机之类的东西侵犯了这一带庄严的名字,把它们涂抹得一干二净。

只有艾米丽小姐的屋子岿然独存,四周簇拥着棉花车和汽车泵。

”在过去,这所房子是镇上的骄傲,但现在却成了碍眼之物。

艾米丽小姐也是同样,当她年轻可爱时,青年们都以能追求她为豪。

但现在,她40多岁,“看上去像长久泡在死水中的一具尸体,肿胀发白。

”最可怕的是,她倔强的性格和不愿接受变化的心态将自己和社会完全隔离。

从文中可以看出,镇民对艾米丽小姐并不友好,“格里尔生家自视过高,不了解自己所处的地位。

”(二)艾米丽周围的病态社会表面上看,艾米丽小姐太古怪了。

浅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花》中的悲剧人物

浅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花》中的悲剧人物

浅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花》中的悲剧人物本文重点探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花》中的悲剧人物。

这是威廉·福克纳的经典著作,《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花》是以美国内战结束之后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南方的种植园遭到了北方工业的强烈冲击为社会背景,通过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将美国的南北战争之后带来的影响表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落魄贵族小姐艾米丽形象的刻画更是到位,她在经历了挣扎与无奈、错爱和背叛之后,心理逐渐的扭曲,甚至于走向了自我毁灭的歧途。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二十世纪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获得了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通过其深刻的文笔,阐述了南北交替时期社会生活的矛盾重重,采用独特的表达技巧,为读者阐述了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著名现代小说家之一,其主要写作短篇小说而闻名是小说领域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其大部分作品与传统小说的写作模式有较为明显的特征,主要是以特殊的时间顺序来对故事情节进行描述往往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福克纳擅长写长篇小说,但是短篇小说的影响力同样深刻,凭借着精湛的语言和娴熟的写作,用鲜明的主题冲击着读者的内心世界。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花》属于福克纳的经典作品之一,精确地语言使得全文悬念迭起,这是哥特式小说独有的神秘感和恐怖感。

面对艾米丽的一生,那种悲凉、凄婉的感觉在福克纳的笔下充分显现出来,虽然小说的名字充满了韵味,但是在整个作品中,玫瑰也只是出现了两次而已,通过引人深思的刻画,让人对整篇小说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的去探索其中的内涵。

整部小说并未提及玫瑰花,但是艾米丽的生存和毁灭就如同玫瑰花凋谢与绽放的过程,唯美的题目却隐藏着一个悲伤地结局,虽然这是艾米丽自己的选择,但是也是一种故事发展的注定结果,当一切都选择尘埃落定,即使是死仿佛也是艾米丽最欣慰的结束方式,因为那样就可以和自己心爱的人永远在一起。

一、社会道德与父权制度的压迫与艾米丽的成长美国的南北战争对于南方经济原本依赖的奴隶制的摧残根深蒂固,正是这种问题的存在,使得南方的经济制度面临着毁灭性的打击,贵族逐渐的趋向衰败没落。

简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简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简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作者:梁静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9年第04期【摘要】自卑与优越是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说中的重点,在美国短篇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主人公艾米丽的自卑感却达到了反常的地步,其自卑情结导致了悲剧的一生。

本文通过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自卑和优越理论,对主角艾米丽进行评析,从生存环境、生活经历、社会地位三方面,解读艾米丽悲剧的成因。

【关键词】《献给艾米丽的一支玫瑰》;阿德勒;自卑情结;自卑与超越【作者简介】梁静,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博士认为一个人生来就有一种内驱力,把人格汇成一个总目标,即追求优越,而人对优越的渴望,起因于人的自卑感。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之所以增进的原因……人类的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

事实上依我看来,我们人类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

阿德勒肯定追求优越的积极作用,但认为如果过分注重自己的需求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就会产生自卑情结。

写于1930年的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公认是福克纳的最著名的短篇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在美国社会转型时期南方贵族的没落和衰败。

小说以倒叙的叙事手法再现了美国旧南方社会里没落的贵族小姐艾米丽的一生,着重描写女主人公艾米丽的爱情故事,营造出哥特式的离奇氛围,加深了文章的悲剧色彩。

本文借用奥地利个体精神分析创始人阿德勒的自卑情结和优越理论来分析艾米丽悲剧的成因,从生存环境、生活经历、社会地位三方面来理解艾米丽无法克服的自卑感。

一、艾米丽的自卑和优越自卑心态的产生通常是与个体在生理上存在的某种缺陷或是在其他方面存在的某种不足联系在一起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一定只有自身存在缺陷或不足的个体才会产生自卑心理。

在心理学家看来,自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可见自卑感人皆有,它是来源于人的生命过程中对生存质量的更高目标的追求,同时也是对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价值的渴求。

解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悲剧命运的成因

解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悲剧命运的成因

解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悲剧命运的成因作者:张莉刘云蕊戚迪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05期摘要:《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威廉·福克纳最有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讲述了艾米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悲剧命运。

本文将从家庭、社会、个人三个方面分析导致这种悲剧命运的原因。

关键词:艾米丽;悲剧命运;原因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090-01一、引言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也是南方文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创作了很多小说来描写美国南部的风土人情,这些小说深刻地反映了美国社会变迁时期南方贵族的衰落,新兴资本主义与旧势力之间的摩擦,以及新旧价值观的矛盾。

他的著名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发表于1930年,讲述了南方没落贵族格里尔逊家族中艾米丽小姐一生的悲剧经历。

这篇文章,格调灰暗,结尾让人不寒而栗。

我们对艾米丽的人生悲剧感到震惊,同时也不禁会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她的人生悲剧?二、导致艾米丽人生悲剧的原因艾米丽悲剧命运的发生绝不是偶然性的,这其中包含着多方面的原因,接下来本文将从家庭、社会和个人三方面来分析。

(一)家庭原因——父权制的压迫在父权制社会,女人是男人的附庸,她们只能服从父权。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艾米丽的父亲对她一生的影响。

对于艾米丽和父亲的关系,镇上人心中有这样的一幅画:“长久以来,我们把这家人一直看做一幅画中的人物:身段苗条、身着白衣的艾米丽小姐立在背后,她父亲叉开双脚的侧影在前面,手执一根马鞭,一扇向后开的前门恰好嵌住了他们俩的身影。

”艾米丽“身段苗条、身着白衣”表明了她的柔弱和纯洁。

站在父亲背后说明她一直受父亲的保护和制约。

而她的父亲“叉开双脚的侧影在前面”体现了他的地位,他是家里不可动摇的权威。

“背对艾米丽”表明他并不关心艾米丽本人的意愿,用自己的方式决定女儿的命运。

“手执一根马鞭”仿佛准备随时赶走那些接近他女儿的人,于是艾米丽在父亲的这种“保护”下失去了与人交往的机会。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悲剧成因分析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悲剧成因分析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悲剧成因分析王叶 湖南师范大学摘 要:长久以来,美国南方作家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以其特别的叙事技巧、情节设置和其背后隐藏的深远意义,吸引着文学批评家的注意力。

本文从家庭、爱情和社会三个方面探究爱米丽悲剧后的真实原因,并发现传统与社会才是爱米丽悲剧后的主要推手,并希望能借此来警示我们自己的社会。

关键词: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悲剧成因;福克纳作者简介:王叶(1996-),女,汉族,山东菏泽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96-02威廉姆•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一生致力于创作与美国南方有关的故事。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福克纳最早发表的一部短篇小说。

这篇小说,充斥着对于旧南方的怀念之情,影射了南方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矛盾,也批判了南方旧传统对人性的压制。

这篇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典型的南方女子爱米丽小姐。

通过剧情和叙述者的描述,爱米丽小姐似乎是一个阴郁疯狂的人,因为她长久地将自己封闭在黑暗的老宅里,杀死了自己的爱人,甚至与尸体共处一室。

但是,爱米丽小姐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位悲剧性人物,她本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但这种权利却一再地被剥夺。

尽管她曾激烈地同家族和人们强加于她身上的使命抗争,但最终她仍旧成为了一个受害者。

本文将主要对爱米丽悲剧的成因进行分析,解释爱米丽悲剧背后的深层原因,并希望通过对爱米丽悲剧的解读,能够对现代社会带来一点启示。

一、家族与父权的压迫爱米丽小姐出身于一个一度声名显赫的贵族家庭。

从故事开头人就可以看出她在镇上的特殊地位。

镇上的人们将爱米丽视作“一个纪念碑”,“一个传统的化身,义务的象征”(福克纳 62)。

她的房子伫立在镇上曾经最有名的街上,显示了这个家族的重要地位。

但是,到了爱米丽父亲这一代,这个家族的财富和声誉都已经大不如前。

解读英美文学《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

解读英美文学《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

解读英美文学《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威廉•福克纳,美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19部长篇小说以及3部短篇小说集。

由于深受家庭传统和南方风土人情的影响,他的小说多植根于“南方”,其中15部长篇小说与绝大多数短篇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①这一系列作品反映出作者对南方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揭露了南方传统价值观念的罪恶和腐朽。

因此,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中夹杂着极度厌恶之感。

而今,福克纳已成为一位现代经典作家,他的作品被认为既深刻地反映社会历史,又充分体现了现代意识。

就其写作技巧而言,他是一位勇敢的试验小说家,与欧洲文学试验者乔伊斯、伍尔芙等人一起,大胆运用新的写作技巧进行文学创作。

受弗洛伊德等人影响,他在作品种大量运用了意识流、多视角叙述等富有创新性的文学手法。

此外,福克纳善于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

他通过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来塑造人物、表现时代精神。

他的小说体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沟通与疏远,揭示了西方社会中人性扭曲与异化的问题。

一般认为他是20世纪30年代唯一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美国现代主义作家。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讲述了爱米丽小姐悲惨的一生,充满悬疑,耐人寻味。

许多批评家认为“它是美国哥特小说的一大杰作。

”学者认为这部小说是当时美国南方社会的一个缩影,既代表了人们对南方传统的怀念之情,又表现了福克纳对其故土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怀。

小说所表现的主题以及写作技巧在当时社会都是的独一无二的。

这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爱米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可否认,福克纳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作用不可小觑。

如《喧哗与骚动》中的黑人女管家迪尔西,《八月之光》中的莉娜•格洛夫等,她们善良﹑活泼,体现了人性传统的美德。

通过作品,福克纳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南方社会中各个阶层的女性形象。

而在这部小说中,福克纳塑造了一个反传统的女性形象—爱米丽。

通过这一形象,作者表达了对女性的尊重与欣赏。

分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主人公悲剧成因

分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主人公悲剧成因

分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主人公悲剧成因分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主人公悲剧成因摘要: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真实反映了美国南北战争到二战爆发时期的社会转变,也表现了南方落寞贵族后裔面对无法控制的南部文化毁灭和北部工业发展推进时的无奈与痛苦。

本文旨在通过变态心理学的视角,以人格动力和内外世界相统一为线索,从南北战争、父权社会、短暂爱情以及社会支持的角度分析了主人公艾米丽的悲剧成因。

关键词:变态心理学;艾米丽;玫瑰;精神分析学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反映了美国南北战争后的社会转变,也表现了南方落寞贵族后裔面对无法控制的南部文化毁灭的无奈与痛苦。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就讲述了一名典型的处于社会过渡时期落寞贵族的故事。

出生在南方贵族家庭的主人公艾米丽,在父亲严苛专制的管教下,年轻时断绝了所有向她求爱的男子的联系,父亲去世后,艾米丽小姐继承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却不顾世俗的偏见,义无反顾地爱上了北方黑人霍莫。

而霍莫最终无意与她成家的现实使得艾米丽小姐走向极端,毒杀了恋人,并与尸骨同床共枕40年,直到她也走向死亡。

艾米丽小姐的悲剧不禁令人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名优雅的南方传统淑女沦为恶魔。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结构的“动力理论”,在该理论中“本我”位于最低层次,包括各种生理需要,遵循快乐原则;“超我”位于最高层次,由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内化而来,遵循道德原则;“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中间层次,起到调节作用,根据外部环境抑制着“本我”的冲动,遵循现实原则。

弗洛伊德提出“本我”、“自我”、“超我”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动态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人格结构就出现异常,导致心理问题。

我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郭念锋提出,除了人格稳定性破坏,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不统一也是导致心理扭曲变形的重要原因之一。

浅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的悲剧根源

浅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的悲剧根源

浅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的悲剧根源浅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的悲剧根源摘要:本文通过对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女主人公艾米丽的性格特征以及她悲惨一生的分析,探讨其形象的象征意义以及其悲剧根源。

艾米丽是典型的美国南方旧贵族势力的代表。

艾米丽一方面是过去价值的理想化身,是高贵的代名词,受到镇上人的尊敬和敬仰;另一方面,她是一个南方传统的叛逆者坚持以自己的方式面对这个世界。

她一生都在同命运抗争,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这和她的生活环境——旧南方脱不了干系。

关键词:福克纳;美国旧南方;艾米丽;悲剧根源;一.引言《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

该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艾米丽的悲剧故事。

作者塑造了一个被剥夺了与他人建立正常人际关系的妇女如何逃避现实以至最终精神失常的形象。

爱米丽的悲剧根源在于美国南方文化传统的清教主义思想下的父权制度。

女主人公艾米丽漂亮,高贵但却孤独终身。

艾米丽的父亲傲慢清高、门第观念等级意识浓厚,这不仅也造成了艾米丽生性孤傲、自持甚高的根源,而且更是因此替女儿拒绝了所有的求婚者,使艾米丽错过了谈婚论嫁的时机,年过30仍独守闺中。

父亲死后,艾米丽与一个北方人荷马·巴伦发生了恋情。

而巴伦也没有与她结婚的打算。

艾米丽无法接受这爱情将要逝去的事实;为了永远地留住情人,也为平息别人的议论保住自己的名声,她毒死了自己的情人并把他的尸体藏在自己家里,与其同床共枕40多年之久直至她去世。

多年以后镇上的人才发现了这件事的真相。

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一文中,我们不难看出,伴随着内战结束,南方的传统文明正在进行着痛苦的裂变,锐不可挡的北方先进的工商业文明操纵着主导权对南方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人们对即将失去的南方文明表示出深切的担忧,顽固地进行着排斥、抵制甚至反叛。

福克纳生活和创作的时期正是美国南方经历着深刻历史和社会变革时期,整个南方社会处于一种矛盾之中,情感上他们热爱南方,珍视南方传统,而理智上却面临着对北方工商业文明的接受,爱恨交织,幻觉般斯守着旧的传统和社会秩序。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A Rose For Emily (1930)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摘要: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不仅思想内容寓意深刻,而且其写作手法也很独特,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本篇文章就它的写作手法和内容加以分析。

关键词:艾米丽;玫瑰;南方;创作手法《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讲的是一个关于失落的女人的天真故事。

在某种意义上面,艾米莉一家人是当时镇子上面所谓的贵族,与当时的人民有点格格不入.而艾米莉,则在父亲的影子下长大,即使是父亲离世之后,他还是没有摆脱父亲的影响.父亲的死让当时镇子上面的人甚至是有点开心的,因为他们觉得,艾米莉终于可以像他们一样正常生活了.本文题为"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但是,全文出现玫瑰的地方却并不多,这是一种象征主义写法.从某种意义上说,玫瑰就是爱情的象征,然而,爱情与我们的艾米丽小姐是无缘的。

我以为,如果我们抛去作品本身的社会涵义而言,就如同福克纳在谈及小说《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创作时所说的那样,“只是在写人,写一个真实而可悲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发自内心。

”那么,无疑,福克纳将爱情的花朵献给艾米丽是希望以此来弥补她一生都渴望得到却没得到的东西:爱情。

可以看出来,在这里传达了作者一种极大的悲悯与同情及其人道主义的精神,艾米莉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然而,又诚如福克纳所言,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悲剧,没有什么能阻止它”,我以为,福克纳的本意不仅仅是指这个故事本身悲剧的不可避免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按:福克纳作为南方的种植园的后代他对南北战争中战败了的南方是充满爱的,而艾米丽恰恰作为南方的贵族后裔,这条街上唯一的贵族后裔的艾米丽终究也还是安静而永久的走开了)是的,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悲剧,艾米丽父亲健在时,她受到的是父权主义、种族主义和妇道观的清教文化传统教育,她压抑着束缚着,正如同小说中所叙述的那样,“长久以来,我们把这家人一直看做一幅画中的人物:身段苗条、穿着白衣的爱米丽小姐立在背后,她父亲叉开双脚的侧影在前面,背对爱米丽,手执一根马鞭,一扇向后开的前门恰好嵌住了他们俩的身影”,在未遇到荷默之前,她父亲用马鞭“赶走了所有的青年男子”,30岁尚未婚嫁的艾米丽只能被压抑着,她没有自由也没有爱情,除了父亲之外,她与外界是彻底隔绝的,长久以来,父亲就是他的全部,直到有一天她的父亲死去,她“没有一丝哀愁,她告诉她们,她的父亲并未死”,已经被压制久了的艾米丽突然失去父亲对她的掌控,她甚至是不习惯的,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然而,终究,“她垮下来了”,人们还是把她的父亲埋掉了。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分析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分析

前言:《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威廉·福克纳于1930年4月发表的短篇小说,也是福克纳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之一。

作者福克纳善于描写美国南部的风土人情,被看作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

1930年正值美国社会发展与改革时期,南方旧传统和北方现代文明碰撞下呈现出众多的社会矛盾,小说以此为背景从多维度揭示了特殊环境下的父女矛盾、社会等级矛盾、女性反抗与被压迫的矛盾等无法调和的社会问题。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主要讲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后,生活在杰斐逊镇的格里尔森家族即艾米丽的父亲仍然保持着一贯的“南方做派”,为了维护所谓的等级和尊严,赶走了所有喜欢艾米丽的男子。

导致艾米丽在父亲去世后,不顾世俗的观念爱上了小镇修建铁路的工头北方佬荷默·伯隆,当她发现荷默无意与自己结婚时,为了留住爱情保、住名声用砒霜毒死了自己的爱人。

从此,艾米丽在破旧封闭的宅院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并与荷默的尸体同床共枕40年。

直到她去世,小镇的居民在艾米丽的葬礼上才发现这个惊人的秘密。

这部小说中的艾米丽和《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一样,家道中落却依旧恪守着衰微的南方贵族传统,都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悲剧人物,是南方传统思想下的牺牲品。

今天,我将从小说的叙事手法、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小说中三次死亡的象征意义及艾米丽受到的三次否定来分析这部带给我们震撼的艺术作品。

在文章的最后,我会谈谈通过这本小说带给我的思考。

1、独具匠心的叙事手法开篇的叙述便揭示了艾米丽的死亡,勾起读者的想要探究的欲望,最后又以艾米丽的葬礼和揭露荷默死亡的真相作为结尾,用诡异恐怖的基调把情节推向高潮。

①时序交织、倒错的情节法国的叙事学家热奈特说过:“研究叙事的时间顺序,就是对照事件或时间段在叙述话语中的排列顺序和这些事件或时间段在故事中的接续顺序。

”本篇小说中的布局十分精细,并没有采取传统小说结构上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模式,而是在小说时序中采取跳跃与颠倒的叙述模式,将小说分为五个无标题部分为小说设置悬念。

玫瑰之殇——《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艾米丽悲剧形象分析

玫瑰之殇——《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艾米丽悲剧形象分析

目 玫瑰与爱情一 生命中的最后一根稻草
玫瑰 是异常美 丽高贵 的花 ,它 代表浪漫 美好 的爱情 以及对 未来美好 的 向往 。在古希腊 神话 中,它 既是 美神 的化身 ,又融入 了爱神 的血液 ,是 爱与美 的结合 。艾米 丽从 小就在父亲 的严格看 管下长 大 ,没有 母亲 的疼 爱和 亲人 的关怀 ,又 不得不接 受冷酷无 情的南方 传统 “淑 女 式 ”教 育 。思 想 的 禁 锢 、 无 爱 的家 庭 、孤 傲 的 性 格 逐 渐 扭 曲了艾米丽 的人格发展 ,一步步将 她推 向绝望 的深渊 。 在 无 奈 和 绝 望 中 , 艾 米 丽 抓 到 了 她 生 命 中 最 后 一 根 稻 草 — — 爱 情 ,这 若 有 若 无 的 爱 情 给 艾 米 丽 黑 暗 的 生 活 带 来一线 生机 ,但 也正是这 份爱情将 艾米丽 推 向了疯 狂和 毁 灭 。
艾米 丽生 于没落 贵族世家 ,在本篇 小说 中,“她 始终 是 一 个 传 统 的 化 身 , 是 义 务 的 象 征 , 也 是 人 们 关 注 的对 象 。”(李文俊等 ,20l3)她 骨子里有着 南方贵族 特有 的清 高 与 自 负 。 不 管 是 和 荷 默 ·博 隆 约 会 , 还 是 去 药 店 买 毒 药 ,艾米丽 给人 的印象总是 高 昂着 头,对于 说 “可怜 的 艾米 丽 ”的乡人根本 不屑 一顾 ,始终保 持着格 里尔 生家 族 的优 越感 。在面对 政府催税 的代表 团时 ,艾 米丽拒 绝 纳 税 , 多 次 强 调 自己 在 杰 弗 里 无 税 可 缴 , 以 高 傲 的 姿 态 捍卫 自己家族 的荣誉和特 权 。但 是从艾 米丽父 亲的葬礼 到 爱 情 幻 灭 毒 杀 爱 人 , 艾 米 丽 的 内心 世 界 或 许 真 是 波 涛 起伏 ,肯定孤单过 、无 奈过 、绝望过 ,甚至 嚎啕大哭过 , 作者 向我们展 示的始 终是高傲 、难 以靠 近的艾米 丽 。她 没有 向任 何人倾 诉或者发 泄 ,只 因为她 是端庄 的南方淑 女 ,她 要 维 护 自己 的淑 女 形 象 和 家 族 荣 誉 。面 对 爱 情 时 , “艾 米 丽 又 蔑 视 社 会 等 级 和 道 德 观 念 , 在 恋 爱 和 婚 姻 中表 现 出强 烈 的 自我 和 自主 意 识 。”(邹 雯 ,2012)她 抛 弃 了 自 己一 直 信 奉 的义 务 和 责 任 甚 至 家 族 荣 誉 , 不 顾 一 切 地 和 拿 日工 资的北方 佬相爱 了,精心准 备婚 礼,成 为恋爱 中 的 小 女 人 。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论文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论文

细读《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谁夺走了玫瑰花的春天《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福克纳的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

该篇小说独特的叙事角度、经典的时序倒错法和浓重的象征色彩给读者呈现了一个诡秘而有吸引力的故事。

有意思的是,福克纳这篇小说题名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但在小说中,通篇没有提到玫瑰花,也没有人献花给爱米丽。

这谜一样的篇名似乎暗藏着福克纳的深意。

玫瑰花美丽的外表下也有它的个性,有保护自己的刺,从而特显了玫瑰的高傲象征着爱米丽那种对于反抗世俗,维护自己尊严的个性,体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她深深地刺痛了美国当时南方社会的世俗与偏见,重重地鞭笞了当时美国南方社会的没落,对于后人更是一种刻骨铭心惊世骇俗的警示。

那么又是谁夺走了这玫瑰花的春天呢?一、专横的父亲爱米丽出身于南方的一个贵族家庭,是格里尔生家的独生女,她是在暴君似的父亲的看护下长大的。

‚长久以来,我们把这家人一直看做一幅画中的人物:身段苗条、穿着白衣的爱米莉小姐立在身后,她父亲叉开双脚的侧影在前面,背对着爱米丽,手执一根马鞭,一扇向后开的前面恰好嵌住了他们俩的身影‛。

和这幅刻板、沉闷的画面相对应的是,爱米丽死气沉沉、没有爱、没有欢乐的家庭生活,父亲和他的大宅就是她生活的中心。

父亲的霸道与管教扼杀了她青的憧憬与悸动。

她那高傲而自私的父亲把爱米丽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赶走了她所有的追求者,破坏了她所有能过上女人正常生活的机会,以至爱米丽直到 ;& 岁依旧孑然一身。

青春一去不复返,她由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女转眼变成一个老处女;然后,父亲也离开了她,留给她的只有那所了无生趣的房子。

她‚单身独处,贫苦无告‛,爱米丽内心除了痛苦、脆弱、依恋、彷徨之外,更多的是怨恨。

她一连三天不许父亲的尸体入殓,并告诉人们‚父亲并未死‛,仿佛要‚死死拖住抢走了她一切的那个人。

‛父亲的离去让爱米丽深受打击,除了她熟悉的阴冷大宅之外,她别无所依,她只有足不出户以逃避现实,父亲的魂灵成了她唯一的陪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错,我收到过一份通知,”爱米丽小姐说道“,也许 经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振作起来面对现实的世界。
他自封为司法长官……可是我在杰弗生无税可缴。”
这一年,她认识了名为荷默的北方佬,个子高大,皮
“但纳税册上并没有如此说明,你明白吧。我们应根 肤黝黑,精明能干。爱米丽把她的全部情感寄托在荷默
据……”
身上,她深深地爱上了他,尽管他们有着悬殊的社会地
却无法消除南方的旧秩序和旧传统的影响,她试图与北 因为她一无所有,只能拖住抢走了她一切的那个人,于是
方资本主义文化抗争着,与时间抗争着,最终带来的只 她丧失了自我意识,一切以父亲为中心。
有失败。
因而,父亲的去世对她来说好似世界末日,天塌地
虽然在这部短篇小说中福克纳没有运用意识流的 陷。她完全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故而一味地逃避现实,阻
/ 名作欣赏 MASTERPIECES REVIEW/ 小说纵横 42



的,我们不可能阻止意识的向前流动,更不可能抹去过去 律和规章,在他们看来,爱米丽只是一个普通的公民,社

的记忆而回到原点。这些都是不可能的。
会在前进,贵族拥有特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她应

总的来说,柏格森“绵延”说的一个主要思想是:一 该像一个普通居民那样按时纳税。可是爱米丽却意识不
MASTERPIECES




起,每逢礼拜天人们就会看到她和荷默一齐驾着轻便马 创造”⑥。而爱米丽是那种沉湎于过去中的人,她不能正

车出游。“后来,人们还听说爱米丽小姐去过首饰店,订购 确地对待时间,对待社会的变化,更谈不上去适应时代
了一套银质男人盥洗用具,每件上面刻着‘荷·伯’。两天 的变化。她深受南方传统文化和制度的影响,无法面对
手法描写爱米丽的思想以揭示她是如何沉浸于过去,死 止时间的前进,好像她的意识从此时起不再流动,有的只
死抓住过去不放。但是小说的几个重要情节确实很好地 是永恒的静止。
向我们展示了爱米丽的时间观,她处于一种极不平衡的
“她父亲死后的第二天,所有的妇女们都准备到她
绵延之中,她意识不到世界的运动和变化,时代的发展 家拜望,表示哀悼和愿意接济的心意,这是我们的习俗。
切事物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和永恒的生成之中。世界的 到这点,她一直在强调沙多里斯上校(已过世十年的人)
本质是运动和变化的。
的话,仍然沉浸在过去的南方社会中。
REVIEW
二、爱米丽—— —沉湎于过去的人
片段二,拒绝承认父亲去世的事实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是福克纳最受欢迎的
父亲在世的时候,有这么一幅画:“身段苗条、穿着
述了爱米丽的故事。爱米丽出生名门,代表着曾经显赫 则体现了父亲的家庭地位,父亲是爱米丽的天。手执一
一时的大种植园经济和贵族势力,是南方旧秩序和旧观 根马鞭表现出父亲是如何赶走那些爱米丽的追求者的。
念的象征。在南北战争中北方胜利了,北方工业化的浪 也正是由于父亲的这种“保护”,爱米丽失去了好多获得
潮已经影响到这个南方小镇,作为“传统化身”的爱米丽 幸福的机会,渐渐地她已经习惯了,并且开始依赖父亲,
悲剧的一生。
她让他们把尸体处理掉也好。”在她意识里,是时间带走
片段一,坚持“我在杰弗生无税可缴”
了她的父亲,于是她想把时间固定住,想要永远停留在父
1894年某日,镇长沙多里斯上校豁免了爱米丽一切 亲死前的那一刻。而想更为开明的第二代人当了镇长 的,不会因为她而止步不前。尽管她的潜意识告诉她自
次出现的时候她已经发胖了,头发也已灰白了,以后就 处于一种极不平衡的绵延之中,而最终遭受了毁灭。
这样,她头发越变越灰,变得像胡椒盐似的铁灰色”。那名
男奴仆一直陪伴她到生命最后一刻。
福克纳站在旁观者和叙述者的角度,通过爱米
在爱米丽的丧礼上,全镇人都跑来凭吊,纷纷谈论 丽—— —南方社会的典型代表—— —把南方战败后人们的
一“、绵延”说— ——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核心思想 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是20世纪初法国著名哲学家,生命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一生勤勉地学习、 教学和研究,得到国内外各种荣誉和名位,并于192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主要作品有《时间和自由意志》《创造进化 论》《形而上学导言》等等。本论文主要用他的“绵延”说来分析福克纳作品中的人物。 那么什么是绵延呢?绵延与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关联呢?首先我们先要了解柏格森眼中的时间概念。 柏格森认为时间有两种可能的概念“:一种是纯粹的,没有杂物在内,一种偷偷地引入了空间的观念。”① 前一种纯粹的,没有杂物在内的时间就是柏格森口中的绵延。也就是说,绵延是存在于自我或意识中的时间,是一 种内部时间、心理时间“。它并非抽象的形式,而是与生命和自我粘连在一起的实体。这一概念如同生命力一样可以用活 时间来表示。这种时间成机动的流体状态,既可以出现一定的量变,也可以产生不断增加的量变。时间在这里超出我们 思考的范围,也不是凝固于某个地方;如果受到局限,它便不复存在。所谓的时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绵延)就可以通过 集中地内省而意识到,所以它是由外而内的向心意识”②。 后一种时间则是我们通常所谓的时间“,与时延完全不同,那是一钟表的机械运动或太阳的运行过程来测定的”③。 也就是说是一种外部时间,空间化时间。 既然绵延是一种不可测量的、陆续出现的心理时间,那么具体地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会包含过去,现在、未来三 个组成要素。 柏格森认为“绵延”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绵延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在绵延中,陆续出现的各个要素互相渗透,互相联系,每个要素也和整体相互 渗透,密不可分。④ 也就是说,过去、现在、未来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现在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过去作为一个 整体在每个瞬间都跟随着我们,而现在又孕育着未来,一旦意识流到了未来,前一秒的未来在后一秒变为现在,接着又 变为过去,于是又有新的现在,新的未来。绵延总是这样永无止境地向前,每时每刻绵延自身都在不停地成长,不停地膨 胀,不停地更新,不断地变化。即我们连续不断地创新着我们自己。 第二,绵延是不可逆转的。我们无法再活一次,即使是再重新活上片刻也不可能,因为绵延是一直向前发展运动
着爱米丽小姐的一生。楼上有个房间40年来从没有人见 时间观念表现出来,突出了南方人面对时代变革发展时
过,等到爱米丽小姐安葬之后,人们才设法去开门。而那 特殊的心理状态。可以说爱米丽的时间观并不是她个人
个房间的情景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的时间观,而是所有南方人民的时间观,爱米丽的故事呈
门猛烈地打开,震得屋里灰尘弥漫。这间布置得像 现出所有南方人民对逝去的过去的悲痛与依赖,对现实
和进步。在她眼里,时间是停滞不前的,她永远生活在过 爱米丽小姐在家门口接待她们,衣着和平日一样,脸上
去中,不能面对现实,只是一味地逃避,不知道顺应时代 没有一丝哀愁。她告诉她们,她的父亲并未死。一连三天
的变化,更谈不上展望未来。这样的时间观最终导致其 她都是这样,不论是教会牧师访问她也好,还是医生想劝
MASTERPIECES
/ 名 作 欣 赏
从生命哲学视角解读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悲剧成因
⊙刘剑锋 付 颖[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2]
摘 要: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南方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以“那一块邮票般大小的土地”为背景,真 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美国南方社会的文化和历史。其思想深受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的影响。本文从生 命哲学视角解读其最受欢迎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深刻挖掘主人公爱米丽悲剧人生的主要原因。 爱米丽的悲剧告诉我们: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其实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在改变,勇敢 面对过去,学会适应变化,活在当下,走向未来,这样我们才会处于和谐的绵延之中,才会拥有美好的人生。如果拒绝 变化,故步自封或者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维度,都将遭受毁灭。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柏格森 生命哲学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是20世纪美国南方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被称作为南方文艺复兴的旗手和南方文 学的精神领袖。他一生共创作出19部长篇小说和75部短篇小说。福克纳自1949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各国文艺界 对他的评价越来越高。在欧洲、拉丁美洲、亚洲等地区其作品都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而自从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我 国的福克纳研究逐渐升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研究的视角不只局限于福克纳的写作技巧、意识流手法等传统范畴, 而且扩展到叙事学、心理学、原型批评、女性主义、生态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个方面。本文从生命哲学视角解读福克纳 最受欢迎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主要分析主人公爱米丽的时间观是如何导致其悲剧人生的。
和参议员时,人们便要求她纳税,先是寄去了一张纳税 己,这是事实,但是她一直在与时间,与意识之绵延抗争
通知单,而后是公函,再者是镇长亲自写信,最后参议员 着,最后终于精疲力竭“,正当他们要诉诸法律和武力时,
派出代表团登门访问。
她垮下来了,于是他们很快地埋葬了她的父亲”。
她的声调冷酷无情。“我在杰弗生无税可纳。沙多里
的睡衣下腐烂,跟他躺着的木床粘在一起,难分难解了。 时代的变革,新制度总会取代旧制度。人类总要经历这
在他身上和他身旁的枕上,均匀地覆盖着一层长年累月 样一种过渡时期,这是全人类社会面对的一个重大问
积下来的灰尘。
题。福克纳的小说启示我们: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
后来我们才注意到旁边那只枕头上有人头压过的 个维度其实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在改
“你们去找沙多里斯上校。我在杰弗生无税可缴。” 位,南方的旧文化旧传统是不会允许他们的爱情的,但
她就这样把纳税官员撵跑了。南方战败后对于杰弗 是爱米丽为了爱情,努力想要摆脱南方传统对她的束
生镇新一代的居民来说,爱米丽小姐应该遵从现行的法 缚,她不顾镇上人的闲言碎语,毅然决然地与荷默在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