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自动化系课程简介
研究生课程《化工分离过程》教学方式探讨与实践
![研究生课程《化工分离过程》教学方式探讨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46891dcaa32d7375a51780a0.png)
研究生课程《化工分离过程》教学方式探讨与实践作者:曾玉彬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20期曾玉彬(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化工分离过程是武汉大学能源动力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研究生的主干课程之一,其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研究生的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
针对“化工分离过程”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武汉大学能源动力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研究生“化工分离过程”的教学方式及实践进行分析阐述,并对教学方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与实践。
从教学内容、讲授方法、教材建设、辅助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绩。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化工分离过程;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151-02作者简介:曾玉彬(1969-),女,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能源化学工程的教学与科研。
一、引言《化工分离过程》是武汉大学能源动力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开设的研究生专业课程。
该课程特点是综合性强、内容广泛,包括化工实际生产中多组分物系分离过程的原理、流程、计算、应用以及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
要求学生掌握各主要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特性分析、操作特点、简捷和严格计算法、应用以及研究进展等。
虽然学生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基础课程,但由于分离过程所涉及到的化学工程基础知识点较多,经验性知识内容较多,而新的分离技术与分离装置又不断出现[1],学生学习有一定难度,因此,如何组织好这门课的教学至关重要[2,3]。
本文根据研究生课程《化工分离过程》教学的特点,对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结合研究生课程教学实践,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并提出了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案。
二、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课程概况。
本课程第一章为单级平衡过程,主要讲述相平衡,多组分物系的泡点和露点计算,闪蒸过程的计算。
第二章为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分析与简捷计算,涉及设计变量,多组分精馏过程,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吸收和蒸出过程流程,萃取过程。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ce54388c804d2b160a4ec055.png)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计划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208动力与机械学院学术型学位:68772271 90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1数控技术与数控系统02智能制造技术03测试技术与故障诊断04加工过程自动化05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7机械原理复试笔试科目:机械设计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材料力学②电工技术080202机械电子工程01机械电子控制技术02机器人学与应用工程03检测技术04工程装备自动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7机械原理复试笔试科目:机械设计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材料力学②电工技术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01智能设计02机电系统设计与控制03工业设计04大型工程机械系统仿真05设备管理及安全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7机械原理复试笔试科目:机械设计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材料力学②电工技术080502材料学01结构材料及其性能02高温材料及其性能03材料表面及其改性04材料腐蚀与防护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908金属学及热处理复试笔试科目:金属材料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材料成形方法②材料工程基础05建筑材料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05方向属水利水电学院(206)复试笔试科目: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计划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③302数学二④904建筑材料水利水电工程概论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水利工程经济②水工建筑物080503材料加工工程01材料加工工艺及设备02材料加工过程数值模拟03表面工程及再制造04无损检测与结构性能评定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908金属学及热处理复试笔试科目:金属材料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材料成形方法②材料工程基础080702热能工程01动力设备监控与诊断02燃烧理论与技术03热力系统特性模拟及运行监测04叶轮机械强度与可靠性05能源高效利用技术06清洁和可持续能源的开发与利用07光电子冷却与传热强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9工程热力学或910工程流体力学复试笔试科目:锅炉原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汽轮机原理②热力发电厂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01动力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02热力叶轮机械03动力机械运行与控制04动力机械建模与仿真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9工程热力学或911水力机械水动力学复试笔试科目:水电厂自动装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水轮机②水轮机调节080704流体机械及工程01喷射理论及应用02流体输送及流体过渡过程03流体机械及装置04流体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05流体机械CFD及内流分析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9工程热力学或910工程流体力学复试笔试科目:泵与风机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流体机械原理②水泵及水泵站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计划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1控制理论与应用02智能仪器及传感器03能源优化管理及控制04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5建模与仿真06网络控制理论与系统07智能导航与控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12信号与系统或914自动控制原理复试笔试科目:计算机控制系统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制作②测试技术081702化学工艺01化工过程自动控制02环境化学工程03精细化工04现代化学分析与监测技术05水环境的工艺与工程06工业废水处理与污水再生回用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913分析化学复试笔试科目:水处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化工原理②无机化学081704应用化学01电厂化学02水处理技术0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04化水系统故障诊断05核电站水化学技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913分析化学复试笔试科目:水处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物理化学②无机化学全日制专业学位40 085201机械工程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2机械电子工程03机械设计及理论04车辆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07机械原理或908金属学及热处理复试笔试科目:机械设计或金属材料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材料力学②电工技术或①材料成形方法②材料工程基础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计划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85206动力工程01动力设备监控与诊断02清洁燃烧技术03喷射理论及其应用04流体机械装置及流体过渡过程05能源高效利用技术06清洁和可持续能源的开发与利用07光电子冷却与传热强化08叶轮机械强度与可靠性09电厂化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09工程热力学或910工程流体力学或913分析化学复试笔试科目:(任选一)①汽轮机原理②水电厂自动装置③泵与风机④水处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锅炉原理②热力发电厂,或①水轮机②水轮机调节,或①流体机械原理②水泵及水泵站,或①化工原理②无机化学085210控制工程01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2传感器及应用03控制理论与工程04导航控制技术05节能与新能源技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14自动控制原理复试笔试科目:计算机控制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电路②微机原理085236工业工程01设备工程02安全工程03项目管理04生产及制造系统工程05现代经营工程06工业系统分析方法与技术07人因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07机械原理或915工业工程复试笔试科目:机械设计或生产计划与控制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电工技术②设备工程125600工程管理硕士01工程建设安全技术与管理02大型电站工程建设与管理03能源工程建设与管理②204英语二③3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复试笔试科目:设备管理工程同等学力加试科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计划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目:①能源概论②发电厂工程208动力与机械学院一、考试科目参考内容机械原理: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平面机构的力分析、机械的效率和自锁、机械的平衡、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凸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系及其设计、其他常用机构。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81630623ba1aa8114431d9e3.png)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3年6月修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院简介: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其发端源于1934年成立的武汉大学电机工程系。
学院前身为1959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成立的电力工程系,1964年更名为三系,1977年复命名为电力工程系。
2000年四校合并成立新武汉大学,更名为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学院是原国家电力部重点建设学院之一,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是我国电力工业高级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国内外电气工程领域一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学院目前已建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包括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建设与运营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六个博士学位授权点,高电压及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及新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技术六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点,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现有“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及“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三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湖北省电气工程一级重点学科,“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等教学平台以及“雷电防护与接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重点实验室(部级)”、“武汉雷电防护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省级)” “高电压大容量开关电器研究开发平台”和“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等科研平台。
本科专业名称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该专业是按国家教育部2012版专业目录设置的电气类宽口径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学院每年招收计划内博士研究生40余名,硕士研究生220余名,本科生340余名。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
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
![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d49923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f.png)
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涵盖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控制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具备自动控制理论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材。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内容。
一、基础课程1. 数学基础: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后续专业课程做铺垫。
2. 物理学:涵盖力学、电磁学等基础物理知识,为学生理解自动化系统中的物理原理奠定基础。
3. 电路基础:介绍电路分析方法、电路元件和电路定理,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
二、专业核心课程1. 自动控制原理:介绍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建模和分析方法,包括传递函数、状态空间等,培养学生的自动控制理论基础。
2. 信号与系统:介绍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为学生理解自动化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提供基础。
3. 电子技术基础:包括摹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学习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原理、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培养学生的电子技术应用能力。
4. 控制系统工程:介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包括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系统性能评估等,培养学生的控制系统工程能力。
5. 机器人技术:涵盖机器人系统的建模、运动学与动力学、传感器与执行器等内容,培养学生的机器人技术应用能力。
三、拓展课程1. 自动化仪表与检测技术:介绍各种自动化仪表的原理和应用,包括传感器、测量技术、仪表校准等,培养学生的仪器仪表使用和维护能力。
2. 工业自动化系统:涵盖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通信协议、PLC编程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与应用能力。
3. 先进控制技术:介绍现代控制理论与方法,包括含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培养学生的先进控制技术应用能力。
4.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介绍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包括神经网络、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等,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
四、实践环节1. 实验课程:开展与专业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自动化系课程简介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自动化系课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1e7b62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6.png)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自动化系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Principle and Microcomputer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3、授课对象自动化专业学生4、学分35、修读期第三学年下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李杭生副教授陈正讲师7、课程简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与单片机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接口电路的构成与工作原理与基本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
为后续的专业课程《计算机操纵技术》与将来的实践工作与科研开发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熟悉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应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3.掌握并行输入/输出接口、串行输入/输出接口与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设计原理。
熟悉典型的接口芯片,具备硬件连接与软件设计的能力。
4.掌握有关上机与实验的方法与技能。
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者辅助学习活动上机实验9、课程考核考试10、指定教材《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郑学坚,周斌清华大学出版社11、参考书目《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C语言程序设计》陈光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2、网上资源自动操纵原理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自动操纵原理The Principle of Automatic Control3、授课对象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4、学分5.05、修读期第三学年上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周洪教授7、课程简介本课程包含全部经典操纵理论。
要紧内容有:基本概念、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根轨迹法、频率特性分析法、系统校正、非线性分析法、离散系统分析等构成。
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者辅助学习活动实验6学时, 上机时数8实验项目及内容1.时域分析2.根轨迹分析3.频域分析4.Routh Nyquist判据5.设计与仿真6.非线性分析9、课程考核考试10、指定教材高国燊,余文烋等《自动操纵原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999)11、参考书目《自动操纵系统》, [美]本杰明.郭2003《自动操纵原理》, 谢麟阁,电力工业出版社,199912、网上资源传感器与信号处理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传感器与信号处理Sensor and signal processing3、授课对象自动化专业学生4、学分2.55、修读期第三学年下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郑贵林教授博士刘国成讲师7、课程简介本课程为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
武汉大学机械工程系介绍
![武汉大学机械工程系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2e8b96f27d3240c8447efad.png)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机械工程系简介武汉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可以追朔至上世纪初叶,1928年武汉大学成立工学院,机械系、电机系、矿冶系、土木系相继招生。
机械工程系开设了机械工学、制造工学、动力工程、汽车工程、航空工程等专业或方向,开创了我国早期的机械工程教育,成为当时中国最强的机械工程学科之一。
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武汉大学机械工程系整体调出组建华中工学院。
2000 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机械工程系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机械工程系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有关机械专业基础上重建与恢复。
经过多年来不断的改革和办学资源的优化组合,机械工程系现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办学实力较强的工科学系之一。
目前机械工程系拥有教师42人,实验人员8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教授10人,副教授24人,教授中有博士生导师4人。
现有在校生850人,其中本科生600人,工学硕士生120人,工程硕士生100人,博士生30人。
机械工程系的本科生教育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一个专业, 研究生培养设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三个硕士学位学科点,其中,“机械设计及理论”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还可以培养机械工程和工业工程两个领域的工程硕士。
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机械工程系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构建了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汇集了一批专业骨干教师和实验教师,组成了覆盖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与实践教育课的教学团队。
这些教学团队为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业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微机原理,测试技术,工程训练和机器人训练课程组。
机械工程系内设两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校级创新基地和8个校外实习基地。
机械工程系的科学研究工作在紧紧跟踪学科前沿的同时,有大量研究课题面向国民经济的需要,为我国各支柱产业的发展服务。
近5年来机械工程系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申报科研课题,承担国家、省、部、市和企业委托项目百余项,科研经费总额逾4000万。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要点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8f05db29b89680203d825bb.png)
动力与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80301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Mechanical Design ,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自动化的基础理论和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设备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现代机械工程是跨机械、材料、控制、电子、计算机、信息、管理、经济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本专业特色是以现代生产过程机械装备为主线,以机为主,机电结合,突出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现代机械装备设计、制造、运行、维护与管理中的应用。
要求学生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扎实而宽厚的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测控、计算机等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具备本专业必需的设计、计算、绘图、实验、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等技能,掌握现代机械工程的设计制造方法。
通过理论、实验和实践各环节的综合培养,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系统性训练,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四年;学分要求:150学分。
五、学位授予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工科平台课程:大学物理、工程数学、工程力学、机械制图、电工电子、工程经济与管理。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控制原理、测试技术。
专业主干课程:CAD技术、机械优化及可靠性设计、制造工艺学、数控技术、工程机械、生产计划与控制。
七、双语课程产品数据管理原理及应用(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Product Data Management)八、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主要实验包括电工电子、齿轮范成、机械动平衡、创新机构、控制原理、技术测量、测试与信号分析、机电传动、液压与气压传动、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制造、数控加工等实验。
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
![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e5f891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d.png)
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自动化专业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涵盖了自动控制、机器人技术、传感器与测量技术、工业信息网络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核心课程、选修课程以及实践环节,以匡助您更好地了解该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发展方向。
一、核心课程1. 自动控制原理:该课程主要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传递函数、稳定性分析、校正与调节等内容。
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技术。
2. 电子技术基础: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的掌握能力。
学生将学习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与应用、电路分析与设计、数字电路与摹拟电路等内容,为后续自动化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该课程介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种类和应用,以及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进行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自动化系统的感知和控制提供基础支持。
4. 机械设计基础:该课程主要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机械元件的选择与设计、机械传动系统的分析与计算等内容。
学生将通过实践项目,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为后续的机器人技术学习打下基础。
5. 工程数学:该课程主要涵盖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内容,为学生提供数学工具和方法,以支持自动化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应用。
二、选修课程1. 机器人技术:该课程介绍机器人的基本结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传感与感知技术、机器人控制与路径规划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开辟,培养机器人编程与操作的能力。
2. 工业信息网络:该课程主要介绍工业信息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与标准、网络拓扑结构与布线、网络安全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工业网络的配置与管理,了解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网络通信技术。
3. 自动化系统设计与集成: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自动化系统设计与集成的能力。
学生将学习自动化系统的硬件配置、软件开辟与集成、系统测试与调试等内容,通过实践项目提高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能力。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45fd23f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1.png)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佚名
【期刊名称】《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年(卷),期】2024(53)5
【摘要】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是我国能源动力、机械工业等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单位。
学院办学特色鲜明,行业优势明显,毕业生供不应求、岗位起点高、待遇优厚且事业发展快。
50%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综合性大学研究生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与统计分析——以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为例
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光动力学疗法治皮肤病
3.疫情下新工科实习实践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探索
——以武汉大学能源动力工程专业为例4.研究生学位论文盲评结果分析——以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为对象5.疫情时期本科在线教学实践——以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
![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3f6cdf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5.png)
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引言概述: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涉及自动控制系统、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领域的学科。
在当今高度发达的科技时代,自动化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因此学习自动化专业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一、控制理论1.1 控制系统基础:介绍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原理。
1.2 控制系统分析:讲解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方法,以及对系统的稳定性、响应特性等进行分析的技术。
1.3 控制系统设计:介绍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和状态空间法等,以实现系统的性能要求。
二、机器人技术2.1 机器人基础知识:介绍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包括机械结构、传感器、执行器等。
2.2 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讲解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以及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和运动控制方法。
2.3 机器人感知与决策:介绍机器人的感知技术,如视觉、力觉和声觉等,以及机器人的决策算法和路径规划方法。
三、传感器技术3.1 传感器分类与原理:介绍传感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包括光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3.2 传感器信号处理:讲解传感器信号的采集、滤波、放大和数字转换等处理方法,以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
3.3 传感器应用案例:介绍传感器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如温度控制、压力监测和位置测量等。
四、自动化系统集成4.1 自动化系统设计:讲解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硬件选型和软件开发等。
4.2 自动化系统调试与优化:介绍自动化系统的调试方法和优化技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4.3 自动化系统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自动化系统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应用,以加深对自动化系统集成的理解。
五、工程实践与创新5.1 实验设计与实施:介绍自动化专业实验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
![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c9dfff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0.png)
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自动化专业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涵盖了自动控制、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多个方面。
该专业培养学生具备自动化系统设计、开辟和应用的能力,以应对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
一、课程概述自动化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进行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护。
课程内容涵盖了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执行器、PLC编程、机器人技术、计算机视觉等方面的知识。
二、核心课程1. 自动控制原理:介绍自动化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控制系统的建模与分析、传递函数、稳定性分析、校正和校准等内容。
2. 传感器与执行器:学习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机电、液压执行器等。
3. PLC编程:学习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原理和编程方法,能够熟练使用PLC进行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4. 机器人技术:介绍机器人的基本结构、运动学和控制方法,培养学生的机器人编程和应用能力,包括路径规划、机器人视觉等。
5. 计算机视觉:学习计算机视觉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图象处理、目标检测与识别、三维重建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图象处理和分析能力。
三、实践教学自动化专业课程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将参预各种实验,如自动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PLC 编程实验、机器人编程与控制实验等,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创造、机器人技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从事自动化系统设计与集成、工业控制和优化、机器人应用与开辟等工作。
随着工业4.0的发展,自动化专业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
五、实验室与设备自动化专业拥有先进的实验室和设备,如自动控制实验室、PLC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等。
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各种实验和项目,充分锻炼实践能力。
六、学术研究与科研项目自动化专业的教师团队积极从事学术研究和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科研平台。
动力与机械学院
![动力与机械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bb3c0e12dd36a32d737581b2.png)
动力与机械学院School of Power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是以发电厂工程学科群为基础,由动力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材料工程、水质工程等五个系组成的工科学院。
学院办学规模大,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水利、电力、能源等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和地位。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2200余人,其中硕士生300余人,博士生70余人。
专任教师130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54人,教授中有博士生导师27人,其中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珞珈学者讲座教授1人,双聘院士1人。
学院设有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等7个本科专业,专业面覆盖动力、机械、控制、材料、化学、核科学等6个一级学科。
设有4个工学博士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工学硕士、4个工程硕士授权点,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了宽广平台。
学院承担了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发电厂动力工程及自动化”、“现代电力生产与电力系统”、“发电厂与电网安全经济清洁运行”建设项目;拥有“流体机械及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2个湖北省重点学科;拥有“流体机械与动力工程装备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水利机械过渡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机械工程”、“综合工程训练”等2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核电站仿真虚拟实验室。
近年来学院先后获10余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承担了20余项省部级教学改革课题。
学生多人次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及省部级大学生优秀科技成果奖。
特别是近年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机械创新设计与制造大赛均取得名列前茅的好成绩。
学院先后与1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多所著名大学和有关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意向和交流关系。
在推进双语教学、引进原版教材的同时,近4年来已先后选派30余名同学赴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新加坡、韩国等国的知名学府留学。
武汉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95613d580216fc700afd19.png)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80602专业名称:自动化专业英文名称:Automation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控制科学理论基础,了解本学科前沿知识,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适应工业过程控制、检测与仪表、电子、通信、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分析、设计、运行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1.专业特色(1)复杂工业过程控制理论与应用;(2)面向热力、水力及其他现代可再生能源工程的测控理论、传感器及仪器仪表;(3)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嵌入式应用技术;(4)测控网络技术、现场总线及应用。
2.培养要求(1)具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较强的专业意识和责任感、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应用能力;(2)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理论、电子应用技术、控制理论及其应用、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电路及测控系统设计等;(3)较好的掌握控制理论及应用、检测技术及仪器仪表的原理与应用、过程控制系统构建以及计算机在测控系统的应用和操作能力;具有本学科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4)获得较好的控制系统分析、设计和相关开发等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4年;学分要求:不少于150学分。
五、学位授予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双语课程、特色课程专业主干(核心)课程:电路、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基础。
双语课程:自动控制原理(Automatic Control)、电路(Electric Circuit)、传感器与信号处理(Sensors and Signal Conditioning)、控制科学与工程基础(Control Science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特色课程:传感器与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基础、发电厂动力工程、热工过程自动调节。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36fd9a012af90242a995e525.png)
17
第七章电厂锅炉运行
5
思7.1-思7.9
本课程主讲教师王建梅,喻红梅教研室主任院系负责人
2013年2月20日
学时
习题课、课堂讨论、测验等
课堂时数
课外时数
课堂实习(实验、上机)内容
课堂时数
课外时数
课外作业或参考书说明
26/4
9
概论
2
26/4至3/5
9-10
第八章汽轮机原理及结构
7
火电厂模型
1
思8.1-思8.18
8/5至15/5
11-12
第九章汽轮机辅助设备
9
思9.1-思9.13
17/5
12
第十章汽轮机运行
3
思10.1-思10.11
22/5至24/5
13
第十一章发电厂经济运行
6
思11.1-思11.10
29/5
14
第四章电厂锅炉与燃料的基本概念
3
思4.1-思4.10
31/5至7/6
14-15
第五章电厂锅炉设备
9
并联管流量偏差
1
思5.1-思5.16
12/6至19/6
16-17
第六章锅炉辅助设备及系统
8
思6.1-思6.8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2012 —2013学年度第2学期教学日历
课程:发电厂动力工程概论学院:动力与机械学院专业:自动化班级:2011级
周数:9讲课:52学时练习:学时实验:2学时共计:54学时考核形式:考试
日/月至
日/月
周
次
讲课内容及时数
练习内容及时数
实验(上机)内容及时数
(教学大纲分章和题目名称)
水轮机自动调节_第1章 水轮机调节基本概念
![水轮机自动调节_第1章 水轮机调节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c1f77c0cf78a6529647d5316.png)
使用教材
水轮机自动调节 程远楚 张江滨 主编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授课教师:程远楚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学习安排
• 理论学习 41学时 讲授内容: 1,2章 3,4章 5章 6.3.3,6.3.4 7章 9.3,9.4 • 实验 4学时 • 课程设计 1周
学习 安排
学习要求
复习并掌握先修课的有关内容 课堂:听讲与理解、适当笔记 课后:认真读书、完成作业 实验:充分准备、勇于实践 总成绩=考试成绩 +实验成绩+平时成绩 学习 方法
•
第一章 水轮机调节基本概念
四 水轮机调节的实现途径与方法
J d Mt M g dt
α ,Q
⑴ Mt、Mg与n的关系
① Mt:Mt是机组动力矩 图1-2 水轮机调节示意图 a) 当水头一定,开度一定(如a=a3)时, n↑↓→Mt↓↑。 a点 b'点 ② Mg:Mg是负荷力矩,与负载性质 有关,它代表不同用户设备组 b) 当水头一定,转速n相同时, a点 c'点 合后的总负荷力矩。 a↑↓→Mt↑↓(如 下,a、b、c三点)。 a ) 对同一负荷特性曲线, n0 n↑↓→Mg↑↓(见图1-2中红 线); b) 在n一定时,对不同的负荷特 性曲线→Mg不同(见图1-2中a、
第一章 水轮机调节基本概念
四
•
水轮机调节的实现途径与方法
水轮发电机组的转动部分是一个围绕固定轴线作旋转 运动的刚体,它的运动可由如下方程来描述
J d Mt M g dt
M t 9.81 / f ( H , Q, n) QH
•
•
水轮机主动力矩Mt由水 流对水轮机叶片的作用力 形成,它推动机组转动, 其大小决定于水头H和流 量Q。 由图可见,导叶开度一 定时,力矩随转速增加而 减小;当转速一定时,力 矩随导叶开度增加而增加。
动力与机械学院08级能动一班班规
![动力与机械学院08级能动一班班规](https://img.taocdn.com/s3/m/eb80777b50e2524de4187e45.png)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08级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一班班级规范制度08421班班级规范制度目录1前言 (2)2总则 (3)2.1第一条 (3)2.2第二条 (3)3班级管理委员会 (3)4班级管理 (3)4.1班长职责 (4)4.2团支部书记职责 (4)4.3学习委员职责 (4)4.4组织委员职责 (4)4.5宣传委员职责 (4)4.6生活委员职责 (5)4.7文艺委员职责 (5)4.8体育委员职责 (5)4.9心理委员职责 (5)5规范篇 (5)5.1学习篇 (5)5.2生活篇 (6)5.2.1寝室管理 (6)5.2.2安全 (6)5.3活动篇 (6)6.纪律篇 (6)7.班级奖惩制度 (6)8.倡议 (7)9.附表 (7)10.附录 (7)正文1前言上学期,我们班积极参加了学校的各种活动,并且在一些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为了把我班建设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特制定此班规,旨在使我班变得更加和睦优秀。
2总则2.1第一条为便于本班的管理,维护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建立良好的班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班级凝聚力,以全面发展为原则,发扬“有大气,有豪气,有霸气”的班训精神,特制订08421班班级管理制度;2.2第二条本规则自09年3月19日颁布之日起开始实行,直至毕业有效,望大家相互促进和监督,争创先进班级;3班级管理委员会本班共27名学生,男生18名(已转走一名),女生9名。
设立班委体制如下: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心理委员各一名:第一界班委名单:班长——聂婷婷;团支书——郭贵有;学习委员——刘国庆;宣传委员——高韫章;组织委员——李昌铮;生活委员——高雄;体育委员——赵剑;文艺委员——陆于璇;心理委员——杨杰。
第二界班委名单: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心理委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Principle and Microcomputer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3、授课对象自动化专业学生4、学分35、修读期第三学年下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李杭生副教授陈正讲师7、课程简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和单片机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接口电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和基本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
为后续的专业课程《计算机控制技术》以及将来的实践工作和科研开发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应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3.掌握并行输入/输出接口、串行输入/输出接口和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设计原理。
熟悉典型的接口芯片,具备硬件连接和软件设计的能力。
4.掌握有关上机和实验的方法和技能。
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上机实验9、课程考核考试10、指定教材《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郑学坚,周斌清华大学出版社11、参考书目《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C语言程序设计》陈光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2、网上资源自动控制原理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The Principle of Automatic Control3、授课对象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4、学分5.05、修读期第三学年上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周洪教授7、课程简介本课程包括全部经典控制理论。
主要内容有:基本概念、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根轨迹法、频率特性分析法、系统校正、非线性分析法、离散系统分析等组成。
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实验6学时, 上机时数8实验项目及内容1.时域分析2.根轨迹分析3.频域分析4.Routh Nyquist判据5.设计与仿真6.非线性分析9、课程考核考试10、指定教材高国燊,余文烋等《自动控制原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999)11、参考书目《自动控制系统》, [美]本杰明.郭2003《自动控制原理》, 谢麟阁,电力工业出版社,199912、网上资源传感器与信号处理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传感器与信号处理Sensor and signal processing3、授课对象自动化专业学生4、学分2.55、修读期第三学年下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郑贵林教授博士刘国成讲师7、课程简介本课程为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
传感器和信号处理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光学、电子学、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领域。
《传感器和信号处理》课程主要讲述传感器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传感器的结构组成、设计思路和应用特点。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对信号探测技术有初步的了解,并可以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信号探测系统的设计。
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0.59、课程考核考试10、指定教材11、参考书目12、网上资源1、课程代码080xxxx2、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Signals and Systems3、授课对象自动化专业学生4、学分25、修读期第三学年上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方彦军教授张红梅副教授7、课程简介《信号与系统》是自动化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连续系统复频域分析方法及复频域系统函数;离散信号与系统的的时域分析法;离散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后续开设的专业技术课奠定基础,也为将来从事信号与系统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打下基础。
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9、课程考核考试10、指定教材段哲民,范世贵编著《信号与系统》,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11、参考书目[1] 信号与系统,郑君里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 V.Alan, Oppenheim. Signals and Systems. Prentice–Hall,200512、网上资源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现代控制理论Modern control theory3、授课对象自动化专业本科生4、学分25、修读期第三学年上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张国忠教授7、课程简介本课程为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
在自动控制原理(经典控制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基于状态空间的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动态模型;线性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稳定性和Lyapunov方法;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综合方法(输出反馈、状态反馈、状态观测器、状态反馈解耦、镇定问题、极点配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通晓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现方法,现代控制理论在控制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工程实现中如何使用,怎么使用,应用范围等。
为今后的控制工程设计、调试和实现奠定基础。
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通过数字仿真,半实物仿真,物理控制系统实验,设计、调试多变量控制系统等实践环节加深对现代控制理论的理解。
9、课程考核考查10、指定教材刘豹,唐万生,现代控制理论,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三届机械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1、参考书目郑大钟,线性系统理论(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热工过程自动调节1、课程代码08008152、课程名称热工过程自动调节Thermal Process Automatic Adjustment3、授课对象自动化专业学生4、学分25、修读期第三学年上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李杭生副教授袁立宏讲师7、课程简介本课程为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
课程重点介绍控制系统在大型火电单元机组中的应用。
主要介绍负荷控制、汽温控制、燃烧控制、给水控制、汽机控制等典型控制系统。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火电厂热工控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9、课程考核考查10、指定教材边立秀、周俊霞、赵劲松、杨建蒙编著《热工控制系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11、参考书目肖大雏主编《控制设备及系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12、网上资源发电厂分布式系统1、课程代码080xxxx2、课程名称发电厂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3、授课对象自动化专业学生4、学分35、修读期第四学年上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张红梅副教授张国忠教授7、课程简介本课程为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主要内容包括: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特点、性质及发展;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硬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软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的通信网络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技术与应用实例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9、课程考核考查10、指定教材刘翠玲,黄建兵主编《集散控制系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参考书目印江,冯江涛编著《电厂分散控制系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王常力,罗安主编《分布式控制系统(DCS)设计与应用实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2、网上资源网络应用基础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网络应用基础Application of Networks3、授课对象自动化专业学生4、学分25、修读期第三学年上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郑贵林教授博导陈正讲师7、课程简介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领域,是当今计算机界公认的主流技术之一,也是迅速发展并在信息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高校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班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重点课程,该课程在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在全面讲述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考虑到现今Internet的普及,本课程以ISO/OSI及Internet的TCP/IP来讲解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同时,本课程还以IEEE 802系列为线索详述了局域网的相关技术和协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原理等基础上,对网络技术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尤其是TCP/IP协议簇和IEEE 802系列,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充分运用并掌握科学的现代化网络管理方法和手段,为本专业服务,为今后能够迅速地适应社会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服务,为Internet开发与管理和局域网的组建、规划和管理打下良好基础,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人材。
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上机实验及参观9、课程考核考查10、指定教材《计算机网络教程》,谢希仁编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1、参考书目《计算机网络》Larry L.Peterson Bruce S.Davie 机械工业出版社12、网上资源软件工程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3、授课对象自动化专业学生4、学分25、修读期第二学年下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邓其军讲师博士7、课程简介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的综合能力.介绍软件的基本概念和软件工程的目标,通过对传统的面向过程的软件开发方法和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开发高质量软件的方法;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和过程管理技术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软件度量和管理,怎样进行质量保证活动,从而能够有效地策划和管理软件开发活动.为今后从事软件开发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9、课程考核考试10、指定教材《软件工程导论》第四版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1、参考书目《软件工程》王长元李晋惠著西安地图出版社《软件工程学教程》陈明科学出版社《软件工程概论》郑仁杰殷人昆清华大学出版社《UML对象设计与编程》刘润东著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1年3月《软件工程技术概论》朱三元钱乐秋宿为民编著科学出版社2002.1《现代软件工程》周之英编著科学出版社12、网上资源核电站仪表与控制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核电站仪表与控制Instrumentation and Control of Nuclear Power Plant3、授课对象自动化专业本科生4、学分2.55、修读期第四学年上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汪小澄,郭爱文7、课程简介本课程为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
主要内容包括:核电站原理与流程,反应堆控制原理,核电站过程控制仪表和系统;反应堆保护原理和系统。
课程说明及先修课要求:要求先修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原理,计算机控制,过程控制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