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热点问题专题训练汇总
中考政 治时事热点题目及答案

中考政治时事热点题目及答案关键信息项:1、时事热点题目范围及来源2、题目类型及数量3、答案的准确性与完整性4、题目与答案的更新频率5、版权与使用权限6、保密条款7、违约责任8、争议解决方式11 协议背景为了帮助中考考生更好地应对政治考试中的时事热点部分,提高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双方经友好协商,就中考政治时事热点题目及答案的提供与使用达成如下协议。
111 时事热点题目范围及来源1111 提供的时事热点题目应涵盖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且来源应可靠、权威,包括但不限于政府官方发布、主流媒体报道等。
1112 题目所涉及的时间范围应以中考考试大纲要求为准,确保时效性和针对性。
112 题目类型及数量1121 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具体比例应根据中考考试的常见题型和分值分布进行合理设置。
1122 提供的题目数量应充足,以满足考生的复习需求,具体数量在附件中明确。
12 答案的准确性与完整性121 提供的答案应准确无误,能够清晰、完整地回答题目所提出的问题,并符合相关政治理论和政策要求。
122 对于开放性题目,答案应提供多种合理的思路和观点,以启发考生的思维。
1211 答案的审核与校对12111 提供方应建立严格的答案审核与校对机制,确保答案的质量。
12112 接收方有权对答案提出质疑和修改建议,双方应共同协商解决。
13 题目与答案的更新频率131 随着时事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提供方应及时更新题目和答案,确保其始终具有时效性和实用性。
132 更新频率原则上每月不少于一次,重大时事事件发生后应及时补充相关题目和答案。
14 版权与使用权限141 提供方应保证所提供的题目和答案拥有合法的版权,不存在任何侵权行为。
142 接收方仅有权在约定的范围内使用题目和答案,不得将其用于商业目的或向第三方转让、传播。
15 保密条款151 双方应对本协议的内容以及在合作过程中知悉的对方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予以保密,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
中考政治热点复习题集

中考政治热点复习题集一、选择题1. 当前我国政府的职能包括()。
A. 维护国家安全B. 经济发展C. 提供社会福利D. 没有正确答案2. 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包括()。
A. 中央政府B. 地方政府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全国政协3. 下列属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是()。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计划经济C. 混合经济D. 资本主义经济4. 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协商一致B. 和平共处C. 互利互惠D. 没有正确答案5. 以下属于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是()。
A. 依法治军B. 依法治理C. 依法治国D. 依法行政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在括号内打“√”,错误打“×”。
1. (√)我国实行的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制度。
2.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核心是多党竞争。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4. (√)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5.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简答题1. 解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最广泛的民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我国实行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什么是“依法治国”?答:依法治国是指在国家治理中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依法裁判,全面贯彻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既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一种社会管理方式。
3. 解释“全面从严治党”。
答:全面从严治党是指全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决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强化党内监督,严肃党的纪律和规矩。
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四、论述题请结合相关政治热点事件,谈谈你对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的理解。
在结束前,我们对全文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首先,在选择题中,我们对我国政府的职能、国家行政机关和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了解。
中考政治热点专题训练(一)

中考政治热点专题训练(一)“神八”“天一”喜相拥,科技创新步步高一、单项选择1、2011年9月29日和11月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准确入轨。
这说明了:()A、我国是科技大国,已经与发达国家没有差距B、我国在太空领域的竞争已经立于不败之地C、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D、我国的探月技术已经无与伦比2、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大力鼓励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进一步做好吸引、聘用境外高级专门人才工作。
这是因为:()A、出国留学人员素质高,技术过硬B、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C、这些人才不想为国家服务D、我国自己培养不了类似的人才3、2011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4.45万亿元,年均增长22.4%。
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
……加快实施国家助学制度,财政投入从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亿元,覆盖面从高等学校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共资助学生2130万名,还为1200多万名义务教育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
这些数字表明:()A、在我国还有很多贫困家庭的子女上不了学B、我国学校使用的课本价格太高C、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不改变D、我国的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不大4、为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这有利于:()①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②大幅度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③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④保护知识产权,杜绝知识侵权行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科技政策专家方新在中欧科技战略高层论坛上指出:在人力资源上,我国科技人才的相对数量偏少:2010年,每百万人口中科技研发人员只有806人,而日本有7017人,法国有5635人,德国有5840人,韩国有3986人。
中考政治必考的15个热点专题归纳

中考政治必考的15个热点专题归纳思想品德中考必考的常见热点专题复习归纳(新修订)江西省遂川县教研室罗六⽣常见热点专题⼀:中国国情决策中国【命题⽅向】常见热点专题⼆:巨⼤变化辉煌中国【考题预测】1、举例归纳我国发⽣的巨⼤变化表现在哪些⽅⾯?①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提⾼,综合国⼒显著增强(如:我国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位,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三峡⼯程建成蓄⽔,北京奥运圆满成功…);②⼈民⽣活显著改善(如:解决了l 3亿⼈⼝的温饱问题,电脑普及、住房越来越宽、⼩车进⼊百姓家,⽔泥路村村通、义务教育全免费…);③科学技术⽇新⽉异(如:超⾼杂交⽔稻成功研制、“嫦娥”奔⽉圆梦想、“神⾈”载⼈漫太空、成功研制“天河⼀号”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④祖国和平统⼀⼤业迈出重⼤步伐(如:“⼀国两制”在⾹港、澳门成功实现,两岸三通的成功开启…);⑤社会⽂明程度⼤幅提升,亿万⼈民的精神⾯貌昂扬奋发;⑥建⽴了⽐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主法治建设不断进步;⑦国际地位空前提⾼,⼀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等。
2、我国的巨⼤变化说明了什么?你有何感悟?①改⾰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成就;⼈民的⽣活⽔平不断提⾼;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初步显现;③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发展⽣产⼒;④改⾰开放是强国之路;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等。
3、我国发⽣巨⼤变化的原因有哪些?①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发展社会⽣产⼒.坚持改⾰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
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才强国战略。
⑤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的中华民族精神等。
4、回⾸新中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1)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2024年中考政 治时事热点与知识点

2024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与知识点《2024 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与知识点》中考政治一直紧密联系时事热点,通过对时事的分析考查学生对政治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以下为大家梳理了 2024 年中考可能涉及的一些政治时事热点以及相关知识点。
一、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
近年来,我国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关知识点:1、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旨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乡村振兴中得到体现,如发展特色农业体现创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体现协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现绿色。
3、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等。
二、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如 5G 技术的广泛应用、量子通信的研究进展、人工智能的发展等。
相关知识点:1、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
3、综合国力: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我国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推进绿色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相关知识点:1、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3、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四、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知识点: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考政 治时事热点题目及答案

中考政治时事热点题目及答案一、题目1、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如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请谈谈这一成就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
请举例说明这些措施,并分析其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3、 2022 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冬奥会。
请阐述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对提升我国国际形象和促进文化交流的积极影响。
二、答案1、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经济方面,北斗系统为交通运输、物流配送、精准农业等众多领域提供了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大大提高了这些行业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比如,在交通运输领域,北斗系统能够实现车辆的精准定位和实时监控,优化路线规划,减少交通拥堵和运输成本。
在物流配送中,北斗系统可以精确追踪货物的位置和运输状态,提高物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降低物流损耗。
对于精准农业来说,北斗系统能够为农业机械提供精准的作业导航,实现农田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在社会发展方面,北斗系统在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防灾减灾领域,北斗系统可以为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救援等提供精准的位置信息,提高灾害应对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公共安全方面,北斗系统可以用于人员和车辆的定位追踪,为公安部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提供有力支持。
在城市管理中,北斗系统可以用于智能交通管理、市政设施监测等,提升城市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总之,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开通,不仅提升了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国际地位,也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我国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采取了众多措施,以下举例说明:一是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
我国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并加强了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初中道德与法治2023中考时政热点问答(共59个)

2023中考道法时政热点问答1、为何很多人认为在新时代仍应继承和发扬抗美援朝精神?(新时代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价值)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资源。
新时代传承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激发人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合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力量源泉。
2、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带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精神因素,是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任何企图通过霸凌手段把他们的意志强加给中国、阻挠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努力,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万众一心、攻坚克难,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脚步不可阻挡。
没有任何一支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惜流血牺牲,不懈努力奋斗,团结凝聚亿万群众不断走向胜利。
3、写出一位你心目中的抗美援朝英雄模范,并简要介绍其事迹。
黄继光——用身体挡住敌军枪口,用身体为部队开辟胜利的道路;邱少云——潜伏时火烧全身,为避免暴露潜伏部队,放弃自救,壮烈牺牲。
4、青少年应怎样以革命精神为指引,激励自己成长?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坚定理想信念,为理想的实现不懈奋斗。
面对挫折勇于战胜自己,磨砺坚强意志。
发扬革命先辈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增强法治观念,遵纪守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5、怎样认识伟大的抗疫精神?在这场同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热点专题06:聚焦全国两会 发展中国民主(配套习题)-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专题〇六:聚焦全国两会发展中国民主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2024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在京开幕。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这表明()①全国人大行使审议权和决定权②在我国,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公民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④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A.①②B.①④C.②③2.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
回顾历史,我们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艰辛探索,在古老的东方大国建立、巩固、完善和发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亿万人民当家作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和巨大功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②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③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好制度④需要与时俱进地不断坚持和完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
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齐聚首都、共商国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生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的庄严使命。
这表明人大代表()①植根于人民之中,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②全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③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④是人民权力的受托者和人民意志的表达者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
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各地设立了45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带动省市两级人大设立立法联系点6500多个,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的渠道更加畅通。
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A.拓宽了群众参与立法的渠道B.扩大了公民政治权利的范围C.是健全法律服务体系的探索D.提高了立法机关的立法效能5.2023年10月20日,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这是国务院组织法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修订草案相应增加了副总理职责,规定国务院组成人员中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中考政治经典100题(含答案和近期时政)

中考政治经典一百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A 依宪治国 B 人民当家作主 C 有法可依 D 有法必依2.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B 社会主义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宪法是法律的法律”,马克思的这句话告诉我们A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有严格的程序B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C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 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4.依法治国的前提是: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A 科学发展观 B 和谐社会 C 依法治国 D 改革开放6.“刑法+教育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宪法”的观点是A 正确的,因为普通法必须依据宪法制定B 错误的,因为宪法与普通法的内容不同C 正确的,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 错误的,因为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严格7.中国共产党作为根本活动的准则是A 四项基本原则B 中国共产党章程C 宪法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8.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政治权利的是A 建议权、监督权B 知情权、公平交易权C 依法纳税D 遵守交通规则9.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A 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法院 C 人民检察院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0.某中学生在上网查询资料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露国家重要的经济情报。
他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
这名中学生履行了A 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B 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C 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D 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11.以下内容,由宪法规定的是A 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处以何种刑法处罚B 我国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C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行使权利的基本准则D 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12.课堂上,同学们对“依法治国”展开了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A 小明认为:只要依法治国就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 小红认为: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管理国家C 小林认为: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有法必依D 小刚认为: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是违法必究1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23年中考公德与法治时政热点汇总(一)

2023年中考公德与法治时政热点汇总(一)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和培养
-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
观念。
- 推行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 增加公德与法治相关课程的教学时间和内容,加强学生的法
治观念和法治素养。
- 推广优秀公德与法治榜样,激励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宪法和法律的研究与宣传
- 加强学生对宪法和法律的研究,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 宣传宪法和法律的重要性,促使学生自觉遵守法律。
- 增加法律知识普及宣讲活动,加强对法律常识的普及教育。
- 组织学生参观法庭和法律机构,增强学生对法治的亲身体验。
3. 社会公德的培养与践行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理,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文
明风尚。
- 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参与能力。
-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平等、公正、诚信和友爱的重要性。
-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4. 平安中国建设与法治社会建设
- 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 增加安全知识的普及宣讲,提高学生对安全问题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 积极参与平安中国建设,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 强化法治社会建设,提高社会的法治化水平。
以上是2023年中考公德与法治时政热点汇总的部分内容,帮助学生们深入了解和关注当前社会的重要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公德意识和法治素养。
中考时事政治常见热点问题汇总(共40题)

中考时事政治常见热点问题汇总(共40题)
1、请分析取得抗冰救灾胜利的因素有哪些?我们中学生在抗击冰雪灾害中能做些什幺?
答:因素:①中国共产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②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③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行动:节约零花钱,为灾区人民捐款;写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向灾区捐款捐物;节约水电等资源,为灾区重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等。
2、维护民族团结,青少年应该怎幺做?
答:(1)、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为促进民族团结做贡献。
(2)、就是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3、“嫦娥二号”发射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简答题):承担社会责任(10题)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简答题):承担社会责任(10题)一.简答题(共10小题)1.(2024•毕节市模拟)2024年春节档,播放的电影《第二十条》展现了当代检察官忠诚履职的铁纪担当。
电影中的正当防卫、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等案件,贴近老百姓的现实生活。
”法律是让坏人作恶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公平正义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期待”等成为街头巷尾老百姓津津乐道的经典台词。
请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说说当代人民检察官忠诚履职的表现。
(2)青少年面对非正义行为时,请为他们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3)从国家的角度,请你谈谈如何让公平正义从期待变为现实?2.(2023•明水县校级模拟)材料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内在要求。
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我们应该从点滴小事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及自身实际,回答下列问题:(1)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包括哪些方面?(2)正义的内涵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来概括,为什么要实现公平正义?3.(2023•怀化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聚焦二十大,铸就新辉煌。
材料一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习近平在报告中首先对过去五年和十八大以来十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材料二习近平说,“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1)请例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两个方面即可)(2)根据所学知识,试分析我国取得这些伟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4.(2023•滨海新区二模)集体主义是个人与集体辩证统一关系在道德上的反映,也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的正确价值取向。
2024年中考道法时政热点选择题及答案

2024年中考道法时政热点选择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202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决定》。
以下关于该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A. 会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B. 会议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C. 会议要求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D. 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D2. 2023年,我国成功发射了天问一号探测器,实现了火星探测任务。
以下关于我国航天事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天问一号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B. 我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合作共赢的原则C. 我国已经实现了月球南极探测任务D. B和C说法都正确答案:B3. 2023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以下关于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举措正确的是()A. 我国已经实现了碳排放达峰B. 我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C. 我国已经加入了《巴黎协定》D. A和C说法都正确答案:C4. 2023年,我国成功举办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以下关于进博会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进博会是唯一一个集国际进口贸易、投资促进、开放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平台B. 进博会的举办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C. 进博会已经成功举办五届D. A和B说法都正确答案:D5. 2023年,我国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以下关于我国扶贫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已经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B. 我国将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确保到2023年底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C. 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D. A和C说法都正确答案:C以下题目6-10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中考政治热点问题专题训练汇总专题一: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专题二: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专题三: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专题四:学习宪法,宣传宪法专题五:全面贯彻“三个代表”思想专题六:坚持“一国两制”,反对“公投”台独专题七: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专题一: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知识点:1、针对我国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初三P90)2、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初三P77)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初三P50)4、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初三P104)5、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初三P117)6、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初三P45)7、社会主义的中国,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初三P94)练习题1、根据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
答:①、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执政党的第-要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发展是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③、发展是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坚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发展战略,大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协调发展。
④、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⑤、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2、辨析: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硬道理”的说法已过时了。
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①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
②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③树立科学发展观并未否定发展的重要,而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3、请你结合当地实际,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合理的建议?(或你认为应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答: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文化建设,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或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④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全面提高公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专题二: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知识点:1 、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有着密切关系,两者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
2、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做到守法护法。
3、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是我国的基本方略)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主要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体人民中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5、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
6、父母有抚养、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7、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初三P45)8、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初三P106)9、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道德的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初三P111)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承担这样的历史使命,就要求青少年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责任意识,奋发努力、立志成才。
(初三P136)练习题1、辨析题: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建设的发展是最重要,强调公民道德建设没什么实际意义。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它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巩固;(3)因为法律和道德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所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有肋于人们自觉地守法和护法。
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不仅能为遵纪守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而且逞能自觉地维护法律的权威,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4)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核心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能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并为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所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十分必要。
2、为什么“特别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答:①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做到守法护法,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能否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
③思想道德建设既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核心部分。
④培育“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⑤青少年要承担历史使命,必须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力争全面发展,早日成才,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3、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青少年个人,应当怎样做?答;青少年学生首先必须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全面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树立远大志向,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还要严格遵纪守法,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做遵纪守法的中学生。
(言之有理即可)4、公园里:不准践踏的草坪被踩坏了,供人观赏的鱼翻白了,招手可及的花木更不能幸免……(1)这则材料,留给我们哪些思考?(2)对如何提升公民素质,改变这种现状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答:(1)当前有些公民的道德素质有待于提高,法制意识、环保意识不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待加强等。
(2)加强公民道德宣传和教育;加强公民守法、护法教育,树立公民意识;进行环保宣传和教育;大力弘扬和发展先进文化。
5、1997---20XX年,我国教育投入平均每年增幅达16.7%;20XX年教育总投入达5480亿元,比1997年增长116.4%(1)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2)简要说明(1)中说明的问题的意义。
答:(1)我国教育投入增速较快,说明国家对各种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投入总量的增加,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
6、(1)有人认为“只要通过重罚就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陋习”。
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2)据此,某学校开展以“提高社会公德意识和培养文明行为”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两条宣传标语。
第二,学校开展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有效形式?答:(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通过重罚来改变人们的不文明行为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但要提高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同时还需从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和培养文明行为出发,做到“标本兼治”。
所以,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
(2)(答案参考:时事手册第二期P5-7)标语:增强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确立远大志向,树立正确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培根固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式:演讲比赛、主题班会、义务劳动……7、自20XX年3月至20XX年11月,黄勇采用欺骗手段,将受害人从网吧、游戏厅等场所骗到家中,先后作案16起,杀死17名青少年,杀伤1人,被害人年龄最大的22岁,最小的15岁,其中大多数为正在上学的学生。
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谈谈该案对你的启示。
答:任何人都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得做出法律所禁止的事情,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青少年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青少年应学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青少年要远离网吧、游戏厅等场所,正确对待上网。
应加强文化建设,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专题三: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知识点:1、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相应变化,充分证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初三P23)2、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初三P59)3、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党和政府从振兴中华的高度提出的伟大战略,是带有根本性和长期性的伟大战略。
(初三P106)4、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初三P111)5、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初三P117)6、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
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今国际社会竞争: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我们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初三P124、125)7、新的科技革命对于各国的发展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关键是能不能及时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