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技术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技术在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中的应用调查

目录

第一章调查背景与意义 (1)

1.1 绿色技术的发展背景与意义 (1)

1.1.1 绿色技术相关概念 (1)

1.1.2 绿色技术应用背景 (1)

1.1.3 绿色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 (1)

1.1.4 绿色技术在国内发展难点 (2)

1.2 绿色技术的应用 (3)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5)

1.3.1 调查方法 (5)

1.3.2 调查内容 (6)

1.4 调查意义 (6)

第二章:南京市公共医疗中心工程项目概况 (8)

第三章:医疗中心工程绿色技术应用 (9)

3.1绿色技术应用概况 (9)

3.1.1节地与室外环境 (9)

3.1.2节能与能源利用 (10)

3.1.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1)

3.1.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1)

3.1.5室内环境质量 (12)

3.1.6运营管理 (13)

3.2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效益分析 (14)

3.2.1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 (14)

3.2.2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析 (14)

3.2.3 绿色建筑增量效益分析 (14)

3.3绿色建筑的财务评价 (15)

3.3.1盈利能力分析 (15)

3.3.2项目偿债能力分析 (15)

第四章:问卷问卷设计 (16)

4.1 确定调查对象 (16)

4.2项目参与者对绿色技术的认识 (16)

4.3调查项目应用绿色技术的动机 (17)

4.4 设计问题调查绿色技术在医疗中心项目的应用对于各方工作的影响 (17)

4.5 设计问题调查对于绿色技术的发展前景的看法 (18)

4.6 设计问题寻求可行性意见 (19)

第五章访谈调查内容 (20)

5.1调查对象 (20)

5.2调查内容 (20)

5.3调查成果 (20)

第六章预期成果 (21)

第七章进度安排 (22)

第八章资源需求 (23)

第一章调查背景与意义

1.1 绿色技术的发展背景与意义

1.1.1 绿色技术相关概念

要调查绿色建筑技术首先得理解什么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不是简单的“绿色”要求,而是一种概念或各种技术的综合。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定义绿色建筑是“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适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在各国有其不同的称呼和概念,日本称为“环境共生建筑”;欧洲和北美国家把绿色建筑称为“生态建筑”或“可持续建筑”。

绿色技术是指能减少污染、降低消耗和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绿色技术在建筑业上的应用形成了对传统建筑技术的全新革命,它是建筑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包括设计理论的更新、新型建材的研制、施工工艺的改进、节能型建筑设备的研制等众多内容。是用绿色的眼光对传统建筑技术的重新审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型的建筑技术。

1.1.2 绿色技术应用背景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出现了一系列因水体、大气污染而引发的公害事件,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为: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48年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20世纪40年代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53年—1956年的日本水俣事件、1955年—1972年的日本富山事件、1961年—1972年的日本四日事件和1968年的日本米糠油事件。这些污染事件都是工业污染导致环境污染造成的,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并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发达国家的公害事件有增无减,严重恶化了当地的生态与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环境问题,即所谓“贫困型污染”,其深层次的根源在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四个系统之间的恶性循环。20世纪90年代后,富国的人口年增长率为5‰,而穷国的为21‰,人口压力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粮食、教育、卫生、环境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人口的健康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难以提高,不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只能依赖于不断开发的自然资源。一方面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很低,另一方面初级资源在国际市场上只能以较低价格出售,因此这些国家往往在没有摆脱贫困以前,就已出现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生态破坏、污染严重、卫生条件恶劣等问题。这些问题加剧了贫困,贫困又导致了人口数量过度增长、素质难以提高,形成恶性循环。

这一系列问题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环境价值观渗入到各个科学技术领域,重视技术的环境效应使发展绿色技术成为历史必然。发展绿色技术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1.1.3 绿色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

早在上个世纪中期欧美等发达国家就逐步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

1、20世纪50年代,一批西方学术著作如《设计结合自然》、《寂静的春天》等提出了建筑与生态相结合的概念。

2、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个词合并为“Arology”,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论。

3、1969 年,美国建筑师伊安·麦克哈格著《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

4、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组织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同时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并在德、英、法、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

随着环保观念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绿色建筑,很多国家和地区推出了自己的标准。1990年,英国政府组织BRE制定了第一部建筑绿色评价标准BREE-AM;1994年,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制定了名为“能源与环境设计领袖”(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简称LEED)的绿色建筑分级评估体系;1996年香港地区推出自己的绿色建筑标准;1999年台湾地区推出自己的标准;2000年加拿大推出绿色建筑标准;2003日本的“可持续建筑协会”(JSBC)开发了《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创立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系统(CASBEE);2007年德国发布了《绿色技术德国制造1.0》。

我国的绿色建筑起步较晚,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2004年9月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2005年发布了《建设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逐步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2009年、2010年分别启动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随着我国绿色建筑政策的不断出台、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绿色建筑实施的不断深入及国家对绿色建筑财政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大,我国绿色建筑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迅猛发展态势。《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推进绿色建筑是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具体实践。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发展绿色建筑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全面审视建筑活动对生态环境和住区环境的影响,采取综合措施,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引导、促进和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特制定《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建设部出台《绿色建筑技术导论》,不但给予绿色建筑明确定义,而且对于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智能、运营管理等技术要点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将原有分散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统一在“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与环境保护”的技术框架之下,使绿色建筑技术从研发到应用目标更明确、体系更集成化。

1.1.4 绿色技术在国内发展难点

1绿色建筑实施体系尚未成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