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秀荣最后四套题(第三套大题及答案)
2013肖秀荣四套题word要点版第3套
第三套34. 第一问:制定两个百年目标所涉及的哲学范畴?(1)涉及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主要是可能性和现实性。
(2)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3)制定目标必须建立在现变可能性的基础上。
(4)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第二问:如何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1)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2)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就必须:(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2)通过实践这一基本途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35. 第一问:为什么必须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材料1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1)就需求结构而言,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2)就产业结构而言,经济增长过分依靠第二产业带动;(3)就要素结构而言,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
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
第二问:为什么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获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太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
肖四套卷精缩和助记攻略 思修
思修中法治相关的⽂文字⼀一定要背熟,其他内容看熟即可(答案可从材料料中提炼)肖四套卷:思修第⼀一套(1)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黄⼤大年年同志为什什么还认为“祖国⾼高于⼀一切”?原答:第⼀、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的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知识的运用也不可能离开具体的国家。
当今世界综合国⼒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才的竞争。
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的责任。
经济全球化趋势为个⼈报效祖国消除了许多障碍或阻隔,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的空间。
第⼆,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化⼀体化。
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如中原题,可按梳理理和删减后的⽂文字作答:第⼀一、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
⾃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第⼆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更更是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利益,这就更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助记框架(2)“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更能发挥价值”体现了了⻩黄⼤大年年同志怎样的思想和品质?给我们提供什什么启示?原答:“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能发挥价值”,体现了黄⼤年同志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 民族振兴、⼈民幸福贡献⼒量作为毕⽣追求。
他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祖国改⾰发展的伟⼤事业之中、融⼊⼈民创造历史的伟⼤奋⽃之中。
《肖秀荣四套题》主观分析题归纳总结版(便于记忆)精选
肖秀荣2015考硏政治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一)参考答案三、分析题34 【答案要点】1.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处于运动、发展中。
我国对于食盐中碘含量的规定标准的数次调整正是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思想。
全面强制加碘是为了消除广泛的碘缺乏症问题,随着条件的变化,在某些地区又出现了碘摄入过量的问题,说明在处理问题时要注意适度原则。
此外,由于饮食习惯等不同,虽然食盐中加碘依然是普遍做法,但在实际执行时应结合各地特殊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标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追求全国“一刀切”的统一标准。
2.解决“城中看海”的问题,就是要创造条件,促成矛盾转化,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建设海绵城市,就是通过对“海绵体”的保护和建设,努力将汛期大雨带来的短时间多余降水保存下来,等到干旱少雨的时候再加以利用,从而达到一举两得、化包袱为财富的目的。
3.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世界的同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将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城市建设理念的彻底转变,就是人们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体现。
35【答案要点】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
而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2011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大题及答案
34.材料1对于一个伟大的国家,灾难不仅带来挑战,也历练国家能力;对于一个坚强的民族,灾难不仅意味风险,也砥砺民族精神。
——2010年12月8日《人民日报》社论:风雨见证伟大的精神材料2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有人尼﹒丹尼尔逊的复信材料3与希腊民族一样,中华民族也屡经曲折磨难,但多难兴邦,我们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所征服,而是愈挫愈奋,五千年来绵延不绝,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苏格拉底说过:“逆境是磨练人的高等学府。
”中国也有句古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各种坎坷和磨难,没有能够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而是铸就了两个民族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和品格。
——温家宝2010年10月3日在希腊议会的演讲材料4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社会应该继续携手并进,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理念,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懈努力。
——胡锦涛2009年9月23日在第六十四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请回答:(1)指出材料1、2、3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并加以阐述。
(2)从哲学角度阐述在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实现合作、共赢和包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3)它在方法上的根本要求是什么?34.【答案要点】(1)材料1、2、3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转化的思想,蕴含着历史的辩证法。
事物是对立统一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包含以及相互转化的关系。
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统一性。
(2)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就是指矛盾的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事物发展的动力。
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中,矛盾的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013考研政治肖秀荣最后四套题
2013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16题,每小题1分,共16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2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
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探测和研究。
中国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也有“水中捞月”的成语。
“嫦娥奔月”可以从神话变为现实,而“水中捞月”则永远不可能实现。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的区别在于A.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B.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C.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D.是否符合人类的需要2.亚里士多德说过:“整体不等于各个独立部分的总和”,黑格尔说过:“从人身体上割下来的手,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
”这说明,系统具有A.整体性B.结构性C.层次性D.开放性3.“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
从哲学上讲,这段话说明A.人的感觉是先验的B.人的感觉从经验中来C.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D.事物的本质取决于人4.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A.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B.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C.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5.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A.当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B.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C.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D.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6.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应该是A.股份制B.股份合作制C.租赁、承包制D.国家独资经济7.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打印版
2011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16题,每小题1分,共16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从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角度看,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就是正确处理A.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B.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C.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D.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2.“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运动的一定基础和承担者3.“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知识现实世界的辨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过来了”,“概念的辩证法”是指A.主观辩证法B.唯物辩证法C.唯心辩证法D.概念的自我发展4.马克思指出:“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
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
”这表明,社会或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之间的变化表现为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5.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基本要求是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6.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A.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C.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D.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解决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7.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的原则是A.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B.提高资源利用率C.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D.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8.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肖秀荣四套卷分析题答案
肖秀荣四套卷第一套34、(1)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去检验。
认识的发展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由于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也可以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说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它决定了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死这样由相对到绝对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2)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这些发展变化提供了哪些启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35、(1)结合材料1,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
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所以,我国要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结合材料2、3、4,说明改革开放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2011肖秀荣最后四套题_电子版_打印
2011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16题,每小题1分,共16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从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角度看,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就是正确处理A.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B.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C.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D.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2.“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运动的一定基础和承担者3.“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知识现实世界的辨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过来了”,“概念的辩证法”是指A.主观辩证法B.唯物辩证法C.唯心辩证法D.概念的自我发展4.马克思指出:“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
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
”这表明,社会或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之间的变化表现为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5.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基本要求是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6.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A.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C.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D.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解决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7.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的原则是A.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B.提高资源利用率C.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D.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8.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2017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大题背诵学渣版(仅仅供参考)
2017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大题背诵学渣版(仅仅供参考)篇一:2016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大题简化记忆背诵版2016考研肖四(卷一)大题简化记忆34(1)指出那些质疑谢赫特曼的人“光从理论说是不可行的”的错误所在。
?理论解释:实践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唯一标准。
?自然现象,反复实践认识。
?认识永无止境。
(2)准晶体的发现过程对我们认识真理有何启示??理论: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如何做:发现和发展真理,发挥主观能动性。
(3)结合材料2谈谈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应该如何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 人类实践活动目的,受客观条件和规律制约。
? 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 把握好“度”。
度的辩证法原理。
35( 1) 结合材料 1 说明应该如何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 经济增速放缓,增量可观。
? 经济增长平稳,增长动力多元。
?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前景稳定。
? 简政放权,市场活力释放。
(2)结合材料 4 和材料 2 .3 中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说明应该如何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腾笼换鸟:结构调整新兴产业转型升级? 凤凰涅槃:实施创新驱动,新产业新技术?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3)为什么说确立新的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为什么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发展理念—发展行动的先导。
?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 创新,发展第一动力,国际竞争趋势,必然选择。
36(1)结合中国抗日战争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说明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抗日战争—正义战争—世界反法西斯(重大贡献)? 最早反法西斯,开辟世界第一反法西斯战场? 亚洲反法西斯主战场,决定性作用,? 维护世界正义与进步事业重大贡献? 推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建设战后国际新秩序(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战略,开辟敌后战场? 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坚持,三反对(?)? 共产党人勇于献身,抗战胜利民族先锋? 开辟敌后战场,国共协力合作,共同抗日? 重要法宝---全民族抗战(3)如何理解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人民当家做主,民族振兴。
肖秀荣四套题答疑
说明:最后四套卷在北航出版社网站增值服务区可以查看完整的选择题解析,这里我更多是从同学们的提问角度上来作答。
另:冲刺阶段我的几本书以及我现在答疑引用的话都是严格根据大纲和大纲解析来解释,就是为了避免同学们在题目严谨性上浪费时间,如果有同学还有疑义,请自行斟酌。
下面是第一套以及最近问的较多的其他问题统一回答。
第一套1. 书上第二章原话。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基本内容集中体现在恩格斯和列宁的下列论述中。
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这样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4. C显然是最符合题意的,东西自己先腐败了,然后才会生虫。
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6. 有些同学对部门这个概念不明白。
∙Ø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
∙Ø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Ø不同部门之间如果利润率不同,资本家之间就会展开激烈的竞争,使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平均利润的形成)10. 书上史纲第八章第一个大问题原话没收官僚资本,具有两重性质: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好多人问买办、官僚、大资产阶级的区别,这是一个角度问题,在当时的中国可以身兼多个身份,比如我们常说的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2012考研政治肖秀荣最后四套题
2011考研思想政治终极预测4套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16题,每小题1分,共16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从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角度看,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就是正确处理A.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B.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C.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D.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2.“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运动的一定基础和承担者3.“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知识现实世界的辨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过来了”,“概念的辩证法”是指A.主观辩证法B.唯物辩证法C.唯心辩证法D.概念的自我发展4.马克思指出:“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
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
”这表明,社会或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之间的变化表现为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5.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基本要求是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6.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A.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C.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D.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解决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7.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的原则是A.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B.提高资源利用率C.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D.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8.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2011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分析题和答案打印版.doc
第一套34(1)指出材料1、2、3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并加以阐述。
(2)从哲学角度阐述在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实现合作、共赢和包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3)它在方法论上的根本要求是什么?35(1)如何理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事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2)为什么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3)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是什么?(4)为什么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36(1)结合材料1,指出中国抗战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2)说明中国人民八年间的“死亡流徒,苦难艰辛”为什么能够“获得了报酬”?(3)结合材料2,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37(1)如何理解“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八个字寄托着总理对广大青年学子的殷殷期盼之情?(2)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关系?38(1)如何理解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路子?(2)西方有些人认为,中国自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对外态度“强硬”,散步所谓“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请结合材料2,说明应如何认识所谓的“中国强硬论”?(3)说明和谐世界的内涵及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关系。
(4)说明中国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作出的不懈努力。
第二套34(1)结合材料1,说明为什么“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2)运用哲学有关原理说明,解决气候问题,为什么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3)结合材料4说明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关系及在实践中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
(4)结合材料2阐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35(1)为什么说当前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了?(2)如何理解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3)为什么既要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4)当前应该如何把“蛋糕”分好?36(1)结合材料1阐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两次合作及其主要经验教训。
2013肖四答案解析
2013 肖秀荣终极预测4 套卷正版书增值服务之选择题详解2013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命题人终极预测4 套卷(一)一、单项选择题2 . [简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
感性认识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本质的、全面的反映。
A 正确。
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B 、C 错误。
理性认识不可能完全正确,D 错误。
3 . [简析]这是恩格斯的名言,深刻地阐述了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
自由和必然是对立统一的,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是对必然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 正确,A 、B 、C 错误二4 .【简析】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
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6 . [简析」B 、C 、D 错误。
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获得利润,因此,不同部门之间如果利润率不同,资本家之间就会展开激烈的竞争,使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约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
9 . [简析]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0 . [简析]没收官僚资本,具有两重性质: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肖秀荣2015终极预测4套卷(三)参考答案
肖秀荣2015终极预测4套卷(三)参考答案34.【答案要点】(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们对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对于“大陆漂移说”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20世纪50年代新技术的运用,使得人们在实践中发现了更多证据支持“大陆漂移说”,取代了旧理论。
后来人们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体现了认识发展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对于某一自然现象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理论。
(2)人们要发现和发展真理,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创新精,不被已有的理论所束缚,敢于对现有理论提出质疑。
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刨造出新的理论。
(3)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互相包含又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库弗正是从失败的实验中看出了这种新材料的有益之处,将其运用到合适的领域,就变成了伟大的发明。
35.【答案要点】(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薄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面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科学构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政治文明的独特贡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第二,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第三,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2)“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
“一国”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国家不可分离的部分,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域。
“两制”是指在“一国”之内,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等某些区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题:(1) 指出“底线思维”所蕴含的辩证法原理。
①底线是事物保持质的量的界限。
事物的量变一旦突破底线,即突破关节点,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底线思维”是关注矛盾转化的思维方式,就是要求人在认识过程中必须注意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客观限度,若无视或跨越这个度,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变成消极的力量,会促使事物朝着相反的方向或势态发展。
“底线思维”着眼负面后果,防患于未然,同时,从坏处准备,积极转化,化风险为坦途、变被动为主动,促使事物向好处发展。
(2)这一原理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②看形势要坚持“两点论”,既看到有利一面,又看到不利一面,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法,凡事从最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35题:(1)结合材料2、3及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及如何“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①所谓“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实质上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材料2、3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从国际看,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产业竞争异常激烈。
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抢占战略制高点和发展中国家抢占传统市场的双重压力。
从国内看,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发展模式面临诸多调整。
旧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必须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率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要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等。
(2)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第一,创新驱动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
第二,创新驱动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
第三,创新驱动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最新实践。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国家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对于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开启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3)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③要坚持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实力和社会生产力;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进程中,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一,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第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第三,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第四,有效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中的战略支撑作用。
36题:(1)为什么要提出“两个不能否定”?①如何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关键性问题,即在中国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及要不要搞改革开放的问题。
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
否定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中的任何一个时期,或者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进行相互否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两个不能否定”对于我们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乃至整个党的历史,进一步在坚定党的历史自信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的关系?②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时期有两件大事:一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二是在探索中国自己肩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这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也是接力探索取得的,其基础和源头是改革开放之前的历史时期。
(3)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开放前后这两个历史时期?学习党史,国史有何重要意义?③对待改革开放前后这两个历史时期,不要搞历史虚无主义。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必然要求,是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局面的必然要求,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对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多重温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对于推动全党从对党的历史的坚定自信中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7题:(1)结合材料1,说明应如何理解和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①自由平等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
公民在理解和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时,应树立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权利的观念。
一方面,善于行使和运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权;另一方面,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种制度和程序行使自由权,不得超越法定的范围和界限。
(2)结合材料2,3,4说明如何正确认识保障公民互联网言论自由与加强互联网管理,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关系。
②中国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在网上发表言论。
但是,公民在互联网上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时,要坚守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不得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为了营造健康和谐的互联网环境,构建更加可信,更加有用,更加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联网,创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民权益,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必须始终坚持依法管理互联网,维护互联网安全——这是互联网健康发展和有效运用的前提。
(3)从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角度说明维护网络秩序的必要性及基本手段。
③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互联网作为公共空间,也需要公共秩序。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有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的发展,甚至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新型工具。
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网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作为重要条件,更离不开伦理道德,法律规范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和保障。
网络的社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综合运用风俗,道德,纪律,法律等手段,规范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的行为,形成从技术到内容,从日常安全到打击犯罪的互联网管理合力,确保网络正确运用和安全。
38题:(1)结合材料1,2,3,联系材料4,指出材料5中的不同观点并加以评析。
①材料5反映了美国与非洲国家领导人对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的看法根本不同。
美国把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说成是搞“新殖民主义”,而非洲国家领导人则认为中国是来帮助非洲的,是合作而不是殖民。
在中非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坚持尊重非洲国家的主权和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国家内政;坚持同非洲国家平等相待,在互利共赢基础上开展合作;坚持向非洲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始终认为中非之间的援助和支持是相互的;坚持把自身发展寓于与非洲共同发展之中,并以自身发展促进非洲的发展。
中非友谊经受住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
中国对外政策“真”“实”“亲”“诚”,所谓中国对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观点,完全是别有用心的,是对中国的恶意中伤。
(2)结合中非关系的发展,说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特点及中国梦与世界的关系。
②今天,中非关系已经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双方成立了中非合作论坛,构建起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的友谊和合作,已经成为中非关系的标志,在国际社会传为佳话。
中非关系发展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特点:强调发展的和平性,自主性,科学性,合作性。
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威胁。
(3)结合“中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说明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础及如何理解“中非关系发展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③中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需要非洲,非洲也需要中国。
历史反复证明,中国发展好了,非洲发展会更顺;非洲发展顺了,中国发展会更好。
加强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础。
中非应不断开辟新方式、新途径,不断解决新问题,推动中非关系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