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限性:
1、浮士德的人生追求侧重于思想和精神上的探索,对于现实生活中遭遇的矛盾与障碍,浮士德大多采用的是迁 就或回避的方式 2、浮士德的精神追求集中表现为个人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而对于周围人所遭遇的生活困境与精神痛苦,他经常 会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救世主的态度 3、浮士德最后创造的事业、他理想中的“自由王国”,与他的理想背道而驰。
“泰初有道”改为“泰初有为”
旗帜鲜明地宣告他要走出基督“圣灵”设定的樊篱,开始行动,走自己的路。表明了他要“ 跳进时代的奔波”,“跳进事变的车轮”,要在时代的大潮中“向灵的境界飞升”。
第二部[课本P147]
浮士德来到罗马京城谒见皇帝,获得了宠信,他建议大量印发纸币,缓解了国家财政危 机,还为皇帝的玩乐助兴。为了满足皇帝的异想天开,他用魔法抓来古希腊美人海伦的 幻影,供皇帝欣赏,结果浮士德自己也为海伦的美艳而昏厥。 魔鬼把浮士德背回书斋,帮助他的学生瓦格纳造出“人造人”何蒙古鲁兹,在何蒙古鲁 兹帮助下,他们来到地狱见到海伦,并使她复活,住进了浮士德拥有的中世纪城堡。 两人享受了恩爱,生下了欧福良。欧福良天赋很高,但跳跃时不慎跌入天火而被烧死, 海伦悲愤过度,飘逝而去。 随后浮士德帮助皇帝平定了叛乱,获得海边一块封地的赏赐。他开始创造性事业:填海 造田,建设自由王国。魔鬼清理场地时多次伤及无辜,浮士德不免忧伤过度而双目失明 。 魔鬼件百岁的浮士德末日将至,派出死灵为他掘墓。浮士德听到掘墓铁锹声,脑海里浮 现出万众正在填海造田的壮观景象,不禁喊道:“停一停吧,你真美丽!”随即倒地。 天主派来的天使抢在魔鬼之前,把浮士德的灵魂接到了天上。
社会历史背景对歌德创作的影响
配图:自由引导人民
60年的巨变[课本P148]
与最初的民间传说相比,诗剧《浮士德》无论是艺术构造、故事内容,还 是人物形象,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这种巨变固然与诗人精湛的艺术才能有 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当时社会生活正在发生的巨变有着根本的联系。
歌德《浮士德》创作从产生创作冲动到最终整个诗剧完成,前后长达60年 。这六十年里,从德国到欧洲,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通过声 势浩大的启蒙运动,西方的思想与文化确立了现代性的价值体系,经历了 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西方社会从经济方式到政治体制,逐渐完成 了现代化的转型。
浮士德
[德]歌德作品
民间传说
据传,浮士德是16世纪德国的一个江湖术士,曾与魔鬼签订 了契约:魔鬼帮他漫游世界,享尽各种人生欢悦,死后灵魂 则归魔鬼所有。
歌德的创作历程[课本P147]
少时,歌德看过有关浮士德的木偶戏和故事书 上大学时便萌生了创作《浮士德》的想法 1771年,在狂飙突进运动初期开始构思 1773-1775年间,写出《原浮士德》 1790年,以《浮士德片段》之名发表
第三点
诗剧通过对浮士德与靡非斯特既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的描绘,表 达了诗人对于启蒙时期所确立的西方现代理性的重新审视。
浮士德人生追求的历程,客观上概括了西方文化开始挣脱中世纪基督教 束缚,强调人的主体力量,最终形成了以主体的人为中心的世俗化的世 界图像。 诗剧通过对浮士德与靡非斯特不同个性的描绘,形象地解释了西方现代 理性的内在构成。
歌德亲眼目睹西方世界这一系列巨变,内心情感波澜起伏,并且形成了自 己独到的见识与思考。这一切都随着他对浮士德题材的改造而融入《浮士 德》的创作中。这部诗剧因此成为一部最能展现启蒙时代特征和西方文化 精神的文学经典。
歌德诗剧与浮士德传说对比
配图:《浮士德和玛格丽特在花园》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第一点[课本P148]
经过歌德的丰富与改造,诗剧中的浮士德成了一个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通过五个阶段的人生追求 ,充分展示了现代文化精神。 优点: 1、浮士德突出地表现了一种坚持不懈、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 2、浮士德在追求中始终充满了自觉的批判精神。 3、浮士德能够始终坚持追求和批判。
第二点[课本P149]
歌德的诗剧通过对以往浮士德传说的整体结构的改造,完整 地表达了西方思想界在启蒙时代所形成的一种具有思辨精神 的历史文化理性。 从而使得诗剧的文化视野大大地超越了西方的近代文化,甚 至达到了对于人类文化历史发展进程具有哲学高度的理解与 概括。 其中作为西方近代文化精神表征的浮士德形象,以及他与魔 鬼靡非斯特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成了这种具有辩证色彩的历 史主义文化理性的具体展示。
诗剧流露出诗人对于西方现代理性严肃的反思和深切的忧患。 歌德在对浮士德与靡非斯特辩证关系的描写中,表达了他对于西方现代 理性发展的忧患意识。
第四点
《浮士德》在艺术上很有特色。
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2、生动的艺术形象与深邃的哲学意蕴的有机结合。 3、诗剧按照矛盾对比的原则来配置人物关系并设置场面的。
1797-1806年,歌德重新投入创作
1808年诗剧《浮士德》第一部出版 1832年初,歌德在去世前两个月完成了诗剧的第二部
浮士德[内容简介]
诗剧全长12111行,分为两部,第一部25场,前面有卷首献诗和两个序幕。诗剧第二部分为 5幕。
第一部[课本P147]
第二个“天上序曲”是全剧的正式开始:
天主与魔鬼靡非斯特讨论人的问题,魔鬼认为人天性堕落,易被诱惑沉沦,不可救药。天主认 为人在前进途中难免迷失,但最终总会觉醒走上正道。 为此他们以中世纪书斋里的一个老学究浮士德来打赌。浮士德是位年过半百的老博士,博览群 书,却开始厌倦繁琐僵化的知识,甚至想自杀。 恰逢春天到了,他随着复活节的钟声来到城外,欣欣向荣的自然景色让他重新燃起生活和行动 的渴望。 他回到书斋后首先把《圣经》中的“泰初有道”改为“泰初有为”,接着又与幻化成卷毛犬且 跟随其返回书斋的魔鬼靡非斯特打赌,并订立契约:魔鬼甘当仆从,帮助浮士德重新开始人生 历程,满足其所有欲望,一旦浮士德感到满足,其灵魂就归魔鬼所有。 魔鬼带浮士德来到“魔女之厨”,让他喝下魔汤,返老还童。年轻的浮士德与市民少女玛甘泪 热烈相恋,结果却酿成悲剧:玛甘泪误用安眠药害死母亲,恍惚间又溺死新生儿,被关进监狱 。浮士德欲救她却遭到拒绝,忏悔之余,他决定走出个人小天地,走向社会大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