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取缔整改打工子弟学校来谈其现存问题与对策
取缔整改打工子弟学校来谈其现存问题与对策打工子弟学校是指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中上学的一种形式。
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和就业的不稳定性,这些子弟学校应运而生。
然而,与正规的教育机构相比,打工子弟学校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将讨论这些问题,并提出对策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打工子弟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弱。
由于学校经费有限,往往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师资源。
这导致教学质量不稳定,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需要加强对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其次,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
许多打工子弟学校设施简陋,缺乏安全保障,无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何改善这些学校的基础设施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政府应该增加对打工子弟学校的资金投入,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设备,确保孩子们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
第三,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相对单一。
这些学校往往只注重基础学科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应该鼓励这些学校拓宽教育内容,增加艺术、体育等非学术领域的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打工子弟学校存在着学生流失问题。
由于打工人员经常变换工作地点,子弟学校的学生也会频繁流动。
这导致学校无法稳定招生,影响了学校的规模和运行。
面对这个问题,教育部门应该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制定政策措施,积极解决打工人员的安居问题,减少他们的迁移频率,从而稳定子弟学校的学生来源。
最后,打工子弟学校缺少监管机制。
目前很多打工子弟学校并没有得到有效监管,导致一些学校乱收费、不合规办学等问题较为突出。
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机制,确保这些学校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教学和管理。
综上所述,打工子弟学校存在诸多问题,但同时也给城市农民工的子女提供了教育机会。
取缔整改打工子弟学校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我们应该关注这些学校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为农民工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每个孩子都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与对策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务工,他们带来了城市的繁荣,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其中之一就是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学校资源不足、学业成绩滞后、心理健康问题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以便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帮助他们获取良好的教育资源,实现更好的发展。
一、学校资源不足由于城市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寻找学校并不容易。
在一些城市中,农民工子女的学校通常是城乡结合部的学校,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以及教学质量都相对较差。
与此他们在城市中的户口问题也给就近就学带来了很多困难。
针对学校资源不足的问题,首先需要增加城市教育资源的投入,建立更多并且更好的学校,提高城市教育资源的均衡性。
应该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就学的户口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公平的机会。
二、学业成绩滞后进城农民工子女来自农村,他们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加之在城市的学习环境也不够适应,因此导致他们的学业成绩普遍滞后。
与城市孩子相比,他们在学业上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为了解决学业成绩滞后的问题,需要加大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帮扶力度。
可以开设专门的辅导班、补习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支持和帮助。
学校也可以制定更加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根据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他们尽快跟上学习进度。
三、心理健康问题进城农民工子女因为父母长期在城市务工,常年生活在城市的偏远社区,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他们可能会面临孤独、自卑、适应能力不足等心理问题,这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意识,以及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的关注和帮助。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进行心理辅导,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
四、提高家长教育水平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家长多数是来自农村的低教育水平人群,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不高,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也常常滞后于城市家庭。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目录引言 (1)一、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 (1)(一)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1)(二)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 (1)二、我国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现状 (2)(一)入学机会少 (2)(二)教学硬件设施差,安全隐患多 (2)(三)不能适龄入学及失学问题严重 (3)三、对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一) 学校管理问题 (3)(二)流入地政府财政困难 (3)(三)农民工子女自身存在问题 (4)三、我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对策措施 (5)( 一) 对学校管理问题可采取的对策 (5)(二)针对流入地政府财政困难可采取的对策 (5)1. 建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财政分担机制 (5)2 .政府要负起责任 (5)(三)对公民工子女自身问题可采取的对策 (5)1. 开设生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6)2. 建立并完善寄宿制学校 (7)四、结语 (7)参考文献: (8)腹有诗书气自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的逐渐凸显出来的。
关注农民工义务教育问题,既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又是维持我国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寻求解决途径。
本文首先对当今社会关注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现状,对当前情况下我国农民工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上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最后,就如解决这些问题,从方向上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解决措施腹有诗书气自华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工开始离开家园来到城市。
这使得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一大难题。
根据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的流动人口总数2000年已超过1.2亿,2003年突破1.3亿,2005年超过1.4亿,也就是说,全国每10人中就有约—人是流动人口。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与对策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与对策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打工,他们带着家人来到城市,孩子也跟随而来,这些孩子就是进城农民工子女。
他们生活在城市,但却面临着许多教育上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以及可能的对策。
一、教育问题的困境1. 教育资源不均衡进城农民工子女通常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地区或者城中村,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学校条件不好,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这些孩子面临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困境,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2. 就学难题进城农民工子女通常是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的,他们在城市并没有户口,这就导致他们无法在城市正规学校就读,很多时候只能就读于农民工子女学校或者农民工子女班,学校条件差,教育质量无法保证。
3. 教育成本高昂进城农民工一家通常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孩子就读学校需要支付学杂费、生活费和住宿费等,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教育成本的高昂使得进城农民工子女很难接受良好的教育。
4. 就业歧视由于进城农民工的身份问题,他们经常面临着就业歧视,当孩子成年后想要在城市找工作时,也会受到身份歧视,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也带来了困难。
二、对策探讨1. 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城市边缘地区和城中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学校的设施和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为进城农民工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2. 放宽户口政策政府可以考虑放宽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读的户口政策,给予他们更多的教育机会,让他们能够就读于城市正规学校,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3. 减免学杂费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为进城农民工子女减免学杂费和提供相关的教育补助,减轻进城农民工家庭的教育开支压力,让他们更容易接受良好的教育。
4. 加强职业培训对于进城农民工子女成年后的就业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对他们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减少身份歧视,让他们更容易在城市找到工作。
5. 鼓励社会参与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关注和支持,积极参与到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中,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的教育体系。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就业,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家庭。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农民工子女面临着教育问题。
本文将分析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旨在改善他们的教育状况。
一、问题分析1.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数量不足以满足当地农民工子女的需求。
同时,城市中的优质教育资源无法充分向他们开放。
2.学校安置问题:由于父母工作稳定性较差,农民工子女经常需要跟随父母迁移,这导致他们在学校就读时面临转学、适应新环境的问题。
3.经济困难:农民工工资水平较低,家庭经济困难。
学杂费、教辅材料等教育成本成为他们进一步教育的障碍。
4.社会认同与心理问题: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往往面临身份认同问题,他们常常被歧视或排斥,这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问题。
二、解决方案1.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增加学校数量,以满足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需求。
同时,应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2.建立农民工子女学校合作机制: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可以建立合作机制,在招生、学籍管理等方面进行合作,使农民工子女能够在城市学校就读,同时得到双方的支持。
3.提供农民工子女的资助政策: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教育资助政策,包括减免学费、教辅费用、提供奖学金等,以减轻农民工家庭的经济负担,让他们的子女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4.加强社会教育宣传与倡导: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教育活动等方式,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重要性的宣传,树立公众对农民工子女的正确认识和同情心。
5.关注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学校可以设置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正确应对挫折。
6.推进户籍改革:逐步推进户籍改革,使农民工及其子女能够在城市落户,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教育待遇。
三、结语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对策
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对策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对策⒈简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由于父母工作务实,农民工子女面临诸多困境,如教育资源不足、学校择校问题等。
本文将提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⒉教育资源提升⑴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农村教育发展不平衡,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提升教育质量,改善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
⑵建设农民工子女学校针对农民工子女的特殊需求,建立专门的农民工子女学校,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⑶发挥社区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社区教育资源,可以开设夜校、补习班等,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学习辅导和培训机会。
⒊家庭经济支持⑴提供经济援助对于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家庭,可以设立专项补助,提供经济援助,帮助他们解决子女教育的费用问题。
⑵农民工养老保险与教育基金挂钩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与子女教育基金挂钩机制,将一部分养老金用于解决子女教育问题。
⒋择校问题解决⑴推动政策倾斜可以鼓励优质学校向农民工子女开放招生名额,推动政策倾斜,保障他们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⑵加强教育信息公开加强教育信息的公开透明度,确保农民工子女能够获得公平公正的入学机会。
⒌政策法规支持⑴完善法律保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保障农民工子女教育权益,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不公。
⑵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工子女教育权益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对该问题的关注度。
附件:⒈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研报告⒉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纲要⒊相关统计数据分析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教育资源:指教育学科所需的各种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等,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条件和材料的总称。
⒉择校问题:指在接受教育时,家长或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和条件选择适合的学校的行为和问题。
⒊农民工:指农村转为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民。
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是宁波市政府重视教育质量,为解决城市劳动力大量失业就业困难问题,特意在市内部分设立的民办学校,旨在充分发挥宁波市劳动力的教育功能,为受教育后失业的民工子弟提供更为合理的教育保障。
本着“质量教育,就业带动”的宗旨,宁波市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充分发挥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角色,以实现“以教育解决就业”的社会发展目标。
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由宁波市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委员会指导,宁波市教育局管理,宁波市市民工子弟学校管理办公室统一负责管理的非公办学校,2015年以来,宁波市政府通过不断加强学校的管理,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不断落实和完善校园安全、聘请教师、改善办学条件的政策措施,促进学校和家庭教育合作,为学校教育实现了有效的管理。
一方面,要以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管理办公室为中心,加强学校管理,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清晰的管理规范,实施优秀的管理模式,搭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形成活力的管理氛围。
另一方面,要借助新信息技术,推进民工子弟学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实现教学管理的自动化,减轻教师的繁重工作,加强学校管理工作的智能化。
同时,要利用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和宣讲,帮助学校建立良好的学校形象,使学校更好地服务市民。
此外,为了让市民工子弟学校教育更加高质量、高质量,宁波市政府应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教师奖励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工子弟学校,提供优惠的助学金,提高学校的社会综合效益,促进学校的教育质量的提高。
另外,要建立合理的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就业服务,为受教育的民工子弟提供更全面的就业服务,促进毕业生就业,为改善城市教育水平和劳动力就业状况作出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在实施管理改革、改善教育质量、提高就业比率、提供更多就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当前宁波市政府要重视民工子弟学校改革与发展,积极扩大学校规模,吸引更多民工子弟,加强教育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提高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水平,加快城市的教育发展,实现更高水平、更合理的教育目标。
农民工的教育困境与解决之道
农民工的教育困境与解决之道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境。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的教育困境,并提出解决之道。
一、教育困境1. 教育资源不平衡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时往往面临着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
他们所在的学校往往条件较差,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落后,教育质量无法与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相媲美。
2. 学校适应问题农民工子女由于从农村环境转变到城市环境,面临着学校适应问题。
他们可能面临着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生活方式不同等挑战,这些问题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3. 经济压力由于农民工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他们往往难以承担高额的教育费用。
学费、书本费、课外活动费用等都成为了他们的经济负担,这可能限制了他们子女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
二、解决之道1. 完善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
建立健全农民工子女教育资助制度,提供免费的教育资源和资助金,确保他们能够平等享受教育机会。
同时,加强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建设和改善,提高教育质量。
2. 加强师资培训为农民工子女学校提供专业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
同时,鼓励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互通。
3. 推动教育信息化通过推动教育信息化,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地域限制,让农民工子女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教育资源。
建设在线教育平台,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帮助他们克服学校适应问题。
4. 加强社会支持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企业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和教育资助,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志愿者为农民工子女提供辅导和帮助,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子女的教育,共同为农民工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结语: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困境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各方的合作与支持,才能够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推动社会的公平与进步。
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调研报告
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子弟教育问题日益凸显。
农民工子弟上学难、教育质量差等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工家庭的福祉,也关系到国家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
本报告旨在调研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研究目的1、了解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的现状。
2、分析农民工子弟上学难的原因。
3、探讨解决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的策略。
三、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政策文件、学术研究报告、统计数据等。
2、实地调研法:走访农民工子弟学校、农民工社区,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4、数据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研究内容1、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的现状。
2、农民工子弟上学难的原因。
五、研究结果1、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的现状:(一)入学难部分农民工子弟难以进入公立学校就读,面临入学门槛。
农民工子弟学校数量有限,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二)教育质量差农民工子弟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匮乏。
农民工子弟学业成绩普遍低于城市学生。
(三)心理问题农民工子弟面临身份认同、文化差异等问题,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2、农民工子弟上学难的原因:(一)政策因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学校资源紧张。
部分地区存在户籍限制,农民工子弟入学困难。
(二)经济因素农民工家庭收入较低,难以承担子女教育费用。
农民工子弟学校收费较高,增加了家庭负担。
(三)社会因素社会对农民工子弟存在歧视,影响其教育环境。
农民工子弟自身适应城市教育环境存在困难。
(一)政策层面完善教育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加大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投入,提高教学质量。
(二)经济层面建立农民工子弟教育基金,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子弟教育,提供资助。
(三)社会层面加强社会宣传,消除对农民工子弟的歧视。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民工子弟适应新环境。
(四)学校层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工地民工学校总结
工地民工学校总结引言概述:工地民工学校是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工地上无法接受正规教育的问题而设立的一种特殊学校。
在过去的几年里,工地民工学校在提供教育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对工地民工学校进行总结,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一、教育资源不足问题1.1 缺乏合格的教师:工地民工学校往往面临着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1.2 缺乏教学设施:由于经费有限,工地民工学校的教学设施往往简陋,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1.3 缺乏教学资源:工地民工学校在教学资源方面也存在不足,如图书、教学用具等。
二、教学管理不规范问题2.1 缺乏教学计划:一些工地民工学校缺乏科学的教学计划,导致教学过程缺乏条理性。
2.2 缺乏教学评估: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估机制,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2.3 缺乏师生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学生心理健康问题3.1 学生适应困难:由于环境变化和生活压力,一些学生在工地民工学校适应困难。
3.2 学生心理问题:一些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如孤独、焦虑等,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
3.3 学生自我认知不足:一些学生缺乏自信和自我认知,影响学习和成长。
四、家长教育缺失问题4.1 家长对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家长对子女教育重视不够,缺乏对学校的支持和配合。
4.2 家长对学校了解不足:一些家长对工地民工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了解不足,无法有效配合学校工作。
4.3 家长缺乏教育指导:一些家长缺乏教育指导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引导子女学习和成长。
五、改进方向和建议5.1 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评估,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5.2 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教学计划和评估机制,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5.3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辅导机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5.4 加强家长教育工作:开展家长教育活动,提升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民工子弟学校教师教学生活优化对策
民工子弟学校教师教学生活优化对策本研究通过对成渝五所民工子弟学校教师教学生活现状的调查发现: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的工资待遇状况、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基础条件较之以往有一定改善;但是在教师教学生活的目的上、教学生活的方式上、教学生活的空间环境上仍存在诸多待优化之处,民工子弟学校教师教学生活的质量可望提高。
一、民工子弟学校教师教学生活中存在的问题1.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对教学生活的目的并不明晰,存在偏差偏差一:教师教学生活外在目的的僭越、内在目的的缺席。
“学生本位”、“社会本位”的教学生活目的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学生活对于教师生命存在和发展的价值。
在民工子弟学校教师中,仅有8%的教师从事教学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更多的目的是为了学生、为了社会。
这种传统的教学生活目的观深深地印刻在教师观念中,教师把教学生活作为生存的工具,并不能真正体会到教学生活的愉悦和幸福。
偏差二:教师教学生活目的的“功利化”。
民工子弟学校教师教学生活目的的功利化主要表现为近期目的取代终极目的、生存目的取代发展目的。
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压力23%来自于所教学生的成绩,教师们终日为考试成绩、排名、获奖而拼搏,渐渐忽视了学生幸福成长这一终极目的。
63%的教师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而继续从事教学活动,在这种“生计观”的指导下,教师教学生活的目的在于满足“生存需要”,而享受、发展目的等其他内在目的、人生终极目的被迫退位。
2.民工子弟学校教师教学生活方式有待优化第一,教师教学生活主体性存在偏差。
在教学准备环节,教师倾向于“从众”,缺乏独立思考和主体意识;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的主体意识表现过强,时常超越学生的主体性,将教师主体性与权威性混同。
而对于“新课改”教师又倾向于“随大流”的保守意识,教师教学主体性、创造性发挥不够。
第二,教师在处理教学生活的伦理性关系、社会性关系、认识性关系时存在偏差。
从“伦理性关系”上看,存在自信心不足、缺乏应有的职业认同感。
75%的教师十分担心自己的社会地位是否被他人认同,对于自己的“边缘人”身份觉得尴尬。
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发展之困
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发展之困首先,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面临着资金困境。
这类学校通常依赖于父母的收入和政府的拨款来维持运转,而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大多较低,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学校运作。
同时,政府对于这类学校的拨款有限,很难满足学校的正常发展需求。
因此,学校常常面临着设施设备更新、教材资料采购、校园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困境。
其次,教师素质不足也是困扰这类学校的问题之一、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由于资金不足,无法吸引优秀的教师加入。
同时,由于这类学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所以很难提供充分的教育培训,使得教师的专业素质得不到提高。
这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限制了学校的发展。
第三,教育资源匮乏也是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发展的困境之一、由于这类学校位于农村或者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是一个客观事实。
学校无法提供丰富的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等教育资源,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同时,学校缺乏与优质学校的交流合作,无法吸收外界优秀的教育资源。
最后,地位认同不够也是这类学校发展的困境之一、由于学校地理位置的限制以及师生的社会属性差异,这类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力往往较低。
社会公众对于这类学校的关注和支持不够,很难得到政府和社会资源的倾斜,进而限制了学校的发展空间。
为了解决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发展之困,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大对这类学校的经费投入力度。
政府应该通过拨款和政策扶持,增加对这类学校的资金支持,确保学校正常运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政府可以鼓励优秀教师到这类学校任教,并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同时,积极开展教师与优质学校的交流合作,吸收外界的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第三,加大教育资源投入。
政府可以通过修建新校舍、购买更多的教育设备等方式,增加学校的教育资源。
同时,鼓励学校与优质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民工子弟学校的现状与对策
接收农 民工子女在 当地全 日制公办 中小学 入学 。20 03
由教育局来管理 ,可以由学校 自主决定教学事务 ,教务
人 员的 聘 用 以及 制定 招生 计 划 等 。只有 让学 校 在 课程 设
年9 1 月 7日,国务院办 公厅转 发教 育部等部 I 《 、 关于 ] 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 的通知》 ,要 求流人地政府负责进城农民工子女接收义 务教育工作 ,充分 发挥全 日制公办中小学的接收主渠道 作用 ,并要求减免相关费用 ,做到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
于政 府 的 管理 体 制之 外 , 府 也没 有投 入任 何 的教 育 资 政 源 。 对 教 育 主 管 部 门 来 说 ,这 些 学 校 是 “ 法学 校 ” 非 , 有些地方政府 采取 “ 不管理 不投入”的态度 ,而有些则
是 义不 容 辞地 取 缔 。 [ 1 1 ( )教 育 资源 短缺 二
于 民 工子 女 没 有流 入 地 的常 住 户 口 ,往 往 无法 享 受 由 流
入地政府财政负担的义务教 育经费 ,所以流入地政府无
中小 学 为 主 ,采 取 多种 形 式 ,依 法 保 障流 动 人 口子 女 接
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继续抓 好农村 儿童教 育。 03 ”20 年
女 ,汉,山东济 宁人 ,渤海大 学教育学院课 程与教学论 ,硕 士研 究生。研 究方向:课程论。
规 范其 办学行为O
0 一还存在 很 大问题 。为此 。对 民工子弟 学校要 给与必要 的政策保 障、经 费保 障 ,并 采取 措施
◆0 _秘 薯 I
曲 嘲 0 。 子弟 校; 状; 策 l 民工 学 现 对 1 的 I7 蛩辱- 文献 码: G 4 标识 A 文 章编号: 0 5 5 4 (0 0 1 01 1 0 0 — 8 3 2 1 )0 — 1 — 2
加强民工子弟学校教育工作的措施与建议-2019年精选文档
加强民工子弟学校教育工作的措施与建议引言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关系着青少年一代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和切身利益,关系着城乡建设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如何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如何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保证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已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新矛盾、新课题。
湖州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较前几年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改善 , 但由于城市公办学校优先保证本地学龄儿童的义务教育,教学资源满足不了需求,随着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城市公办学校教学资源显得供不应求,且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存在或多或少的条件限制,因此农民工更愿意将子女转入以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为主的社会力量所办学校。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近年来,湖州市加大了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和扶持力度,并下大力气取消了一些办学条件和水平非常差的学校。
但总体上看,湖州市农民工子弟学校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办学条件普遍较差1、生均校园和校舍面积不足 : 办学条件方面最为显现的问题是民工子弟学校无论是生均用地面积和生均建筑面积与公办学校相比差距很大。
2、硬件设施比较缺乏 : 学校相关硬件设施,如投影仪、电脑等由于学校经费有限,资金仅能维持学校正常运转,普遍没有设置或即使配备了部分专用教室,但硬件条件都相对简陋,硬件设施达标率低。
(二)师资状况令人堪忧1、教师素质偏低 : 全市民工子弟学校中有相当数量的教师缺乏从业资格,民工子弟学校一般以聘请退休教师和刚毕业、未找到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为主,中年教师断层。
2、教师负担过重 : 全市民工子弟学校的师生比为 1:24.3 ,远远低于公办学校 1:16.3 的比例。
每个教师一般一周要授课 18 节以上,有的甚至超过 20 节。
3、教师流动性大 :近年来,民工子弟学校教师流动现象十分普遍。
每年这些学校中教师流动的人数约占到整个教师队伍 1/6 。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解决途径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解决途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农民工家庭的发展,也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发展农民工子女教育,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不仅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
本文将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出发,提出一些解决途径以改善他们的教育状况。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资源不均衡。
由于农民工常迁徙于城市,他们的子女往往无法享受到城市公立学校的资源,只能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
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育质量往往无法与城市公立学校相比。
其次,经济负担重。
农民工收入较低,生活压力大,很难承担高昂的教育费用。
他们的子女可能面临无法购买教材和学习用品的困境,甚至无法负担学杂费和课外活动的费用。
再次,文化隔阂。
农民工子女大多来自农村,他们的家庭背景和城市生活存在较大差异。
与城市孩子相比,他们可能面临文化认同感不强、适应城市学校环境差等问题,导致学习困难。
最后,家庭教育支持不足。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无法给予子女足够的学习和情感支持。
与城市孩子相比,农民工子女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素养。
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民工子女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发展机会有限。
二、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途径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加大教育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投入,提高其教育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
同时,应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确保农民工子女能够就近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第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减免农民工子女的学杂费和课外活动费用,并提供相应的资助。
此外,社会力量也可以积极参与,设立专项基金,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奖助学金和资助。
第三,加强文化融合。
学校应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文化教育,帮助他们适应城市学校环境。
略论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略论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教育的大海中,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如同一艘航船,承载着无数农民工子女的希望和梦想。
然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发展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同一座座险峻的山峰,需要我们不断攀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存在的问题。
这艘航船在教育的海洋中航行,既要面对风暴的侵袭,也要应对暗流的冲击。
风暴犹如师资力量的不足,给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如同一座座参差不齐的山峰,给农民工子女带来了不便。
暗流则犹如教育资源的匮乏,给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都相对不足,如同一道深不可测的鸿沟,需要我们跨过。
那么,如何解决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存在的问题呢?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投入,如同一把强大的手,推动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明确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对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对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监管,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农民工子女的权益得到保障。
其次,政府应鼓励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创新,如同一道智慧的曙光,照亮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前景。
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大数据等,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教育服务。
同时,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还可以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形成多元化的教育体系,满足不同农民工子女的需求。
然而,解决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问题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面对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我们需要克服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如同一座险峻的山峰,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大对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民工子弟学校在解决流动儿童受教育难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违规办学以及硬件落后两个方面,办学资格获取难度大与教育财政经费短缺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应从制定合理的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标准和改革政府投入机制两方面着手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民工子弟学校问题原因对策近年来,民工子弟学校在解决流动儿童“上学难”的问题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较好地满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需求。
然而,在其办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将难以发挥民工子弟学校应有的积极性作用,直接影响流动儿童的教育成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一)“非法”办学民工子弟学校面临的最大办学阻碍就是缺乏合法性地位。
由于民工子弟学校一般是由外地人创办,或租用公房、民房或自己租地建房,缺乏办学的必备条件,加之大部分流入地所制定的民工子弟办学标准普遍较高,因此,相当一批是无法通过审批的。
这些民工子弟学校一般都采用边修建、边招生、边申报的办法,先斩后奏。
这类不合格的学校,一般办学环境都比较差。
由于绝大多数民工子弟学校出于没有合法的办学手续,其经营大多处于一种“地下”状态。
为了躲避有关部门的查封,这类学校一般选择比较偏僻、隐蔽的地点办学。
这些地方大多交通不便、卫生条件交差,给流动儿童留下了安全隐患。
(二)硬件落后民工子弟学校既没有政府支持又没有积累,办学状况不容乐观。
这些民工子弟学校设施设备和校舍极为简陋,租用的厂房或民房基本都不适合作教室使用。
教师上课就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没有专用教室,没有教师的办公室。
学生的活动场地或根本没有或极为狭小,没有基本的实验仪器,没有体育、音乐、美术课的器材和教具。
有不少学校的桌椅是买来的旧桌椅,互不匹配或与学生的身高不符。
很多教室的采光、照明、通风条件极差,还有的教室甚至没有照明设备或完全不通风。
二、民工子弟学校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办学资格获取难度大民工子弟学校要想取得办学合法性地位,往往需要申请由流入地政府所颁发的《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才行,而由于多数民工子弟学校创办者以追逐经济利益为首要目标,他们不可能下大力气投入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
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经过多年的发展,宁波市已成为经济发展快速的中国城市之一,宁波的教育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的数量也逐渐增加,但是由于它们位于小范围内,经费有限,常常面临着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例如教学质量低下、班级学生普遍缺乏运动锻炼、学生安全隐患等等。
针对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现状,可以采取如下对策:一是要加强师德建设。
师德树立是完善及优化学校教育管理的基础,建设起一支崇尚学习、有爱心、技术熟练、敬业勤勉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基础。
学校应当不断加开师德课,让师生之间可以更好的进行交流,增强师德观念,激发师生情感,营造良性循环。
二是要提高学生体质。
由于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位于小范围内,面临着场地、资金有限的问题,可以通过开设体育课程来提高学生的体质。
开设各类体育课,如健身、游泳、跆拳道、篮球等,可以让学生通过健身锻炼达到身心双重发展,增强学生的运动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是加强安全工作。
安全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发展的基础。
市民工子弟学校要加强安全监督和安全教育,把安全建设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行为规范。
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加强师生安全意识,以确保学生安全。
四是要提高教学质量。
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应当尽快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培训,开发多元教学法,改进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质量提高的最终目标。
总之,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的影响,从而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困境与改善之道
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困境与改善之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工人数不断增加。
然而,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接受教育时面临诸多困境,如文化适应问题、教育资源不均衡等。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困境,并提出改善措施。
一、文化适应问题农民工子女通常在农村长大,到城市接受教育时会面临文化适应问题。
他们的家庭和生活背景与城市孩子有明显差异,可能不熟悉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这使得他们在学校中与同龄人之间存在交流障碍,甚至可能受到歧视和排斥。
为改善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推行多元文化教育。
学校应该开设相关课程,帮助农民工子女了解城市文化和社会习俗。
同时,通过组织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不同背景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
二、教育资源不均衡在城市中,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一些重点学校和城市中心地区,而农民工子女常常在城郊和农村地区就读。
这导致他们面临教育资源不足的困境,学校条件较差,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为改善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增加农村地区教育投入,提升学校设施和学习环境。
同时,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此外,建立跨校资源共享的机制,使农民工子女能够享受到城市优质教育资源。
三、经济压力农民工子女的家庭通常经济状况较为困难,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子女的教育。
高额的学费、书本费以及其他教育费用成为了他们面临的重要障碍。
为缓解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增加财政投入,提供教育资助金来帮助贫困农民工子女完成教育。
同时,可以建立完善的助学金制度,资助优秀的农民工子女接受高等教育。
四、心理压力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生活中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常常承受家庭期望的重担,同时还要面对城市生活的诸多挑战。
这可能导致他们产生自卑感、失落感以及学习厌倦等问题。
为改善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咨询课程,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此外,家长也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理解,以减轻他们的压力。
综上所述,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困境确实存在,但我们可以通过推行多元文化教育、增加教育投入、提供教育资助金以及提供心理支持等方式来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工子弟学校之所以能够存在并吸纳相当一部分进城 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上学,其原因一是收费相对较便宜。大 多数公办中小学尽管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也是实行 “ 一费制” ,但在学期中也收取一定的活动费。显然,即使
!"
改革・发展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能进入城市公办中小学读书,他们 也可能支付不起学校收取的教学活动费用。而民工子弟学 校尽管办学条件差,但收费相对较便宜,必然会吸引部分 民工子女入学。二是部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对子女的教育 期望不高,认为只要孩子在城里有人管、有学上就行了。 三是民工子弟学校生源构成都是进城务工就业农民 的 子 女 , 有的学校学生还都是同籍同乡,不会遭受城里孩子 的 歧 视 。 四是作息时间相对灵活,如学生可早到校晚离校。这些因 素都适应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家庭经济状况其对孩子教 育的需求。据我们了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对民工子弟 学校都颇有好感。
会公布,收费必须出具合法票据。必要时有关部门还可以 考虑通过新建、兼并、功能转化等途径,增加和扩大达标 的教育资源,满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 需求。所谓新建,就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进城务工就 业农民工聚居区建造符合本地最低办学标准的学校。所谓 兼并,就是鼓励有条件的公办学校兼并民工子弟学校或与 —分 其联手办学,使后者成为前者的分校,形成 “ 总 校—— 校”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所谓功能转化,指的是把适 龄儿童的减少所造成的城市公办学校中的闲置教育资源, 转化为专门招收进城务工就业子女的学校。通 过 上 述 途 径 , 打破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间的壁垒,全方位地把进城务工 就业农民子女教育从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为早日实现城 市教育一体化奠定基础。
3./245+ 教育经济学国际 百 科 全 书 〔 -〕 + 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6 〔 多渠道筹资”体制在义务教育阶段实 (〕 陈 玉 云 , 葛 大 汇 + “ : %# 用性的反思 〔 ,〕 + 教育研究与实验, #$$% ( () 〔 %〕 崔 邦 焱 + 实 事 求 是 地 确 定 新 时 期 勤 工 助 学 、 校 办 产 业 工 作 :6 的指导方针 〔 ,〕 + 人民教育, #$$( ( !# )
!"
改革・发展
是一种义务教育投入由 “ 暗补”变 “ 明补”的方式。此种 方式不仅有利于使户籍学生和非户籍学生、公办学校和民 工子弟学校公平地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而且教育质量高 的学校也可因此获得高入学率而提高政府财政投入 的 效 益 ; 同时也有助于公办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打破地区和户籍的 限制,积极招收农民工子女入学,扩大进城务工就业农民 子女入学的机会。 当然,在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民工子弟学校 的同时,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应规范民工子弟学校的办 学行为,提升其办学能力,给予其合法地位。流入地政府 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参照本地最低条件的公办学校办 学 标 准 , 对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资质提出明确的要求。办学者为个 人的,应当具有政治权力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办学者为 单位的,应当具有法人资格。校长应当持有县级及以上教 育行政部门出具的任职资格 ( 资历)证书和校长上 岗 证 书 , 教师应当具有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证书,其他职工也应具 有相关部门颁发的岗位证书。学校应基本符合中小学办学 条件,有必要的开办资金和保证日常教育教学运行的稳定 经费来源,有独立、合法的财务管理。民工子弟学校的收 费项目和标准按办学成本核定后,报物价部门核准,向社
注释:
〔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座谈会” !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 “ 资料 "#$$%&’&!’
(范先佐: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导师 湖北武汉 %($$)*
教授、博士生
教 育 导 刊
二
责任编辑:林再峰)
( 上接第 * 页) 学校应积极发展校办产业,规范管理。部分农村学校 对发展校办产业存在畏难情绪,担心存在一定的风险。其 实,发展校办产业的目的,首先是为本校师生谋福利。它 可以用当地的经济优势发展农、林、牧、副、渔业,争取 本地的技术支持以减少风险,获得利润。学校要严格按教 学大纲、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劳动,特别要注意劳动生产中 学生的安全问题,严禁组织学生参加危险的、重体力的、 有污染的劳动,也不要组织低年级学生参加劳动;还应合 理安排劳动生产活动时间,不能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工作。 学校要落实基地人员,明确其责任,把学校生产劳动基地 建设成为 “ 农、科、教”相结合的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和 推广的基地,从而提高基地的经济效益、教育效益和社会 效益。 要消除家长和学生的误解。一些家长希望学校能为孩 子将来提高社会地位创造条件,对学生参与那些手工劳动
主要是基于宏观估算和微观调查,缺乏精确的统计。据我 们对武汉市的调查,该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中接受义 务教育的学生有 $% 万人,其中在公办中小学上 学 的 学 生 有 # 万人,在已审批和未经审批的简易民办中小学上学的学生 近 & 万 人 , 后 者 约 占 全 部 进 城 务 工 就 业 农 民 子 女 的 %’( 。 另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 年 # 月 $# 日在北京 主 持 召 开 的 “ 进 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座谈会”上获得的部分省市 资料,截至 !""% 年 ! 月,在苏州进城务工就 业 农 民 子 女 就 读 人 数 为 $)’&*) 人 , 其 中 在 公 办 学 校 就 读 的 有 $"""&+ 人 , 吸 纳 比 例 为 &),$!( ; 在 民 工 子 弟 学 校 就 读 的 有 )’&"& 人 , 占
不同的制度架构中获取不均等的教育资源。从实践来看, 公办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存在明显的不平等性。政府的财 政投入主要是公办学校,几乎顾及不到民工子弟学校。有 的地方甚至认为民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争生 源 、 争 教 师 , 损害了公办学校的利益,于是对这类学校实行不同程度的 限制、排挤甚至打击和取缔。我们认为,为了给进城务工 就业农民子女提供安全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民工子弟学 校的办学条件进行相应的规范是必须的,对一些违规办学 的民工子弟学校实行取缔也是必要的,但这种规范应在对 民工子弟学校从总体上积极鼓励和支持的前提下进行。遗 憾的是,目前各城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这类学校缺乏 鼓励和支持,而且一律按照本地的情况来制定办学标准。
表示难以理解,更担心学生沦为学校赚钱的工具。为此, 学校应向家长说明发展校办产业的必要性,同时明确校办 产业对学生的合理回报及其在育人上的效益,以此获得家 长和学生的支持。
六 年 一 月 号 上 半 月
参考文献:
〔 国家办学,分类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财 !〕 范 先 佐 + 构 建 “ 政体制 〔 : (! ,〕 + 教育发展研究, #$$% ( %) 〔 美〕 -./012 #〕 〔
六 年 一 月 号 上 半 月
增至近 &"" 所,多分布在城乡交界的流动人口聚 居 带 。 武 汉 市 未 经 审 批 的 简 易 学 校 !% 所 , 进 城 务 工 就 业 农 民 子 女 在 校 学 生 数 占 全 市 义 务 教 育 阶 段 在 校 学 生 数 的 $!())* 。 这 些 民 工子弟学校一般都采用边修建、边招生、边申报的办法, 先斩后奏。这类学校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存在的问 题 较 多 。 其主要问题,一是师资力量不足,学科不配套,质 量 不 高 , 不少校长和教师无任职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二是多 数学校在房屋、消防、饮食、交通、防疫等方面存在着安 全隐患,且缺乏必要的体育器材和教学设备,对儿童少年 的成长极为不利;三是学校教育管理不规范,教育质量低 下。对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决不能听之任之。政府应对这类学校的办学行为加 以 规 范 , 以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权益。 民工子弟学校现存问题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但根本 原因是与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密切相关。户籍制 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它最突出的弊端在于以 “ 农业”和 “ 非农业”户口把中国公民分成标志鲜 明 的 两 大 类别,也将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割裂开来,让城乡儿童在
三、关于进一步规范民工子弟学校的思考
尽管中央政府一再强调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上学应 以 “ 流入地政府为主”和 “ 公办学校为主”的方针,但并 不排除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子女教育。进城务工就业 农民子女也不一定必须选择公办学校就读,他们可以选择 上公办学校,也可以选择上民工子弟学校。对于选择民工 子弟学校来说,他们也有权利获得公办学校学生所获得的 相同的公共财政支持,而接受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民 工子弟学校也应获得政府相应的财政支持。特别是民工子 弟学校大多建立在公办学校辐射不到、流动人口密集的区 域,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公办学校的供给不足,方便了进 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就近入学,因而更应得到政府的财 政支持。为此,可考虑实行 “ 生均拨款制度” ,即不分公办 或民办学校,按照其接纳农民工子女的学生数量拨付相应 的财政经费;也可实行 “ 教育卷”的方式,将政府预算内 义务教育经费直接分配给学生,由学生自由选择学校。户 籍所在地的子女可以凭其户籍享受政府发放的 “ 教育卷” , 凭卷自由选择学校;而非户籍的农民工子女也可以凭其所 在社区居委会或用人单位的证明领取 “ 教育卷 ” ,自由选择 学校。学校凭 “ 教育卷”到政府财政部门兑付现金。这也
教 育 导 刊
二
了公办学校及政府的财政压力,分担了政府的责任。但也 应当看到,这些民工子弟学校有相当一批是未通过 审 批 的 。 如 !""# 年 成 都 市 有 $% 所 民 工 子 弟 学 校 , 其 中 没 有 通 过 办 学 审 批 的 就 有 $# 所 。 北 京 市 未 经 批 准 的 民 工 子 弟 学 校 !""& 年 闹 “ 非 典 ” 前 达 到 &’% 所 , 年 底 减 少 到 !’" 所 , 到 !""# 年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