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三模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三模语文试卷
【2017年高考三模语文试卷】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7分)
国学的焦灼
①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已经断断续续做了一百六十多年。

到了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迫切地期待着民族的复兴。

各种宣传广告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一类说词,就是当今“民族复兴”一词被肤浅理解的注脚。

而一个渴望复兴的古老的民族面对现实和外来的焦灼心态,也日趋明显。

从1840年至今,我们每个人所能创造出的文化资源,必然受到西方外来文化以及1840年以后本土新思潮二者的影响。

按一些激进国学家的安排,纯然依照孔孟之道来认识社会、解决问题,已经不可能。

而一旦接受了外来与新生,又害怕失去本民族的特色,成为了没有文化主体性的精神殖民地。

一个曾经有着灿烂光辉历史的民族,在面对现实的困窘时的确没有日本、韩国那样容易放得下。

现在特定语境当中的“国学”观念与理论,所折射出的就是这样一种焦灼。

②在当下的“国学热”中,有种论调颇有代表性:“我们天天在要求现代化,现代化不就是西化吗?把整个的思想按西方的观点来大卸八块,中华文化不但没有复兴,反而越发地死得快……整个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不知不觉
中受到了西洋的影响,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


③以上的观点说白了,就是将“从西方传入”当成了本质上的“西方”,与中华文化不可调和的“西方”,而忽视了一些社会基础性价值的普适性,也忽视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

世界上最大的、最有活力的水域不是娃哈哈公司的纯净水储存池,而是有污泥、有毒菌、有浊浪,时时刻刻被海洋生物代谢物污染着的大海。

一个文明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动力不是一种精神洁癖,那种洁癖只能说明一个文明已经虚弱到了免疫机能低下的地步。

而在相当数目的国学家眼里,西方传来的文化与思想就只能起到破坏和摧毁中华文明的作用。

这其间折射出的对自我民族的不自信,也是颇值得玩味的。

④而事实证明,1840年以来,本土新创造的文化都已经不再是,也不可能是“纯粹”的中华传统,□其中却不乏优秀杰出的成果,以至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无论是在文学成就还是思想成就上,都创造了令今人难以企及的高峰。

很多20年代初的知识分子,比如鲁迅、胡适、李大钊等,自然是鼓吹自由、民主、科学等“西方观念”的代表,也是“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的知识分子。

但是,《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和《爱弥儿》相比,《尝试集》与《神曲》相比,《庶民的胜利》与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相比,在精神内核和社会效果上,真的能一致?
⑤就像黑格尔说的,“你走吧,你走不出你的皮肤!”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那些中国文化、思想巨人的创造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

自此以后的中国人恐怕也只能随之前进,因为中华文明独立、自然演进的历史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就被打破了。

⑥往者不可谏,学习西方也没什么丢脸的。

日本从1865年就一心一意地跟着西方闹革命,到头来,。

⑦其实只要中国这个人口基数还存在,民族和民族特色是不会消亡的,只是其消极面和积极面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相互替换,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中国人的聪明成了投机取巧,家庭观念重成了任人唯亲,这并非西方导致的民族特色的“消亡”,而恰恰是消极面在社会转型和制度缺失之下的爆发。

⑧以日本为鉴,以中国现代思想史为鉴,担心成为西方的精神殖民地这样虚弱的焦灼心态,不仅是一部分“国学家”对自我民族不自信的体现,也是缺乏历史和现实依据的。

1.第①段加点词“特定语境”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根据文章的意思,填入第④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诚然
B.因为
C.但是
D.而且
3.依据上下文意,补写第⑥段划线句内容。

(2分)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我们每个人所能创造出的文化资源,必然受到西方外来文化以及1840年以后本土新思潮二者的影响。

B.只要人口基数还在,西方文化并不会导致中国民族特色的消亡;而社会转型与制度的缺失,则会突显民族文化的消极面。

C.鲁迅、胡适、李大钊等知识分子,鼓吹自由、民主、科学等“西方观念”,是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灵魂的知识分子。

D.在精神内核和社会效果上,《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尝试集》《庶民的胜利》无法与《爱弥儿》《神曲》《常识》相比。

5.分析第⑤段划线句的作用。

(3分)
6.结合文章结构,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

(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1题。

(19分)
宋朝的雨
①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

②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

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

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堤要幽静得多,甚至稍稍有些冷寂。

③我建议你去苏堤。

④雨在伞顶上、在草叶上、在树梢上、在亭檐上、在湖面上、在一切无遮无拦的去处跳着欢快的舞蹈。

伞是丝绸做成的,你为自己撑开一片无雨的天空,而一个遥远的背景,正渐渐向你推近,撑着绸伞的你便和雨帘里淡淡的灯光一起变成这个背景的过客。

宋朝正悄悄向你走来。

你跨过第一座拱桥,你就走进了宋朝的雨里。

⑤呈现在你眼前的苏堤,犹如一条绿色的飘带,堤桥相接,横卧湖上,南端系住南屏,北端挽起栖霞岭。

柳丝舒展婀娜的身姿,翩翩起舞。

一堤的翠绿烟似地漫洇开来,细细看去,绿雾似的堤上桃花盛开了,不耐寂寞的是枝头的黄鹂。

⑥你与苏东坡在堤上相遇了。

刚刚完成长堤修筑的苏太守,心情正佳,他临风而立,面对烟水淼淼,诗情满溢,一首千古绝唱脱口而出。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这是苏太守为后人留的文化遗产,价值不亚于苏堤春晓。

⑦苏东坡决意整治西湖的念头始于1071年。

这一年他第一次来到杭州,官至通判。

他在巡视西湖时,看到葑草已淤塞了西湖的十之二三,他虽有心治理,但通判的官位尚无决策权,欲有作为而无作为,苏通判满腔抱负都化作了天才的诗意。

倘若苏东坡仕途顺利,而不是屡遭贬谪,一路坎坷,他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大约要大打折扣了。

⑧机会终于在时隔18年后降临到苏东坡身上。

l089年,苏东坡再次赴任杭州,任知州。

到任的次日,苏东坡重游了西湖,面对的西湖湖面已有一半成了葑田,忧虑之情油然而生。

回到府上,挥笔写下了“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调疏”的感叹。

叹毕,苏东坡组织人力调查踏勘。

于次年4月,向当朝皇帝哲宗呈了《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的奏议。

在这篇上书中,开篇就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

”苏东坡预言“水浅葑横,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

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
⑨苏东坡在上书中还从养鱼、饮水、灌溉、助航、酿酒等方面列举了西湖不可荒废的五条理由。

其中讲到:城中饮水来自湖水,如果西湖都变成葑田,则举城饮水断源,城中运河赖西湖挹住,若湖水不足,必取借钱塘江之水,而江潮多沙,河道淤塞,数年淘河一次,官吏借此欺民,为民大患;杭州产名酒,每年酒税为全国第一,如果西湖浅涸,酿酒必大受影响。

苏东坡的这篇奏议,时隔900年,再来分析,依旧充满一位政治家的深谋远虑。

我们现在看到的也许只是一条如诗如画的长堤,当年的苏东坡却从民生大计出发,改变了西湖的命运。

⑩挖葑泥筑堤是苏东坡疏浚西湖最精彩的一笔。

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里记载了苏东坡天才
的构想。

“今欲去葑田,葑田如云,将安所置之?湖南北三十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

若取葑田积之湖中为长堤,以通南北,则葑田除而行者便矣。

”经过从夏到秋的努力,一条长堤破湖而出,夹道杂植芙蓉、杨柳,中为六桥九亭。

这时的长堤尚无名,直到后继知州林希遵循杭人意愿,才将其命名为苏公堤,并为东坡立祠堤上。

渐渐地,苏堤成为“堤桥成市,歌舞丛之,走马游船,达旦不息”的湖上繁华之地。

2016届黄浦区高三年级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你在堤上流连。

倘若你回头望望,你会发现,随着南宋的到来,苏堤的北端将耸立起一座庄严的庙宇,红墙重檐,松树翠柏掩映一代名将岳飞。

你惊喜地看到,一个宋朝、一南一北、一文一武与这条长堤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都是人杰,他们的智慧和生命化作绵绵不绝的雨丝,滋润着堤上的绿树红花。

2016届黄浦区高三年级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你撑开的是一把丝绸做的雨伞,走在伞下回想从前,雨在你的头上喧哗,陪伴着你走近苏东坡的雕像。

先生沐雨而立,一站就是千年。

……微信号:shenjun0729…………子贤博客………………
7.写出高中课本中苏轼的两篇文章的篇名、 (2分)
8.分析第⑤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分)
9.第2016届黄浦区高三年级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段
写一代名将岳飞,用意是。

(3分)
10.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倘若苏东坡的仕途不遇坎坷,他就无法写出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

B.文章第⑥段至第⑩段采用了顺叙的方式,记录了苏轼任职杭州期间的主要经历。

C.第⑥段引苏轼的“千古绝唱”,突出了苏堤春晓的非凡价值。

D.文章采用第二人称,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拉近了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苏轼的距离,使叙述与抒情更加亲切自然,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

E.苏堤相较于白堤要幽静得多,甚至稍稍有些冷寂,因此雨中游西湖,作者建议人们去苏堤。

F.文章运用引用、想象、对比等手法,为我们展现了苏轼这样一个心忧黎民、用智慧与生命造福于民的人物形象。

11.本文的标题颇具匠心,请联系全文加以赏析。

(5分)
(三)默写(任选六空)(6分)
【注:考生答题超过6空,按前6空顺序评分】
12.
⑴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
⑵仰观宇宙之大,_ 。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⑶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⑷_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⑸黄发垂髫,。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⑹ ,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⑺ ,积毁销骨。

(司马迁《史记》)
⑻余音饶梁,。

(《列子•汤问》)
(四)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3—15题。

(8分)
【中吕】山坡羊
长安怀古赵善庆
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

狐兔悲,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13.“中吕”是这首元曲的。

(1分)
14.对作品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横”、“环”二字,用词精确,凸显出历代古都长安景色的静谧和壮丽。

B.“还如旧”意谓山河依旧,险固形势尚存,隐含作者百感交集的怀古之情。

C.“狐兔悲,草木秋”描写了秦汉隋唐时都城狐跑兔走,草木丛生的冷落之景。

D.“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两句对仗工整,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15.任选一个角度比较赏析本曲画线句和张养浩《潼关
怀古》结尾句的不同。

(4分)
……微信号:shenjun0729…………子贤博客………………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

(17分)
① 贾琮字孟坚,东郡聊城人也。

举孝廉,再迁为京令,有政理迹。

② 旧交阯土多珍产,明玑、翠羽、犀、象、玳瑁、异香、美木之属,莫不自出。

前后刺史率多无清行,上承权贵,下积私赂,财计盈给,辄复求见迁代,故吏民怨叛。

中平元年,交阯屯兵反,执刺史及合浦太守,自称“柱天将军”。

灵帝特敕三府精选能吏,有司举琮为交阯刺史。

琮到部,讯其反状,咸言赋敛过重,百姓莫不空单,京师遥远,告冤无所,民不聊生,故聚为盗贼。

琮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复徭役,诛斩渠帅为大害者,简选良吏试守诸县,岁间荡定,百姓以安。

巷路为之歌曰:“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犯。

”在事三年,为十三州最,征拜议郎。

③ 时,黄巾新破,兵凶之后,郡县重敛,因缘生奸。

诏书沙汰刺史、二千石,更选清能吏,乃以琮为冀州刺史。

旧典,传车骖驾,垂赤帷裳,迎于州界。

及琮之部,升车言曰:“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乃命御者褰之。

百城闻风,自然竦震。

其诸臧过者,
望风解印绶去,惟瘿陶长济阴董昭、观津长梁国黄就当官待琮,于是州界翕然。

④ 灵帝崩,大将军何进表琮为度辽将军,卒于官。

16.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
(1)前后刺史率多无清行 (2)征拜议郎
(3)观津长梁国黄就当官待琮 (4)大将军何进表琮为度辽将军
1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B.因缘生奸我欲因之梦吴越
C.及琮之部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乃以琮为冀州刺史见犯乃死,重负国
18.把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
(1)诛斩渠帅为大害者,简选良吏试守诸县,岁间荡定,百姓以安。

(2)旧典,传车骖驾,垂赤帷裳,迎于州界。

19.第② 段写“巷路为之歌”的用意是。

(2分)
20.联系文章内容,简析贾琮的主要品质。

(4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1 —25题(13分)
(甲)
余霞阁记
管同
①府之胜萃于城西,由四望矶迤而稍南,有冈隆然而复起,俗名曰钵山。

钵山者,江山环翼之区也。

而朱氏始居之。

无轩亭可憩息。

山之侧有庵,曰四松,其后有栋宇,极幽。

其前有古木丛篁,极茂翳。

憩息之佳所也。

而其境止于山椒,又不得登陟而见江山之美。

②吾乡陶君叔侄兄弟,率好学,乐山林,厌家宅之喧阗也。

购是地而改筑之,以为闲暇读书之所。

由庵之后,造曲径以登。

径止为平台。

由台而上,建阁三楹,殿以书室。

室之后,则仍为平台而加高。

由之可以登四望。

桐城姚郎中为命名余霞之阁。

③钵山与四松各擅一美,不可兼并。

自余霞之阁成,而登陟憩息者,始两得而无遗憾。

凡人多为私谋,今陶君筑室,不于家而置诸僧舍,示其可共诸人,而己之不欲专据也,而或者疑其非计,是府也,六代之故都也,专据者安在哉?儒者立志,视天下若吾家。

一楼阁也,諰諰然必专据而无同人之志,彼其读书亦可以睹矣。

而岂达陶君之志也哉!
(乙)
钵山余霞阁记
梅曾亮
①江宁城,山得其半。

便于人而适于野者,惟西城钵山,吾友陶子静偕群弟读书所也。

因山之高下为屋,而阁于其岭。

曰“余霞”,因所见而名之也。

②俯视,花木皆环拱升降;草径曲折可念;行人若飞鸟度柯叶上。

西面城,淮水萦之。

江自西而东,青黄分明,界画天地。

又若大圆镜,平置林表,莫愁湖也。

其东南万屋沉沉,炊烟如人立,各有所企,微风绕之,左引右挹,绵绵缗缗,上浮市声,近寂而远闻。

③甲戌春,子静觞同人于其上,众景毕观,高言愈张。

子静曰:“文章之事,如山出云,江河之下水,非凿石而引之,决版而导之者也,故善为文者有所待。

”曾亮曰:“文在天地,如云物烟景焉,一俯仰之间,而遁乎万里之外,故善为文者,无失其机。

”管君异之曰:“陶子之论高矣,后说者,如斯阁亦有当焉。

”遂之为书记。

21.甲文第二段空格处应填入的虚词是( )(1分)
A. 矣
B. 焉
C. 也
D. 耳
22.结合甲、乙两文分析“余霞阁”得名的原因是。

(2分)
23.乙文中,管君为什么认为梅曾亮的说法与“余霞阁”的阁名“有当”?(3分)
24.紧扣“俯视”二字,赏析乙文第②段的景物描写。

(4分)
25.简析甲、乙两文写作意图上的不同。

(3分)
二、写作70分
26.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犹太人有一则谚语:“你需要经常在口袋里装上两张纸条,一张上写着‘我只是一粒尘埃’,另一张上则写着‘世界为我而造’。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阅读80分
(一)(17分)
1. (2分)迫切期待着民族复兴的古老民族面对历史与现实和外来文化冲突时的困窘状态。

2.(2分)C
3.(2分)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张嘴都能从一堆黄皮肤黑头发的人里冒出来。

4.(3分)B
5.(3分)黑格尔的话意为无论一个人走多远,都不可能改变他的肤色,作者运用引证法证明文化不会因为发展而失去根本(或者中国文化、思想巨人的创造在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的观点,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6. (5分) 首先,作者以中华民族强国梦引出当今国学热中折射出的焦灼心态及其代表言论;接着用比喻论证形象阐释产生这种焦灼心态的本质原因是忽视文化的普适性、包容性、交流性,折射出对自我民族的不自信;继而作者以20
世纪初的文化高峰与日本做法为例证明,国学家的焦灼心态是缺乏历史和现实依据的;最后委婉指出排斥外来文化的文明是虚弱的文明,对自我民族的自信,方能不断发展自身文化。

(二)(19分)
7.(2分) 《石钟山记》、《前赤壁赋》
8.(3分)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苏堤春晓的美丽景致,为下文写苏堤的构筑者苏轼的人格与功绩作了铺垫。

9.(3分)一代名将岳飞用生命捍卫国家,为后人缅怀。

苏轼用心血与智慧构筑苏堤,造福于民。

他们都是人杰,泽被后世。

作者写岳飞,是为了更好地烘托苏轼的人格形象与伟大功绩,表达对苏轼的敬佩之情。

10.(6分)D、F
11.(5分)①“雨”是全文的线索,②细雨营造了迷蒙的意境,衬托出雨中西湖独有的风致,引发思古幽情,为“邂逅苏轼”的想象提供了背景。

(点明了时间。

)③苏轼用心血和智慧构筑了苏堤,造福于民,这种人格和胸襟犹如绵绵不绝的雨丝,滋润着后人,令人敬佩不已。

(三)(6分)
12.
(1)白露未晞 (2)俯察品类之盛
(3)唯见江心秋月白 (4)并怡然自乐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溪云初起日沉阁
(7)众口铄金 (8)三日不绝
(四)(8分)
13.(1分)宫调
14.(3分)B
15.(4分)评分标准:提出准确角度1分,对比举例赏析2分,效果1分。

提示角度:语言风格,本曲委婉含蓄,张曲直白;表达方式,本曲描写,张曲
议论抒情;表现手法,本曲融情于景,张曲直抒胸臆;修辞手法,本曲比拟,
张曲仅反复等。

(五)(17分)
16.(4分)(1)大致,大多 (2)授予官职
(3)在任上 ( 4)上表推荐
17.(2分) C
18.(5分)
(1)诛杀那些制造祸害的头目,挑选良吏守护各县,一年之内动荡平定,百姓因此安定下来。

(3分)
(2)依据旧典,应该是驿站的车马,垂下红色帷裳,到州界迎接。

(2分)
19.(2分)以百姓对他的爱戴与对前几任刺史的憎恨,从侧面表现贾琮的清廉品质和施政的才能。

20.(4分)为政清廉、体察民情、体恤百姓、嫉恶如仇等。

(2分)
结合内容:任交阯刺史时,发出告示,使百姓安心从业;招抚离散的人;取消徭役;诛杀制造祸害的主要人员;挑选良吏守护各县。

任冀州刺史时,不依旧典,纠察美恶。

(2分)
(六)(13分)
21.(1分)B
22.(2分)阁因山而建,在阁可观远近之景,“余霞”为想象登阁所见之景,故名。

23.(3分)梅曾亮所说作文之灵感与阁上所见之“余霞”,皆美妙绚丽,却都都是稍纵即逝、难以捕捉。

24.(4分)乙文紧扣“俯视”二字,多角度、多层次地描写了登临余霞阁所见之景。

首先总写花木之繁盛,接着写草径和行人。

写行人用比喻“若飞鸟度柯叶”,新颖别致,又符合自山巅俯视山下的特点。

然后写自山顶俯视江宁城,所见莫愁湖气势非凡。

最后写城郭鳞次栉比之街市、袅袅人立之炊烟和远寂近闻之闹市人声,写活了俯视情状,令人如临其境。

……
25.(3分)管同的文章重点肯定陶君建造余霞阁与天下人共享的胸怀,而梅曾亮则侧重在文章中抒发在余霞阁所得
到的景与文关系的体悟,主张行文自然。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山东省潍坊2017届高考三模语文试卷
2.江苏省盐城2017届高考三模语文试卷
3.2017届高考三模语文试卷
4.2017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
5.河北省唐山2017届高考三模语文试卷
6.2017届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7.2017高考三模试卷及答案
8.2017年哈尔滨高考三模语文试卷
9.2017高考三模语文试卷
10.江西省上饶2017届高考三模语文试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