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黑格尔《美学》笔记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篇1在广阔的人类文化视野中,艺术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从古至今,无数的艺术家们以他们的创作,赋予了世界以色彩、情感和生命。
然而,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欣赏,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
在此背景下,黑格尔的《美学》一书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我们照亮了理解艺术的道路。
这本书的主旨是通过对艺术的深入探讨,展示其与社会历史、道德伦理、自然科学的相互关系。
作者在书中指出,艺术并不仅仅是美学上的欣赏,更是社会精神上的追求,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我和追求自由的重要手段。
读过这本书后,我对书中的观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在书中,黑格尔详细阐述了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以及对未来艺术的发展趋势的预见。
这些观点使我对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此外,我也注意到了书中提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间的关联性,比如音乐和绘画,以及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之间的差异。
书中的一些具体观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黑格尔强调了艺术的社会功能,认为艺术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世界和自我。
此外,他还提出了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即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
这些观点不仅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激发了我对未来艺术的探索欲望。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有时会被其中的复杂理论所困扰,但同时也正是这些理论激发了我的思考。
例如,书中提到的“艺术即自由”的观点,使我开始思考艺术如何实现自由,以及自由对于艺术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美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艺术的视角,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艺术的工具。
我相信,这本书将会在我的人生旅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篇2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黑格尔的《美学》是一部宏大的著作,它涵盖了西方艺术的历史和理论,深入探讨了艺术与哲学、宗教、政治等其他人类活动的交叉领域。
这部作品对于理解西方美学和艺术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地被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所吸引。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在接触黑格尔美学之前,我一直觉得美学是那种高高在上、难以捉摸的东西,就像是天上飘着的云,看着很美,但你就是抓不住。
但当我真正翻开黑格尔美学的相关书籍,就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充满着智慧和思考的世界。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那可真是博大精深。
他认为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其实仔细想想还挺有道理。
比如说,我们看到一幅美丽的画,它不仅仅是色彩和线条的组合,背后其实蕴含着画家想要表达的某种理念或者情感。
就拿我前段时间去美术馆看的一幅画来说吧。
那是一幅风景画,画面上是一片金色的麦田,麦浪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青山,山顶上还飘着几朵洁白的云彩。
天空是那种湛蓝湛蓝的,让人看了心情格外舒畅。
起初,我只是被这幅画的美丽所吸引,觉得颜色搭配得真好,景色描绘得真生动。
但当我站在那幅画前,静静地看了一会儿之后,我感觉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我仿佛能感受到画家在创作这幅画时的心情,他或许是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许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那一片片金黄的麦田,不仅仅是麦田,更是丰收的喜悦,是生命的律动。
而那远处的青山和白云,则像是人们心中永远的向往,是一种遥不可及却又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好。
黑格尔还强调了艺术的历史性和发展性。
他认为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中国古代的艺术。
从先秦时期的古朴青铜器,到唐宋时期的诗词书画,再到明清时期的小说戏曲,每一个时期的艺术都有着鲜明的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就拿诗词来说吧,唐朝的诗大多气势磅礴、豪放洒脱,像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充满了自信和豪情。
而宋朝的词则更多了一些细腻婉约的情感,像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把离别的悲伤刻画得淋漓尽致。
这就是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变化,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历史紧密相连。
在阅读黑格尔美学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他对于悲剧的理解也非常深刻。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美学,这门研究美的学科,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无数思想家的探索。
黑格尔,这位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其美学思想更是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在阅读黑格尔美学的过程中,我仿佛走进了一个深邃而又丰富的艺术殿堂。
黑格尔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或者说是美的艺术。
他将艺术视为绝对精神自我实现的一个阶段。
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绝对精神经历了逻辑阶段、自然阶段,最终在精神阶段达到了自我认识的顶点,而艺术就是精神阶段的一种表现形式。
艺术的发展,在黑格尔看来,是有其内在规律和历史进程的。
他提出了艺术发展的三种历史类型: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
象征型艺术是艺术的初始阶段,其中理念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形式来表达,形式和内容之间处于一种不协调的状态。
比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以其巨大而神秘的形象,试图表达某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内涵,但形式的表达还较为模糊和抽象。
古典型艺术则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古希腊的雕塑就是典型的代表,人体的优美形态完美地展现了精神的高贵和力量。
在古典型艺术中,理念找到了最恰当的形式,两者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浪漫型艺术则是艺术发展的更高阶段,此时精神超越了物质形式,更加注重内心世界和情感的表达。
绘画、音乐和诗歌在这个阶段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比如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常常抒发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想象,不再拘泥于外在的形式和规则。
黑格尔对于艺术作品的分析也十分深刻。
他认为艺术作品包含三个层次:外在形式、内在意蕴和艺术家的心灵。
外在形式是作品呈现给观众的直观形象,内在意蕴则是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精神内涵,而艺术家的心灵则是将外在形式和内在意蕴连接起来的桥梁。
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外在形式的表面,而要深入挖掘其内在意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艺术家的心灵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能够凭借其敏锐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到作品中,使其具有永恒的魅力。
《美学》读书笔记(5篇)
《美学》读书笔记(5篇)关于对《美学》读书笔记,本文将围绕读书笔记,进行解答论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美学》读书笔记篇1《美学》读书笔记在阅读《美学》这本书之后,我深感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度。
这本书由德国哲学家恩斯特·海德格尔所著,主要探讨了美学的本质、历史以及现代性。
海德格尔的美学观点强调了艺术与生活的本质联系。
他提出,美学并非仅仅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存在的理解方式。
在海德格尔看来,美学应该被视为一种“此在”,即美学应该被视为一种生活的方式,而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
海德格尔的美学观点也强调了现代性的重要性。
他认为,现代性不仅仅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象征,更是对人的存在的理解方式的转变。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性把世界作为存在者的世界,这种理解方式让我们忽略了世界本身的存在。
海德格尔认为,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现代性,并把它作为我们对人的存在理解的一部分。
在我看来,海德格尔的美学观点强调了艺术和生活的本质联系,同时也强调了现代性的重要性。
我认为,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美学,把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
同时,我们也应该重新思考现代性,把它作为我们对人的存在理解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美学》这本书让我对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我相信,这本书将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美学》读书笔记篇2《美学》读书笔记在深入阅读《美学》这本书之后,我对其主旨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他以严谨的逻辑结构和深邃的哲学思考引领我们进入美学的堂奥。
首先,我深感黑格尔对美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他的研究跨越了艺术、自然、宗教、道德等多个领域,将美学置于一个系统的、辩证的理论框架中。
这使我认识到美学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与社会、文化、历史等密切相关。
其次,黑格尔强调了美的本质在于其自身的发展和自我实现。
他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种理念需要通过艺术、宗教、哲学等不同的阶段来实现自身。
美学黑格尔读书笔记
美学黑格尔读书笔记提起黑格尔的美学,那可真是一场奇妙的思想之旅。
在阅读他的著作时,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和深邃思考的神秘世界。
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刚开始接触这个观点的时候,我还有些迷糊,啥叫理念的感性显现?随着深入阅读,我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就拿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朵花来说吧。
这朵花,它不仅仅是我们肉眼看到的那个色彩鲜艳、形状优美的物体。
在黑格尔的美学观念里,这朵花背后蕴含着一种理念。
比如说,花代表着生命的绽放、成长和衰落,这就是一种理念。
而当我们看到这朵花,被它的美丽所吸引,感受到它的芬芳,这就是理念通过花这个感性的形式显现出来了。
有一次,我去公园散步。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微风轻轻拂过脸颊,带来阵阵清爽。
我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一片花海。
那是各种各样的花,五颜六色,争奇斗艳。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我走近其中一丛玫瑰,仔细地观察起来。
那些玫瑰花瓣层层叠叠,像是精心制作的艺术品。
花瓣边缘略带褶皱,仿佛是大自然这个巧手特意留下的痕迹。
每一片花瓣都有着细腻的纹理,就像是岁月在上面写下的故事。
花心处,金黄色的花蕊簇拥在一起,散发着甜蜜的香气。
我忍不住伸手轻轻触摸了一下花瓣,那触感柔软而光滑,带着一丝凉意。
当我的手指碰到花瓣的瞬间,我仿佛能感受到花的生命在微微颤动。
就在这时,一只蝴蝶飞了过来。
它轻盈地落在一朵玫瑰上,翅膀微微扇动着。
它的翅膀上有着精美的花纹,和花朵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我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蝴蝶和花,突然就明白了黑格尔所说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朵玫瑰,它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它的外表,更在于它所代表的生命的美好、爱情的象征等理念。
而蝴蝶的到来,更是增添了这份美的生动性和活力。
再想想我们平时看到的建筑。
那些古老的宫殿、庄严的教堂,它们不仅仅是一堆石头和木材的组合,而是蕴含着当时人们对于宗教、权力、艺术等理念的追求。
当我们站在这些建筑面前,感受到的那种震撼和敬畏,正是理念通过建筑这个感性的形式传达给我们的。
美学黑格尔读书笔记
美学黑格尔读书笔记说起读黑格尔的美学著作,那可真是一段让我又爱又恨的奇妙经历。
刚开始接触黑格尔的美学,我就像个无头苍蝇,在那密密麻麻的文字里乱撞。
那些晦涩的概念、复杂的论述,差点让我直接放弃。
但想着既然已经开始,怎么着也得硬着头皮读下去。
黑格尔讲美学,可不是那种轻松易懂的闲聊。
他一上来就是各种哲学思考,什么“理念”“感性显现”,听得我云里雾里。
我就拿着笔,一边读一边画,试图从那些密密麻麻的线条中找出点头绪来。
可往往是画得满书都是,脑子却还是一团浆糊。
有一次,我正读到他关于艺术美的论述。
他说艺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我就琢磨,这到底啥意思啊?于是我放下书,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街道。
来来往往的人群,有的穿着时尚,有的普普通通;街边的店铺,有的装修精致,有的简陋随意。
我就在想,这是不是也算一种感性显现呢?那些时尚的穿着、精致的装修,是不是就是人们心中对于美的某种理念的外在表达?但那些普普通通、简陋随意的,难道就不美了吗?我越想越迷糊,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个迷宫,找不到出口。
还有一回,读到黑格尔对于建筑艺术的分析。
他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当时就懵了。
音乐是流动的、有节奏的,建筑怎么就成音乐了?为了搞明白,我专门去了我们当地的一个古老寺庙。
那寺庙的建筑结构严谨,飞檐斗拱,气势恢宏。
我站在那里,仔细观察每一根柱子、每一片瓦当。
我试着去感受那种对称的美、那种向上的张力。
慢慢地,我好像有点明白了黑格尔的意思。
这建筑的线条、比例,就像是音乐中的旋律和节奏,有着一种内在的和谐与韵律。
读黑格尔的美学,我也闹了不少笑话。
有次和朋友聊天,我想显摆一下自己的“学问”,就跟他们大谈黑格尔的美学观点。
结果说着说着,自己把自己绕进去了,朋友听得一脸茫然,最后来了一句:“你这说的啥呀,能不能讲点人话?”我当时那个尴尬呀,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不过,随着读的越来越多,我也渐渐摸到了一些门道。
黑格尔的美学虽然难懂,但一旦你钻进去了,就会发现里面别有洞天。
美学黑格尔读书笔记
美学黑格尔读书笔记最近读了黑格尔的美学著作,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仿佛走进了一个全新的艺术殿堂。
黑格尔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或者说美的艺术。
他说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一开始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啥叫理念的感性显现?读着读着,我才慢慢有点感觉。
比如说一幅画,它不是简单地把现实中的东西照搬上去,而是画家心中的某种理念、某种情感,通过色彩、线条、形状这些感性的形式表现出来。
就像梵高的《向日葵》,那浓烈的黄色、扭曲的线条,不正是他内心热烈情感的展现吗?这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再说说建筑。
黑格尔觉得建筑是象征型艺术,它是物质性最强的艺术形式。
比如说埃及的金字塔,那巨大的石块、规整的形状,象征着法老的权威和永恒。
我就在想啊,当年那些建造金字塔的人们,得付出多大的努力和汗水啊!一块石头得有多重,他们是怎么搬上去的?而且要建得那么整齐、那么牢固,这得多高的技术和多强的组织能力!站在金字塔前,我仿佛能看到无数的工人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场景,能听到他们沉重的喘息声。
还有雕塑。
雕塑比建筑更接近精神性,它能把人体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那完美的身材比例、坚毅的眼神,让人不禁感叹人体的神奇和美丽。
我就琢磨着,米开朗基罗得对人体结构有多了解,才能雕刻出这么栩栩如生的作品。
他是不是天天盯着真人看,研究肌肉的线条、骨骼的形状?还是全凭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音乐就更神奇了。
黑格尔说音乐是浪漫型艺术,它直接诉诸人的心灵。
一首好听的曲子,能让你的心情瞬间变好或者变差。
比如说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那激昂的旋律,就像是在跟命运抗争,听得我热血沸腾。
我就在想,贝多芬在创作的时候,是不是心里憋着一股劲儿,非要把命运踩在脚下不可?他耳朵都听不见了,还能创作出这么伟大的作品,这得有多大的毅力和才华!文学也是美学的重要部分。
像莎士比亚的戏剧,那丰富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情节,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我读《哈姆雷特》的时候,就一直在想哈姆雷特到底该不该复仇,他的犹豫和纠结让我感同身受。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范本10份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范本10份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 1黑格尔浓缩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定义,虽说看似简单的一个判断,可是它里面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具有很高价值的思想和智慧,同时又显示了它的内容根基特别深厚。
认清这一问题首先应对黑格尔的理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黑格尔指出:“一般说来,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__的实在,以及这二者的__。
”黑格尔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先于它而存在的概念生发出来的,事物的存在是概念显现自身于事物的活动,是概念的自己实现。
当概念出现于实在里并且与实在结成__体时概念就成为了理念。
黑格尔的理念是具体的概念与实在的__,是主观理解的,同时也是客观存在的。
黑格尔这一定义的三个来源首先,这一定义来自于黑格尔的唯心__哲学体系。
黑格尔认为由概念生发出外在的自然界,而自然界是概念的异化。
理念才是概念与实在的__。
理念是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初级阶段就是艺术,就是美。
因此,黑格尔的美其实就是他哲学体系的一个发展阶段。
其次,这一定义来自于黑格尔对于艺术的研究,是他经验的积累。
虽然黑格尔不是一个艺术家,没有直接从事艺术实践活动,但他对于艺术问题进行了哲学思考、研究,把艺术的特点归纳以后总结出美的定义。
第三,这一定义也来源于黑格尔以前的或同时代的德国古典美学。
黑格尔的理论受到了康德、席勒、谢林的很大影响。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 2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古典唯心__的集大成者,他的主要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以及后来死后由学生整理出版的《历史哲学》、《宗教哲学》、《哲学史讲演录》和《美学》等。
虽然《美学》不是黑格尔亲笔所写,而是他的学生H。
霍托根据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讲课的学生笔记和黑格尔本人的部分讲稿加以整理而成,但这部书也比较鲜明地表达了他关于美学与艺术的看法观点。
用了最大的篇幅对诗进行论述。
我的理解是,黑格尔认为诗是全书论述三种艺术类型和三个艺术历史发展阶段中最高旨趣的艺术形式,“它是把造型艺术和音乐这两个极端,在一个更高的阶段上,在精神内在领域本身里,结合于它本身所形成的__整体”。
美学第一卷读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美学第一卷》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共分为三卷,主要探讨美的本质和审美活动。
本书以黑格尔的辩证法为基础,对美学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
以下是我对《美学第一卷》的一些摘抄和笔记。
二、美的本质1. 黑格尔认为,美是绝对精神的体现,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美的本质在于它自身具有一种内在的规律性和秩序性。
2. 美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感受,但同时又与人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美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是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的交融。
3. 美的本质在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黑格尔认为,美是外在形式与内在内容的统一,形式是内容的显现,内容是形式的根据。
三、美的类型1. 美的类型包括自然美、艺术美和道德美。
2. 自然美是美的最初形态,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所具有的美。
自然美是未经人化的,具有原始性和纯粹性。
3. 艺术美是人的主观精神对自然美的反映和创造。
艺术美是人的情感、思想和审美情趣的体现,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征。
4. 道德美是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体现。
道德美是人的精神境界的体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
四、艺术美的构成要素1. 形式:艺术美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
形式是艺术美的外在表现,是内容的外壳。
黑格尔认为,形式与内容是统一的,形式不能脱离内容而独立存在。
2. 内容:艺术美的内在要素。
内容是艺术美的灵魂,是艺术美的内在价值所在。
黑格尔认为,内容是形式的根据,形式是内容的显现。
3. 情感:艺术美的核心要素。
情感是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审美情趣,是艺术美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源泉。
4. 想象力:艺术美的创造要素。
想象力是艺术家的创造力和审美力,是艺术美的独特性和个性的体现。
五、审美活动1. 审美活动是人的精神活动,是人对美的感知、体验和创造。
2. 审美活动具有普遍性和历史性。
审美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活动,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审美活动具有个体性和社会性。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在阅读黑格尔美学的过程中,仿佛踏入了一座深邃而宏大的思想殿堂。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犹如一部厚重的史诗,充满了对艺术、美以及人类精神的深刻洞察。
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一观点为我们理解艺术的本质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他指出,理念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蕴含着丰富内涵和内在生命力的精神实体。
艺术通过具体的形象、色彩、声音等感性形式,将理念展现出来,使人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理念的存在和意义。
例如,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不仅仅是对现实景象的简单描摹,而是画家通过色彩和线条表达出的某种情感、思想或理念。
当我们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我们不仅仅看到了一位微笑的女性形象,更能感受到画家所传达的神秘、优雅和人性的光辉。
这种感性显现的过程,使得艺术具有了超越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艺术的发展具有历史性和阶段性。
他将艺术的发展分为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个阶段。
象征型艺术是艺术发展的最初阶段,此时理念还处于较为模糊和抽象的状态,艺术形式与理念之间的契合不够完美,往往借助于象征、隐喻等手法来表达理念。
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以其巨大而神秘的形象象征着法老的权威和永恒。
古典型艺术则是理念与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古希腊的雕塑作品就是典型的代表,其人物形象优美、比例协调,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对人体美的理想和对理性精神的追求。
浪漫型艺术则强调内心世界和情感的表达,形式逐渐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在这个阶段,艺术更多地关注个体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体验。
黑格尔对于艺术门类也有着独到的分类和见解。
他将艺术分为建筑、雕塑、绘画、音乐和诗歌等。
建筑作为艺术的起始,更多地体现了物质性和实用性,但也蕴含着一定的审美价值。
雕塑则以其立体的造型和凝固的瞬间展现出美的形态。
绘画通过色彩和线条在平面上创造出丰富的想象空间。
音乐以声音的流动直接触动人们的情感。
诗歌则以语言的力量表达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以绘画为例,从早期的宗教题材绘画到现代的抽象绘画,绘画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演变。
美学黑格尔读书笔记
美学黑格尔读书笔记最近读了黑格尔的美学,那可真是一段奇妙的思想之旅。
说起黑格尔,一开始我还真有点摸不着头脑。
他的那些理论和观点,就像是隐藏在迷雾中的宝藏,得费好大的劲儿才能一点点发现。
不过,当我真正深入进去,却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黑格尔对于美的定义,那可不是咱们平常随便说说的那种表面的好看。
他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刚开始,我对着这句话发了好一会儿呆,心里琢磨着:这到底是啥意思呢?后来我才慢慢明白,他说的是美不是单纯的外在形式,而是内在的理念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就好比一个精美的雕塑,它不仅仅是一块石头被雕琢成了某个形状,而是雕塑家内心的某种想法、某种情感,通过这一块块石头呈现了出来。
在黑格尔看来,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这一点刚开始我还不太理解,心想大自然那么美,怎么就不如艺术美了呢?但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
比如说,一朵漂亮的花,它在那里自顾自地开着,美则美矣,可它没法像一幅画或者一首诗那样,传达出更深层次的东西。
而一幅画,画家通过色彩、线条,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世界的理解都融入其中,让我们在欣赏的时候能感受到更多的东西。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有一次去美术馆的经历。
那天阳光特别好,我心情也不错,就想着去美术馆逛逛,熏陶熏陶自己。
一进去,我就被一幅巨大的油画吸引住了。
那是一幅描绘乡村风景的画,金黄色的麦田,远处是错落有致的农舍,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
一开始,我只是觉得这幅画好看,颜色鲜艳,构图也挺舒服。
但我站在那儿看了好久,越看越觉得有味道。
我仿佛能感觉到画家在画这幅画的时候,心里那种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那一片片麦田,不只是麦田,好像是画家的希望;那一间间农舍,也不只是农舍,仿佛是温暖的港湾。
我就那么呆呆地站着,周围的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我都没注意。
我完全沉浸在这幅画里,感受着画家通过画笔传达给我的那种情感。
那一刻,我好像有点明白黑格尔说的艺术美高于自然美了。
还有黑格尔对于悲剧的看法,也让我印象深刻。
美学黑格尔读书笔记
美学黑格尔读书笔记读黑格尔的美学著作,就像是开启了一场奇妙而又充满挑战的冒险。
起初,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了书页,没想到却被深深地吸引了进去。
黑格尔对于美的定义,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可不像我们平常理解的那种美,比如一朵漂亮的花,或者一幅好看的画那么简单。
他说的美,是更深层次的、更抽象的东西。
就拿我最近参观的一次艺术展览来说吧。
展览里有各种各样的作品,有油画、雕塑、还有一些装置艺术。
其中有一幅油画,画的是一个破旧的小镇街道。
街道上的石板路坑坑洼洼,两旁的房子也是摇摇欲坠。
一开始,我真没觉得这幅画有啥美的。
心想,这破破烂烂的场景有啥好看的?但当我仔细看的时候,发现了一些之前没注意到的细节。
那石板路上的每一道裂痕,仿佛都在诉说着这个小镇的历史。
房子的墙壁虽然破旧,但上面的色彩却透露出岁月的沉淀。
画家通过他的笔触,把这些看似平凡甚至破败的元素组合在一起,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美。
这不就是黑格尔说的理念的感性显现吗?画家心中对于这个小镇的理解和感受,通过他的画笔,以一种我们能够感知到的形式展现了出来。
还有一个雕塑作品,是一个扭曲的人体。
刚开始看到的时候,我心里还嘀咕:“这啥呀,这么难看。
”可当我围着它转了几圈,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才发现其中的奥妙。
那扭曲的身体线条,其实是在表达着某种内在的力量和情感。
也许是痛苦,也许是挣扎,但这种情感通过雕塑的形式被直观地呈现了出来,让我能够感受到。
再想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美。
比如说,夏日里的一场暴雨。
那倾盆而下的雨水,打在窗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路上的行人匆匆忙忙地找地方躲雨,车辆的喇叭声此起彼伏。
这看似混乱的场景,其实也有一种美。
它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以及人们在这种力量面前的反应。
这难道不也是一种理念的感性显现吗?大自然的规律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这场暴雨,以一种生动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
读黑格尔的美学,让我不再仅仅用表面的眼光去看待美。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说实话,读黑格尔的美学著作,就像走进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
一开始,我满心期待能在其中轻松找到宝藏,可没想到,这一路上那叫一个磕磕绊绊。
黑格尔的美学观点,初看时真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
但随着深入阅读,我发现他对于艺术、美以及它们与人类精神的关系的探讨,就像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思维盛宴。
他说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听起来好像很深奥,但其实仔细想想,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
比如说,一幅画,它不仅仅是颜料在画布上的涂抹,而是画家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把自己内心的某种理念、情感或者想法呈现出来。
这就好像画家在跟我们悄悄地说着心里话,只不过是用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的语言。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有一次去参观美术馆的经历。
那天阳光正好,我心情也不错,想着去美术馆熏陶一下自己的艺术细胞。
走进那个宽敞明亮的大厅,一幅幅画作挂在墙上,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小世界等待着我去探索。
我在一幅山水画前停住了脚步。
那画面上,山峦起伏,云雾缭绕,山间还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
一开始,我只是觉得这幅画挺好看的,颜色搭配得很舒服。
但当我静下心来,仔细去感受的时候,我仿佛能听到山间的鸟鸣,能感受到微风拂过脸颊的清凉。
我突然意识到,画家不仅仅是在画山画水,他是在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那种想要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渴望。
这可不就是黑格尔说的“理念的感性显现”嘛!画家把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和情感,通过画笔和颜料,真实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再往前走,看到了一幅人物肖像画。
画中的女子眼神深邃,嘴角微微上扬,似乎藏着无尽的故事。
我盯着她的眼睛看了好久,仿佛能看到她的喜怒哀乐,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挣扎和希望。
这一刻,我明白了,画家通过对人物神态、表情的细腻刻画,把他对人性的思考和感悟传递给了我们。
还有一幅抽象画,满是奇怪的形状和色彩的碰撞。
一开始,我真的是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画家想要表达什么。
但是,当我试着抛开固有的思维模式,让自己的想象力自由飞翔的时候,我好像在那些混乱的线条和色彩中找到了某种秩序,感受到了一种无法言喻的力量和激情。
美学黑格尔读书笔记
美学黑格尔读书笔记读黑格尔的美学,就像走进了一座神秘而又宏大的艺术殿堂。
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阅读之旅,但没想到,它竟带我领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美学盛宴。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起初攀登时,我被那陡峭的理论和复杂的概念搞得晕头转向。
但随着我不断深入,逐渐在这看似繁杂的论述中找到了一些有趣的线索。
在黑格尔看来,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一开始让我摸不着头脑,啥叫理念的感性显现?但当我结合实际去思考时,突然有了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比如说,我们看到一幅精美的山水画,那不仅仅是简单的笔墨和纸张的组合,而是画家内心对于自然、对于美的一种理解和表达。
画家心中有一个关于美的“理念”,通过手中的画笔和色彩,将这种理念以我们能够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书中提到,艺术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
从象征型艺术,到古典型艺术,再到浪漫型艺术。
这让我想起了去参观博物馆的经历。
在那里,我看到了古老的青铜器,那些神秘的纹饰和造型,充满了象征的意味,仿佛在诉说着远古的故事。
而看到古希腊罗马的雕塑时,那种完美的比例和和谐的形态,正是古典型艺术的典范,展现出了人类对于自身和世界的一种理想化的认知。
再看现代的一些艺术作品,充满了个性和情感的表达,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和规则,这不正是浪漫型艺术的特点吗?黑格尔还强调了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他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过来也影响内容。
这让我想到了我看过的一场舞蹈表演。
舞蹈的主题是关于爱情的挣扎与追求,舞者们用优美的动作、灵动的身姿来表现这个主题。
如果舞蹈的动作不够流畅、不够富有表现力,那么就无法很好地传达出爱情中的那种复杂情感。
反之,如果主题不够深刻、不够动人,再华丽的舞蹈动作也会显得空洞无物。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思考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学。
比如,我们走在街头,看到一家装修精美的店铺。
从店面的招牌设计,到店内的陈列布局,再到灯光的运用,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美学的原则。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最近读了黑格尔的美学,哎呀,这可真是一场奇妙的思想之旅!黑格尔的美学思想,那可不是一般的深奥,但我硬着头皮钻进去,还真发现了不少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他强调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啥意思呢?一开始我也是一头雾水,但后来仔细琢磨,发现其实就是说艺术作品不是单纯地模仿现实,而是通过各种形式和形象来表达一种内在的精神、理念。
就拿绘画来说吧,一幅好的画作可不只是把看到的东西原原本本地画下来。
比如说梵高的《向日葵》,那可不是简单的几朵向日葵,而是通过那浓烈的色彩、扭曲的线条,展现出了梵高内心那种对生命的狂热和渴望。
这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啊!向日葵在画中不仅仅是植物,它们成了梵高情感和思想的载体。
还有建筑,黑格尔认为建筑是象征型艺术的代表。
我就想到了那些古老的宫殿和寺庙。
比如说故宫,那宏伟的布局、精美的雕刻,可不只是为了好看,它体现的是封建帝王的权威和统治理念。
那些高大的宫墙、威严的宫门,都在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等级制度和权力结构。
说到音乐,黑格尔觉得音乐是浪漫型艺术。
我就想起了自己听古典音乐的经历。
有一次,我在一个安静的夜晚,戴上耳机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一开始那强烈的节奏,就像命运在敲门,让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
随着音乐的推进,旋律的起伏,我仿佛能感受到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那种不屈和坚韧。
整首曲子听完,我整个人都沉浸在一种激动的情绪中,好像自己也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再说说诗歌吧。
黑格尔说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能最充分地表达人的内心世界。
我读李白的诗时就深有体会,“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简简单单的十几个字,却把李白那豪迈自信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读他的诗,就好像在跟他面对面交流,能真切地感受到他的情感和想法。
读黑格尔美学的过程中,我还不断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
有一次,我去参观一个艺术展览。
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作品,有抽象的油画,有奇特的雕塑,还有充满创意的装置艺术。
我在一幅抽象画前站了很久,那画面上是各种混乱的线条和色彩。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一、摘抄:
1.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2. 艺术的任务是以感性形式来表现理念。
3. 艺术的内容是理念,艺术的形式是诉诸感觉形象。
4. 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
5. 艺术作品所提供观照的内容,不应该只以它的普遍性出现,这普遍性须经过明晰的个性化,化成个别的感性的东西。
6. 艺术作品的感性因素也非单纯的物质存在,而是感性事物的纯粹显现。
换言之,艺术作品中的感性事物必须经过心灵化,作为一种观念性的东西呈现给心灵看。
二、感悟: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艺术与哲学、理念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在黑格尔看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意味着美不仅存在于我们的感知和想象中,还体现在我们的理性和观念中。
这种理念与现实的结合,使得艺术
成为了一种能够超越物质局限、表达人类最深刻旨趣和心灵最深广真理的媒介。
此外,黑格尔强调了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这让我意识到,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不能只关注其形式或技巧,而忽略了其背后所蕴含的理念和意义。
同样地,在创作艺术作品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使得作品能够真正地表达出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最后,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也对我自己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影响。
我开始尝试从哲学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作品,思考它们所表达的理念和意义,以及如何在形式上更好地呈现这些理念和意义。
我相信,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这种理念与现实的结合、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我们才能创作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
美学黑格尔读书笔记
美学黑格尔读书笔记在阅读黑格尔的美学著作时,仿佛进入了一个深邃而广阔的思想殿堂。
黑格尔的美学观点不仅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还对艺术的本质、发展和价值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一观点是他美学思想的核心。
他强调艺术不是对现实的简单模仿,而是通过感性的形式来表达内在的理念。
这意味着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外在的形象,更是蕴含着某种深刻的精神内涵。
比如,一幅绘画作品,它的色彩、线条和构图不仅仅是为了呈现视觉上的美感,更是要传达画家对于世界、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从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黑格尔将其分为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个阶段。
象征型艺术是艺术发展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理念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感性形式来完全表达自己,所以形象和理念之间的关系比较模糊和牵强。
古典型艺术则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理念在具体的、完美的形象中得到了清晰而恰当的显现。
而浪漫型艺术则是艺术发展的更高阶段,它更侧重于表现内心世界和主观情感,但同时也意味着艺术开始超越外在的感性形式,向着哲学和宗教等更纯粹的精神领域靠近。
在黑格尔看来,艺术的美在于其自身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应该是和谐一致的。
这种和谐统一不仅仅体现在作品的各个部分之间,还体现在作品与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时代背景以及观众的审美感受之间。
比如,一部优秀的小说,它的情节、人物、语言等各个方面都应该相互呼应,共同服务于主题的表达,同时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黑格尔还对不同的艺术门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认为建筑是象征型艺术的代表,因为建筑的形式往往比较抽象和固定,更多地是通过象征的方式来表达某种理念。
雕塑则是古典型艺术的代表,它能够以具体而完美的人体形象来展现理念的美。
而绘画、音乐和诗歌则属于浪漫型艺术,它们更善于表达情感和内心的体验。
然而,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也并非毫无争议。
有人认为他过于强调理念的作用,而对艺术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所忽视。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美学,作为一门研究美的学科,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无数思想家的探索。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无疑是其中一座巍峨的高峰。
在阅读黑格尔美学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深邃而广阔的精神世界,不断受到启迪和震撼。
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一观点看似抽象,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他所说的“理念”并非是某种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内在的、具有普遍性的精神实质。
而“感性显现”则意味着这种理念不是以纯粹的抽象形式存在,而是通过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展现出来。
例如,一座精美的雕塑,它所呈现出的优美姿态和生动形象,并非仅仅是外在的形式美,而是背后蕴含着艺术家对于人性、生命等理念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当我们欣赏这座雕塑时,我们不仅仅看到了其外在的形态,更能够感受到其中所传达的内在精神。
在黑格尔看来,艺术是美的最高形式。
他将艺术分为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种类型。
象征型艺术是艺术发展的最初阶段,此时理念还未能找到与其完美契合的感性形象,形象往往只是对理念的一种模糊暗示。
古典型艺术则达到了理念与形象的完美统一,如古希腊的雕塑,其形式与内容达到了高度的和谐。
而浪漫型艺术则侧重于表现内心世界和情感,形象相对于理念来说,显得不那么重要。
这种对艺术类型的划分,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艺术发展的脉络和不同阶段的特点。
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艺术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黑格尔还强调了艺术作品的整体性。
他认为,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各个部分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服务于表达作品的主题和理念。
比如一幅绘画作品,画面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的艺术效果。
如果其中某个元素过于突出或者不协调,就会破坏整个作品的美感。
此外,黑格尔对于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艺术家的创作并非是纯粹的主观想象,而是受到时代、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将内在的理念与外在的现实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价值的艺术作品。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篇1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一、背景介绍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美学思想深受其哲学体系的影响。
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美学被视为哲学的重要分支,旨在研究艺术、文学和音乐等艺术形式的美学原理和本质。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强调了美的普遍性和绝对性,认为美是理念和实在的统一,是人类精神的表现。
二、深入分析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他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的显现,即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所具有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他认为,美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不是主观的感受。
这种美的理念在艺术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因此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就在于其是否符合美的理念。
黑格尔认为,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即能够代表人类精神的表现。
他认为,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因此,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强调了艺术作品的思想性和情感性,而不是仅仅追求形式上的美。
三、个人观点个人认为,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在于,他强调了美的普遍性和绝对性,认为美是人类精神的表现,这种观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的本质和价值。
但是,他的美学思想过于强调艺术的客观性和思想性,忽略了艺术的情感性和审美性,这使得他的美学思想过于教条化和抽象化。
四、对比与参照与其他的审美理论相比,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有其独特之处。
例如,与现代审美理论相比,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更加注重艺术的哲学性和思辨性,而现代审美理论更加注重艺术的审美性和情感性。
但是,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过于强调艺术的客观性和思想性,忽略了艺术的审美性和情感性。
五、结论与评分综上所述,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在于,他强调了美的普遍性和绝对性,认为美是人类精神的表现,这种观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的本质和价值。
但是,他的美学思想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过于强调艺术的客观性和思想性,忽略了艺术的审美性和情感性。
美学这本书读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美学》是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黑格尔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共分为三卷,分别探讨了美学的基本概念、美的本质以及艺术的形式和内容。
黑格尔在书中运用了他的辩证法,对美学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阐述。
以下是我对《美学》的读书笔记摘抄。
二、美的本质1. 美是绝对精神的外化黑格尔认为,美是绝对精神的外化,是精神通过感性形式表现出来的。
美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式,是绝对精神在感性世界中的体现。
2. 美的绝对性黑格尔强调美的绝对性,认为美不是相对的,而是普遍存在的。
美的绝对性体现在美的普遍性、永恒性和普遍价值上。
3. 美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黑格尔指出,美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相互依存的。
美的多样性表现为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而美的统一性则体现在这些形式中所表现出的共同本质。
三、艺术的形式与内容1. 艺术的形式黑格尔认为,艺术的形式是艺术内容的表现,是绝对精神的感性显现。
艺术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如绘画、雕塑、音乐、戏剧等。
2. 艺术的内容艺术的内容是绝对精神的内在本质,是艺术形式的内在根据。
艺术的内容包括道德、宗教、哲学、历史等。
3. 艺术的辩证法黑格尔强调艺术的辩证法,认为艺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扬弃、上升的过程。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辩证思维,使艺术形式与内容达到统一。
四、艺术的发展1. 艺术的历史阶段黑格尔将艺术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
象征艺术是绝对精神的外在表现,古典艺术是绝对精神的内在表现,浪漫艺术是绝对精神的自由表现。
2. 艺术的演进规律黑格尔认为,艺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表现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外在到内在的规律。
五、美的欣赏1. 美的欣赏主体黑格尔认为,美的欣赏主体是具有审美能力的人。
审美能力包括感知、想象、情感和理智等方面。
2. 美的欣赏过程美的欣赏过程是主体对美的对象的感知、理解和评价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主体通过审美能力把握美的本质,达到心灵的愉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格尔于1817年第一次讲授美学。
他的这部著作像他的其他许多著作一样,并不是他本人出版的,而是在他逝世以后,由他的门生霍托、拉森等根据他授课的讲义编纂而成。
黑格尔讲授美学时期正是他创作力最充沛时期,这不仅由于他的哲学思想已渐臻成熟,同时也由于当时德意志社会经过了动荡而转入相对的稳定,从而使他可以摆脱生活上的困扰,无拘无束地对哲学进行潜心的思考。
1806年的普法战争德意志战败了,1807年签订了屈辱的提而西特和约,这对德意志以后的发展来说,却反而变成了一件好事。
普鲁士贵族统治集团在战败后不得不进行改革,拿破仑法典在德意志推行标志着封建关系的削弱,跟着来了文化繁荣。
1818年海德堡创立了"大学中心"的柏林大学。
就在黑格尔讲授美学的次年,1818年,他受聘到柏林大学去讲授哲学。
当他一登上这座闻名欧洲的大学讲台,他就怀着欢欣鼓舞的心情,向他的听众预告具有光荣传统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再觉醒:"似乎这样的时间已经到来,即哲学已有了引人注意和爱好的展望,而这几乎很消沉的科学也许可以重新提起它的呼声。
"在这篇《开讲词》中,黑格尔宣告,空疏浅薄的意见和虚浮骄妄的作风是哲学的敌人。
他认为,精神一旦为它们所占据,理性便无法再去追求它自身的目的。
哲学所要求的是认识真理的真忱,"只有这处最纯挚的真忱本身才能成为哲学复兴的基础。
"从黑格尔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恪守这种信念来从事哲学工作的。
德国哲学史上,他是一个集大成的人物。
在哲学每个领域里,他都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海涅说这是一场哲学革命从康德开始的德国古典哲学,如果深入到它那被种种矛盾现象所隐蔽的内容实质中去,就可以理解到它是哲学领域内的一场革命。
这场哲学革命成了1848年震撼整个欧洲的政治革命的先导。
海涅在他移居法国期间于1833年所写的《论德国宗教和哲学历史》一书中,指出了宗教革命中产生出来的哲学革命的深刻意义,并且把德国的哲学革命和法国的政治革命作了生动的比较,预告了德国哲学革命势将带来的政治风暴。
海涅是第一个从晦涩的德国古典哲学中发掘出它那不易察觉到的深刻意蕴的人。
当然,他主要是依靠他作为一个敏感的诗人的天才预测。
如果我们想要从他书中得到对于黑格尔的全面评价,就感到非常不够了。
黑格尔本人和他的哲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现象。
他在早年兴高采烈地把法国大革命称作是"壮丽的日出",到了晚年却主张同普鲁士君主制调和。
就他的哲学著作来说,在辩证法方面常常爆发出革命的愤火,在体系方面保守因素却占据了压倒优势,起着窒息作用。
他在自己的工作领域里是"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在政治态度上却"没有完全脱去德国的庸人气味"。
怎样来解释这些矛盾?如果把阶级分析当作比解一次方程式还要容易的简单化庸俗化观点来看,黑格尔只是"一条死狗",他的著作不过是一堆错误的陈迹。
对于这种观点来说,政治倾向和科学研究的矛盾,体系与方法的矛盾,都是不存在的。
黑格尔哲学批判黑格尔在《小逻辑》第三版序言中对他的批评家说过这样的话:"对于一个经过多年的透彻思想,而且以郑重认真的态度,以严谨的科学方法加以透彻发挥的著作,予以这样轻心的讨论,是不会给人以任何愉快的印象的。
"这并不是一个哲学家的自负和高傲。
今天谁还知道那些黑格尔哲学批评家的名字呢?不过,除了这些浅薄空疏的批评家外,毕竟还是有人认真地研究了并批判了黑格尔的哲学。
头一次击中了黑格尔哲学要害的是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在1839年出版的《黑格尔哲学批判》中指出:黑格尔哲学被规定和宣布为"绝对的哲学",虽然并不是这位大师本人作出了这样的规定,而是他的门徒们,至少是他的正统门徒们贯彻始终地契合着老师的学说作出了这样的规定。
但是黑格尔哲学,不管它的内容性质如何,都只能是一种一定的、特殊的、存在于经验中的哲学。
……认为哲学在一个哲学家身上得到绝对的实现,正如认为"类"在一个个体中得到绝对的实现一样,这乃是一件绝对的奇迹,乃是现实界一切规律和原则的勉强取消,……因此也就别无他望,只有等待世界的真正终结。
但是,如果今后历史仍像以前一样继续前进,事实上上帝化身的理论也就被历史本身所驳倒了。
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绝对主义,在黑格尔《美学》中也是同样存在的。
后来,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批判黑格尔美学时,主要就是根据这一点而加以发挥的。
费尔巴哈打烂了黑格尔哲学体系,就把黑格尔哲学当做无用的东西抛在一边。
但是"像黑格尔哲学这样对民族精神发展起过巨大影响的伟大作品,是决不能靠简单地置之不理的办法把它收拾的"。
美学序论黑格尔在《序论》中说:"尽管现在有些人认为一切真实的东西都是不可理解的,可理解的只是些有限现象和有时间性的偶然事物,其实这话是不对的。
只有真实的东西才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真实是绝对概念,即以理念为基础的,美只是真实的一种表现方式,所以只要能理解的思考真正有概念的威力武装着,它就可以理解美。
"他认为"艺术的使命是在于用感性的艺术形象的形式去显示真实"。
因为概念本身是真实的,只有真的才能是美的。
所谓"理念在感性中的显现"这条美的定义,它的含义不过是说,美和真是一致的,美只是通过感性形式表现真实,因而同哲学通过思考形式表现真实有所区别罢了。
但这种区别仅仅在于表现形式上不同,至于内容却都是以同一真实为对象。
自然,黑格尔说的真实具有一种思辨的属性。
那种从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立场上提出来的反对"无利害关系"的观点,是黑格尔所反对的。
他说:"荷拉斯的'诗人既求教益又求娱乐'一句言简意赅的箴言到后来经过无穷的推演和冲淡,以至变成一种最俗滥最肤浅的艺术论。
"这种艺术论趋向这样的极端,以致把艺术看成没有自己的目的,使它降为一种仅供娱乐的单纯游戏,或是一种单纯教训的手段了。
黑格尔反对把艺术的目的规定为"教训"。
他认为,如果把艺术内容的普遍性看作是抽象的议论,干燥的感想,普泛的教条,那就会使艺术形象变成了一种单纯的外壳或外形,从而形成感性的个别事物和心灵性的普遍性相分裂开来,彼此相外。
这样,艺术的目的就不在它自身,而在另一种事物上。
但是,艺术的效用应该从艺术本身的性质阐发出来。
黑格尔认为,人类生存的全部内容是非常复杂的。
人类社会形成规模巨大、组织繁复的经济网,商业、航业、工艺;较高一层的是权利、法律、家庭生活、阶级划分以及庞大的国家机构;此外,还有包罗万象的知识系统,艺术活动和美的兴趣就是其中之一。
这种种需要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黑格尔说:"按照科学要求,就得深入研究它们本质上的内在联系和彼此间的必然性。
因为它们不只是借效用就能联系在一起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效用的观点也就是实用或功利的观点。
研究事物的效用首先必须研究事物本身的性质。
只有把事物本身的性质充分揭示出来,才可以见出它的真实效用。
事物的性质是不可穷尽的,许多事物由于它们的性质还没有揭示出来,它们的效用也就不能显露。
有些事物一直是被认作毫无用处的,但当它们的性质研究出来后,往往成为极有用处的东西。
因此,科学的理论研究,就不能用狭隘的效用观点去衡量,根据眼前是不是有用为标准。
美索不达米亚等地的居民为了眼前的效用,根除森林以求取得耕地的面积,他们当时这样做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从长远的利益来看,他们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使这些地方变成了一片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竟使那里积蓄和贮存水分的中心也都随着森林一同消灭了。
黑格尔曾经嘲笑了这种功利主义的效用观点。
他在《小逻辑》中说:"不仅从葡萄树对人们的显著用处的观点去研究葡萄树,乃进而去考量一种其皮可制软木塞的橡树,并研究这树皮如何可以剥下来作为木塞以作封酒瓶之用。
过去曾有不少书是根据这样的作风写成的。
"(第205节)黑格尔认为,艺术和哲学一样,都在于认识真理,揭示真理。
从这方面来说,黑格尔反对简单的效用观点并不是否定艺术的社会使命。
在《序论》中,他把艺术称为"各民族的最早教师"。
他并不否认历史上艺术曾为宗教服务的事实。
但他认为艺术为宗教服务并不是把对象附加到先由思考产生出来的一些抽象格言和定义上去,而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形式把他心里酝酿成熟的东西表达出来。
"例如古希腊艺术就是希腊人想象神和认识真理的最高形式。
"黑格尔的错误是他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表现现代生活中所谓"和解了的矛盾"。
照他看来,在现代社会中,人生活在两种互相矛盾的世界里。
从一方面看,人囚禁在寻常现实和尘世的有时间性的生活里,受到需要和穷困的压迫,受到自然的约束,受到自然冲动和情欲的支配和驱遣,纠缠在物质里,在感官欲望和它的满足里。
但从另方面看,人却把自己提升到永恒的理念,提升到思想和自由的领域,把普遍的法则定为自己的意志,把世界的生动繁荣的现实剥下来,分解成一些抽象的观念。
然而生活与意识之间的这种分裂必须解决,而解决这种矛盾就是哲学的使命,也同样是艺术的使命。
他说:"就艺术使命来说,矛盾的任何一方,只要是抽象的片面的就不能算真实,真实是在矛盾双方的和解与调停里。
"黑格尔在《序论》中提出的关于审美活动的实践观点却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黑格尔总是把认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考察的。
他反对把"认识的主体当做一张白纸"(《小逻辑》第226节),只限于被动地接受,而不起主观能动作用。
洛克在《人类悟性论》中说:"我们不妨假设人心就像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字迹,也就是说没有任何观念。
"但是,黑格尔认为,认识总是和人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分不开的。
他在《序论》中说:"人还通过实践活动,来达到为自己,因为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
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的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事物中复现了。
"黑格尔《美学》给我们留下了一份丰富的遗产,它的价值就是其中时时闪灼出来的辩证法的光芒。
在辩证法的威力下,从知性出发的形而上学的各种观点都在根本上动摇起来,纷纷瓦解了。
当然,像黑格尔这样一个人,无论就他本人或就他的哲学来说,都有着我们必须扬弃的东西,但我觉得他在自己工作领域内那种追求真理的勇毅精神却是值得我们敬重的。
黑氏美学体系黑格尔哲学具有一整套系统完备的体系,他的美学是这个庞大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