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新诗(一)

合集下载

第六章 新诗(一)

第六章   新诗(一)

《红烛》作品赏析(节选)
想起了民族人格之高洁,民 族文化之悠久与发达,闻一 多那沉重的心似乎放松了许 多,他的心中充满了温暖, 充满了希望,正如他自己后 来分析说:"自从与外人接 触,在物质生活方面,发现 事事不如人,这种发现所给 予民族精神生活的负担,实 在太重了."一想到至少在 这些方面我们不弱于人,于 是便有了安慰.说坏了,这 是"鱼处于陆,相濡以湿, 相嘘以沫"的自慰的办法 . (见闻一多《复古的空气》)
小河---周作人
他本是我的好朋友, 只怕他如今不认识我了; 他在地底呻吟, 听去虽然微细,却又如何可怕! 这不你我的朋友平日的声音, --被轻风搀着走上沙滩来时, 快活的声音.
小河---周作人
我只怕他这回出来的时候, 不认识从前的朋友了,-便在我身上大踏步过去; 我所以正在这里忧虑." 田边的桑树,也摇头说,-"我生的高,能望见那条小河,-他是我的好朋友, 他送清水给我喝, 使我能生肥绿的叶,紫红的桑葚.
闻一多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 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 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 主的斗争.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 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 校》等专著.
闻一多
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 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 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 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 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 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主要有诗集:《红烛》,《死水》.
《红烛》作品赏析(节选) 诗人反反复复地吟唱着:
"我要赞美我祖国底花!/ 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 作为知识分子,他设想通过 自己的文化活动来创造祖国 灿烂的未来:"请将我的字 吹成一簇鲜花","然后又 统统吹散,吹得落英缤纷, 弥漫了高天,铺遍了大地!" 这一幅多么光彩照人的诗化 境界呀:知识分子的自由创 造融汇成了民族文化的一部 分,我们古老的东方大陆上 到处是智慧之花,思想之花. 诗人的"忆菊"终于在诗 的幻境中结束,而今人对这 段历史的追忆却是沉重的.

第六章 新诗(一)

第六章 新诗(一)

妹妹你是水(应修人)

妹妹你是水—— 你是清溪里的水。 无愁地镇日流, 率真地长是笑, 自然地引我忘了归路了。
妹妹你是水—— 你是温泉里的水。 我底心儿他尽是爱游泳, 我想捞回来, 烫得我手心痛。
妹妹你是水—— 你是荷塘里的水。 借荷叶做船儿, 借荷梗做篙儿, 妹妹我要到荷花深处来!
伊的眼 (汪静之)
接近胡适,语言自然浅白。《草儿》集是当时最
有影响的新诗集,在大自然中发现了新诗的材料。 1921年1月,中国新诗社创办《诗》月刊,为我 国第一个新诗刊物。
周作人(1885~1967),浙江绍 兴人
新诗代表作《小河》表 现了反对束缚人性,要求个 性自然发展的思想,被胡适 评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 作”。 胡适之、刘半农、沈尹默在 《新青年》上出现,在当时 被称为“新诗三巨头”
胡适《尝试集》
1、胡适《尝试集》的价值不在于它水平多高,而在于 它的首创性、尝试性,带有浓重的尝试意味,也充满 了矛盾,显示出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逐渐寻找、 试验新诗的艰辛过程。 2、《尝试集》收录1916—1920年间46首新诗。真正走 出半文半白、半新半旧的怪圈,是他翻译了美国意象 派诗人莎拉•替斯代尔的《关不住了》以后。 《老鸦》《一颗星儿》《威权》《应该》《希望》《上 山》等是理想的白话诗。 3、《尝试集》是“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 4、胡适的诗歌有鲜明的艺术个性:“说话要明白清 楚”,“用材料要有剪裁” “要抓住最扼要最精彩的材料,用最简练的字句表现出 来”,“意境要平实”。——“胡适之体” 散文化
胡适作为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不仅是 最早倡导新文学的人物,也是最早用白 话写新诗的人,而他的《尝试集》(1920年) 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诗 集。这本诗集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印 了四版,发行了上万部(在当时是创记录的),以后又 陆续再版,影响颇大,以至当时被称为 ‚胡适之体‛。它是我国新诗史上‚开 风气的尝试‛,有拓荒之功。所以,扫 描五四新诗坛,不能不将目光首先聚焦 于胡适与他的《尝试集》,讲授五四新 文学的新诗创作,也不能不首先讲授胡 适的《尝试集》。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重点习题及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重点习题及名词解释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1 简述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2 简述第一个十年文学创作上的时代品格。

3 论述文学革命的实绩。

第二章鲁迅(一)1为什么说《呐喊》与《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2简述《野草》的艺术特质。

第三章小说(一)1 简述“问题小说”的特点。

2 简述“自叙传”小说的特点。

第四章通俗小说(一)1 谴责小说的特点?2 什么是鸳蝴─礼拜六派文学?第五章郭沫若1《女神》的艺术特征?2以《屈原》为例,说明郭沫若历史剧作的特色。

第六章新诗(一)1 早期白话诗的意义?2 湖畔诗人的风格?3 前期新月派诗歌特点?4 早期无产阶级诗歌代表人物和代表作?第七章散文(一)1 早期各刊物“随感录”的主要作家?2 “言志派”散文特征?3 朱自清散文特色?4 现代评论派散文特色?第八章戏剧(一)1 什么是“文明新戏”?2 何谓“爱美剧”?3 “小剧场运动”的含意?第九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二)1 简述无产阶级文学思潮的产生过程。

2 自由主义作家的文艺观?第十章茅盾1 论述茅盾的小说成就。

2 茅盾在理论批评方面有何贡献?3 吴荪甫形象的复杂性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第十一章老舍1 为什么说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价值在于他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

2 《骆驼祥子》在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方面是如何表现的?3 简要说明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第十二章巴金1 简述巴金前期小说的创作特色。

2 高觉新形象的复杂性在哪里?3 简述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特点?第十三章沈从文1 沈从文小说乡村叙述的独特视角?2 请说明沈从文为何被称为“文体作家”。

第十四章小说(二)1 左翼小说的特点?2 京派小说的特点?3 海派小说的特点?第十五章通俗小说(二)1 张恨水小说的特色?2 武侠小说的想象与拓展?第十六章新诗(二)1 后期新月派的创作特点?2 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特点?第十七章鲁迅(二)1 鲁迅杂文的意义?2 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3 简述《故事新编》的艺术特色。

现代文学三十年第六章新诗【一】之一

现代文学三十年第六章新诗【一】之一

苏曼殊、柳亚子之流的新诗,虽然有意境,有新 意,但其末流又“成为一种靡靡之音,除填塞小 报,供人茶余酒后之消遣外,别无用处。”
梁启超“诗界革命”:目标定为“以旧风格含 新意境”,“虽间杂一二新名词,亦不为病”, 却拒绝引入“新语句”,拒绝对传统格律与语 法进行任何变革 "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是以 新诗的创作为突破口,而新诗运动 则从诗形式上的解放人手
《乐观》
一 这株大树很可恶, 他碍着我的路! 来! 快把他砍倒了, 把树根也掘去, 哈哈!好了! 二 大树被砍做柴烧, 树根不久也烂完了。 砍树的人很得意, 他觉得很平安了。 三
但是那树还有许多种子! 很小的种子,裹在有刺的壳儿里! 上面盖着枯叶, 叶上堆着白雪, 很小的东西,谁也不注意。

雪消了, 枯叶被春风吹跑了。 那有刺的壳都裂开了,每个上面长出 两瓣嫩叶,笑眯眯的好像是说: “我们又来了!”
胡适的新诗理论:
1】“作诗如作文”: 打破诗的格律…白话
写诗…
2】“诗的经验主义”:“有我” …“有
人”…
第二节:早期白话诗创作(1921年之前)
(一)新诗发展概况
阵地: 在发展初期,新诗主要发表在《新青年》、 《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学灯》、 《觉悟》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第一批白话诗人:如胡适,刘半农,刘大白、周作人, 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骨干,李大 钊、陈独秀、鲁迅 最早的诗社:1922年,叶绍钧、刘延陵、朱自清等以 "中国新诗社"名义创办第一个新诗刊物《诗》月刊。
一念
胡适
“我笑你绕太阳的地球,一日夜只打得一个回旋; /我笑你绕地球的月亮,总不会永远团圆;/我笑 你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星球,总跳不出自己的轨 道线;/我笑你一秒钟行五十万里的无线电,总 比不上我区区的心头一念!/我这心头一念;才从 竹竿巷,忽到竹竿尖;/忽在赫贞江上,忽在凯 约河边;/我若真个害刻骨的相思,便一分钟绕 遍地球三千万转!"

中国现代文学 重要知识点笔记:新诗(一)

中国现代文学  重要知识点笔记:新诗(一)

新诗(一)第一节新诗的诞生“作诗如作文”胡适在纲领性的《谈新诗》里明确提出,必须“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要求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以白话写诗,实行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的散文化,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口语)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的新语法。

“诗的经验主义”其核心是胡适所说的“言之有物”,也即“有我”与“有人”,“有我就是要表现著作人的性情见解,有人就是要与一般的人发生交涉”。

前者突出作者(知识分子)主体的性情与见解,后者强调了与“一般的人”,即平民百姓的沟通与交流,这正是“五四”时期的文化(文学)启蒙主义在诗歌观念上的反映。

这种诗歌观重视的是“精神、观念”的“表达”,所谓“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的要求,诗的口语化、明白易懂的要求,自是“题”中应有之义。

胡适的《尝试集》充满了矛盾,显示出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逐渐寻找、试验新诗形态的艰难过程。

胡适的诗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说话明白清楚,抓住并剪裁出最扼要最精彩的材料,用最简练的字句表现出来,意境平实。

其中《一颗星儿》《“威权”》《一颗遭劫的星》等,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传统中挣脱出来,开始具备了现代汉语抒情诗形式法则的雏形,因此《尝试集》被称为“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

早期白话诗分为两类:一是用白描手法如实摹写具体生活场景或自然景物,显示出客观写实的倾向。

如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胡适的《人力车夫》,周作人的《两个扫雪的人》等。

另一类则通过托物寄兴,表现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和思索,如胡适的《鸽子》,周作人的《小河》,沈尹默的《月夜》等;也有的是直接表现某个抽象意念,如鲁迅的《梦》,胡适的《一念》等。

这些诗无不具有明白而平凡的特点(缺乏飞腾的艺术想象力)。

在形式上,早期白话诗主要表现出散文化的倾向:基本不用韵,不顾平仄,随情感的起伏变换长短句式,形成舒缓自如的内在节奏;大量运用虚词,采取白话散文的句式和章法,以清晰的语义逻辑联结诗的意象。

中国现代文学教案第六章 新诗(一)

中国现代文学教案第六章 新诗(一)

(三)徐志摩
徐志摩是贯穿新月派前后期的重镇,他热烈的追求爱、自由与美,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与他活泼潇洒的个性和不羁的才华和谐的 统一,形成了徐志摩特有的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1、诗歌成就
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2、主要思想内涵 A、表现对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追求以及这种理想的破灭。 例:《为要寻一个明星》,抒情主人公在黑夜里骑着拐腿的瞎马, 在茫茫荒野中去寻找明星—光明、理想社会的象征。 B、歌唱纯真的爱情,表现对个性解放的追求(例《雪花的快 乐》)。
徐志摩总在不拘一格的试验与创作中追求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的 统一,以其美的艺术珍品提高着读者的审美力。徐志摩在新诗史上 的独特贡献正在于此。
(三)朱湘
朱湘是新月派的又一位重要诗人。尽管有人否认其为新月派诗人, 但朱湘却是最认真的实践了新月派“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的。 1、诗歌成就:《草莽集》、《石门集》
[本章完] 返回目录
闻一多(1899-1946)
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 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 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 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 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 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 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 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 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 会。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 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 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1921 年 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 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 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 格律化理论。
(一)象征派诗歌创作手法
1、用新奇的比喻(远取譬)意象或象征性意象暗示诗人内在的主 观意识,实现思想知觉化。 2、自由联想,打破常规逻辑,以跳跃的思维组合意象,作观念奇 特联络,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3、通感手法,造成感官交错互通,使读者产生多方位的感受。 象征派诗的意象组合将描述、抒情统一于象征之中。象征派诗不作 真实描述,不直接抒情,用意象来联想、隐喻、幻觉、暗示,造成 诗意的朦胧、迷离和神秘。 象征诗派诗艺上最突出的是“陌生化”,有意拉开语言 形式与人们 语言习惯的距离,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这样诗意变得扑 朔迷离,耐人寻味。

第六章 20年代新 诗

第六章 20年代新 诗

四、冯至抒情诗及叙事诗创作 鲁迅誉其为“中国最为杰出的 抒情诗人”,他对现代新诗的贡献 主要在于抒情诗和叙事诗。 1927年出《昨日之歌》诗集; 叙事诗《帏幔》《蚕马》《吹箫人 的故事》。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着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止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三)歌咏青春和光明 在《青春》一诗中,诗人唱道: “青春象只唱着歌的鸟儿,/ 已 从残冬窟里闯出来,/ 驶入宝蓝的 穹窿里去了。/ 神秘的生命,/ 在 绿嫩的树皮里膨胀着,/ 快要送出 带鞘子的/翡翠的芽儿来了。/ 诗人 啊,揩干你的冰泪,/ 快预备着你 的歌儿,/ 也赞美你的苏生 罢!„„”
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 若尔尔者? 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 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 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 改前非,重新做人。
(一)徐志摩是新月派的 盟主和最有代表性的诗 人。 他有四本诗集: 《志摩的诗》(1925) 《翡冷翠的一夜》(1927) 《猛虎集》 (1931) 《云游集》 (1932)
第二节 “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 作
一、创造社诗人 强调“情感”与“想象”的诗 歌创作。 郭沫若“诗=(直觉+情调+想象) +(适当的文字)”,1921年出代表 诗集《女神》。
二、湖畔诗人 汪静之、 冯雪峰、应修人、 潘谟华清新自然的爱情诗创作,都 带有历史青春期的特点。 1922年出四人合集《湖畔》, 1923年出四人合集《春的歌集》; 1922年出汪静之《蕙的风》。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提纲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提纲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1 简述第一个十年文学创作上的时代品格。

P19-23答:一是理性精神的显现。

自文学革命开始,新文学的先驱者们就主张文学服膺于思想启蒙,注重将文学作为改造社会人生的工具,强调以现代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去指导新文学的创造。

举例:鲁迅的《呐喊》和《彷徨》。

二是感伤情调的流行。

在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笼罩于整个文坛的空气主要是感伤。

举例:冰心的《超人》、许地山的《命命鸟》。

三是个性化的追求。

因为“五四”时期是提倡个性解放,鼓励个性发展的年代,所以写个人的生活,个人的情绪,是普遍的现象。

举例:郭沫若《女神》。

四是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

现实主义成为“五四”时期乃至是第一个十年最有实力的创作方法。

举例:鲁迅《野草》。

2 论述文学革命的实绩。

P9-10答: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五四”后,各地爱国学生团体纷纷仿效《新青年》、《每周评论》,创办白话周刊。

如《东方杂志》、《小说月报》。

2、是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团体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

3、是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4、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

如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控诉了封建制度及其伦理道德“吃人”的本质,采用了现代意味的手法与样式。

第二章鲁迅(一)1为什么说《呐喊》与《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答:(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

从题材上看,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并且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从眼光上看,主要是关注“病态社会”里知识者与农民的精神“病苦”。

他的眼光在于“绝望的反抗”:对于社会,更是对人自身的反抗。

从小说模式上看,体现在《药》和《故乡》中“看/被看”与“离去—归来—再离去”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

(二)“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体现在它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注重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的完整故事和依次展开情节的结构方式。

在艺术表现上,作家不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去描述主人的心理状态,而是通过主人公的自由联想、梦幻,直接剖露他的心理。

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五第六章:新诗

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五第六章:新诗

新诗(一)第一个十年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五四文学运动在创作实践上是以新诗的创作为突破口的。

(一)诗界革命——梁启超:“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二)“五四”新诗运动:纲领性《谈新诗》——胡适主张新诗散文化,平民化。

打破诗的格律,白话写诗。

“作诗如作文”(三)时代变化:(一)“作诗如作文”的背后,蕴含着时代所要求的诗歌观念的深刻变化、——“散文化”“平民化”。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一)第一白话诗人——胡适《尝试集》(理论倡导者)尝试“以白话入诗”,在美国意象化诗歌的启发下,倡导把“诗的散文化”和“诗的白话化”结合起来,实现“诗体的大解放”。

新诗尝试代表:鲁迅、周作人、沈尹默、俞平伯等。

(二)早期白话诗的形成在集体的努力下,早期白话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是中国现代诗最初的形态。

早期的白话诗分为两大类(“具体的做法”)①白描手法,客观写实的倾向——《相隔一层纸》②托物寄兴,表达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和思索——《鸽子》正是在这样的新诗里,虚化意象和寓言意象大量出现,并且表现了强烈的主观意象,这都是中国传统诗歌里面并不多见的。

(三)早期诗歌特色:这反映了“五四”启蒙主义的时代特色。

具有明白而平凡的特点,但缺乏飞腾的艺术想象力。

(“历史文件”的性质)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1921年,新诗初步稳定下来后,“新诗坛的消沉”,现代诗面临着内部危机和内部突破的要求。

一批青年诗人开始批判早期的白话文,对新诗内部结构进行调整。

新诗走上了一条通过自身的艺术否定向前发展的道路。

过程:(一)对白话文理性色彩的批判①1923年,成仿吾《诗的防御战》——投向文坛的爆击弹(郭沫若)对早期白话文的理性色彩展开了抨击,反复强调了文学和诗歌的抒情本色②创造社将“情感”“想象”作为诗歌的基本要素加以强调和突出,对于诗歌的内部艺术调整是一个推进。

③郭沫若的文学主张(1)诗歌观:“诗的本质在抒情(2)理论:《论诗三札》——“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3)作品:《女神》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作在新诗发展上的主要贡献:一方面把“五四”新诗运动的“诗体解放”推向极致;一方面使诗的抒情本质和诗的个性化得到充分重视和发挥。

现代文学史必读书目及参考文献

现代文学史必读书目及参考文献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林纾《致蔡鹤卿太史书》蔡元培《答林琴南书》《文学研究会宣言成仿吾《新文学的使命》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评论节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王瑶《论五四时期对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第二章鲁迅一《狂人日记》《孔乙己》《在酒楼上》《无常》《死火》《影的告别》《腊叶》《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通读《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评论节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张定璜《鲁迅先生》王富仁《<呐喊><彷徨>综论》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第三章小说一冰心《超人》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王鲁彦《菊英的出嫁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庐隐《海滨故人》许地山《缀网劳蛛》评论节选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沈从文《论中国创作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册陈平原《许地山:饮温儒敏《一份率真,一份才情》丁帆《乡土文学派小说主题与技第四章通俗小说一徐振亚《玉梨魂》李涵秋《广陵潮》张恨水《春明外史》程小青“霍桑系列”第五章郭沫若《凤凰涅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地球,我的母亲》《太阳礼赞》《瓶·第十六首:春莺曲》《瓶·第三十七首》《屈原》《论诗三札》《我的作诗经过》《<少年维特之烦恼>评论节选温儒敏《郭沫若其人其诗》邹羽《批判与抒情》王文英《论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的审美价值》第六章新诗一胡适《蝴蝶》《一颗星儿》沈尹默《月夜》刘半农《叫我如何不冰心《繁星》第1、7、10、75、131首,《春水》第5、105首李金发《弃妇》闻一多《忆菊》《死水》《发现》评论节选冯文炳《谈新诗》杜荣根《寻求与超越》龙泉名《中国新诗流郭小聪《在新世纪的门槛上》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第七章散文一周作人《故乡的野菜》《喝茶》《苦雨》《北京的茶食》冰心《往事》其二至八 《山中杂记》之七 《寄小读者--通讯七》评论节选刘纳《五四新文学中的散文》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第八章戏剧一田汉《获虎之夜》丁西林《一只马蜂》评论节选孙庆升《中国现代戏剧思潮史》侍桁《西林独幕剧》第九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二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鲁迅《文艺与革命》《“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周起应《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评论节选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马良春、张大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荣太之《中国左翼作第十章茅盾《蚀》《子夜》《春蚕》评论节选茅盾《<子夜>是怎样写成的》乐黛云《<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第十一章老舍《骆驼祥子》《月牙儿》《断魂枪》评论节选樊骏《论<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樊骏《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张慧珠《老舍创作论》第十二章巴金《家》《寒夜》《春天里的秋天》评论节选陈思和《人格的发展·巴金传》曼生《别了,旧生活!新生活万第十三章沈从文《萧萧》《丈夫》《边城》评论节选汪曾祺《又读<边城>》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王晓明《沈从文:“乡下人”的文体与“土绅士”的理想》第十四章小说二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柔石《为奴隶的母亲》李劼人《死水微澜》萧乾《雨夕》林徽因《九十九度中评论节选茅盾《女作家丁玲》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孟实《<谷>和<落日光>》郭沫若《中国左拉之待望》秦林芳《萧红创作的文体特色》吴福辉《带着枷锁的笑第十五章通俗小说二张恨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刘云若《红杏出墙记》第十六章新诗二殷夫《我们》臧克家《难民》《春鸟》蒲风《咆哮》何其芳《预言》《花环》《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卞之琳《距离的组织废名《十二月十九日夜》林徽因《别丢掉》评论节选卞之琳《戴望舒诗集·序》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阎京城《波澜壮阔的平淡》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回顾与第十七章鲁迅二《灯下漫笔》《这个与那个》《“友邦惊诧”论》《病后杂谈》《阿金》《铸剑》《采薇》评论节选画室(冯雪峰)《革命与知识阶级》何凝(瞿秋白)《<鲁迅杂感选王瑶《鲁迅<故事新编>散论》《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第十八章散文二郁达夫《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何其芳《独语》《画梦录》萧红《过夜》吴伯萧《夜读》评论节选朱自清《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散文》林语堂《论小品文笔调》钱理群《名作重读》唐湜《人似屏中行》杜丽莉《论<画梦录>》谢友祥《论林语堂的闲谈散文》第十九章曹禺《雷雨》《北京人》评论节选刘西渭《雷雨》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钱谷融《“你忘了你钱谷融《谈谈<日出>中的陈白露》辛宪锡《<雷雨>若干分歧问题探第二十章戏剧二夏衍《上海屋檐下》评论节选王文英《现实主义的杰作--<上海屋檐下>》第二十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三毛泽东《在延安文学座谈会上的讲话》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评论节选胡乔木《当前思想路线的若干问题》温儒敏《胡风的体验现实主义批何其芳《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第二十二章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评论节选黄修己《总也忘不了他》戴光中《赵树理》杨天舒《农村舞台上第二十三章小说三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张天翼《华威先生》张爱玲《金锁记》《封锁》孙犁《荷花淀》丁玲《太阳照在桑干评论节选赵园《路翎小说的形象与美感》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钱理群《新小说的诞生》赵园《孙犁对“单纯情调”的追求》第二十四章通俗小说三秦瘦鸥《秋海棠》予且“都市百态”小说新鸳鸯蝴蝶派(“新第二十五章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旷野》《黎明的通知》评论节选杨匡汉、杨匡满《艾青传论》骆寒超《时代感 历史感 传统感》王彪《论艾青诗歌的力感》第二十六章新诗三田间《给战斗者》阿垅《纤夫》绿原《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冯至《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我们准备深穆旦《赞美》《诗八首》《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春》《合唱》评论节选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袁可嘉《九叶集·序》郑敏《诗人与矛盾》许霆、鲁德俊《十四行诗在中国》第二十七章散文三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梁实秋《雅舍》沙汀《随军散记》纪果庵《小城之恋》评论节选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余光中《文章与前额并高》第二十八章戏剧三《白毛女》《芳草天涯》评论节选孟悦《<白毛女>的演变启示》陈坚《夏衍的文学和生活道路》周作人《人的文学》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书》《文学研究会宣言》沈雁冰《文学与人生》大系·建设理论集》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王瑶《论五四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价值重估》《示众》《阿q正传》《阿长与山海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野草>英文译本序》陈涌《鲁迅小说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小说的精神象征》王鲁彦《菊英的出嫁》台静农《拜堂》冯文炳《竹林的故事》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陈平原《许地山:饮过恒河圣水的奇人》土文学派小说主题与技巧的再认识》春明外史》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地球,我的母亲》《夜步十里松原》《天狗》《瓶·第三十七首》《我想起了陈涉吴广》《<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蒋铮《人的解放与艺术的解放》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她》汪静之《伊底眼》宗白华《夜》朱湘《采莲曲》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龙泉名《中国新诗流变论》孙玉石《最丰富的想象在这里开花》情感与形式》孙玉石《穿起那串散乱的珠子》俞平伯《清河坊》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春》小读者--通讯七》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梁遇春《观火》代散文研究》孙席珍《论现代中国散文》林独幕剧》胡宁荣《谈丁西林独幕喜剧的特色》死去了的阿Q时代》茅盾《从牯岭到东京》梁实秋《文学与革命》冯雪峰《关于“第三种人文学”的倾向与理论》朱光潜《谈美·开场话》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荣太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夜>的比较分析》王晓明《潜流与漩涡》国现代小说史》赵园《北京:城与人》老舍创作论》樊骏《认识老舍》了,旧生活!新生活万岁!》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王安忆《走出凤凰》沙汀《代理县长》艾芜《山峡中》吴组缃《一千八百担》林徽因《九十九度中》施蛰存《春阳》张恨水《啼笑因缘》王晓明《沙汀艾芜的小说世界》赵园《论小说十家》许子东《重读<日出>、<啼笑因缘>和<第一炉香>》微笑》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红杏出墙记》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蒲风《咆哮》陈梦家《再看见你》戴望舒《雨巷》《寻梦者》卞之琳《距离的组织》《断章》林庚《春天的心》情感与形式》孙玉石《梦中升起的小花》李书磊《春天的心是关不住的》主义诗歌潮流的回顾与评析》孙玉石《新诗:现代与传统的对话》惊诧”论》《二丑艺术》《捣鬼心传》《奇怪》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刘再复《文学的反思》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独语》《画梦录》李广田《回声》林语堂《方巾气研究》论小品文笔调》鲁迅《小品文的危机》李健吾《李健吾批评文集》蒋心焕、吴秀亮《试论闲适派散文》的闲谈散文》钱谷融《“你忘了你是怎样一个人啦!”--谈周朴园》<雷雨>若干分歧问题探讨》朱栋霖《曹禺戏剧与契诃夫》现实主义的路》胡风的体验现实主义批评体系》支克坚《胡风论》杨天舒《农村舞台上的“丑角艺术家”》钱钟书《围城》路翎《饥饿底郭素娥》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国现代小说史》温儒敏《<围城>的三重意蕴》纯情调”的追求》新鸳鸯蝴蝶派(“新洋场小说”)《我爱这土地》《手推车》史感 传统感》赵午生《艾青--三十年代诗坛升起的灿烂明星》天真的乐观主义者》郑敏《金黄的稻束》《音乐》辛笛《风景》的暴雨》《我们准备深深地领受》陈敬容《划分》《春》《合唱》李季《王贵与李香香》谢冕《一颗星亮在天边:穆旦诗全编·序》四行诗在中国》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爱》小城之恋》谈静《“爱”的赏析》余凌《张爱玲的感性世界--析<流言>》和生活道路》。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重点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重点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知识点和思考题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晚清文学革命运动、《新青年》杂志、新文化与文学革命的关系、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戏”、对黑幕小说与鸳鸯蝴蝶派的批判、林蔡之争、《学衡》派、《甲寅》派、易卜生主义、“五四”前后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浅草—沉钟社、新月社、湖畔诗社、进化论、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周作人的《人的文学》。

1.简述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大致过程。

2.为什么说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学革新运动?文学革命的意义是什么?3.概述“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和文学社团兴起的情况。

4.如何评价文学革命时期胡适与周作人的文学观念与理论?5.第一个十年文学创作的总体特色是什么?第二章鲁迅(一)鲁迅生平概略、鲁迅主要著述的书名与大致内容。

1.怎么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是中国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2.试分析《呐喊》、《彷徨》表现生活的视角与小说的结构模式。

3.对《阿Q正传》有哪些不同的解析?试举三种说法,指出其解析的角度和根据,并加以评析。

4.略评《朝花夕拾》的艺术风格。

5.就《野草》中某一篇散文诗,写一篇鉴赏短文。

第三章小说(一)小说界革命、林译小说、问题小说、叶圣陶的《隔膜》与《火灾》、鲁迅对乡土文学的定义、自叙传、庐隐的感伤小说、许地山的宗教题材小说、废名的《竹林的故事》。

1.概述“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主要流脉与开放性状况,并和古典小说比较,简要说明初期现代小说在叙事结构与文体方面的创新。

2.以冰心的《超人》为例,分析“五四”时期问题小说兴起的原因及其作为一种写作风潮的时代特征。

3.试评郁达夫小说的时代心理内涵与艺术个性。

4.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是如何界定“乡土文学”的?试结合王鲁彦、台静农或其他作家的创作,来评析20年代乡土文学小说的流派特征。

第五章郭沫若《女神》的产生和影响、泛神论、自由体诗、《瓶》、《三个叛逆的女性》、抗战时期郭沫若的六个历史剧、失事求似的历史原则。

第六章 新诗(一).

第六章  新诗(一).
• • • • 第一,体制的追求 第二,音节的变化 第三,辞藻的繁富 徐志摩总在不拘一格的不断试验与创造中追求美的内 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以其美的艺术珍品提高着读者 的审美力。这是徐志摩在新诗史上的独特贡献。
• (四)朱湘及其创作 • 1、 朱湘简介
• 朱湘(1904—1933),现代诗人。生于湖南省沅陵县。 • 诗集:《夏天》(1925年)、《草莽集》(1927年)、 《石门集》(1934年)
• 2、早期的白话诗创作
• • • • • (1)胡适的《尝试集》(《蝴蝶》、《老鸦》、《兰花草》) (2)沈尹默的《月夜》、《三弦》 (3)俞平伯的《冬夜之公园》 (4)刘半农的《叫我如何不想她》、《卖布谣》 (5)鲁迅的《梦》和周作人的《小河》
• 3、早期白话诗的特色 • (1)明白平易,但缺乏飞腾的想象力。 胡适说“诗须要用具体的做法,不可用 抽象的说法”,是这一时期诗人在艺术 上的共同追求。具体的做法:一是白描 (胡适的《人力车夫》);二是比喻、 象征(胡适的《老鸦》、周作人的《小 河》)。茅盾说早期白话诗大都具有 “历史文件”的性质:其历史价值与历 史局限都在于此。 • (2)诗歌形式的散文化的倾向。
• • • •
• • • • •
3、1923年的“小诗体” (1)关于“小诗体” “小诗体”是二十世纪初出现的一种诗歌形式; 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霎 那间的感兴,寄托一种人生哲理和美的情思; 受日本俳句、短歌和泰戈尔的诗歌的影响产生; 代表诗人为冰心、宗白华等人。 (2)代表诗作: 冰心的《繁星》、《春水》 宗白华的《流云小诗》
• • • • •
艺术特色: 第一, 象征手法的运用; 第二, 以丑为美的写法; 第三, 押ABCB型的二四脚韵——音乐美; 第四, 诗中色彩的运用——绘画美。

第六章 二十年代的新诗

第六章 二十年代的新诗

第六章20年代的新诗一、“五四”新诗运动和尝试中的新诗以胡适为代表的“五四”新诗运动是新诗的先声。

胡适在《论新诗》中明确提出新诗的主张:“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作什么诗;诗该怎么作,就怎么作。

”后又将其概括为“作诗如作文”。

“作诗如作文”原则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

“二”是以白话写诗,以白话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口语)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

在某种意义上,“五四”新诗运动是从宋诗对唐诗的变革里,取得自身的变革与创造的历史依据与启示的。

“作诗如作文”的主张背后,蕴含着时代所要求的诗歌观念的深刻变化。

新诗运动中,胡适还提出了“诗的经验主义”,其论点的核心是要求新诗必须“言之有物”,即强调“有我”与“有人”,前者强调创作中知识分子的自我(作者的主体性情与见解),后者则强调新诗要强化与普通平民百姓的沟通与交流。

虽然遭到诗词界传统势力的抵制和反对,但是新诗仍然站住了脚跟,在经历了近三年时间的新诗讨论阶段,至1920年白话新诗已经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赢得了相当的青年读者。

“五四”白话新诗的第一位尝试者——胡适胡适是“五四”白话新诗的第一位大胆尝试者。

1920年他出版了《尝试集》。

作为新诗的尝试,《尝试集》充满了矛盾,新旧参半,亦文亦白,《尝试集》里“真白话的新诗”不过几首,显示出一种新诗试验的性质。

然而他的试验并没有超出宋诗与“诗界革命”的范围。

胡适真正走出“以传统反传统”的怪圈,是从他翻译了美国意象派诗人莎拉·替斯代尔的《关不住了》以后。

虽然《尝试集》仅仅是尝试,但确实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传统中挣脱出来,初步具备了现代汉语抒情诗形式法则的雏形,成为“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

和胡适一样“从旧式诗词、曲里脱胎出来”的早期白话诗人,还有新青年社的沈尹默、新潮社的俞平伯、康白情、傅斯年等,他们的作品基本上是“词化了的新诗”。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教案——新诗(一)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教案——新诗(一)

第五章 新诗(一)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1)这一节涉及近代文学部分,学习中只需作为背景的了解,知道晚清“诗界革命”止于对宋诗派的摹仿,是在传统范围内的调整与改良。

而“五四”新诗运动对晚清“诗界革命”有所继承,更有所突破。

重点了解胡适在其《论新诗》中提出“作诗如作文”的主张,事实上有“战略选择”的意义:即以散文化(或者说是“非诗化”)去对过分成熟的传统诗歌语言形式进行有组织的反叛,在传统诗歌结构之外去另寻门路。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胡适们提倡“诗体的解放”跟“平民化”的启蒙主义目标有内在联系。

不妨将学习第一章有关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结合于此,从时代发展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所促成的大趋势中去理解新诗运动的价值与意义。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2)应阅读最初发表的一些白话诗,尤其是胡适《尝试集》中有代表性的诗作,对早期白话诗如何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摸索与试验有一定的印象,然后对新诗的“最初形态”作简要的归纳:主要用白描和托物寄兴手法,倾向于散文化和平实的风格,以求跳出旧诗词的束缚,实现诗体解放。

《尝试集》和其他早期白话诗很幼稚,对其艺术形式的分析主要应着眼于如何有别于传统诗歌,并考察其贡献、价值与局限。

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3)这一节评述新诗基本站住脚跟后走上文坛的一批青年诗人诗作。

“开一代诗风”主要指郭沫若,也可以说是这一批诗人。

如果说胡适一代新诗创建者对旧体诗的批判是要突破旧格局,那么这新一代诗人则开始探索新诗到底应有怎样的艺术建树。

他们选择了早期白话诗缺少“诗味”,作为批评的目标,因此这次艺术反拨是新诗内部的结构性调整。

这是本章理解的要点。

由此人手,不妨大致了解成仿吾的《诗的防御战》与郭沫若的《论诗三札》等论作中的代表性言论,注意其如何强调“情感”、“想象”和诗的“抒情本质”,如何探求“语体诗”的长处与艺术发展的前景,也可以结前一章对《女神》的分析来理解这种艺术反拨的意义。

第六章 新诗

第六章    新诗

第二节
“尝试”中的新诗——早 期白话诗
一、胡适的《尝试集》
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 它反映了‚文字进退及思想变迁之迹‛ 以及新诗挣脱旧诗桎梏的艰难甚至痛苦 的历程。 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 ‚《尝试集》的真价值,不在建立新诗 的轨范,不在与人以陶醉于其欣赏里的快 感,而在与人以放胆创造的勇气。‛
不能从命
我没有崇拜,我没有信仰, 但我佩服妍丽的你! 我把你当作神圣一样, 求你允我向你归依。
西湖杂诗.十一
娇艳的春色映进灵隐寺, 和尚们压死了的爱情, 于今压不住而沸腾了: 悔煞不该出家呵!
换心
伊笑得不可遏止, 忸怩地伏在我胸前, 双手箍着我底颈, 晶莹的眼看进我底眼说: ‚要你和我换一颗心啊!‛

啊,诗从何处寻? 在微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中,飘来流水声!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三、“湖畔诗人”
1922 年 4 月,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 冯雪峰四人在杭州西子湖畔组成‚湖畔诗社‛, 同年出版诗歌合集《湖畔》,同年 9 月汪静之 出版诗集《蕙的风》,1923年12月又出版合集 《春的歌集》。对质直单纯的爱情的歌咏和内 心世界的大胆剖白,构成了湖畔诗人为他人无 法模仿的艺术特色。 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 . 诗集》导言 中指出:‚中国缺少情诗,有的只是‘亿 内’‘寄内’,或曲喻隐指之作;坦率的告白 恋爱者绝少,为爱情而歌咏爱情的更是没有。‛ 而‚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是‘湖畔’的四个 年轻人。‛情诗构成了湖畔诗人创作的主线索。 其中,汪静之最具代表性。
二、胡适等人对中国现代新诗理论建树。
1、‚作诗如作文‛的新诗观念
2、‚诗体大解放‛的响亮口号 具体目标:破除格律禁锢,提倡自 然音节;取消旧韵,重造新韵;增多 诗体,开创格式和体裁的自由局面。 3、‚诗的经验主义‛

第六章 新诗(一)

第六章 新诗(一)
朱自清 最初的诗作收入《踪迹》和《雪朝》。1921 年与刘延陵、叶绍钧、俞平伯组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出版第一个诗歌刊 物《诗》月刊。1922年写的抒情长诗《毁灭》曾轰动 诗坛。
第三节、“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1921年以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郭沫若的浪漫诗风。 1921年《女神》出版。 湖畔诗人 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
第一批白话诗人:如胡适,刘半农,刘大白、周作 人,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骨干, 连李大钊、陈独秀、鲁迅也都写过新诗,这都说明了 新诗与"五四"思想革命的密切联系。
最早的诗社:1922年,叶绍钧、刘延陵、朱自清等以 "中国新诗社"名义创办第一个新诗刊物《诗》月刊。
二、胡适与《尝试集》
——刘半农
屋子里拢着炉火,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 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 子,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 别任它烤坏了我”。 喊“要死”! 可怜屋里与屋外,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第六章 新诗(一)
考核要求:
1.识记:(1)自由诗;(2)小诗(3)新 格律诗;(4)象征诗;(5)现代诗;(6) 纯诗;(7)《尝试集》;(8)《女神》;
2.领会:(1)20年代诗歌发展状况 (2)徐志摩诗歌的特点
3.分析:结合新月社创作谈新格律诗主张及 特点。
阅读书目
胡 适: 《尝试集》 冰 心:《繁星》与《春水》 徐志摩:《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刘半农先生于1920年在 伦敦时写的一首白话诗, 1926年赵元任先生将此 诗谱曲,在30年代中国 青年知识分子中广泛流 行。

第一个十年的诗歌

第一个十年的诗歌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920年出版诗集 《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 鸽子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 十分鲜丽! 一颗星儿 我喜欢你这颗顶大的星儿。 可惜我叫不出你的名字。 平日月明时,月光遮尽了满天星,总不能遮住你。 今天风雨后,闷沉沉的天气, 我望遍天边,寻不见一点半点光明。 回转头来, 只有你在那杨柳高头依旧亮晶晶地。
俞平伯在《〈忆游杂诗〉序》中说:“小诗贵在集中而使读者自得 其趣”。这首小诗结构紧凑,行句凝练,意境静穆悠远,富有思致 和理趣;遣词平易,用韵自然,节奏舒缓,抒情真切而诚挚,艺术 地传达了诗人的人生观。
冰心:《繁星》、《春水》中的诗歌大多小巧玲珑,构思新颖奇特, 充满诗情画意,语言明丽清新,富含生活哲理。如以青年为话题的 诗: 《繁星》节选 一六 青年人呵! 为了后来的回忆 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
应修人(1900—1933),浙江慈溪人,《应修人潘漠华选集》。 其爱情诗多是真情的流泻,清新而自然 。如《妹妹你是水》 妹妹你是水-你是清溪里的水。 无愁地镇日流, 率真地长是笑, 自然地引我忘了归路了。 妹妹你是水你是温泉里的水。 我底心儿他尽是爱游泳, 我想捞回来, 烫得我手心痛。 妹妹你是水你是荷塘里的水。 借荷叶做船儿, 借荷梗做篙儿, 妹妹我要到荷花深处来!
汪静之,安徽绩溪人,诗集有《蕙的风》、《寂寞的国》等。 其诗简洁明畅,感情浓郁,真率大胆,有股泼辣粗犷的味道。 鲁迅认为,汪静之的诗“情感自然流露,天真而清新,是天籁, 不是硬做出来的。” 伊底眼 伊底眼是温暖的太阳; 不然,何以伊一望着我, 我受了冻的心就热了昵? 伊底眼是解结的剪刀; 不然,何以伊一瞧着我, 我被镣铐的灵魂就自由了呢? 伊底眼是快乐的钥匙; 不然,何以伊一瞅着我, 我就住在乐园里了呢? 伊底眼变成忧愁的引火线了; 不然,何以伊一盯着我, 我就沉溺在愁海里了呢? 以别致的比兴手法,抒写青年人炽热的爱情心理。

第六章 新诗

第六章 新诗
一、新诗的诞生和特点:


1.散文化“作诗如作文” (1)打破诗的格律 (2)以白话写诗 2.平民化
二、早期白话新诗


1.胡适和《尝试集》 2.刘半农的新诗 3.沈尹默的新诗 4.早期新诗特点:白描、比喻和象征、散 文化
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1.郭沫若的《女神》 2.湖畔诗社:爱情诗;天真开朗 3.“小诗体”:冰心和宗白华 4.冯至的诗:节制地抒情;哲理化;半格 律
四、新诗的“规范化”——前期新月派



Hale Waihona Puke 1.前期新月派的美学原则:理智节制情感 2.新月派诗人在诗歌艺术上的尝试 (1)客观抒情诗的创造 (2)加强诗歌中的叙事成分 (3)新诗戏剧化、小说化的努力 3.新诗格律化的主张: (1)音乐美(2)绘画美(3)建筑美



4.闻一多诗歌创作介绍 5.徐志摩生平和创作 6.徐志摩诗歌的思想特点 (1)追求光明与自由的理想 (2)抒发爱与美的追求 (3)后期诗歌苦闷与颓废



7.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 (1)构思精巧,意象新颖 (2)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 (3)章法整齐,灵活多样 (4)词藻华丽,风格明丽
五、早期象征派诗歌



1.什么是纯诗 2.穆木天和冯乃超的诗 3.李金发及其作品 4.李金发作品的特点:怪 (1)诗歌的结构 (2)诗歌的内容 (3)诗歌的情调 (4) 诗歌的语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新诗(一)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是以新诗的创作为突破口,而新诗运动则从诗形式上的解放入手。

——这正是总结了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与诗界革命的历史经验,而作出的战略选择。

1.晚清诗界的努力
A.黄遵宪使诗向“散文化”发展,向“宋诗”靠拢
B.梁启超当年设计“诗界革命”时,开始设想要有“新意境”,“新语句”,和“古风格”,后因其局限性,将目标改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2.胡适提出“作诗如作文”
3.学衡派的反对,理论的立足点是强调“诗之有格律,实诗之本能”,他们所理想的诗是“新材料与旧格律”的结合,实际上是在“五四”时期对晚清“诗界革命”做出呼应
新诗站稳脚跟,1920年胡适的《尝试集》出版,标志着“新诗的讨论时期,渐渐的过去了。


中国最早的新诗——胡适的《蝴蝶》和俞平伯的《冬夜》,而周作人的《小河》被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1.胡适:第一“白话诗人”,《尝试集》充满矛盾,真正走出“以传统反传统”的怪圈,是受到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启发,
要将“诗的散文化”和“诗的白话化”结合,才能跳出旧诗词的范围,实现“诗体的大解放”
①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传统中挣脱出来,开始具备现代汉语抒情诗形式法则的雏形,是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②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有“胡适之体”之说,“说话要明白清楚”,“用材料有剪裁”,“意境要平实”,与以“晦涩难懂”为特征的一路,形成对立又互补的关系
2.其它白话诗人及其作品——“词化了的新诗”
A.新青年社沈尹默《三弦》、《月夜》
B.新潮社俞平伯《冬夜》集
俞平伯的诗里杂糅旧文学的意象与新思潮的哲理,旧诗词格律的影响和欧化的文法,最能反映早期白话诗的“过渡性”C.康白情《草儿》集
D.鲁迅和周作人兄弟
真正打破旧诗词的镣铐,代表了早期白话诗中“欧化”的一路,形式上彻底抛弃旧诗词旧格律体,追求自然的节奏E.朱自清抒情长诗《毁灭》
追求诗的内容形式、诗风及诗中人格的“平常”
☆初期新诗与传统诗歌的区别
①虚化意象和寓言意象大量出现,表现了强烈的主观意志
②无论是白描,还是比喻和象征,都明白而平凡
③诗的形式上,表现出散文化的倾向,不用韵,不顾平仄,
且大量使用虚词,采用白话诗文的句式与章法
④向民间歌谣传统的吸收与借鉴
☆初期新诗的缺陷
①只注重新诗语言和旧诗语言的区别,不注重诗体和其他文
学语言的区别
②意象平实,情感和想象力不足,缺少回味
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1.郭沫若的《女神》——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①泛神论之上的艺术想象和形象体系②创
造了自由诗的形式,吸收传统的重章叠句在新诗发展上的主要贡献:
①诗体解放
②充分发挥式的抒情本质和诗的个性化,想象大胆奇特,塑
造了一个自我抒情的主人公形象
2.1922年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出版合集《湖畔》,汪静之的个人诗集《蕙的风》,1923年合集《春的歌集》出版。

文学史上称四位为“湖畔诗人”,他们的诗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四”的产儿。

湖畔诗人天真、开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对《女神》中叛逆、创造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是很好的补充,同时也是时代精神和诗人个性的统一
3.1923年,冰心的《繁星》和《春水》以及宗白华的《流云
小诗》引起人们对“小诗体”的关注,丰富了新诗的艺术表现力,句法自由,章法简约
4.冯至的《昨日之歌》,鲁迅称之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最大特色表现为艺术的节制,简单情节的娓娓叙述,“哲理抒情化,独具一格的幽婉的风格,另外就是他“堪称独步”的叙事诗,抒情叙事融为一体,艺术表现十分精致,将现代叙事诗的创作,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四.新诗的“规范化”——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
郭沫若的《女神》以“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的彻底破坏精神,冲决了传统诗词的形式,在为新诗开辟道路后,迫切需要出现形式和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可供学习、足资范例的新诗作品,确立新的艺术形式和美学原则
☆新月派
*发端:1926年创《诗镌》,提出了现代新格律诗的主张,标志着新月派的形成
*1923年北京的新月诗社:闻一多,徐志摩,朱湘,刘梦苇,杨世恩,孙大雨等
*1928年于上海创办《新月》诗刊
*1931年的《诗刊》季刊
*1931年底徐志摩去世,新月派开始衰落
*1931年陈梦家等合编《新月诗选》,较完整的展现了新月诗
人的风采
☆闻一多批评《女神》过于欧化且反对郭沫若关于诗只是自然流露

新月派举起了“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的旗帜
☆“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
☆诗的形式格律化的主张
☆以“和谐”和“均齐”为新诗最主要的审美特征
●闻一多
*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一系列《死水》《太阳吟》《孤雁》
“化丑为美”和“不如让恶来开垦”内涵
*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
*深邃而炽热,悲怆而激越,写尽了这位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和痛苦
*本性激烈热情,但又刻意追求传统的感情克制,一冲一压之间形成了闻一多诗独特的“沉郁”风格
*闻一多和郭沫若一样,有着无羁的自由精神和想象力(同时有西方浪漫主义和庄骚传统的影响),他们共同使新诗真正冲出早期白话诗平实、冲淡的狭窄境界,飞腾起想象的翅膀,获得浓烈、繁复的诗的形象;闻一多却以更大的艺术力量将解放了的新诗诗神收回到诗的规范中,这一放一收,显示了
闻一多的诗在新诗发展第一个十年其他诗人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贡献
*闻一多艺术风格的变化:
《红烛》思念理想化的祖国,浪漫主义,热情奔放的自由诗《死水》面对残酷现实,现实主义,批判的新格律诗
*鼓吹诗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①音节整齐
②押韵
③突沓
*明确划清新旧格律的区别:
①新诗格律依附于诗的精神
②新诗的格式层出不穷
③新诗的格式根据我们的意匠随时构造
●徐志摩
一.生平思想简介
1.生平
1896-1931年,1918年赴美留学
2.思想性格
核心:个人主义,讲究个人性情,反对封建专制,恨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但并不信仰社会主义
参加过现代评论派和新月社,1922年回国后在大学和文艺界活动
徐志摩:“列宁,他的伟大是不可否认的,但我却不希望他的主义传播,我怕他。


☆常引用一个朋友对他的评价:
感情之浮思想之杂
卞之琳说:“徐志摩思想感情有三条主线:
爱祖国,反封建,讲人道
胡适:他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即追求爱,自由,美二.诗歌的思想主题——个性解放的追求与幻灭
1921年开始写诗,留下四本诗集
1925年《志摩的诗》
1927年《翡冷翠的夜》
1931年《猛虎集》
1932年《云游》
所有的生命都是个性的体现
1.对于单纯信仰的执着追求
2.讴歌爱情
徐志摩认为婚姻自主标志着:
良心之安顿人格之自由灵魂之救度
我们靠着活命的是情爱、敬仰心,和希望
3.反映黑暗混乱的社会现实,同情人民
数量少,艺术成就也较低
三.诗歌的审美风格
1.诗化生活
“性灵”,潇洒空灵,飞动飘逸
“诗是分行的书写”
散文诗有《灰色人生》《毒药》
2.孩子气,女人味
以单纯美见长,虽细腻缠绵,却不世俗老道,像大孩子般单纯,热烈,不复杂,不晦暗,不故作深沉
“柔媚”
后期多了爱情的苦恋,死恋的气息
●闻一多与徐志摩对比
①风格:闻一多阳刚豪放,徐志摩阴柔婉约
②意象:闻一多神奇,徐志摩平实
③辞藻:闻一多华丽,徐志摩清新
●朱湘
《夏天》,《草莽集》,最认真实践了新月派“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用叙事诗的体裁来称述华族民性的各相”。

五.“纯诗”概念的提出和早期象征派诗歌
李金发与象征派
手法:①新奇的比喻和象征
②自由的联想
③通感
“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形成了中国现代主义象征
诗派的先例
思想内涵:生和死的忧伤,现实和梦幻的迷惘
六.早期无产阶级诗歌
邓中夏,蒋光慈的《新梦》集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诗歌,无产阶级诗歌将“五四”新诗的平民化趋向发展到极致,注重理性思想的灌输,无产阶级诗歌必然加重议论成分,感情的抒发更加直露,想象也趋于平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