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学近年通过引入住宿式书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澳门大学近年通过引入住宿式书院、增设荣誉学院、推行通识教育,以及拓宽与海内外高等学府的国际交流等持续优化本科教育,整体提升学生的竞争力,以配合国际社会对高质素人才的要求。

澳大校长赵伟教授表示:“澳大的本科教育独具特色兼切合学生需要,并通过全天候、多角度的手段培养具备跨文化知识、开阔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精英人才,使其毕业后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


住宿式书院:连系生活学习实践全人成长
澳大本科教育中最大一个亮点就是参考海外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引入住宿式书院,并已于去年率先试行,让学生提早体验书院的好处和乐趣。

2012年底澳大新校区建成后,将会设约10个住宿式书院,每个书院的学生来自不同本科专业、年级、国籍和家庭背景,他们将和书院院长以及部分老师,数百人一起生活在偌大的院落里,像家人般亲密融洽。

书院为学生创建一个连系生活与学习的小型师生学习社群,师生可经常一起共膳和进行多元文化的交流,学生可以从中学会从不同学科角度、不同立场来看世界,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通才。

通识教育:突破传统教育拓宽知识视野
强调专业教育是大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但澳大的通识教育突破专业教育傳統的界线,课程涵盖四大主要范畴:语言及沟通、科学及信息科技、社会及文化,以及自我发展。

課程目标是培养具跨文化视野,融会贯通及见识广博的人才。

教授通识课程的主要来自大学里卓有教学经验、水平顶尖的老师,内容从深度和广度上都高于中学的科目,大大开拓学生的知识层面和视野。

澳大的通识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全面的知识基础,从容应对未来人生的挑战。

荣誉学院:集中大学资源铸造未来领袖
澳大于2009年设立澳门首个荣誉学院,为学生提供专门的领袖培训课程,为毕业后进入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生学院或成为卓越的领袖人物打下良好基础。

荣誉学院的课程为三年制附加课程,需要与本科专业课程同步进行,学生是从全校最优秀的百分之十的學生中挑選出來。

上课时,学生可体会到跨学科学习的独特经验,同时还通过研究计划,参加校内最好的研究项目和创意活动。

在第三年,学生还有机会到世界一流大学进修一个学期,吸收国际经验和知识,加深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认识。

经过三年领袖培训的学生,毕业时可以同获学士学位和荣誉学院荣衔,成为具有创新、领导和全球竞争力的精英人才的机会也将大增。

澳大的国际化办学环境、全英语教学模式和国际优秀师资团队,是吸引各地学子纷纷报考的原因之一。

澳大至今已与全球32个国家180多间大学签定学术合作和交流协议,为学生建立和加强与亚洲及全世界的合作和联系。

学生可通过国际交换生计划或国际实习计划,可远赴欧美、亚洲和内地的知名大学或国际企业交流和实习,丰富人生阅历,实践专业知识。

与此同时,澳大每年也有大批不同国籍的交流生前来学习,为校园带来浓烈的跨文化气息。

澳大校长赵伟教授表示:“澳大的本科教育独具特色,并且切合学生实际需求,通过全天候、多方位的手段培养具备跨领域跨国界的文化知识、视野开阔和社会责任感强的创新型精英人才,使其毕业后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澳大还制定了专业、通识、
研习和社群的创新教育模式,与新校区硬件互为配套。

软硬件双管齐下,澳大将可广纳全球才俊,加快建设一流大学的步伐,为澳门高等教育开拓一个崭新的纪元。

”。

反正大部分90后不爱学习,干嘛逼他们上学。

我觉得初中毕业成绩不好的90后完全可以给他们停止学业,让他们出来打工。

至少有如下好处:
1 保证了那些不爱学习的90后的人权。

免得他们一边上课,一边睡觉上网,还觉得委屈。

2 解决目前的民工荒问题。

保持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市场,有效避免中国经济体系的崩溃。

3 解决中国目前的老龄化问题。

现在一个90后的家长压力太大,上有老下有小,而且即将步入老龄化,让90后打工可以有效减轻他们的负担。

4 解决教育投资比重过大的问题。

国家每年投资那么多钱搞教育,却得到令人心寒的结果,还不如继续精英教育,把多投到教育离得钱分给穷人。

5 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考公务员竞争过于激烈的问题。

总之我国现国情没有到达普及高等教育的程度,应该继续实行精英教育。

中国大学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便有不少的议论,认为现如今大学生能力水平下降,本科教育整体水准亟待提高。

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并没有因此而停滞不前。

当然,相反的观点也不时出现。

日前厦门大学决定在大学本科学生中开设高尔夫球必修课,据厦大校长称,此举乃是在倡导新的“精英教育”。

(昨日《中国青年报》)在管理、经济、法学、软件等专业学生中开设高尔夫球课并不错,只要学校能负担得起相关费用,学生没有因此增加额外的负担,能多掌握一门交际知识,当然是好事。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不可阻
挡之时,提出“精英教育”也可以引发人们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反省。

但什么是“精英教育”?当下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否能够回复到“精英教育”阶段?厦大校长给出的答案却值得讨论。

按照厦大校长的说法,“精英教育”可以等同于“爱的教育”,具体做法上,则是在本科学生中实行导师制,通过美丽的校园、宽松的文化、优秀的教师和优良的设施来实现“精英教育”。

众所周知,“爱的教育”的提倡者之一是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导师制是英国大学的传统。

厦大显然是想取法英伦、糅合苏俄,创造出一个新的教育模式。

但厦大这些做法本身只是大学教育(包括大众化教育)应有的内容和义务,它与“精英教育”的独特性有何关联,笔者实在是看不出来。

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指的是本科教育的大众化,厦大校长的“精英教育”论也主要针对的是本科教育。

如果这里的“精英教育”指的是教育手段的“精英化”,并没有问题。

在牛
津、剑桥这样的名校,本科导师制主要是为了熏陶出“有教养的人”,但只有那些有责任感的人才算真正有教养。

英伦教育对人格教育的强调也是人所共知。

厦大校长的这种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针锋相对的观点在现实中是很难得偿所愿的。

因为公立大学的义务是为国家分担困难,它的公益性不言而喻,单纯地呼吁“培养精英是高等教育公益性的最高体现”,就像说“穷人创造财富,富人享受财富”一样,不过是误解了社会分工以及人的社会价值。

在当下中国,厦大同样必须承担起教育普及以及协助政府解决就业困难的责任。

除非厦大每年按照自己的意愿将本科生的招生人数控制在一个小的范围内,并且保持数年不变,如果本科生的人数逐年增加,这个“精英教育”的设想就可能走形。

高等教育大众化后,讨论培养高素质“蓝领”还是培养普通劳动者并没有太多的意义。

同样,倡导“精英教育”,如果把其内涵限定在培养手段上,也是没有意义的。

而从简单的逻辑上推论,如果本科生已经是“精英”,那么硕士生、博士生可能就该是“精英中的精英”了。

而假使这个“精英”只会挥动
球杆,那么他不是适应了社会的需要,而是让整个社会敬而远之了。

作者:熊丙奇
人们反对的不是部分高校进行真正意义的精英教育,而是担心,高校的“精英教育”培养学生的是只懂享受、高人一等的“贵族心理”以及一心向往权势、不择手段钻营权势的“特权意识”,更担心的是,高校的精英教育由于高校自身的“功利化”,无法给予学生真正的非功利化却有用一生的能力与素养。

这种担心,由于整个社会过大的贫富差距、岗位劳动报酬过大的差距,而更迫切。

厦门大学校长称打高尔夫应成学生必修课惹争议
究竟什么是“精英教育”?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两个月后,目前国内最漂亮的高尔夫球练习场将在厦门大学建成投入使用。

今年2006级厦大学生都要上高尔夫球课,其中对管理、法学、经济、软件学院的学生还是必修课,每个学生都要学会打高尔夫球。

”10月14日下午,在山东大学参加高校合作与发展论坛的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语出惊人。

朱崇实校长在论坛发言中认为,精英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在介绍厦门大学对精英教育的认识和实践时他谈到了高尔夫球课程的开办。

针对前一段时间,教育界出现的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蓝领”和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的观点以及随后引发的争论,朱崇实校长认为,这种观点讲明的是一种现实,那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满足市场的需求”,在现实中,教育确实成为市场中的一个产业。

“培养精英是高等教育公益性的最高体现。


毕业后去哪打高球
南方新闻网引述评论说从厦大毕业了,朱校长让学生到哪儿打高尔夫球去?
朱校长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精英呢?虽然朱校长对“精英的特征”有无可挑剔的表述,即所谓“要具备崇高的理想,并愿意脚踏实地为之奋斗终生,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领社会进步,同时具有优秀的个人修养,能团结并带动周边的群众共同前进”。

可叫人费解的是,这些“特征”跟高尔夫球有什么相干?高尔夫球纵然高雅,可高雅并不等于“崇高”;要都能脚踩着高尔夫球场去“奋斗终生”,这样的“地”恐怕不大好找;至于把高尔夫球扯到“创新”上去,扯得恐怕连边也没了;要靠打高尔夫球来“团结并带动周边的群众共同前进”,这“群”估计大不了,这“众”也肯定没几个;如果具备了这样的“个人修养”就能叫“优秀”,厦大毕业的“精英”不免让人心生杞忧。

不要一味反对“精英”
四川新闻网评论说其实大学从一开始面世,就是一个培养“精英”的场所。

中国古代的大学从西汉的太学开始,就是一个各种精英的加工厂,说白了,就是培养各级干部和智囊的最重要的基地。

而始于欧洲的现代大学,也从来就是一个独立于权力和宗教的精神堡垒,以捍卫科学和传承思想为大任,它无疑也是培养精英的场所。

中国的大
学,直到上世纪末,才逐渐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这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必然,因为权利意识、民本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勃兴,注定要让知识思想从垄断走向开放。

但是,大众化的发展潮流并不能完全代替大学的“精英培养”功能,在个人差异、社会差异普遍存在的现实中,必须有一部分人要走在时代和社会的前沿,用个人的才能、道德和意识来引领社会前进的步伐。

因此,简单地反对“大学的精英化意识”显然有些民粹化倾向。

学有所精才是精英
羊城晚报引述评论说精英教育,应是让学生学有所成、研有所精、养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而绝不是“玩有所长”。

消费能力不是衡量精英的标准。

能够在社会或职场上左右逢源,赚得大笔财富,擅长所有的时尚运动,衣着光鲜,举止优雅者固然可称“精英”。

但在笔者看来,像“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像“剃着光头,上身赤裸,通常赤脚走路,经常随身携带着纺纱机一有空就纺纱”的印度圣雄甘地,更是不折不扣的社会精英气质和做派。

而且,以中国当前的整体国力计,这样的精英更应该成为年轻学子效仿的楷模。

这是因为我们国家还不富裕,有许多大学生是靠家人节衣缩食、借债贷款或他人捐助才能就学的,并且有许多学生注定还要回到穷乡僻壤参与建设。

此时,显然更应该崇尚俭约,而不是奢靡。

(本报记者金柱整理报道)
中国高等教育,现在不要瞎扯什么“精英教育”,先把每年100万学生不能就业的问题解决了再说。

这是此间笔者经常听到的话语,这样的话语,反映出民间的反“精英教育”情绪———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们没有了精英情结。

与这样的话语对应,间或还传来某大学校长说,中国大学目前的主要育人任务,是发展“蓝领教育”,以及某教育部官员出来号召中国大学生,要立志成为普通劳动者。

诸多迹象表明,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如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理直气壮宣称“精英教育”的大学虽然依旧不少,但在具体教育过程中,逐渐思考并走向职业化、技能化、功利化
道路的985高校、211工程院校已占相当多数,而几乎所有大学生,也逐渐丧失对自身成才的精英定位。

在中国盛行久远的“精英教育”,如今走向尴尬局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行政办学风尚”下的学校定位缺失。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2002年前,按照“国际标准”,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所有的大学生,包括专科生,进入高等学校,都接受精英式教育———学校告诉学生,你们是“天之骄子”,应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这种感觉,确切地说,在199 9年,应更加强烈,因为那之前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8%,1990年代初,则只有3%、4%。

转眼几年间,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这是国际公认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标志,而到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1%———套概念说,在校大学生占同龄人口的比重为21%。

取得这样的飞速发展,靠的是行政命令。

7年前,一夜之间,所有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纷纷按照文件,扩大招生规模。

在过去几年时间中,我国所有原有高校,学生规模都至少翻了一番,有的甚至是原来的三四倍。

这是一条与发达国家实现大众化教育完全不同的道路,发达国家的教育大众化,并没有过多依靠以前进行精英教育的高校,而是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社区大学来实现的。

二是规模扩张后教育质量普遍下滑。

过快的教育规模扩大,导致高校办学资源严重不足,典型的表现是生师比过高,大学中以前100人的大课都比较少见,而今两三百人一起上课,也屡见不鲜。

在国外高校,一名导师只有四五名研究生十分正常,而国内动辄就是一名导师二三十名研究生,多者甚至超过百名。

这样的生师比例,将研究生、博士生们的“精英感觉”都打击得荡然无存,何况量大面广的本科同学。

三是大学对人才培养的普遍不重视。

在985高校、211工程院校这类“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中,教授不上讲台,已经是多年的顽症,因为等待他们的,是课题表格要填、项目经费要争、科研论文要发、博士点硕士点要跑、学术报告要飞来飞去做。

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文件,下了要教授上课的死命令,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报给“上级”的和实际操作的———十几名教授上一门课也算上了讲台,课程表挂了名字隔三差五叫博士、硕士助教代课也可交差———各大学均心中有数。

四是教育体制落后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之后的生源外流。

随着教育向海外开放,境外招生成为近年来的教育热点,与国内大学生民调30%后悔大学生活对应的,是一批优秀高中毕业生拿着海外高校的奖学金读书去了。

他们不会再受国内大学一些无用课程设置的折磨,也不会纸上谈兵地应付英语四六级考试———到国外半年,英语用得可流利———更不会在貌似关心却得不到人生发展持续指导、人格完善的“集体管理”中无所事事。

这些优秀学生,虽然相对于800万名高考生、500万被录取的学生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可是,却因为他们的“优秀”,而让留守国内高校的大学生,少了“骄子意识”。

五是“精英教育”的曾经泛滥。

与今日高校明里暗里要摆脱“精英教育”走“职业教育”路线相反,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迈入大众化教育门槛之初,我国的本科高校,却没有一所自愿宣布自己是进行大众化教育的,就是高职院校,也渴望以打造精英来招徕生源——毕竟,在我们很多老百姓眼中,让自己的孩子成就为精英,是一辈子的梦想——毫无精英教育实质的职业教育、技能教育,只给“精英教育”留下虚幻的口号和给学生不切实际的幻想空间。

六是今日社会对“精英”的严重误读。

社会精英是那些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拥有更多资源配置权的人士吗?社会精英是那种有着优厚的薪资,享受着贵族化运动,自我感觉高人一等的人吗?这在我国社会的普遍认识中,是肯定的。

由于我国各行业各岗位具有很大的薪资水平差异,所以人们往往以从事的工作岗位、拥有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来判断某人是否精英。

而真正意义的社会精英,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工作环境好、社会地位高,享受着他人提供的高档服务,而是他们有着远大的社会理想,有着肯关注社会基层从社会基层做起的人生规划,他们渴求在各自领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体现出自身更大的人生价值,而不在意自己生活的享受,社会地位的高低。

而环顾四周,我们社会一些所谓的精英都在做啥?当“精英们”都不干精英应该做的事之后,大学还敢培养讨人厌的所谓“精英”吗?
七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与高校就业率压力。

笔者一直认为,中国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是社会经济环境、社会用人观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没有明确定位等多种原因造成,对当年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和攀比,明显在误导学校的整体教育,在一些高校,学生们把大量精力用于英语、计算机等工具课程学习;四年级学生整天混在人才市场、去用人单位实习,不回
课堂,已经十分正常;教师们也被发动起来,去联系社会企业吸收消化学生,这也已成为考核教师是否优秀的新指标;还有的则以假签约、要求学生以合同换毕业证书等方式制造高就业率假象。

笔者更关心的是,国内大多用人单位,不愿承担人才培训成本,热衷于要有经验、马上就派上手的人才,这加重了学校的职业教育倾向。

笔者接触的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却完全相反,他们招募的管理培训生,是先要进行两年的培训的,让这些学生适应公司文化、懂得职业技能、熟悉工作环境与岗位,因此在招聘中,他们很少关注学生有多少经验,更关注学生的潜能、可塑性、人格完善。

八是高投入与低产出的“左右为难”。

对于今日中国高校的学费,所有教育者都可以说自己付出的是“精英学费”,所以要得到“精英教育”,去到“精英岗位”,人们无法指责老百姓在如此高的教育投入下对教育有更高的期望,而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又让老百姓对当前教育的华而不实怨声载道,可以说,投入越多,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

中国高等教育,就这样在行政化的教育氛围、紧缺的办学资源和急功近利的社会中,把“精英教育”变异得万分尴尬。

问题是,就如当初高职学校也宣称自身要培养精英的“泛精英化”,严重影响大学的定位格局和人才培养目标,今天我国所有高校是否都应该向就业形势让步,又把步点统一到全部开展职业教育、技能教育上,以让学生更好地求职为目标呢?笔者认为,这显然会把中国高等教育引进新的死胡同。

大学应该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我国高校中,有少数高校——我国目前1900所高校,定位进行精英教育的,笔者认为不超过10%应该坚持进行“精英教育”,要对人才进行非功利化、非职业化、非技能化的能力与素质培养——即通识教育与复合型人才培养,让这些学生在大学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树立起做学问的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掌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创意能力,而非进行单纯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这些学生,会因为他们的自信、独立、自由、责任心、坚韧而对整个社会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笔者相信,人们反对的不是部分高校进行真正意义的精英教育,而是担心,高校的“精英教育”培养学生的是只懂享受、高人一等的“贵族心理”以及一心向往权势、不择手段钻营权势的“特权意识”,更担心的是,高校的精英教育由于高校自身的“功利化”,无法给予学生
真正的非功利化却有用一生的能力与素养。

这种担心,由于整个社会过大的贫富差距、岗位劳动报酬过大的差距,而更迫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