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的体会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简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利用循环水系统进行养殖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水循环使用,不仅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还能够提高养殖效率。
本文将介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原理、优势以及应用领域。
原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主要依赖循环水系统,其原理如下:1.水源供应:养殖场需要有稳定的水源供应,可使用自然水源或人工供水。
2.净水处理:养殖水需要进行净化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保证水质达到养殖所需的标准。
3.循环水系统:将净化后的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养殖池或缸中进行养殖,同时通过排水系统将污水排出,形成闭合循环。
4.水质监测:循环水养殖过程中需要对水质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水质达到养殖所需的要求。
如有必要,可以使用水质处理设备进行调节。
优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相比传统养殖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节约水资源:采用循环水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少水的消耗。
养殖过程中,只需要补充少量的水,大部分水可以循环使用。
2.提高养殖效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能够提供恒定的水质环境,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同时,定期监测水质,及时调节和处理,可以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提高养殖效果。
3.环境友好:减少水的消耗意味着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压力,同时通过良好的水质调节和处理,可以减少养殖过程中的废水排放,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小。
应用领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在多个养殖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为常见的应用领域:1.鱼类养殖:无论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都能够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2.海鲜养殖:对于海洋中的贝类、虾类等海鲜,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能够模拟海洋环境,提供适宜的养殖条件,促进生长和繁殖。
3.水生植物养殖:如水稻、水果和花草等水生植物,通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可以实现节约用水和提高产量的目的。
4.藻类养殖:藻类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通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可以大量生产藻类,用于食品、药品和能源等领域。
结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节约水资源、提高养殖效率的养殖方法。
工厂化循环水与静水养鱼模式综合效益的思考
工厂化循环水与静水养鱼模式综合效益的思考作者:杨丽玲紫宝良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02期1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我国农牧业产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水产养殖成为我国畜牧业养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基于我国畜牧业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水产养殖取得一定发展成效,形成集约化、自动化、智能化养殖体系。
工厂化养鱼则为我国水产养殖的典型代表。
现阶段,静水养鱼与循环水养鱼是我国工厂化养鱼应用的主要养殖模式。
其中静水养鱼模式主要是通过布设开放水循环体系,通过定期进行水体交换用以实现水质、水稳等条件满足鱼养殖相关需求。
通常情况下,静水养鱼的养鱼池载鱼量不超过20kg/m3,在我国北方地区应用较广,用以进行过冬保种;循环水养鱼模式主要是指通过布设水回流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封闭式循环水系统,借助一定的科学技术,实现水质处理,保证水质、水温等条件满足鱼养殖环境需求。
相对于静水养鱼模式而言,循环水养鱼模式载鱼量更高,达到了35kg/m3,且节水与环保效果明显,是实现鱼类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在当今各领域各行业均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下,构建绿色、循环式工厂化养鱼体系,是养殖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必然趋势。
因此,研究工厂化循环水与静水养鱼模式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2研究对象与方法本文为保证研究的准确性、科学性与研究结果的可借鉴性,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工作经验总结、实践调研、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针对工厂化环水与静水养鱼模式综合效益,包括利润、成本、设备投入、运行风险等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等进行了评价与分析。
研究对象为云南玉溪新平泓海嘉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集约化工厂养殖厂的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养殖。
3研究内容罗非鱼以期较高的营养价值与强大的生存能力、繁衍能力备受养殖用户的青睐,是云南省鱼养殖业重要的养殖品种之一,截止2015年其养殖规模约占全省鱼养殖业的百分之八十,年鱼苗需求量超过八个亿。
池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池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第21期郎言所??腾兴华??王昕欣??蔡传峰??宗兆良当前,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形成的水资源消耗、土地资源利用、尾水排放造成的环保压力、综合效益提升空间有限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因此,人们正在推广的新型养殖模式,即以高密度集约化为特征的池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受到了肯定和欢迎。
但由于该养殖模式目前还处在推广应用的前期,配套管理技术和使用经验尚未成熟,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免发生一些问题,再缴一部分学费。
一、存在的问题1.苗种放养失败。
北方地区,春脖子长,气、水温上升速度较慢,有的水槽建设完成后,泡池时间短,附着藻类没有形成光滑的保护膜,导致池壁粗糙,加上放养苗种多为传统池塘“散养”,没有密集生活习惯,鱼群游池,在池边剐蹭受伤,大量感染水霉而发病。
2018年春季,河南省某地曾经发生过6个水槽放养的草、鲤鱼苗种全部死亡,损失巨大。
2.池塘水质难以调节。
有些养殖户虽然注重了该模式生产的先进性和管理的方便性,却忽视了配套技术。
例如,在一些地区,以该模式所建水槽的数量与水质净化区面积的比例不协调,没有达到1个水槽10亩净化区的要求。
或排污次数少,或集污区面积较小,或排污不彻底等,导致水溶性含氮物质浓度变大,造成水质变差。
高温季节表现尤其严重,其具体表现可分为:有的亚硝酸盐持续偏高;有的蓝藻及早暴发而且持续不绝等等。
“为生活鱼类安一个厕所就能够长期维持良好水质”的愿望落空了。
3.吃食苗种放养单一危害大。
对于大多数建设该模式养殖设施的地方来讲,在一相对独立的水域,并联建设几个养殖水槽是常见的形式,管理方便,设备集中,蔚为壮观。
但是,本排列方式也存在着极大隐患,尤其是在放养规格一样、品种单一的情况下,往往发病感染的几率会更大。
例如,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鲤鱼急性烂鳃病等。
4.对供电、增氧设备安全运转要求太高。
看完这个,你就知道什么叫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了。
看完这个,你就知道什么叫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了。
一、系统的概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是通过水处理设备将养殖水净化处理后再循环利用的一种新养殖模式。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融入了生物学、工程学、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学、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技术交叉,具有较强技术含量的系统。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以工业化手段主动控制水环境,水资源消耗小、占地少、对环境污染小、产品优质安全、病害少、密度高、养殖生产不受地域或气候的限制和影响,资源利用率高,是高投入高产出,低风险实现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它对改革水产养殖模式,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广州中航综合以上各种实际情况,结合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特点,研究开发出节能环保,占地面积少,土地使用效率高,能有效隔离病害和控制病源的侵入,降低鱼苗的携菌和发病率的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养殖系统;在台风自然灾害较多的区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可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对水产养殖业毁灭性的打击,系统的主要设备有:全自动微滤机、生物维生系统、旋转沉淀池、蛋白质分离器、臭氧机、残余臭氧去除器、复合式脱氧杀菌处理器、纯氧系统、恒温机、在线水质监控、自动投料机等。
二、系统工艺流程广州中航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说明:把养殖池的残留饲料及粪便之类的有害物质及时排走,在还没转换成氨氮、亚硝酸盐之前就先处理掉,第一时间降低水质的污染源。
旋转沉淀池跟全自动微滤机在此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微滤机工作不稳定,过滤不够干净,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水质,增加后面设备的负担。
但有一些饲料及粪便已经溶于水不能微滤机能够过滤的,就要够蛋白质分离器来分离,同时加入臭气配合效果更佳。
但由于臭氧的消毒能力比较强,为了避免让臭氧处理之后的水直接流到养殖池,但又想可以马上用水,必须要增加残余臭氧去除器。
之后再流到生物维生系统进行培养有益菌,形成生物链。
经常生物处理之后还需要再流到复合式脱氧杀菌处理器,这是一台非常容易让人忽略的设备,主要作用是去除二氧化炭等有害气体及紫外线杀菌。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助推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助推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我国水资源总体紧缺,水产养殖优质水资源严重不足,江山市优质水资源总量丰富,但能用于水产养殖的少之又少,与绿色高质量发展需求相比更是杯水车薪。
只有改变传统养殖模式,大力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鱼,集约节约利用水资源,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水资源匮乏的难题,真正实现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因此具有节水降耗、规模化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新模式,将成为未来渔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5]。
一、传统模式升级难,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受限制山塘水库养鱼是江山市渔业生产主要模式,五水共治以来,该模式养鱼产量降低、品质有所提升,但大多集中在秋冬时节上市,无法保持常年稳定供应,且受水体菌藻生物等影响有时会产生“土腥味”,口感不稳定,品牌打造难,无法实现优质优价,容易回归传统养殖老路。
山区流水养鱼,投入大、产量低、病害多,养殖效益低下,亏损的养殖户较多。
究其原因,一是,水养鱼所需的大量优质水源,以满足,研究显示,养成每公斤鱼需消耗1000m3水;二是,山溪流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夏秋枯水期水量不足严重影响鱼类生长;三是,更容易暴发或复发小瓜虫病、卵甲藻病等,难治也也难防,暴发时损失惨重,甚至全军覆没。
稻田养鱼,鱼类适宜品种少、鱼单产低、易被偷盗、且生产季节性强,夏季高温干旱影响大,水利条件要求高(真正适宜种养的田块少),管理和捕捞成本大,集中上市销售难,实际生产中主要是通过稻田养鱼打造生态稻米品牌。
二、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占领现代渔业发展高地江山市于2015年率先引进国外工业化循环水养鱼技术,经多年实践探索和自主创新,极大提升了系统运行效率,在技术方面走在了浙江省前列,向全省输送了全新的发展理念。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清洁生产无污染,可解决光唇鱼、斑鳜、台湾铲颌鱼等名贵溪流性鱼类无法规模化养殖的难题,可解决诸如“千岛湖有机鱼”、“开化清水鱼”等优质水产品无法大量稳定均衡供应市场的难题。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水生动物饲料供应中的应用研究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水生动物饲料供应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传统的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效、可持续的发展要求。
因此,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应运而生,并逐渐在水生动物饲料供应中得到广泛应用。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是一种以可再生饲料为主要来源的养殖模式。
其特点是高效、节能、减排、资源有效利用等。
在这种设备下,循环水系统可以循环使用,从而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
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中,饲料供应是一个关键环节。
如何保证水生动物获得足够的饲料,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之一。
传统的养殖方式往往需要人工投喂,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也容易造成水质污染。
而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中,饲料供应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可以根据水生动物的需求量进行精确投喂,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养殖效益。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中的饲料供应系统主要包括饲料储存、输送和投喂设备。
饲料储存设备主要用于储存饲料,以保证养殖过程中的连续供应。
饲料输送设备可以将饲料从储存仓库输送到养殖池中,可以根据需求量进行精确投喂。
投喂设备可以将饲料均匀地投放到养殖池中,保证水生动物能够平均获取饲料。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设备的智能化运行,从而实现养殖过程的自动化管理。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水生动物饲料供应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饲料供应的适宜量和时间。
根据水生动物的生长规律和营养需求,确定合理的投喂量和投喂时间,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水生动物的需求,同时避免过多的饲料浪费和水质污染。
其次,研究饲料的种类和配方。
不同的水生动物对饲料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其特点和需求制定适宜的饲料种类和配方。
通过对饲料的研究,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提高水生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再次,研究饲料的处理和添加剂的应用。
饲料在供应过程中需要进行处理,以保持其营养价值和稳定性。
同时,可以添加一定的添加剂,如抗生素、酶制剂等,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防治疾病。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对养殖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对养殖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摘要: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的应用对养殖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的工作原理、优势以及对养殖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水资源的使用、提高养殖效益,并且对养殖生态系统产生正面的影响,包括改善水质、减少废水排放、防止寄生虫和病原体传播等。
然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高能耗、设备维护等。
因此,在推广使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的同时,必须加强技术研发和管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其对养殖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1. 引言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是一种利用循环水系统进行养殖的设备,其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废水经过处理后再循环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新鲜水资源的需求。
在工厂化养殖模式中,循环水系统是关键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养殖水质和养殖效益。
因此,研究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对养殖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的工作原理及优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主要由水处理系统、水循环系统和监控系统组成。
水处理系统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式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以去除有害物质和改善水质。
水循环系统通过水泵等设备,将处理后的水循环供应给养殖水体,同时通过滤网和过滤材料过滤掉悬浮物和有机负荷,保持水体的清洁。
监控系统则用于监测养殖水体的温度、溶解氧、PH值等参数,以及设备的运行状况等。
相比传统的养殖方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具有几个显著的优势。
首先,它可以减少养殖废水的排放量,降低对周边水体的污染。
其次,它可以节约水资源的使用,减少养殖过程中对新鲜水的需求。
此外,循环水系统还可以提高养殖效益,通过稳定水质、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同时,循环水中的养分也可以被循环利用,降低养殖成本。
3.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对养殖生态系统的影响3.1 改善水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通过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有效地去除了养殖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负荷和有毒物质等。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分析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讨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方法:选择2021年1月到2022年10月因疑似冠状动脉疾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528例均进行经胸冠状动脉超声检查,其中筛选出符合条件明确存在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如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心肌桥等)36例作为实验组,使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36例,使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
结果:两组的基底部、中间部、心尖部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收缩峰值的应变参数相比(P<0.05)。
结论:在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使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可以检测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对心肌运动具有一定的追踪作用。
【关键词】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冠状动脉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心血管疾病,可以分为先天性疾病以及获得性疾病,在发病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缺血性心脏疾病[1]。
在诊断中使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可以检测出心脏的三维形态,心脏的收缩期的情况[2]。
在冠状动脉疾病中主要将收缩期的局部室壁运动作为异常的表现。
比如室壁运动消失、室壁反常运动等[3]。
评价心肌的室壁运动,将心肌运动以及功能的情况准备反映出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4]。
本文中选择2021年1月到2022年10月因疑似冠状动脉疾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528例均进行经胸冠状动脉超声检查,其中筛选出符合条件明确存在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如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心肌桥等)36例和同期健康志愿者36例,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1月到2022年10月因疑似冠状动脉疾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528例均进行经胸冠状动脉超声检查,其中筛选出符合条件明确存在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如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心肌桥等)36例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36例,其中实验组:年龄均值(56.75±1.19)岁。
循环水系统:工业化水产养殖新时代
循环水系统:工业化水产养殖新时代当前,全球海水养殖业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时期,发展工业化养殖的必要性已经摆在面前。
虽然我国目前水产养殖的生产模式较30年前已有很大进步,但总体而言,科技含量较低、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尚处于劳动力密集型或准工厂化的养殖水平。
设施渔业的水处理技术水平低,设备简陋,大多数只停留在简单沉淀-过滤-气浮-消毒阶段,没有高效生化处理措施,不能实现循环水养殖,更加缺乏对养殖原水中农药、除草剂等小分子有毒化合物解毒处理措施,这是限制我国海水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依托现代工业基础建立起来的集约化养殖模式,被国际上公认为现代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方向。
本期农财宝典的视野栏目为您呈现全球工业化水产养殖系统模式的情况,并详细介绍几种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循环水养殖系统:水产养殖的工业化新时代《农财宝典》2月刊记者汤健编译从全国工厂化养殖单产数据可看出,许多地区的工厂化养殖的状况是“人工养殖池+厂房外壳”,设施、设备投入少、单产较低。
由传统的养殖转向工业化的生产,是推进中国海水养殖工业走上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工业化养鱼是指集现代工业技术于一体的工厂化、集约化养殖模式。
狭义的或典型的工业化养鱼是指陆基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循环水系统养鱼;广义的工业化养鱼则涵盖了陆基工厂、大塘循环水养殖、海洋牧场、现代化深水网箱等生产模式。
由于这一类养殖产业都是依托现代工业基础建立起来的集约化养殖模式,都具有先进养殖装备,养殖环境可控,单位水体养殖密度高,产量高,养殖全过程都可以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操作,管理、收获、质量安全等容易控制,产品可以做到均衡上市,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良好的特点,所以被国际上公认为现代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方向。
全球水产养殖业在未来的十几年中,将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满足世界人口对于水产品需求的关键技术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 RAS)技术。
揭开循环水养殖的神秘面纱,探秘内行人对循环水的看法
揭开循环水养殖的神秘面纱,探秘内行人对循环水的看法广告在沧州站,已经提到:工厂化养殖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而对水处理更严格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理论上能够极大地降低养殖风险。
从这个角度来看,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是工厂化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运行了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实际情况又是怎么样呢?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来到了——天津站。
o文/图水产前沿实习编辑曾铃程这是第二站——天津循环水养殖,管理仍然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随着技术的发展,循环水养殖相关设备越来越先进,但是在设备更新的同时,养殖管理技术水平也需要同时发展更新。
“无论设备设施多么先进,但是如果管理跟不上,不能够去落实执行,那就没有意义。
”天津海升水产有限公司马总说出了他的理解,“可以这么说,无论使用什么样的养殖模式都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有效的管理非常重要。
管理实际落实的是工人,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车间主任。
因为车间主任是第一个环节,只要他有责任心,那么才能进行有效管理,鱼才能养得好。
而技术员可以不用经常来,只需要每周能够来一两次,能够提前发现问题就可以了。
因为只要系统是运转的,鱼一般都不会出现问题。
”天津海升水产有限公司的马总(中)天津玉清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谢总也认为在循环水养殖中管理非常重要:“循环水养殖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如果你一个池出问题,所有的池子都可能会出现问题。
因为他们是在一个系统当中,处于同一个循环。
而出现了问题后是非常难处理的,所以必须进行严格管理,最好是不出问题。
”天津玉清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谢总(左)工业化循环水不仅高投入,也需要市场的支撑“只要设计合理,水能够一直循环不出问题,基本上就没什么事。
”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付经理说道,“但问题是这首先是有钱的才能玩的东西,进一套设备得花多少钱?很实在的问题。
”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付经理(右)高投入一直是限制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但是高投入是为了追求高回报,但是高回报必须要有市场的支撑。
经验鲟鱼工厂化循环水健康生态养殖技术
经验鲟鱼工厂化循环水健康生态养殖技术鲟鱼是世界上现有淡水鱼中体型大、寿命长、古老的一种鱼类,迄今已有2 亿多年的历史,素有“水中熊猫”和“水中活化石”之称,系现存的起源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我国出产的品种有长江流域的中华鲟、白鲟和达氏鲟,黑龙江流域的史氏鲟和达氏鲟等。
目前我国养殖品种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从欧洲(主要是从俄罗斯)引进的欧洲鲟鱼,以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闪光鲟为代表;另一类是我国自有的种类,以黑龙江流域出产的史氏鲟、达氏鳇和史氏鲟杂交种以及少量长江流域的中华鲟为代表;第三类是从美国引进的匙吻鲟。
从俄罗斯引进的欧洲鲟鱼由于从天然饵料到人工配合饲料的转化更容易,病死率低,所以最受我国各地水产养殖者欢迎。
鲟鱼养殖主要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水泥池养殖和工厂化大棚养殖等几种方式,其中工厂化养殖方式由于占地少,可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发病率低,养殖产量和产值高等特点逐渐受到很多养殖户的青睐,成迅速扩张发展之态势。
随着工厂化鲟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张,对地下水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大多数养殖户没有成套的循环水养殖设备,也没有养殖废水处理设备。
据统计,目前工厂化鲟鱼养殖用水循环利用率不足40%,养殖废水处理率不足10%,导致地下水过度开采,水位持续下降甚至无水可采,而养殖废水的随意排放,又对环境造成污染。
如不改变这种养殖用水方式,提高地下水的循环利用率,必将导致地下水的匮乏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无法实现生态健康可持续养殖。
鲟鱼养殖重在养水,好的水质,充足的水源是鲟鱼养殖成败的关键。
为此,如何保证地下水的充分循环利用而水位不减,且不造成环境污染,实现健康生态养殖成为当务之急。
养殖基本条件一要求养殖区地势平坦,最好靠近水库、塘坝或沿海盐碱地等地下水资源丰富地方。
不直接靠近水源但也要求地下水资源丰富,周围2 km 范围内最好无污染企业,确保养殖用水安全。
养殖设施一养殖棚最好为东西走向,宽度为13~20 m,四周为水泥墙,棚顶为拱形钢架结构,用无滴膜覆盖,可加盖棉毯及棉毡布等以保暖及遮阴用。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淡水鱼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淡水鱼养殖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淡水鱼养殖中的应用。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对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鱼类养殖方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应运而生,通过循环利用水体,有效提高了养殖效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和案例分析,详细探讨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淡水鱼养殖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淡水鱼;养殖效率;环境污染1. 引言淡水鱼养殖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产品养殖方式,对于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淡水鱼养殖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养殖效率低、水质污染严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研究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淡水鱼养殖中的应用,探讨其在提高养殖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优势。
2.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的原理和特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是一种通过循环利用水体的方式进行鱼类养殖的设备。
其原理是通过过滤装置对养殖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去除鱼粪、残饵和其他杂质,同时保持水体中的必要营养物质。
处理后的水体再经过氧化装置进行氧气供应,保证鱼类的正常生存。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具有以下特点:2.1 循环利用水体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通过循环利用水体,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减少了鱼类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通过循环利用水体,可以减少用水量,节约资源。
2.2 保持水体稳定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通过对水体进行过滤和净化处理,保持水体的稳定性。
在水体中添加适量的氧气,保证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充足,提高鱼类的生存率和生长速度。
3.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淡水鱼养殖中的应用案例为了进一步研究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淡水鱼养殖中的应用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和案例分析。
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案例的研究结果。
3.1 案例一:黑鱼养殖在传统养殖方式下,黑鱼养殖存在水质污染和饲料利用率低的问题。
池塘工业化循环水系统水槽养殖鳜鱼生产试验总结
2019.1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是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产生的新型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单个主养水槽面积仅有百平方米,放养密度高出常规池塘养殖数十倍,其基础建设、设施购置及运行维护产生的各类成本较传统养殖模式高出很多,如果水槽养殖常规品种,难以产生理想的经济效益。
宝应县水产技术指导站通过生产实践,探索出一种适用于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水槽养殖鳜鱼的高效养殖模式,现将2018年生产情况总结如下。
一、循环水系统建设建设池塘循环水系统的池塘为东西向长方形,总面积17亩,四周有低于滩面0.5米左右的环沟。
池深平均1.8米,池底淤泥平均10厘米,水源清新无污染,池塘进水口安装双层过滤网。
四周用60厘米的加厚聚乙烯薄膜作为防逃设施,下端埋入土中20厘米,高出地面40厘米。
在东西向长约2/3处筑南北向池埂,池埂两端于池塘环沟处开口,便于水槽排出的养殖污水经过净化区域形成循环水流。
建造3个砖混钢筋结构的水槽,单个水槽面积109.2米2(24米×4.55米),除集污部分,养殖面积91米2(20米×4.55米),深2.5米,进排水两端与池塘相通,用网目1厘米的金属网片做成防逃网。
三个水槽设增氧机2台,2.2千瓦的微孔增氧机开启后在水槽进水口的推水装置产生水流,另一台3千瓦的微孔增氧设施外接36个微孔增氧盘均匀分布在3个水槽中;中间养殖鳜鱼的水槽设有水质智能监控设备,及时掌握水体溶氧、pH 及温度等水质指标,出水端有集污沟并设有移动式吸污装置。
水槽建成后,池塘剩余面积16.3亩作为净化区域。
二、池塘环境营造1.池塘清整4月初开始对池塘及水槽进行清整检修,清除池底过多淤泥,用600千克漂白粉对池塘及水槽进行清塘消毒,5月初对池塘内淤泥较深的地方使用1500千克生石灰化水泼洒,随后池塘加水至平均0.5米,7天后用4千克敌百虫全池泼洒,半个月后放养河蟹苗种,放养前用青虾、小龙虾试水,24小时活动正常,可以放苗种。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的体会【范本模板】
循环水养殖方式的意义彭卓群(发言提纲)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生产方式的发展,经历了池塘、开放式流水池和网箱方式等阶段,现在进入工厂化的循环水养殖发展阶段。
相比较于前三种方式,工厂化养鱼具有以下一般意义上的优势:1,降低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依赖程度.工厂化养鱼可以定义为封闭的循环水养鱼,即人工控制养殖工厂的环境温度和洁净度,以物理和生物的方法净化并循环使用养殖用水、控制水温水质和水的流量,提供全价配合饲料,使养殖对象全天候的处于更加合适的生长状态。
以比较少的土地占有量,水资源占用量和能源消耗量获取更多产量的工业化的养殖方式.因此,不必与农业的其它行业争地争水,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更多的产品;不必为了气候和水资源到更加偏远的地区养鱼而离城市越来越远,有利于销售和员工队伍的稳定,减少经营管理成本;不必靠天吃饭,气候的恶化和环境的污染对生产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更加有保证.2,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对资源的较少占用、零排污、少量的经过无害化(沼气池技术)处理的有机肥料的排出供给了本系统内的植物种植区利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则,顺应了环境保护的发展要求。
从以上意义上来看,工厂化养鱼是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但是,工厂化养鱼的发展并不理想,国内现有的养鱼工厂多半没有正常运行。
分析原因,主要应该是这样几点:1,缺乏完整的消化吸收,缺乏创新能力.一个行业的进步有赖于相关的多个行业的共同进步。
工厂化养鱼是上个世纪中下叶就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从技术特征上说是工业化的设备主导型的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
在消化吸收和规模化应用上受到了水产业行业能力的限制;引进设备费用高,配套设施投入大,仿造设备水平低,监测和应急系统保障能力差,以及只重视了硬件的引进和仿造,没有重视软件系统的引进和学习。
因此,作为水产养殖业,要么等待与相关行业共同进步,要么就只能是结合国情学习这个技术的精髓,在应用的方式上加以改造创新。
2,缺乏环境政策的支撑。
(农业牧渔行业分析)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未来开展的必然趋势未来社会工业化的开展趋势以及世界先进养殖模式的开展水平预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将是未来水产养殖的重要模式。
因此,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重要开展方向。
国际上没有工厂化养殖这一提法,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相对应的是循环水养殖系统〔RAS〕,其主要特征是水体循环利用,日均水利用率在95%以上,如低于此指标,即为流水养殖。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具有节水、节地、高密度集约化和排放可控的特点,符合可持续开展要求,是未来水产养殖方式转变的必然趋势。
工厂化循环水技术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平均每立方米的产量为7.4 公斤〔淡水为8.2公斤、海水为6.4公斤〕,全国范围循环水养殖开展力缺乏的特征仍较明显。
目前工厂化养殖的方式大体上分为流水养殖、半封闭循环水养殖和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等三种形式。
受水处理本钱的压力,仍主要以流水养殖、半封闭循环水养殖为主,真正意义上的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厂比例极少。
我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受限于经济实力、产品市场、养殖品种、养殖规模、经济效益比等因素,主观上还受限于养殖者对养殖技术的掌握和对先进技术的利用。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淡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施技术领域已具有相当的应用水平,反映在系统的循环水率、生物净化稳定性、系统辅助水体的比率等关键性能方面根本接近了国际水准;但在海水循环水养殖设施技术领域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主要反映在生物净化系统构建、净化效率和稳定性等方面。
根底研究薄弱。
我国以往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以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性能等方面,针对养殖水体净化处理的应用根底理论研究不多,对应特定养殖品种的物质与能量收支的研究极少,以至系统的构建和优化水平难以有效提高。
循环水养殖仍简单沿用传统养殖技术,以设备系统和高密度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养殖工艺技术没有形成,指导特定品种进行高效养殖生产的专家系统没有构建,致使设备系统没能发挥最大成效,也是造成系统运行本钱高的因素之一。
热带观赏鱼工厂化养殖管理现状总结
热带观赏鱼工厂化养殖是今后发展的重点,是一种较为 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提升资源的利用 效率,从而实现经济以及环境的共同发展。加强对热带观赏 鱼工厂化养殖管理的分析,了解其存在的问题,明确发展方向, 可以为今后热带鱼养殖发展提供参考。 1 热带观赏鱼工厂化养殖管理现状 1.1 热带鱼观赏鱼工厂化养殖发展现状 热带观赏鱼工厂化养 殖对于水质、水温、水流、投饵及排污等进行半自动及全自动 的管理,是一种不产生养殖系统内外污染的高效养殖方式。工 厂化养殖替代了传统的池塘养殖、流水养殖、网箱养殖及温室 养殖方式,是现阶段国家重点扶持的大型工业化生产方式。
型养殖不同,工厂化养殖更为精细,是一种高度集约化的管 理模式,生产操作环节相对较多,其重复频率相对较高。在 养殖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必须要进行科学的配合及精准的 操作,因为一些小操作也有可能导致经济损失等问题,所以 必须要通过科学的方式及实验数据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实现 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养殖。 1.2.2 研究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工厂化养殖的优势就可 以与外界环境隔离。通过先进的物理、化学及生活方式对养 殖系统排放的废水重新利用,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降低调 温动力消耗,避免外界环境病原体的侵蚀,进而消除外界环 境对养殖造成的污染。而循环水养殖模式是现阶段工厂化养 殖重点。 1.2.3 盲目投资 在现阶段热带鱼观赏鱼的工厂化养殖中存在 盲目投资的问题,有的人并没有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 导致出现投入大量资金而没有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的问题。 2 热带观赏鱼工厂化养殖管理重点
热带观赏鱼工厂化养殖中的关键技术就是养殖用水的净 化处理及重复性应用,也就是构建完善的循环水养殖系统 [2]。 循环水养殖的重点是保持生态平衡性,而在消除养殖过程中 热带鱼物理沉淀,结合生物膜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时,生物膜 处理中的温度信息、盐度参数、营养盐含量及溶解氧浓度是 关键内容。相对于流水养殖来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酸碱 度较为稳定,水质良好,无需太多的人力资源投入,可以有 效降低成本,对周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是一种较为有效的 养殖方式 [3]。
工厂化养鱼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厂化养鱼现状及发展趋势工厂化养鱼,又名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养鱼是指运用建筑、机电、化学、自动控制学等学科原理,对养鱼生产中的水质、水温、水流、投饵、排污等实行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管理,始终维持鱼类的最佳生理、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健康、快速生长和最大限度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和质量,且不产生养殖系统内外污染的一种高效养殖方式。
应用学科主要为水产学和水产养殖学。
使水产养殖过程达到理想状态,形成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的循环式的高密度养殖方式,是取代传统池塘、流水、网箱、大棚温室等养殖方式的新型工业化生产方式。
1、我国工厂化养鱼的发展概况工厂化养鱼亦称工业化养鱼,其特点是利用厂房设施及配套的机械仪器设备,高密度、集约化养鱼的一种类型。
它立足于海洋环境保护,对养殖水体进行科学净化处理,营造出适合鱼类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条件,把养鱼置于人工控制状态,实现全年稳产、高产。
我国的工厂化养殖是逐步演进过来的,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1978年我国开始发展对虾的大规模养殖以来,对虾养殖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海水工厂化养殖的概念。
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90年代初以鲍鱼工厂化的养殖为代表的模式,对我国的工厂化养殖发生了重要影响,比较典型的是大连市水产研究所创造的工厂化养鲍。
第三阶段时开始步入现代化设施的养殖方式,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1998年建立了海水循环式养殖系统,建设模式比较先进,除生物净化外,还设立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国内工厂化养鱼多数尚处在起步阶段,养鱼工厂的设施配套不完善,科研滞后于生产,工厂化养鱼应具备高溶氧、控温、生态式防病等条件,另外,水质净化技术还比较落后,养鱼水质较差,饲养密度小,饵料系数高,病害频发,直接影响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近年来,以天津市现代渔业技术工程中心为代表的工厂化养殖技术,已经趋于形成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养鱼工厂,配套设施有生物净化、液态纯氧、臭氧灭菌、高效内循环和水质监控等,可进行高密度养殖生产,在完全封闭式内循环条件下建立了高产高效益的养殖模式。
池塘工业化系统养殖罗非鱼试验总结
2020.9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是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产生的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南通自2014年开始进行池塘工业化养殖以来,已建设养殖流水槽159条,系统养殖面积29303.486米2,常规系统建设多为淡水池塘,流水槽养殖品种为草鱼。
为试验海水池塘进行流水槽养殖建设的可行性,2016-2018年南通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站在启东市近海镇黄海村的海水养殖池塘内建设循环水养殖系统,开展水槽养殖罗非鱼、净化区养殖三疣梭子蟹、脊尾白虾试验,现将2018年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一、循环水系统建设1.养殖塘口建设池塘循环水系统的养殖塘口为东西向的长方形,总面积35亩。
池形结构中间为平台,四周有环沟,池深平均1.8米。
2.流水槽建设采用砖混结构建设具有气提、残饵与粪便回收装置的池塘工业化系统养殖流水槽4条,规格略有差别。
整个养殖系统长17.2米、宽25米,共430米2。
其中单个水槽面积107.5米2(17.2米×6.25米),水槽内净养殖区面积约87.6米2(14.6米×6米),池深2米,池壁铺设微孔增氧管,并配备两台2.2千瓦的增氧机。
流水槽前段建设有气提推流装置,推流段宽1.65米,配备两台4千瓦的罗茨鼓风机。
流水槽后部建有吸污区域,吸污段宽0.65米,配备移动式吸污泵,养殖后期又添加了吸污泵和吸污管,加大吸污范围和吸污能力。
4个流水养殖槽的进水口一端各安装1台自动投饵机用于日常投喂,并配备简易水质分析仪,及时掌握水体溶氧、pH、盐度、氨氮等水质指标。
为防止停电造成损失,在养殖区内专门配有一套柴油发电机组,输出功率为50千瓦。
3.净化区建设水槽建成后,池塘剩余面积约34.3亩作为净化区,为加大净化区净化能力,对净化区池底淤泥进行翻耕曝晒,并增加5台1.5千瓦的涌浪泵和4台1.5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使得净化区增氧机最多达到9台,最大功率达到13.5千瓦。
二、苗种放养1.水槽内苗种放养5月15日,养殖水槽放养规格为4000尾/千克、即0.25克/尾的罗非鱼5.5万尾,每条槽各1.375万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水养殖方式的意义
彭卓群(发言提纲)
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生产方式的发展,经历了池塘、开放式流水池和网箱方式等阶段,现在进入工厂化的循环水养殖发展阶段。
相比较于前三种方式,工厂化养鱼具有以下一般意义上的优势:1,降低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依赖程度。
工厂化养鱼可以定义为封闭的循环水养鱼,即人工控制养殖工厂的环境温度和洁净度,以物理和生物的方法净化并循环使用养殖用水、控制水温水质和水的流量,提供全价配合饲料,使养殖对象全天候的处于更加合适的生长状态。
以比较少的土地占有量,水资源占用量和能源消耗量获取更多产量的工业化的养殖方式。
因此,不必与农业的其它行业争地争水,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更多的产品;
不必为了气候和水资源到更加偏远的地区养鱼而离城市越来越远,有利于销售和员工队伍的稳定,减少经营管理成本;
不必靠天吃饭,气候的恶化和环境的污染对生产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更加有保证。
2,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对资源的较少占用、零排污、少量的经过无害化(沼气池技术)处理的有机肥料的排出供给了本系统内的植物种植区利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则,顺应了环境保护的发展要求。
从以上意义上来看,工厂化养鱼是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但是,工厂化养鱼的发展并不理想,国内现有的养鱼工厂多半没有正常运行。
分析原因,主要应该是这样几点:
1,缺乏完整的消化吸收,缺乏创新能力。
一个行业的进步有赖于相关的多个行业的共同进步。
工厂化养鱼是上个世纪中下叶就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从技术特征上说是工业化的设备主导型的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
在消化吸收和规模化应用上受到了水产业行业能力的限制;引进设备费用高,配套设施投入大,仿造设备水平低,监测和应急系统保障能力差,以及只重视了硬件的引进和仿造,没有重视软件系统的引进和学习。
因此,作为水产养殖业,要么等待与相关行业共同进步,要么就只能是结合国情学习这个技术的精髓,在应用的方式上加以改造创新。
2,缺乏环境政策的支撑。
相对于粗放的自然养殖和开放的流水、网箱养殖,工厂化养鱼的企业在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上还是要高得多。
但是,前者是以环境容纳能力的透支为代价的,企业的低成本是以社会的高成本为代价的。
在目前国家还没有要求水产养殖业付出环境成本的时候,实行工厂化养殖的企业,在相同产品的市场上,还缺乏竞争力。
3,缺乏产业链的支撑。
实行持续的大规模的工厂化养鱼,企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还要有产品的高附加值予以支撑。
而农产品的高附加值除了要有品种的独特性、技术的独创性之外,还要有加工的深度可发展性,有从繁殖到加工到市场营销的整个产业链的支撑。
否则,好的技术也会湮灭
在落后的产业模式之中。
本公司工厂化循环水方式相对于一般的工厂化养鱼的优势:
1,技术上有创新。
没有万能的技术,只有在特定的范围内、针对特定生产对象的技术。
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和水源特点,学习国内外成功经验,创建专门用于特定养殖对象的工厂化模式。
相对于一般的或者说是经典的国外工厂化模式,本模式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1 利用地温稳定水温。
例如本地区的地温和地下水温常年为18摄氏度,将养殖池和水处理池全部或者部分建设在地面以下、使用具有保温隔热和调节采光功能的厂房保持和调节室内温度、抽取地下水作补充水源,就可以将养殖水温全年稳定在14--24摄氏度之间。
无需另外的能耗。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地理地温和水源条件就可以选择不同的养殖对象。
1-2 利用设施代替设备。
在水处理流程中,加大了沉淀池、生物净化池的分量,省略了过滤机、沙滤缸、蛋白质分离器等设备,既节省了设备购置和运行的投资也提高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1-3 利用种植促进养殖。
在养殖水净化过程中,对于硝酸盐和磷酸盐的累积不太好处理,一般通过增加反硝化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加大换水量,同时也加大排污量,以控制盐的含量处在安全水平。
这样做的问题是,仍然不能避免对环境的污染;除非再增加排放水的净化系统,可是这样又增加了建设和运行的投资、增加了对资源的消耗。
本公司模式,是在水净化过程中增加了植物种植的环节,结合人工湿地
无土栽培等阳光大棚种植技术,利用经济类观赏类植物,吸收水中的营养盐类,使养殖过程中的污染物在种植过程中得到资源化利用。
既能调节养殖区的环境又完善了水净化环节,真正做到零排污少排放。
实践证明,人工湿地的综合净化功能还远不止此,这种仿生态的做法,使养殖净化水更接近于自然,对提高养殖对象的品质有更深远的意义。
1-4 将养殖池和净化池建在同一水平面。
这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措施。
通过空气扬液管推动水体低扬程大流量的循环,循环的同时实现曝气增氧。
选择风机和调节空气扬液管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和节能降耗水平。
2,有产业链的支撑。
3,可以结合新农村建设予以推广。